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6376B - 用于寒冷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寒冷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6376B
CN109506376B CN201811629383.3A CN201811629383A CN109506376B CN 109506376 B CN109506376 B CN 109506376B CN 201811629383 A CN201811629383 A CN 201811629383A CN 109506376 B CN109506376 B CN 109506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adi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ipeline
heat
type s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93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6376A (zh
Inventor
李志永
常佳佳
赵玉清
高建岭
郁文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6293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06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06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6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6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63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聚光器,安装位于外界环境中,聚光器的光线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路的一端连接;第一连通管路,其另一端与吸附装置连接;吸附装置,嵌入连接位于蓄热层内,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剂;第二连通管路,其一端与吸附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储液装置连接;储液装置,连接位于吸附装置的上部且靠近外界设置,用于储存气态和液态的吸附质,储液装置包括挡水板,挡水板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挡水板连接位于储液装置的底部且通孔对准第二连通管路的另一端端口;以及蓄热层,敷设连接位于墙壁的室内表面上。本发明具有辐射调温效果显著的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寒冷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 墙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背景技术
传统室内调温设备大多是采用电力空调系统等,通过设备的制冷制热功能使室内通入冷气或热气,从而达到制冷制热的目的。
虽然这类采用制冷制热的末端设备来实现室内调温的手段效果显著,但是均是以消耗电能等能源为代价的,使用费用高。
因此,也有一些现有技术提供了不以消耗电能等类似能源为代价的、可实现室内自动调温的系统,如专利CN101906832A中公开了一种保温、调温、通风的建筑墙体和屋面结构,其主要是在建筑外围护墙体和屋面结构的立面层和屋面层中分别砌筑由空心的且有一个以上贯通砖体的空气道开口的空气砖构成的墙体空气砖层和屋面空气砖层,在空气砖层中空气砖之间相邻的空气道开口相连形成空气通道,多条空气通道构成了建筑的外围护墙体空气层和屋面空气层,主要利用空气层起到保温、调温作用。但是这种结构所能起到的调温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调温系统调温效果差。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包括:
聚光器,安装位于外界环境中,聚光器的光线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路的一端连接,用于汇聚太阳光线进入第一连通管路;
第一连通管路,第一连通管路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连接;
吸附装置,嵌入连接位于蓄热层内,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剂,用于根据光照和温度的变化吸附或分离出气态的吸附质;
第二连通管路,第二连通管路的一端与吸附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储液装置连接,用于为气态的吸附质提供传导通路;
储液装置,连接位于吸附装置的上部且靠近外界设置,用于储存气态和液态的吸附质,储液装置包括挡水板,挡水板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挡水板连接位于储液装置的底部且通孔对准第二连通管路的另一端端口;以及
蓄热层,敷设连接位于墙壁的室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管路包括:导光管,导光管的输入端与聚光器的光线输出端连接,导光管的输出端与吸附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通管路贯穿墙壁设置,第二连通管路的一端延伸出墙壁的室内表面并连接至位于蓄热层内的吸附装置上,第二连通管路的另一端延伸出墙壁的室外表面并连接至储液装置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
散热层,敷设连接位于墙壁的室外表面上,储液装置安装于散热层内,散热层为中空通道。
优选地,所述散热层中空通道的输入端分别与外界空气输入端和室内空气输入端连接,中空通道的输出端分别与外界空气输出端和室内空气输出端连接,外界空气输入端处设有第一阀门,室内空气输入端处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散热层中空通道的一端与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散热翅片,连接位于散热层内的储液装置的外壁表面上。
优选地,还包括:
保温层,敷设连接位于散热层的靠近外界的表面上,和/或敷设连接位于散热层和墙壁之间,和/或敷设连接位于墙壁和蓄热层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动调温屋顶,包括屋顶墙壁和上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安装于屋顶墙壁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动调温墙体,包括墙体墙壁和上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安装于墙体墙壁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通过设置吸附装置和储液装置,将传统屋面/墙面与吸附技术结合,通过安装太阳能聚光器产生高温热能,进而驱动吸附式制冷自动调温辐射单元,达到自动辐射调温的目的。由于采用吸附技术并结合蓄热层的使用,提高了调温效果。并且系统未采用终端制冷制热设备,完全采用物理自然调温手段,大大减少室内冷热负荷,减少室内供冷供热的末端设备数量,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通过以辐射形式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因此其室内热环境更舒适。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相比于传统燃煤等制冷制热方式,对外界环境产生的污染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聚光器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储液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聚光器,2-第一连通管路,3-吸附装置,31-吸附剂,4-第二连通管路,5-储液装置,51-吸附质,52-挡水板,53-散热翅片, 6-蓄热层,7-散热层,71-第一阀门,72-第二阀门,8-保温层,9-墙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等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使用“包括”和/或“包含”等术语时,是意图说明存在该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他组合的存在或增加。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可应用安装于房屋屋顶及外墙体上,对室内温度实现自动调温。该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辐射单元,辐射单元在墙壁上阵列排布,如图1所示,每个辐射单元均包括:聚光器1、第一连通管路2、吸附装置3、第二连通管路4、储液装置5和蓄热层6等。
聚光器1安装位于外界环境中,聚光器1的光线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路2的一端连接,用于汇聚太阳光线进入第一连通管路2。优选地,如图1所示,聚光器1为抛物线碗型聚光器,入射太阳光平行光经抛物面反射后到达光线输出端,进而进入第一连通管路2中传输。或者优选地,如图2所示,聚光器1包括菲涅尔透镜11和光纤12,菲涅尔透镜11的入射光面为正方形或矩形,多个菲涅尔透镜11紧密阵列排布,排列成一个平面正方形或矩形,每个菲涅尔透镜11的焦点处均布设一条光纤12,光纤12的一端端面位于菲涅尔透镜11的焦点处,光纤12的另一端均绑设在一起,伸入至第一连通管路2,太阳光平行光从菲涅尔透镜11的入射光面入射,光线经菲涅尔透镜11后汇聚到光纤12端面处,光线全部进入光纤12进行传输,然后进入第一连通管路2中,由于入射光面选择使用规则的正方形或矩形,所以排列时没有缝隙即太阳光能全部被汇聚耦合到光纤12内,损耗极小,极大地提高了聚光效率。
第一连通管路2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3连接,第一连通管路2为有利于光纤12出射光线在其内传播,例如可以为导光管,用于聚光器输出的光线随着导光管的形状在导光管内传输;吸附装置3嵌入连接位于蓄热层6内,吸附装置3包括吸附剂31,吸附装置3的与第一连通管路2连接的面封闭,该面为透光材料,可供光线穿透过,吸附装置3内所含物质被该面阻挡而不能进入第一连通管路2,吸附装置3用于根据光照和温度的变化吸附或分离出气态的吸附质51,吸附装置3的形状不限,优选为保持与第二连通管路4的外形一致,吸附效率高,吸附剂31在吸附吸附质51时会温度升高,并且吸附剂31在受热时会解附释放出吸附质51。第二连通管路4的一端与吸附装置3连接,另一端与储液装置5连接,用于为气态的吸附质51提供传导通路,优选为直管中空导管。储液装置5连接位于吸附装置3的上部且靠近外界设置,优选地位于直管第二连通管路4的另一端上,用于储存气态和液态的吸附质51,储液装置5包括挡水板52,挡水板52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挡水板52连接位于储液装置5的底部且通孔对准第二连通管路4的另一端端口。优选地,如图3所示,挡水板52倾斜连接在储液装置5的内壁上,液体的吸附质51储存在挡水板52与储液装置5内壁所夹空间(储液槽)内,挡水板52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通孔方便气态的吸附质51在第二连通管路4上升运动时通过。这种挡水板52作为储液装置5的下底面是倾斜设置的,另外优选地,也可以是平底设置的下底面,挡水板水平连接在储液装置的内壁上,挡水板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通孔边缘垂直连接有通孔壁,通孔壁与储液装置的内壁平行设置,液态的吸附质储存在储液装置的内壁、挡水板和通孔壁所围空间内。优选地,储液装置5的上壁为锥形尖顶,从而有利于上壁上冷凝的吸附质51沿锥形倾斜壁下滑落,滴落至储液槽内。蓄热层6敷设连接位于墙壁的室内表面上,用于实现保温蓄热的功能。
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晚上时,由于吸附装置3内的吸附剂31吸附了第二连通管路4内的吸附质51蒸气,导致第二连通管路4内气态吸附质51浓度降低,会促进挡水板52内的液态吸附质51的蒸发,并且由于储液装置5靠近外界,外界空气的热量也将被液态吸附质51吸收而促使液态吸附质51的蒸发。吸附剂31吸附吸附质51蒸气时会放出热量,热量通过蓄热层6传到室内,达到夜晚对室内供暖的目的,因此系统较为适用于寒冷地区,实现了自动辐射调温。当吸附剂31吸附吸附质51达到饱和时,停止吸附。
白天时,太阳光光线经聚光器1聚集,通过第一连通管路2到达其底部,加热蓄热层6,热量通过蓄热层6传到室内,达到夜晚对室内供暖的目的,由于蓄热层6对室内温度的保温维护,体现了自动调温的效果。并且光线经第一连通管路2到达吸附装置3对吸附剂31(或饱和的吸附剂31)进行加热,使吸附剂31吸附的吸附质51分离,分离的吸附质51为气态并聚集于储液装置5上部,由于储液装置5靠近外界设置,气态吸附质51会被冷却凝结,凝结在储液装置5内壁上并向下回流,直到被挡水板52阻挡收集,循环使用。若室内温度达到较高温度时,蓄热层6升温过快促使吸附装置3内的吸附剂31加速解附释放出吸附质51,从而将蓄热层6内的热量带走,使蓄热层6不会升温过快或降温,从而或能达到对室内制冷的效果,实现自动辐射调温。
第一连通管路2出射的光线对吸附剂31(或饱和的吸附剂31)进行加热,使吸附剂31吸附的吸附质51分离,分离的吸附质51为气态并聚集于储液装置5上部,由于储液装置5靠近外界,故气态吸附质51被冷却凝结在储液装置5的内壁上并向下回流,直到被挡水板52阻挡收集,循环使用。
上述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通过设置吸附装置和储液装置,将传统屋面/墙面与吸附技术结合,通过安装太阳能聚光器产生高温热能,进而驱动吸附式制冷自动调温辐射单元,达到自动辐射调温的目的。由于采用吸附技术并结合蓄热层的使用,提高了调温效果。并且系统未采用终端制冷制热设备,完全采用物理自然调温手段,大大减少室内冷热负荷,减少室内供冷供热的末端设备数量,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通过以辐射形式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因此其室内热环境更舒适。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相比于传统燃煤等制冷制热方式,对外界环境产生的污染小。
优选地,第一连通管路2包括:导光管,导光管的输入端与聚光器的光线输出端连接,导光管的输出端与吸附装置连接。第一连通管路2通过采用导光管,更加有利于光线的传播,降低损耗,提高光热利用率。优选地,导光管穿透墙壁延伸至蓄热层内,与设置于蓄热层内的吸附装置连接。导光管的使用长度不限,可长可短,以实际使用需求为准。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连通管路4贯穿墙壁9设置,第二连通管路4的一端延伸出墙壁的室内表面并连接至位于蓄热层6内的吸附装置3上,第二连通管路4的另一端延伸出墙壁的室外表面并连接至储液装置5的底部。第二连通管路4可以为直管,也可以为弯曲管,采用弯曲管能扩大管内容纳气态吸附质51的量,延长蓄热层释热时间,增强对室内的制热效果,扩大了系统对室内温度的辐射调温区间。墙壁的室内表面是指没有设置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时原本墙壁的近室内的一面,墙壁的室外表面是指没有设置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时原本墙壁的近室外的一面。
优选地,如图4所示,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还包括:散热层7。散热层7敷设连接位于墙壁的室外表面上,储液装置5安装于散热层7内,第二连通管路4的另一端(上部)延伸至墙壁9的靠近室外的表面,储液装置5位于散热层7内,散热层7为中空通道,用于实现散热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散热层7中空通道的输入端分别与外界空气输入端和室内空气输入端连接,中空通道的输出端分别与外界空气输出端和室内空气输出端连接,外界空气输入端处设有第一阀门71,室内空气输入端处设有第二阀门72。优选地,外界空气输出端处还可设有第一阀门71,室内空气输出端处还可设有第二阀门72。
工作时,晚上时,第二阀门72关闭,第一阀门71打开,散热层7内通入室外空气,从而挡水板52内的液态吸附质51还会通过吸收散热层7内流动的室外空气的热量而蒸发,进一步增加了吸附剂31吸附吸附质51蒸气时所放出的热量的量,热量通过蓄热层6传到室内,从而增强了夜晚对室内供暖的效果。散热层7中空通道内也可通入其他物质来实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例如水(详见实施例2)。
白天时,关闭第一阀门71,打开第二阀门72,散热层7内通入室内循环空气。由于散热层7内通有室内循环空气,气态吸附质51被散热层7内流动的室内循环空气冷却。此时室内循环空气被加热后再送入室内,达到对室内加热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4所示,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还包括:散热翅片53。散热翅片53连接位于散热层7内的储液装置5的外壁表面上,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如图4所示,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还包括:保温层8。保温层8可选择的敷设连接位于以下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散热层7的靠近外界的表面上、散热层7和墙壁之间、墙壁和蓄热层6之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散热层7中空通道的一端与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端连接。如图5所示。
工作时,晚上时,由于吸附剂31吸附了储液装置5内的吸附质51蒸气,导致储液装置5内气态吸附质51的浓度降低,此时挡水板52内的液态吸附质51通过吸收散热层7内流动的水的热量而蒸发。同时吸附剂31吸附吸附质51蒸气放出热量,热量通过蓄热层6传到室内,达到夜晚对室内供暖的目的,因此系统较为适用于寒冷地区。被冷却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用于生活生产。当吸附剂31吸附吸附质51达到饱和时,停止吸附。
白天时,太阳光光线经聚光器1聚集,通过第一连通管路2到达其底部,加热蓄热层6,热量通过蓄热层6传到室内,达到夜晚对室内供暖的目的,由于蓄热层6对室内温度的保温维护,体现了自动调温的效果。并且太阳光光线经聚光器1聚集,通过第一连通管路2到达吸附装置3的底部并对吸附剂31(或饱和的吸附剂31)进行加热,使吸附剂31吸附的吸附质51分离,分离的吸附质51为气态并上升通过挡水板52中部的通孔聚集于储液装置5的上部,由于散热层7内通有水,优选地还有散热翅片53散热,故气态吸附质51中被散热层7内流动的水冷却。此时气态吸附质51凝结在储液装置5内壁上并向下回流,直到被挡水板52阻挡收集,循环使用。被加热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用于生活生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温屋顶,包括屋顶墙壁和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安装于屋顶墙壁上。
上述自动调温屋顶,通过设置吸附装置和储液装置,将传统屋面与吸附技术结合,通过安装太阳能聚光器产生高温热能,进而驱动吸附式制冷自动调温辐射单元,达到自动辐射调温的目的。由于采用吸附技术并结合蓄热层的使用,提高了调温效果。并且系统未采用终端制冷制热设备,完全采用物理自然调温手段,大大减少室内冷热负荷,减少室内供冷供热的末端设备数量,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通过以辐射形式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因此其室内热环境更舒适。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相比于传统燃煤等制冷制热方式,对外界环境产生的污染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温墙体,包括墙体墙壁和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安装于墙体墙壁上。
上述自动调温墙体,通过设置吸附装置和储液装置,将传统墙面与吸附技术结合,通过安装太阳能聚光器产生高温热能,进而驱动吸附式制冷自动调温辐射单元,达到自动辐射调温的目的。由于采用吸附技术并结合蓄热层的使用,提高了调温效果。并且系统未采用终端制冷制热设备,完全采用物理自然调温手段,大大减少室内冷热负荷,减少室内供冷供热的末端设备数量,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通过以辐射形式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因此其室内热环境更舒适。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相比于传统燃煤等制冷制热方式,对外界环境产生的污染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光器(1),安装位于外界环境中,聚光器(1)的光线输出端与第一连通管路(2)的一端连接,用于汇聚太阳光线进入第一连通管路(2);
第一连通管路(2),第一连通管路(2)的另一端与吸附装置(3)连接;
吸附装置(3),嵌入连接位于蓄热层(6)内,吸附装置(3)包括吸附剂(31),用于根据光照和温度的变化吸附或分离出气态的吸附质(51);
第二连通管路(4),第二连通管路(4)的一端与吸附装置(3)连接,另一端与储液装置(5)连接,用于为气态的吸附质(51)提供传导通路;
储液装置(5),连接位于吸附装置(3)的上部且靠近外界设置,用于储存气态和液态的吸附质(51),储液装置(5)包括挡水板(52),挡水板(52)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挡水板(52)连接位于储液装置(5)的底部且通孔对准第二连通管路(4)的另一端端口;以及
蓄热层(6),敷设连接位于墙壁的室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2)包括:导光管,导光管的输入端与聚光器(1)的光线输出端连接,导光管的输出端与吸附装置(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4)贯穿墙壁设置,第二连通管路(4)的一端延伸出墙壁的室内表面并连接至位于蓄热层(6)内的吸附装置(3)上,第二连通管路(4)的另一端延伸出墙壁的室外表面并连接至储液装置(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层(7),敷设连接位于墙壁的室外表面上,储液装置(5)安装于散热层(7)内,散热层(7)为中空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7)中空通道的输入端分别与外界空气输入端和室内空气输入端连接,中空通道的输出端分别与外界空气输出端和室内空气输出端连接,外界空气输入端处设有第一阀门(71),室内空气输入端处设有第二阀门(7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7)中空通道的一端与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翅片(53),连接位于散热层(7)内的储液装置(5)的外壁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层(8),敷设连接位于散热层(7)的靠近外界的表面上,和/或敷设连接位于散热层(7)和墙壁之间,和/或敷设连接位于墙壁和蓄热层(6)之间。
9.一种自动调温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墙壁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安装于屋顶墙壁上。
10.一种自动调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墙壁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用于寒冷地区的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安装于墙体墙壁上。
CN201811629383.3A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寒冷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06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9383.3A CN109506376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寒冷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9383.3A CN109506376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寒冷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6376A CN109506376A (zh) 2019-03-22
CN109506376B true CN109506376B (zh) 2021-01-08

Family

ID=65756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938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06376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寒冷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06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5555B (zh) * 2021-07-31 2023-03-10 北京化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建筑墙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213120A1 (en) * 2000-10-10 2002-04-22 Mesosystems Technology Multiple plate sorp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247939C (zh) * 2003-09-27 2006-03-29 华南理工大学 吸附式蓄热电取暖方法及其装置
CN106065675B (zh) * 2016-06-17 2018-09-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微聚光双热管循环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6376A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6639B (zh) 一种加湿冷凝式海水淡化装置
CN101806514B (zh) 建筑复合太阳能光伏热水供冷和采暖系统
CN105705873B (zh) 太阳能制冷系统
CN101303206A (zh) 一种节能型通讯基站方舱散热装置
KR101324736B1 (ko) 태양광을 이용하여 식수 생산이 가능한 이동가옥
CN207815485U (zh) 一种太阳能跨昼夜室内供暖装置
CN109506376B (zh) 用于寒冷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CN111492869A (zh) 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及日光温室
CN108194972A (zh) 一种太阳能跨昼夜室内供暖装置及方法
JP2018105551A (ja) 太陽光利用システム
CN103807909A (zh) 一种新型分布式太阳能相变蓄能供暖装置及方法
CN212259975U (zh) 一种日光温室空气再生调节系统及日光温室
CN109506377B (zh) 用于炎热地区吸收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CN208908695U (zh) 一种农业大棚自给水系统
CN209144913U (zh) 一种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设备
CN209672614U (zh) 寒区吸收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CN209672613U (zh) 热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RU201779U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воздушный солнечный коллектор
CN109506378B (zh) 用于寒冷地区吸收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AU2013201559A1 (en) Solar earth module
CN109506379A (zh) 用于炎热地区吸附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NO791062L (no) Varmeanlegg.
CN108167987B (zh) 基于液膜吸收蒸发换热的小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CN115200111B (zh) 利用太阳能烟囱结构和辐射制冷复合的被动式通风系统
CN113719004B (zh) 一种二次聚焦光热相变蓄能双层玻璃幕墙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