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9073B - 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 - Google Patents
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79073B CN109479073B CN201780046515.7A CN201780046515A CN109479073B CN 109479073 B CN109479073 B CN 109479073B CN 201780046515 A CN201780046515 A CN 201780046515A CN 109479073 B CN109479073 B CN 1094790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ot
- solution
- control
- devices
-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7—Jit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的技术包括用于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计算设备。计算设备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触发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以及确定解决方案部署。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6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638,769的提交日权益,该美国专利申请要求2016年8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379,324的提交日权益,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技术一般涉及物联网(IoT)设备。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IoT边缘系统的基础结构架构的解决方案大小调整。
背景技术
因特网的一个展望是客户端(诸如,个人计算机、平板、智能电话、服务器、数码相框和许多其他类型的设备)与服务器场中主存的可公开访问数据中心的连接。然而,此图片表示全球连接网络的全部使用中的小部分。当前存在极其大量的连接资源,但并不可公开访问。示例包括企业网络、跨越全球的私人组织控制和监视网络、以及针对匿名性设计的对等中继。
到2020年,物联网(IoT)可能会为大约500亿台设备带来因特网连通性。对于组织,IoT设备可提供用于监视、跟踪或控制其他设备和项目(包括更远的IoT设备、其他家庭和工业设备、制造业和食品生产链中的项目等等)的机会。此外,IOT网络的出现已成为用于因特网的演化中的深刻变化的催化剂。未来,因特网很可能从主要面向人类效用演化成其中人类可最终成为互连设备世界中的少数参与者的基础结构。
在此展望中,因特网将变成一种通信系统,用于使设备以及设备网络不仅与数据中心通信,还与彼此通信。设备可形成用于执行功能的功能网络,一旦功能被执行,功能网络就可解散。在实现可根据需要形成网络以完成任务的可靠、安全和可标识设备时存在挑战。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与多个物联网(IoT)设备通信的云计算网络或云的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与在云的边缘处操作的IoT设备的网状网络(其可被称为雾)通信的云计算网络或云的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端到端IoT实现的示意性例示。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标识一个或多个输入参数的最优IoT解决方案影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sizing)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可在用于卸载数据的IoT设备中存在的组件的示例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IoT系统边缘的工作负载可通过以下来表征:传输协议、传感器接收和致动特性、输入/输出(I/O)通道、以及配置和管理开销。这些特性是相互依赖的,导致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和次优解决方案提供的显著复杂性。
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涉及IoT数据传播和分析的领域,特别参考端到端解决方案表征的情境中的IoT端点及其相关联的聚合设备。边缘处的真实世界用户工作负载构成传输协议、传感器接收和致动特性、以及其他数据之间的I/O通道。试图解决此数据的相互依赖性的配置和管理工具会遇到显著的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复杂性,从而导致次优的解决方案提供。此外,假设置换可能会增加成本并减缓产品上市时间,那么这使得采用配置和管理工具进行真实世界部署有时是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提供者由此可通过线性外推来诉诸于对解决方案特性的评估,这可能无法充分代表真实世界测量。
所提出的IoT边缘系统基础结构的改进或优化可提供针对传感器、模拟器和系统模型的接口和程序,这些接口和程序促进针对定义的工作流集合的改进或最优的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实施例导致确定一个或多个输入参数的改进或最优的IoT解决方案影响的基础结构。
图1是云计算网络或者与多个物联网(IoT)设备通信的云102的图100。云102可表示因特网,或者可以是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诸如,用于公司的专属网络。IoT设备可包括按各种组合分组的任何数量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交通控制组106可包括沿城市中的街道的IoT设备。这些IoT设备可包括红灯、交通流监视器、相机、天气传感器,等等。交通控制组106或其他子组可通过无线链路108(诸如,低功率广域(LPWA)链路等等)与云102通信。此外,有线或无线子网112可允许IoT设备诸如通过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等来彼此通信。IoT设备可使用诸如网关110之类的另一设备来与云102通信。在一些示例中,子网112可使用有线网络将IoT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耦合至网关110。
另外,IoT设备还可使用沿网关110或者在组106与网关110之间可操作地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未示出)来促进组106与云102或者与网关110的通信。例如,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可充当中间网络节点以支持在局域网之间的局部边缘云或雾实现。
网络拓扑可包括各种类型的IoT网络,诸如经由低能耗(BLE)链路的网状网络。其他类型的IoT网络可包括用于通过IEEE 802.1链路与IoT设备通信的无线局域网(WLAN)、用于通过LTE/LTE-A(4G)与IoT设备通信的蜂窝网络或5G蜂窝网络、以及LPWA网络。LPWA网络可与LoRa联盟发布的长距广域网(LoRaWANTM)规范兼容。网络拓扑或(诸)IOT网络可包括低功率广域网(LPWAN)上的IPv6,其与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的规范兼容。此外,各个IoT网络可经由各种通信链路与外部网络提供者(例如,层2或层3提供者)通信,这些通信链路诸如LTE蜂窝链路、LPWA链路、或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链路(诸如,)等等。各个IoT网络也可通过网络和网际应用协议(诸如,受约束的应用协议(CoAP))来操作。各个IoT网络还可与协调器设备集合成,这些协调器设备提供链路链,该链路链形成经链接的设备和网络的集群树(cluster tree)。
尽管描述了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诸如,LPWA链路、光链路等),但是可以注意到,可使用任何类型的网络来将设备彼此耦合或耦合至网关110。网络或组装设备组可具有有线和无线连接,并且可在节点、对等设备以及网关设备之间同时使用两者。此外,网络或组装设备组可使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或两者来与云以及可参与向本文公开的内容递送服务或支持的任何更高性能的计算设备通信。因此,任何链路108或网络112可利用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此外,IoT设备可与云102中的其他设备直接通信,而无需使用网关110。骨干链路108可包括各种有线或无线技术,包括光学网络,并且再次,可以是LAN、WAN或因特网的部分。此外,此类通信链路促进IoT设备与云102以及(诸)网关110两者之间的光学信号路径,包括使用促进各种设备的互连的复用/解复用组件。
IoT设备可包括温度传感器、远程气象站114、本地信息终端116、警报系统118、自动柜员机120、警报面板122或移动车辆(诸如,紧急车辆124或无人机126),等等。这些IoT设备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其他IoT设备、服务器104或两者通信。
如从图1可见,大量IoT设备可通过云102进行通信。这可允许不同的IoT设备自主地请求信息或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设备。例如,交通组106可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从提供预报的远程气象站组114请求当前的天气预报。此外,自动柜员机120可向紧急车辆124警告盗窃在进行中。当紧急车辆124继续朝自动柜员机120行进时,它可访问交通控制组106以请求清空该位置,例如,通过在足够的时间内亮起红灯以阻止交叉路口处的交叉交通流,以使紧急车辆124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该交叉路口。
此外,图1中所示的组件(诸如,网关以及各种传感器或服务器)可以是真实的、虚拟的或模拟的。实际上,图1中描绘的组件可以是真实的或模拟的,并且可被用于现场IoT组件与模拟或仿真组件的混合操作中。另外,IoT设备(诸如,远程气象站114或交通控制组106)的集群可被装备成与其他IoT设备以及与云102通信。这可允许IoT设备形成设备之间的自组织(ad-hoc)网络或虚拟网络,从而允许它们充当单个设备,该单个设备可被称为雾设备。这将参考图2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可用于确定特定情形所需的设备的数量。例如,如果交通控制组被警告恶劣天气正在移入,则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可确保远程气象站被包括在解决方案中。结果,交通控制组可从关注区域中的远程气象站接收天气预报。
图2是云计算网络或者与IoT设备的网状网络通信的云102的图200,该网状网络可被称为雾202,其在云102的边缘处操作。类似标记的项如根据图1所描述。如本文使用的,雾设备202是设备集群,该设备群集合可被分组以执行特定功能,诸如交通控制、天气监视、工厂控制、家庭监视等。
虽然在此示例中雾设备202被示为网状网络,该网状网络使用网关110来与云102中的设备通信,但设备不必是网状网络的部分,或者甚至不必彼此邻近来形成雾设备。因此,设备不必与彼此进行直接地无线电或网络通信,或者彼此邻近,但是可基于功能来形成自组织组。雾设备202的形成可以像在形成雾设备的不同设备之间共享命名、类型和标识信息(例如,组身份凭证)一样简单。这可允许任何设备充当雾设备202的代表,并且提供为该设备所特有的身份。作为示例,虽然雾设备202在此示例中被示为由单个位置中的设备组成,但雾设备可包括多个位置中的设备,这些设备被形成为提供特定服务。例如,雾设备202可包括位于云102中的远程气象站。此外,位于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104可被包括在雾设备102中以用于数据分析以及其他服务。
在此示例中,雾设备202是交叉路口处的IoT设备组。雾设备202可根据OpenFog联盟(OFC)发布的规范等来建立,等等。在此示例中,这些规范允许在将雾202耦合至云102的网关110与端点设备(诸如,交通灯204和数据聚合器206)之间形成计算元件的层次结构。雾设备202可利用IoT设备集合体提供的组合处理和网络资源。
通过交叉路口的交通流可由多个交通灯204(例如,三个交通灯204)控制。对交通流的分析以及控制方案可由聚合器206实现,该聚合器206通过网状网络与交通灯204通信并且彼此通信。通过经由网状网络与交通灯204以及聚合器206通信的网关110,可将数据上传至云102,并且可从云102接收命令。
可在雾设备202中使用任何数量的通信链路。例如,与IEEE802.15.4兼容的短距链路208可在邻近于交叉路口的IoT设备之间提供局部通信。例如,与LPWA标准兼容的长距链路210可提供IoT设备与网关110之间的通信。为了简化该图,并非每个通信链路208或210都用附图标记进行标示。此外,不是参与雾设备202的每个设备都需要与其他设备邻近地定位,或者进行直接地无线电通信。例如,雾设备202可合并位于不同网络的气象站。
可利用两个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来替换通信链路208和210中的一个或多个。形成雾设备202的网络不必是网状网络,而可以是其中每个设备通过与网关110的有线或无线连接来耦合至其他设备的标准网络。
雾202可被视为互连网络,其中多个IoT设备彼此通信,例如通过通信链路208和210、通过经由网络通信链路的云102、或者通过网关110。对于彼此邻近的设备,可以使用由开放连通性基金会(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TM,OCF)在2015年12月23日发布的开放互连联盟(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OIC)标准规范1.0来建立网络。该标准允许设备发现彼此并建立通信以用于互连。还可以使用其他互连协议,包括例如优化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或移动自组织联网较佳方案(B.A.T.M.A.N.)等。
在某些方面,来自任何IoT设备的通信可沿IoT设备中的任一者之间的最方便路径(例如,具有最少数量的中间跳数或最高带宽的路径等)传递以到达网关110。在这些网络中,互连的数量提供了大量的冗余,从而甚至在丢失大量IoT设备的情况下也允许维持通信。
在某些方面,雾设备202可包括临时性IoT设备。换言之,不是所有IoT设备可以是雾设备202的永久成员。在图200的示例中,三个瞬态IoT设备加入雾设备202,分别是第一车辆212、第二车辆214、以及行人216。在这些情况下,IoT设备可被构建至车辆212和214中,或者可以是由行人216携带的蜂窝电话上的App。
可将设备的雾202作为位于云102的边缘处的单个设备呈现给云102中的客户端(诸如,服务器104)。在此示例中,控制与雾202中的特定资源的通信可在不标识雾202内的任何特定IoT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相应地,如果IoT设备出现故障,其他IoT设备可能能够发现和控制资源。例如,交通灯204可被线连,以便允许交通灯204中的任一个控制针对其他交通灯204的灯。
在一些示例中,可使用命令性编程风格来配置IoT设备,例如,每个IoT设备具有特定功能和通信伙伴。然而,形成雾202的IoT设备302可以以说明性编程风格配置,从而允许IoT设备302重新配置它们的操作和通信,诸如响应于条件、查询和设备故障来确定所需的资源。这可作为瞬态IoT设备(诸如,行人216)加入雾202来执行。由于行人216很可能比车辆212和214行进得慢,因此雾202可重新配置其自身以确保行人216有足够的时间通过交叉路口。这可通过形成车辆212和214以及行人216的临时组以控制交通灯204来执行。如果车辆212或214中的一者或两者是自主的,则临时组可指示车辆在交通灯204之前减速。
当瞬态设备212、214和216离开交叉路口的附近时,雾202可重新配置其自身以从网络消除那些IoT设备。当另一瞬态IoT设备逼近交叉路口时,雾202可重新配置其自身以包括那些设备。
雾202可包括针对多个交叉路口(诸如,沿街道)的交通灯204,以及沿街道的所有瞬态IoT设备。雾202随后可将其自身划分成功能单元,诸如邻近于单个交叉路口的交通灯204以及其他IoT设备。
这种类型的组合可实现雾202中的较大IoT构造的形成。例如,如果紧急车辆加入雾202,则可创建包括街道的所有交通灯204的紧急构造或虚拟设备,从而允许对整条街道的交通流模式的控制。紧急构造可指令沿街道的交通灯204针对反向交通保持红色,而针对紧急车辆保持绿色,从而加速紧急车辆的通过。最后,虽然此讨论可能关注交通示例,但许多其他应用程序是相关且适用的。
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可涉及确定实现解决方案所需的分立设备的数量。在紧急车辆示例中,街道的IoT设备(诸如,交通灯204、车辆212和214等)的数量可与能被包括在解决方案中以加速紧急车辆通过的分立设备的数量相对应。
某些实施例提供用于执行IoT系统自身的模拟的IoT系统。例如,可在雾设备202、图3的聚合设备302上、或者在IoT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诸如,雾设备202的数据聚合器206)上存储和执行模拟代码。另一方面,可在服务器、云服务器、远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上存储和执行模拟代码。该模拟提供:考虑IoT系统的各种模拟状况。在评估或操作中,图2的IoT设备可以是真实的、虚拟的或模拟的。
模拟可包括现有IoT架构上的不同工作负载,给出所得统计特性。在一些示例中,设置在IoT系统中的模拟系统可通过以下的模拟递增值来迭代:工作负载值、架构或网关值、以及观察到的解决方案特性值。在特定示例中,模拟可例如对变化建模来提供对雾设备202的重新配置,IoT设备因该变换而被用于提供特定功能。在其他示例中,模拟可以提供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包括对各种工作负载、传感设备和解决方案的考虑。
再次地,如所指示的,可在现有雾设备202、现有聚合设备302、现有IoT系统中的其他设备、现有服务器或台式计算机等上安装和执行IoT模拟系统。IoT模拟系统的安装可允许创建包括虚拟和真实IoT设备两者的虚拟IoT设备。虚拟IoT设备可允许例如在将附加IoT设备添加到雾设备202或重新配置雾设备202中的通信之前,测试IoT设备的不同配置。随着配置的改变,测试结果可确定功能性、稳定性等。此外,IoT系统可被实时地监视和观察,并且模拟用于提供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包括对各种工作负载、传感设备和解决方案(包括观察到的解决方案)的考虑。实际上,用于评估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模拟可在其中实况IoT系统和模拟/仿真两者一起运行的环境中运行和操作,以例如通过测试所提出的架构来考虑IoT系统的扩展。因此,实施例可包括实况和模拟/仿真系统的混合。此混合设置可提供测试例如系统容量和错误恢复场景的机会。
图3是适应端到端IoT实现的示例的IoT系统300的示意图。图3描绘出促进有益或最优的解决方案大小的IoT部署的组件。此外,ΙοΤ系统可包括实况组件与模拟或仿真组件的混合架构。
示例控制用户界面(UI)302提供如下所述的若干功能。控制UI 302与自动化框架304交互,自动化框架304也在下文更详细地讨论。系统300包括端点传感器模拟器306和网关308。网关308或端点聚合器从端点传感器模拟器306和云310收集合数据。组件302-310是互连的。
控制UI 302可用作工作流输入配置器。控制UI 302可提供对诸如以下的配置参数的访问:传感器的数量、传感器发布频率、分组大小、通信量概况的突发性、基于消息排队遥测传输(MQTT)的传送的服务质量(QoS)值等等。控制UI 302可基于例如特定用例场景的需要来促进对输入配置参数集合的动态添加。如果对控制UI 302采用模块化设计,则可促进真实或模拟的传感器与控制UI 302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接口。此外,控制UI 302在一些示例中具有动态修改运行时参数的能力,这可以是潜在有益的特性,该特性可给予边缘基础结构更准确地表示真实世界场景的能力。除了传感器和传感器中枢配置之外,在某些示例中,控制UI 302还可触发网络通信量源和管理事件以完成真实世界负载点。通信量概况可反映来自近邻联网设备的控制分组,而管理通信量包括Telnet、安全外壳(SSH)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事务。
在一些示例中,控制UI 302一般还可用作实时监视接口。例如,控制UI 302可采用监视守护进程。如果是这样,则控制UI 302可在控制UI 302控制的设备中发起其监视守护进程。这些设备可包括传感器中枢、传感器、网关、云服务器等。在特定示例中,监视守护进程可以是被动的并且处于监听模式,对记录数据库内的读数进行周期性地重新编码,等等。在某些实施例中,ΙοΤ子系统内的设备可从位于控制UI 302内的网络时间协议(NTP)服务器导出它们的时钟源。这可促进:时间戳日志被同步,并且可被关联。
控制UI 302可进一步用作编排器,该编排器同时或基本上同时控制IoT系统中的大多数或所有元件,如图3所示。例如,控制UI 302可具有在端点处发起传感器发布的能力,同时使得链路在网关与云的北界接口处振荡(flap),因此还测量背压和重传率。在一些示例中,控制UI 302能够通过产生并行过程并时间同步它们的开始事件来同时控制各种组件。这些活跃守护进程可产生如真实世界场景中所见的促进事件和触发器的复制的能力。
最后,控制UI 302可用作分析影响和根源故障的事件相关器。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UI 302可充当用于IoT系统中的大多数或所有子块的时钟源。该优势点可便于控制UI 302来:检测故障、通过执行预存(canned)调试命令来执行分析、以及自我校正所标识的误差状况。这种实时检测和恢复故障可导致相关联IoT系统的增强的能力和可用性。
迭代生成器可以是控制UI 302内的自动化实用程序,其促进用户对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的选择。下表给出输入参数的示例和参数的示例性值。
表1示例性工作负载参数的示例值
迭代生成器可构建给定输入值的所有或大多数置换,并触发一般按顺序执行的一系列自动化运行。这可给予用户以下能力:例如陈述限制条件来作为输入参数,以及促进系统确定在规定边界条件内标识的有益或最优的工作流集合和架构选项。
在特定实施例中,控制UI 302可与启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集合成数据库交互,该集合成数据库可以是边缘基础结构的组件。数据库可促进基于先前运行结果而对工作流参数、结果记录、二进制搜索和修剪的配置或使之成为可能。在某些示例中,因为与数据库的交互是经由控制UI 302进行的,所以可满足所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工作流配置信息、观察到的系统性能、以及所得解决方案特性可被映射至边缘基础结构的数据库中的每个元组中。这种相关性一般提供函数的构建以及针对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的外推,从而给予边缘架构运行数千个假设置换的能力。结果,可针对目标使用来标识有益或最优的硬件边缘系统。
在某些实施例中,自动化框架304容纳多个触发器脚本。边缘基础结构提供启用预存触发器脚本以进行交互的API。API集合交换标准定时信息集合,该标准定时信息集合允许触发器脚本标识同步与交错启动。边缘基础结构的这种能力源自API定义和定时信息,并且可促进用户生成复制真实世界场景的数百个触发器概况。
在某些实施例中,各种传感器以不同的发布周期发布数据。这些数据流及其底层协议(例如,蓝牙低能耗(BLE)、Zigbee和Wifi)可创建为所生成的工作负载所特有的足迹(footprint)。在一些示例中,工作负荷与利用足迹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可在IoT网关上进行定量地测量,并且被称为利用图。利用图可由解决方案提供者在规划各种复杂的部署场景时采用。利用图的益处是它们提供针对意图部署的端到端性能的定量预测器。
系统利用图与相关联工作负载之间的相关性的有用性由工作负载与其真实世界部署相比而言的准确性来确定。在迭代通过各种置换同时在IoT聚合设备上构建利用图的情况下,准确表示边缘处的真实设备的成本可能是不切实际的。例如,50个输入工作负载参数的序列产生大约11百万个置换。输入工作负载参数及其值的示例在下表中给出。
在实施例中,通过一套可观察性工具使相对大量的执行置换成为可能。这些工具将工作流迭代、系统的相关利用度量、以及系统的预测行为映射在关系数据库中。各种真实世界迭代被执行以校准和构建产生针对各种输入的预期利用度量的准确函数。边缘架构的性质促进工作负载模块的集合成,这些工作负载模块可包括传感器模拟模块和其他模块。边缘架构的大多数或所有元件的量化可促进大工作负载置换集合的假设迭代生成以及对有益或最优利用特性的分析和评估。
因此,实施例可构建模块化引擎或模型(和/或利用现有引擎)来对针对各种端点和新条件的工作流建模。例如,对于30个参数,主机上的执行时间可达到100年(不可行)。有利地,可经由修剪来减少执行时间,以给出例如数周或更短的执行时间。例如,如果将存储器条件的模型置换从4GB改变为8GB,而影响并不显著,则无需评估16GB和32GB的情况,即进行修剪。此模型技术(如关于图4更多地描述的)可在聚合设备上、或者在远程计算设备或其他计算系统上实现。实际上,实施例可从聚合设备或网关扩展到具有用于运行置换或迭代的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其他计算设备(远程的或本地的)。
图4是用于针对IoT系统的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方法400。图4是使用模拟或模型来标识一个或多个输入参数的有益或最优IoT解决方案影响的示意图。在框402处,方法开始。模型可实现触发器并执行端点模拟。事件同步器404查看模拟中的事件并提供反馈。事件同步器404可与控制UI类似或者是一种类型的控制UI。事件同步器404一般监视网关,并协调和测量网关特性和影响(例如,网关等待时间上的百分比CPU)。
如框406-412所示,模拟评估不同的工作流,诸如针对一次迭代将传感器输入从1改变为30。在某些分析中,主进程406可被表征为主要进程,而子进程408-412的置换可被表征为从属过程。实现可包括系统监视器418。例如,技术可设置守护进程以在执行工作流时从网关收集合解决方案(观察到的)特性。如框414所示,当少于n个主评估过程完成时,方法或技术的当前实现可继续。如框414和附图标记416所示,当n个主评估过程完成时,方法或技术可停止。
图5是用于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方法500的流程图。在框502处,确定改进或最优的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这可通过评估多个工作流的特性影响来实现。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可以是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百分比CPU可以是系统或进程使用的CPU的百分比。百分比存储器可以是系统或进程使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百分比。链路质量或质量链路可指示接受以多好的程度发生,诸如正确接收的分组的百分比。信号水平或信号的水平可指示信号的强度。最后,传送时间可以是传送例如完整文件所花费的时间。
在框504处,触发边缘通信量。边缘通信量的触发可指控制UI向传感器或传感器模拟器发送通信量开始通知以及适当的配置参数,诸如发布频率、QoS值和有效载荷大小。在框506处,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例如,可在传感器将数据发送至网关并且数据被转发至云时开始等待时间测量。可在数据经由网关返回到附连至传感器的致动设备时发生端到端往返。可从传感器到终端设备完成监视。
在框508处,执行对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例如,可通过容纳在自动化框架中的多个触发器脚本来执行置换。在一些示例中,触发器脚本可响应于某个事情或支持事件而自动运行功能。这些置换可指构成工作负载配置的各种组合。例如,工作负载运行可指每秒一次的发布频率,且标准分组大小为64、128、256、512、1025和1580,且通信系统为WiFi和BLE。穷举的置换集合可包括具有上述参数集合的每种可能组合。
在框510处,确定改进或最优的解决方案部署。可从改进或最优的值的集合移除超出定义的解决方案特性阈值(例如,计算机/存储器使用)的参数值。此过程可继续,直到所有可能的置换被考虑。在完成之际,系统可基于定义的解决方案约束集合提供适合部署的改进或最优的配置值集合。
图6是可在用于卸载数据的IoT设备600中存在的组件的示例的框图。IoT设备600可包括示例中示出的组件的任何组合。这些组件可被实现为IC、IC的多个部分、分立电子器件,或其他模块、逻辑、硬件、软件、固件或适用于IoT设备600中的组合,或作为以其他方式被并入在更大的系统的机架内的组件。图6的框图旨在示出IoT设备600的组件的高级视图。然而,可以省略所示出的组件中的一些组件,附加的组件可以存在,并且所示出的组件的不同布置可发生在其他实现中。
IoT设备600可包括处理器602,该处理器602可以是微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多线程处理器、超低电压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或其他已知的处理元件。处理器602可以是芯片上系统(SoC)的部分,在该SoC中,处理器602和其他组件形成到单个集成电路或单个封装中,诸如,来自英特尔的爱迪生(Edison)TM或伽利略(Galileo)TMSoC板。作为示例,处理器602可包括基于架构酷睿的处理器(诸如,QuarkTM、AtomTM、i3、i5、i7或MCU类处理器)、或可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的公司获得的另一此类处理器。然而,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其他处理器,诸如,可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威尔市的超微半导体公司(AMD)获得的处理器、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桑尼威尔市的MIPS技术公司的基于MIPS的设计、许可自ARM控股有限公司的基于ARM的设计,或从上述各公司的客户、被许可方或采纳方获得的处理器。处理器可包括诸如以下单元:来自公司的A5-A9处理器、来自技术公司的骁龙(Snapdragon)TM处理器或来自德州仪器公司的OMAPTM处理器。
处理器602可通过总线606与系统存储器604通信。任何数量的存储器设备可用于提供给定量的系统存储器。作为示例,存储器可以是根据联合电子设备工程委员会(JEDEC)低功率双倍数据速率(LPDDR)的设计,诸如根据(2009年4月公布的)JEDEC JESD 209-2E的当前的LPDDR 2标准,或将提供对LPDDR 2的扩展以增加带宽的诸如LPDDR 3或LPDDR 4之类的下一代LPDDR标准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在各种实现中,单个存储器设备可以是任何数量的不同封装类型,诸如,单管芯封装(SDP),双管芯封装(DDP)或四管芯封装(Q17P)。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设备可以直接焊接到主板上,以提供较低轮廓的解决方案,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设备被配置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模块,这些存储器模块进而通过给定的连接器耦合到主板。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其他存储器实现,诸如,其他类型的存储器模块,例如,不同种类的双列直插存储器模块(DIMM),包括但不限于microDIMM(微DIMM)或MiniDIMM(迷你DIMM)。例如,存储器的尺寸可设定在2GB与16GB之间,并且存储器可被配置成经由球栅阵列(BGA)焊接到主板上的DDR3LM封装或LPDDR2或LPDDR3存储器。
为了提供对信息(诸如,数据、应用、操作系统等)的持久性存储,大容量存储608可经由总线606而耦合至处理器602。为了实现较薄和较轻的系统设计,大容量存储608可经由固态盘驱动器(SSDD)来实现。可用于大容量存储608的其他设备包括闪存卡(诸如,SD卡、microSD卡、xD图片卡,等等)和USB闪存驱动器。在低功率实现中,大容量存储608可以是与处理器602相关联的管芯上存储器或寄存器。然而,在一些示例中,大容量存储608可使用微硬盘驱动器(HDD)来实现。此外,附加于或替代所描述的技术,可将任何数量的新技术用于存大容量存储608,诸如,阻变存储器、相变存储器、全息存储器或化学存储器,等等。例如,IoT设备600可合并来自和的3D XPOINT存储器。
组件可通过总线606进行通信。总线606可包括任何数量的技术,包括工业标准架构(ISA)、扩展ISA(EISA)、外围组件互联(PCI)、外围组件互联扩展(PCIx)、PCI快速(PCIe)或任何数量的其他技术。总线606可以是例如在基于SoC的系统中使用的专属总线。其他总线系统可被包括,诸如,I2C接口、SPI接口、点对点接口、功率总线,等等。
总线606可将处理器602耦合至网状收发机610,以便例如与其他网状设备612通信。网状收发机610可使用任何数量的频率和协议,诸如,IEEE802.15.4标准下的2.4千兆赫兹(GHz)传输,使用如由特别兴趣小组定义的低能量(BLE)标准、或标准,等等。为特定的无线通信协议配置的任何数量的无线电可用于向网状设备612的连接。例如,WLAN单元可用于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实现Wi-FiTM通信。此外,例如根据蜂窝或其他无线广域协议的无线广域通信可经由WWAN单元发生。
网状收发机610可使用用于不同范围的通信的多种标准或无线电来进行通信。例如,IoT设备600可使用基于BLE的或另一低功率无线电的本地收发机与接近的(例如,在约10米内的)设备通信以节省功率。更远的(例如,在约50米内的)网状设备612可通过ZigBee或其他中间功率的无线电而联络到。这两种通信技术能以不同的功率水平通过单个无线电发生,或者可通过分开的收发机而发生,分开的收发机例如使用BLE的本地收发机以及使用ZigBee的分开的网状收发机。网状收发机610可作为能由芯片直接访问的地址被并入MCU中,例如可从英特尔获得的单元中。
可包括上行链路收发机614以与云102中的设备通信。上行链路收发机614可以是遵循IEEE 802.15.4或IEEE 802.15.4g标准等的LPWA收发机。IoT设备600可使用由Semtech和LoRa联盟开发的LoRaWANTM(长距离广域网)在广域上通信。本文中描述的技术不限于这些技术,而使可与实现长距离、低带宽通信(诸如,Sigfox和其他技术)的任何数量的其他云收发机一起使用。此外,可使用其他通信技术,诸如,在IEEE 802.15.4e中描述的时分信道跳。
除了针对如本文中所述的网状收发机610和上行链路收发机614而提及的系统之外,还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其他无线电通信和协议。例如,无线电收发机610和614可包括使用扩展频谱(SPA/SAS)通信以实现高速通信的LTE或其他蜂窝收发机(诸如用于视频传输)。此外,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其他协议,诸如,用于中速通信(诸如,静态图片、传感器读数)和供应网络通信的Wi-Fi网络。
无线电收发机610和614可包括与任何数量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规范(尤其是长期演进(LTE)、长期演进-高级(LTE-A)和长期演进-高级加强版(LTE-A Pro))兼容的无线电。可以注意到,可选择与任何数量的其他固定的、移动的或卫星通信技术和标准兼容的无线电。这些可包括例如任何蜂窝广域无线电通信技术,其可包括例如,第五代(5G)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电通信技术、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无线电通信技术、或GSM演进增强数据速率(EDGE)无线电通信技术。可使用的其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电通信技术包括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FOMA(多媒体接入自由)、3GPP LTE(长期演进)、3GPP LTE高级(长期演进高级)、3GPP LTE Advanced Pro(长期演进高级专业版)、CDMA2000(码分多址2000)、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流动电文(Mobitex),3G(第三代)、CSD(电路交换数据),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UMTS(3G)(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第三代))、W-CDMA(UMTS)(宽带码分多址(通用移动电信系统))、HSPA(高速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PA+(高速分组接入加)、UMTS-TDD(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时分双工)、TD-CDMA(时分-码分多址)、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3GPP Rel.8(Pre-4G)(Pre-4G)(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第8版(前第4代))、3GPP Rel.9(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9版)、3GPP Rel.10(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0版),3GPP Rel.11(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1版)、3GPP Rel.1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2版)、3GPP Rel.13(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3版)、3GPP Rel.14(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4版)、3GPP LTE额外、LTE许可辅助接入(LAA)、UTRA(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LTE高级(4G)(长期演进高级(第4代))、cdmaOne(移动通信标准)(2G)、CDMA2000(3G)(码分多址2000(第三代))、EV-DO(演进数据优化或仅演进数据)、AMPS(1G)(高级移动电话系统(第1代))、TACS/E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扩展总接入通信系统)、D-AMPS(2G)(数字AMPS(第2代))、PTT(按键通话)、MTS(移动电话系统)、IMTS(改进的移动电话系统)、AMT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OLT(用于挪威Offentlig Landmobil Telefoni,公共陆地移动电话)、MTD(针对瑞典Mobiltelefonisystem D、即Mobile telephony system D的缩写)、Autotel/PALM(公共自动陆地移动)、ARP(芬兰语为Autoradiopuhelin,“汽车无线电话”)、NMT(北欧的移动电话)、Hicap(NTT(日本电报和电话)的高容量版本)、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Mobitex、DataTAC、iDEN(集成数字增强网络)、PDC(个人数字蜂窝)、CSD(电路交换数据)、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WiDEN(宽带集成数字增强网络)、iBurst、非许可移动接入(UMA,也称为3GPP通用接入网络,或GAN标准))、无线千兆联盟(WiGig)标准,该WiGig标准通常为mmWave标准(在10-90GHz及以上运行的无线系统,例如WiGig、IEEE802.11ad、IEEE802.11ay等)。除以上所列举的标准之外,还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卫星上行链路技术用于上行链路收发机614,该卫星上行链路技术包括例如符合ITU(国际电信联盟)或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发布的标准的无线电等等。本文中所提供的示例因此可被理解为适用于各种现有的和尚未制定的各种其他通信技术。
网络接口控制器(NIC)616可被包括以提供至云102的有线通信。有线通信可提供以太网连接,或可基于其他类型的网络,诸如,控域网(CAN)、本地互连网(LIN)、设备网络(DeviceNet)、控制网络(ControlNet)、数据高速路+、PROFIBUS或PROFINET,等等此类示例。附加的NIC 616可被包括以允许至第二网络的连接,例如,NIC 616通过以太网提供至云的通信,并且第二NIC 616通过另一类型的网络提供至其他设备的通信。
总线606可以将处理器602耦合到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618。外部设备可包括传感器620,诸如加速度计、水平传感器、通信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等。接口618可被用于将IoT设备600连接至致动器622,诸如功率开关、阀致动器、可听声音发生器、视觉警告设备等。虽然未示出,但是各种输入/输出(I/O)设备可以存在于IoT设备600内或连接到IoT设备600。例如,可以包括显示器以显示信息,诸如传感器读数或致动器位置。输入设备(诸如,触摸屏或小键盘)可被包括以接受输入。
电池624可为IoT设备600供电,但是在其中IoT设备600被安装在固定位置的示例中,该IoT设备600可具有耦合至电网的电源。电池624可以是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诸如,锌-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等等。
电池监视器/充电器626可被包括在IoT设备600中以跟踪电池624的充电状态(SoCh)。电池监视器/充电器626可用于监视电池624的其他参数以提供失效预测,诸如,电池624的健康状态(SoH)和功能状态(SoF)。电池监视器/充电器626可包括电池监视集成电路,诸如,来自线性技术公司(Linear Technologies)的LTC4020或LTC2990、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的安森美半导体公司(ON Semiconductor)的ADT7488A、或来自德克萨斯州的德州仪器公司的UCD90xxx族的IC。电池监视器/充电器626可通过总线606将关于电池624的信息传送至处理器602。电池监视器/充电器626也可包括允许处理器602直接监视电池624的电压或来自电池624的电流的模-数(ADC)转换器。电池参数可用于确定IoT设备600可执行的动作,诸如,传输频率、网状网络操作、感测频率,等等。
功率块628或耦合至电网的其他电源可与电池监视器/充电器626耦合以对电池624充电。在一些示例中,功率块628可用无线功率接收机替代以便例如通过IoT设备600中的环形天线来无线地获取功率。无线电池充电电路(诸如,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苗比达市的线性技术公司的LTC4020芯片,等等)可被包括在电池监视器/充电器626中。所选择的特定的充电电路取决于电池624的尺寸,并因此取决于所需的电流。可使用由无线充电联盟(Airfuel Alliance)颁布的Airfuel标准、由无线电力协会(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颁布的Qi无线充电标准、由无线电力联盟(the 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颁布的Rezence充电标准,等等执行充电。
大容量存储608可包括多个模块以实现本文描述的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功能。虽然被示出为大容量存储608中的代码块,但是可以理解,可用例如被建立到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的硬连线电路替换模块中的任一个。大容量存储608可包括部署度量确定器630和边缘通信量触发器632。可包括特性和致动监视器634。包括用于置换执行器636的代码块。还包括用于解决方案部署确定器638的代码块。由处理器执行的此代码可由除IoT设备600之外的设备存储和执行。
图7是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700的框图,该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700包括用于指导处理器702实现本文描述的技术以便改进或优化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代码。处理器702可通过总线704访问该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700。处理器702和总线704可如关于图6所描述的那样。该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700可包括针对图6的大容量存储608所描述的设备,或者可包括光盘、拇指驱动器或任何数量的其他硬件设备。
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700可包括代码706,该代码706用于通过评估多个输入工作流的特性影响来指导处理器702确定改进或最优的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如所讨论的,可包括代码708以指导处理器702触发边缘通信量。可包括代码710以指导处理器702监视从传感器到终端设备的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可包括代码712以指导处理器702通过使用容纳在自动化框架中的多个触发器脚本来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如所讨论的,可包括代码714以指导处理器702确定有益或最优的解决方案部署。
最后,如所指示的,本文讨论的IoT系统可具有真实和模拟组件的混合架构。因此,实施例可包括实况和模拟/仿真系统的混合。此混合设置可适应对例如系统容量和故障恢复场景的评估。此外,对所提出的IoT架构的扩展的评估可涉及关于IoT系统将并入或绑定至的IoT系统之外的已安装或现有设备,以及要安装的新IoT设备等等的模拟。
提供示例。示例1是一种装置。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能由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确定IoT系统中的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触发IoT系统中的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以及确定解决方案部署。
示例2包括示例1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IoT系统包括包含实况和模拟组件的混合架构。
示例3包括示例1到2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
示例4包括示例1到3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用于触发边缘通信量的计算设备包括用于向IoT系统的传感器或传感器模拟器发送通信量开始通知和配置参数的控制用户界面(UI),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布频率、服务质量(QoS)值或有效载荷大小。
示例5包括示例1到4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用于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的计算设备包括用于发起等待时间测量的计算设备,并且其中置换包括构成工作负载配置的组合,工作负载配置包括发布频率、标准分组大小、以及通信协议。
示例6包括示例1到5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被确定的解决方案部署包括满足解决方案特性阈值的参数值。
示例7包括示例1到6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装置包括用于访问配置参数并控制IoT系统的设备的控制用户界面(UI)。任选地,控制UI用于在由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并分析根源故障。任选地,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传感器的数量、传感器发布频率、分组大小、通信量概况的突发性、或者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的传送的服务质量(QoS)值。
示例8包括示例1到7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装置包括容纳多个触发器脚本的自动化框架,其中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由多个触发器脚本执行;并且控制用户界面(UI)包括迭代生成器,其中用户经由该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任选地,装置包括经由控制UI访问的数据库,其中映射于数据库中的元组中的数据包括工作流配置信息、观察到的系统性能、或者所得解决方案特性中的至少一项,并且其中迭代生成器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
示例9是一种由计算设备进行的用于物联网(IoT)系统中的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方法。方法包括确定IoT系统的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触发IoT系统中的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以及确定解决方案部署。
示例10包括示例9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的特征。在此示例中,IoT系统包括包含实况和模拟组件的混合架构。
示例11包括示例9至10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经由控制用户界面(UI)访问数据库并且将数据映射于数据库的元组中,其中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
示例12包括示例9至10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触发边缘通信量包括用于经由控制用户界面(UI)向IoT系统的传感器或传感器模拟器发送通信量开始通知和配置参数,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布频率、服务质量(QoS)值或有效载荷大小。
示例13包括示例9至12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监视包括等待时间测量,并且其中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包括将解决方案部署标识为包括满足解决方案特性阈值的参数值。
示例14包括示例9至13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访问配置参数;经由控制用户界面(UI)来控制IoT系统的设备,其中设备包括传感器和网关,其中用于传感器的配置参数包括发布特性、有效载荷、服务质量(QoS)值,其中用于网关的配置参数包括设备上滤波器和通知警报阈值;以及在由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
示例15包括示例9到14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经由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经由迭代生成器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以及分析根源故障。
示例16包括示例9至15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经由应用程序接口与定义的触发器脚本进行交互;构建用于确定规定输入参数集合的期望结果的函数;以及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
示例17是一种有形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确定物联网(IoT)系统的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触发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以及确定解决方案部署。
示例18包括示例17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IoT系统包括包含实况和模拟组件的混合架构。
示例19包括示例17至18中任一项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该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处理器用于:访问配置参数;经由控制用户界面(UI)控制IoT系统的设备;在由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控制UI监视守护进程;以及分析根源故障。
示例20包括示例17至19中任一项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该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处理器用于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
示例21包括示例17至20中任一项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该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处理器用于构建函数并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
示例22包括示例17至21中任一项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
示例23是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系统。系统包括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的装置;用于触发边缘通信量的装置;用于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的装置;用于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的装置;以及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的装置。
示例24包括示例23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访问配置参数的装置。
示例25包括示例23到24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在由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的装置。
示例26包括示例23到25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控制IoT系统的元件的装置。任选地,元件包括传感器和网关。任选地,用于传感器的配置参数包括发布特性、有效载荷、服务质量(QoS)值。任选地,用于网关的配置参数包括设备上滤波器和通知警报阈值。
示例27包括示例23到26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分析根源故障的装置。
示例28包括示例23到27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的装置。
示例29包括示例23到28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的装置。
示例30包括示例23到29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访问数据库的装置,以及用于将数据映射于数据库的元组中的装置。
示例31包括示例23到30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
示例32包括示例23到31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与定义的触发器脚本进行交互的装置。
示例33包括示例23到32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构建用于确定规定输入参数集合的期望结果的函数的装置。
示例34包括示例23到33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的装置。
示例35是一种装置。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能由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触发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以及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并且提供用于以下操作的控制用户界面(UI):访问配置参数;在由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控制IoT系统的元件;以及分析根源故障。
示例36包括示例35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配置参数包括:传感器的数量、传感器发布频率、分组大小、通信量概况的突发性、或者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的传送的服务质量值。
示例37包括示例35到36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控制UI包括迭代生成器。任选地,用户将经由该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任选地,迭代生成器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
示例38包括示例35到37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装置包括经由控制UI访问的数据库。任选地,映射于数据库中的元组中的数据包括:工作流配置信息、观察到的系统性能、或者所得解决方案特性。
示例39包括示例35到38中任一项的装置,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装置包括容纳多个触发器脚本的自动化框架。
示例40是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方法。方法包括: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其中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触发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确定解决方案部署;以及经由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
示例41包括示例40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的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访问配置参数。
示例42包括示例40到41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在由控制用户界面(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控制UI的监视守护进程。
示例43包括示例40到42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控制IoT系统的元件。任选地,元件包括传感器和网关。任选地,用于传感器的配置参数包括发布特性、有效载荷、服务质量(QoS)值。任选地,用于网关的配置参数包括设备上滤波器和通知警报阈值。
示例44包括示例40到43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分析根源故障。
示例45包括示例40到44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经由迭代生成器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并且进一步包括经由控制UI访问数据库并且将数据映射于数据库的元组中。
示例46包括示例40到45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经由应用程序接口与定义的触发器脚本进行交互。
示例47包括示例40到46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构建用于确定规定输入参数集合的期望结果的函数。
示例48包括示例40到47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方法包括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
示例49是一种有形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导处理器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确定物联网(IoT)系统的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触发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确定解决方案部署;以及访问配置参数。
示例50包括示例49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该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处理器用于在由控制用户界面(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控制UI监视守护进程。
示例51包括示例49至50中任一项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该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处理器用于控制IoT系统的设备。
示例52包括示例49至51中任一项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该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处理器用于分析根源故障。
示例53包括示例49至52中任一项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该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处理器用于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
示例54包括示例49至53中任一项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该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处理器用于构建函数并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
示例55是用于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计算设备。计算设备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触发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以及确定解决方案部署。
示例56包括示例55的计算设备,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设备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控制用户界面(UI):访问配置参数;在由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控制IoT系统的元件;以及分析根源故障。任选地,配置参数包括:传感器的数量、传感器发布频率、分组大小、通信量概况的突发性、或者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的传送的服务质量(QoS)值。任选地,控制UI包括迭代生成器,其中用户经由该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任选地,迭代生成器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任选地,计算设备包括经由控制UI访问的数据库。任选地,映射于数据库中的元组中的数据包括:工作流配置信息、观察到的系统性能、或者所得解决方案特性。
示例57包括示例55至56中任一项的计算设备,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设备包括容纳多个触发器脚本的自动化框架。
示例58是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系统。系统包括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的装置;用于触发边缘通信量的装置;用于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的装置;用于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的装置;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的装置;以及用于访问配置参数的装置。
示例59包括示例58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在由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的装置。
示例60包括示例58到59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控制IoT系统的元件的装置。任选地,元件包括传感器和网关。任选地,用于传感器的配置参数包括发布特性、有效载荷、服务质量(QoS)值。任选地,用于网关的配置参数包括设备上滤波器和通知警报阈值。
示例61包括示例58到60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分析根源故障的装置。
示例62包括示例58到61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的装置。
示例63包括示例58到62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的装置。
示例64包括示例58到63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访问数据库的装置,以及用于将数据映射于数据库的元组中的装置。
示例65包括示例58到64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
示例66包括示例58到65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与定义的触发器脚本进行交互的装置。
示例67包括示例58到66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构建用于确定规定输入参数集合的期望结果的函数的装置。
示例68包括示例58到67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的装置。
示例69是用于物联网(IoT的计算设备。计算设备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触发边缘通信量;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以及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并且其中计算设备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控制用户界面(UI):访问配置参数;在由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控制IoT系统的元件;以及分析根源故障。
示例70包括示例69的计算设备,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配置参数包括:传感器的数量、传感器发布频率、分组大小、通信量概况的突发性、或者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的传送的服务质量(QoS)值。
示例71包括示例69至70中任一项的计算设备,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控制UI包括迭代生成器。任选地,用户将经由该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任选地,迭代生成器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
示例72包括示例69至71中任一项的计算设备,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设备包括经由控制UI访问的数据库。任选地,映射于数据库中的元组中的数据包括:工作流配置信息、观察到的系统性能、或者所得解决方案特性。
示例73包括示例69至72中任一项的计算设备,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计算设备包括容纳多个触发器脚本的自动化框架。
示例74是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系统。系统包括: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的装置,其中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用于触发边缘通信量的装置;用于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的装置;用于执行输入工作负载的置换的装置;用于确定解决方案部署的装置;以及用于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的装置。
示例75包括示例74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访问配置参数的装置;用于在由控制用户界面(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控制UI的监视守护进程的装置;用于控制IoT系统的元件的装置,其中元件包括传感器和网关,其中用于传感器的配置参数包括发布特性、有效载荷、服务质量(QoS)值,并且其中用于网关的配置参数包括设备上滤波器和通知警报阈值;以及用于分析根源故障的装置。
示例76包括示例74到75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包含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并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的装置,并且进一步包括访问数据库并且将数据映射于数据库的元组中的装置。
示例77包括示例74到76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与定义的触发器脚本进行交互的装置。
示例78包括示例74到77中任一项的系统,包括或排除任选特征。在此示例中,系统包括用于构建用于确定规定输入参数集合的期望结果的函数的装置;以及用于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的装置。
代码示例
以下仅是示例,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根据设备(客户端、网关或服务器)的角色,可能有多个文件在设备上运行。以下代码来自触发执行的示例概况分析器脚本。在此示例中,代码读取配置文件,将配置文件拆分为模块配置文件,启用或禁用CPU核,并根据需要设置每个核的频率。该代码还触发个体模块的执行并写入针对每个模块的等待时间。
以下示例代码提供Modbus执行。代码创建与Modbus客户端的连接,并且从Modbus传感器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发布到服务器。Modbus一般可以是用于耦合工业电子设备的通信协议。Modbus是由开发并于1979年由发布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其他设备。在一些示例中,Modbus技术可提供在电子设备之间通过串行线路传送信息。
以下示例代码提供视频模块执行。代码创建与视频客户端的连接并启动视频客户端。
以下示例代码提供Zigbee模块执行。代码在网关上配置接收器,创建用于将数据发布到服务器的MQTT客户端,启动用于接收由网关转发的MQTT数据的服务器脚本,并触发Zigbee客户端。代码还检查Zigbee设备是否连接到端口并配置用于通过Zigbee客户端发送数据的串行端口。
以下示例代码与CPU监视和利用有关。代码读取CPU利用,并在进程执行时监视和计算CPU利用。
一些实施例可在硬件、固件和软件中的一者或组合中实现。一些实施例还可被实现为存储在有形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上的指令,其可由计算平台读取和执行,以执行所描述的操作。此外,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或传输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形式的信息的任何机制。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设备、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或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接口等)等等。
实施例是实现或示例。说明书中对“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各种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的引用表示结合这些实施例而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而不一定被包括在所有的实施例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的各种出现不一定都指相同实施例。
并非本文中描述和示出的所有组件、特征、结构、特性等等都需要被包括在特定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中。例如,如果说明书陈述“可”、“可能”、“能”或“能够”包括部件、特征、结构或特性,则不一定包括该特定的部件、特征、结构或特性。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提到“一”或“一个”元件,则这并不意味着仅有一个该元件。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引用“附加”要素,则不排除有多于一个的该附加要素。
要注意的是,虽然参考特定实现方式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根据一些实施例,其他实现方式也是可能的。另外,附图中所示的和/或本文描述的电路元件或其它特征的配置和/或顺序不必以所示和所描述的特定方式安排。根据某些实施例,其他许多配置也是可能的。
在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系统中,在一些情形下的每个元件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附图标记,表明所表示的元件可能不同和/或相似。但是,元件可以足够灵活,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并与本文所示或所述的一些或所有系统一起操作。附图中所示的各元件可以相同或不同。将哪个称为第一元件以及将哪个称为第二元件是任意的。
要理解的是,上述示例中的特定细节可被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任何地方。例如,上述计算设备的所有任选特征也可关于此处所描述的方法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任一者而被实现。
进一步,尽管已经在此处使用过程流程图和/或状态图来描述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处的那些图或相应的描述。例如,流程不必经过每个所示的框或状态或以此处所示和所描述的完全相同的次序进行。
本技术不限于此处列出的特定细节。的确,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本技术的范围内进行来自前述描述和附图的许多其他变体。因此,由所附权利要求(包括对其进行的任何修改)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包括用于物联网(IoT)系统中的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计算设备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能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确定所述IoT系统中的解决方案部署度量;
触发所述IoT系统中的边缘通信量;
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
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
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以执行所述置换;以及
确定解决方案部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oT系统包括包含实况和模拟组件的混合架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触发边缘通信量的所述计算设备包括控制用户界面(UI),所述控制用户界面(UI)用于向所述IoT系统的传感器或传感器模拟器发送通信量开始通知和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布频率、服务质量(QoS)值或有效载荷大小。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的所述计算设备包括用于发起等待时间测量的计算设备,并且其中所述置换包括构成工作负载配置的组合,所述工作负载配置包括发布频率、标准分组大小、以及通信协议。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被确定的所述解决方案部署包括满足解决方案特性阈值的参数值。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访问配置参数以及控制所述IoT系统的设备的控制用户界面(UI)。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UI用于在由所述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并分析根源故障。
9.一种由计算设备进行的用于物联网(IoT)系统中的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IoT系统的解决方案部署度量;
触发所述IoT系统中的边缘通信量;
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
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
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以执行所述置换;以及
确定解决方案部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oT系统包括包含实况和模拟组件的混合架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由控制用户界面(UI)访问数据库并且将数据映射于所述数据库的元组中,其中所述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边缘通信量包括经由控制用户界面(UI)向所述IoT系统的传感器或传感器模拟器发送通信量开始通知和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发布频率、服务质量(QoS)值或有效载荷大小。
13.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视包括等待时间测量,并且其中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包括将所述解决方案部署标识为包括满足解决方案特性阈值的参数值。
14.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访问配置参数;
经由控制用户界面(UI)来控制所述IoT系统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传感器和网关,其中用于所述传感器的配置参数包括发布特性、有效载荷和服务质量(QoS)值,其中用于所述网关的配置参数包括设备上滤波器和通知警报阈值;以及
在由所述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
15.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经由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以及
分析根源故障。
16.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经由应用程序接口与定义的触发器脚本进行交互;
构建用于确定规定输入参数集合的期望结果的函数;以及
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
17.一种包括用于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计算设备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能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
触发边缘通信量;
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
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
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以执行所述置换;以及
确定解决方案部署;以及
控制用户界面(UI),用于:
访问配置参数;
在由所述控制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监视守护进程;
控制所述IoT系统的元件;以及
分析根源故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传感器的数量、传感器发布频率、分组大小、通信量概况的突发性、以及基于消息排队遥测传输(MQTT)的传送的服务质量值,其中所述控制UI包括迭代生成器,并且其中用户将经由所述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由所述控制UI访问的数据库。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多个触发器脚本的自动化框架。
21.一种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的方法,包括:
确定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其中所述解决方案部署度量包括百分比中央处理单元(CPU)、百分比存储器、链路质量、信号水平或传送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边缘通信量;
监视往返特性和致动模式;
构建规定输入值的置换;
触发一系列连续自动化运行以执行所述置换;
确定解决方案部署;以及
经由迭代生成器选取多个输入参数的配置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访问配置参数;
在由控制用户界面(UI)控制的设备中发起所述控制UI的监视守护进程;
控制所述IoT系统的元件,其中所述元件包括传感器和网关,其中用于所述传感器的配置参数包括发布特性、有效载荷和服务质量(QoS)值,并且其中用于所述网关的配置参数包括设备上滤波器和通知警报阈值;以及
分析根源故障。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由所述控制UI访问数据库并且将数据映射于所述数据库中的元组中。
24.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用于确定规定输入参数集合的期望结果的函数;以及
外推一系列递增工作负载参数的解决方案特性和系统性能。
25.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所述代码能由处理器执行以指导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16、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379324P | 2016-08-25 | 2016-08-25 | |
US62/379,324 | 2016-08-25 | ||
US15/638,769 | 2017-06-30 | ||
US15/638,769 US10623240B2 (en) | 2016-08-25 | 2017-06-30 | IoT solution sizing |
PCT/US2017/043626 WO2018038845A1 (en) | 2016-08-25 | 2017-07-25 | Iot solution sizi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9073A CN109479073A (zh) | 2019-03-15 |
CN109479073B true CN109479073B (zh) | 2022-03-29 |
Family
ID=61243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6515.7A Active CN109479073B (zh) | 2016-08-25 | 2017-07-25 | 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23240B2 (zh) |
CN (1) | CN109479073B (zh) |
WO (1) | WO20180388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109387A1 (de) | 2015-05-26 | 2016-12-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in-Chip-System mit Taktverwaltungseinhei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Ein-Chip-Systems |
KR102384347B1 (ko) * | 2015-05-26 | 2022-04-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클록 관리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시스템 온 칩 및 그 동작방법 |
US11256641B2 (en) * | 2017-01-27 | 2022-02-22 |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 Asynchronous start for timed functions |
JP6625247B2 (ja) * | 2017-02-07 | 2019-12-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分散協調システム、機器行動監視装置及び家電機器 |
US20180276175A1 (en) | 2017-03-22 | 2018-09-27 |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 Direct Network Access by a Memory Mapped Peripheral Device for Scheduled Data Transfer on the Network |
US20180316555A1 (en) * | 2017-04-29 | 2018-11-0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Cognitive profiling and sharing of sensor data across iot networks |
CN109391500B (zh) * | 2017-08-11 | 202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US10901812B2 (en) * | 2017-09-18 | 2021-01-26 | Rapyuta Robotics Co., Ltd. | Manag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oud and heterogeneous devices across networks |
US10983897B2 (en) * | 2018-01-30 | 2021-04-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esting embedded systems and application using hardware-in-the-loop as a service (HILAAS) |
CN110858838B (zh) * | 2018-08-24 | 2021-03-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桥接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US11108849B2 (en) | 2018-12-03 | 2021-08-3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Global internet of things (IO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alization through collaborative edge gateways |
US10659144B1 (en) | 2019-01-31 | 2020-05-1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anagement of massively distribute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gateways based o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 via fly-by master drones |
CN109857446B (zh) * | 2019-02-28 | 2022-03-18 | 珠海市横琴新区芯云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开放式物联系统和方法 |
US11064030B2 (en) * | 2019-10-17 | 2021-07-1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utomatic on-boarding agent for IOT edge routers in connected vehicles |
US11550636B2 (en) * | 2019-11-14 | 2023-01-10 | Vmware, Inc. | Internet of things solution deployment in hybrid environment |
EP3869228B1 (en) * | 2020-02-21 | 2022-07-06 |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 Edge based sensor actuation and control in iot network for event monitoring |
CN111294135B (zh) * | 2020-03-09 | 2021-06-08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面向边缘云的多级时钟同步方法 |
CN114007198A (zh) * | 2020-07-13 | 2022-02-01 | 深圳市利维坦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环境感知自配置物流硬件的系统和方法 |
CN111954236B (zh) * | 2020-07-27 | 2021-11-09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分层边缘计算卸载方法 |
CN112463511B (zh) * | 2020-11-09 | 2022-06-07 | 武汉迈威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串口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CN112911531B (zh) * | 2021-01-11 | 2022-12-30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高压开关的传感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367407A (zh) * | 2021-01-12 | 2021-02-12 |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US11201789B1 (en) | 2021-02-12 | 2021-12-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ordinated device grouping in fog computing |
CN113673001B (zh) * | 2021-08-20 | 2024-06-21 |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 安全保护组件和相关装置及方法 |
US11627063B1 (en) * | 2021-12-02 | 2023-04-11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unidirectional latency of applications over asymmetric link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07859A (zh) * | 2010-03-31 | 2011-10-0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解决方案部署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620557A (zh) * | 2011-06-29 | 2014-03-05 | 微软公司 | 使用预构控件创建逻辑 |
WO2014152396A2 (en) * | 2013-03-14 | 2014-09-25 | Samtec, Inc. | User interface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and design solutions based on user inputs |
CN105247557A (zh) * | 2013-04-20 | 2016-01-13 | 肯赛里克斯公司 | 用于监视服务的市场 |
WO2016076986A1 (en) * | 2014-11-10 | 2016-05-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nectivity modul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30456B2 (en) | 2004-05-19 | 2010-06-01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rocessing errors in a multi-processing system |
US8483068B2 (en) * | 2007-03-30 | 2013-07-09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multicast services with mobility support |
WO2010045971A1 (en) | 2008-10-22 | 2010-04-29 | Telecom Italia S.P.A. .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deployment of node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8695009B2 (en) | 2011-04-18 | 2014-04-0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llocating tasks to machines in computing clusters |
US9083627B2 (en) * | 2011-12-20 | 2015-07-1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ssisted traffic engineering for minimalistic connected object networks |
CN202696908U (zh) * | 2012-06-04 | 2013-01-23 | 基康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的岩土工程安全监测系统 |
US9819729B2 (en) * | 2012-12-21 | 2017-11-14 | Bmc Software, Inc. | Application monitoring for cloud-based architectures |
IN2013MU02254A (zh) * | 2013-07-03 | 2015-06-19 |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 | |
US9600571B2 (en) * | 2013-07-11 | 2017-03-21 | Neura, Inc. | Interoperability mechanism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ntegration platform |
US9426034B2 (en) | 2014-06-16 | 2016-08-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Usage policy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US20160065653A1 (en) * | 2014-08-26 | 2016-03-03 | Fujitsu Limited |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
US10411958B2 (en) * | 2014-09-08 | 2019-09-10 | Intel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evice configuration |
US9674880B1 (en) * | 2014-11-04 | 2017-06-06 | Dell Products,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mart vehicle gateway with connection context aware radio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multi-radio technology |
US9774507B2 (en) * | 2015-01-06 | 2017-09-26 | Afero,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and utilizing user behavior data within an IoT system |
US9933768B2 (en) * | 2015-01-06 | 2018-04-03 | Afero,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remote control applications |
WO2017099726A1 (en) * | 2015-12-08 | 2017-06-15 | Intel Corporation | Matching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scheduling periodicities |
US10601639B2 (en) * | 2016-01-20 | 2020-03-24 | Netscout Systems Texas, Llc | Multi cause correlation in wireless protocols |
US10083055B2 (en) * | 2016-02-12 | 2018-09-2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anagement of IoT devices in a virtualized network |
CN105893629A (zh) * | 2016-05-25 | 2016-08-24 | 江苏斯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能源监管系统及其监管软件 |
-
2017
- 2017-06-30 US US15/638,769 patent/US106232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7-25 CN CN201780046515.7A patent/CN109479073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25 WO PCT/US2017/043626 patent/WO201803884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07859A (zh) * | 2010-03-31 | 2011-10-0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解决方案部署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620557A (zh) * | 2011-06-29 | 2014-03-05 | 微软公司 | 使用预构控件创建逻辑 |
WO2014152396A2 (en) * | 2013-03-14 | 2014-09-25 | Samtec, Inc. | User interface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and design solutions based on user inputs |
CN105247557A (zh) * | 2013-04-20 | 2016-01-13 | 肯赛里克斯公司 | 用于监视服务的市场 |
WO2016076986A1 (en) * | 2014-11-10 | 2016-05-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nectivity modul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062919A1 (en) | 2018-03-01 |
US10623240B2 (en) | 2020-04-14 |
CN109479073A (zh) | 2019-03-15 |
WO2018038845A1 (en) | 2018-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79073B (zh) | Iot解决方案大小调整 | |
CN109496416B (zh) | 对物联网网络进行未来验证和原型制作 | |
US20220066858A1 (en) | Remote debugging and management | |
US11144382B2 (en) | Profiling and diagnostic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 |
US10965537B2 (en) | Self-adjusting data processing system | |
US9860677B1 (en) | Internet-of-things gateway coordination | |
US10568524B2 (en) | Compliance checker for service agreement | |
US11252786B2 (en) | IoT networking extension with bi-directional packet relay | |
US20190363905A1 (en) | Adaptive deployment of applications | |
WO2019199362A1 (en) | Flexible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services consumption through hosts zoning | |
US20190253477A1 (en) | Data Fragment Recombina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 |
US10795399B2 (en) | Device throughput optimization for bus protocols | |
US10408929B2 (en) | Non-synchronized RF ranging | |
US11487688B2 (en) | Technologies for fast MAUSB enumer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