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4508A -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4508A
CN109484508A CN201810743790.0A CN201810743790A CN109484508A CN 109484508 A CN109484508 A CN 109484508A CN 201810743790 A CN201810743790 A CN 201810743790A CN 109484508 A CN109484508 A CN 109484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vity
mobile mechanism
elasticity
piston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37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Qi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Qi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Qi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Qi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37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845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84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45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62D57/03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supporting base and leg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feet or sk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它包括壳体、前腿、前移动机构、后腿、后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信传感模块、柔性铰链、步态调节阀,所述的前腿设置在壳体前端,并通过柔性铰链与壳体相连,所述的前移动机构由前活塞缸和前活塞杆组成,其前活塞缸通过铰链与前腿连接,前活塞杆通过铰链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后腿设置在壳体后端。本发明通过利用全新的动力源设计、腿部的柔顺性化处理等,使得机器人体积重量小,控制方案简单,结构可靠,适合在微型场合中使用,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微型爬行机器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两足来爬行的微型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爬行机器人的尺寸相对较大,并且不能在例如小于30mm的气隙内爬行。现有的微型爬行机器人大都使用滚轮或履带作为驱动机构。此外,现有的微型爬行机器人的构造都是刚性的,限制了机器人能够爬行的气隙尺寸。特别是在例如管道内爬行的一些特殊应用的场合,这种限制尤其明显。
目前在对于微型场合的探测检测中,诸如管道或气隙的直径小于30mm时,需要借助于机器人将微型探测设备携带至目标位置,来进行探测或检查,常规的机器人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常规机器人采用轮式或者履带式移动,体积较大,不能在微型场合下工作;(2)需要利用多个动力源来提供动力,增大了机器人重量,同时造成装置体积过大;(3)机构的构造为刚性结构,柔顺性差,对管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4)因采用轮式或履带式机构,造成机器人的控制复杂,而在细微场合中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1.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机器人存在的体积大、重量大、机构柔顺性差、控制复杂,而造成无法在微型场合下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通过利用全新的动力源设计、腿部的柔顺性化处理等,使得机器人体积重量小,控制方案简单,结构可靠,适合在微型场合中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包括壳体、前腿、前移动机构、后腿、后移动机构、驱动机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信传感模块、柔性铰链、步态调节阀,所述的前腿设置在壳体前端,并通过柔性铰链与壳体相连,所述的前移动机构由前活塞缸和前活塞杆组成,其前活塞缸通过铰链与前腿连接,前活塞杆通过铰链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后腿设置在壳体后端,并通过柔性铰链与壳体相连,所述的后移动机构由后活塞缸和后活塞杆组成,后活塞缸与后腿铰接,后活塞杆与壳体铰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传感模块均设置在壳体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由腔体、上弹性活动膜、上复位弹簧、上气压管、起振盘、电机、下弹性活动膜、下复位弹簧、下气压管组成,所述的腔体的外侧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的腔体内部有三个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并与壳体内壁构成上腔体,所述的下弹性活动膜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并与壳体内壁构成下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和下弹性活动膜与壳体内壁构成中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为封闭腔体,所述的上复位弹簧设置在上腔体中,所述的下复位弹簧设置在下腔体中,所述的上气压管一端与上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前移动机构中的前活塞缸相连,所述的下气压管一端与下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后移动机构中的后活塞缸相连,所述的起振盘设置在中腔体中,并与上弹性活动膜、下弹性活动膜贴合,所述的起振盘的传动轴为偏心设置,并与电机的轴相连,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架与壳体相连;
所述的步态调节阀由上控制阀、下控制阀组成,所述的上控制阀固连在腔体的上侧,并通过空心软管与上腔体连通,所述的下控制阀固连在腔体的下侧,并通过空心管与下腔体连通。
所述的柔性铰链的截面为圆弧形。
所述的上复位弹簧和下复位弹簧均为压缩弹簧。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动力源设计,利用单一的电机来提供微型机器人两足的运动控制,使得控制方案简单,同时由于采用单一的动力源,减小了机器人体积、降低了机器人的重量。
(2)本发明对于机器人的腿部连接采用柔顺铰链来完成,增大了机构的柔顺性,避免了使用常规机械铰链带来的制造复杂、体积大、柔顺性差的问题,并且腿部可采用柔软材料制作,增大了装置的柔顺性。
(3)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机械方案,利用全新的动力体系和全新的运动关节,使得其更能够适合在微型场合中使用。
(4)本发明其外壳可采用柔软材料制作,使得其可以承受一定的挤压,进而可以保证在工作过程中因环境恶劣造成挤压时不被损毁,能满足在工况恶劣的情况下工作。
(5)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低廉,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以作为一次性耗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驱动机构6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的B向视图。
附图中:1—壳体,2—前腿,3—前移动机构,4—后腿,5—后移动机构,6—驱动机构,7—电源模块,8—控制模块,9—通信传感模块,10—柔性铰链,11—步态调节阀;61—腔体,62—上弹性活动膜,63—上复位弹簧,64—上气压管,65—起振盘,66—电机,67—下弹性活动膜,68—下复位弹簧,69—下气压管;111—上控制阀,112—下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包括壳体1、前腿2、前移动机构3、后腿4、后移动机构5、驱动机构6、电源模块7、控制模块8、通信传感模块9、柔性铰链10、步态调节阀11,所述的前腿2设置在壳体1前端,并通过柔性铰链10与壳体1相连,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由前活塞缸和前活塞杆组成,其前活塞缸通过铰链与前腿2连接,前活塞杆通过铰链与壳体1连接,所述的后腿4设置在壳体1后端,并通过柔性铰链10与壳体1相连,所述的后移动机构5由后活塞缸和后活塞杆组成,后活塞缸与后腿4铰接,后活塞杆与壳体1铰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6、电源模块7、控制模块8和通信传感模块9均设置在壳体1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6由腔体61、上弹性活动膜62、上复位弹簧63、上气压管64、起振盘65、电机66、下弹性活动膜67、下复位弹簧68、下气压管69组成,所述的腔体61的外侧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的腔体61内部有三个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62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并与壳体1内壁构成上腔体,所述的下弹性活动膜67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并与壳体1内壁构成下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62和下弹性活动膜67与壳体1内壁构成中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为封闭腔体,所述的上复位弹簧63设置在上腔体中,所述的下复位弹簧68设置在下腔体中,所述的上气压管64一端与上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缸相连,所述的下气压管69一端与下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缸相连,所述的起振盘65设置在中腔体中,并与上弹性活动膜62、下弹性活动膜67贴合,所述的起振盘65的传动轴为偏心设置,并与电机66的轴相连,所述的电机66通过支架与壳体1相连;
所述的步态调节阀11由上控制阀111、下控制阀112组成,所述的上控制阀111固连在腔体61的上侧,并通过空心软管与上腔体连通,所述的下控制阀112固连在腔体61的下侧,并通过空心管与下腔体连通。
所述的柔性铰链10的截面为圆弧形。
所述的上复位弹簧63和下复位弹簧68均为压缩弹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的壳体(1)、前腿(2)、后腿(4)均采用硅胶制作;
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和后移动机构(5)的初始状态相反,即在未运动之前,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杆位于前活塞缸的最上端,此时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杆位于后活塞缸的最下端,关闭上控制阀(111)和下控制阀(112)。
此时开启电机(66),机器人处于双足并行移动步态。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的壳体(1)、前腿(2)、后腿(4)均采用硅胶制作;
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和后移动机构(5)的初始状态相同,即在未运动之前,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杆位于前活塞缸的最上端,此时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杆位于后活塞缸的最上端,关闭上控制阀(111)和下控制阀(112)。
此时开启电机(66),机器人处于双足交替移动步态。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所述的壳体(1)、前腿(2)、后腿(4)均采用硅胶制作;
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和后移动机构(5)的初始状态相同,即在未运动之前,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杆位于前活塞缸的最上端,此时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杆位于后活塞缸的最上端;
开启上控制阀(111),关闭下控制阀(112),使得机器人前腿(2)的移动幅度小于后腿(4)的移动幅度;
此时开启电机(66),机器人处于跳跃步态。

Claims (5)

1.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前腿(2)、前移动机构(3)、后腿(4)、后移动机构(5)、驱动机构(6)、电源模块(7)、控制模块(8)、通信传感模块(9)、柔性铰链(10)、步态调节阀(11),所述的前腿(2)设置在壳体(1)前端,并通过柔性铰链(10)与壳体(1)相连,所述的前移动机构(3)由前活塞缸和前活塞杆组成,其前活塞缸通过铰链与前腿(2)连接,前活塞杆通过铰链与壳体(1)连接,所述的后腿(4)设置在壳体(1)后端,并通过柔性铰链(10)与壳体(1)相连,所述的后移动机构(5)由后活塞缸和后活塞杆组成,后活塞缸与后腿(4)铰接,后活塞杆与壳体(1)铰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6)、电源模块(7)、控制模块(8)和通信传感模块(9)均设置在壳体(1)上。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6)由腔体(61)、上弹性活动膜(62)、上复位弹簧(63)、上气压管(64)、起振盘(65)、电机(66)、下弹性活动膜(67)、下复位弹簧(68)、下气压管(69)组成,所述的腔体(61)的外侧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的腔体(61)内部有三个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62)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并与壳体(1)内壁构成上腔体,所述的下弹性活动膜(67)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并与壳体(1)内壁构成下腔体,所述的上弹性活动膜(62)和下弹性活动膜(67)与壳体(1)内壁构成中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为封闭腔体,所述的上复位弹簧(63)设置在上腔体中,所述的下复位弹簧(68)设置在下腔体中,所述的上气压管(64)一端与上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前移动机构(3)中的前活塞缸相连,所述的下气压管(69)一端与下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后移动机构(5)中的后活塞缸相连,所述的起振盘(65)设置在中腔体中,并与上弹性活动膜(62)、下弹性活动膜(67)贴合,所述的起振盘(65)的传动轴为偏心设置,并与电机(66)的轴相连,所述的电机(66)通过支架与壳体(1)相连。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态调节阀(11)由上控制阀(111)、下控制阀(112)组成,所述的上控制阀(111)固连在腔体(61)的上侧,并通过空心软管与上腔体连通,所述的下控制阀(112)固连在腔体(61)的下侧,并通过空心管与下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铰链(10)的截面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复位弹簧(63)和下复位弹簧(68)均为压缩弹簧。
CN201810743790.0A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 Pending CN1094845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3790.0A CN109484508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3790.0A CN109484508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4508A true CN109484508A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89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3790.0A Pending CN109484508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845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4040A (zh) * 2019-05-17 2019-10-01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移动步行装置
CN115042893A (zh) * 2022-06-13 2022-09-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mems加工实现的微型爬行机器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276A (zh) * 2012-08-23 2012-11-2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齿轮摆杆式气动蜘蛛机器人
CN104890760A (zh) * 2015-07-10 2015-09-09 陕西九立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仿恐龙机器人
CN106089660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孙德明 电动隔膜卫生泵及其工作方法
US9731416B1 (en) * 2015-03-11 2017-08-15 Google Inc. Legged robot passive fluid-based ankles with spring centering
CN107253498A (zh) * 2017-06-07 2017-10-17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 一种足式机器人腿部结构及具有其的足式机器人
CN206668521U (zh) * 2017-03-31 2017-11-24 东莞市信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式水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276A (zh) * 2012-08-23 2012-11-2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齿轮摆杆式气动蜘蛛机器人
US9731416B1 (en) * 2015-03-11 2017-08-15 Google Inc. Legged robot passive fluid-based ankles with spring centering
CN104890760A (zh) * 2015-07-10 2015-09-09 陕西九立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仿恐龙机器人
CN106089660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孙德明 电动隔膜卫生泵及其工作方法
CN206668521U (zh) * 2017-03-31 2017-11-24 东莞市信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式水泵
CN107253498A (zh) * 2017-06-07 2017-10-17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 一种足式机器人腿部结构及具有其的足式机器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4040A (zh) * 2019-05-17 2019-10-01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移动步行装置
CN115042893A (zh) * 2022-06-13 2022-09-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mems加工实现的微型爬行机器人
CN115042893B (zh) * 2022-06-13 2023-07-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mems加工实现的微型爬行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0987B (zh) 气驱动软体爬行机器人及其制造和控制方法
CN109484508A (zh)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
CN108839722A (zh) 一种基于sma弹簧驱动的仿毛虫软体机器人
CN110316342B (zh) 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及其工作方法
CN108582058B (zh) 一种负压旋转型人工肌肉
CN103786165A (zh) 气动空间弯曲柔性关节
CN108297955A (zh) 一种仿生轮足式蠕动软体机器人
CN108516029A (zh) 基于介电弹性体的自主滚动软体机器人
Liu et al. Sorx: A soft pneumatic hexapedal robot to traverse rough, steep, and unstable terrain
CN110132557B (zh) 一种仿生腿式弹跳实验装置
CN110960178A (zh) 一种胶囊型机器人
CN109094762B (zh) 一种采用欠驱动串联软体气动弯曲模块的仿青蛙游动腿
CN103786167A (zh) 气动平面弯曲柔性关节
CN205343163U (zh) 双驱动气动单向弯曲柔性关节
Wang et al. Design and modeling of tetrahedral soft-legged robot for multigait locomotion
Guan et al. Multifunctional soft stackable robots by netting–rolling–splicing pneumatic artificial muscles
Guan et al. Development of novel robots with modular methodology
CN205668277U (zh) 气动双向单维弯曲柔性关节
CN103963864B (zh) 一种仿生昆虫跳跃机器人结构
CN109465820A (zh) 一种仿生式两足微型爬行机器人控制方法
Bao et al. Flexible pneumatic robotic actuator FPA and its applications
CN110774292A (zh) 一种仿生软体翻滚机器人
KR100909457B1 (ko) 자유도 변경이 가능한 모듈형 보행로봇 다리
CN208198623U (zh) 一种仿生轮足式蠕动软体机器人
Liu et al. Design and locomotion analysis of modular soft robo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