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1830A - 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91830A CN109491830A CN201710821037.4A CN201710821037A CN109491830A CN 109491830 A CN109491830 A CN 109491830A CN 201710821037 A CN201710821037 A CN 201710821037A CN 109491830 A CN109491830 A CN 1094918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source
- application program
- specify information
- data
-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38—Restarting or rejuvenat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2—Reconfiguring to eliminate the err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包括: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以及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Web网站、APP等应用。这些应用现有数据存储的技术方案往往是将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源中。目前的数据源部署一般部署为一个数据源集群,集群中分为主数据源和从数据源。在网站正常的情况下,所有数据的写入操作都会直接作用于主数据源,同时,依靠数据源集群本身提供的同步复制机制,从数据源会从主数据源中进行数据复制,保证主从数据库间的数据一致。例如,当用户进行请求访问网站的页面时,首先从主数据源中读取出相关数据,然后将数据渲染在页面上,即完成页面的信息展示。
在实现本发明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用户访问的主数据源不可用时,需要人为修改数据源连接的IP地址,使数据源连接到从数据源上,修改之后还需要对系统进行重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包括: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以及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获取配置信息包括从所述应用程序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并且/或者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从所述应用程序获取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生成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包括: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监听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并在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时接收切换通知,所述切换通知表示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将所述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切换到所述第二数据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发送配置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并且/或者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监听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监听根据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生成的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数据源的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以及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获取配置信息包括从所述应用程序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并且/或者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从所述应用程序获取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生成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数据源的系统,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并在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时接收切换通知,所述切换通知表示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切换到所述第二数据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发送配置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并且/或者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监听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监听根据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生成的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避免过多人为操作而引起处理效率降低,并且在人为切换数据源之后需要重启系统,导致短暂无法访问数据源的问题,并因此可以实现提高处理效率,在切换数据源之后无需重启系统,从而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这里使用的词语“一”、“一个(种)”和“该”等也应包括“多个”、“多种”的意思,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实质上任意表示两个或更多可选项目的转折连词和/或短语,无论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还是附图中,都应被理解为给出了包括这些项目之一、这些项目任一方、或两个项目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应当被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以及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该数据源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与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监听该数据源指定信息并在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时接收切换通知,该切换通知表示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将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切换到第二数据源。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101、102、103所浏览的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用户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根据用户请求获取或生成的网页、信息、或数据等)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一般可以由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切换数据源的系统一般可以设置于服务器105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也可以由不同于服务器105且能够与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或服务器105通信的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切换数据源的系统也可以设置于不同于服务器105且能够与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或服务器105通信的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中。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一般还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或103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切换数据源的系统一般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或103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201、操作S202、操作S203和操作S204。
在操作S201,获取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在操作S202,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该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操作S203,保存数据源指定信息。
在操作S204,当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相关技术中,当主数据源中的第一数据源不可用时,需要人为修改数据源的IP地址,例如将主数据源的IP地址修改为从数据源的IP地址,然后重启系统。在此过程中,由于有过多的人为操作参与,降低了处理该事件的效率,并且在人为重启系统之后还会导致系统暂停工作,延长了用户访问的第一数据源时间,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和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实现当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参与,加快了处理该事件的效率,并且在执行切换操作后不用重启系统,为用户节省了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获取配置信息包括从应用程序获取所述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从应用程序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
应用程序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社交的应用程序(例如,微信、QQ、)、购物的应用程序(例如,京东、淘宝、亚马逊)、视频播放的应用程序(例如,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
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与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的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内容相同,但是每个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例如,与微信对应有3个数据源,分别为第一数据源、第二数据源和第三数据源,三个数据源的内容相同,但是第一数据源、第二数据源和第三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可以不同,例如第一数据源、第二数据源和第三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可以分为A、B和C。
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微信有3个可用的数据源,分别为第一数据源、第二数据源和第三数据源,第一数据源、第二数据源和第三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可以分为A、B和C,在用户使用微信时,可以指定微信与微信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A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保存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生成数据源节点,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该数据节点的内容为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如图3所示,除了参考图2描述的操作S201和操作S202之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操作S301和操作S302。
在操作S201,获取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在操作S202,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该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操作S301,生成数据源节点,该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该数据节点的内容为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在操作S302,将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第二数据源的标识,实现了将不可用的第一数据源切换为可用的第二数据源,切换过程简单快捷,使得用户很快就可以恢复浏览的数据界面,并且在执行切换操作后不用重启系统,为用户节省了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该数据节点的内容为第一数据源的标识。例如,应用程序为与微信所应的应用程序,微信为该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该应用程序访问的数据源为第一数据源,第一数据源的标识为A,即数据节点的名称为微信,数据源节点的内容为A。
当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第二数据源的标识。例如,将数据源节点的内容切换为与微信所对应的第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B,即切换后的数据源节点内容为B。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数据源指定信息和数据节点例如可以是上文参考图2和图3描述的配置信息、数据源指定信息和数据源节点。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401、操作S402、操作S403和操作S404。
在操作S40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在操作S402,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该数据源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操作S403,监听数据源指定信息并在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时接收切换通知,该切换通知表示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操作S404,将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切换到第二数据源。
在相关技术中,当主数据源中的第一数据源不可用时,需要人为修改数据源的IP地址,例如将主数据源的IP地址修改为从数据源的IP地址,然后重启系统。在此过程中,由于有过多的人为操作参与,降低了处理该事件的效率,并且在人为重启系统之后还会导致系统暂停工作,延长了用户访问的第一数据源时间,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发送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和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实现当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接收切换通知,将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切换到第二数据源,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参与,加快了处理该事件的效率,并且在执行切换操作后不用重启系统,为用户节省了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数据源指定信息和数据源节点例如可以是上文参考图2和图3描述的配置信息、数据源指定信息和数据节点。
如图5所示,除了参考图4描述的操作S401和操作S402之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操作S501和操作S502。
在操作S40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在操作S402,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该数据源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操作S501,监听根据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生成的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在操作S502,将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第二数据源的标识,实现了将不可用的第一数据源切换为可用的第二数据源,切换过程简单快捷,使得用户很快就可以恢复浏览的数据界面,并且在执行切换操作后不用重启系统,为用户节省了时间,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数据源的系统的框图。
如图6所示,切换数据源的系统6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二获取模块620、保存模块630和切换模块640。
第一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第二获取模块620,用于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该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保存模块630,用于保存数据源指定信息。
切换模块640,用于当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二获取模块620、保存模块630和切换模块640的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图2和图3的方法的实施过程相同或相似,在这里不再重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二获取模块620、保存模块630和切换模块640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二获取模块620、保存模块630和切换模块6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以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二获取模块620、保存模块630和切换模块6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模块的功能。
如图6所示,切换数据源的系统70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710、第二发送模块720、监听模块730和切换模块740。
第一发送模块710,用于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第二发送模块720,用于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该数据源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监听模块730,用于监听数据源指定信息并在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时接收切换通知,该切换通知表示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该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切换模块740,用于将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切换到第二数据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发送模块710、第二发送模块720、监听模块730和切换模块740的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图3和图4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过程相同或相似,在这里不再重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发送模块710、第二发送模块720、监听模块730和切换模块740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发送模块710、第二发送模块720、监听模块730和切换模块7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以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第一发送模块710、第二发送模块720、监听模块730和切换模块7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模块的功能。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800。图7示出的计算机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800包括处理器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8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810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81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参考图2~图5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803中,存储有系统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处理器801通过执行ROM 802和/或RAM 803中的程序来执行以上参考图2~图5描述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802和RAM 8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8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以上参考图2~图5描述的切换数据源的方法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系统8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805,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系统8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8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8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802和/或RAM 803和/或ROM 802和RAM 8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可以实现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任一方法。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包括:
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以及
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获取配置信息包括从所述应用程序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并且/或者
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从所述应用程序获取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生成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5.一种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包括: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监听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并在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时接收切换通知,所述切换通知表示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将所述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切换到所述第二数据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发送配置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并且/或者
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监听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监听根据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生成的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9.一种切换数据源的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以及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
获取配置信息包括从所述应用程序获取所述配置信息;并且/或者
获取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从所述应用程序获取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保存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生成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将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13.一种切换数据源的系统,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数据源中每个数据源的相应数据源标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不同;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用于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一数据源的第一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并在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时接收切换通知,所述切换通知表示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指定应用程序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切换到所述第二数据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发送配置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并且/或者
发送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监听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包括监听根据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生成的数据源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的名称为所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为所述第一数据源的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第一数据源变为不可用时,所述数据源指定信息被切换为与所述应用程序可用的第二数据源的第二数据源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将所述数据节点的内容切换为所述第二数据源的标识。
17.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1037.4A CN109491830A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1037.4A CN109491830A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91830A true CN109491830A (zh) | 2019-03-19 |
Family
ID=65687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21037.4A Pending CN109491830A (zh) | 2017-09-12 | 2017-09-12 | 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49183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62854A (zh) * | 2019-05-21 | 2019-09-20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1049689A (zh) * | 2019-12-25 | 2020-04-21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中心切换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28855A1 (en) * | 2006-09-06 | 2008-03-1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network arrangement for distributing database chang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1207512A (zh) * | 2006-12-22 | 2008-06-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系统冗灾备份和切换方法 |
CN101295304A (zh) * | 2007-04-29 | 2008-10-29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自动切换数据源的方法、装置及一种数据源切换器 |
CN101408899A (zh) * | 2008-11-21 | 2009-04-15 | 北京中企开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站多数据源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1876924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升东网络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数据库故障自动检测及转移方法 |
CN102955851A (zh) * | 2012-10-30 | 2013-03-06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3559379A (zh) * | 2013-09-24 | 2014-02-05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源有效性判断方法及双数据源选择方法 |
CN103914354A (zh) * | 2012-12-31 | 2014-07-09 |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库故障修复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408058A (zh) * | 2014-10-29 | 2015-03-1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访问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461789A (zh) * | 2014-12-30 | 2015-03-25 |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灾备系统主备切换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5653401A (zh) * | 2015-12-28 | 2016-06-08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系统灾备、运维、监控和应急启停调度方法及装置 |
CN106156044A (zh) * | 2015-03-26 | 2016-11-2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数据库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919473A (zh) * | 2015-12-28 | 2017-07-0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灾备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 |
CN107045509A (zh) * | 2016-02-05 | 2017-08-15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切换数据库连接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
-
2017
- 2017-09-12 CN CN201710821037.4A patent/CN1094918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28855A1 (en) * | 2006-09-06 | 2008-03-1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network arrangement for distributing database chang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1207512A (zh) * | 2006-12-22 | 2008-06-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系统冗灾备份和切换方法 |
CN101295304A (zh) * | 2007-04-29 | 2008-10-29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自动切换数据源的方法、装置及一种数据源切换器 |
CN101408899A (zh) * | 2008-11-21 | 2009-04-15 | 北京中企开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站多数据源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1876924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升东网络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数据库故障自动检测及转移方法 |
CN102955851A (zh) * | 2012-10-30 | 2013-03-06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3914354A (zh) * | 2012-12-31 | 2014-07-09 |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库故障修复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559379A (zh) * | 2013-09-24 | 2014-02-05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源有效性判断方法及双数据源选择方法 |
CN104408058A (zh) * | 2014-10-29 | 2015-03-1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访问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461789A (zh) * | 2014-12-30 | 2015-03-25 |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灾备系统主备切换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6156044A (zh) * | 2015-03-26 | 2016-11-2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数据库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5653401A (zh) * | 2015-12-28 | 2016-06-08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系统灾备、运维、监控和应急启停调度方法及装置 |
CN106919473A (zh) * | 2015-12-28 | 2017-07-0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灾备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 |
CN107045509A (zh) * | 2016-02-05 | 2017-08-15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切换数据库连接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62854A (zh) * | 2019-05-21 | 2019-09-20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1049689A (zh) * | 2019-12-25 | 2020-04-21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中心切换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23149A1 (zh) | 一种动态返回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010827B (zh) | 页面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9657174A (zh) | 用于更新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992406A (zh) | 图片请求方法、响应图片请求的方法及客户端 | |
CN110321738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9150929B (zh) | 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 |
US12050615B2 (en) | Present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427304A (zh) | 用于银行系统的运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
CN110007936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9961331A (zh) | 页面处理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981719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0019539A (zh) | 一种数据仓库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138827A (zh) | 展示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
CN113760488A (zh) | 调度任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9992177A (zh) | 电子设备的用户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 |
CN109814957A (zh) | 一种用于ios系统的标签添加方法和装置 | |
CN109491830A (zh) | 切换数据源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1161072A (zh) | 基于区块链的随机数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996179A (zh) | 业务节点的测试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09783201A (zh) | 数据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1953718A (zh) | 一种页面调试方法和装置 | |
US1127730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information | |
CN110019525A (zh) | 一种数据库扩容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688793B (zh) | 数据包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3176937A (zh) |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