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0192A - 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自愈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自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10192A CN109510192A CN201811365492.9A CN201811365492A CN109510192A CN 109510192 A CN109510192 A CN 109510192A CN 201811365492 A CN201811365492 A CN 201811365492A CN 109510192 A CN109510192 A CN 1095101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distribution
- power
- distribution network
- control modul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224 prote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363 ring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0272814 Anser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6—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以及其自愈方法,配电网包括变电站、至少两个配电房及备用电源,变电站侧线路与配电房之间,以及相邻配电房之间通过主供电线路连接形成合环网架,用电负荷通过负荷线路连接在配电房母线上,备用电源连接在配电网的开环点上;其中,每条变电站侧线路上及每个配电房均设置有保护模块及测控模块,保护模块用于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每个测控模块向相邻测控模块收发状态信号,状态信号用于确定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测控模块在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源恢复供电。上述配电网通过设置测控模块以及保护模块,可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实现隔离故障区域,并在非故障区域失电时,快速实现配电网自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自愈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配网中,一般只配置具备三遥(遥测、遥信、遥控)功能的终端,不具备保护自愈功能。当配网线路发生故障时,只能依靠变电站侧的出线保护跳闸,然后人工查找故障点,人工进行隔离故障区域,最后人工合闸变电站侧的出线断路器以及配网热备用的开关,给配网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配电网恢复供电的过程耗时较长,无法满足高可靠性供电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自愈方法,可以在配电网线路发生故障时快速自愈,缩短停电时间。
一种配电网,包括所述区域层包括变电站、至少两个配电房以及备用电源,所述变电站的侧线路与所述配电房之间,以及相邻所述配电房之间通过主供电线路连接以形成合环网架,用电负荷通过负荷线路连接在所述配电房的配电房母线上,所述备用电源连接在所述配电网的开环点上;
其中,每条所述变电站的侧线路上以及每个所述配电房均设置有保护模块以及测控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对所述配电网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每个所述测控模块向相邻的所述测控模块收发状态信号,所述状态信号用于确定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所述测控模块在所述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源对所述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上述配电网,通过在变电站的侧线路上以及每个配电房设置测控模块以及保护模块,可以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实现隔离故障区域,并在非故障区域发生失电情况时,快速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控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保护模块对所述故障区域的隔离是否有效;
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所述主供电线路的电流状态信号和/或所述配电房母线的电压状态信号;
合闸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环点合闸,以使所述备用电源接入所述配电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控模块之间通过通信光纤相连接成环,相邻所述测控模块之间采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通信协议收发所述状态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电网还包括:
站域层,包括上级电网,所述站域层与一个所述测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站域层向该所述测控模块发送站域层信号,所述站域层信号包括备自投充电信号、备自投动作信号、重合闸充电信号以及重合闸动作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控模块根据所接收的站域层信号,控制所述开环点的合闸进行闭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模块包括:
纵差动保护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供电线路上,用于对所述主供电线路进行纵差保护;
母差保护单元,设置在所述配电房母线上,用于对所述配电房母线进行母差保护;
过流保护单元,设置在所述负荷线路上,用于对所述负荷线路进行过流保护。
一种配电网的自愈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配电网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配电网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
获取所述配电网中的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
在所述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源对所述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
上述配电网的自愈方法,通过在变电站的侧线路上以及每个配电房设置测控模块以及保护模块,可以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实现隔离故障区域,并在非故障区域发生失电情况时,快速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配电网中的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包括:
判断对所述故障区域的隔离是否生效;
在对所述故障区域的隔离生效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非故障区域配电房母线的电压状态;
在所述非故障区域配电房母线处于无压状态的情况下,判断所述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源对所述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包括:
控制所述开环点进行合闸,以使所述备用电源接入所述配电网恢复所述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开环点的合闸进行闭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测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保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网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网的自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网的自愈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配电网100,可以包括变电站120、至少两个配电房140以及备用电源190,变电站120的侧线路与配电房140之间,以及相邻配电房140之间通过主供电线路连接以形成合环网架,用电负荷142通过负荷线路连接在配电房140的配电房母线上,备用电源190连接在配电网100的开环点上;其中,每条变电站120的侧线路上以及每个配电房140均设置有保护模块以及测控模块160,保护模块用于对配电网100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每个测控模块160向相邻的测控模块160收发状态信号,状态信号用于确定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测控模块160在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源190对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具体地,配电网100为多电源合环运行的配电网,在配电网100中,变电站120的侧线路与各配电房140的主供电线路相连接形成合环网架,配电房140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配电的实际需求确定,图1中仅标示出2个配电房140以作参考,配电房140中包括配电房母线,用电负荷142通过负荷线路连接在配电房母线上以得到电力供应,每个配电母线上可以连接多条负荷线路,每条负荷线路上也可以连接多个用电负荷142,图1中仅标示出1个用电负荷142以作参考,配电母线和用电负荷142的数量可以根据配电的实际需求确定。
在变电站120的每个侧线路以及每个配电房中140,均设置有一个测控模块160和保护模块。测控模块160与保护模块可以一体化设置在配电终端中,在配电网100中发生线路故障时,保护模块进行线路保护以隔离故障区域,例如可以在变电站120的每个侧线路、每个配电房140中的主供电线路、每条配电房母线以及每条负荷线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开关,保护模块可以通过控制跳开相应的断路器开关,以隔离线路上的故障区域部分。
各个测控模块160之间可以进行通信连接,向相邻的测控模块160发送本地的状态信号以及接受相邻测控模块160发送的信号,以实现测控模块160之间的信号交互,状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保护模块的保护动作信息、故障区域两侧开关的开合状态信息,测控模块160所在配电房140的配电房母线上的电压状态信息以及主供电线路上的电流状态信息等。在保护模块隔离故障区域后,根据测控模块160之间交互的状态信息可以判断非故障区域是否处于失电状态,若非故障区域处于非失电状态,则不进行自愈动作,若非故障区域处于非失电状态,则测控模块160可以控制开环点处的开关合闸,使备用电源190接入配电网100,实现非故障区域的自愈恢复供电,
上述配电网,通过在变电站120的侧线路上以及每个配电房140设置测控模块160以及保护模块,可以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实现隔离故障区域,并在非故障区域发生失电情况时,快速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测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测控模块160包括:判断单元162,用于判断保护模块对故障区域的隔离是否有效;采样单元164,用于采集主供电线路的电流状态信号和/或配电房母线的电压状态信号;合闸单元166,用于控制开环点合闸,以使备用电源接入配电网。
具体地,测控模块160可以实现信号采集以及合闸控制等功能,在保护模块进行线路保护隔离故障区域后,测控模块160的判断单元162接收保护模块的保护动作信号以及各线路上开关的开合状态信号,其中保护动作信号具体可以包括主供电线路保护动作信号以及母线保护动作信号等,开合状态信号具体可以包括跑线路的开关分位、合位以及合后位置等,若检测到保护模块发出保护动作信号,且故障区域两侧的断路器开关处于分位状态,则可以判断保护模块对故障区域进行了有效隔离。
确定故障区域被有效隔离后,位于非故障区域的测控模块160的采样单元164采集本地配电房母线的电压状态信号以及主供电线路的电流状态信号。区电压状态信号具体可以包括有母线三相电压和外接零序电压的采样,实现变电站母线、配电房母线所有相电压、相间电压、以及外接零序电压的计算,采集母线有压、母线无压信号;电流状态信号具体可以包括主供电线路的三相电流和外接零序电流采样,实现变电站侧线路、配电房各线路的三相电流、零序电流的计算,采集各线路的有流、无流信号。若非故障区域的配电房母线处于有压状态,主供电线路处于有流状态,则可以判断非故障区域处于非失电状态;若非故障区域的配电房母线处于无压状态,主供电线路处于无流状态,则可以判断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需要对配电网100进行自愈动作,已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测控模块160还具有合闸单元166,可以控制各线路上断路器开关的分闸、合闸功能,当根据判断单元162及采样单元164确定配电网100的故障区域有效隔离,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合闸单元166可以控制开环点处的开关进行合闸,使得备用电源190接入配电网100进行自愈动作,以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测控模块160之间通过通信光纤相连接成环,相邻测控模块160之间采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简称GOOSE)通信协议收发状态信号。
具体地,使用通信光纤将所有测控模块160相连成环,并采用GOOSE通信协议发送本地状态信号,并通过GOOSE通信协议接收两侧相邻的测控模块160发送的信号,以实现状态信号实时交互。基于通信光纤环网和GOOSE收发,两侧相邻的测控模块实现与本地的测控模块连结的主供电线路之间的信号交互,其中收发的状态信号开以包括:主供电线路的开关状态信号、主供电线路的保护动作信号、母线保护动作信号、母线电压状态信号以及主供电线路电流状态信号等,从而根据交互的状态信号实现对非故障区域是否失电的判断。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保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配电网100包括保护模块180,保护模块180具体可以包括:纵差动保护单元182,设置在主供电线路上,用于对主供电线路进行纵差保护;母差保护单元184,设置在配电房母线上,用于对配电房母线进行母差保护;过流保护单元186,设置在负荷线路上,用于对负荷线路进行过流保护。
具体地,保护模块180可以包括纵差保护单元182、母差保护单元184以及过流保护单元186。线路纵差保护单元182可以实现主供电线路上的纵差保护,纵差保护具体可以包括相电流差动保护和/或零序电流差动保护。母差保护单元184可以实现配电房母线的母差保护,过流保护单元186可以实现负荷线路上的过流保护,而过流保护单元186还可以作为纵差保护单元182以及母差保护单元184的后备保护。在每个保护模块180中,可以设置上述全部保护单元,也可以根据保护模块180所设置的位置,选用适当的保护单元以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当配电网100发生线路故障时,根据故障区域所在的位置,相应的保护单元控制跳开故障区域线路两侧的断路器开关,从而实现对故障区域的有效隔离。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网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配电网300还包括:站域层310,包括上级电网,站域层310与一个测控模块通信连接,站域层310向该测控模块发送站域层信号,站域层信号包括备自投充电信号、备自投动作信号、重合闸充电信号以及重合闸动作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在配电网300中,分为站域层、区域层以及间隔层,有变电站320以及5个配电房以构成区域层,测控模块以及配电房内部的配电房母线以及用电负荷等构成间隔层,站域层310包括上级电网,站域层310与间隔层中的一个测控模块相通信连接,与站域层310通信连接的测控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配电网结构以及配电需求确定,在本实施例中,站域层310与变电站320侧线路322上的侧空模块相通信连接。
在每条主供电线路、配电母线以及负荷线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开关以切断故障电流,备用电源390通过线路353连接在配电网300的配电房350上,配电房350即为联络配电房。变电站320的两侧线路与配电房之间、以及相邻的配电房之间均可以通过专用光纤相连,保护专用光纤沿变电站线路322—配电房330—配电房340—配电房350—配电房360—配电房370—变电站A线路324相连,建立线路纵差保护专用通道;两个变电站电源点和所有测控模块之间使用通信光纤相连形成环网通信,通信光纤也沿变电站线路322—配电房330—配电房340—配电房350—配电房360—配电房370—变电站A线路324相连成环,测控模块之间采用GOOSE通信协议发送本地信号,并通过GOOSE接收两侧相邻测控模块发送的信号,实现状态信号的实时交互,并且基于标准GOOSE协议的兼容性实现不同厂家装置互相通信。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测控模块根据所接收的站域层信号,控制开环点的合闸进行闭锁。线路322上的测控模块采集站域层310中上级电网的站域层信号,站域层信号具体可以包括备自投充电信号、备自投动作信号、重合闸充电信号以及重合闸动作信号等。接入站域层310的测控模块基于站域层信号进行判断,从而向开环点所在向区域层发送开放自愈控制信号或闭锁自愈控制信号,通过区域层配电房间的信号交互传递至联络配电房350的测控模块,以控制备用电源390的接入,从而实现自愈优化控制。
在配电网300中,可以配置包括线路纵差保护、母差保护以及过流保护等种保护功能,实现故障区域的毫秒级定位与隔离,通过测控模块完成间隔层状态信号的采集;区域层实现配电网区域之间多电源互备,实现最快百毫秒级智能自愈恢复;站域层采集变电站级的备自投、重合闸等信号,基于各层信号的协同配合,当上级电网失电时实现自愈优化控制;通过配电网中的各级配合,将原有重合器/分段器方式、基于通信的馈线自动化方式的故障隔离和恢复时间由秒级、分钟级分别缩短至毫秒级和百毫秒级,降低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避免因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网的自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配电网的自愈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配电网中,该自愈方法包括:
步骤S520:对配电网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
步骤S540:获取配电网中的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
步骤S560:在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源对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
具体地,在上述配电网中,当备用电源所连接的联络配电房的一侧先发生故障时,保护动作跳开开关后,隔离故障的测控模块发送保护动作信号和开关分位信号等状态信号至联络配电房,联络配电房的测控模块根据接收的状态信号判断故障成功隔离,但本地配电房采集的母线有压信号为1,判断非故障区域并未失电,自愈控制功能可靠不起动;当联络配电房另一侧再发生故障,保护动作跳开开关后,隔离故障的测控模块发送保护动作信号和开关分位信号等状态信号至联络配电房,联络配电房的测控模块根据接收的状态信号判断故障成功隔离后,可以结合本地配电房母线无压、备用电源有压信号综合判断非故障区域失电,满足自愈合闸条件进行自愈动作,控制开环点开关合闸,使备用电源接入,以恢复非故障失电区域的供电。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配电网的自愈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获取配电网中的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642:判断对故障区域的隔离是否生效。
步骤S644:在对故障区域的隔离生效的情况下,获取非故障区域配电房母线的电压状态。
步骤S646:在非故障区域配电房母线处于无压状态的情况下,判断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
具体地,可以根据对故障区域的隔离是否生效以及非故障区域的配电房母线是否有压,实现对非故障区域状态的判断,从而控制自愈动作。若判断非故障区域非失电状态,则自愈功能动作,若判断非故障区域处于非失电状态,则自愈供能不动作。
例如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当主供电线路故障,例如变电站侧线路322与配电房330之间的主供电线路发生故障,线路纵差保护动作,跳开线路322和线路331上的断路器开关,线路331上的开关成功跳开后,配电房330的测控模块发送主供电线路331的保护信号和线路331上开关的分位信号,基于区域层信号交互发送至配电房350,配电房3的测控模块判断故障成功隔离,若本地配电房母线无压信号,则判断非故障区域失电,自愈功能动作;若本地配电房母线有压信号,则判断非故障区域未失电,自愈功能可靠不动作。
当配电房母线故障,例如配电房360的线路363与线路364之间的配电房母线出现故障,母线保护动作,跳开配电房360线路361、362、363以及364上所有断路器开关,并向相邻的配电房350、配电房570发送母线保护动作信号,配电房350和配电房370的测控模块收到配电房360的母线保护动作信号后,分别跳开线路352以及线路371上的断路器开关,以保障母线故障的隔离。配电房350的测控模块基于本地主供电线路352的保护动作信号和线路352上开关的分位信号,判断故障成功隔离,若本地配电房母线无压信号,则判断非故障区域失电,自愈功能动作;若本地配电房母线有压信号,则判断非故障区域未失电,自愈功能可靠不动作。
当配电房负荷线路故障时,例如线路347上发生故障,负荷线路的后备保护动作,跳开线路347上的断路器开关,当线路347上的开关成功跳开后,配电房340的测控模块基于本地的负荷线路347的保护动作信号和线路347上开关的分位信号,判断故障成功隔离,且对自愈控制功能没有任何影响,不向区域层发送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在非故障区域配电房母线处于无压状态的情况下,判断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662:控制开环点进行合闸,以使备用电源接入配电网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步骤S664:对开环点的合闸进行闭锁。
具体地,基于站域层信号,协同基于区域层状态信号信号的自愈控制功能,可进一步的缩短配网自愈恢复时间,例如如变电站母线失压,若是母线故障原因,上级电网的重合闸、备自投不能执行合闸操作,接入站域层通信系统的测控模块向区域层发送的开放自愈控制信号,此时配电网自愈恢复供电无需采用与上级电网时间级差配合的常规方法,直接分闸与变电站相邻的配电房的主供电线路开关,跳开后发送主供电线路的保护动作信号以及开关分位信号至联络配电房,联络配电房的测控模块接收到状态信号后,结合本地配电房母线无压信号,判断满足合闸条件,自愈功能动作,控制开环点开关合闸,在百毫秒级恢复供电;如变电站母线失压后上级电网执行合闸恢复供电,接入站域层通信系统的测控模块基于站域层信号判断,向区域层发送闭锁自愈控制信号,联络配电房的测控模块接收到该区域信号后闭锁开环点开关的合闸功能,提高刘自愈控制功能的可靠性。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当配电房联络线路故障,联络配电房350的线路353与备用电源390之间发生故障,联络线路备用电源侧保护动作,备用电源失压,配电房350结合本地的备用电源失压信号,闭锁开环点33的合闸,以提高自愈控制功能的可靠性。
当变电站320侧发生故障时,变电站320的侧线路322的测控模块基于站域层信号,判断上级电网不具备合闸条件,发送开放自愈控制功能信号,配电房330和配电房370的测控模块收到该区域信号后,控制调开与变电站320相邻的主供电线路331和372上的断路器开关,与变电站320分闸成功后均发送主供电线路动作信号,以及线路331和372上的开关的分位信号。
配电房350的测控模块接收到配电房330的主供电线路331的保护动作信号和线路331上开关的分位信号,判断上游侧与变电站320有效隔离;收到配电房370的主供电线路372的保护动作信号和线路372上开关的分位信号,判断下游侧与变电站320有效隔离;结合本地配电房母线无压信号,判断非故障区域失电;结合备用电源390有压信号,判断满足合闸条件,自愈功能动作,控制线路353上的开环点开关合闸。
而当变电站320侧线路未发生故障时但变电站320母线失压时,变电站线路322的测控模块基于站域层信号,判断需上级电网恢复供电,向区域层发送闭锁自愈控制信号,配电房350的测控模块接收到该区域信号后,闭锁线路353上的开环点开关的合闸功能,提高自愈控制功能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可以执行如下步骤:对配电网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获取配电网中的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在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源对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对配电网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获取配电网中的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在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备用电源对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
上述对于计算机可读存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方法的具体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的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变电站、至少两个配电房以及备用电源,所述变电站的侧线路与所述配电房之间,以及相邻所述配电房之间通过主供电线路连接以形成合环网架,用电负荷通过负荷线路连接在所述配电房的配电房母线上,所述备用电源连接在所述配电网的开环点上;
其中,每条所述变电站的侧线路上以及每个所述配电房均设置有保护模块以及测控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对所述配电网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每个所述测控模块向相邻的所述测控模块收发状态信号,所述状态信号用于确定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所述测控模块在所述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源对所述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保护模块对所述故障区域的隔离是否有效;
采样单元,用于采集所述主供电线路的电流状态信号和/或所述配电房母线的电压状态信号;
合闸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环点合闸,以使所述备用电源接入所述配电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模块之间通过通信光纤相连接成环,相邻所述测控模块之间采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通信协议收发所述状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站域层,包括上级电网,所述站域层与一个所述测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站域层向该所述测控模块发送站域层信号,所述站域层信号包括备自投充电信号、备自投动作信号、重合闸充电信号以及重合闸动作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模块根据所接收的站域层信号,控制所述开环点的合闸进行闭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包括:
纵差动保护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供电线路上,用于对所述主供电线路进行纵差保护;
母差保护单元,设置在所述配电房母线上,用于对所述配电房母线进行母差保护;
过流保护单元,设置在所述负荷线路上,用于对所述负荷线路进行过流保护。
7.一种配电网的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网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配电网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
获取所述配电网中的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
在所述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源对所述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配电网中的非故障区域的失电状态包括:
判断对所述故障区域的隔离是否生效;
在对所述故障区域的隔离生效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非故障区域配电房母线的电压状态;
在所述非故障区域配电房母线处于无压状态的情况下,判断所述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非故障区域处于失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备用电源对所述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包括:
控制所述开环点进行合闸,以使所述备用电源接入所述配电网恢复所述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开环点的合闸进行闭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65492.9A CN109510192B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自愈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65492.9A CN109510192B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自愈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10192A true CN109510192A (zh) | 2019-03-22 |
CN109510192B CN109510192B (zh) | 2021-11-23 |
Family
ID=6574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65492.9A Active CN109510192B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自愈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10192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55458A (zh) * | 2020-05-24 | 2020-08-18 | 赫兹曼电力(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环网线路架构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 |
CN112688281A (zh) * | 2020-12-27 | 2021-04-20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配电网区域型母线保护系统及其方法 |
CN114530834A (zh) * | 2022-02-23 | 2022-05-24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网线路电流闭锁式不完全差动保护方法 |
CN114530833A (zh) * | 2021-11-11 | 2022-05-24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湖市供电公司 | 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7879A (zh) * | 2014-03-25 | 2014-06-25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花瓣型配电网保护控制系统 |
WO2014191724A1 (en) * | 2013-05-28 | 2014-12-04 | Mark Edwin Benson | Domestic & residential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
CN105762775A (zh) * | 2016-03-31 | 2016-07-13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10kV链式供电模式下的电网自愈系统及其自愈逻辑 |
CN106099869A (zh) * | 2016-07-01 | 2016-11-09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具有容错性能的智能变电站集成保护计算方法 |
CN205753377U (zh) * | 2016-06-21 | 2016-11-30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 基于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环网合环网架系统 |
CN106253250A (zh) * | 2016-08-23 | 2016-12-21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快速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
CN106711975A (zh) * | 2017-03-20 | 2017-05-24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分布式差动保护的故障定位、隔离及快速恢复方法 |
CN106786420A (zh) * | 2016-12-23 | 2017-05-3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一种配网自动化故障自动隔离及自愈的方法 |
US20170358914A1 (en) * | 2016-06-14 | 2017-12-14 | Meshed Power Systems, Inc. | Fault reco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
CN108347092A (zh) * | 2017-11-18 | 2018-07-31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变电站多端备用电源投入控制的方法 |
-
2018
- 2018-11-16 CN CN201811365492.9A patent/CN1095101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91724A1 (en) * | 2013-05-28 | 2014-12-04 | Mark Edwin Benson | Domestic & residential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
CN103887879A (zh) * | 2014-03-25 | 2014-06-25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花瓣型配电网保护控制系统 |
CN105762775A (zh) * | 2016-03-31 | 2016-07-13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10kV链式供电模式下的电网自愈系统及其自愈逻辑 |
US20170358914A1 (en) * | 2016-06-14 | 2017-12-14 | Meshed Power Systems, Inc. | Fault reco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
CN205753377U (zh) * | 2016-06-21 | 2016-11-30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 基于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环网合环网架系统 |
CN106099869A (zh) * | 2016-07-01 | 2016-11-09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具有容错性能的智能变电站集成保护计算方法 |
CN106253250A (zh) * | 2016-08-23 | 2016-12-21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快速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
CN106786420A (zh) * | 2016-12-23 | 2017-05-3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一种配网自动化故障自动隔离及自愈的方法 |
CN106711975A (zh) * | 2017-03-20 | 2017-05-24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分布式差动保护的故障定位、隔离及快速恢复方法 |
CN108347092A (zh) * | 2017-11-18 | 2018-07-31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变电站多端备用电源投入控制的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55458A (zh) * | 2020-05-24 | 2020-08-18 | 赫兹曼电力(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环网线路架构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 |
CN112688281A (zh) * | 2020-12-27 | 2021-04-20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配电网区域型母线保护系统及其方法 |
CN114530833A (zh) * | 2021-11-11 | 2022-05-24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湖市供电公司 | 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及方法 |
CN114530834A (zh) * | 2022-02-23 | 2022-05-24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网线路电流闭锁式不完全差动保护方法 |
CN114530834B (zh) * | 2022-02-23 | 2023-10-31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配电网线路电流闭锁式不完全差动保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10192B (zh) | 2021-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93582B (zh) | 一种智能配电网区域保护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7069676B (zh) | 配电网故障定位及快速隔离恢复控制方法 | |
CN101621216B (zh) | 一种基于iec61850的区域电网数据共享的保护系统 | |
CN109510192A (zh) | 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自愈方法 | |
CN102037630B (zh) | 馈线自动化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9713794B (zh) | 一种分布式智能自恢复系统及方法 | |
CN103887879B (zh) | 花瓣型配电网保护控制系统 | |
CN101621217B (zh) | 一种区域电网数据共享的保护系统 | |
CN105655879B (zh) | 智能变电站双母线接线方式110千伏系统母线合并单元双重化配置的电压布置方式 | |
CN102611082B (zh) | 自适应的配电网馈线邻域交互容错继电保护方法 | |
CN108957243A (zh) |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 |
CN107612148B (zh) | 配网架空线路故障自愈方法及系统 | |
KR101514999B1 (ko) | 배전계통에서 스마트 보호기기를 이용한 자율적 고장구간 확인 및 분리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
CN106532683A (zh) | 一种110kV变电站手拉手供电的自愈方法 | |
CN101714756B (zh) | 一种基于等效负序阻抗的分布式电源孤岛保护方法 | |
CN101741137A (zh) | 网络集中式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法 | |
CN108321774A (zh) | 一种配网自动化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的组合优化方法 | |
CN109599847A (zh) | 配电网以及配电网的保护方法 | |
CN110098602A (zh) | 一种电网线路故障隔离装置及方法 | |
CN107910855B (zh) | 一种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联切小电源装置 | |
CN106329492A (zh) | 一种基于系统拓扑的简易母线保护方法 | |
CN105449835B (zh) | 一种区域备自投方法 | |
CN107634508B (zh) | 配网出口保护与分支保护的配合方法和系统 | |
CN110098599A (zh) | 一种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的故障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03746354B (zh) | 一种基于变电站过电流保护无固定延时的配电网故障隔离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518001 electric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building, 4020 Shennan East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Power Suppl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1 electric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building, 4020 Shennan East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Power Suppl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NR ENGINEERING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