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0780A -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0780A
CN109450780A CN201811639679.3A CN201811639679A CN109450780A CN 109450780 A CN109450780 A CN 109450780A CN 201811639679 A CN201811639679 A CN 201811639679A CN 109450780 A CN109450780 A CN 109450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ail
user
rear class
class character
contact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96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396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0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0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发送请求中包括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对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若包括,则根据与每个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该方法实现了通过自动识别电子邮件正文信息中提及的联系人,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避免了漏加参与用户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的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邮件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由发件人填写收件人邮箱、标题、正文、上传附件等之后,发送至收件人的服务,是互联网应用较广的一种服务。
目前,在发送电子邮件时,通常是手动填写收件人、抄送人的邮箱地址。在电子邮件发送后,后续的邮件往来中,可能会遇到添加新的参与者的情况,当需要添加的参与者比较多时,手动添加可能会出现漏添加的情形。可见,相关技术中,手动添加电子邮件参与者的方式,效率和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用于解决关技术中,手动添加电子邮件参与者的方式,存在效率和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本公开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所述发送请求中包括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
对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
若包括,则根据与每个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更新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通过对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判断正文信息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若包含预设的标识符,则根据与预设标识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地址,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从而实现了通过自动识别电子邮件正文信息中提及的联系人,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避免了漏加参与用户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公开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邮件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所述发送请求中包括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
更新模块,用于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中包括预设的标识符时,根据与每个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更新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处理装置,通过对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判断正文信息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若包含预设的标识符,则根据与预设标识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地址,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从而实现了通过自动识别电子邮件正文信息中提及的联系人,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避免了漏加参与用户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公开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上述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
本公开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邮件显示界面示意图一;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邮件显示界面示意图二;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邮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可由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邮件处理装置执行,该装置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如服务器中,以实现通过判断电子邮件正文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标识符,检查电子邮件中是否存在新的联系人,若存在,则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如图1所示,该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发送请求中包括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在客户端编辑完成邮件点击发送控件后,服务器获取到电子邮件发送请求。
其中,发送请求中包括但不限于发件人邮箱地址、收件人邮箱地址、抄送人邮箱地址、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等。
步骤102,对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
在实际应用中,如在即时通讯应用中,通常会使用@符号加上名字,达到提醒的作用。在使用电子邮件交流的过程中,如果电子邮件的正文中使用了@标识符,那么@标识符后面的人名对应的用户,可能是电子邮件新的参与用户。
由此,可通过判断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标识符,来确定电子邮件是否要增加新的参与用户。其中,预设的标识符可以是@标识符,也可以是其他作为提及或者提醒等功能的标识符。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到电子邮件发送请求后,从发送请求中提取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遍历正文信息中的字符,以判断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标识符。
步骤103,若包括,则根据与每个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若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中包含预设的标识,可先获取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一个后级字符,判断该后级字符是否有对应的联系人,如果没有,获取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两个后级字符,判断两个后级字符是否有对应的联系人,如果没有,再判断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三个后级字符是否有对应的联系人,直到找到对应的联系人。
服务器在查找到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联系人后,可将联系人的邮箱地址,自动添加至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列表或抄送人列表中,以作为该电子邮件的接收者,然后再发送电子邮件。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正文信息中有多个预设的标识符,可将每个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添加至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列表或抄送人列表中,以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若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中不包含预设的标识符,那么服务器可直接将电子邮件发送至对应的收件人、抄送人等,也就是说不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子邮件发送请求中包含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判断正文信息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标识符,以确定电子邮件是否有新的参与用户,从而在确定有新的参与用户时,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避免了漏加参与用户的情况,提高了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之前,可生成更新提示界面,通过更新提示界面对用户进行提醒,并根据用户执行的操作,确定是否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下面结合图2进行说明,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之前,该电子邮件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根据与每个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生成更新提示界面。
本实施例中,当电子邮件预设的标识符有多个时,可根据每个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生成一个联系人列表,进而生成更新提示界面。
步骤202,在电子邮件发送界面上层显示更新提示界面。
服务器在生成更新提示界面后,将其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在电子邮件发送界面上层显示更新提示界面,如以浮层的形式在电子邮件发送界面的上层显示更新提示界面,以提醒用户是否将正文信息中提及的联系人作为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其中,更新提示界面上可包括电子邮件正文信息中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联系人列表、文字提醒内容等。
下面以图3和图4为例进行说明,图3中显示的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电子邮件来往,用户A在回复用户B的内容时,用户@标识符提及了用户D,用户A在点击发送邮件后,电子邮件的发送界面上层显示更新提示界面,如图4所示。图4中,更新提示界面上提醒用户“是否将其也作为邮件的接收者?”。
步骤203,根据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确定是否对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进行更新。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对更新提示界面上的控件执行操作,服务器可根据用户执行的操作,确定是否对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进行更新。
作为一个示例,若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选择用户类型操作,则将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添加至用户选择的用户类型对应的用户中。其中,用户类型包括收件人类型、抄送人类型等等。比如,用户将更新提示界面上某联系人选为收件人,那么服务器可将联系人对应的邮箱地址,添加至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列表中。
如图4所示,更新提示界面上每个联系人都对应有删除、作为收件人、抄送人控件。若用户A在用户D对应的控件中选择了“To”,说明用户A将用户D选为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则服务器将用户D的邮箱地址添加至收件人列表中,作为电子邮件新的收件人。若用户选择了“Cc”控件,说明用户A将用户D选为电子邮件的抄送人,将电子邮件抄送给用户D。
进一步地,在用户为更新提示界面中的联系人选择了用户类型后,可先确定联系人是否已经是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若不是,则将该联系人的邮箱地址添加至对应的用户中。或者,服务器在生成更新提示界面时,先判断正文信息中提及的联系人是否已经是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若是,则删除该用户,也就是说,更新提示界面中显示的联系人当前不是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可见,用户可以在更新提示界面中自由选择联系人的用户类型,从而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作为另一个示例,若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删除操作,则删除用户选择的邮箱地址。具体地,如果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显示上删除其中一个或者多个联系人,说明用户不想将这些联系人作为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则服务器删除这些联系人的邮箱地址。
如图4所示,若用户A触发了更新提示界面中用户D前面的控件,说明用户不想让用户D收到电子邮件,那么删除用户D。
作为再一个示例,若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取消更新操作,则取消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具体而言,更新提示界面上包含取消更新操作控件,当用户触发该取消更新操作的控件时,说明用户不想为电子邮件添加新的参与用户,则取消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按照电子邮件原有的收件人和抄送人发送电子邮件。
如图4所示,若用户触发了“取消更新”控件,说明用户不想将正文信息中提及的联系人用户D作为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则取消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直接发送电子邮件。
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确定是否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不仅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提高了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的准确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可预先存储有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其中,名片信息包括联系人的标识符如名字、联系人的邮箱、电话、所属工作部门等等。因此,服务器在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之前,用户在编辑电子邮件正文时,可通过在预设的标识符后面输入联系人的标识符即可,服务器根据用户输入的联系人的标识符,将其与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
下面结合图5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之前,该电子邮件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301,在电子邮件正文编辑过程中,检测是否获取到用户输入预设的标识符的操作。
在用户编辑电子邮件正文的过程中,电子邮件客户端所在的终端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的操作,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判断是否为输入预设的标识符的操作。
步骤302,若是,则检测用户输入的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是否与联系人库中的任一联系人标识匹配。
服务器在确定用户执行了输入预设的标识符的操作时,检测用户输入的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是否与联系人库中的任一联系人标识匹配。其中,联系人库中存储了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联系人标识可以是联系人的名字。
具体而言,可将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一个后级字符与联系人库中联系人标识比较,若未找到与该后级字符一致的联系人标识,则将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两个后级字符与联系人库中联系人标识比较,若未找到与该后级字符一致的联系人标识,则继续将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三个后级字符与联系人库中联系人标识比较,直至找到匹配的联系人标识。
步骤303,若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第一联系人标识匹配,则将后级字符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
若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第一联系人标识匹配,则将后级字符与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从而根据该后级字符便可获取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邮件正文编辑过程中,检测用户是否输入了预设的标识符,若输入了预设的标识符,若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联系人库中的某联系人标识匹配,则将该后级字符与该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从而实现了根据后级字符便可获取该联系人的名片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将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联系人库中的联系人匹配时,可能会匹配到多个联系人标识,从而在将后级字符与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时,可能会关联错误。例如,用户在电子邮件的正文中@小梅,但是,在联系人库中查找到两个联系人的名称都是小梅。对此,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图6所示的过程,实现将后级字符与正确的名片信息关联。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检测用户输入的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是否与联系人库中的任一联系人标识匹配之后,该电子邮件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401,若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至少两个联系人标识匹配,则在正文编辑界面显示至少两个联系人分别对应的名片信息。
若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至少两个联系人标识匹配,也就是说,后级字符匹配到联系人库中多个联系人,服务器可将这些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可在正文编辑界面上以浮层形式显示这些联系人的名片信息。
步骤402,根据获取的用户操作,确定目标联系人。
用户根据正文编辑界面中显示的至少两个联系人的名片信息,确定利用预设的标识符提及的联系人,并触发该联系人的名片信息,服务器根据获取的用户操作,将该联系人确定目标联系人。
例如,用户在编辑电子邮件正文的过程中@小梅,服务器匹配到两个小梅,并将这个两个小梅对应的名片信息显示在正文编辑界面中,用户可根据名片信息中的工作部门确定正文中提及的小梅。
步骤403,将后级字符与目标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
在确定目标联系人后,服务器可将后级字符与目标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后级字符与联系人库中多个联系人标识匹配时,将联系人对应的名片信息显示在正文编辑界面中让用户选择,从而将后级字符与用户选择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避免关联错误,提高了关联的准确性。
或者,服务器也可根据与后级字符匹配的每个联系人与用户的联系频率、与用户联系频繁的联系人之间的联系频率,以及工作部门,从匹配的多个联系人中自动选择联系人,并将后级字符与选择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匹配。
例如,用户在编辑正文时@小梅,服务器查到两个联系人的名称都是小梅,用户与小明的联系频率较高,而其中一个小梅与小明之间的联系频率也比较高,另外一个小梅与小明之间的联系较少,那么可自动将与小明联系频繁的小梅的名片信息与@标识符后的小梅关联。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时,可先从与后级字符关联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中,获取名片信息中的邮箱地址,作为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然后利用邮箱地址,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例如,将邮箱地址添加至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列表中。
进一步而言,由于在用户编辑电子邮件正文的过程,如果用户输入了预设的标识符,服务器将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续标识符匹配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进行了关联,那么用户在编辑完正文后,可根据正文中提及的联系人,手动在收件人栏或者抄送人栏输入联系人的名称,或者直接输入联系人库中任一联系人的名称,而无需输入联系人的邮箱地址,从而提高了输入效率。
为了便于用户查看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中提及的联系人的信息,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编辑正文的过程中,在后级字符与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之后,在当前的焦点位于后级字符处时,在正文编辑界面中显示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
例如,用户在电子邮件的正文中@小梅,当用户选中小梅,或者触摸正文编辑界面中小梅的位置时,正文编辑界面中可以浮层形式显示小梅的名片信息。
本公开实施中,可在正文编辑界面中显示正文中提及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随时获取联系人的名片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邮件处理装置。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邮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电子邮件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10、判断模块520、更新模块530。
第一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发送请求中包括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
判断模块520,用于对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
更新模块530,用于电子邮件的正文中包括预设的标识符时,根据与每个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与每个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生成更新提示界面;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电子邮件发送界面上层显示更新提示界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确定是否对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进行更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用户在所述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选择用户类型操作,则将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添加至用户选择的用户类型对应的用户中;
或者,
若所述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删除操作,则删除用户选择的邮箱地址;
或者,
若用户在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取消更新操作,则取消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电子邮件正文编辑过程中,检测是否获取到用户输入预设的标识符的操作;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获取到用户输入预设的标识符的操作时,检测用户输入的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是否与联系人库中的任一联系人标识匹配;
关联模块,用于在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第一联系人标识匹配时,将后级字符与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与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至少两个联系人标识匹配时,在正文编辑界面显示至少两个联系人分别对应的名片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用户操作,确定目标联系人;
上述关联模块,还用于将后级字符与目标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更新模块530,具体用于:
从与后级字符关联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中,获取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
利用邮箱地址,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在当前的焦点位于后级字符处时,在正文编辑界面中显示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处理装置,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处理装置,通过对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判断正文信息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若包含预设的标识符,则根据与预设标识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地址,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从而实现了通过自动识别电子邮件正文信息中提及的联系人,更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避免了漏加参与用户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更新电子邮件参与用户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参考图8,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8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8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808;以及通信装置809。通信装置8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8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8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8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808被安装,或者从ROM 8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8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所述节点评价设备从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所述节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
图9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901。当该计算机可读指令901由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所述发送请求中包括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
对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
若包括,则根据与每个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更新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之前,还包括:
根据与每个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生成更新提示界面;
在所述电子邮件发送界面上层显示所述更新提示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邮件发送界面上层显示所述更新提示界面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在所述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确定是否对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进行更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在所述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确定是否对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进行更新,包括:
若所述用户在所述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选择用户类型操作,则将所述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添加至所述用户选择的用户类型对应的用户中;
或者,
若所述用户在所述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删除操作,则删除所述用户选择的邮箱地址;
或者,
若所述用户在所述更新提示界面执行的操作为取消更新操作,则取消更新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邮件正文编辑过程中,检测是否获取到用户输入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的操作;
若是,则检测用户输入的与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是否与联系人库中的任一联系人标识匹配;
若与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第一联系人标识匹配,则将所述后级字符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输入的与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是否与联系人库中的任一联系人标识匹配之后,还包括:
若与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与至少两个联系人标识匹配,则在正文编辑界面显示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分别对应的名片信息;
根据获取的用户操作,确定目标联系人;
将所述后级字符与所述目标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包括:
从与所述后级字符关联的联系人的名片信息中,获取所述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
利用所述邮箱地址,更新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后级字符与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关联之后,还包括:
在当前的焦点位于所述后级字符处时,在正文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联系人的名片信息。
9.一种电子邮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邮件发送请求,所述发送请求中包括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是否包括预设的标识符;
更新模块,用于所述电子邮件的正文中包括预设的标识符时,根据与每个所述预设的标识符相邻的后级字符对应的邮箱地址,更新所述电子邮件的参与用户。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邮件处理方法。
CN201811639679.3A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9450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9679.3A CN109450780A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9679.3A CN109450780A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780A true CN109450780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0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9679.3A Pending CN109450780A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07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970A (zh) * 2019-12-31 2020-05-29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联系人添加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12132A (zh) * 2021-06-16 2021-08-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1115A (zh) * 2007-03-29 2007-09-05 上海序参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短信息中联系人搜索的实现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2571623A (zh) * 2010-12-25 2012-07-11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中用以信息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92210A (zh) * 2011-12-21 2012-07-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信息提示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279858A (zh) * 2013-04-23 2013-09-0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添加收件人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3906012A (zh) * 2014-03-10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796325A (zh) * 2015-04-22 2015-07-2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和终端
CN104836907A (zh) * 2015-04-13 2015-08-1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联系人信息的添加方法和装置
CN104853000A (zh) * 2015-04-13 2015-08-1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联系人信息的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5978799A (zh) * 2016-06-30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人详情提示方法
CN107948054A (zh) * 2017-11-15 2018-04-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1115A (zh) * 2007-03-29 2007-09-05 上海序参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短信息中联系人搜索的实现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2571623A (zh) * 2010-12-25 2012-07-11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中用以信息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92210A (zh) * 2011-12-21 2012-07-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信息提示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279858A (zh) * 2013-04-23 2013-09-0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添加收件人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3906012A (zh) * 2014-03-10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836907A (zh) * 2015-04-13 2015-08-1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联系人信息的添加方法和装置
CN104853000A (zh) * 2015-04-13 2015-08-1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联系人信息的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4796325A (zh) * 2015-04-22 2015-07-2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和终端
CN105978799A (zh) * 2016-06-30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人详情提示方法
CN107948054A (zh) * 2017-11-15 2018-04-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970A (zh) * 2019-12-31 2020-05-29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联系人添加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136312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联系人添加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12132A (zh) * 2021-06-16 2021-08-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7100A (zh) 会话消息显示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729004A (zh) 会话消息置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69924A (zh) 在线文档的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557516B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human network management service in mobile terminal
EP3455808B1 (en) Schedu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dapted to the same
US8428561B1 (en) Event not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utiliz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543163A (zh) 文档修订记录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17946B (zh) 文档共享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系统
KR20120036831A (ko) 갱신들의 소셜 네트워킹 서비스 내로의 통합
CN105871695B (zh) 表情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414765B (zh) 图形码中信息的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388702B1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端末
CN109992732A (zh) 信息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041686B2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端末
CN109861904A (zh) 姓名标签显示方法和装置
KR20110066612A (ko) 전자 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CN110380955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706170B2 (en) Collaborative editing method of an electronic mail,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516984A (zh) 用于生成配送路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47335A (zh) 会话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50780A (zh)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591439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83768A (zh)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684116B (zh) 数据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714251A (zh)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