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2901B - 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2901B
CN109492901B CN201811313822.XA CN201811313822A CN109492901B CN 109492901 B CN109492901 B CN 109492901B CN 201811313822 A CN201811313822 A CN 201811313822A CN 109492901 B CN109492901 B CN 109492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security measures
measures
measur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38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92901A (zh
Inventor
郭春林
杨晶晶
王永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ada Taineng Wisdom Energy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uada Taineng Wisdom Energy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uada Taineng Wisdom Energy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uhai Huada Taineng Wisdom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138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2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2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2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92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2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和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危险设备/设施安全问题能够造成重大的人身损失、财产损失和间接损失,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随着技术发展,为获得规模效益和更好性能,各类设备/设施规模不断增大,新材料、新结构、复杂系统、智能系统得到大量应用,导致安全机理更复杂,安全问题损失也越来越巨大。同时,新材料、新结构、先进测量、智能分析、自动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为提高安全防护水平提供了良好基础。然而,虽然各行业、各领域都非常重视设备/设施安全问题,积极研究和建设安全防护体系,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体系,导致各领域、各单位设备/设施的安防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这些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引起巨大损失。
因此,本专利提出一种多层安防措施设计、测评方法,用于提高危险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水平。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
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两个;
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硬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组成的子单元,所述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实施的子流程。
其中所述硬件为设备和/或设施中使用的材料、器件、仪器、保护部件和/或运行部件;其中所述子流程是由硬件所实施的硬件运行流程和/或硬件保护流程。
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组成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实施的子流程。
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系统架构、主电路和/或主结构。
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基本架构、主电路、主结构、隔离结构、局部架构、局部电路和/或局部结构。
其中所述设备和设施均包括多个部件,并且所述架构层的子流程包括:部件布局、部件选择、部件参数配置、冗余设置、模块化设置和保护部件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单元,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流程。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为显示单元、打印单元、声光提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鼠标输入单元、通信单元、故障预警单元和实时保护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为显示流程、打印流程、声光提示流程、键盘输入流程、鼠标输入流程、通信流程、故障预警流程和实时保护控制流程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单元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流程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流程。
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监管层,所述监管层用于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其中所述监管层的子单元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单元,所述监管层的子流程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流程。
其中安全防护的对象包括:电故障、热故障、机械故障、化学故障、核故障、通信故障、电事故、热事故、机械事故、化学事故、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综合事故。
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大于8项,和/或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中每个层级的安防措施的数量大于1项。
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每个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
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
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采用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方法,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两个,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
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以及
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方法,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
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以及
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其中所述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基于标准要求、根据生产厂家提出的建议、根据用户要求、根据测试厂家的反馈以及通过安全问题的原理分析来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
还包括采用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实际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层级的数量和每个层级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数量。
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多个层级中每个层级所采取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所有层级中所采取的所有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或多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的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主备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具有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梯次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每个配置的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冗余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并且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还包括,确定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安防性能:固有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固有安防措施的性能、被动安防措施的性能、主动安防措施的性能和/或智能安防措施的性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固有安防措施是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其中每个安防措施的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和可靠性。
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全面性、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可靠性、均衡性、鲁棒性、扩展性和通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包括:
构建装置,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
防护装置,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确定子装置,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设置子装置,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包括:
构建装置,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防护装置,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确定子装置,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设置子装置,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包括:
构建装置,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两个;
防护装置,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确定子装置,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设置子装置,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硬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组成的子单元,所述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实施的子流程。
其中所述硬件为设备和/或设施中使用的材料、器件、仪器、保护部件和/或运行部件;其中所述子流程是由硬件所实施的硬件运行流程和/或硬件保护流程。
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组成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实施的子流程。
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系统架构、主电路和/或主结构。
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基本架构、主电路、主结构、隔离结构、局部架构、局部电路和/或局部结构。
其中所述设备和设施均包括多个部件,并且所述架构层的子流程包括:部件布局、部件选择、部件参数配置、冗余设置、模块化设置和保护部件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单元,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流程。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为显示单元、打印单元、声光提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鼠标输入单元、通信单元、故障预警单元和实时保护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为显示流程、打印流程、声光提示流程、键盘输入流程、鼠标输入流程、通信流程、故障预警流程和实时保护控制流程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单元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流程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流程。
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监管层,所述监管层用于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其中所述监管层的子单元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单元,所述监管层的子流程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流程。
其中安全防护的对象包括:电故障、热故障、机械故障、化学故障、核故障、通信故障、电事故、热事故、机械事故、化学事故、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综合事故。
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大于8项,和/或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中每个层级的安防措施的数量大于1项。
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每个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
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
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采用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系统,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两个,所述系统包括:
确定装置,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
获取装置,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以及
测试装置,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系统,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系统包括:
确定装置,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
获取装置,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以及
测试装置,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其中所述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确定单元基于标准要求、根据生产厂家提出的建议、根据用户要求、根据测试厂家的反馈以及通过安全问题的原理分析来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
还包括采用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实际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层级的数量和每个层级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数量。
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多个层级中每个层级所采取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所有层级中所采取的所有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或多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的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主备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具有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梯次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每个配置的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冗余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并且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还包括,确定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安防性能:固有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固有安防措施的性能、被动安防措施的性能、主动安防措施的性能和/或智能安防措施的性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固有安防措施是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其中每个安防措施的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和可靠性。
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全面性、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可靠性、均衡性、鲁棒性、扩展性和通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总体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集成为大规模设备或设施的生产、制造、储能等系统时的安全隐患更加集中、风险更高,因此导致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安全防护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情况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设备和/或设施的内部结构和业务流程复杂,并且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不断应用,导致安全机理更复杂、安全分析和防护更困难。为确保设备和/或设施的安全运行,准确估计设备和/或设施的内部状态非常重要。但为了获取更高的生产、制造、储能效率,设备和/或设施能需由大量串联、并联或堆栈拓扑结构的子单元来组成。此时,对设备和/或设施的安全性能的评估将变得更加困难。如果设备和/或设施超负荷运行,其健康状态更容易恶化、防护更加困难。
(2)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固有防护、主动防护、智能防护等先进理念的应用,有力提升了安防水平。
目前,对设备和/或设施的安全防控措施还非常有限,并且还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为:
(1)安全隐患更集中,安全风险更高,事故损失更巨大。
(2)安防措施还不全面,先进理念和技术应用不充分,没有形成整体防控。
(3)对设备和/或设施的安全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认识不够,防控措施没有足够的可靠性、冗余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设备和/或设施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整理。再逐个分析其产生和发展机理,确定其中涉及到的部件、流程和关键影响因素。然后,从五个层面确定可以阻断/抵消/抑制这些因素作用以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将这些措施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合理配置,确定各措施的启动条件和动作参数,形成五层多重的安全防控体系(例如,预计针对电失控、热失控分别形成8重以上安全防控措施)。最后,确定设备和/或设施五层安全防控的具体方案,开发安全防护软硬件样机并建立实验系统。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总体架构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多层(例如,五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总体架构100包括:架构层105、硬件层104、软件层103、交互层102以及运维层101。其中,架构层105涉及安全、可靠、高兼容性系统架构、布局方法、配置方法、冗余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硬件层104涉及材料、器件、拓扑、保护组件等,实现故障自动处置。软件层103涉及研发数据采集、状态估计、安全分析等技术,实现主动安全防护。交互层102涉及声光警示、人机互动方法和控制平台,通过人机交互提升安全水平。运维层101涉及研究建设、运行、维护规范,保障安全可靠运行。
将按照上述总体思路,通过总结、归纳各领域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以五层架构为核心,整合得到设备和/或设施的五层安防体系的概念框架和构建原则,提出五层安防措施及其设计、优化配置方法,提出设备和/或设施五层多重安全防控的具体方案并通过安防样机和实验系统进行验证与完善。
本申请所提出的五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概念框架、构建原则和构建流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始性理论创新,不仅可以用于动力电池储能设施的安全防控,而且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电力设备、高铁、冶金、化工甚至核设施等领域。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方法200从步骤201处开始。在步骤201,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组成的子单元,所述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实施的子流程。例如,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一个硬件、两个硬件、三个硬件等所实施的子流程。其中所述硬件为设备和/或设施中使用的材料、器件、仪器、保护部件和/或运行部件。其中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一个硬件或多个硬件所实施的硬件运行流程和/或硬件保护流程。
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组成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实施的子流程。通常,软件层的子流程可以被分为是针对于一个或多个硬件的逻辑控制。
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系统架构、主电路和/或主结构。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基本架构、主电路、主结构、隔离结构、局部架构、局部电路和/或局部结构。其中所述设备和设施均包括多个部件,并且所述架构层的子流程包括:部件布局、部件选择、部件参数配置、冗余设置、模块化设置和保护部件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单元。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流程。例如,本申请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设备和/或设施内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且根据监控结果进行控制。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为显示单元、打印单元、声光提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鼠标输入单元、通信单元、故障预警单元和实时保护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为显示流程、打印流程、声光提示流程、键盘输入流程、鼠标输入流程、通信流程、故障预警流程和实时保护控制流程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单元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流程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流程。其中安全防护的对象包括:电故障、热故障、机械故障、化学故障、核故障、通信故障、电事故、热事故、机械事故、化学事故、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综合事故。
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大于8项,和/或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中每个层级的安防措施的数量大于1项。并且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每个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三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可替换地,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例如,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为为特定硬件设置阈值温度为70度、80度、90度、100度等,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即,在70度、80度、90度、100度等处,均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三个冗余安防措施。可替换地,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
在步骤202,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采用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此外,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可以包括监管层,所述监管层用于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其中所述监管层的子单元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单元,所述监管层的子流程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流程。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方法300从步骤301处开始。在步骤301,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组成的子单元,所述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实施的子流程。例如,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一个硬件、两个硬件、三个硬件等所实施的子流程。其中所述硬件为设备和/或设施中使用的材料、器件、仪器、保护部件和/或运行部件。其中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一个硬件或多个硬件所实施的硬件运行流程和/或硬件保护流程。
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组成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实施的子流程。通常,软件层的子流程可以被分为是针对于一个或多个硬件的逻辑控制。
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系统架构、主电路和/或主结构。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基本架构、主电路、主结构、隔离结构、局部架构、局部电路和/或局部结构。其中所述设备和设施均包括多个部件,并且所述架构层的子流程包括:部件布局、部件选择、部件参数配置、冗余设置、模块化设置和保护部件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单元。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流程。例如,本申请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设备和/或设施内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且根据监控结果进行控制。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为显示单元、打印单元、声光提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鼠标输入单元、通信单元、故障预警单元和实时保护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为显示流程、打印流程、声光提示流程、键盘输入流程、鼠标输入流程、通信流程、故障预警流程和实时保护控制流程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单元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流程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流程。其中安全防护的对象包括:电故障、热故障、机械故障、化学故障、核故障、通信故障、电事故、热事故、机械事故、化学事故、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综合事故。
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大于8项,和/或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中每个层级的安防措施的数量大于1项。并且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每个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三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可替换地,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例如,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为为特定硬件设置阈值温度为70度、80度、90度、100度等,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即,在70度、80度、90度、100度等处,均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三个冗余安防措施。可替换地,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
在步骤302,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采用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此外,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可以包括监管层,所述监管层用于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其中所述监管层的子单元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单元,所述监管层的子流程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流程。
图4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400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方法400从步骤401处开始。在步骤401,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两个。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组成的子单元,所述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实施的子流程。例如,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一个硬件、两个硬件、三个硬件等所实施的子流程。其中所述硬件为设备和/或设施中使用的材料、器件、仪器、保护部件和/或运行部件。其中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一个硬件或多个硬件所实施的硬件运行流程和/或硬件保护流程。
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组成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实施的子流程。通常,软件层的子流程可以被分为是针对于一个或多个硬件的逻辑控制。
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系统架构、主电路和/或主结构。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基本架构、主电路、主结构、隔离结构、局部架构、局部电路和/或局部结构。其中所述设备和设施均包括多个部件,并且所述架构层的子流程包括:部件布局、部件选择、部件参数配置、冗余设置、模块化设置和保护部件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单元。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流程。例如,本申请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设备和/或设施内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且根据监控结果进行控制。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为显示单元、打印单元、声光提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鼠标输入单元、通信单元、故障预警单元和实时保护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为显示流程、打印流程、声光提示流程、键盘输入流程、鼠标输入流程、通信流程、故障预警流程和实时保护控制流程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单元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流程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流程。其中安全防护的对象包括:电故障、热故障、机械故障、化学故障、核故障、通信故障、电事故、热事故、机械事故、化学事故、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综合事故。
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大于8项,和/或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中每个层级的安防措施的数量大于1项。并且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每个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三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可替换地,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两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例如,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为为特定硬件设置阈值温度为70度、80度、90度、100度等,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即,在70度、80度、90度、100度等处,均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本申请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三个冗余安防措施。可替换地,例如,本申请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1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并且为10个安全问题中的2个安全问题中的第2个安全问题配置两个冗余安防措施。
在步骤402,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采用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此外,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可以包括监管层,所述监管层用于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其中所述监管层的子单元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单元,所述监管层的子流程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流程。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系统500包括:构建装置501和防护装置502,并且构建装置501包括确定子装置503和设置子装置504。
其中构建装置501,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防护装置502,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其中构建装置501包括:确定子装置503,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和设置子装置504,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可替换地,构建装置501,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防护装置502,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其中所述构建装置501包括:确定子装置503,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子装置504,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可替换地,构建装置501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两个。防护装置502,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其中所述构建装置501包括:确定子装置503,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子装置504,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方法600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方法600从步骤601处开始。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两个。可替换地,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其中所述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一个。
在步骤601,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在步骤602,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在步骤603,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还包括采用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实际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层级的数量和每个层级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数量。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多个层级中每个层级所采取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所有层级中所采取的所有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或多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的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主备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具有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梯次配置的性能。其中,所述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每个配置的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冗余配置的性能。其中,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所述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具有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并且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还包括,确定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安防性能:固有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固有安防措施的性能、被动安防措施的性能、主动安防措施的性能和/或智能安防措施的性能。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固有安防措施是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其中每个安防措施的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和可靠性。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全面性、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可靠性、均衡性、鲁棒性、扩展性和通用性。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系统7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两个。可替换地,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其中所述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一个。
系统700包括:确定装置701、获取装置702和测试装置703。确定装置,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获取装置,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测试装置,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其中确定单元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确定单元基于标准要求、根据生产厂家提出的建议、根据用户要求、根据测试厂家的反馈以及通过安全问题的原理分析来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
还包括采用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实际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层级的数量和每个层级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数量。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多个层级中每个层级所采取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所有层级中所采取的所有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或多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的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主备配置的性能。其中,所述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具有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梯次配置的性能。其中,所述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每个配置的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冗余配置的性能。其中,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所述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具有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并且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还包括,确定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安防性能:固有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固有安防措施的性能、被动安防措施的性能、主动安防措施的性能和/或智能安防措施的性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其中固有安防措施是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其中每个安防措施的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和可靠性。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全面性、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可靠性、均衡性、鲁棒性、扩展性和通用性。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Claims (78)

1.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
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2.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3.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两个;
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在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硬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组成的子单元,所述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实施的子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硬件为设备和/或设施中使用的材料、器件、仪器、保护部件和/或运行部件;其中所述子流程是由硬件所实施的硬件运行流程和/或硬件保护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组成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实施的子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系统架构、主电路和/或主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基本架构、主电路、主结构、隔离结构、局部架构、局部电路和/或局部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备和设施均包括多个部件,并且所述架构层的子流程包括:部件布局、部件选择、部件参数配置、冗余设置、模块化设置和保护部件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单元,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流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为显示单元、打印单元、声光提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鼠标输入单元、通信单元、故障预警单元和实时保护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为显示流程、打印流程、声光提示流程、键盘输入流程、鼠标输入流程、通信流程、故障预警流程和实时保护控制流程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单元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流程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流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监管层,所述监管层用于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其中所述监管层的子单元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单元,所述监管层的子流程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流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安全防护的对象包括:电故障、热故障、机械故障、化学故障、核故障、通信故障、电事故、热事故、机械事故、化学事故、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综合事故。
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大于8项,和/或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中每个层级的安防措施的数量大于1项。
1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每个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
1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
1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2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2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2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采用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24.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方法,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两个,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
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以及
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梯次配置的性能;
所述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每个配置的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冗余配置的性能;
所述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并且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固有安防措施是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25.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方法,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
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以及
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其中所述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一个;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梯次配置的性能;
所述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每个配置的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冗余配置的性能;
所述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并且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固有安防措施是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基于标准要求、根据生产厂家提出的建议、根据用户要求、根据测试厂家的反馈以及通过安全问题的原理分析来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采用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实际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层级的数量和每个层级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数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多个层级中每个层级所采取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29.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所有层级中所采取的所有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30.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或多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的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主备配置的性能。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具有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
32.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安防性能:固有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固有安防措施的性能、被动安防措施的性能、主动安防措施的性能和/或智能安防措施的性能。
33.根据权利要求24-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34.根据权利要求24-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35.根据权利要求24-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36.根据权利要求24-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37.根据权利要求24-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38.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安防措施的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和可靠性。
39.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全面性、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可靠性、均衡性、鲁棒性、扩展性和通用性。
40.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包括:
构建装置,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
防护装置,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确定子装置,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设置子装置,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41.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包括:
构建装置,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一个;
防护装置,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确定子装置,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设置子装置,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42.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包括:
构建装置,在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为设备和/或设施构建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两个;
防护装置,利用每个层级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对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其中所述构建装置包括:
确定子装置,确定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
设置子装置,为当前层级内与所防护的安全问题有关的子单元和/或子流程设置能够防止安全问题发生、解决安全问题或阻止安全问题扩散的至少一个控制措施,将每个控制措施均作为当前层级的安防措施;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配置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从而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固有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43.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硬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组成的子单元,所述硬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至少一个硬件所实施的子流程。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硬件为设备和/或设施中使用的材料、器件、仪器、保护部件和/或运行部件;其中所述子流程是由硬件所实施的硬件运行流程和/或硬件保护流程。
45.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单元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组成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软件层的子流程是由软件、程序、指令、代码和/或逻辑模块所实施的子流程。
46.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系统架构、主电路和/或主结构。
47.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架构层的子单元为设备和/或设施的基本架构、主电路、主结构、隔离结构、局部架构、局部电路和/或局部结构。
48.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设备和设施均包括多个部件,并且所述架构层的子流程包括:部件布局、部件选择、部件参数配置、冗余设置、模块化设置和保护部件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49.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单元,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是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内用于实现人机交互的子流程。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单元为显示单元、打印单元、声光提示单元、键盘输入单元、鼠标输入单元、通信单元、故障预警单元和实时保护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交互层的子流程为显示流程、打印流程、声光提示流程、键盘输入流程、鼠标输入流程、通信流程、故障预警流程和实时保护控制流程中的至少一个。
52.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单元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单元,其中所述运维层的子流程是为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实施检查、维护和/或修理的子流程。
53.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还包括监管层,所述监管层用于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其中所述监管层的子单元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单元,所述监管层的子流程是由第三方对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的安防措施进行监管的子流程。
54.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安全防护的对象包括:电故障、热故障、机械故障、化学故障、核故障、通信故障、电事故、热事故、机械事故、化学事故、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综合事故。
55.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大于8项,和/或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中每个层级的安防措施的数量大于1项。
56.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每个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
57.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为多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安全问题配置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
58.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59.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60.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61.根据权利要求40-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系统,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采用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63.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系统,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软件层、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至少两个,所述系统包括:
确定装置,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
获取装置,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以及
测试装置,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梯次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每个配置的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冗余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并且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固有安防措施是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64.一种用于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的系统,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多个层级中的每个层级包括为设备和/或设施进行安全防护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其中所述多个层级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所述系统包括:
确定装置,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以获得与所述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
获取装置,获取用于确定多个安防措施中每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的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以及
测试装置,按照所述测试方案和/或评价方案,对每个安防措施进行测试和/或评价以确定所述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
其中所述多个层级还包括架构层、交互层和运维层中的至少一个;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梯次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项按照梯次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每个配置的多个安防措施,并且为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设置逐渐升高的触发条件,使得与同一个安全问题相关联的多个安防措施能够依次生效;
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冗余配置的性能;
其中,所述多项按照冗余配置的安防措施是为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问题中的每个设置用于进行安全防护的冗余数量要求,并且为设置了冗余数量要求的安全问题配置大于冗余数量的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硬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被动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软件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交互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所述运维层中的安防措施的类型包括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
其中固有安防措施是架构层中的安防措施,所述固有安防措施是使得设备和/或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的整体架构、基本架构、局部结构、材料和/或布局具有自然规避安全问题的能力的安防措施。
65.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包括:
确定单元基于标准要求、根据生产厂家提出的建议、根据用户要求、根据测试厂家的反馈以及通过安全问题的原理分析来确定每个层级内需要确定安防性能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
66.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采用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总数量,实际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层级的数量和每个层级所采取的安防措施的数量。
67.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多个层级中每个层级所采取的至少一个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68.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确定所述设备和/或设施在所有层级中所采取的所有安防措施的安防性能。
69.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确定与设备和/或设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的多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或多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的性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主备配置的性能。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安全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安全问题具有一个主保护安防措施和至少一个后备保护安防措施。
71.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确定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安防性能:固有安防措施、被动安防措施、主动安防措施和智能安防措施,从而确定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固有安防措施的性能、被动安防措施的性能、主动安防措施的性能和/或智能安防措施的性能。
72.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73.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所述主动安防措施是根据监测信息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中的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74.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设备和/或设施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设备和/或设施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75.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所述被动安防措施是硬件和/或软件发生故障后,采取针对硬件和/或软件的保护措施或者调整硬件和/或软件的运行方式以阻止事故扩大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防措施。
76.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所述智能安防措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复杂感知或智能检测,从而提前调整设备和/或设施的运行方式以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的安防措施。
77.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安防措施的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和可靠性。
78.根据权利要求63或64所述的系统,其中多层安全防护体系的安防性能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全面性、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独立性、可靠性、均衡性、鲁棒性、扩展性和通用性。
CN201811313822.XA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492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3822.XA CN109492901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3822.XA CN109492901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2901A CN109492901A (zh) 2019-03-19
CN109492901B true CN109492901B (zh) 2023-01-20

Family

ID=6569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3822.XA Active CN109492901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290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244A (zh) * 2017-05-12 2017-08-29 天津大学 基于AADL的Web应用架构安全性的评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31B (zh) * 2010-09-07 2013-05-22 北京兵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网络架构安全体系及其安全方法
CN105119874A (zh) * 2015-06-17 2015-12-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一种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方法
CN105337971A (zh) * 2015-10-20 2016-02-17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电力信息系统云安全保障体系及其实现方法
CN106845836B (zh) * 2017-01-23 2020-06-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244A (zh) * 2017-05-12 2017-08-29 天津大学 基于AADL的Web应用架构安全性的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2901A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baliauskaite et al. Aligning cyber-physical system safety and security
Torres-Echeverría et al. Modeling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with MooN voting architectures addressing system reconfiguration for testing
CN101986358A (zh) 一种融合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电气火灾智能报警方法
CN104240781B (zh)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信号分配方法及系统
Liu et al. Reliability effects of test strategies on safety-instrumented systems in different demand modes
CN111428200B (zh) 一种跨空间连锁故障的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Liu et al. Improvement of fault diagnosis efficiency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using hybrid intelligence approach
CN103195583A (zh) 一种采用排气温度分散度监测保护燃气轮机燃烧的方法
CN109978500A (zh) 一种核电站失电试验管理系统
CN108196170A (zh) 一种故障电弧检测系统和方法
Dondossola et al. Critical utility infrastructural resilience
Park et al.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based importance analysis of cyber-attacks on nuclear power plants
CN104142628B (zh) 空间辐射环境可靠性指标的设计方法
CN107977311A (zh) 一种自动进行配电终端信息安全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9492901B (zh) 一种利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7092247B (zh) 一种基于状态数据的包装生产线故障诊断方法
CN104198951A (zh) 核电站380v移动应急电源的可靠性验证方法
Xiao et al. A workflow-based non-intrusive approach for enhancing the survivability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in cyber environment
CN205644630U (zh) 一种核电实物保护的有效性评价系统
Shu Recoverability of discrete-event systems with faults
CN115856675A (zh) 一种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463787A (zh) 用于提高在使用电池系统时的安全性的方法和装置
Oh et al. Fault-tolerant design for advanced diverse protection system
Liu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Fire PRA in Elimination of Fire Common Modes
Kumar et al. Modeling demand rate and imperfect proof-test and analysis of their effect on system safe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