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5886A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5886A
CN109495886A CN201811314119.0A CN201811314119A CN109495886A CN 109495886 A CN109495886 A CN 109495886A CN 201811314119 A CN201811314119 A CN 201811314119A CN 109495886 A CN109495886 A CN 109495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net
network side
equipment
rando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41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叶青
刘宏举
吴风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141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5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5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8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2796 priority patent/WO202009370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数据传输时产生的信令开销较多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相应的,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接收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将数据发送给MME进行数据处理。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在发起数据传输时,要建立数据链路,在建立时要引入竞争随机接入,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就可以将需要上报的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不需要在数据链路建立完成后再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从而实现了数据的提前传输,节省了数据传输的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的蜂窝物联网技术以其低功耗、广覆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如智能抄表、环境监测等物联网场景,这类场景有一个明显的通信特征: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不频繁发送数据,比如,智能水表为每一个月上报一次数据。在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没有数据传输时,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处于断开连接状态。
当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有数据传输需求时,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首先要建立数据链路,在建立数据链路时,基于数据面的数据传输涉及的流程包括随机接入过程的Msg1(message1,消息1)、Msg 2、Msg 3、Msg 4、附着请求、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及RRC配置完成等最少7条信令,基于控制面的数据传输仍然涉及随机接入过程的Msg1、Msg 2、Msg 3、Msg 4、附着请求及RRC直传等最少6条信令。
目前,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建立数据链路产生的信令数量较多,对于部分只有小数据包交互需求的物联网设备,建立数据链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甚至超过数据传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虽然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不频繁发送数据,但物联网设备以其体量仍能造成巨大的信令开销。
综上所述,目前数据传输时产生的信令开销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数据传输时产生的信令开销较多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物联网设备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上述方法,物联网设备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后,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在发起数据传输时,要建立数据链路,在建立数据链路时要引入竞争随机接入,通过本发明实施方法,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就可以将需要上报的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不需要在数据链路建立完成后再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从而实现了数据的提前传输,节省了数据传输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上述方法,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数据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接收到的Msg2后,根据Msg2中包含无线资源配置信息配置时间提前量、时频位置和功控等参数后,通过Msg3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传输成功率更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联网设备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后,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提前传输信息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允许提前传输。
上述方法,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Msg1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的传输方式为提前传输,并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当前的传输方式配置相应的资源,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允许提前传输后再进行所述数据的提前传输,以提高传输效率和成功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所述物联网设备确定通过广播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中包含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联网设备确定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符合提前传输条件;其中,所述提前传输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不大于数据阈值;需要上报的数据为不敏感数据。
上述方法,所述物联网设备若要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网络侧设备时,若所述数据大于数据阈值,则所述物联网设备无法进行数据发送;若所述数据为不敏感数据,则所述物联网设备在未进行设备安全鉴权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所述数据提前传输,则可以降低发生安全问题时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给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获取提前传输信息后,若确定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能够传输包含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的上行资源。
上述方法,所述网络侧设备在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后,为所述物联网设备配置提前传输时Msg3所需的上行资源,以实现所述物联网设备将所述数据能够通过Msg3进行提前传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当前是否满足负载条件,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否则,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其中,所述负载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网络侧设备当前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网络侧设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小于设备阈值。
上述方法,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的网络负载和接入的设备数据权衡当前能够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能够提高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的成功率同时传输方式也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之后,若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所述网络侧设备在分配指示中加入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若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所述网络侧设备不在分配指示中加入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所述网络侧设备广播包含所述分配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接收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
上述方法,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就可以将需要上报的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不需要在数据链路建立完成后再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从而实现了数据的提前传输,节省了数据传输的信令开销。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该物联网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物联网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后,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提前传输信息后,若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允许提前传输,则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确定通过广播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中包含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之前,确定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符合提前传输条件;
其中,所述提前传输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
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不大于数据阈值;
需要上报的数据为不敏感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该物联网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将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给MM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之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获取提前传输信息后,若确定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能够传输包含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的上行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判断当前是否满足负载条件,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否则,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其中,所述负载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网络侧设备当前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网络侧设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小于设备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之后,若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在分配指示中加入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若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不在分配指示中加入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广播包含所述分配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接收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给MME。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另外,第三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第五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码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随机接入前导码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方式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方式的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数据传输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完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进行解释:
1、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物联网设备”是指能够连接该网络的设备,比如智能水表等。
3、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网络侧设备”是指微基站、宏基站等。
4、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包括:物联网设备10和网络侧设备20。
物联网设备10:用于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网络侧设备20:用于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将接收到数据发送给MME。
通过上述方案,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相应的,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接收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将数据发送给MME进行数据处理。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在发起数据传输时,在建立数据链路时要引入随机接入过程,随机接入过程包括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终端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将需要上报的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不需要在数据链路建立完成后再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从而实现了提前将数据传输到网络侧设备,节省了用于单独传输需要上报的数据所产生的信令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物联网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均处于未连接状态时,物联网设备通过在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数据连接时引入的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物联网设备均处于未连接状态可以是,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进行空口传输时所用到的Uu接口处于未释放状态;网络侧设备处于未连接状态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与核心网设备MME进行数据传输时所用到的S1接口也处于未释放状态。
当处于未连接状态的物联网设备有需要上报的数据时,物联网设备进行小区搜索,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广播的系统信息后,物联网设备对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广播的系统消息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后的系统信息中的第二信息块(SIB2(System InformationBlock,系统信息块))中包含公共无线资源配置信息进行无线资源配置,之后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建立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将数据提前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实现提前传输,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传输方式一:不进行可行性判断,直接将需要上报的数据通过上行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物联网设备不需要判断所述网络侧设备是否支持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数据,直接将需要上报的数据通过上行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比如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或MSG3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传输方式二:在确定能够进行提前传输后,再将需要上报的数据通过上行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物联网设备在发送数据前,在确定能够进行提前传输后,再将需要上报的数据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下列几方面内容判断当前是否能够进行提前传输:
判断内容一:需要上报的数据是否符合提前传输条件;
其中,判断数据是否能够进行提前传输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部分或全部:
数据条件一: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不大于数据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数据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则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应不大于承载数据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阈值。
比如,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则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要不大于Msg3所能承载的数据大小的数据阈值。
数据条件二:需要上报的数据为不敏感数据。
物理网设备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而是在与网络侧设备的数据链路建立完成后再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在建立数据链路的过程中会对接入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安全性鉴权,在确认接入的物联网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后,数据的传输过程更加安全。
若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还未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安全性鉴权,因此数据的传输过程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若物联网设备要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则在发送数据前,物联网设备可以先判断需要上报的数据是否为敏感数据,若数据为敏感数据,则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以此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时带来的恶劣影响。
其中,物联网设备判断需要上报的数据是否为敏感数据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
判断方式一:根据预先定义的敏感数据类型来判断。
比如,预先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等数据定义为敏感数据,则物联网设备在发送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等数据时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
判断方式二:通过物联网设备内上层网络的决策机制来判断。
比如,在物联网设备的MAC层增加表示数据是否敏感的属性值,该属性值可以反映提前传输数据的敏感程度,若需要上报的数据的属性值为1时,表示所述数据为不敏感数据;若需要上报的数据的属性值为0时,表示所述数据为敏感数据。
通过MAC层的决策机制判断所述数据是否敏感,比如当前发送的数据包含用户的性别信息,MAC层内的决策机制判断用户的性别信息在当前场景为敏感数据,则更改所述数据的属性值为0,终端根据属性值确定所述数据不符合提前传输的条件,可以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所述数据提前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相应的,终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选择不支持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MAC层仅为举例,可以通过NV或AT(Attention,注意)命令在任一协议层进行配置或修改该属性值。
判断内容二:网络侧设备是否支持提前传输;
网络侧设备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所述物联网设备确定通过广播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中包含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广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包括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则物联网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支持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数据;否则,物联网设备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不支持提前传输数据。
比如,若以数字区间表示支持提前传输的随机接入码资源,假如支持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的范围为1-20,网络侧设备广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包括15-30,则物联网设备确定网络侧设备广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包含支持提前传输的前导码15-20,若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则所述物联网设备可以在前导码15-20中选择一个作为前导码。
网络侧设备通过将随机接入前导码分为几个部分,用于分配指示不同的数据传输选择不同的前导码资源,下面对网络侧设备广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进行举例介绍:
下面以网络侧设备广播的随机接收前导码的组成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
组成方式一:eMTC(LTE-Machine-to-Machine,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组成。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广播的eMTC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对于eMTC的随机接入过程有两种:非竞争随机接入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物联网设备若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必须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数据来发送需要上报的数据。
相应的,eMTC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组成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码资源A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码资源B。其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码资源A还可以再细分为支持提前传输的竞争码资源1和不支持提前传输的竞争码资源2。
组成方式二: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组成。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广播的NB-IoT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NB-IoT的物联网设备的传输方式有Multi-tone(多频音)和Single-tone(单频音),随机接入过程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NB-IoT的物联网设备若要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物联网设备必须支持Multi-tone传输方式。因此,当NB-IoT的物联网设备以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提示信息时,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组成应具备以下结构:
NB-IoT的物联网设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组成结构为:Multi-tone码资源和Single-tone码资源。其中,Multi-tone码资源再细分为不支持数据提前传输码资源GroupNormal(正常组)和支持数据提前传输码资源GroupEDT(Group Early datatransmission,提前传输组)。
物联网设备在确定需要上报的数据不符合上述提前传输条件时,则物联网设备在与网络侧设备的数据链路建立完成后再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若物联网设备在确定需要上报的数据符合上述提前传输条件时,则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可以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确定能够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后,通过提示信息通知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在确定物联网设备的传输方式后,为物联网设备配置相应的资源。
其中,物联网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
提示方式一:将Msg1的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作为提示信息。
物联网设备在随机过程中首先会向网络侧设备发送Msg1,则物联网设备可以将Msg1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提示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下面根据物联网设备的不同类型和传输方式,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选择方式进行介绍:
选择方式一:请结合图2,物联网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广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信息选择支持提前传输的竞争码1作为提示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否则,物联网设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MTC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选择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400:物联网设备引入随机接入过程;
步骤401:物联网设备根据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判断与网络侧设备是否处于连接状态,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2;否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2:物联网设备的Msg1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非竞争码资源。
步骤403:物联网设备判断需要上报的数据是否满足提前传输的数据条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4;否则,执行步骤405。
步骤404:物联网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支持提前传输的竞争码资源;
步骤405:物联网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不支持提前传输的竞争码资源。
其中,步骤401:对于eMTC,网络侧设备在应答物联网设备的服务请求时向物联网设备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包含有分配给物联网设备的一个动态标识C-RNTI。
需要说明的是,处于连接状态的物联网设备才能够引入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处于未连接状态的物联网设备才能够引入竞争随机接入过程。若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C-RNTI为有效值;若物联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处于未连接状态时,C-RNTI为无效值。因此,当C-RNTI为有效值,物联网设备确定与网络侧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否则,物联网设备确定与网络侧设备处于未连接状态。
选择方式二:请结合图3,若NB-IoT的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则物联网设备要选择Multi-tone码资源内支持数据提前传输码资源GroupEDT作为提示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否则,物联网设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B-IoT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选择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501:NB-IoT的物联网设备引入随机接入过程;
步骤502:NB-IoT的物联网设备判断物联网设备是否支持Multi-tone传输方式,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4;否则,执行步骤503;
步骤503:NB-IoT的物联网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Single-tone码资源;
步骤504:NB-IoT的物联网设备判断需要上报的数据是否满足提前传输的数据条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5;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5:NB-IoT的物联网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支持提前传输的码资源GroupEDT;
步骤506:NB-IoT的物联网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选择不支持提前传输的竞争码资源GroupNormal。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组成方式仅为举例,任何能够作为提示信息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组成方式都适用于本发明。
提示方式二:将Msg1中的二进制码作为提示信息。
在Msg1中增加或应用原有的至少1位二进制码数值作为提示信息,以二进制码的数值来区分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和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两种传输方式。
比如,在Msg1增加一位二进制码,二进制码的值等于0时,表示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当二进制码的值等于1时,表示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仅为举例说明,二进制码可以作为Msg1中的独立部分也可以在随机接入前导码中增加一位二进制码以组合的方式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通过Msg1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提示方式三:将承载Msg1的时频资源作为提示信息。
将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用于发送Msg1的时频资源作为提示信息,可以通过时域资源的不同时隙或者子帧来区分;也可以通过频域资源的不同频率来区分;也可以将时域和频率结合来区分。
比如:将时域资源的一系统的前半部分子帧来承载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的Msg1;将时域资源的一系统的后半部分子帧来承载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的Msg1。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检测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Msg1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会在DL-SCH(Downlink share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上发送一个响应,针对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为物联网设备分配不同的UL grant(上行调度授权),Preamble Index(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TA(Timing Advance,时间提前量),临时C-RNTI,backoff(回退)等参数,并通过Msg2将上述参数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给物联网设备,以使物联网设备根据上述参数完成SRB(Signalling Radio Bearers,信令无线承载)1和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的Msg1的前导码确定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为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相比于现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提前传输。相应的,网络侧设备需要判断是否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网络侧设备判断的依据有多种,下面从网络侧设备当前的网络负载和/或接入设备的数目两方面作为判断依据进行说明:
网络侧设备通过判断当前是否满足负载条件来确定是否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如果满足负载条件,则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否则,不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其中,负载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
负载条件一:网络侧设备当前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
比如,设置的网络侧设备负载阈值为总负载的40%,网络侧设备当前的负载为总负载的90%,则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负载超过负载阈值,不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负载条件二:网络侧设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小于设备阈值。
比如,设置的网络侧设备接入的设备阈值为80,网络侧设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为40,则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小于设备阈值,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若网络侧设备当前负载较大或接入设备数量较高时,可拒绝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的随机接入请求,并为物联网设备分配不允许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的上行调度授权,并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的Msg2发送给物联网设备。
网络侧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的Msg2将判断结果通知给物联网设备。
其中,网络侧设备将判断结果通知给物联网设备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
通知方式一:通过Msg2中某二进制码通知。
网络侧设备将判断结果以二进制码的方式进行表示,比如,通过Msg2中的至少一位二进制码作为通知消息,当二进制码的数值等于0时,则网络侧判断结果表示当前满足负载条件,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当二进制码的数值等于1时,则网络侧判断结果表示当前不满足负载条件,不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相应的,物联网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Msg2中的二进制码的值判断网络侧设备的是否允许提前传输。
通知方式二:通过上行调度授权通知。
若网络侧设备判断结果为当前满足负载条件,则网络侧设备为物联网设备分配允许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的上行调度授权,以及为需要承载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分配相应容量的资源块;否则,网络侧设备为物联网设备分配不允许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数据的上行调度授权。
相应的,物联网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Msg2中的上行调度授权判断网络侧设备的是否允许提前传输。
具体的,物联网设备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接下来的数据传输过程能否通过MSG3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网络侧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是否能够传输包含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如果是,则确定网络侧设备允许提前传输;否则,确定网络侧设备不允许提前传输。
若物联网设备确定网络侧设备允许提前传输,则将需要上报的数据承载于Msg3中,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物联网设备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Msg2后,根据Msg2中RAR中包含的建立SRB1承载信息和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完成SRB1承载,即建立与网络侧设备的RRC连接,以及无线资源配置。并根据Msg2的TA调整上行发送时机,向网络侧设备发送RRCConnection Complete(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完成)消息,即Msg3,Msg3中会携带UE-ID(UserEquipment-identification,用户设备号)和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NAS PDU包含信令及数据两部分,即ServiceRequest(服务请求)消息和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由于竞争随机接入过程本身即为尝试性接入过程,具有尝试次数的限制,若达到最大尝试次数,网络侧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依旧没有建立数据连接,则尝试失败,需要网络侧设备调整发射功率后重新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时,有提前传输过程尝试次数限制,若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则认为物联网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接入失败,重新发起竞争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接入失败的原因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
失败原因一:物联网设备未成功接收Msg2;
失败原因二:物联网设备发送Msg3失败,网络侧设备未接收到Msg3;
物联网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Msg3的方式是HARQ(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最大重传次数是RRC配置的承载在SIB2中,其中可针对提前传输时承载数据和不提前传输时的Msg3进行单独区分。
物联网设备发送Msg3后,会启动一个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竞争解决定时器),并在Msg3进行HARQ重传时,重启该timer,若在最大重传次数内网络侧设备若未收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Msg3,则定时器超时,本次发送Msg3失败,尝试接入次数加1。
失败原因三:物联网设备未接收到Msg4。
下面对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尝试次数累加情况进行举例说明:
比如,尝试次数以μ表示,且默认为0;提前传输的最大尝试次数为α,α=2。若物联网设备欲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但物联网设备未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Msg2,则接入失败,尝试接入次数μ加1,此时μ=1,同时物联网重新选择Msg1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资源和时域资源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在重新发起的这个过程,物联网设备成功接收Msg2,但未接收到Msg4,则接入失败,尝试接入次数μ加1,此时μ=2,达到了提前传输的最大尝试次数α,则尝试次数以μ清零,物联网设备根据backoff参数等待一段时间后,发起不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传输数据的传输方式,并通过上述选择方式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资源和时频资源,通过Msg1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在重传时,若多次接入均失败,则可以通过提升发射功率的方式来增大接入成功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提前传输的最大尝试次数可以通过网络侧设备广播的系统信息中的第二信息块中进行设置,并由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网络负载对提前传输的最大尝试次数进行调整。
比如,当前网络侧设备当前的网络负载较高或接入的物联网设备较多,网络侧设备能够成功接入物联网设备的成功率就较低,则提前传输时的最大尝试次数可以调整到较大的数值;若当前网络侧设备当前的网络负载较低或接入的物联网设备较少,网络侧设备能够成功接入物联网设备的成功率就较高,则提前传输时的最大尝试次数可以调整到较小的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网络侧设备成功接收到物联网设备发送Msg3后,将直接选择MME透传数据,并将Service Request NAS消息封装在Initial UE Message(初始UE消息)发送给MME。
MME在接收到Service Request消息后,通过S1-AP(S1Application Protocol,S1应用协议)与网络侧设备建立了S1信令连接。并且将对NAS信令PDU进行解析,解析成功后将NAS PDU数据经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发送给P-GW(PDN GateWay,PDN网关)。若MME未解析成功,则通知物联网设备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MME将上行数据经S-GW发送给P-GW,数据传输完成后MME触发S1连接释放过程。
基于相同的构思,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该物联网设备包括:处理器600以及存储器601,其中,所述存储器6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601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600执行时,使得所述物联网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0具体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用于通知所述物联网设备使用提前传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确定通过广播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中包含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确定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符合提前传输条件;
其中,所述提前传输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
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不大于数据阈值;
需要上报的数据为不敏感数据。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700:用于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701:用于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701具体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701还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用于通知所述物联网设备使用提前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701还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确定通过广播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中包含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701还用于:
确定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符合提前传输条件;
其中,所述提前传输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
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不大于数据阈值;
需要上报的数据为不敏感数据。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另一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8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810、电源820、处理器830、存储器840、输入单元850、显示单元860、摄像头870、通信接口880、以及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8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物联网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物联网设备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8对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所述RF电路810可用于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所述RF电路810在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处理器830处理;另外,将待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所述RF电路8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此外,RF电路8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物联网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WiFi技术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所述物联网设备800通过WiFi模块890可以连接接入点(Access Point,AP),从而实现数据网络的访问。所述WiFi模块890可用于通信过程中,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物联网设备80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接口880与其他物联网设备实现物理连接。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880与所述其他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接口通过电缆连接,实现所述物联网设备800和其他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设备800能够实现通信业务,向其他联系人发送信息,因此所述物联网设备800需要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即所述物联网设备800内部需要包含通信模块。虽然图8示出了所述RF电路810、所述WiFi模块890、和所述通信接口880等通信模块,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物联网设备800中存在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其他用于实现通信的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以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当所述物联网设备800为手机时,所述物联网设备800可以包含所述RF电路810,还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890;当所述物联网设备800为计算机时,所述物联网设备800可以包含所述通信接口880,还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890;当所述物联网设备800为平板电脑时,所述物联网设备800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
所述存储器8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830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4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并且当处理器830执行存储器840中的程序代码后,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的部分或全部过程。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840可以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程序(比如通信应用)以及人脸识别模块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所述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各种图片、视频文件等多媒体文件,以及人脸信息模板)等。
此外,所述存储器8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输入单元85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可选的,输入单元850可包括触控面板851以及其他输入物联网设备852。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85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控面板851上或在所述触控面板85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触控面板851可以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830,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83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触控面板851。
可选的,所述其他输入物联网设备85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显示单元86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各种菜单。所述显示单元860即为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显示系统,用于呈现界面,实现人机交互。
所述显示单元86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861。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8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面板851可覆盖所述显示面板861,当所述触控面板85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所述处理器83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所述处理器83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所述显示面板8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虽然在图8中,所述触控面板851与所述显示面板8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触控面板851与所述显示面板861集成而实现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所述处理器830是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4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40内的数据,执行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实现基于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多种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8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所述处理器83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所述处理器830中。
所述摄像头870,用于实现所述物联网设备800的拍摄功能,拍摄图片或视频。所述摄像头870还可以用于实现物联网设备800的扫描功能,对扫描对象(二维码/条形码)进行扫描。
所述物联网设备800还包括用于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820(比如电池)。可选的,所述电源82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所述处理器83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所述物联网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音频电路等,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器830可以执行图6中处理器600的功能,存储器840存储处理器601中的内容。
基于相同的构思,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900以及存储器901,其中,所述存储器9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901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时,使得所述物联网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将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给MME。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还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获取提前传输信息后,若确定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能够传输包含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的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还用于,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判断当前是否满足负载条件,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否则,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其中,所述负载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网络侧设备当前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网络侧设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小于设备阈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还用于:
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之后,若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在分配指示中加入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若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不在分配指示中加入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广播包含所述分配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0具体用于:
通过接收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1000:用于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1001:用于将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给MME。
可选的,第二处理模块1001还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获取提前传输信息后,若确定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能够传输包含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的上行资源。
可选的,第二处理模块1001还用于,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判断当前是否满足负载条件,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否则,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其中,所述负载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网络侧设备当前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网络侧设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小于设备阈值。
可选的,第二处理模块1001还用于:
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之后,若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在分配指示中加入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若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不在分配指示中加入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
广播包含所述分配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可选的,第二处理模块1001具体用于:
通过接收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终端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终端执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数据传输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应的设备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中的设备对应的方法,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设备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0:物联网设备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
步骤1101: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的,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的,所述物联网设备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后,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提前传输信息后,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允许提前传输。
可选的,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所述网络侧设备是否允许提前传输:
所述物联网设备判断所述网络侧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是否能够传输包含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允许提前传输;否则,确定所述网络侧设备不允许提前传输。
可选的,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确定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符合提前传输条件;
其中,所述提前传输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
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不大于数据阈值;
需要上报的数据为不敏感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应的设备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中的设备对应的方法,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设备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0: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
步骤1201: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给MME。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获取提前传输信息后,若确定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能够传输包含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的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当前是否满足负载条件,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否则,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其中,所述负载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网络侧设备当前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网络侧设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小于设备阈值。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接收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完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0:物联网设备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
步骤1301:物联网设备确定需要上报的数据符合提前传输条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303;否则,执行步骤1302。
步骤1302:物联网设备不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需要上报的数据;
步骤1303: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提前传输信息;
步骤1304: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Msg1;
步骤1305:网络侧设备判断当前负载是否允许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307;否则,执行步骤1306;
步骤1306:网络侧设备为物联网设备分配不提前传输的上行资源;
步骤1307:网络侧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能够传输包含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的上行资源;
步骤1308:物联网设备接收Msg2,根据Msg2信息建立RRC连接;
步骤1309:物联网设备判断网络侧设备是否允许提前传输,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311;否则,执行步骤1310;
步骤1310:物联网设备的传输方式为不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当前传输方式对应的Msg3;
步骤1311: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将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步骤1312:网络侧设备通过接收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
步骤1313:网络侧设备将接收到所述数据发送给MME,以建立S1信令连接。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物联网设备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
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Msg3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后,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确定通过广播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侧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分配指示中包含提前传输的前导码资源后,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用于通知所述物联网设备使用提前传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确定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符合提前传输条件;
其中,所述提前传输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
需要上报的数据大小不大于数据阈值;
需要上报的数据为不敏感数据。
5.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接收到所述数据经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1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获取提前传输信息后,若确定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则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为所述物联网设备分配能够传输包含需要上报的数据的Msg3的上行资源;
其中,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当前是否满足负载条件,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否则,不允许所述物联网设备提前传输;
其中,所述负载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
网络侧设备当前的负载小于负载阈值;
网络侧设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小于设备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接收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接收所述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
8.一种数据传输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物联网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物联网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有需要上报的数据;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9.如权利要8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将所述需要上报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10.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在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物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将接收到所述数据经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CN201811314119.0A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9495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4119.0A CN109495886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9/092796 WO2020093705A1 (zh) 2018-11-06 2019-06-25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4119.0A CN109495886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886A true CN109495886A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93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4119.0A Pending CN109495886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5886A (zh)
WO (1) WO202009370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338A (zh) * 2019-04-23 2019-08-02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进行鉴权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093705A1 (zh) * 2018-11-06 2020-05-1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28151A (zh) * 2020-02-26 2020-06-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设备
CN111800856A (zh) * 2019-07-05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寻呼方法、终端、基站及核心网设备
WO2021057902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使用方法及通信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6426A1 (zh) * 2012-10-08 2014-04-17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608B (zh) * 2016-09-29 2018-11-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小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495886A (zh) * 2018-11-06 2019-03-19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6426A1 (zh) * 2012-10-08 2014-04-17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3705A1 (zh) * 2018-11-06 2020-05-1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87338A (zh) * 2019-04-23 2019-08-02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进行鉴权的方法及设备
CN111800856A (zh) * 2019-07-05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寻呼方法、终端、基站及核心网设备
CN111800856B (zh) * 2019-07-05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寻呼方法、终端、基站及核心网设备
WO2021057902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使用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328151A (zh) * 2020-02-26 2020-06-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设备
WO2021169775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3705A1 (zh) 2020-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5886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EP3554123B1 (en) Grant-free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CN106233668B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9699087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设备及终端
TWI327443B (zh)
CN110769439B (zh) 测量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9314875A (zh) 辅服务小区波束失败的上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505678A (zh) 一种释放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37961A (ja) 非連続送信方法、信号送信処理方法及び関連機器
CN109964514A (zh) 定时提前组标识的设置、配置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5828452A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10769516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025670A (zh) 基站、无线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8605206A (zh) 一种社交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6879078A (zh) 避免位置泄露的方法和移动通信装置
CN113965993A (zh) 直接通信启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366388A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5636090A (zh) 业务检测方法及业务检测系统、终端和基站
JP7301879B2 (ja) 情報を示し、情報を解釈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基地局、ならびにユーザ機器
CN111557102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94882B1 (ko) 측정 보고의 송신 방법, 장치, 단말기 및 기록 매체
CN106686744B (zh) 一种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21249296A1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278032B (zh) Pucch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KR20130063913A (ko)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유휴 모드 진입 및 제어 방법 그리고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