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9961A - 移动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9961A
CN109509961A CN201710830576.4A CN201710830576A CN109509961A CN 109509961 A CN109509961 A CN 109509961A CN 201710830576 A CN201710830576 A CN 201710830576A CN 109509961 A CN109509961 A CN 109509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grounding parts
line
electronic apparatus
rabbe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05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9961B (zh
Inventor
魏婉竹
林协志
姜欣吾
马培基
张祐嘉
蔡邦均
黄仲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8305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09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09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9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9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9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包括接地面、第一槽缝、多个第一电感元件、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信号源与第二信号源。第一槽缝设置在接地面,以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第一电感元件分别连接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分别接收在预设频段下的射频信号。第一信号源电性连接在第一天线与第一接地部之间,并接收来自第一天线的射频信号。第二信号源电性连接在第二天线与第二接地部之间,并接收来自第二天线的射频信号。本发明可改善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从而提升移动电子装置的通信品质。

Description

移动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括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移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移动电子装置,例如:USB无线网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就USB无线网卡而言,其具有尺寸小与重量轻等特点,以便于使用者的携带与使用。此外,为了符合多频操作的需求,USB无线网卡往往必须对应地设置多个天线。然而,相较于智能手机而言,USB无线网卡的硬体空间更为有限。因此,USB无线网卡中的天线往往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天线效率以及通信品质。特别是,当操作在低频频段时,天线之间的干扰更为明显。因此,如何改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已成为移动电子装置在设计上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利用第一电感元件电性连接相互分离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并将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所对应的第一信号源与第二信号源电性连接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藉此,将可改善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从而提升移动电子装置的通信品质。
本发明的移动电子装置,包括接地面、第一槽缝、多个第一电感元件、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一信号源与第二信号源。第一槽缝设置在接地面,以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所述多个第一电感元件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分别接收在预设频段下的射频信号。第一信号源电性连接在第一天线与第一接地部之间,并接收来自第一天线的射频信号。第二信号源电性连接在第二天线与第二接地部之间,并接收来自第二天线的射频信号。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移动电子装置在接地面设置第一槽缝,以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此外,第一接地部通过第一电感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二接地部。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所对应的第一信号源与第二信号源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藉此,将可改善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从而提升移动电子装置的通信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用以说明图1的移动电子装置在未设置第一槽缝与第一电感元件下的S参数曲线图。
图3是用以说明图1的移动电子装置在设置第一槽缝与第一电感元件下的S参数曲线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移动电子装置;
111:第一天线;
112:第二天线;
121:第一信号源;
122:第二信号源;
130:接地面;
131:第一接地部;
132:第二接地部;
140:第一槽缝;
151~153:第一电感元件;
160:基板;
170:连接器;
FP1、FP2:馈入点;
SD11:第一边缘;
SD12:第二边缘;
210~230、310~330:曲线;
400:移动电子装置;
410:第二槽缝;
421~423:第二电感元件;
430:第三接地部;
440:第四接地部;
511:辐射部;
512:馈入部;
513:短路部;
520:辐射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天线111、第二天线112、第一信号源121、第二信号源122、接地面130、第一槽缝(slot)140与多个第一电感元件151~153。
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可分别接收在预设频段下的射频信号。例如,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可分别涵盖LTE通信标准下的接收频段,以分别接收在LTE频段下的射频信号。此外,第二天线112还可涵盖LTE通信标准下的发射频段,以发射在LTE频段下的射频信号。换言之,第二天线112可相当于移动电子装置100的主天线,且第一天线111可相当于移动电子装置100的副天线。此外,移动电子装置100可通过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支持LTE通信标准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简称MIMO)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槽缝140设置在接地面130,并用以将接地面130分隔成相互分离的第一接地部131与第二接地部132。换言之,接地面130可通过第一槽缝140划分成电性不相连的第一接地部131与第二接地部132。第一电感元件151~153分别横跨第一槽缝140,并沿着第一槽缝140依序排列。此外,第一电感元件151~153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接地部131与第二接地部132。换言之,第一接地部131可通过第一电感元件151~153电性连接至第二接地部132。
第一信号源121电性连接在第一天线111与第一接地部131之间,且第二信号源122电性连接在第二天线112与第二接地部132之间。此外,第一信号源121与第二信号源122可分别是一无线通信元件,例如:无线收发器。在操作上,第一信号源121可接收来自第一天线111的馈入点FP1的射频信号,或是提供馈入信号至第一天线111的馈入点FP1。另一方面,第二信号源122可接收来自第二天线112的馈入点FP2的射频信号,或是提供馈入信号至第二天线112的馈入点FP2。
换言之,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电性连接至不同的第一信号源121与第二信号源122。此外,第一信号源121与第二信号源122电性连接至不同的第一接地部131与第二接地部132,也即相互分离或是相互独立的两接地部131与132。再者,相互分离或是独立的第一接地部131与第二接地部132可通过第一电感元件151~153电性相连。藉此,将可减少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改善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之间的隔离度,并可提升移动电子装置100的收讯品质。
举例来说,图2是用以说明图1的移动电子装置在未设置第一槽缝与第一电感元件下的S参数曲线图。就图2实施例而言,接地面130的尺寸约为77×29mm2。此外,在未设置第一槽缝140与第一电感元件151~153的情况下,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的反射系数分别如曲线210与220所示,且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之间的隔离度如曲线230所示。
图3是用以说明图1的移动电子装置在设置第一槽缝与第一电感元件下的S参数曲线图。就图3实施例而言,接地面130的尺寸约为77×29mm2。第一槽缝140的宽度约为3mm。接地面130因应第一槽缝140所划分出的第一接地部131的尺寸约为10×8mm2。第一电感元件151~153可分别为具有8.2nH的晶片电感。此外,在设置第一槽缝140与第一电感元件151~153的情况下,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的反射系数分别如曲线310与320所示,且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之间的隔离度如曲线330所示。
参照图2与图3来看,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可分别为一双频天线,且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所涵盖的预设频段为900MHz。如图2所示,在未设置第一槽缝140与第一电感元件151~153的情况下,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于预设频段的反射系数分别为-13dB与-8.8dB,且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于预设频段下的隔离度为-8.5dB。如图3所示,在设置第一槽缝140与第一电感元件151~153的情况下,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于预设频段的反射系数分别为-13dB与-15dB,且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于预设频段下的隔离度为-12dB。换言之,在设置第一槽缝140与第一电感元件151~153的情况下,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之间的隔离度将有明显的改善,且第二天线112于预设频段下的效能也有明显的提升。
请继续参照图1,以下将进一步说明移动电子装置100的细部结构。接地面130包括第一边缘SD11与第二边缘SD12。第一天线111邻近接地面130的第一边缘SD11。第二天线112邻近接地面130的第二边缘SD12。第一槽缝140环绕第一接地部131,并具有位于第一边缘SD11的两开口。藉此,第一接地部131与第二接地部132将可由第一槽缝140分隔开来。第一电感元件151~153分散在第一接地部131的四周,以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接地部131与第二接地部132。
移动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基板160与连接器170。第一天线111、第二天线112、第一信号源121、第二信号源122、接地面130与连接器170设置在基板160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70可例如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连接器,且移动电子装置100可例如是USB无线网络卡。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电子装置100也可如是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与图1实施例相较之下,图4的移动电子装置400还包括第二槽缝410与多个第二电感元件421~423。
具体而言,第二槽缝410设置在第二接地部132,以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三接地部430与第四接地部440。其中,第二槽缝410环绕第三接地部430,并具有位在第二边缘SD12的两开口。藉此,第三接地部430与第四接地部440将可由第二槽缝410分隔开来。第二电感元件421~423分散在第三接地部430的四周。例如,第二电感元件421~423沿着第二槽缝410依序排列。此外,第二电感元件421~423横跨第二槽缝410,并分别电性连接第三接地部430与第四接地部440。第二信号源122电性连接在第二天线112与第三接地部430之间。
换言之,移动电子装置400还因应第二信号源122设置相对应的第二槽缝410,以将第二接地部132进一步划分成第三接地部430与第四接地部440。此外,第三接地部430可通过第二电感元件421~423电性连接至第四接地部440。藉此,将可进一步减少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进一步改善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之间的隔离度。至于图4实施例中各元件的细部配置与操作已包含在图1实施例中,故在此不予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天线111与第二天线112可分别由任意型态的天线所组成,例如:平面倒F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简称PIFA)、单极天线(monopoleantenna)、偶极天线(dipole antenna)或是环形天线(loop antenna)…等。此外,当第一天线111具有第一短路端时,第一天线111的第一短路端与第一信号源121可电性连接至相同或是相异的接地部。另一方面,当第二天线112具有第二短路端时,第二天线112的第二短路端与第二信号源122可电性连接至相同或是相异的接地部。
举例来说,图5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天线111可例如是平面倒F天线,并包括辐射部511、馈入部512与短路部513。其中,馈入部512的第一端具有馈入点FP1,且馈入部512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辐射部511。短路部513的第一端用以形成第一天线111的第一短路端,且短路部513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辐射部511。在图5实施例中,第一天线111的第一短路端,也即短路部51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接地部132中的第四接地部440。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天线111的第一短路端也可电性连接至第一接地部131。
第二天线112可例如是环形天线,并包括辐射部520。其中,辐射部520的第一端具有馈入点FP2,且辐射部520的第二端用以形成第二天线112的第二短路端。在图5实施例中,第二天线112的第二短路端,也即辐射部520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第四接地部440。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天线112的第二短路端也可电性连接至第三接地部430。至于图5实施例中各元件的细部配置与操作已包含在图1与图4实施例中,故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移动电子装置中的接地面可通过第一槽缝划分成相互分离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且第一接地部可通过第一电感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二接地部。此外,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所对应的第一信号源与第二信号源可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藉此,将可减少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改善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并可提升移动电子装置的收讯品质。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电子装置还可因应第二信号源设置相对应的第二槽缝与第二电感元件,以进一步改善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地面;
第一槽缝,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以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
多个第一电感元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部与所述第二接地部;
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分别接收在预设频段下的射频信号;
第一信号源,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接地部之间,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天线的所述射频信号;以及
第二信号源,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接地部之间,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缝环绕所述第一接地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邻近所述接地面的第一边缘,且所述第一槽缝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边缘的两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短路端,且所述第一短路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地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槽缝,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地部,以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三接地部与第四接地部,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源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三接地部之间;以及
多个第二电感元件,横跨所述第二槽缝,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接地部与所述第四接地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缝环绕所述第三接地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邻近所述接地面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天线邻近所述接地面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槽缝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边缘的两开口,且所述第二槽缝具有位于所述第二边缘的两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短路端,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二短路端,且所述第一短路端与所述第二短路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接地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感元件沿着所述第一槽缝依序排列,且所述多个第二电感元件沿着所述第二槽缝依序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与连接器,且所述接地面、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二信号源与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CN201710830576.4A 2017-09-15 2017-09-15 移动电子装置 Active CN109509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0576.4A CN109509961B (zh) 2017-09-15 2017-09-15 移动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0576.4A CN109509961B (zh) 2017-09-15 2017-09-15 移动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9961A true CN109509961A (zh) 2019-03-22
CN109509961B CN109509961B (zh) 2020-12-22

Family

ID=65744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0576.4A Active CN109509961B (zh) 2017-09-15 2017-09-15 移动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099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8273A (zh) * 2021-02-03 2021-06-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CN114389019A (zh) * 2020-10-05 2022-04-2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CN112968273B (zh) * 2021-02-03 2024-05-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627A (zh) * 2012-08-28 2014-03-2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3811868A (zh) * 2012-11-05 2014-05-21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4638365A (zh) * 2014-12-25 2015-05-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无去耦结构的四单元宽带缝隙mimo天线
KR20150072119A (ko) * 2013-12-19 2015-06-29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인체 통신을 위한 mimo 안테나
CN105514606A (zh) * 2014-10-14 2016-04-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CN106558752A (zh) * 2015-09-28 2017-04-0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627A (zh) * 2012-08-28 2014-03-26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3811868A (zh) * 2012-11-05 2014-05-21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无线通信装置
KR20150072119A (ko) * 2013-12-19 2015-06-29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인체 통신을 위한 mimo 안테나
CN105514606A (zh) * 2014-10-14 2016-04-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CN104638365A (zh) * 2014-12-25 2015-05-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无去耦结构的四单元宽带缝隙mimo天线
CN106558752A (zh) * 2015-09-28 2017-04-0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9019A (zh) * 2020-10-05 2022-04-2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CN112968273A (zh) * 2021-02-03 2021-06-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CN112968273B (zh) * 2021-02-03 2024-05-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9961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4381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US10804607B2 (en) Multiband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CN104466393B (zh) 用于调谐多频带框形天线的设备
EP2546922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device
US10236558B2 (en) LTE full-band cellphone antenna structure
US9954271B2 (en) Radio-frequency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enhancing antenna isolation
CN102099962B (zh) 天线结构
EP2709209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system with high isolation
US10916851B2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93104B (zh) 双频天线装置
JP2013051644A (ja)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9692119B2 (en) Radio-frequency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enhancing antenna isolation
CN110970709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WO2011163139A1 (en) Wideb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printed antenna for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CN103078174A (zh) 多频天线装置
US20110199272A1 (en) Field-confined printed circuit board-printed antenna for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integrated circuits
KR20140003025A (ko) 안테나 장치
CN102820523A (zh) 多频天线
CN112350053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9309279B (zh) 天线结构
CN106159446A (zh) 射频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EP2375488B1 (en) Planar antenna and handheld device
CN109509961A (zh) 移动电子装置
CN101697378B (zh) 无线设备天线处理方法以及无线设备
CN111755811A (zh) 双频段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