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9657B -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9657B
CN109489657B CN201811397615.7A CN201811397615A CN109489657B CN 109489657 B CN109489657 B CN 109489657B CN 201811397615 A CN201811397615 A CN 201811397615A CN 109489657 B CN109489657 B CN 109489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field
field
main view
slave
st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76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89657A (zh
Inventor
熊琨
王春喜
姜云翔
王锴磊
沙春哲
刘莎
王强
王正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Aerospace Institute for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Aerospace Institute for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Beijing Aerospace Institute for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Priority to CN2018113976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89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89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9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89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9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02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astronom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Abstract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包括主视场与从视场;其中主视场探测系统包括主视场遮光罩、主视场镜头、主视场CMOS探测器、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主视场曝光控制、主视场图像数据、主机HPI通信总线,主视场遮光罩、主视场镜头和主视场CMOS探测器共同构成主视场探测头部,主视场CMOS探测器连接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连接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主视场探测头部受到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产生的主视场曝光控制信号的驱动生主视场图像数据;主视场图像数据经过高速串行数据总线传至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主视场图像数据经过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的预处理后,提取出主视场星图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姿态融合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星敏感器普遍采用单探测视场进行姿态测量。下面对单一视场星光姿态测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星敏感器利用恒星矢量的确定性进行自主定姿。受视觉测量原理的限制,视轴方向角分辨率远大于其它两个正交轴向,姿态解算结果中绕视轴方向的姿态角不确定度是垂直视轴两个轴向的6-16倍。因此,单视场星光姿态测量无法实现三轴等精度姿态输出。
为减小绕视轴方向姿态角的不确定度,一些方案使用提升探测阵列的像元数量的方法提高各个轴向的像元角分辨率。此类测量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并不能改变三轴姿态测量不确定度不等的问题;(2)当像元数达到一定数量后,绕视轴方向姿态角的不确定度很难继续提升;(3)测量不确定度指标的提升是以动态性能下降为代价的。
除测量不确定度外,单一视场星光姿态测量的可靠性较差。当视场受到干扰或者出现故障时,将完全丧失姿态测量的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一种能实现三轴等不确定度姿态测量且具有较高可靠性的星光测量装置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单一视场星光姿态测量方法存在的三轴姿态不等精度、可靠性差的缺陷,提出一种双视场星光姿态测量装置和方法,以实现三轴等精度姿态测量,并提高测量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包括主视场与从视场;
其中主视场探测系统包括主视场遮光罩、主视场镜头、主视场CMOS探测器、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主视场曝光控制、主视场图像数据、主机HPI通信总线,主视场遮光罩、主视场镜头和主视场CMOS探测器共同构成主视场探测头部,主视场CMOS探测器连接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连接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主视场探测头部受到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产生的主视场曝光控制信号的驱动生主视场图像数据;主视场图像数据经过高速串行数据总线传至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主视场图像数据经过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的预处理后,提取出主视场星图信息,并通过HPI数据总线传输至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经过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的处理后,最终得到的融合姿态信息和主视场信息通过HPI数据总线传回给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
从视场测量装置与主视场一致;从视场探测系统包括从视场遮光罩、从视场镜头、从视场CMOS探测器、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从视场曝光控制、从视场图像数据、从机HPI通信总线,从视场遮光罩、从视场镜头和从视场CMOS探测器共同构成从视场探测头部,从视场CMOS探测器连接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连接从视场算法处理电路,从视场探测头部受到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产生的从视场曝光控制信号的驱动生从视场图像数据;从视场图像数据经过高速串行数据总线传至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从视场图像数据经过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的预处理后,提取出从视场星图信息,并通过HPI数据总线传输至从视场算法处理电路;经过从视场算法处理电路的处理后,最终得到的融合姿态信息和从视场信息通过HPI数据总线传回给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
所述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还连接整机通信接口。
主视场与从视场共同安装在整机壳体上,主视场测量装置镜头的光轴和从视场测量装置镜头的光轴均与整机水平地面呈45°夹角,两者观测方位角相差 180°。
所述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向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提供从机曝光就绪标志信号,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向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提供曝光同步信号;为实现双视场融合姿态测量,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和从视场算法处理电路之间通过串口总线连接。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整个装置上电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均进入待机状态;在接收到参数设置指令后进行曝光时长、图像增益、四连通域区域分割灰度阈值参数的设置,设置完成后回到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待机状态下;
S2: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在接收到星敏状态切换指令后,主视场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均进入星敏感器状态;星敏感器状态即为整个装置的工作状态;
S3:同步曝光;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曝光就绪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接到该标志信号后启动曝光,并以脉冲形式向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发送曝光同步信号;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在接到该信号后,遂启动曝光;
S4:星点信息传输;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曝光后,得到的星图图像经过处理,提取出图像中各星点光斑区域;各点斑的位置描述数据和灰度数据构成了星图信息;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将星图信息通过主机HPI通信总线与从机HPI通信总线分别传至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与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
S5:姿态信息回传;经过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解算得到的融合姿态由HPI 数据总线回传给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在接到融合姿态信息后,将融合姿态信息作为测量结果通过整机通信接口传出;
还包括S6: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完成应答缓存更新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均跳转至S3开始继续执行。
还包括S7:若需要再次进行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的参数设置,则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可通过待机状态切换指令跳转至S1开始执行。
所述S4中,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曝光后,得到的星图图像经过四连通域区域分割算法处理。
所述S5中,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解算得到的融合姿的方法具体包括:
S5.1:星点定位;星点定位包括质心定位和观测矢量求解两步;第1步:由 HPI数据总线与从机HPI通信总线传来的星图信息中,包含有各颗星点光斑的位置信息和灰度信息;质心定位通过灰度重心法求得各星点的亚像素级位置;第2步:将星点亚像素位置代入无穷远相机成像模型中,求得观测矢量;若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或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传入图像信息的数据量大于上限阈值则认定该视场被杂光干扰,则终止;若逻辑驱动模块传入图像信息数据小于下限值则认定该视场缺少足够星点信息,亦终止;
S5.2:星图识别;根据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与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各自星点定位得到的观测矢量,结合高精度天文星表,进行星图识别;若识别成功,则得到两个视场中各颗星点在天球坐标系下对应的参考矢量;若识别失败,则跳过后续环节直接生成主视场信息或从视场信息;
S5.3:姿态解算及跟踪预测;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将S5.1第2步中所得的观测矢量与S5.2中所得的天球坐标系下对应的参考矢量联立,使用多矢量定姿的QUEST算法求得主视场姿态信息;若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根据最近2帧星图均成功求得了主视场姿态信息,则可对于下1帧星图中可能出现的星点进行跟踪预测,减少星图识别搜索的范围;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的姿态解算及跟踪预测方法与主视场一致;
S5.4: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等待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传来从视场观测矢量和参考矢量信息;若等待时间超时,则终止;
S5.5:融合姿态解算;记主视场内观测星数为n1,从视场内观测星数为n2,主视场各星的观测矢量为w1i,对应的参考矢量为v1i,从视场各星在从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下的观测矢量为w2j,对应的参考矢量为v2j,从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至主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R;则从视场各星在主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下的观测矢量w'2j为:
w′2j=R·w2j (1)
将主视场观测星的观测矢量w1i和参考矢量v1i和从视场观测星的观测矢量 w'2j和参考矢量v2j送入带权重的QUEST算法中进行解算,从而得到融合姿态。主视场观测星的权重k1,从视场观测星的权重k2分别为:
k1=1/2n1 (2)
k2=1/2n2 (3)
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将解算得到的融合姿态和主视场信息通过HPI数据总线一并回传至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
所述S5.2中,星图识别采用角距三角形匹配算法。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补充内容:相比传统星光姿态测量方法解算三轴姿态中固有一个测量精度较差的轴向,本方法可实现三轴高精度姿态测量。此外,本装置使用两个探测视场,在一个视场受到干扰时,仍能输出姿态测量信息,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主视场遮光罩、2从视场遮光罩、3主视场镜头、4从视场镜头、5主视场CMOS探测器、6从视场CMOS探测器、7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9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1主视场曝光控制、12从视场曝光控制、13主视场图像数据、14从视场图像数据、15曝光同步信号、16从机曝光就绪标志信号、17主机HPI通信总线、18从机HPI 通信总线、19串口数据总线、20整机壳体、21整机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视场星光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包括主视场与从视场;
其中主视场探测系统包括主视场遮光罩1、主视场镜头3、主视场CMOS 探测器5、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主视场曝光控制 11、主视场图像数据13、主机HPI通信总线17,主视场遮光罩1、主视场镜头 3和主视场CMOS探测器5共同构成主视场探测头部,主视场CMOS探测器5 连接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连接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9,主视场探测头部受到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产生的主视场曝光控制信号11的驱动生主视场图像数据13。主视场图像数据13经过高速串行数据总线传至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主视场图像数据13经过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的预处理后,提取出主视场星图信息,并通过HPI数据总线17传输至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9。经过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9的处理后,最终得到的融合姿态信息和主视场信息通过HPI数据总线17传回给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还连接整机通信接口21。
从视场测量装置与主视场一致。从视场探测系统包括从视场遮光罩2、从视场镜头4、从视场CMOS探测器6、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从视场曝光控制12、从视场图像数据14、从机HPI通信总线18,从视场遮光罩2、从视场镜头4和从视场CMOS探测器6共同构成从视场探测头部,从视场CMOS探测器6连接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8,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8 连接从视场算法处理电路10,从视场探测头部受到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8产生的从视场曝光控制信号12的驱动生从视场图像数据14。从视场图像数据14经过高速串行数据总线传至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8。从视场图像数据14经过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8的预处理后,提取出从视场星图信息,并通过HPI数据总线 18传输至从视场算法处理电路10。经过从视场算法处理电路10的处理后,最终得到的融合姿态信息和从视场信息通过HPI数据总线18传回给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8。
此外,为实现双视场的同步曝光,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8向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提供从机曝光就绪标志信号16,主视场逻辑驱动电路7向从视场逻辑驱动电路8提供曝光同步信号15。为实现双视场融合姿态测量,主视场算法处理电路9和从视场算法处理电路10之间通过串口总线19连接。
主视场探测系统与从视场探系统共同安装在整机壳体20上,主视场测量装置镜头的光轴和从视场测量装置镜头的光轴均与整机水平地面呈45°夹角,两者观测方位角相差180°。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整个装置上电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均进入待机状态。在接收到参数设置指令后进行曝光时长、图像增益、四连通域区域分割灰度阈值参数的设置,设置完成后回到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待机状态下。
S2: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在接收到星敏状态切换指令后,主视场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均进入星敏感器状态。星敏感器状态即为整个装置的工作状态。
S3:同步曝光。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曝光就绪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 7接到该标志信号后启动曝光,并以脉冲形式向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发送曝光同步信号。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在接到该信号后,遂启动曝光。
S4:星点信息传输。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曝光后,得到的星图图像经过四连通域区域分割算法处理,提取出图像中各星点光斑区域。各点斑的位置描述数据和灰度数据构成了星图信息。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将星图信息通过主机HPI通信总线17与从机 HPI通信总线18分别传至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与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
S5:姿态信息回传。经过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解算得到的融合姿态由HPI 数据总线17回传给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在接到融合姿态信息后,将融合姿态信息作为测量结果通过整机通信接口21传出。
S6: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完成应答缓存更新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均跳转至自第(3)步开始继续执行。
S7:若需要再次进行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的参数设置,则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可通过待机状态切换指令跳转至第(1)步开始执行。
S5中,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解算得到的融合姿的方法具体包括:
S5.1:星点定位。星点定位包括质心定位和观测矢量求解两步。第1步:由 HPI数据总线17与从机HPI通信总线18传来的星图信息中,包含有各颗星点光斑的位置信息和灰度信息。质心定位通过灰度重心法求得各星点的亚像素级位置。第2步:将星点亚像素位置代入无穷远相机成像模型中,求得观测矢量。例外地,若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或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传入图像信息的数据量大于上限阈值则认定该视场被杂光干扰,则终止;若逻辑驱动模块传入图像信息数据小于下限值则认定该视场缺少足够星点信息,亦终止。
S5.2:星图识别。根据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与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各自星点定位得到的观测矢量,结合高精度天文星表,分别进行星图识别。星图识别采用角距三角形匹配算法,若识别成功,则得到两个视场中各颗星点在天球坐标系下对应的参考矢量;若识别失败,则跳过后续环节直接生成主视场信息或从视场信息
S5.3:姿态解算及跟踪预测。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将(1)中所得的观测矢量与(2)中所得的天球坐标系下对应的参考矢量联立,使用多矢量定姿的 QUEST算法求得主视场姿态信息。若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根据最近2帧星图均成功求得了主视场姿态信息,则可对于下1帧星图中可能出现的星点进行跟踪预测,减少星图识别搜索的范围。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的姿态解算及跟踪预测方法与主视场一致。
S5.4: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等待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传来从视场观测矢量和参考矢量信息。若等待时间超时,则终止。
S5.5:融合姿态解算。记主视场内观测星数为n1,从视场内观测星数为n2,主视场各星的观测矢量为w1i,对应的参考矢量为v1i,从视场各星在从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下的观测矢量为w2j,对应的参考矢量为v2j,从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至主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R。则从视场各星在主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下的观测矢量w'2j为:
w′2j=R·w2j (1)
将主视场观测星的观测矢量w1i和参考矢量v1i和从视场观测星的观测矢量 w'2j和参考矢量v2j送入带权重的QUEST算法中进行解算,从而得到融合姿态。主视场观测星的权重k1,从视场观测星的权重k2分别为:
k1=1/2n1 (2)
k2=1/2n2 (3)
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将解算得到的融合姿态和主视场信息通过HPI数据总线17一并回传至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

Claims (10)

1.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视场与从视场;
其中主视场探测系统包括主视场遮光罩(1)、主视场镜头(3)、主视场CMOS探测器(5)、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主视场曝光控制信号(11)、主视场图像数据(13)、主机HPI通信总线(17),主视场遮光罩(1)、主视场镜头(3)和主视场CMOS探测器(5)共同构成主视场探测头部,主视场CMOS探测器(5)连接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连接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主视场探测头部受到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产生的主视场曝光控制信号(11)驱动生成主视场图像数据(13);主视场图像数据(13)经过高速串行数据总线传至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主视场图像数据(13)经过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的预处理后,提取出主视场星图信息,并通过主机HPI通信总线(17)传输至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经过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的处理后,最终得到的融合姿态信息和主视场信息通过主机HPI通信总线(17)传回给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
从视场测量装置与主视场一致;从视场探测系统包括从视场遮光罩(2)、从视场镜头(4)、从视场CMOS探测器(6)、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从视场曝光控制信号(12)、从视场图像数据(14)、从机HPI通信总线(18),从视场遮光罩(2)、从视场镜头(4)和从视场CMOS探测器(6)共同构成从视场探测头部,从视场CMOS探测器(6)连接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连接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从视场探测头部受到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产生的从视场曝光控制信号(12)的驱动生成从视场图像数据(14);从视场图像数据(14)经过高速串行数据总线传至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从视场图像数据(14)经过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的预处理后,提取出从视场星图信息,并通过从机HPI通信总线(18)传输至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经过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的处理后,最终得到的融合姿态信息和从视场信息通过从机HPI通信总线(18)传回给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还连接整机通信接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视场与从视场共同安装在整机壳体(20)上,主视场测量装置镜头的光轴和从视场测量装置镜头的光轴均与整机水平地面呈45°夹角,两者观测方位角相差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向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提供从机曝光就绪标志信号(16),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向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提供曝光同步信号(15);为实现双视场融合姿态测量,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和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之间通过串口总线(19)连接。
5.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整个装置上电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均进入待机状态;在接收到参数设置指令后进行曝光时长、图像增益、四连通域区域分割灰度阈值参数的设置,设置完成后回到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待机状态下;
S2: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在接收到星敏状态切换指令后,主视场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均进入星敏感器状态;星敏感器状态即为整个装置的工作状态;
S3:同步曝光;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曝光就绪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接到标志信号后启动曝光,并以脉冲形式向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发送曝光同步信号;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在接到信号后,遂启动曝光;
S4:星点信息传输;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曝光后,得到的星图图像经过处理,提取出图像中各星点光斑区域;各点斑的位置描述数据和灰度数据构成了星图信息;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将星图信息通过主机HPI通信总线(17)与从机HPI通信总线(18)分别传至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与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
S5:姿态信息回传;经过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解算得到的融合姿态由主机HPI通信总线(17)回传给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在接到融合姿态信息后,将融合姿态信息作为测量结果通过整机通信接口(21)传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6: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完成应答缓存更新后,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均跳转至S3开始继续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7:若需要再次进行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的参数设置,则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可通过待机状态切换指令跳转至S1开始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和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曝光后,得到的星图图像经过四连通域区域分割算法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解算得到的融合姿的方法具体包括:
S5.1:星点定位;星点定位包括质心定位和观测矢量求解两步;第1步:由主机HPI通信总线(17)与从机HPI通信总线(18)传来的星图信息中,包含有各颗星点光斑的位置信息和灰度信息;质心定位通过灰度重心法求得各星点的亚像素级位置;第2步:将星点亚像素位置代入无穷远相机成像模型中,求得观测矢量;若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或从视场逻辑驱动模块(8)传入图像信息的数据量大于上限阈值则认定视场被杂光干扰,则终止;若逻辑驱动模块传入图像信息数据小于下限值则认定视场缺少足够星点信息,亦终止;
S5.2:星图识别;根据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与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各自星点定位得到的观测矢量,结合高精度天文星表,进行星图识别;若识别成功,则得到两个视场中各颗星点在天球坐标系下对应的参考矢量;若识别失败,则跳过后续环节直接生成主视场信息或从视场信息;
S5.3:姿态解算及跟踪预测;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将S5.1第2步中所得的观测矢量与S5.2中所得的天球坐标系下对应的参考矢量联立,使用多矢量定姿的QUEST算法求得主视场姿态信息;若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根据最近2帧星图均成功求得了主视场姿态信息,则可对于下1帧星图中可能出现的星点进行跟踪预测,减少星图识别搜索的范围;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的姿态解算及跟踪预测方法与主视场一致;
S5.4: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等待从视场算法处理模块(10)传来从视场观测矢量和参考矢量信息;若等待时间超时,则终止;
S5.5:融合姿态解算;记主视场内观测星数为n1,从视场内观测星数为n2,主视场各星的观测矢量为w1i,对应的参考矢量为v1i,从视场各星在从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下的观测矢量为w2j,对应的参考矢量为v2j,从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至主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为R;则从视场各星在主视场相机测量坐标系下的观测矢量w'2j为:
w′2j=R·w2j 公式(1)
将主视场观测星的观测矢量w1i和参考矢量v1i和从视场观测星的观测矢量w'2j和参考矢量v2j送入带权重的QUEST算法中进行解算,从而得到融合姿态;主视场观测星的权重k1,从视场观测星的权重k2分别为:
k1=1/2n1 公式(2)
k2=1/2n2 公式(3)
主视场算法处理模块(9)将解算得到的融合姿态和主视场信息通过主机HPI通信总线(17)一并回传至主视场逻辑驱动模块(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2中,星图识别采用角距三角形匹配算法。
CN201811397615.7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9489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7615.7A CN109489657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7615.7A CN109489657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9657A CN109489657A (zh) 2019-03-19
CN109489657B true CN109489657B (zh) 2022-04-19

Family

ID=6569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7615.7A Active CN109489657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89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7879B (zh) * 2020-04-22 2021-10-0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基于多维差异化误差特性分布的双星敏加权姿态确定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5793A (en) * 1994-10-07 1996-06-11 Santa Barbara Instrument Group Optical head having an imaging sensor for imaging an object in a field of view and a tracking sensor for tracking a star off axis to the field of view of the imaging sensor
CN101592490A (zh) * 2009-07-06 2009-12-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自适应控阵星敏感器
CN103363987A (zh) * 2013-06-26 2013-1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视场星敏感器的星图识别方法
CN104034331A (zh) * 2014-06-12 2014-09-10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兼有目标探测功能的星敏感器
CN106441283A (zh) * 2016-10-12 2017-02-22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主标较的星矢量级多视场星敏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CN107084715A (zh) * 2017-04-10 2017-08-22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星敏感器的异步多帧星图融合方法
CN107883946A (zh) * 2017-10-31 2018-04-06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三角形匹配式星敏感器星库的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5793A (en) * 1994-10-07 1996-06-11 Santa Barbara Instrument Group Optical head having an imaging sensor for imaging an object in a field of view and a tracking sensor for tracking a star off axis to the field of view of the imaging sensor
CN101592490A (zh) * 2009-07-06 2009-12-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自适应控阵星敏感器
CN103363987A (zh) * 2013-06-26 2013-1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视场星敏感器的星图识别方法
CN104034331A (zh) * 2014-06-12 2014-09-10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兼有目标探测功能的星敏感器
CN106441283A (zh) * 2016-10-12 2017-02-22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主标较的星矢量级多视场星敏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CN107084715A (zh) * 2017-04-10 2017-08-22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星敏感器的异步多帧星图融合方法
CN107883946A (zh) * 2017-10-31 2018-04-06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三角形匹配式星敏感器星库的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卫星高精度相对姿态确定技术;张春青;《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40630;第40卷(第3期);第19-2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9657A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1297B2 (en)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object identifying method, program, and object identifying system
JP7240367B2 (ja) 車両の位置特定に用いられる方法、装置、電子デバイス及び記憶媒体
US11802769B2 (en) Lane line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CN109509230A (zh) 一种应用于多镜头组合式全景相机的slam方法
CN110849362B (zh) 一种基于车载惯性的激光雷达与视觉组合导航算法
CN108406731A (zh) 一种基于深度视觉的定位装置、方法及机器人
CN101592490B (zh) 一种自适应控阵星敏感器
CN104217439B (zh) 一种室内视觉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3901895B (zh) 一种基于无极FastSLAM算法和匹配优化目标定位方法及机器人
CN108520559B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无人机定位导航的方法
CN104864889A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机器人里程计校正系统及方法
CN110887486B (zh) 一种基于激光线辅助的无人机视觉导航定位方法
CN110751123B (zh) 一种单目视觉惯性里程计系统及方法
CN110517284B (zh)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和ptz摄像机的目标追踪方法
CN112629519B (zh) 一种目标定位手持观测仪及其导航方法
CN109991900A (zh) 嵌入式导星处理系统
CN111968228B (zh) 一种基于航空装配的增强现实自定位方法
WO2022250468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3d object detec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
CN104680528A (zh)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排爆机器人空间定位方法
CN112862881A (zh) 基于众包多车摄像头数据的道路地图构建与融合的方法
CN109489657B (zh)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姿态融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3052897A (zh) 定位初始化方法和相关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731503B (zh) 一种基于前端紧耦合的位姿估计方法及系统
Cui et al. Precise landing control of UAV based on binocular visual SLAM
CN112444245A (zh) 一种基于偏振光、光流矢量、双目视觉传感器的仿昆虫视觉组合导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