CN109511172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1172A
CN109511172A CN201811080739.2A CN201811080739A CN109511172A CN 109511172 A CN109511172 A CN 109511172A CN 201811080739 A CN201811080739 A CN 201811080739A CN 109511172 A CN109511172 A CN 109511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control
base station
r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07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1172B (zh
Inventor
金泰亨
金泳范
吴振荣
崔承勳
裵泰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264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45665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646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6868A/zh
Priority to CN202311265026.4A priority patent/CN117336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1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1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1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1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04L1/003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evaluation of received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frequency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支持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五代(5G)或预5G通信系统超过如长期演进(LTE)系统的第四代(4G)通信系统。提供了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控制信息进行配置,控制信息指示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REG)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以及将所配置的控制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第4代(4G)通信系统进入市场以来增加的对无线数据流量的需求,正在不断努力开发增强的第5代(5G)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出于这些原因,5G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长期演进(LTE)系统。
对于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5G通信系统被认为实现在超高频带毫米波(mmWave),例如60GHz。为了减轻超高频带上的路径损耗并增加无线电波的范围,5G通信系统考虑了以下技术: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规模天线。
还开发了用于5G通信系统以具有增强网络的各种技术,诸如演进或高级小型蜂窝、云无线电接入网络(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作多点(CoMP)和干扰消除。
还有正在开发的用于5G系统的其它各种方案,包括例如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方案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访问方案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对于以上内容中的任何内容是否适用于与本公开相关的现有技术而言,并未做出任何判断,也未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方面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以下描述的优点。相应地,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公开,第五代(5G)无线通信系统支持用于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特别是分布式或交织式传输方法以及局部式或非交织式传输方法。分布式传输方法可采用交织器或分布式映射来最大化频率轴多样性。用于特定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布可以以资源元素组(REG)包大小来执行。此时,一个或多个控制资源集(CORESET)可在系统带宽中设置,并且具有不同系统参数的控制区域集可配置为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上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在重叠资源区域中,用于一个控制区域的控制信道分布方法可能影响另一控制区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因此需要考虑到阻塞概率与多样性之间的权衡的有效设计。
根据本公开,在设计5G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时,最小化因用户设备(UE)的盲解码而导致的功耗是非常关键的。为此,在对每个控制信道候选进行盲解码后,可考虑重新使用用于先前解码的信道估计值。为此目的,例如搜索空间可被设计成使得搜索空间的较高聚合级别由较低聚合级别的集合构成。这种搜索空间结构可称为嵌套结构。根据本公开,提出了考虑嵌套结构来设计搜索空间。根据本公开,整个搜索空间可由多个部分搜索空间构成,并且每个部分搜索空间可由相同数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候选构成。换言之,每个部分搜索空间可以尽可能地以相同的形式配置。当利用缩放因子调整盲解码的次数时,所提出的结构可确保每个部分搜索空间的均匀性能。
此外,解调基准信号(DMRS)可被传输以用于对5G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解码。对DMRS可用的序列应在基站(BS)与UE之间得到商定。在可能的方法中,可使用预定义的唯一标识(ID),例如小区ID或UE ID(例如,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或者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为每个UE设置该值。根据本公开,还提出了DMRS序列确定方法,该方法考虑Tx/Rx点(TRP)间索引或同步信号块索引、分量载波索引或带宽部分索引来随机化,例如(TRP)干扰、波束干扰或长期演进(LTE)共存干扰。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附加方面,并且附加方面将部分地通过该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施方式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执行映射以使得分布式控制信道中的资源组单元分布在控制区域中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中;以及使用经映射的资源来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由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配置,所述控制信息指示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REG)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以及将所配置的控制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配置有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REG)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以及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基站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配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指示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REG)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以及控制所述收发器将所配置的控制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成:控制所述收发器以从基站接收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配置有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REG)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以及控制所述收发器以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
根据本公开,提出了用于5G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有效交织方法,该方法可在有效地降低阻塞概率的同时提高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样性增益。
根据本公开,当利用缩放因子调整盲解码的次数时,所提出的结构可确保每个部分搜索空间的均匀性能。
根据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使波束间干扰或TRP间干扰随机化。
通过公开了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的、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容易获得并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及其许多附带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在长期演进(LTE)中的时间/频率区域的基本结构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在LTE中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在第五代(5G)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资源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在5G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区域分配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在5G通信系统中的同步信号块结构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1的交织方案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2的交织方案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3的交织方案的视图;
图9是示出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5G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UE)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基站(BS)的配置的框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部分、部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其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这种理解,但这些细节将被视为仅仅是示例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可省略。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意义,而是仅由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公开。相应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提供,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
应理解,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指示物。因此,例如,对“部件表面”的引用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种表面的引用。
在描述实施方式时,省略了对本领域中已知的并且与本公开不直接相关的技术的描述。这是为了在不使其不清楚的情况下进一步阐明本公开的主旨。
出于同样的原因,可夸大或示意性地示出一些元件。每个元件的大小不一定反映元件的实际大小。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领会,每个流程图中的块和流程图的组合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可配备在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器,所以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生成用于执行结合每个流程图的块描述的功能的器件。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可存储在计算机可用存储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其中计算机可用存储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可适合于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通过特定方式实现功能,所以存储在计算机可用存储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可产生包括用于执行结合每个流程图的块描述的功能的指令器件的产品。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可配备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中,所以生成由计算机执行为一系列操作步骤的进程的指令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并且使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操作的指令可提供用于执行结合每个流程图中的块描述的功能的步骤。
此外,每个块可表示包括用于执行特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段或部分。此外,还应注意,在一些替换执行示例中,块中提及的功能可以以不同的顺序发生。例如,相继示出的两个块可根据相应的功能基本上同时或以相反的顺序执行。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单元”表示软件元件或硬件元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单元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术语“单元”不限于表示软件或硬件元件。“单元”可配置在可被寻址的存储介质中,或者可配置成再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因此,作为示例,“单元”包括诸如软件元件、面向对象的软件元件、类元件和任务元件的元件、进程、函数、属性、过程、子例程、程序代码段、驱动器、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架构、表、数组和变量。在元件或“单元”中提供的功能可与附加元件组合或者可划分成子元件或子单元。此外,元件或“单元”可实现为再现装置或安全多媒体卡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
无线通信系统从语音中心服务发展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高数据速率和高品质分组数据服务,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高速分组接入(HSPA)、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高级LTE(LTE-A)、LTE-pro、3GPP2高速分组数据(HRPD)、超移动宽带(UMB)以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6e通信标准。
作为这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代表性示例,LTE系统采用用于下行链路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及用于上行链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上行链路是指用户设备(UE)(或移动站(MS))向基站(BS或演进节点B(eNode B))传输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并且下行链路是指BS向UE传输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这种多址方案将承载每个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分配和操作成不重叠的(即保持正交性),从而区分每个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后LTE通信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需要自由地反映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各种需求,并因此支持同时满足各种要求的服务。考虑用于5G通信系统的服务包括例如增强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性低延迟通信(URLLC)。
与LTE、LTE-A或LTE-pro相比,eMBB旨在提供进一步增强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就一个基站而言,用于5G通信系统的eMBB需要在下行链路上提供20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并且在上行链路上提供10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5G通信系统还需要在同时提供这种峰值数据速率的情况下提供增加的用户感知数据速率。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进一步增强各种发送(TX)/接收(RX)技术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虽然LTE目前在2GHz频带中采用高达20MHz的TX带宽来传输信号,但5G通信系统在3GHz至6GHz的范围或大于6GHz的频带中采用更宽的频率带宽来满足5G通信系统所需的数据速率。
mMTC也被视为支持5G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服务,例如物联网(IoT)。为了有效地提供IoT,mMTC需要支持小区中的大量UE,增强UE的覆盖范围和电池时间,并降低UE成本。IoT终端附接到各种传感器或装置以提供通信功能性,并因此其需要支持每个小区中的多个UE(例如,1,000,000个UE/km2)。由于服务性质,mMTC支持的UE很可能位于小区未覆盖的阴影区域中(例如建筑物的地下),所以与5G通信系统提供的其它服务相比,其需要更广泛的覆盖范围。mMTC支持的UE因对低成本的需求并且难以频繁地更换电池而需要具有非常长的电池寿命,例如10年至15年。
URLLC是任务关键的、基于蜂窝的无线通信服务。例如,URLLC可考虑用于对机器人或机器、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飞行器、远程医疗保健或紧急警报的远程控制。这要求URLLC提供非常低延迟和非常高可靠性的通信。例如,URLLC支持的服务需要满足小于0.5毫秒的空中接口延迟,同时具有10-5或更低的分组错误率。因此,对于URLLC支持的服务,5G通信系统需要在通过频带中分配广泛资源而确保可靠的通信链路的同时提供比用于其它服务的更短的传输时间间隔(TTI)。
三个5G服务,即eMBB、URLLC和mMTC可在一个系统中多路复用并被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可采用不同的TX/RX方案和TX/RX参数以满足它们的不同需求。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LTE和LTE-A系统的帧架构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在LTE系统中的时频域的基本结构的视图,该时频域为在下行链路上传输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域。
参照图1,横轴指示时域,竖轴指示频域。在时域中,最小传输单元是OFDM符号,并且Nsymb个OFDM符号101在一起配置一个时隙102,并且两个时隙在一起配置一个子帧103。时隙是0.5ms长,并且子帧是1.0ms长。无线电帧104是由十个子帧构成的时域单元。在频域中,最小传输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整个系统传输频带的带宽由总共NSC BW个子载波105构成。时频域中的基本资源单元是资源元素(RE)106,并且这可用OFDM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来表示。资源块(RB)107或物理资源块(PRB)用时域中的Nsymb个连续OFDM符号101和频域中的NSC RB个连续子载波108来定义。因此,一个资源块107包括Nsymb x NSC RB个RE 106。通常,数据的最小传输单元是RB。通常,在LTE系统中,Nsymb=7,NSC RB=12,并且NSC BW和NSC RB与系统传输频带的带宽成比例。
现在描述LTE和LTE-A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在LTE系统中,关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从BS传送到终端。可为DCI定义各种格式。例如,可根据调度信息是用于上行链路数据还是下行链路数据、DCI是否是控制信息的大小较小的紧凑型DCI、是否应用使用多个天线的空间复用、或者DCI是否是用于功率控制,来应用预定义的DCI格式。例如,作为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控制信息的DCI格式1可配置成包括以下控制信息段。
资源分配类型0/1标志:通知资源分配类型是类型0还是类型1。类型0通过应用位图方案以RBG(资源块组)为单位分配资源。在LTE系统中,调度的基本单元是在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中表示的RB(资源块),并且RBG包括多个RB并且变成类型0方案中调度的基本单元。类型1允许在RBG中分配特定的RB。
RB分配:通知用于数据传输所分配的RB。根据系统带宽来表示资源,并确定资源分配方案。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通知作为待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的大小和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方案。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号:通知HARQ的进程号。
新数据指示符:通知是HARQ初始传输还是重新传输。
冗余版本:通知HARQ的冗余版本。
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命令:通知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功率控制命令。
如上所述,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的DCI包含以下信息。
下行链路调度分配:与PDSCH资源指定、传输格式、HARQ信息或空间复用有关的控制信息。
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资源指定、传输格式、HARQ信息或PUSCH功率控制。
用于UE集的功率控制命令:不同的控制信息段通常具有不同的DCI消息大小,并且这些大小以不同的DCI格式来分类。简要描述了DCI格式。下行链路调度分配信息以DCI格式1/1A/2/1C/1D/2/2A/2B/2C传输,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以DCI格式0/4传输,并且功率控制命令以DCI格式3/3A传输。通常,由于多个UE被同时调度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所以多个DCI传输被同时执行。
DCI经历信道编码和调制,并且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增强型PDCCH(EPDCCH)来传输。
循环冗余校验(CRC)被添加到DCI消息有效载荷,并且利用作为UE的标识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对CRC进行加扰。不同的RNTI用于DCI消息的目的,例如,UE特定数据传输、功率控制命令或随机接入响应。RNTI未被明确地传输,但RNTI被包含在CRC计算进程中并被传输。在接收到在PDCCH上发送的DCI消息后,UE使用所分配的RNTI来识别CRC,并且当CRC被识别为正确时,UE可知道该消息已经被发送至其。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LTE和LTE-A系统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详细描述。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传输LTE DCI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PDCCH 201和增强型PDCCH(EPDCCH)202的视图。
参照图2,PDCCH 201与作为数据传输信道的PDSCH 203时间复用,并且在整个系统带宽上传输。PDCCH 201的区域通过多个OFDM符号表示,并且其通过经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所传输的控制格式指示符(CFI)向UE指示。PDCCH 201可分配给位于子帧头中的OFDM符号,从而允许UE尽可能快地对下行链路调度分配进行解码。这提供了能够减少用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解码延迟(即,整体下行链路传输延迟)的优点。由于一个PDCCH承载一个DCI消息,并且多个UE可同时被调度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所以在每个小区中同时传输多个PDCCH。
作为用于解码PDCCH 201的基准信号,使用小区特定基准信号(CRS)204。在整个频带上在每个子帧中传输CRS 204,并且根据小区标识(ID)改变加扰和资源映射。由于CRS204是通常用于所有UE的基准信号,所以不能使用UE特定的波束成形。相应地,用于LTEPDCCH的多天线TX方案限于开环TX多样性。从对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解码中,UE隐含地知晓CRS端口的数量。
PDCCH 201的资源分配基于控制信道元素(CCE),并且一个CCE由9个REG(即,总共36个RE)构成。特定PDCCH 201所需的CCE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4个或8个,并且这根据DCI消息有效载荷的信道编码率而不同。由此,不同数量的CCE用于实现PDCCH 201的链路适应性。
UE需要在不知晓关于PDCCH 201的信息的情况下对信号进行检测。LTE定义表示用于盲解码的CCE集合的搜索空间。搜索空间由每个CCE的聚合级别(AL)中的多个集合构成,并且其没有被明确地信令,而是通过UE的标识经由功能和子帧编号隐含地定义。在每个子帧中,UE针对可通过集合搜索空间中的CCE所创建的所有可能的资源候选,对PDCCH 201进行解码,并且对由CRC校验声明将对UE有效的信息进行处理。
搜索空间被划分为UE特定搜索空间和公共搜索空间。预定的UE组或所有UE可调查PDCCH 201的公共搜索空间以接收小区公共控制信息(例如,寻呼消息)或用于系统信息的动态调度。例如,关于用于发送包含例如小区服务提供商信息的系统信息块(SIB)-1的DL-SCH的调度分配信息可通过调查PDCCH 201的公共搜索空间来接收。
参照图2,EPDCCH 202与PDSCH 203频率复用并被传输。BS可通过调度适当地分配EPDCCH 202和PDSCH 203的资源,因此能够有效地支持与现有LTE UE的数据传输的共存。然而,由于EPDCCH202在时间轴上在一整个子帧中被分配并传输,因此在传输延迟时间方面可能存在损失。多个EPDCCH 202构成一个EPDCCH 202集合,并且为每个PRB对分配EPDCCH 202集合。关于EPDCCH集合的位置信息是UE特定设置的,并且这经由无线电遥控(RRC)来信令。可为每个UE设置多达两个EPDCCH集合,并且可针对不同的UE同时多路复用并设置一个EPDCCH集合。
EPDCCH 202的资源分配基于增强型CCE(ECCE)来执行,并且一个ECCE可由四个或八个增强型REG(EREG)构成,并且每个ECCE的EREG的数量可根据CP长度和子帧配置信息而改变。一个EREG由9个RE构成,并因此每个PRB对可能有16个EREG。根据EREG RE映射方案,EPDCCH传输被分为局部/分布式传输。ECCE聚合级别可以是1、2、4、8、16或32,并且这由CP长度、子帧配置、EPDCCH格式或传输方案来确定。
EPDCCH 202仅支持UE特定搜索空间。相应地,期望接收系统消息的UE需要调查现有PDCCH 201上的公共搜索空间。
与PDCCH 201不同,EPDCCH 202采用解调基准信号(DMRS)205作为用于解码的基准信号。因此,EPDCCH 202的预编码可由基站来设置,并且可使用UE特定波束成形。UE可通过DMRS 205对EPDCCH 202进行解码,即使它们不知晓已使用何种预编码。EPDCCH 202采用与PDSCH 203的DMRS相同的模式。然而,与PDSCH 203不同,EPDCCH 202的DMRS 205能够使用多达四个天线端口来支持传输。DMRS 205仅在传输EPDCCH的PRB中传输。
关于DMRS 205的端口配置信息根据EPDCCH 202的传输方案而改变。在局部传输的情况下,与供EPDCCH 202映射到其上的ECCE对应的天线端口基于UE ID来选择。在不同的UE共享相同的ECCE的情况下,即,当使用多用户MIMO传输时,DMRS天线端口可分配给每个UE。可替换地,DMRS 205可被共享并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其可通过由较高层信令设置的DMRS205加扰来区分。在分布式传输的情况下,支持两个DMRS(205)天线端口,并且支持预编码器循环类型的多样性方案。可为在一个PRB对中传输的所有RE共享DMRS 205。
现在更详细地描述的是用于在LTE和LTE-A中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
在LTE中,整个PDCCH区域由逻辑区域中的CCE集合构成,并且存在由CCE集合构成的搜索空间。搜索空间被划分为公共搜索空间和UE特定搜索空间,并且用于LTE PDCCH的搜索空间可定义为如下。
关于此,请参阅下面的表1。
表1
根据上述用于PDCCH的搜索空间的定义,UE特定搜索空间未被明确地信令,而是通过UE的标识经由子帧编号和功能隐含地定义。换言之,UE特定搜索空间可根据子帧编号而改变,意味着其可根据时间而改变。这解决了UE中的特定UE因其它UE而不能使用搜索空间的问题-该问题被定义为“阻塞”。在某个UE不能在子帧中调度的情况下,因为其调查的所有CCE已被相同子帧中调度的其它UE使用,所以这种问题可能不会在下一个子帧中发生,因为搜索空间随时间改变。例如,尽管UE#1和UE#2的UE特定搜索空间在特定子帧中彼此部分地重叠,但是由于UE特定搜索空间对于每个子帧而不同,所以重叠可在下一个子帧中预测为不同。
根据上述用于PDCCH的搜索空间的定义,公共搜索空间被定义为先前商定过的CCE集合,因为预定的UE组或所有UE需要接收PDCCH。换言之,公共搜索空间不会根据例如UE的标识或子帧编号而改变。尽管存在用于传输各种系统消息的公共搜索空间,但是其也可用于传输用于个别UE的控制信息。因此,公共搜索空间可用于解决因UE特定搜索空间中的可用资源不足而导致UE未被调度的问题。
搜索空间是由UE需要尝试在聚合级别上解码的CCE构成的候选控制信道的集合,并且由于存在若干聚合级别来捆绑一个、两个、四个或八个CCE,所以UE具有多个搜索空间。UE需要在根据LTE PDCCH中的聚合级别而定义的搜索空间中监视的PDCCH候选的数量可如下表2中所示来定义。
表2
参照表2,UE特定搜索空间支持聚合级别{1,2,4,8},其中其分别具有{6,6,2,2}个PDCCH候选。公共特定搜索空间支持聚合级别{4,8},其中其分别具有{4,2}个PDCCH候选。公共搜索空间仅支持{4,8}聚合级别以用于更好地覆盖属性,因为系统消息通常需要到达小区边界。
在公共搜索空间中传输的DCI仅定义用于特定DCI格式,例如,0/1A/3/3A/1C,所述特定DCI格式为用于UE组或系统消息的功率控制目的的DCI格式。在公共搜索空间中,不支持具有空间复用的DCI格式。应在UE特定搜索空间中解码的DCI格式根据为UE而设置的传输模式改变。由于通过RRC信令设置了传输模式,所以未指定关于设置是否对UE有效的确切子帧编号。相应地,不管传输模式如何,UE可通过始终在DCI格式1A上执行解码来进行操作以不丢失通信。
下面参照图3、图4和图5对5G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构成5G中可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的基本单元的示例的视图。
参照图3,构成控制信道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的基本单元(即,资源元素组(REG))包括沿时间轴的一个OFDM符号301和沿频率轴的12个子载波302--即,一个RB。通过在构成控制信道的基本单元中假设一个OFDM符号301为时间轴上的基本单元,可在一个子帧中对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进行时间复用。通过将控制信道留在数据信道之前,可减少用户的处理时间,由此更容易满足延迟时间要求。通过将控制信道的频率轴上的基本单元设置为一个RB,可更有效地进行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之间的频率复用。
如图3所示,各种大小的控制信道区域可通过加入REG 303来配置。作为示例,在5G中分配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基本单元是CCE 304的情况下,一个CCE 304可包括多个REG303。例如,当图3的REG 303可由12个RE构成并且一个CCE 304由六个REG 303构成时,CCE304可由72个RE构成。当下行链路控制区域被设置时,该区域可由多个CCE 304构成,并且特定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可根据控制区域中的聚合级别(AL)而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CCE 304并被传输。控制区域中的CCE 304可用编号来区分,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逻辑映射方案来分配编号。
图3中所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基本单元(即REG 303)可包含供DCI映射到其上的RE、以及供DMRS 305(用于对RE进行解码的基准信号)映射到其上的区域。考虑到用于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天线端口的数量,DMRS 305可被映射并传输。同时,在使用两个天线端口(例如,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作为示例的情况下,可存在着针对天线端口#0传输的DMRS和针对天线端口#1传输的DMRS。用于不同的天线端口的DMRS可以各种方式多路复用。此外,与不同的天线端口对应的DMRS可在不同的RE中彼此正交地传输。由此,DMRS可被频分复用(FDM)并传输或者可被码分复用(CDM)并传输。可存在着其它各种类型的DMRS模式,其可与天线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图4是示出在本公开的5G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示例的视图。
参照图4,示出了在时间轴上的一个时隙420中设置两个控制区域(控制资源集#1401和控制资源集#2 402),并在频率轴上设置系统带宽410的示例。尽管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一个时隙由七个OFDM符号构成,但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的示例,并且本公开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控制资源集编号401和402可在频率轴上设置为整个系统带宽410中的特定子带403。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可设置在时间轴上,其可定义为控制资源集持续时间404。图4示出了控制资源集#1 401被设置为双符号控制资源集持续时间,并且控制资源集#2 402被设置为单符号控制资源集持续时间的示例。
上述的5G控制区域可通过从BS到UE的较高层信令(例如,系统信息或RRC信令)来设置。为UE设置控制区域可意味着向UE提供诸如控制区域的位置、子带、控制区域的资源分配和控制资源集持续时间的信息。例如,所提供的信息可包含下表3中所示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表3
除了上述配置信息以外,可为UE设置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需的各种信息。
下面对在5G通信系统中传输同步信号和PBCH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考虑用于5G通信系统的同步信号(SS)块500的视图。
参照图5,同步信号块500包括主同步信号(PSS)501、辅同步信号(SSS)503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502。
PSS 501和SSS 503可在频率轴上的12个RB 505中以及时间轴上的一个OFDM符号504中传输。在5G中,可定义总共1,008个不同的小区ID,PSS 501可根据小区的物理层ID而具有三个不同的值,并且SSS 503可具有336个不同的值。UE可通过检测PSS 501和SSS 503来组合地知晓1,008个小区ID中的一个。小区ID可以下面的等式1表示。
N(1) ID可通过SSS 503估计,其具有从0到335的范围的值。N(2) ID可通过PSS 501估计,其具有从0到2的范围的值。通过结合N(1) ID与N(2) ID,可估计出小区IDNcell ID。然而,上述等式1仅是用于估计小区ID的示例方法,并且小区ID也可通过其它等式来估计。
PBCH 502可在频率轴上的24个RB 506中以及时间轴上的两个OFDM符号504中传输。在PBCH 502中,可传输称为MIB的各种系统信息,并且可传输下表4中所示的内容中的至少任何一个。
表4
如上所述,同步信号块500由PSS 501、SSS 503和PBCH 502构成,并且可用时间轴上的总共四个OFDM符号映射。因为用于PSS 501和SSS 503的传输带宽(12个RB 505)与用于PBCH 502的传输带宽(24个RB 506)不同,所以在PBCH 502传输带宽(24个RB 506)中传输PSS 501和SSS 503的OFDM符号可在除了传输PSS 501和SSS 503的中间的12个RB以外的两侧上具有6个RB(例如,图5的507和508),并且图5中的资源块507和508可用于传输其它信号或者可以是空的。
根据本公开,提出了用于在5G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分布式或交织式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即,PDCCH)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5G无线通信系统支持用于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特别是分布式或交织式传输方法以及局部式或非交织式传输方法。分布式传输方法可采用交织器或分布式映射来最大化频率轴多样性。用于特定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可以以REG包大小来执行。此时,一个或多个控制资源集(CORESET)可在系统带宽中设置,并且具有不同系统参数的控制区域集可配置为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上重叠。在这种情况下,重叠区域中的一个控制区域的控制信道分布方法可能影响另一个控制区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例如,在时间/频率资源中具有不同REG包大小的两个不同控制区域彼此完全或部分地重叠的情况下,两个控制区域之间的阻塞概率可根据交织或资源分布方案而增加。阻塞概率可意味着随着传输另一个PDCCH候选而导致传输PDCCH候选失败的概率。因此,需要设计能够在降低阻塞概率的同时有效地获得多样性的交织器。根据本公开,提出了用于传输分布式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用于在构成控制区域的一些RB集合中执行交织的方法、用于以特定RB间隔执行交织的方法以及用于与对每个控制区域通过偏移集合执行交织的方法。还提出了能够随机化各种类型干扰的交织参数。
在设计5G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时,最小化因UE的盲解码而导致的功耗是非常关键的。为此,在对每个控制信道候选进行盲解码后,可考虑重新使用用于先前解码的信道估计值。为此目的,例如,搜索空间可被设计成使得搜索空间的较高聚合级别由较低聚合级别的集合构成。这种搜索空间结构可称为嵌套结构。根据本公开,提出了考虑嵌套结构来设计搜索空间。根据本公开,整个搜索空间可由多个部分搜索空间构成,并且每个部分搜索空间可由相同数量的PDCCH候选构成。换言之,每个部分搜索空间可以尽可能地以相同的形式配置。根据本公开,当利用缩放因子调整盲解码的次数时,所提出的结构可确保每个部分搜索空间的均匀性能。
DMRS可被传输以用于对5G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解码。对DMRS可用的序列应在BS与UE之间得到商定。在其示例方法中,可使用预定义的唯一标识(ID),例如,小区ID或UE ID(例如,RNTI),或者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为每个UE设置该值。根据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5G通信系统中考虑波束操作的情况下确定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DMRS序列的方法。根据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使波束间干扰或TRP间干扰随机化。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此外,尽管结合本公开实施方式描述了LTE或LTE-A系统,但是作为示例,本公开实施方式也可应用于具有类似技术背景或信道形式的其它通信系统。例如,本公开实施方式也可适用于后LTE-A、5G移动通信技术(例如,新无线电(NR))。此外,本公开实施方式可在明显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确定而进行修改,并且这些修改可适用于其它通信系统。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提出了用于分布式PDCCH的交织方法(或用于均匀地分布资源的方法)。
如上所述,5G中的PDCCH的最小传输单元是控制信道元素(CCE),并且一个CCE可由总共六个REG构成。为了提高信道估计能力,多个REG可构成一个REG包(bundle),并且资源可分配使得构成一个REG包的REG在时间和频率资源中彼此相邻定位。也就是说,REG包可以是本地化的。在分布式PDCCH中,一个CCE可被映射成在控制区域中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中以REG包单元分布,这可通过特定交织器函数(或分布式映射方法)来执行。此时,交织的最小单元可为REG包。例如,整个控制区域的资源可以以REG包单元进行索引,并且可被输入作为对于交织器函数的输入,并且交织器函数的输出可为交织的REG包索引。这可被概括并表示为如下表5中所示。
表5
例如,交织器函数可遵循以下方法(例如,交织方法1和交织方法2)。
[交织方法1]
对块交织器的输入可为REG包。可生成交织矩阵,并且可按照交织矩阵中的行的顺序选择并输出索引。
与此同时,交织方法1可表示在下表6和表7中。表6
表7
用于子块交织器的列间置换模式
[交织方法2]
输入值:REG包索引序列={d(n),n=0、1、2、…、NREGb-1}。
在前文中,NREGb可对应于控制区域中的REG包的总数,并且d(n)可对应于第n REG包索引。
交织矩阵生成:将CxC'大小的矩阵生成为如下。
输出值:索引可按照交织矩阵中的行的顺序选择并输出。
与此同时,在上文中,C=NCCE_REGb(即,每个CCE的REB包的数量)以及C'=NCCE(控制区域中的CCE的总数)。
考虑不同控制区域重叠的情况来设计交织方案。例如,BS可配置使得控制区域#1与控制区域#2在特定时间和频率资源中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控制区域#1中传输的PDCCH候选#1可与可在控制区域#2中传输的PDCCH候选#2重叠。因此,在传输PDCCH候选#1之后,可不传输PDCCH候选#2(这可被称为“阻塞”)。随着具有不同配置信息的控制区域重叠,阻塞概率可增加。例如,在以下情况下,阻塞概率可能进一步增加。换言之,在具有不同符号长度的控制区域彼此重叠的情况下、在配置有不同REG包大小的控制区域彼此重叠的情况下、或者在配置有不同传输方法(例如,分布式或局部式)的控制区域彼此重叠的情况下,阻塞概率可能进一步增加。
相应地,需要设计交织以在考虑上述情况下最小化阻塞概率。以下描述的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交织方法。
<实施方式1-1>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1,提供了用于在分布式PDCCH上执行交织的方法,其中所有REG包可被划分为特定组,并且对REG包的交织可在每个REG包组中执行。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1的交织方案的视图。
参照图6,一个控制区域600(例如,CORESET)作为示例,其中控制区域600可包括总共八个CCE 601。一个CCE 601可由一个或多个REG包602构成。图6示出了CCE 601由两个REG包602构成的示例。可替换地,CCE 601可包括三个或更多个REG包602。同时,图6示出了整体控制区域600由总共16个REG包602构成的场景情况。
控制区域600中的M个REG包602可被划分为N(≥1)个组,并且每个组可由M/N个REG包602构成。图6示出了所有REG包602划分为两个组的示例,例如,组#1 608和组#2 609。每个REG包组可包括总共八个REG包602。
BS可为UE设置REG包组的大小或数量。BS也可设置RB的数量以执行UE的分组。例如,如图6中所示,BS可设置X个PRB,其是频率区域中的资源以执行分组。
BS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通知与REG包组相关的设置。或者,REG包组的数量可使用不同的系统参数隐含地确定。例如,可通过函数确定控制区域中REG包的总数。
或者,REG包组的数量可使用系统参数来固定。
在用于确定REG包组的方法中,构成一个REG包组的REG可为存在于控制区域中的X个RB中的REG的集合。此时,X可为6个RB的整数倍。在X为6的整数倍的情况下,如果REG包大小为6个REG的控制区域或者局部传输方案中设置的控制区域与具有不同设置的控制区域重叠,则可帮助最小化阻塞概率。
交织可在REG包组中执行。例如,参照图6,可对REG包组#1 608执行交织606,并且可对REG包组#2 609执行交织607。作为交织方案,可使用上述的交织方法1和交织方法2。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交织的输入值可以是控制区域中的特定REG包组中存在的REG包索引的集合,而不是整个控制区域中的所有REG索引的集合。参照交织方法2对本公开实施方式1-1的具体示例进行详细描述。
[交织方法3]
输入值:REG包索引序列={d(n),n=0、1、2、…、NREGb/N-1}。
在前文中,NREGb可对应于控制区域中的REG包的总数,N可对应于REG包组的数量,并且d(n)可对应于REG包组中的第n REG包索引。
交织矩阵生成:将CxC'大小的矩阵生成为如下。
在上面的示例中,C=NCCE_REGb,即,每个CCE的REG包的数量。在上面的示例中,C′=NCCE,g可对应于REG包组中的CCE的总数。
输出值:索引可按照交织矩阵中的行的顺序选择并输出。
如上所述,在交织之后,一个CCE可由REG包索引集构成。也就是说,CCEj可由REG包{f(6j/L},f(6j/L+1),...,f(6j/L+6/L-1)}构成,并且f(·)可对应于交织器函数。
同时,BS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提供与上述交织相关的配置信息,例如,X或REG包组的数量。在从基站接收到REG包组相关配置信息之后,UE可根据设置来理解控制区域的交织方案,并且可在假设交织方案之后对控制区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区域进行盲解码。
<实施方式1-2>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2,提供了用于对分布式PDCCH执行交织的方法,其中构成一个CCE的REG包可以尽可能地以恒定的间隔(例如,以Y为间隔)交织。此处,Y可由BS为UE设置,或者可定义为在系统参数中固定的值。在设置Y的情况下,Y值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从BS向UE提供。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2的交织方案的视图。
参照图7,例如,控制区域700(例如,CORESET)包括总共18个REG包701,并且一个CCE 702由三个REG包701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执行交织以使得构成CCE 702的三个REG包701在频率轴上以恒定间隔(例如,Y间隔703)分布。例如,在图7的示例中,Y=6,并因此,REG包{0,6,12}701可构成一个CCE 702。在Y=4的情况下,REG包{0,4,8}可构成一个CCE。
在确定Y时,Y可为6的整数倍。在Y为6的整数倍的情况下,如果REG包大小为6个REG的控制区域或者局部传输方案中设置的控制区域与具有不同设置的控制区域重叠,则可帮助最小化阻塞概率。参照交织方法2对本公开实施方式1-2的具体示例进行详细描述。
[交织方法4]
输入值:REG包索引序列={d(n),n=0、1、2、…、NREGb-1}。
NREGb可对应于控制区域中的REG包的总数。d(n)可对应于第n REG包索引。
交织矩阵生成:将CxC'大小的矩阵生成为如下。
C'可为由BS可设置的值,或者可对应于系统参数中固定的值。在上面的示例中,其可以是与C=ceil(NREGb/C′)对应的值。ceil(x)是用于输出x或更大数字中最小整数的函数。其中CxC′>NREGb,d(NREGb),d(NREGb+1),...,d(CxC′-1)可填充有<NULL>。
输出值:索引可按照交织矩阵中的行的顺序选择并输出。
<NULL>可从输出中排除。
如上所述,在交织之后,一个CCE可由REG包索引集构成。也就是说,CCEj可由REG包{f(6j/L),f(6j/L+1),...,f(6j/L+6/L-1)}构成,并且f(·)可对应于交织器函数。
同时,BS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提供与上述交织相关的配置信息(例如,Y)。在从基站接收到与交织相关的配置信息之后,UE可根据设置来理解控制区域的交织方案,并且可在假设交织方案之后对控制区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区域进行盲解码。
<实施方式1-3>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3,提供了用于对分布式PDCCH执行交织的方法,其中在交织之后,可附加地应用特定大小(例如,Z)的偏移。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3的交织方案的视图。
参照图8,例如,总控制区域800(例如,CORESET)包括总共16个REG包801,并且一个CCE 802由两个REG包801构成。REG包801索引可输入到交织(805)函数,并且可在交织之后被输出。在交织之后,输出的REG包索引可被输入到偏移(806)函数,并且可以特定值索引偏移然后被输出。此处,可以各种方式设置偏移值Z(804)。偏移可遵循例如下面的等式2。
d″(n)=d′(n)+Z mod NREGb 等式2
在上面的等式2中,d'(n)可对应于交织之后的第n REG包索引,d”(n)可对应于偏移之后的第n REG包索引,Z可对应于偏移值,并且NREGb可对应于控制区域中REG包的总数。在上面的等式2中,“X mod Y”是在X除以Y之后输出余数的运算符。
此处,Z可由BS为UE设置,或者可定义为在系统参数中固定的值。在设置Z的情况下,Z值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从BS向UE提供。
如上所述,在交织之后,一个CCE可由REG包索引集构成。也就是说,CCEj可由REG包{f(6j/L),f(6j/L+1),...,f(6j/L+6/L-1)}构成,并且f(·)可对应于考虑交织器函数和偏移函数这两者的交织器函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3,在配置有不同REG包大小的控制区域经由偏移值Z彼此重叠的情况下,这种控制被可执行成使得仅特定PDCCH候选导致阻塞。BS可为UE设置偏移值Z,以基于控制区域重叠的环境来最小化阻塞概率。
上述的实施方式1-1、1-2和1-3之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可组合地操作。
同时,BS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提供与上述交织相关的配置信息(例如,Z)。在从基站接收到交织相关配置信息之后,UE可根据设置来理解控制区域的交织方案,并且可在假设交织方案之后对控制区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区域进行盲解码。
<实施方式1-4>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4,提出了一种用于对分布式PDCCH执行交织的方法之中的使干扰(例如,小区间干扰、TRP间干扰或波束间干扰)随机化的方法。
输入到交织器函数的REG包索引可遵循以下方法。
输入值(d'):偏移REG包索引序列,即{d'(n),n=0、1、2、…、NREGb}。
在上文中,d'(n)=d(n)+W mod NREGb。NREGb可对应于控制区域中的REG包的总数。d(n)可对应于偏移之后的第n REG包索引。
在上文中,偏移值W可对应于小区ID、TRP ID、同步信号块索引、分量载波索引和带宽部分索引中的一个。
或者,偏移值W可对应于由小区ID、TRP ID、同步信号块索引、分量载波索引和带宽部分索引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函数表示的值。例如,其可由小区ID和同步信号块索引的组合构成,例如,W=小区ID+同步信号块索引。
偏移值W可由BS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为UE设置。
同时,BS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提供与上述交织相关的配置信息(例如,W)。在从基站接收到交织相关配置信息之后,UE可根据设置来理解控制区域的交织方案,并且可在假设交织方案之后对控制区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区域进行盲解码。
<实施方式1-5>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1-5,提供了用于对分布式PDCCH执行交织的方法,其中BS可为UE设置是否对交织矩阵的列分量执行附加的随机化(或置换)(或是否执行列间置换,参见表6和表7)。配置信息可由BS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为UE设置。作为示例,其可被包括作为控制区域的配置参数的一部分并且被指示给UE。
参照交织方法4对本公开实施方式1-5的具体示例进行详细描述。
[交织方法5]
输入值:REG包索引序列={d(n),n=0、1、2、…、NREGb-1}。
NREGb可对应于控制区域中的REG包的总数。d(n)可对应于第n REG包索引。
交织矩阵生成:将CxC'大小的矩阵生成为如下。
C'可为BS可设置的值,或者可对应于系统参数中固定的值。在上文中,C=ceil(NREGb/C')。ceil(x)是用于输出x或更大数字中最小整数的函数。其中,Cx C'>NREGb,并且d(NREGb)、d(NREGb+1)、…、d(C x C'-1)可填充有<NULL>。
此处,P(·)是任何交织器函数。
在进行这种设置以便对交织矩阵的列分量执行附加置换的情况下,其可为满足P(j)=k的任何交织器函数。在C'=32的情况下,即P(0)、P(1)、…P(31)的输出值可如下作为示例。可替换地,输出值可具有不同的模式或值。
<1、17、9、25、5、21、13、29、3、19、11、27、7、23、15、31、0、16、8、24、4、20、12、28、2、18、10、26、6、22、14、30>
交织器函数P(·)可被定义为系统参数的函数,并且其可具有由小区ID或RNTI引起的函数随机化的属性。
在进行设置以对交织矩阵的列分量不执行附加置换的情况下,交织器函数可被定义为P(j)=j。
输出值:索引可按照交织矩阵中的行的顺序选择并输出。
<NULL>可从输出中排除。
同时,BS可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提供与上述交织相关的配置信息(例如,是否执行列间置换)。在从基站接收到交织相关配置信息之后,UE可根据设置来理解控制区域的交织方案,并且可在假设交织方案之后对控制区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区域进行盲解码。
在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中,交织方法假设块交织器,并且在按照块交织器的行的顺序输入特定序列之后,以列的顺序进行输出。相同的方法可以以列-行顺序来执行。例如,在按照列的顺序进行输入之后,可按照行的顺序进行输出。在这种情况下,行的参数可用列的参数替换,并且列的参数可用行的参数替换。操作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来解释。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提出了用于5G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在设计5G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时,最小化因UE的盲解码导致的功耗是非常关键的。为此,在对每个控制信道候选进行盲解码后,可考虑重新使用用于先前解码的信道估计值。为此目的,例如,搜索空间可被设计成使得搜索空间的较高聚合级别由较低聚合级别的集合构成。这种搜索空间结构可称为嵌套结构。
根据本公开,提出了考虑嵌套结构来设计搜索空间。根据本公开,整个搜索空间可由多个部分搜索空间构成,并且每个部分搜索空间可满足上述的嵌套结构。每个部分搜索空间可由相同数量(或尽可能相似的数量)的PDCCH候选构成。
本文中提出的结构可确保每个部分搜索空间中的嵌套结构,从而保证在盲解码后UE中得到降低的功耗。当利用缩放因子调整盲解码的次数时,所提出的结构可确保每个部分搜索空间的均匀性能。用缩放因子调整盲解码的次数可对应于当构成整个搜索空间的PDCCH候选的数量是X时,设置或指示缩放因子α(0≤α≤1)的操作,从而监视由与Y=α·X对应的PDCCH候选构成的搜索空间。
图9是示出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5G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的视图。
参照图9,示出了在每个聚合级别904、905、906或907中由PDCCH候选909的集合构成的搜索空间900的示例。一个搜索空间9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部分搜索空间901和902。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部分搜索空间中的每个聚合级别的PDCCH候选909的数量可相同。例如,整个搜索空间可由部分搜索空间X和部分搜索空间Y构成,部分搜索空间X和Y各自可由总共N个PDCCH候选构成,并且整个搜索空间可由总共2N个PDCCH候选构成。
例如,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搜索空间可被如下定义。
第n部分搜索空间可表示如下。
在等式3中,f(·)意味着任何函数。例如,其可从下面的等式4获得。
-i=0,1,...,L-1
-m=0,1,...,Ncand (L)-1
-m′=m+Ncand (L)·x 等式4
f(·)之后的CCE索引集可构成搜索空间。可被定义为与第k时隙中的聚合级别(AL)=L对应的搜索空间(即,PDCCH候选的集合)。用于确定第k时隙中的搜索空间的参数Yk可被定义为Yk=f(Yk-1,A,D)。此处,A和D是任何常数,并且Y-1可为预定义的固定值,可由基站设置,或者可被定义为例如UE ID或组ID。NCCE,k可意味着第k时隙中的控制区域中存在的CCE的数量。L意味着AL,并且可意味着与AL=L对应的PDCCH候选的数量。x可意味着其它系统参数以确定其它搜索空间。它们可为例如小区ID、同步信号块索引、分量载波索引和带宽部分索引。在上文中,无论部分搜索空间索引如何,其均可为相同的。
根据上面的等式2,每个部分搜索空间可被独立地配置,而它们具有相同数量的PDCCH候选。
或者,第n部分搜索空间可由从第0部分搜索空间以特定值偏移的CCE索引的集合构成。也就是说,其可以下面的等式5表示。
在等式5中,Δ(n)可为CCE索引偏移值或者系统参数中固定的值,或者可由BS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为UE设置。
上述由N个部分搜索空间构成的整个搜索空间可表示为如下面的等式6所示。
在用于确定PDCCH候选的数量的方法中,每个AL=L处的PDCCH候选的数量可提升到特定数量的幂,例如,2j(L)。此处,j(L)可为等于或大于0的自然数。这可表示为如表8所示。
表8
AL=1 AL=2 AL=4 AL=8
2<sup>j(1)</sup> 2<sup>j(2)</sup> 2<sup>j(4)</sup> 2<sup>j(8)</sup>
图9示出了整个搜索空间900由两个部分搜索空间(例如,部分搜索空间#1 901和部分搜索空间#2 902)构成的示例。在图9的示例中,部分搜索空间#1 901和部分搜索空间#2 902均可具有相同数量的PDCCH候选,从而遵循下表9。
表9
AL=1(907) AL=2(906) AL=4(905) AL=8(904)
4 2 1 1 8
相应地,构成整个搜索空间900的PDCCH候选的数量可遵循下表10。
表10
AL=1(907) AL=2(906) AL=4(905) AL=8(904)
8 4 2 2 16
BS可通过上述方法配置与UE商定的搜索空间,并且可在搜索空间中的特定PDCCH候选中向UE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UE可通过上述方法识别其搜索空间,可对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执行盲解码,并且可基于此从BS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实施方式2-1>
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2-1,提出了考虑嵌套结构来设计搜索空间。
根据本公开,特定聚合级别(AL)的搜索空间可由构成基准聚合级别的搜索空间的CCE集中存在的CCE构成。换言之,在构成基准聚合级别的搜索空间的CCE集为A并且特定聚合级别的搜索空间为B的情况下,可确定搜索空间BB满足
此时,基准聚合级别可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方法1]
基准聚合级别可为最高聚合级别。例如,假设可支持的聚合级别为{1,2,4,8},则最高聚合级别8可为基准聚合级别,并且聚合级别{1,2,4}的搜索空间可被配置为聚合级别8的搜索空间的部分集合。
[方法2]
基准聚合级别可以是为UE设置的聚合级别中最高的聚合级别。例如,在可支持的聚合级别为{1,2,4,8}并且BS将UE设置为监视聚合级别{1,2,4}的情况下,基准聚合级别可为作为所设置聚合级别中最高的聚合级别,4。相应地,聚合级别{1,2}的搜索空间可被配置为聚合级别4的搜索空间的部分集合。
[方法3]
基准聚合级别可由基站为UE设置。例如,在可支持的聚合级别为{1,2,4,8}并且BS将UE设置为监视聚合级别{1,2,4}的情况下,BS可为UE设置8作为基准聚合级别。在这种情况下,聚合级别{1,2,4}的搜索空间可配置为聚合级别8的搜索空间的部分集合。此时,UE可不监视聚合级别8的搜索空间,并且可仅出于配置聚合级别{1,2,4}的搜索空间的目的来使用其。
<第三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方式,提出了用于确定为了对PDCCH进行解码而传输的DMRS的初始序列值的方法。
例如,可用于PDCCH的DMRS的RS序列可定义如下。
在等式7中,r(m)是通过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的信号,c(m)是二进制伪随机序列,并且m是索引。用于生成伪随机序列c的初始序列可被定义如下。
对于由MIB设置的控制区域中存在的公共搜索空间,等式8中的可基于诸如小区ID、TRP ID或同步信号块索引的参数或者基于通过组合这些参数来配置的值来确定。
对于由RRC设置的控制区域中存在的公共搜索空间,等式8中的可基于诸如小区ID、TRP ID或同步信号块索引的参数、分量载波索引或带宽部分索引或者基于通过组合这些参数来配置的值来确定。
对于由RRC设置的控制区域中存在的UE特定搜索空间,等式8中的可基于诸如小区ID、TRP ID或同步信号块索引的参数、分量载波索引、带宽部分索引、UE ID或通过BS用RRC设置的虚拟小区ID或者基于通过组合这些参数来配置的值来确定。
BS可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与UE商定的PDCCH DMRS初始序列,并且可按顺序传输DMRS。UE可通过上述方法确定与BS商定的PDCCH DMRS初始序列、接收假设该序列的DMRS,并执行信道估计。
图10和图11示出了可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的UE和BS的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图10和图11示出了用于在5G通信系统中执行交织方法、用于设置与交织相关的参数的方法、用于配置搜索空间的方法以及用于确定PDCCH DMRS的序列的方法的BS和UE的结构。为了执行这些方法,BS和UE的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可根据实施方式进行操作。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UE的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公开,UE 1000可包括UE处理器1001、UE接收器1002和UE发送器1003。UE 1000可添加其它元件。根据需要或选择性地,可省略UE处理器1001、UE接收器1002和UE发送器1003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UE处理器1001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控制UE 1000的一系列操作。例如,根据实施方式,UE处理器1001可根据交织方法、用于设置交织相关参数的方法、搜索空间配置方法以及用于确定PDCCH DMRS的序列的方法来不同地控制操作。同时,作为示例,UE处理器1001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CPU或图形处理单元(GPU)或两者)。根据实施方式,UE接收器1002和UE发送器1003可被统称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收发器可向基站发送信号或从基站接收信号。信号可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可包括射频(RF)发送器和RF接收器,其中,RF发送器用于对发送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和放大,并且RF接收器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且对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进行降变频。收发器可经由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将信号输出到UE处理器1001,并且经由无线电信道发送从UE处理器1001输出的信号。同时,UE处理器1001可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来控制UE的操作。
UE 1000还可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配置为存储用于操作UE1000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控制信息或其它数据。此外,存储单元可包括闪存类型、硬盘类型、多媒体卡类型、微卡类型或其它类型存储器(例如,安全数字(SD)或极端数字(xD)存储器)、磁存储器、磁盘、光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RAM(S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或电可擦除PROM(EEPROM)中的至少一个存储介质。UE处理器1001可使用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各种程序、内容或数据来执行各种操作。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BS的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11,根据本公开,BS 1100可包括基站处理器1101、基站接收器1102和基站发送器1103。BS 1100可添加其它元件。根据需要或选择性地,可省略BS处理器1101、BS接收器1102和BS发送器1103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BS处理器1101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控制基站1100的一系列操作。例如,根据实施方式,UE处理器1001可根据交织方法、用于设置交织相关参数的方法、搜索空间配置方法以及用于确定PDCCH DMRS的序列的方法来不同地控制操作。根据需要,BS处理器1101可执行控制以发送各种附加指示符和配置信息。同时,作为示例,BS处理器1101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CPU或图形处理单元(GPU)或两者)。根据实施方式,BS接收器1102和BS发送器1103可被统称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收发器可向UE发送信号或从UE接收信号。信号可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可包括射频(RF)发送器和RF接收器,其中,RF发送器用于对发送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和放大,并且RF接收器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且对接收的信号的频率进行降变频。收发器可经由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将信号输出到BS处理器1101、并且经由无线电信道发送从BS处理器1101输出的信号。同时,BS处理器1101可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来控制BS的操作。
BS 1100还可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配置为存储用于操作BS1100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控制信息或其它数据。BS处理器1101可使用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各种程序、内容或数据来执行各种操作。
提供本文中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并且本公开不应限于此或由此限制。换言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此外,实施方式可组合地实施。例如,本公开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可被部分地组合并由BS和UE操作。尽管与新的无线电(NR)系统相关联地提出了实施方式,但是对其的各种修改可应用于其它各种系统,诸如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LTE系统。
尽管已经结合附图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并已使用了特定术语,但是这是为了提供对本公开更好的理解,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改变。
上述的操作可通过在通信系统的服务器或终端装置的任何部件中配备保持其相应代码的存储器装置来实现。也就是说,BS或UE中的处理器可通过由处理器或CPU读取和运行存储在存储器装置中的程序代码来执行上述的操作。
如本文中所述,服务器或终端装置中的各种部件或模块可使用硬件电路(例如,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逻辑电路、固件、软件和/或使用如嵌入在机器可读介质中的硬件、固件和/或软件的组合的硬件电路)来操作。作为示例,各种电结构和方法可使用诸如晶体管、逻辑门或ASIC的电路来执行。
虽然已在上文中对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受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应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来限定。
虽然已经参照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背离如随附的权利要求书和它们的等同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20)

1.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由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配置,所述控制信息指示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以及
将所配置的控制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织信息包括指示表示为整数值的交织间隔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整数值包括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较高层信令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织信息包括用于交织的偏移信息,所述偏移信息对应于小区的标识符或者由所述较高层信令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配置的步骤还包括:
基于所述偏移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的数量,通过使用模运算来进行交织。
7.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配置有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以及
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织信息包括指示表示为整数值的交织间隔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整数值包括6。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较高层信令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织信息包括用于交织的偏移信息,所述偏移信息对应于小区的标识符或者由所述较高层信令指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基于所述偏移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的数量,通过使用模运算来进行交织。
13.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成:
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配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指示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以及
控制所述收发器将所配置的控制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交织信息包括指示表示为整数值的交织间隔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交织信息包括用于交织的偏移信息,所述偏移信息对应于小区的标识符或者由所述较高层信令指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成:
基于所述偏移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的数量,通过使用模运算来进行交织。
17.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成: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从基站接收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配置有包括基于由较高层信令指示的交织信息所交织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元素;以及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交织信息包括指示表示为整数值的交织间隔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交织信息包括用于交织的偏移信息,所述偏移信息对应于小区的标识符或者由所述较高层信令指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基于所述偏移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元素组的数量,通过使用模运算来进行交织。
CN201811080739.2A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511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4695.XA CN117336868A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2311265026.4A CN117336869A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118982 2017-09-15
KR10-2017-0118982 2017-09-15
KR10-2017-0126485 2017-09-28
KR1020170126485A KR102456657B1 (ko) 2017-09-15 2017-09-28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5026.4A Division CN117336869A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2311264695.XA Division CN117336868A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1172A true CN109511172A (zh) 2019-03-22
CN109511172B CN109511172B (zh) 2023-10-24

Family

ID=6572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0739.2A Active CN109511172B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2311264695.XA Pending CN117336868A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2311265026.4A Pending CN117336869A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4695.XA Pending CN117336868A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2311265026.4A Pending CN117336869A (zh) 2017-09-15 2018-09-17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924215B2 (zh)
EP (1) EP4207651A1 (zh)
KR (1) KR102646746B1 (zh)
CN (3) CN109511172B (zh)
WO (1) WO201905469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1761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23835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pdcch cce offset
CN111988795A (zh) * 2019-05-24 202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小区实现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12548A (zh) * 2019-07-26 2021-02-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64347B1 (en) * 2017-09-18 2023-09-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2444828B1 (ko) 2017-09-29 2022-09-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7140489B2 (ja) * 2017-11-01 2022-09-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660020B2 (en) * 2017-12-20 2020-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set combining and dropping
US11240796B2 (en) * 2018-01-12 2022-0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lock interleaving
BR112021005977A2 (pt) * 2018-09-27 2021-06-29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ário
US11166269B2 (en) * 2019-03-28 2021-11-02 Ofinno, Llc Interaction between power saving adaptation and bandwidth part adaptation
US11553496B2 (en) * 2019-11-08 2023-01-10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Technology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signalling i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etwork
KR20210156056A (ko) 2020-06-17 2021-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수신시 소모되는 전력을 저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8800A1 (en) * 2007-04-27 2010-05-13 So Yeon Kim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control channel to physical resource using block interlea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00195583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Motorola, Inc. Physical Layer Acknowledgement Signal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083225A (zh) * 2010-05-28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回程链路上的信息通知及信道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40241298A1 (en) * 2011-09-26 2014-08-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radio access system
CN104025531A (zh) * 2011-10-28 2014-09-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过程
CN104054293A (zh) * 2012-01-18 2014-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基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94663A (zh) * 2012-01-30 2014-10-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205981A (zh) * 2012-06-25 2014-1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及其设备
US20150146639A1 (en) * 2012-06-07 2015-05-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epd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8320506B2 (en) * 2007-10-29 2013-05-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trol channel data allocation method in OFDM systems
KR102047698B1 (ko) * 2012-04-13 2019-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검색 영역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019208A1 (zh) *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019202A1 (zh)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565877B (zh) * 2016-08-18 2022-07-08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未授权频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多个未授权分量载波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WO2018143777A1 (ko) * 2017-02-06 2018-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607682A1 (en) * 2017-04-05 2020-02-12 Intel IP Corporation Reg bundling size and dm-rs pattern for physical donwlink control channel
EP4164168A1 (en) * 2017-04-24 2023-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369626A2 (en) * 2017-05-03 2024-05-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eam-based pdcch transmission in nr
WO2019031942A1 (ko) * 2017-08-11 2019-0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측정 및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9047466A (ja) * 2017-09-07 2019-03-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9495221B (zh) * 2017-09-10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搜索空间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511169B (zh) * 2017-09-15 2024-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资源集合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8800A1 (en) * 2007-04-27 2010-05-13 So Yeon Kim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control channel to physical resource using block interlea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00195583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Motorola, Inc. Physical Layer Acknowledgement Signal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083225A (zh) * 2010-05-28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回程链路上的信息通知及信道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40241298A1 (en) * 2011-09-26 2014-08-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radio access system
CN104025531A (zh) * 2011-10-28 2014-09-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过程
CN104054293A (zh) * 2012-01-18 2014-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基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94663A (zh) * 2012-01-30 2014-10-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50146639A1 (en) * 2012-06-07 2015-05-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epd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05981A (zh) * 2012-06-25 2014-1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及其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Overview of DL Control Channel Design\"" *
MEDIATEK INC.: "\"R1-1716198 Discussions on search space and CORESET designs_final\"" *
SAMSUNG: "\"Search Space Design\""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1761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23835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pdcch cce offset
CN111988795A (zh) * 2019-05-24 202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小区实现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38329A1 (zh) * 2019-05-24 2020-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小区实现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88795B (zh) * 2019-05-24 2023-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小区实现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12548A (zh) * 2019-07-26 2021-02-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96364A1 (en) 2023-12-07
CN117336869A (zh) 2024-01-02
WO2019054691A1 (en) 2019-03-21
KR102646746B1 (ko) 2024-03-13
KR20220145307A (ko) 2022-10-28
US11764903B2 (en) 2023-09-19
US20210167892A1 (en) 2021-06-03
CN109511172B (zh) 2023-10-24
CN117336868A (zh) 2024-01-02
US20190089486A1 (en) 2019-03-21
US10924215B2 (en) 2021-02-16
EP4207651A1 (en) 2023-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117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8896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채널 및 데이터채널을 송수신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7481514B2 (ja) Mu-mimoにおいて協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されるdmrsポートを示すためのシグナリング態様
JP6983257B2 (ja) Dm−rsとpt−rsの複合リソースマップ設計
KR102094739B1 (ko) ePDCCH 검색 공간 설계
CN107027344B (zh) 在小区内载波聚合系统中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8137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024344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22511201A (ja) 信号の送信に関与する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KR20140036009A (ko) 인핸스드 물리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의 매핑
CN107078875A (zh) 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mtc设备
CN104081709A (zh) 用于在基于多载波和/或准校准网络中提供ePDCCH的系统和/或方法
CN10482339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5428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基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7196736A (zh) 用于监控控制信道的方法和无线装置
CN104321994A (zh)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WO2013024569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KR10258145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1389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调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04869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247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654120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apr 감소를 위한 기준 신호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3893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15278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04997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