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7748A - 扶手的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扶手的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7748A
CN109497748A CN201710828989.9A CN201710828989A CN109497748A CN 109497748 A CN109497748 A CN 109497748A CN 201710828989 A CN201710828989 A CN 201710828989A CN 109497748 A CN109497748 A CN 109497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shaft
handrail
piece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89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7748B (zh
Inventor
陈得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LIDA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LIDA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LIDA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LIDA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289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7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7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7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7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2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3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arm-re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4Supports for the arms
    • A47C7/546Supports for the arms of detachable ty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一扶手垫;一扶手座供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一第一元件;一第二元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并在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一第一轴盖;一第二轴盖;及至少一阻尼件;其中该扶手不但能简易更换成有按键或无按键的不同控制摸式,且能选择安装以进行有阻尼或无阻尼作用的前后向或左右向或旋转向的调整移动,并让扶手整体的侧面高度降低且容易组装。

Description

扶手的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尤指一种能简易更换成有按键或无按键控制的扶手结构型态并能选择组装以进行有阻尼或无阻尼的前后向或左右向或旋转向的调整移动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扶手领域中已存有不少扶手调整装置,如本案发明人所拥有的US8,474,914B2,但现有的扶手调整装置仍存有改进空间,说明如下:
1.现在的使用者常坐在椅子上并凭借拿于手上的电子装置(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等)或放在膝上的笔记型电脑来进行工作或游戏,此时设在椅子左右两侧的扶手(扶手构体)若能简易调整移动(如旋转向调整)至使用者前方处供使用者手部(如手肘)抵靠或搁放笔记型电脑,将能大大增进该扶手的使用效率,然而现有扶手并无法满足使用者之上述需求。
2.扶手垫(扶手构体)一般系连结设在一枎手支架的顶面上,然而现有扶手垫(扶手构体)因要兼具前后向、左右向及旋转向移动等调整功能,以致扶手垫(扶手构体)整体设计的侧面高度较高,不但使相配合安装的扶手支架的种类受到限制,且会减损整体椅子的美观,更会相对影响椅子本体或扶手支架的制造商对该椅扶手的购买意愿。
3.虽然现有扶手已设计具有前后向、左右向及旋转向等移动调整功能,但此类椅扶手一般又分为有按键(如本发明的按压件90)及无按键两种不同的控制模式,其中针对有按键的椅扶手,使用者须先按压该按键才能进行各方向的移动调整,而无按键的椅扶手,使用者不须先按压该按键即能直接进行各方向的移动调整;然而针对椅扶手的有按键或无按键的不同控制模式,一般椅扶手制造端是分别设计成两种结构型态,即现有椅扶手并无法随使用需要而简易更换成有按键或无按键的结构型态,相对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也不利于制造端或协力厂商的生产管理。
4.现有扶手大都是利用多个金属锁固件(如螺丝)来进行组装,故组装作业不够简化,且金属零配件增多,相对增加组装成本,也不符环保要求。
因此,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一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
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
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
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之上;
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
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
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进行旋转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及
至少一阻尼件,其是选择下列族群:一第一阻尼件、一第二阻尼件或一第三阻尼件中的任一阻尼件或其中任二阻尼件的组合或三者同时具有;
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一阻尼件时,该扶手座对应设有一第一嵌槽位于该第一长槽孔的前后向一侧边供该第一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一阻尼件的一第一阻尼齿轮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长槽孔中并啮合在该第二长槽孔的左右向一侧边上所设的一前后向的一第一齿排上;
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二阻尼件时,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凹槽内对应设有一第二嵌槽供该第二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二阻尼件的一第二阻尼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一侧边上的一第二齿排;
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三阻尼件时,该第一轴盖上设有一第三嵌槽供该第三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三阻尼件上的一第三阻尼齿轮与该第二轴盖的外环缘上所设有的一环缘排列的环形凸齿啮合;
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一阻尼件的第一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一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
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二阻尼件的第二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
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的第三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
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轴盖的圆槽内还设有一以第二元件的凸轴为中心的环形轨道,该环形轨道的两端各设一第一挡止壁;其中该第二轴盖上还设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可滑动地设于该环形轨道内,当该定位凸块旋转至该第一挡止壁上时,该第二轴盖停止转动;其中该轨道还具有一限定角度范围,使该第二轴盖能在该限定角度范围内并在二该第一挡止壁之间转动。
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的侧边上还设有至少一卡合部;其中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还设有至少一被卡合部供与该至少一卡合部对应卡合,使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能够凭借该至少一卡合部以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上。
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轴盖的底面的前部或后部上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槽;其中该第一元件内侧对应该至少一第一滑槽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其中该第一轴盖能够凭借该至少一第一滑槽部而能够左右向滑动地套设于该至少一第一滑轨上。
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
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
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其中该扶手构体的一侧面上设置一开口;其中该扶手座的内侧边上开设一下缺口并与该开口对应重叠;
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其中相对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一第四齿排;其中位于该第二嵌槽左、右侧边上设有一平台;
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
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
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穿设在该第三长槽孔内的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进行旋转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
至少一阻尼件,其选择下列族群:一第一阻尼件、一第二阻尼件或一第三阻尼件中的任一阻尼件或其中任二阻尼件的组合或三者同时具有;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是该第一阻尼件时,该扶手座对应设有一第一嵌槽位于该第一长槽孔的前后向一侧边供该第一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一阻尼件的一第一阻尼齿轮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长槽孔中并啮合在该第二长槽孔的左右向一侧边上所设的一前后向的一第一齿排上;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是该第二阻尼件时,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凹槽内对应设有一第二嵌槽供该第二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二阻尼件的一第二阻尼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一侧边上的一第二齿排;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是该第三阻尼件时,该第一轴盖上设有一第三嵌槽供该第三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三阻尼件上的一第三阻尼齿轮与该第二轴盖的外环缘上所设有的一环缘排列的环形凸齿啮合;
一按压件,其由外向内插设在该扶手构体的开口上,该按压件的外端设有一按压部,而内端设有一第一弹性件供弹性抵靠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侧边的一第一凸墙上,该按压部与该第一弹性件之间设有一向上凸起的前后向滑条,该滑条的内侧璧上设有一向内凸出的凸柄,该凸柄上设有一前后向第三齿排并啮合于该第一元件的第四齿排;
一控制件,其左右向设在该第一元件的平台上,该控制件的外端设有一开口向下的第二滑槽供可前后向滑动地套设于该按压件的滑条上,该控制件内端设有一平板部,该平板部的前侧边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第一斜槽、一第一凸起、一第二斜槽及一第二凸起,其中当该控制件向内部移动时,该第三凸起及该第四凸起分别同步地被该控制件的第一凸起及该第二凸起所压抵;及
一锁定件,其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嵌槽及该平台之间并位于该控制件下方,其设有一第六齿排能同时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第二齿排及该圆盘形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一第二弹性件弹性抵靠于该第一元件的平台附近的一第二凸墙上、及一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供该控制件置入;其中该第二凹槽内的一侧边对应该控制件的前侧边并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第三凸起、一第三斜槽、一第四凸起及一第四斜槽;其中该第三凸起及该第四凸起能分别同步地滑入该控制件的第一斜槽及该第二斜槽中;其中该第三斜槽及该第四斜槽能分别供该控制件的第一凸起及该第二凸起同步地滑入其中;
其中当该按压件的按压部被按压而弹性地向该开口内移动时,该按压件的凸柄上的该第三齿排会向内移动以与该第一元件的第四齿排解除啮合状态,此时当该扶手构体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该第一阻尼件的第一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一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此时该按压件的滑条同步带动该控制件弹性地向内移动,该第一凸起及该第二凸起会分别离开该锁定件上的第三斜槽及该第四斜槽,并再分别压抵于该第三凸起及该第四凸起,以迫使该锁定件向前移动而同时解除该第六齿排与该第二齿排及该环形凸齿的啮合状态,此时当该扶手构体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该第二阻尼件的第二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此时当该扶手构体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的第三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轴盖的凸齿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
其中当该按压件的按压部被释放而弹性复位时,该按压件的凸柄会弹性地向外移动复位,该按压件的第三齿排能够复位并啮合于该第一元件的第四齿排,此时该按压件的滑条同时带动该控制件弹性地向外移动复位,而使该锁定件弹性复位并使该第六齿排能同时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第二齿排及该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使该扶手回复形成固定不动的定位状态。
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轴盖的圆槽内还设有一以第二元件的凸轴为中心的环形轨道,该环形轨道的两端各设一第一挡止壁;其中该第二轴盖上还设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可滑动地设于该环形轨道内,当该定位凸块旋转至该第一挡止壁上时,该第二轴盖停止转动;其中该轨道还具有一限定角度范围,使该第二轴盖能在该限定角度范围内并在二该第一挡止壁之间转动。
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的侧边上还设有至少一卡合部;其中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还设有至少一被卡合部供与该至少一卡合部对应卡合,使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能够凭借该至少一卡合部以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上。
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第一轴盖的底面的前部或后部上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槽;其中该第一元件内侧对应该至少一第一滑槽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其中该第一轴盖能够凭借该至少一第一滑槽部而能够左右向滑动地套设于该至少一第一滑轨上。
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扶手垫内的扶手盖的内侧边上还设有一上缺口,该上缺口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及该扶手构体的开口对应重叠。
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中:该扶手盖的上缺口处还设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的位置相对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的位置。
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无按键(按压件)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一扶手垫;一扶手座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一第一元件;一第二元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一第一轴盖;一第二轴盖及至少一阻尼件;其中在使用时,该凸轴保持不动,而该扶手构体能够相对于该凸轴进行有或无阻尼作用的前后向、左右向或旋转向调整移动,并达成扶手构体的侧面高度降低且组装简易的功效。
本发明再一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有按键(按压件)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椅扶手包含:一扶手垫;一扶手座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一第一元件;一第二元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一第一轴盖;一第二轴盖;至少一阻尼件;及进一步设有:一按压件其设有一前后向第三齿排并啮合于该第一元件的一第四齿排;一控制件;及一锁定件;其中在使用时,按压件的一按压部先被按压而弹性地向一开口内移动,按压件的第三齿排会与第一元件的第四齿排解除啮合状态,此时当扶手构体被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扶手构体能够相对于凸轴进行并选择有或无阻尼作用的前后向、左右向或旋转向的调整移动;其中当按压件的按压部被释放而弹性复位时,按压件的第三齿排能够复位并啮合于第一元件的第四齿排,此时按压件的一滑条同时带动控制件弹性地向外移动复位,使锁定件能够弹性复位并使一第六齿排能同时啮合于第一轴盖的一第二齿排及第二轴盖的一环形凸齿,以使扶手回复形成固定不动的定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无按键式)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一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一上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一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一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5中在前后向调整移动前的一上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在左右向调整移动后的一上视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在旋转向调整移动时的一上视示意图。
图11是图6的一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第一轴盖在第二轴盖上静止不动时之上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第一轴盖在第二轴盖上旋转90°之上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第一轴盖在第二轴盖上旋转60°之上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有按键式)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侧面示意图。
图17是图15的一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一上视示意图。
图20是图18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按压件与控制件的一侧面分解示意图。
图22是图20的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3是图19中扶手在左右向调整移动时之上视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安装于一椅子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使用者的使用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设在扶手支架上时的旋转状态之上视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扶手;10-扶手垫;11-扶手盖;20-扶手座;21-第一长槽孔;22-第一崁槽;23-缺口;231-第一凸墙;30-矩形空间;40-第一元件;41-第一凹槽;42-第二长槽孔;43-第三长槽孔;431-第一滑轨;44-第二嵌槽;45-第一齿排;46-侧壁;461-第四齿排;47-平台;48-第二凸墙;50-阻尼件;50a第一阻尼件;51-第一阻尼齿轮;50b第二阻尼件;52-第二阻尼齿轮;50c第三阻尼件;53第三阻尼齿轮;60-第二元件;61-凸轴;70-第一轴盖;71-第一滑槽;72-第二齿排;73-圆槽;74-环形轨道;75-第一挡止壁;76第三嵌槽;80-第二轴盖;81定位凸块;82环形凸齿;90-按压件;91-平板部;92-弹性件;93-滑条;94-凸柄;95-第三齿排;100-控制件;101-第二滑槽;102-平板部;103-第一斜槽;104第一凸起;105第二斜槽;106第二凸起;110锁定件;111第六齿排;112第二弹性件;113第二凹槽;114第三凸起;115第四凸起;116第三斜槽;117第四斜槽;120-卡合部;130-被卡合部;140弹簧;2-扶手支架;3-顶面;4-扶手构体;4a-开口;5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图示,将本发明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其中各图示只用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关系及相关功能,因此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设置且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参考图1至图10,本实施例系一种无按键(按压件)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包含一扶手1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2的顶面3上,该扶手1包含一扶手垫10、一扶手座20、一第一元件40、至少一阻尼件50、一第二元件60、一第一轴盖70及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80。
该扶手垫10的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11以防止该扶手座20内的各构件脱离原有安排的位置,有利于避免该扶手1因某一构件的不正常位移而故障。
该扶手座20与该扶手垫10的扶手盖11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4,该扶手构体4内形成一矩形空间30,该扶手座20上设有一前后向(如图示中X轴方向)的第一长槽孔21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如图6所示。
该第一元件40设于该扶手构体4的矩形空间30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41,该第一凹槽41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42、及一左右向(如图示中Y轴方向)的第三长槽孔43位于该第一长槽孔21之上方如图6所示。
该第二元件60固设于该扶手座20与该扶手支架2的顶面3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61,该凸轴61穿过该扶手座20的第一长槽孔21,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40的第三长槽孔43中如图6所示。
该第一轴盖70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60的凸轴61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40的第三长槽孔43之上如图6所示,以使该第一元件40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70进行左右向滑动如图9所示。
该第二轴盖80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70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73内并固设于该第二元件60的凸轴61上如图6所示;其中当扶手构体4被相对于该凸轴61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80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70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80转动,使该扶手构体4、该第一元件40及该第一轴盖70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80进行旋转向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如图10、12至14所示。
至少一阻尼件50选择下列族群:一第一阻尼件50a、一第二阻尼件50b或一第三阻尼件50c中的任一阻尼件50或其中任二阻尼件50的组合或三者同时具有如图8所示,也就是,制造端可视需要(如成本考量)而选择安装第一阻尼件50a、第二阻尼件50b、第三阻尼件50c中的任一阻尼件50,或选择安装其中任二阻尼件50的组合,或同时安装三阻尼件50。
当该至少一阻尼件50为该第一阻尼件50a时,该扶手座20对应设有一第一嵌槽22位于该第一长槽孔21的前后向一侧边供该第一阻尼件50a设于其中,且该第一阻尼件50a的一第一阻尼齿轮51穿设于该第一元件40的第二长槽孔42中并啮合在该第二长槽孔42的左右向一侧边上所设的一前后向的一第一齿排45上如图5、6所示。
当该至少一阻尼件50为该第二阻尼件50b时,该第一元件40的第一凹槽41内对应设有一第二嵌槽44供该第二阻尼件50b设于其中,且该第二阻尼件50b的一第二阻尼齿轮52啮合于该第一轴盖70的一侧边上的一第二齿排72如图5、6所示。
当该至少一阻尼件50为该第三阻尼件50c时,该第一轴盖70上设有一第三嵌槽76供该第三阻尼件50设于其中,且该第三阻尼件50上的一第三阻尼齿轮53与该第二轴盖80的外环缘上所设有的一环缘排列的环形凸齿82啮合如图5、6所示。
当该扶手构体4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61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一阻尼件50a的第一阻尼齿轮51会沿着该第一齿排45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4相对于该凸轴61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如图8的箭头A方向所示。
当该扶手构体4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61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二阻尼件50b的第二阻尼齿轮52会沿着该第二齿排72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4能相对于该凸轴61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如图9的箭头B方向所示。
当该扶手构体4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61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50c的第三阻尼齿轮53会沿着该第二轴盖80的环形凸齿82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4能相对于该凸轴61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如图10、13、14的箭头C所示。
如图11至图14所示,该第一轴盖70的圆槽73内进一步设有一以第二元件60的凸轴61为中心(如图示的Z轴方向)的环形轨道74,该环形轨道74的两端各设一第一挡止壁75;其中该第二轴盖80上进一步设有一定位凸块81,该定位凸块81可滑动地设于该环形轨道74内,当该定位凸块81旋转至该第一挡止壁75上时,该第二轴盖80停止转动;其中该轨道74进一步具有一限定角度范围,使该第二轴盖80能在该限定角度范围内并在二第一挡止壁75之间转动。
该扶手构体4、该第一元件40及该第一轴盖70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80进行旋转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为0°、60°及90°但不限制如图12至14、26所示。
如图4至图6、图8至图11、图18至图20、图23所示,该第一嵌槽22、或该第二嵌槽44、或该第三嵌槽76的侧边上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卡合部120;其中该第一阻尼件50a、或该第二阻尼件50b、或该第三阻尼件50c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被卡合部130供与该至少一卡合部120对应卡合,使该第一阻尼件50a、或该第二阻尼件50b、或该第三阻尼件50c能够凭借该至少一卡合部120以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嵌槽22、或该第二嵌槽44、或该第三嵌槽76上有利于增加组配上的稳固性。
如图6、图7、图11、图20、图22所示,该第一轴盖70的底面的前部或后部上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第一滑槽71;其中该第一元件40内侧对应该至少一第一滑槽71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431;其中该第一轴盖70能够凭借该至少一第一滑槽部71而可左右向滑动地套设于该至少一第一滑轨431上有利于增加滑动的顺畅性。
参考图15至图23,本实施例系一种有按键(按压件)的扶手的调整装置,本实施例乃是在图1至14所示无按键(按压件)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一按压件90、一控制件100及一锁定件110,以改良为有按键(按压件)的扶手的调整装置。
本实施例进一步在该扶手构体4的一侧面上设置一开口4a如图15所示;其中该扶手座20的内侧边上开设一下缺口23并与该开口4a对应重叠如图16所示;其中相对于该扶手座20的下缺口23上方的侧壁46上设有一第四齿排461如图20、22所示;其中位于该第二嵌槽44左、右侧边上设有一平台47如图20、22所示。
该按压件90由外向内插设在该扶手构体4的开口4a上,该按压件90的外端设有一按压部91,而内端设有一第一弹性件92供弹性抵靠于该扶手座20的下缺口23侧边的一第一凸墙231上,该按压部91与该第一弹性件92之间设有一向上凸起的前后向滑条93,该滑条93的内侧璧上设有一向内凸出的凸柄94,该凸柄94上设有一前后向第三齿排95并啮合于该第一元件40的第四齿排461。
该控制件100左右向设在该第一元件40的平台47上,该控制件100的外端设有一开口向下的第二滑槽101供可前后向滑动地套设于该按压件90的滑条93上如图21所示,该控制件100内端设有一平板部102,该平板部102的前侧边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第一斜槽103、一第一凸起104、一第二斜槽105及一第二凸起106。
该锁定件110设于该第一元件40的第二嵌槽44及该平台47之间并位于该控制件100下方,其设有一第六齿排111能同时啮合于该第一轴盖70的第二齿排72及该圆盘形第二轴盖80的环形凸齿82、一第二弹性件112弹性抵靠于该第一元件40的平台47附近的一第二凸墙48上、及一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113供该控制件100置入;其中该第二凹槽113内的一侧边对应该控制件100的前侧边并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第三凸起114、一第三斜槽116、一第四凸起115及一第四斜槽117;其中该第三凸起114及该第四凸起115能分别同步地滑入该控制件100的第一斜槽103及该第二斜槽105中;其中该第三斜槽116及该第四斜槽117能分别供该控制件100的第一凸起104及该第二凸起106同步地滑入其中;其中当该控制件100向内部移动时,该第三凸起114及该第四凸起115分别同步地被该控制件100的第一凸起104及该第二凸起106所压抵。
当该按压件90的按压部91被按压而弹性地向该开口4a内移动时(如图23的箭头D所示方向),该按压件90的凸柄94上的该第三齿排95会向内移动以与该第一元件40的第四齿排461解除啮合状态,此时当该扶手构体4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61保持不动,该第一阻尼件50a的第一阻尼齿轮51会沿着该第一齿排45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4相对于该凸轴61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如图8的箭头A方向所示;此时该按压件90的滑条93同步带动该控制件100弹性地向内移动,该第一凸起104及该第二凸起106会分别离开该锁定件110上的第三斜槽116及该第四斜槽117,并再分别压抵于该第三凸起114及该第四凸起115,以迫使该锁定件110向前移动而同时解除该第六齿排111与该第二齿排72及该环形凸齿82的啮合状态,此时当该扶手构体4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61保持不动,该第二阻尼件50b的第二阻尼齿轮52会沿着该第二齿排72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4能相对于该凸轴61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如图9的箭头B所示方向;此时当该扶手构体4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61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50c的第三阻尼齿轮53会沿着该第二轴盖80的凸齿82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4能相对于该凸轴61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如图10的箭头C所示方向。
当该按压件90的按压部91被释放而弹性复位时(如图19所示),该按压件90的凸柄94会弹性地向外移动复位,该按压件90的第三齿排95能够复位并啮合于该第一元件40的第四齿排461,此时该按压件90的滑条93同时带动该控制件100弹性地向外移动复位,而使该锁定件110弹性复位并使该第六齿排111能同时啮合于该第一轴盖70的第二齿排72及该第二轴盖80的环形凸齿82,使该扶手1回复形成固定不动的定位状态如图19、24所示。
如图17所示,该扶手垫10内的扶手盖11的内侧边上进一步设有一上缺口12但不限制,该上缺口12与该扶手座20的下缺口23及该扶手构体4的开口4a对应重叠有助于增加该按压件90的滑动顺畅。
如图17所示,该扶手盖11的上缺口12处进一步设有一挡止部13但不限制,该挡止部13的位置相对于该扶手座20的下缺口23的位置有助于稳固该控制件100的位置而避免脱落。
如图20、图22所示,该按压件90进一步设有一弹簧140以增加对该扶手座20的第一凸墙231的弹性压抵但不限制;该锁定件110进一步设有一弹簧140以增加对该第一元件40的第二凸墙48的弹性压抵但不限制。
本发明的扶手的调整装置,与其他背景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扶手构体4能在扶手支架2的顶面3处进行前后向或左右向或旋转向的调整移动,故能有效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如图24至26所示,大大增进该扶手的使用效率。
(2)本发明的各元件通过妥善的安排而能相对降低扶手垫(扶手构体)整体的侧面高度,不但使相配合安装的扶手支架的种类不会受到限制,且会增进整体椅子的美观,有利于提升椅子本体或扶手支架的制造商对本发明扶手的购买意愿。
(3)本发明的有按键(按压件)式扶手实施例乃是在本发明的无按键(按压件)式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凭借增设一按压件90、一控制件100及一锁定件110来完成,故本发明可随使用需要而简易更换成有按键式或无按键式的结构型态,相对降低制造成本,也有利于制造端或协力厂商的生产管理。
(4)本发明能利用少数个金属锁固件(如螺丝)来进行组装,故不但组装作业简化,且金属零配件减至最少,相对降低组装成本,也符合环保要求。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装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
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
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
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之上;
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
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
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进行旋转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及
至少一阻尼件,其是选择下列族群:一第一阻尼件、一第二阻尼件或一第三阻尼件中的任一阻尼件或其中任二阻尼件的组合或三者同时具有;
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一阻尼件时,该扶手座对应设有一第一嵌槽位于该第一长槽孔的前后向一侧边供该第一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一阻尼件的一第一阻尼齿轮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长槽孔中并啮合在该第二长槽孔的左右向一侧边上所设的一前后向的一第一齿排上;
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二阻尼件时,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凹槽内对应设有一第二嵌槽供该第二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二阻尼件的一第二阻尼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一侧边上的一第二齿排;
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为该第三阻尼件时,该第一轴盖上设有一第三嵌槽供该第三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三阻尼件上的一第三阻尼齿轮与该第二轴盖的外环缘上所设有的一环缘排列的环形凸齿啮合;
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一阻尼件的第一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一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
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二阻尼件的第二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
其中当该扶手构体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的第三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盖的圆槽内还设有一以第二元件的凸轴为中心的环形轨道,该环形轨道的两端各设一第一挡止壁;其中该第二轴盖上还设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可滑动地设于该环形轨道内,当该定位凸块旋转至该第一挡止壁上时,该第二轴盖停止转动;其中该轨道还具有一限定角度范围,使该第二轴盖能在该限定角度范围内并在二该第一挡止壁之间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的侧边上还设有至少一卡合部;其中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还设有至少一被卡合部供与该至少一卡合部对应卡合,使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能够凭借该至少一卡合部以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盖的底面的前部或后部上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槽;其中该第一元件内侧对应该至少一第一滑槽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其中该第一轴盖能够凭借该至少一第一滑槽部而能够左右向滑动地套设于该至少一第一滑轨上。
5.一种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扶手,供设在一扶手支架的顶面上,该扶手包含:
一扶手垫,其内部固设有一扶手盖;
一扶手座,其与该扶手垫的扶手盖上下对应组合成一扶手构体,该扶手构体内形成一矩形空间,该扶手座上设有一位于前后向的中间处的前后向的第一长槽孔;其中该扶手构体的一侧面上设置一开口;其中该扶手座的内侧边上开设一下缺口并与该开口对应重叠;
一第一元件,其设于该扶手构体的矩形空间内,其设有一由上向下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分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第二长槽孔、及一位于该第一长槽孔之上方的左右向的第三长槽孔;其中相对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一第四齿排;其中位于该第二嵌槽左、右侧边上设有一平台;
一第二元件,其固设于该扶手座与该扶手支架的顶面之间,其前后向中间处设有一凸轴,该凸轴穿过该扶手座的第一长槽孔,并再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中;
一第一轴盖,其对应设在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并位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三长槽孔之上,以使该第一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轴盖进行左右向滑动;
一圆盘形的第二轴盖,该第二轴盖可转动地设在该第一轴盖顶面上所设的一圆槽内并固设于穿设在该第三长槽孔内的该第二元件的凸轴上;其中当扶手构体被相对于该凸轴旋转移动调整角度时,该第二轴盖保持不动,该第一轴盖会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转动,使该扶手构体、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一轴盖能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二轴盖进行旋转调整移动并再选择定位于其中一旋转后的角度;
至少一阻尼件,其选择下列族群:一第一阻尼件、一第二阻尼件或一第三阻尼件中的任一阻尼件或其中任二阻尼件的组合或三者同时具有;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是该第一阻尼件时,该扶手座对应设有一第一嵌槽位于该第一长槽孔的前后向一侧边供该第一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一阻尼件的一第一阻尼齿轮穿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长槽孔中并啮合在该第二长槽孔的左右向一侧边上所设的一前后向的一第一齿排上;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是该第二阻尼件时,该第一元件的第一凹槽内对应设有一第二嵌槽供该第二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二阻尼件的一第二阻尼齿轮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一侧边上的一第二齿排;其中当该至少一阻尼件是该第三阻尼件时,该第一轴盖上设有一第三嵌槽供该第三阻尼件设于其中,且该第三阻尼件上的一第三阻尼齿轮与该第二轴盖的外环缘上所设有的一环缘排列的环形凸齿啮合;
一按压件,其由外向内插设在该扶手构体的开口上,该按压件的外端设有一按压部,而内端设有一第一弹性件供弹性抵靠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侧边的一第一凸墙上,该按压部与该第一弹性件之间设有一向上凸起的前后向滑条,该滑条的内侧璧上设有一向内凸出的凸柄,该凸柄上设有一前后向第三齿排并啮合于该第一元件的第四齿排;
一控制件,其左右向设在该第一元件的平台上,该控制件的外端设有一开口向下的第二滑槽供可前后向滑动地套设于该按压件的滑条上,该控制件内端设有一平板部,该平板部的前侧边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第一斜槽、一第一凸起、一第二斜槽及一第二凸起,其中当该控制件向内部移动时,该第三凸起及该第四凸起分别同步地被该控制件的第一凸起及该第二凸起所压抵;及
一锁定件,其设于该第一元件的第二嵌槽及该平台之间并位于该控制件下方,其设有一第六齿排能同时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第二齿排及该圆盘形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一第二弹性件弹性抵靠于该第一元件的平台附近的一第二凸墙上、及一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供该控制件置入;其中该第二凹槽内的一侧边对应该控制件的前侧边并由内而外依序设有一第三凸起、一第三斜槽、一第四凸起及一第四斜槽;其中该第三凸起及该第四凸起能分别同步地滑入该控制件的第一斜槽及该第二斜槽中;其中该第三斜槽及该第四斜槽能分别供该控制件的第一凸起及该第二凸起同步地滑入其中;
其中当该按压件的按压部被按压而弹性地向该开口内移动时,该按压件的凸柄上的该第三齿排会向内移动以与该第一元件的第四齿排解除啮合状态,此时当该扶手构体被前后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该第一阻尼件的第一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一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前后向调整移动;此时该按压件的滑条同步带动该控制件弹性地向内移动,该第一凸起及该第二凸起会分别离开该锁定件上的第三斜槽及该第四斜槽,并再分别压抵于该第三凸起及该第四凸起,以迫使该锁定件向前移动而同时解除该第六齿排与该第二齿排及该环形凸齿的啮合状态,此时当该扶手构体被左右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该第二阻尼件的第二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齿排啮合滑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左右向调整移动;此时当该扶手构体被旋转向移动调整位置时,该凸轴保持不动,此时该第三阻尼件的第三阻尼齿轮会沿着该第二轴盖的凸齿转动,以使该扶手构体能相对于该凸轴进行具有阻尼作用的旋转向调整移动;
其中当该按压件的按压部被释放而弹性复位时,该按压件的凸柄会弹性地向外移动复位,该按压件的第三齿排能够复位并啮合于该第一元件的第四齿排,此时该按压件的滑条同时带动该控制件弹性地向外移动复位,而使该锁定件弹性复位并使该第六齿排能同时啮合于该第一轴盖的第二齿排及该第二轴盖的环形凸齿,使该扶手回复形成固定不动的定位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盖的圆槽内还设有一以第二元件的凸轴为中心的环形轨道,该环形轨道的两端各设一第一挡止壁;其中该第二轴盖上还设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可滑动地设于该环形轨道内,当该定位凸块旋转至该第一挡止壁上时,该第二轴盖停止转动;其中该轨道还具有一限定角度范围,使该第二轴盖能在该限定角度范围内并在二该第一挡止壁之间转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的侧边上还设有至少一卡合部;其中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还设有至少一被卡合部供与该至少一卡合部对应卡合,使该第一阻尼件、或该第二阻尼件、或该第三阻尼件能够凭借该至少一卡合部以分别固设于该第一嵌槽、或该第二嵌槽、或该第三嵌槽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盖的底面的前部或后部上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槽;其中该第一元件内侧对应该至少一第一滑槽还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其中该第一轴盖能够凭借该至少一第一滑槽部而能够左右向滑动地套设于该至少一第一滑轨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扶手垫内的扶手盖的内侧边上还设有一上缺口,该上缺口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及该扶手构体的开口对应重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扶手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扶手盖的上缺口处还设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的位置相对于该扶手座的下缺口的位置。
CN201710828989.9A 2017-09-14 2017-09-14 扶手的调整装置 Active CN109497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8989.9A CN109497748B (zh) 2017-09-14 2017-09-14 扶手的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8989.9A CN109497748B (zh) 2017-09-14 2017-09-14 扶手的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7748A true CN109497748A (zh) 2019-03-22
CN109497748B CN109497748B (zh) 2021-10-08

Family

ID=6574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8989.9A Active CN109497748B (zh) 2017-09-14 2017-09-14 扶手的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77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2424A (zh) * 2020-07-31 2022-02-18 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椅扶手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03638U (en) * 1996-09-25 1997-04-21 Key Way Tools Ind Co Ltd Improved chair armrest
TWM298385U (en) * 2006-04-27 2006-10-01 Huang-Bau Li Armrest adjusting structure
US20080073965A1 (en) * 2006-08-15 2008-03-27 Po-Chuan Tsai Multifunctional armrest assembly for chair
CN201150378Y (zh) * 2008-01-31 2008-11-19 赖育山 扶手的旋动结构
CN201384264Y (zh) * 2009-03-25 2010-01-20 东莞豪文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座椅扶手前后调节装置和上下调节装置
JP2010125219A (ja) * 2008-11-28 2010-06-10 Inoac Corp アームレスト
CN202020085U (zh) * 2011-03-25 2011-11-02 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椅扶手调整装置
TWM440718U (en) * 2012-02-29 2012-11-11 Hao Wei Metal & Industry Co Ltd Multifunctional adjusting structure of chair armrest cushion
TW201325508A (zh) * 2011-12-21 2013-07-01 Yi Chun Entpr Ltd 具前後及左右移動之座椅扶手
JP2013253657A (ja) * 2012-06-07 2013-12-19 Ohashi Technica Inc ラチェット装置。
CN105725566A (zh) * 2014-12-08 2016-07-06 刘乐凝 一种电脑操作椅
DE202016005299U1 (de) * 2016-08-30 2016-09-13 Jenp Jou Enterprise Co., Ltd. Armlehne
CN205696735U (zh) * 2016-03-29 2016-11-23 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03638U (en) * 1996-09-25 1997-04-21 Key Way Tools Ind Co Ltd Improved chair armrest
TWM298385U (en) * 2006-04-27 2006-10-01 Huang-Bau Li Armrest adjusting structure
US20080073965A1 (en) * 2006-08-15 2008-03-27 Po-Chuan Tsai Multifunctional armrest assembly for chair
CN201150378Y (zh) * 2008-01-31 2008-11-19 赖育山 扶手的旋动结构
JP2010125219A (ja) * 2008-11-28 2010-06-10 Inoac Corp アームレスト
CN201384264Y (zh) * 2009-03-25 2010-01-20 东莞豪文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座椅扶手前后调节装置和上下调节装置
CN202020085U (zh) * 2011-03-25 2011-11-02 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椅扶手调整装置
TW201325508A (zh) * 2011-12-21 2013-07-01 Yi Chun Entpr Ltd 具前後及左右移動之座椅扶手
TWM440718U (en) * 2012-02-29 2012-11-11 Hao Wei Metal & Industry Co Ltd Multifunctional adjusting structure of chair armrest cushion
JP2013253657A (ja) * 2012-06-07 2013-12-19 Ohashi Technica Inc ラチェット装置。
CN105725566A (zh) * 2014-12-08 2016-07-06 刘乐凝 一种电脑操作椅
CN205696735U (zh) * 2016-03-29 2016-11-23 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
DE202016005299U1 (de) * 2016-08-30 2016-09-13 Jenp Jou Enterprise Co., Ltd. Armleh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2424A (zh) * 2020-07-31 2022-02-18 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椅扶手
CN114052424B (zh) * 2020-07-31 2024-05-07 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椅扶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7748B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5506B2 (ja) 引出しの連結デバイス
CN106028871B (zh) 无级竖直可调节下拉式扶手机构
US20190174921A1 (en) Armrest adjuster
CN104015640B (zh) 滚动双转轴机构以及扶手箱机构和座椅扶手
CN110203118A (zh) 隐藏式座椅小桌板组件
TWI635826B (zh) Button structure of chair armrest adjustment device
CN109497748A (zh) 扶手的调整装置
CN202020085U (zh) 椅扶手调整装置
CN201036450Y (zh) 具快速装卸功能的撑架
CN205696735U (zh) 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
US20120242132A1 (en) Armrest adjustment member
CN204930906U (zh) 用于家具的倾斜调节机构
CN103462402B (zh) 一种椅子
CN104207506A (zh) 家具抽屉前面板的拆装结构
TWI726780B (zh) 椅扶手
CN105708193A (zh) 一种用于家具抽屉前面板的可调节限位机构
CN105124953A (zh) 用于家具的倾斜调节机构
CN104433353A (zh) 一种抽屉前面板的锁紧及分离结构
TWI635825B (zh) Handrail adjustment device
CN208735215U (zh) 壁挂式工作站
CN207693257U (zh) 一种便于调节和拆卸的抽屉锁紧装置
KR101361293B1 (ko) 프레임 어셈블리
CN211641924U (zh) 一种可调整任意角度的旋转固定机构组件
CN209346441U (zh) 一种联动式转椅
CN208064881U (zh) 一种转椅用弹性升降腰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