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5237A - 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5237A
CN109445237A CN201910024978.4A CN201910024978A CN109445237A CN 109445237 A CN109445237 A CN 109445237A CN 201910024978 A CN201910024978 A CN 201910024978A CN 109445237 A CN109445237 A CN 109445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system
optical projection
lens
light beam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49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有森
尹震
牛建帅
郭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ting Technology Co.,Ltd. Shanghai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i Z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i Z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i Z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49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5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5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5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00Film strip handl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00Film strip handling
    • G03B1/02Moving film strip by pull on end thereof
    • G03B1/04Pull exerted by take-up spo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73Polarisers in the lamp hou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芯片、沿所述显示芯片的出射光路上依次设置的棱镜、透镜组和反射镜组。所述显示芯片,用于调制电子设备中从照明系统射出的光束,还用作所述投影系统的物面。所述棱镜,用于将所述光束中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平行的线偏振光转向为垂直线偏振光,投射所述垂直线偏振光至所述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用于平衡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并使从所述棱镜射出的光束形成实像于所述反射镜组。所述反射镜组,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通过投影系统的小角度偏转,将光束折射到所述反射镜组上,再通过所述反射镜组来实现光束的出射,来实现投射比为0.18的超短焦投影技术。

Description

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投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投影仪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用、教育、办公等领域,其中,超短焦投影以其短距离投影大画面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用、办公等领域。
实现超短焦技术的关键评价标准是投射比的评价。投射比小于1的系统才被称为超短焦投影,目前现有技术一般做到投射比为0.3-0.4的结构,极其少数能做到小于0.2,越小的透射比意味这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技术投入,其技术难度呈指数增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芯片、沿所述显示芯片的出射光路上依次设置的棱镜、透镜组和反射镜组;
所述显示芯片,用于调制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照明系统射出的光束,并用作所述投影系统的物面;
所述棱镜,用于将所述光束中振动方向与所述棱镜的入射面平行的线偏振光转向为垂直线偏振光,投射所述垂直线偏振光至所述透镜组;
所述透镜组,用于平衡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并使从所述棱镜射出的光束形成实像于所述反射镜组;
所述反射镜组,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
所述第一反射镜为平面反射镜,用于呈现所述光束所对应的实像并投射所述光束至所述第二反射镜;
所述第二反射镜为自由曲面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束所对应的实像放大旋转后,投射至投影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之间形成分离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分离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在所述投影面上成像,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消除像散,以使所述光束在所述投影面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组包括调焦前组、光阑和调焦后组;
所述调焦后组包括沿所述棱镜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透镜、第二玻璃透镜、第三玻璃透镜、第四玻璃透镜、第五玻璃透镜,所述调焦后组的光焦度为正;
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五玻璃透镜的出光侧,用于控制所述投影系统的出光量;
所述调焦前组包括沿所述光阑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所述调焦前组的光焦度为负。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玻璃透镜和第五玻璃透镜通过光学胶粘合,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球差和色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六玻璃透镜与第七玻璃透镜,用于通过变焦实现像面大小在20-60英寸之间连续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第八玻璃透镜和塑胶透镜,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场曲和畸变。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透镜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空腔,用于容置所述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1及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芯片、沿所述显示芯片的出射光路上依次设置的棱镜、透镜组和反射镜组。所述显示芯片,用于调制电子设备中从照明系统射出的光束,且还用作所述投影系统的物面。所述棱镜,用于将所述光束中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平行的线偏振光转向为垂直线偏振光,投射所述垂直线偏振光至所述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用于平衡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并使从所述棱镜射出的光束形成实像于所述反射镜组。所述反射镜组,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通过投影系统的小角度偏转,将光束折射到所述反射镜组上,再通过所述反射镜组来实现光束的出射,来实现投射比为0.18的超短焦投影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的MIF像差调制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的成像光路图。
图标:100-电子设备;1-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2-显示芯片;3-棱镜;4-透镜组;41-第六玻璃透镜;42-第七玻璃透镜;43-第八玻璃透镜;44-塑胶透镜;45-第一玻璃透镜;46-第二玻璃透镜;47-第三玻璃透镜;48-第四玻璃透镜;49-第五玻璃透镜;5-反射镜组;51-第一反射镜;52-第二反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1,包括显示芯片2、沿所述显示芯片2的出射光路上依次设置的棱镜3、透镜组4和反射镜组5。
所述显示芯片2,用于调制电子设备中从照明系统射出的光束,且还用作所述投影系统的物面。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芯片2为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芯片,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即液晶分子的排列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化,影响液晶单元的透光率或反射率,进而影响它的光学性质,从而产生具有不同灰度层次及颜色的图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芯片2还可以是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显示芯片、LCD液晶显示芯片,具体类型可按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所述棱镜3,用于将所述光束中振动方向与所述棱镜的入射面平行的线偏振光转向为垂直线偏振光,投射所述垂直线偏振光至所述透镜组4。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棱镜3为偏振分光棱镜(polarization beamsplitte,PBS),经过垂直光选择性透过膜和振动转换半波片,转换后的垂直方向光配合光路末端的垂直入射偏光片,可以提高光路光效,降低入射偏光片温度,提高所述投影系统的耐用性。
所述透镜组4,用于平衡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并使从所述棱镜3射出的光束形成实像于所述反射镜组5。
所述反射镜组5,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
请参阅图2,所述反射镜组5包括第一反射镜51和第二反射镜52。
所述第一反射镜51为平面反射镜,用于呈现所述光束所对应的实像并投射所述光束至所述第二反射镜52。
所述第二反射镜52为自由曲面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射镜51反射的光束所对应的实像放大旋转后,投射至投影面。其中,所述投影面为承载经过所述投影系统射出的光束所形成的面。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自由曲面反射镜为凹面镜。
所述第一反射镜51与第二反射镜52之间形成分离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分离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52反射后在所述投影面上成像,所述第二反射镜52用于消除像散,以使所述光束在所述投影面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具体地,由于自由曲面反射镜在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具有不同的曲率分布,因此会导致较大的像散,所以所述显示芯片2的原本重合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经过自由曲面反射镜成像后无法在投影面上形成清晰的像。
而经过所述透镜组4将所述显示芯片2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分离,可以有效抵消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经过所述自由曲面反射镜成像后的像散,从而在所述投影面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4包括调焦前组、光阑和调焦后组。
所述调焦后组包括沿所述棱镜3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透镜45、第二玻璃透镜46、第三玻璃透镜47、第四玻璃透镜48、第五玻璃透镜49,所述调焦后组的光焦度为正。
具体地,所述第一玻璃透镜45的光焦度为正,其厚度可以为2.68mm,材质为H-ZF52。所述第二玻璃透镜46的光焦度为正,其曲率半径可以为14.65-14.70mm,例如,14.65mm,厚度可以为3.80mm,材质为N-LAF7。所述第三玻璃透镜47的光焦度为正,其曲率半径可以为30.12-30.20mm,例如,30.12mm,厚度可以为1.42mm,材质为ZF7L。所述第四玻璃透镜48的光焦度为正,其曲率半径可以为19.45mm,厚度可以为2.60mm,材质为H-QK3L。所述第五玻璃透镜49的光焦度为负,其曲率半径可以为19.08-19.10mm,例如,19.08mm,厚度可以为2.88mm,材质为H-K3。
其中,所述第四玻璃透镜48和第五玻璃透镜49通过光学胶粘合,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球差和色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透镜的厚度数值及曲率半径值仅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值做出的例举,具体数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相应调整。
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五玻璃透镜49的出光侧,用于控制所述投影系统的出光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阑为孔径光阑,用于限制成像光束,并抵消掉对称的像差。所述光阑的通光孔越小,所述投影系统的球差越小,像越清晰,景深越大;但像的明亮程度越弱。所述光阑的通光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强;但球差越大,像的清晰程度越差,景深越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阑的设置于所述调焦前组与所述调焦后组之间,具体为,与所述调焦前组的距离可以为0.4mm,与所述调焦前组的距离为0mm,厚度可以为7.23-7.24mm,例如,7.23mm。
所述调焦前组包括沿所述光阑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所述调焦前组的光焦度为负。
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六玻璃透镜41与第七玻璃透镜42,用于通过变焦实现像面大小在20-60英寸之间连续变化。
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第二透镜组4包括第八玻璃透镜43和塑胶透镜44,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场曲和畸变。经过MIT(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调制,所述投影系统的场曲和畸变特性曲线数值满足消除畸变和场曲的要求。
具体地,所述第六玻璃透镜41的光焦度为负,其曲率半径可以为36.50-36.60mm,例如,36.52mm,其厚度可以为3.30-3.50mm,材质为H-ZF1。所述第七玻璃透镜42的光焦度为正,其曲率半径可以为45.40-45.50mm,例如,45.45mm,厚度可以为4.85mm,材质为QF6。所述第八玻璃透镜43的光焦度为正,其曲率半径可以为48.00-48.10mm,例如,48.04mm,厚度可以为2.96mm,材质为OKP。所述塑胶透镜44的的光焦度为正,其曲率半径可以为19.45mm,厚度可以为5.36mm,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具体地,所述第八玻璃透镜43、塑胶透镜44及第二反射镜52为偶次非球面,所述偶次非球面表达式为:
其中,c=1/R,R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半径,k为二次曲面系数,D为透镜表面的4阶非球面系数,E为4阶非球面系数,F为6阶非球面系数,G为8阶非球面系数。
当k小于-1时,所述第八玻璃透镜43、塑胶透镜44及第二反射镜52的面形曲线为双曲线;当k等于-1时,所述第八玻璃透镜43、塑胶透镜44及第二反射镜52的面形曲线为抛物线;当k介于-1到0时,所述第八玻璃透镜43、塑胶透镜44及第二反射镜52的面形曲线为椭圆形;当k等于0时,所述第八玻璃透镜43、塑胶透镜44及第二反射镜52的面形曲线为圆形;当k大于0时,所述第八玻璃透镜43、塑胶透镜44及第二反射镜52的面形曲线为扁圆形。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同时,所述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分离程度由所述偶次非球面表达式的一阶导数分布和二阶导数分布决定。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系统成像示意图,来自电子设备中照明系统的光束经过所述显示芯片2反射,其出射光束带有一定角度和孔径,这些光束被后续经过光学成像原理设计的棱镜3及透镜组4接收。所述透镜组4的作用是平衡整个投影系统中特定的像差:球差、彗差、色差、场曲和畸变。之后光束进一步通过所述反射镜组5反射后出射,消除所述投影系统的像散,在所述投影面形成清晰的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上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1。
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空腔,用于容置所述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1。
同时,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具体类型不受限制,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和投影仪等具有投影功能的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具体运行原理和有益效果可参照上述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1,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1及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芯片2、沿所述显示芯片2的出射光路上依次设置的棱镜3、透镜组4和反射镜组5。所述显示芯片2,用于调制电子设备100中从照明系统射出的光束,且还用作所述投影系统的物面。所述棱镜3,用于对所述光束中振动方向为与入射面平行的线偏振光,转向为垂直线偏振光投射至所述透镜组4。所述透镜组4,用于平衡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并使从所述棱镜3射出的光束形成实像于所述反射镜组5。所述反射镜组5,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通过投影系统的小角度偏转,将光束折射到所述反射镜组上,再通过所述反射镜组来实现光束的出射,来实现投射比为0.18的超短焦投影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芯片、沿所述显示芯片的出射光路上依次设置的棱镜、透镜组和反射镜组;
所述显示芯片,用于调制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照明系统射出的光束,并用作所述投影系统的物面;
所述棱镜,用于将所述光束中振动方向为与所述棱镜的入射面平行的线偏振光转向为垂直线偏振光,投射所述垂直线偏振光至所述透镜组;
所述透镜组,用于平衡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并使从所述棱镜射出的光束形成实像于所述反射镜组;
所述反射镜组,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
所述第一反射镜为平面反射镜,用于呈现所述光束所对应的实像并投射所述光束至所述第二反射镜;
所述第二反射镜为自由曲面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束所对应的实像放大旋转后,投射至投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之间形成分离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分离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在所述投影面上成像,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消除像散,以使所述光束在所述投影面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包括调焦前组、光阑和调焦后组;
所述调焦后组包括沿所述棱镜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透镜、第二玻璃透镜、第三玻璃透镜、第四玻璃透镜、第五玻璃透镜,所述调焦后组的光焦度为正;
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五玻璃透镜的出光侧,用于控制所述投影系统的出光量;
所述调焦前组包括沿所述光阑的出光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所述调焦前组的光焦度为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玻璃透镜和第五玻璃透镜通过光学胶粘合,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球差和色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六玻璃透镜与第七玻璃透镜,用于通过变焦实现像面大小在20-60英寸之间连续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第八玻璃透镜和塑胶透镜,用于矫正所述投影系统的场曲和畸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透镜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空腔,用于容置所述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
CN201910024978.4A 2019-01-10 2019-01-10 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9445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4978.4A CN109445237A (zh) 2019-01-10 2019-01-10 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4978.4A CN109445237A (zh) 2019-01-10 2019-01-10 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5237A true CN109445237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4978.4A Pending CN109445237A (zh) 2019-01-10 2019-01-10 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52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8200A (zh) * 2020-04-27 2020-08-14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及投影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0548A (zh) * 2005-10-20 2008-04-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203433178U (zh) * 2013-04-20 2014-02-12 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超短焦投影物镜
CN105204146A (zh) * 2015-11-06 2015-12-30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子午像面和折射弧矢像面分离的超短距投影镜头
CN105785557A (zh) * 2016-03-10 2016-07-20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投影物镜
CN105974560A (zh) * 2015-03-13 2016-09-2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广角投影系统及镜头
US20170059971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Yohei Takano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system
CN106842590A (zh) * 2017-03-28 2017-06-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8303783A (zh) * 2018-03-26 2018-07-20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反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8319002A (zh) * 2018-04-12 2018-07-24 北京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0548A (zh) * 2005-10-20 2008-04-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203433178U (zh) * 2013-04-20 2014-02-12 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超短焦投影物镜
CN105974560A (zh) * 2015-03-13 2016-09-2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广角投影系统及镜头
US20170059971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Yohei Takano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system
CN105204146A (zh) * 2015-11-06 2015-12-30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子午像面和折射弧矢像面分离的超短距投影镜头
CN105785557A (zh) * 2016-03-10 2016-07-20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投影物镜
CN106842590A (zh) * 2017-03-28 2017-06-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8303783A (zh) * 2018-03-26 2018-07-20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反射式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8319002A (zh) * 2018-04-12 2018-07-24 北京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8200A (zh) * 2020-04-27 2020-08-14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及投影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8387B (zh) 一种双远心投影镜头及投影系统
CN201749248U (zh) 投射光学系统及使用该投射光学系统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4570296B (zh) 超短焦投影镜头
CN102193281B (zh) 投影机、投射单元和电子黑板
CN100385286C (zh) 投影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该投影显示装置的背投显示装置
KR970060907A (ko) 광화각 액정 프로젝션 렌즈 시스템
CN111208701B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114047613B (zh) 光学系统及投影装置
US5179398A (en) Projector and image adjustment method
US8054541B2 (en) Fixed-focus lens
CN110568586A (zh) 投影镜头及投影设备
CN112255767A (zh) 投影镜头和投影设备
CN109407288B (zh) 一种折反式超短焦投影镜头系统
TW209276B (en) Single scanning lens
CN114594574A (zh) 一种光学投影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00520495C (zh) 用于图像投影的光学系统和图像投影设备
CN109445237A (zh) 超短焦光学投影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2566015A (zh) 定焦型投影机镜头
US7222965B2 (en) Optical unit and a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7817593B (zh) 一种超短焦投影镜头
CN110187470A (zh) 投影镜头、投影光学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9975949B (zh) 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系统
CN113759548A (zh) 一种近眼显示系统
CN105785553A (zh) 可小型化的短焦投影镜头
CN220820361U (zh) 融合红点瞄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5

Address after: 201203 1st floor, building 12, No. 718, Chuansh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Yiting Technology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200120 3rd floor, building 1, 400 Fangchun Road,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BAIZ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