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5456A - 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5456A
CN109495456A CN201811280485.9A CN201811280485A CN109495456A CN 109495456 A CN109495456 A CN 109495456A CN 201811280485 A CN201811280485 A CN 201811280485A CN 109495456 A CN109495456 A CN 109495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ched
matching
data
matching module
accoun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04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5456B (zh
Inventor
王常红
胡伟
文施嘉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04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5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5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5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5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通过第二匹配模块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验证优化结果。通过获取现网服务器中的待匹配数据,并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根据得到的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由于待匹配数据为现网匹配流程中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也即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是基于实际应用的现网数据,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验证更具真实性。

Description

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上,存在很多多人竞技类游戏,如: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 Games,MOBA)、动作游戏(ActionGame,ACT)、第三人称射击游戏(Third-Personal Shooting Game,TPS)等。针对上述游戏,通常一局游戏对战中需要通过匹配模块匹配多个帐号(即多名玩家)进行对战。在匹配的过程中,需要将比赛匹配分级(Match Making Rating,MMR)也即战斗力相近的玩家匹配在同一局游戏对战中,而针对匹配模块,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以确保在同一局游戏对战中的玩家的MMR更为相近,且匹配的耗时更短。
在对匹配模块进行优化后,还需要对优化后的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进行验证,以确定该优化后的匹配模块是否能够投入使用。验证过程中需要通过工作人员操作一些真实帐号参与匹配,参与匹配时,应用优化后的匹配模块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并将匹配结果与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以判断优化后的匹配模块是否能够对匹配结果有所提升,如:基准耗时为3s,优化后的匹配模块进行匹配时的平均耗时为5s,则该优化后的匹配模块的验证结果为不能投入使用的匹配模块。
然而,通过工作人员操作真实帐号的方式进行验证时,由于工作人员能够操作的真实帐号的数量有限,如:五个工作人员最多能同时操作10个真实帐号参与验证,而参与验证的样本集(也即真实帐号)的数量过少不能反映出匹配的真实效果,导致验证结果的错误概率提高,优化后的匹配模块由于验证结果出现错误而未被正确处理,如:优化后的匹配模块较优,而验证得到的匹配结果显示该优化后的匹配模块不能投入使用,则该优化后的匹配模块被舍弃。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优化后的匹配模块由于验证结果出现错误而未被正确处理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终端向所述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后在所述现网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每条所述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和所述待匹配账号的匹配信息;
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所述第一匹配模块为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所述现网服务器应用的匹配模块;
通过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另一方面,提供了匹配模块的验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终端向所述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后在所述现网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每条所述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和所述待匹配账号的匹配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所述第一匹配模块为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所述现网服务器应用的匹配模块;
所述匹配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获取现网服务器中的待匹配数据,以及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对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分别得到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由于待匹配数据为现网匹配流程中实际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匹配请求对应的数据,也即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是基于实际应用的现网数据,参与匹配验证的帐号数量大,且真实程度高,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更具真实性,可信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系统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基于图5示出的实施例提供的以现网服务器接收匹配请求的频率存储待匹配数据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系统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基于图2、图3以及图8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的柱状对比示意图;
图11是另一基于图2、图3以及图8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的柱状对比示意图;
图12是另一基于图2、图3以及图8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匹配数据的玩家MMR的散点示意图;
图13是另一基于图2、图3以及图8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匹配数据的玩家MMR的散点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单介绍:
现网匹配流程:现网匹配流程是指在真实网络环境中,用户帐号通过匹配参与对局的流程。通常,该现网匹配流程包括如下步骤:登录有用户帐号的终端向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现网服务器根据匹配请求以及参与对局的帐号数量通过匹配模块将至少两个用户帐号匹配至同一个对局中,并将匹配结果返回至终端,可选地,该匹配模块中存储有匹配算法,该匹配模块通过匹配算法将至少两个用户帐号匹配至同一个对局中。
匹配模块:匹配模块是现网服务器中将至少两个用户帐号匹配至同一个对局中时所应用的模块。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匹配模块的优劣主要参考该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对局中每个用户帐号的战斗力,以及匹配的耗时。示意性的,对局中每个用户账号的战斗力越相近,则证明匹配得到该对局的匹配模块更优;和/或,匹配得到对局的耗时越短,则证明匹配模块更优。
其次,示意性的,本申请涉及的应用场景至少包括如下场景:
以对战应用程序A为例,终端中安装有该对战应用程序A,用户通过终端在该对战应用程序A中选择开始对战后,向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现网服务器接收到匹配请求后,存储该匹配请求。工作人员在验证服务器中选择开始验证后,验证服务器从现网服务器中获取已存储的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该验证服务器中存储有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其中,第一匹配模块为现网服务器中当前应用的用于匹配的模块。
验证服务器通过该两种模块分别对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两个匹配数据,并根据该两个匹配数据验证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即验证该第二匹配模块是否优于第一匹配模块,若第二匹配模块优于第一匹配模块,则将第二匹配模块设置在现网服务器中进行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为示意性的举例,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现网数据对匹配模块进行验证的应用场景都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系统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终端11、现网服务器组12以及验证服务器13,其中,本实施例中以上述现网服务器实现为现网服务器组12为例进行说明。
终端11通过向现网服务器组12发送匹配请求匹配进入对战,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以终端111、终端112以及终端113三个终端向现网服务器组12发送匹配请求为例进行说明,示意性的,终端111的用户界面中显示有匹配控件114,用户在该匹配控件114上进行点击后,终端111向现网服务器组12发送匹配请求。
可选地,终端11通过通信网络向现网服务器组12发送匹配请求,该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
可选地,现网服务器组12中包括前端服务器121、匹配服务器122以及后端服务器123,终端11向现网服务器组12发送匹配请求时,向现网服务器组12中的前端服务器121发送匹配请求,该前端服务器121根据接收到的匹配请求得到待匹配数据,并将待匹配数据发送至匹配服务器122,该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可选地,该待匹配数据中还包括待匹配帐号的匹配信息,如:待匹配帐号的战斗力值、对战历史数据等。
可选地,匹配服务器122接收到该待匹配数据后,根据待匹配数据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可选地,匹配服务器122匹配完成后,将匹配后的数据发送至后端服务器123进行存储,可选地,该后端服务器123还用于监控对局中的数据变化。
同时,当工作人员启动验证任务后,验证服务器13从现网服务器组12中获取待匹配数据,该验证服务器13中存储有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至少两个模块,验证服务器13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对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进行验证。
可选地,现网服务器组12中还包括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实现在上述匹配服务器122中,也可以实现在现网服务器组12中的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上,验证服务器13从该数据库中获取该待匹配数据。
可选地,上述现网服务器组12中的前端服务器121、匹配服务器122以及后端服务器123还可以同时实现在一台服务器上,也即实现成为现网服务器。
可选地,上述验证服务器13可以是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一组服务器,该验证服务器13可以是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云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相关技术中,在对匹配模块进行验证时,包括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通过工作人员操作一些真实帐号参与匹配,示意性的,请参考图2,工作人员A操作终端21参与匹配,工作人员B操作终端22参与匹配,并通过服务器23得到验证结果。参与匹配时,应用优化后的匹配模块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并将匹配结果与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以判断优化后的匹配模块是否能够对匹配结果有所提升,如:基准耗时为3s,优化后的匹配模块进行匹配时的平均耗时为5s,则该优化后的匹配模块的验证结果为不能投入使用的匹配模块;
第二种,验证人员通过机器人模拟玩家数据,达到多人匹配的场景,请参考图3,验证人员C通过机器人31模拟玩家数据,并将机器人31模拟的玩家数据发送至服务器32进行验证。
然后,上述第一种方式得到的验证结果,由于样本数量太少,无法反映出正确的验证结果;上述第二种方式得到的验证结果,由于是机器人模拟玩家数据,与真实的玩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也无法反映正确的验证结果。
结合上述实施环境以及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流程图,以该方法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验证服务器13中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待匹配数据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终端向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后在现网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每条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可选地,每条待匹配数据中还包括待匹配帐号的匹配信息。
可选地,现网服务器中包括匹配池,匹配池中包括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现网服务器通过该匹配池对待匹配帐号进行现网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待匹配帐号对应的终端,可选地,验证服务器从匹配池中获取上述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结合图1所示的现网服务器组12,该匹配池实现为匹配服务器122中的一块存储区域,也即待匹配数据存储在该匹配服务器122中的地址池中,匹配服务器122通过地址池中的待匹配数据对待匹配帐号进行现网匹配。
可选地,现网服务器中还包括数据库,该数据库还可以实现为现网服务器组中的一台或一组日志服务器,现网服务器接收到匹配请求后,将该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存入用于匹配的地址池中以及该数据库中,也即该数据库中存储有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验证服务器从该数据库中获取上述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
可选地,验证服务器根据待匹配数据存入上述数据库的顺序,依次获取该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数据,或,验证服务器将数据库中现有的待匹配数据统一进行获取。
可选地,每条待匹配数据中包括的待匹配帐号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待匹配数据中包括一个待匹配帐号时,则该待匹配数据中包括该待匹配帐号的匹配信息,该匹配信息中包括该待匹配账号的战斗力值、历史作战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当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多个待匹配帐号时,该待匹配数据中可以包括该多个待匹配帐号中,每个待匹配帐号的匹配信息,也可以将该多个待匹配帐号的匹配信息进行整合后,作为一个匹配信息参与匹配,如:该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a、待匹配帐号b以及待匹配帐号c,该待匹配帐号a、待匹配帐号b以及待匹配帐号c为组队成为作战团队中的一部分的帐号,则该待匹配数据中可以包括上述待匹配帐号a的第一战斗力值、待匹配帐号b的第二战斗力值以及待匹配帐号c的第三战斗力值,也可以包括第一战斗力值、第二战斗力值和第三战斗力值的平均值。
步骤402,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匹配信息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现网服务器中应用的匹配模块。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还可以是第二匹配模块优化前的上一版模块,也即该第二匹配模块是在第一匹配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中包括第一匹配算法,该第一匹配模块通过该第一匹配算法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
可选地,待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待匹配帐号对应的匹配信息,根据该匹配信息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通过该第一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至少一场对局,该至少一场对局中包括参与每个对局的帐号以及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匹配得到的对局对应的匹配耗时。
步骤403,通过第二匹配模块根据匹配信息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匹配模块是优化结果待验证的匹配模块。可选地,该第二匹配模块中包括第二匹配算法,该第二匹配模块通过该第二匹配算法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
可选地,该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通过该第二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至少一场对局,该至少一场对局中包括参与每个对局的帐号以及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匹配得到的对局对应的匹配耗时。
可选地,上述步骤402和步骤403为并列步骤,即可以先执行步骤402再执行步骤403,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3再执行步骤402,还可以步骤402和步骤403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404,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可选地,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时,可以根据第一匹配数据中的第一战斗力值与第二匹配数据中的第二战斗力值,和/或,第一匹配数据中的第一匹配耗时与第二匹配数据中的第二匹配耗时进行确定。
可选地,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方式包括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该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也即上述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中包括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获取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当第二战斗力方差小于第一战斗力方差时,则确定第二匹配模块优于第一匹配模块;
第二,该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第一匹配耗时,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第二匹配耗时,当第二匹配耗时小于第一匹配耗时时,则确定第二匹配模块优于第一匹配模块;其中,第一匹配耗时可以是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匹配得到预设数量的对局的总耗时,也可以是匹配得到的所有对局的平均耗时,同理,第二匹配耗时可以是通过第二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预设数量的对局的总耗时,也可以是匹配得到的所有对局的平均耗时。
第三,该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和第一匹配耗时,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和第二匹配耗时,则获取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当第二匹配耗时小于第一匹配耗时,且第二战斗力方差小于第一战斗力方差时,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由于第一匹配模块;
第四,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和第一匹配耗时,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和第二匹配耗时,则获取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以及获取第一战斗力方差和第一权重的第一乘积、第一匹配耗时和第二权重的第二乘积、第二战斗力方差和第一权重的第三乘积和第二匹配耗时和第二权重的第四乘积,当第一乘积和第二乘积之和大于第三乘积和第四乘积之和时,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由于第一匹配模块。
可选地,上述第一战斗力方差可以是针对第一匹配数据中的每个对局进行计算的方差,也可以是针对对局中的组队进行计算的方差。
示意性的,以第一匹配数据中的每个对局进行计算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5个对局,对局1、对局2、对局3、对局4以及对局5,每个对局固定匹配5个帐号,以对局1的方差计算为例进行说明,对局1中匹配到的帐号包括帐号a(战斗力值70)、帐号b(战斗力值72)、帐号c(战斗力值66)、帐号d(战斗力值88)以及帐号e(战斗力值80),则计算得到的对局1的方差为61.76,以上述方式计算5个对局的方差,分别得到对局1的方差为61.76,对局2的方差为60.2,对局3的方差为79,对局4的方差为88.77,对局5的方差为52.24。上述第一战斗力方差可以是上述5个方差之和,也可以是上述5个方差的平均值,还可以是上述5个方差的5个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以第一战斗力方差是五个方差的平均值为例进行说明,上述五个方差的平均值为68.394,第二战斗力方差为66.255,则该第二战斗力方差小于第一战斗力方差,也即第二战斗力方差对应的第二匹配模块优于第一战斗力方差对应的第一匹配模块。
可选地,还可以设置一台验证终端与验证服务器连接,并接收验证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通过图表、数据展示、数据比较等方式直观的体现出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通过获取现网服务器中的待匹配数据,以及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对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分别得到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由于待匹配数据为现网匹配流程中实际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匹配请求对应的数据,也即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是基于实际应用的现网数据,参与匹配验证的帐号数量大,且真实程度高,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更具真实性,可信度更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通过第一匹配数据中的第一战斗力值和第二匹配数据中的第二战斗力值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当第二战斗力值的方差小于第一战斗力值的方差时,则说明第二战斗力值的分布较为均衡,而第一战斗力值的分布较为分散,也即第二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对局中,帐号的战斗力值更为平均,也更利于对战的均衡性,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更具可信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通过第一匹配数据中的第一匹配耗时和第二匹配数据中的第二匹配耗时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进行确定,当第二匹配耗时小于第一匹配耗时时,则说明第二匹配模块匹配得到对局的效率更高,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验证更具可信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待匹配数据是被存储在验证匹配池中参与匹配的。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以该方法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验证服务器13中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待匹配数据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终端向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后在现网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每条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可选地,每条待匹配数据中还包括待匹配帐号的匹配信息;或,验证服务器中预存有与待匹配帐号对应的匹配信息,验证服务器可以读取与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对应的匹配信息。
可选地,现网服务器中还包括数据库,该数据库还可以实现为现网服务器组中的一台或一组日志服务器,现网服务器接收到匹配请求后,将该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存入用于匹配的地址池中以及该数据库中,也即该数据库中存储有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验证服务器从该数据库中获取上述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
现网服务器接收到匹配请求后,将该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存入用于匹配的地址池中以及该数据库中,其中,存入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数据标识有该待匹配数据对应的匹配请求的匹配请求时刻。
可选地,验证服务器向现网服务器发送拉取请求,现网服务器根据该拉取请求向验证服务器发送该待匹配数据,示意性的,该拉取请求为“select*from match where time>A and time<B”,其中,time>A and time<B用于表示存储时刻在A与B之间的待匹配数据,match为存储该待匹配数据的表格,也即,验证服务器可以获取设定的时间段内的待匹配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当上述数据库实现为现网服务器组中的日志服务器时,验证服务器向该日志服务器发送上述拉取请求以获取待匹配数据。
可选地,验证服务器根据待匹配数据存入上述数据库的顺序,依次获取该数据库中的待匹配数据,或,验证服务器将数据库中现有的待匹配数据统一进行获取。
步骤502,获取现网匹配流程中接收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并根据该接收时刻特征将待匹配数据存储至验证地址池中。
可选地,上述待匹配数据中还包括匹配请求时刻,该匹配请求时刻为与待匹配数据对应的匹配请求对应的请求时刻,上述接收时刻特征为相邻两条匹配请求的匹配请求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可选地,根据现网匹配流程中接收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将带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的方式包括如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每条待匹配数据的中包括匹配请求时刻,该匹配请求时刻可以是终端向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时携带的,也可以是现网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匹配请求时记录并写入待匹配数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确定第n+1条待匹配数据的第n+1个匹配请求时刻和第n条待匹配数据的第n个匹配请求时刻之间的时间差,n为正整数,当第n条待匹配数据存储至验证地址池,且计时达到时间差后,将第n+1条待匹配数据存储至验证地址池中,以此确保以现网服务器接收匹配请求的频率将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可选地,验证服务器和现网服务器中需保证计时同步。
示意性的,请参考图6,现网服务器61接收到的匹配请求的匹配请求时刻分别为T1、T2、…、Tn,则在验证服务器62中与上述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的时刻分别为T1’(与T1对应的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的时刻)、T1’+(T2-T1)(与T2对应的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的时刻)、…、Tn-1’+(Tn-Tn-1)(与Tn对应的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的时刻)。
第二,现网服务器接收到匹配请求后,对接收到的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进行按序标识,并标识接收到第i+1条匹配请求的时刻与接收到第i条匹配请求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则将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时,按序将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且根据第i+1条待匹配数据对应的时间差,在第i条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且计时达到该时间差后,将第i+1条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
示意性的,现网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匹配请求a对应的待匹配数据A标识为006,对接收到的下一条匹配请求b对应的待匹配数据B标识为007,且匹配请求b是在匹配请求a之后0.05s接收到的,故对待匹配数据B另外标识一个0.05s以表示该待匹配数据B在待匹配数据A存入验证地址池后0.05s存入地址池。
可选地,上述接收时刻特征还可以是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每条匹配请求的平均时间间隔,如:11:22:10至11:22:20之间的10秒内,现网服务器接收到50条匹配请求,则可以得到该时间段内,接收每条匹配请求的平均时间间隔为0.2秒,则验证服务器以0.2秒每个待匹配数据的速率将该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中。
步骤503,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匹配信息对验证地址池中的待匹配数据对应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
可选地,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时,是以验证地址池作为待匹配的地址池进行匹配的。
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现网服务器中应用的匹配模块。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还可以是第二匹配模块优化前的上一版模块,也即该第二匹配模块是在第一匹配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
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通过该第一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至少一场对局,该至少一场对局中包括参与每个对局的帐号以及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匹配得到的对局对应的匹配耗时。
步骤504,通过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验证地址池中的待匹配数据对应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通过该第二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至少一场对局,该至少一场对局中包括参与每个对局的帐号以及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匹配得到的对局对应的匹配耗时。
可选地,上述步骤503和步骤504为并列步骤,即可以先执行步骤503再执行步骤5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504再执行步骤503,还可以步骤503和步骤504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505,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404中对该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通过获取现网服务器中的待匹配数据,以及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对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分别得到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由于待匹配数据为现网匹配流程中实际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匹配请求对应的数据,也即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验证是基于实际应用的现网数据,参与匹配验证的帐号数量大,且真实程度高,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更具真实性,可信度更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现网服务器接收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将待匹配数据存入验证地址池中,确保验证地址池中的待匹配数据与现网服务器中的地址池中的待匹配数据在接收时刻上保持相对一致,也即参与匹配的验证数据更符合现网数据的实际情况,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更具真实性。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上述验证服务器还可以实现为验证服务器组,该验证服务器组中包括匹配验证服务器和回放验证服务器,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系统的实施环境图,如图7所示,该匹配模块的验证系统包括终端71、现网服务器组72以及,验证服务器组73,可选地,该现网服务器组72中包括前端服务器721、匹配服务器722、后端服务器723以及日志服务器724,验证服务器组73中包括回放验证服务器731、匹配验证服务器732,可选地,该验证服务器组73中还包括后端验证服务器733,可选地,回放验证服务器731还与验证终端74相连。
其中,且现网服务器组72中的各个服务器也可以实现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作为现网服务器运行,回放验证服务器731用于对待匹配数据进行转发,匹配验证服务器732用于根据回放验证服务器731发送的待匹配数据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可选地,现网服务器组72中还包括有日志服务器724,该日志服务器724用于对前端服务器721接收到的匹配请求对应的待匹配数据进行存储,并将待匹配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组73。
可选地,回放验证服务器731中首先对现网服务器组72中的匹配服务器724发送的待匹配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格式化后的待匹配数据,并将其输入记录解析模块734以及发送线程735进行转发,发送线程735将格式化后的待匹配数据发送匹配验证服务器732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以及将格式化后的待匹配数据输入共享无锁队列和事务统计模块736进行转发,匹配验证服务器732匹配完成后,将匹配结果通过回放验证服务器731中的收包线程737发送至共享无锁队列和事务统计模块736,共享无锁队列和事务统计模块736将上述格式化后的待匹配数据和匹配结果发送至统计线程738进行统计,可选地,该统计线程738主要针对匹配耗时情况进行统计,可选地,收包线程737还将匹配验证服务器732发送的匹配结果发送至结果统计模块739进行统计,该结果统计模块739主要针对匹配得到的对局中的帐号的战斗力值进行统计,统计线程738和结果统计模块739分别将统计得到的结果存储至结果统计数据库740中。
可选地,发送线程735与匹配验证服务器732之间通过队列读写数据交互方式(简称为:TBUS方式)进行通信。
其中,TBUS方式是一种为上层业务提供统一的线程或进程间通信接口,该TBUS方式是基于共享内存构建无锁双通循环消息队列进行通信的方式,发送消息的双方通过专用的读写队列完成数据收发,以实现本地进程通信或者远程进程间通信。其中通信双方使用TBUS方式进行收发消息的两个队列称为TBUS通道,每一组通信双方需要一个TBUS通道。
如图7所示,除发送线程735与匹配验证服务器732之间通过该TBUS通道进行通信外,收包线程737与匹配验证服务器732之间也通过该TBUS通道进行通信,匹配验证服务器732与后端验证服务器733之间也通过该TBUS通道进行通信,以及现网服务器组72中,前端服务器721与匹配服务器722之间、匹配服务器722与后端服务器723之间都是通过该TBUS通道进行通信。
可选地,验证终端74从结果统计数据库740中获取统计结果,并将统计结果以表格、统计图、数据比较等形式进行直观展示。
结合上述图7给出的验证系统,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以该方法应用在如图7所示的验证系统中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回放验证服务器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现网服务器还可以实现为如图7所示的现网服务器组72,回放验证服务器从现网服务器组中的日志服务器中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
步骤802,回放验证服务器通过队列读写数据交互方式将待匹配数据发送至匹配验证服务器。
可选地,回放验证服务器在将待匹配数据发送至匹配验证服务器之前,先对接收到的待匹配数据进行预处理,如:相同帐号的匹配请求进行去重和格式化,并将预处理后的待匹配数据发送至匹配验证服务器。
可选地,通过该TBUS方式将待匹配数据直接发送至匹配验证服务器,即将该回放验证服务器实现成为伪前端服务器,也即舍弃前端服务器中的认证、加密、转发等过程,将待匹配数据直接发送至匹配验证服务器。
可选地,上所述TBUS方式还可以被其他任意可以在回放验证服务器和匹配验证服务器之间建立之间通信通道的方式代替。
可选地,匹配验证服务器中包括验证匹配池,回放验证服务器可以根据现网服务器接收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向匹配验证服务器发送待匹配数据并进行存储,也可以直接向匹配验证服务器发送待匹配数据后由匹配验证服务器将待匹配数据以现网服务器接收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存储至验证匹配池中,其中,以现网服务器接收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存储待匹配数据的方式在上述步骤502中已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803,匹配验证服务器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匹配验证服务器中存储有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
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现网服务器中应用的匹配模块。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还可以是第二匹配模块优化前的上一版模块,也即该第二匹配模块是在第一匹配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
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通过该第一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至少一场对局,该至少一场对局中包括参与每个对局的帐号以及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匹配得到的对局对应的匹配耗时。
步骤804,匹配验证服务器通过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通过该第二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至少一场对局,该至少一场对局中包括参与每个对局的帐号以及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匹配得到的对局对应的匹配耗时。
可选地,上述步骤803和步骤804为并列步骤,即可以先执行步骤803再执行步骤8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804再执行步骤803,还可以步骤803和步骤804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805,匹配验证服务器将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发送至回放验证服务器。
可选地,匹配验证服务器通过TBUS通道将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发送至回放验证服务器中的收包线程。
步骤806,回放验证服务器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可选地,该回放验证服务器还与验证终端相连,回放验证服务器通过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进行计算后,将计算结果发送至验证终端,验证终端对该计算结果进行展示,由工作人员根据展示的结果确定是否对第二匹配模块进行应用。如:回放验证服务器计算第一匹配数据中每个对局的MMR方差以及第二匹配数据中每个对局的MMR方差,并通过验证终端对上述MMR方差进行展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通过获取现网服务器中的待匹配数据,以及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对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分别得到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由于待匹配数据为现网匹配流程中实际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匹配请求对应的数据,也即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验证是基于实际应用的现网数据,参与匹配验证的帐号数量大,且真实程度高,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更具真实性,可信度更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进程间设置TBUS通道,避免在回放验证服务器将待匹配数据发送至匹配验证服务器时需要通过前端环境进行发送,也即需要通过认证、加密、转发的操作后将待匹配数据发送至匹配验证服务器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减少了整个流程的复杂度,提高了流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利用现网数据对第二匹配模块与第一匹配模块进行对比,可以快速对现网的匹配问题(也即第一匹配模块的问题)进行复现和定位,也可以对第二匹配模块的匹配质量和匹配效率中的问题进行暴露,为持续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以及提高了验证效率。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验证服务器中的验证流程主要包括如图9所示的流程,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拉取现网待匹配数据。
可选地,验证服务器从现网服务器中拉取现网待匹配数据。
步骤902,对待匹配数据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验证服务器在通过待匹配数据进行验证之前,先对接收到的待匹配数据进行预处理,如:相同帐号的匹配请求进行去重和格式化,并通过预处理后的待匹配数据进行验证。
步骤903,通过第一匹配模块读取待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现网服务器中应用的匹配模块。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模块还可以是第二匹配模块优化前的上一版模块,也即该第二匹配模块是在第一匹配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
步骤904,将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通过第一匹配模块进行匹配。
步骤905,得到第一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通过该第一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至少一场对局,该至少一场对局中包括参与每个对局的帐号以及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匹配得到的对局对应的匹配耗时。
步骤906,通过第二匹配模块读取待匹配数据。
步骤907,将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通过第二匹配模块进行匹配。
步骤908,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通过该第二匹配模块匹配得到的至少一场对局,该至少一场对局中包括参与每个对局的帐号以及每个帐号的匹配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匹配数据中还包括每个匹配得到的对局对应的匹配耗时。
可选地,上述步骤903至步骤905和步骤906至步骤908是并列的两组步骤,即可以先执行步骤903至步骤905再执行步骤906至步骤908,也可以先执行步骤906至步骤908再执行步骤903至步骤905,或者还可以步骤903至步骤905和步骤906至步骤908同时执行。
步骤909,对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进行对比。
对比结果可以通过与验证服务器相连的验证终端进行查看。如图10至图12示出的4个柱状条形图为例。
图10中示出了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计算得到的MMR方差的分布图,根据图10可知,第二匹配数据中MMR方差较小的对局数量较多,而第一匹配数据中MMR方差较大的对局数量较多,也即第二匹配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模块更优;图11中示出了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中的第一匹配耗时和第二匹配耗时的分布图,根据图11可知,第二匹配数据中耗时较小的对局数量较多,而第一匹配数据中耗时较大的对局数量较多,也即第二匹配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模块更优;图12中示出了第一匹配数据计算得到的MMR方差的散点分布图,图13中示出了第二匹配数据计算得到的MMR方差的散点分布图,根据图12和图13可知,第二匹配数据中MMR方差较小的对局数量较多,而第一匹配数据中MMR方差较大的对局数量较多,也即第二匹配数据对应的第二匹配模块更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通过获取现网服务器中的待匹配数据,以及通过第一匹配模块和第二匹配模块对待匹配数据中的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分别得到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根据第一匹配数据和第二匹配数据确定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由于待匹配数据为现网匹配流程中实际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匹配请求对应的数据,也即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验证是基于实际应用的现网数据,参与匹配验证的帐号数量大,且真实程度高,对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的确定更具真实性,可信度更高。
图1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验证服务器13中,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410、匹配单元1420以及确定单元1430;
获取单元1410,用于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终端向所述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后在所述现网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每条所述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和所述待匹配账号的匹配信息;
匹配单元1420,用于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所述第一匹配模块为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所述现网服务器应用的匹配模块;
所述匹配单元1420,还用于通过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确定单元14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获取单元1410,还用于获取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接收所述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
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1440,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时刻特征将所述待匹配数据存储至验证地址池中;
所述匹配单元142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验证地址池中的所述待匹配数据对应的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匹配数据;
所述匹配单元142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验证地址池中的所述待匹配数据对应的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第二匹配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条所述待匹配数据中还包括匹配请求时刻,所述接收时刻特征为相邻两条所述匹配请求的匹配请求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所述获取单元1410,还用于确定第n+1条待匹配数据的第n+1个匹配请求时刻和第n条待匹配数据的第n个匹配请求时刻之间的时间差,n为正整数;
存储单元1440,还用于当所述第n条待匹配数据存储至所述验证地址池,且计时达到所述时间差后,将所述第n+1条待匹配数据存储至所述验证地址池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
所述确定单元143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所述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当所述第二战斗力方差小于所述第一战斗力方差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第一匹配耗时,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第二匹配耗时;
所述确定单元1430,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匹配耗时小于所述第一匹配耗时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和第一匹配耗时,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和第二匹配耗时;
所述确定单元143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所述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
所述确定单元1430,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匹配耗时小于所述第一匹配耗时,以及所述第二战斗力方差小于所述第一战斗力方差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和第一匹配耗时,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和第二匹配耗时;
所述确定单元1430,获取所述第一战斗力方差和第一权重的第一乘积、所述第一匹配耗时和第二权重的第二乘积、所述第二战斗力方差和所述第一权重的第三乘积、所述第二匹配耗时和所述第二权重的第四乘积,当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三乘积与所述第四乘积之和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获取单元1410、匹配单元1420以及确定单元143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也可以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协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存储单元1440可以由存储器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和存储器协同实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该服务器可以是如下图16所提供的服务器。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所述服务器1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6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602和只读存储器(ROM)1603的系统存储器16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1604和中央处理单元1601的系统总线1605。所述服务器16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6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613、应用程序1614和其他程序模块16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6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6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609。其中所述显示器1608和输入设备16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6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16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6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6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16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16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6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6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服务器16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I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16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1601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包含用于实现上述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的指令,中央处理单元1601执行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述服务器16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服务器16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16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1611连接到网络16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16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所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中由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1610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图4、图5、图8及图9任一所述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终端向所述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后在所述现网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每条所述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和所述待匹配账号的匹配信息;
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所述第一匹配模块为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所述现网服务器应用的匹配模块;
通过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接收所述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
根据所述接收时刻特征将所述待匹配数据存储至验证地址池中;
通过所述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验证地址池中的所述待匹配数据对应的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匹配数据;
所述通过第二匹配模块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验证地址池中的所述待匹配数据对应的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第二匹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待匹配数据中还包括匹配请求时刻,所述接收时刻特征包括相邻两条所述匹配请求的匹配请求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所述获取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接收所述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包括:
确定第n+1条待匹配数据的第n+1个匹配请求时刻和第n条待匹配数据的第n个匹配请求时刻之间的时间差,n为正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接收时刻特征将所述待匹配数据存储至验证地址池中,包括:
当所述第n条待匹配数据存储至所述验证地址池,且计时达到所述时间差后,将所述第n+1条待匹配数据存储至所述验证地址池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所述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
当所述第二战斗力方差小于所述第一战斗力方差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第一匹配耗时,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第二匹配耗时;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包括:
当所述第二匹配耗时小于所述第一匹配耗时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和第一匹配耗时,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和第二匹配耗时;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所述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
当所述第二匹配耗时小于所述第一匹配耗时,以及所述第二战斗力方差小于所述第一战斗力方差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和第一匹配耗时,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和第二匹配耗时;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所述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
获取所述第一战斗力方差和第一权重的第一乘积、所述第一匹配耗时和第二权重的第二乘积、所述第二战斗力方差和所述第一权重的第三乘积、所述第二匹配耗时和所述第二权重的第四乘积,当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三乘积与所述第四乘积之和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验证服务器组中,所述验证服务器组中包括匹配验证服务器和回放验证服务器,所述回放验证服务器用于对所述待匹配数据进行转发;
所述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包括:
所述回放验证服务器从所述现网服务器获取所述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
所述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回放验证服务器通过队列读写数据交互方式将所述待匹配数据发送至所述匹配验证服务器;
所述匹配验证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包括:
所述匹配验证服务器将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发送至所述回放验证服务器;
所述回放验证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9.一种匹配模块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现网服务器获取至少一条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是现网匹配流程中终端向所述现网服务器发送匹配请求后在所述现网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每条所述待匹配数据中包括待匹配帐号和所述待匹配账号的匹配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通过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数据,所述第一匹配模块为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所述现网服务器应用的匹配模块;
所述匹配单元,还用于通过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和所述第二匹配数据验证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优化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现网匹配流程中接收所述匹配请求的接收时刻特征;
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时刻特征将所述待匹配数据存储至验证地址池中;
所述匹配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验证地址池中的所述待匹配数据对应的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匹配数据;
所述匹配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匹配模块,根据所述匹配信息对所述验证地址池中的所述待匹配数据对应的所述待匹配帐号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第二匹配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待匹配数据中还包括匹配请求时刻,所述接收时刻特征为相邻两条所述匹配请求的匹配请求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确定第n+1条待匹配数据的第n+1个匹配请求时刻和第n条待匹配数据的第n个匹配请求时刻之间的时间差,n为正整数;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n条待匹配数据存储至所述验证地址池,且计时达到所述时间差后,将所述第n+1条待匹配数据存储至所述验证地址池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一战斗力值,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匹配得到的每个帐号的第二战斗力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战斗力值的第一战斗力方差和所述第二战斗力值的第二战斗力方差;当所述第二战斗力方差小于所述第一战斗力方差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中包括第一匹配耗时,所述第二匹配数据中包括第二匹配耗时;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匹配耗时小于所述第一匹配耗时时,确定所述第二匹配模块优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
1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
CN201811280485.9A 2018-10-30 2018-10-30 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495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0485.9A CN109495456B (zh) 2018-10-30 2018-10-30 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0485.9A CN109495456B (zh) 2018-10-30 2018-10-30 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456A true CN109495456A (zh) 2019-03-19
CN109495456B CN109495456B (zh) 2021-06-11

Family

ID=65691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0485.9A Active CN109495456B (zh) 2018-10-30 2018-10-30 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545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17850A1 (en) * 2008-07-21 2010-01-21 Workshare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to fingerprint textual information using word runs
CN102789535A (zh) * 2011-05-16 2012-11-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4436656A (zh) * 2014-12-24 2015-03-25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游戏应用中用户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6512407A (zh) * 2016-11-18 2017-03-2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匹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03089A (zh) * 2017-05-04 2017-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对象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7158708A (zh) * 2016-03-08 2017-09-15 电子技术公司 多玩家视频游戏匹配优化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17850A1 (en) * 2008-07-21 2010-01-21 Workshare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to fingerprint textual information using word runs
CN102789535A (zh) * 2011-05-16 2012-11-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4436656A (zh) * 2014-12-24 2015-03-25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游戏应用中用户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7158708A (zh) * 2016-03-08 2017-09-15 电子技术公司 多玩家视频游戏匹配优化
CN106512407A (zh) * 2016-11-18 2017-03-2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匹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03089A (zh) * 2017-05-04 2017-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对象的匹配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5456B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4237B2 (en) Regulated hybrid gaming system
CN107196794B (zh) 一种卡顿异常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064202B (zh) 一种游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498722B2 (en) User organizing apparatus, user organizing method, and cloud computing system
CN109510831B (zh) 实时游戏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4979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game strategy guide
US1191555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non- 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202332B2 (en) Online fantasy sports game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34144A (zh) 游戏系统和游戏继续状态设定方法
US20130035147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ard Games with Card Replacement
US20140370966A1 (en) Online fantasy sports game system and method
CN112044059A (zh) 一种游戏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90590A (zh) 基于区块链的活动记录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85722A (zh) 基于区块链的游戏时间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游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304033A (zh) 一种计算机游戏系统和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5456A (zh) 匹配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364761B1 (en) Using crowd-sourcing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results of client-side determinations
US20230182025A1 (en) Automated tracking of earned in-game actions for granting an nft backed digital asset
US202201892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online video game tournaments and matches
US20150306503A1 (en) Manipulating Operation of a Virtual Event in a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US1074102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s
JP7228879B2 (ja) ゲームシステム、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サーバ装置
US2013013872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communication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200010009A (ko) 게임 서비스 운영 방법 및 서버
CN109409989A (zh) 苗木交易视频验证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18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