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0719A -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0719A
CN109440719A CN201811543256.1A CN201811543256A CN109440719A CN 109440719 A CN109440719 A CN 109440719A CN 201811543256 A CN201811543256 A CN 201811543256A CN 109440719 A CN109440719 A CN 109440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wall
landscape
idler wheel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32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巨峰
徐声亮
黎炜
王金龙
周勇
谢含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432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0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0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0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54Sealings for 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该体系包括固定式的景观防汛墙和活动式景观防洪门,其中景观防汛墙由基座、墙体、装饰组成;景观防洪门由立柱、门体、铁链、吊耳、滚轮和导轨组成。景观防汛墙基座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砖砌结构;墙体采用半圆弧形和矩形两种不同形态相互交错的透明钢化玻璃;矩形玻璃两侧布有金属质感的装饰条;墙体顶部布置木制扶手。通常状态下防洪门呈平放搁置状态,作为行人通道,景观防汛墙则与公园绿化融为一体;防汛期间,当急降雨爆发且城市河道水位临时警戒值时,拉动立柱内的铁环拉链,门体沿着导轨缓慢上升。通过旋转调节紧固件,使压边橡胶条与立柱和地面槽钢基础更加紧密贴合,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背景技术
滨江公园在各大沿江城市相当普遍。河道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变化幅度较大,受东南季风影响则格外显著。部分河道常水位与10年一遇洪水位相差6m以上。旧式江边防汛多采用简洁单一的固定式防汛墙,不仅影响了整个景观的美感,也限制了人的活动范围,极大地降低了休闲带的空间利用率。通常状态下,纯粹的防洪大堤尽管确保了公园及城市的安全性,但景观效果很差,且市民亲水活动受限。
为满足城市修建亲水性的滨江公园的要求,即公园标高高于常水位,但低于罕遇洪水位,在确保城市公园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具备抵御偶然性洪水位的爆发的能力,研发本套新型城市综合防汛体系。新型的体系弥补了观感上的不足,而防洪门不仅增加了景观效果更是有效利用了有限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的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包括固定式的景观防汛墙和活动式的景观防洪门,所述景观防汛墙包括基座、墙体和装饰件,所述基座设置在道路基层上,所述基座上至少设有两段墙体,所述墙体上均相应的固定有装饰件;所述景观防洪门设置在相邻的墙体之间,所述墙体上固定有用于配合景观防洪门的立柱,所述景观防洪门上设有和立柱配合的门体,所述立柱内设有开口朝向水面的空腔,所述门体连接有铁链,铁链的另一端连接到空腔内,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铁链通过到空腔的通孔,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门体平放的基座槽,所述的基座槽内设有与门体纵向边框相对应的导轨,所述立柱远离水面的一侧设有字型的单边轨道,所述门体沿着导轨和单边轨道滑动,所述门体在竖直状态时靠近水面的一侧设有压边橡胶条和紧固件。
所述门体上设有吊耳、滚轮,所述门体四个角上均设有滚轮,所述靠近门体顶部的滚轮与单边轨道配合,所述门体顶部靠近滚轮的位置相应地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用于固定连接铁链,所述靠近门体底部的滚轮与导轨配合,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拉铁链的滑轮组和用于固定铁链的固定销柱,所述空腔的开口上设有可以开闭的小门。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作用方向的目的:在使用中,省力多少和铁链的绕法,决定于滑轮组的使用效果。绕铁链的原则是:当定滑轮和动滑轮数量相等时,铁链的自由端可以从动滑轮出来,也可以从定滑轮出来,而且从定滑轮出来时,铁链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从动滑轮出来时,铁链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数量差不会超过1。他们数量不相等时,铁链的自由端从多的那一边出来,铁链的固定端挂在少的那一边。动滑轮一定时,当铁链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时,因为有更多段铁链承担物重,滑轮组要比铁链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时省力。
所述门体除上侧边外的其他三侧边上设有压边橡胶条,且间隔的设有用于压紧压边橡胶条的紧固件。
所述门体包括边框、钢质分隔板、加强肋和木质踏板,边框与加强肋构成了门体的整体结构性框架,边框环绕整个门体外圈,钢质分隔板位于边框平面中部,门体竖直状态时靠近水面的一侧设置加强肋、另一侧铺设木质踏板;边框及加强肋均采用型钢,木质踏板通过螺栓与钢质面板及边框固定为整体。
所述墙体为透明材质的钢化玻璃,所述装饰件样式为矩形或圆弧形或矩形或圆弧形;墙体两端至少设置一根金属立柱,所述墙体及金属立柱顶部设有木质扶手。
所述基座槽内在远离墙体的一侧设有斜口,所述门体底部的滚轮会有超出门体底部部分且滚轮的直径小于门体的厚度,当门体平放时所述斜口用于配合滚轮。
基座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配筋砌体结构;墙体需采用透明玻璃质材料,公共空间宜选用钢化玻璃制作,钢化玻璃是为了确保公共场所密集人群的安全需求,墙体上的装饰件造型可结合景观效果,呈矩形、圆弧形或矩形、圆弧形交错等多种样式;墙体两端设置1道或多道金属立柱,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金属立柱间可设置金属质感装饰件。
活动式的景观防洪门,其中,单套活动式的景观防洪门配置2个立柱,如果直接相邻的两道门共用一个立柱,2条铁链,1道门体,4个滚轮、2条轨道及2个吊耳。除门体为单一构件外,其余构件均设置与门体两侧。
门体上的边框、钢质分隔板、加强肋、木质踏板、踏板边框、压边橡胶条、紧固件及滚轮、吊耳等部分:其中边框与加强肋构成了门体的整体结构性框架。边框包括横向框与纵向框两部分。横向框仅作为门体的外部轮廓,纵向框除此之外还兼做“铁链—滚轮”构件间的传力体系;钢质分隔板位于边框平面中部,一侧设置加强肋体系,一侧铺设木质踏板;加强肋提供门体面层的平面外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组合式门体在日常使用期间可承受人群荷载作用,在防洪期间可承担较大的水压力;边框及加强肋均采用定制型钢体系,型钢规格依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以槽钢体系为佳;木质踏板通过螺栓与钢质面板及边框固定为整体,作为提升门体日常使用期间的景观效应;外边框临近加强肋侧设置环向压边橡胶,并间隔一定距离(通常为60~80cm)设置1个紧固件,使得门体在防洪状态与立柱及地基基础间贴合紧密,实现防渗功能。
立柱采用混凝土结构(不得采用配筋砌体结构),立柱平面尺寸不得小于30cm×30cm,顶部设置滑轮组(用于减少铁链作业时的拉力,实现人工作业)腔室,腔室前(临近门体侧)留通孔作为铁链运动的通道。正常使用阶段,腔室的小门采用不锈钢或涂有防腐材料的钢板覆盖,小门与立柱间采用螺栓连接。
铁链为连系立柱与门框的构件,铁链采用环状铁环相扣而成。活动式防洪门的开启与关闭均通过人工操作。铁链在立柱顶部设有滑轮组,以减少人工作业强度——考虑到滨江公园洪峰的频率较低(5年一遇、10年一遇的急降雨或台风才可能造成),本发明不采用自动化升降设备,以降低其运营成本(电气老化导致的更换、连接杆件的锈蚀等)。
门体的纵向边框下部各设置1道轨道,用于活动式防洪门开启、关闭时的运行通道。轨道采用工字型钢制作,规格依据工程实际尺寸确定,以保证其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景观效果好:固定式景观防汛墙采用不同材质搭配完美诠释现代气息,与公园绿化一道融入公园;活动式景观防洪门在平常状态下作为公园小品,木质踏板与铁链构成公园景观一角。
防洪效果好:防汛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透明质墙体,为典型的挡水构造;防洪门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具备较强的承载力与刚度。防洪门与立柱、地基基础间设置满布橡胶带,强化防渗效果。
经济效益好:选择人工操作铁链作为防洪门的开启、关闭方式。避免了自动化设备的保养问题及钢丝等绳索的防腐问题,后续运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门体平放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主视剖视图;
图3是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门体平放状态的后视图;
图4是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门体立起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门体立起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门体立起状态的后视图;
图7是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门体立起状态的左视图;
图8是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门体立起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9是门体的后视图;
图10立柱的后视图;
图11是图10的B-B向剖视图;
图12是图1的C-C向剖视图;。
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是:景观防汛墙1;基座11;基座槽111;斜口112;墙体12;装饰件13;景观防洪门2;立柱21;门体22;铁链23;吊耳24;滚轮25;导轨26;通孔210;单边轨道211;小门212;空腔213;滑轮组214;固定销柱215;压边橡胶条221;紧固件2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具体内容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包括固定式的景观防汛墙1和活动式的景观防洪门2,所述景观防汛墙1包括基座11、墙体12和装饰件13,所述基座11设置在道路基层上,所述基座11上至少设有两段墙体12,所述墙体12上均相应的固定有装饰件13;所述景观防洪门2设置在相邻的墙体12之间,所述墙体12上固定有用于配合景观防洪门2的立柱21,所述景观防洪门2上设有和立柱21配合的门体22,所述立柱21内设有开口朝向水面的空腔213,所述门体22连接有铁链23,铁链23的另一端连接到空腔213内,所述立柱21上设有用于铁链通过到空腔213的通孔210,所述基座111上设有用于门体22平放的基座槽111,所述的基座槽111内设有与门体纵向边框相对应的导轨26,所述立柱21远离水面的一侧设有1字型的单边轨道211,所述门体22沿着导轨26和单边轨道211滑动,所述门体22在竖直状态时靠近水面的一侧设有压边橡胶条221和紧固件222。
所述门体22上设有吊耳24、滚轮25,所述门体22四个角上均设有滚轮25,所述靠近门体22顶部的滚轮与单边轨道211配合,所述门体顶部靠近滚轮的位置相应地设有吊耳24,所述吊耳24用于固定连接铁链23,所述靠近门体底部的滚轮与导轨26配合,所述空腔213内设有用于拉铁链23的滑轮组214和用于固定铁链的固定销柱215,所述空腔213的开口上设有可以开闭的小门212。
所述门体22除上侧边外的其他三侧边上设有压边橡胶条221,且间隔的设有用于压紧压边橡胶条211的紧固件222。
所述门体22包括边框、钢质分隔板、加强肋和木质踏板,边框与加强肋构成了门体的整体结构性框架,边框环绕整个门体22外圈,钢质分隔板位于边框平面中部,门体竖直状态时靠近水面的一侧设置加强肋、另一侧铺设木质踏板;边框及加强肋均采用型钢,木质踏板通过螺栓与钢质面板及边框固定为整体。
所述墙体12为透明材质的钢化玻璃,所述装饰件13样式为矩形或圆弧形或矩形或圆弧形;墙体11两端至少设置一根金属立柱,所述墙体11及金属立柱顶部设有木质扶手。
所述基座槽111内在远离墙体11的一侧设有斜口112,所述门体底部的滚轮25会有超出门体底部部分且滚轮25的直径小于门体的厚度,当门体22平放时所述斜口112用于配合滚轮25。
防汛期间,当急降雨爆发且城市河道水位临时警戒值时,由人工操作,同时拉动两个立柱内的铁链23。门体22会通过滚轮25,滚轮25位于门体22四个角,使门体22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会接触导轨26和单边轨道211,沿着导轨26和单边轨道211缓慢上升。当门体22上升直至与立柱21、地面槽钢基础11贴合时,将防洪门的紧固件222分别插入立柱21和地面槽钢基础的基座11,通过旋转调节紧固件222,使压边橡胶条221与立柱21、基座11更加紧密贴合,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包括固定式的景观防汛墙(1)和活动式的景观防洪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防汛墙(1)包括基座(11)、墙体(12)和装饰件(13),所述基座(11)设置在道路基层上,所述基座(11)上至少设有两段墙体(12),所述墙体(12)上均相应的固定有装饰件(13);所述景观防洪门(2)设置在相邻的墙体(12)之间,所述墙体(12)上固定有用于配合景观防洪门(2)的立柱(21),所述景观防洪门(2)上设有和立柱(21)配合的门体(22),所述立柱(21)内设有开口朝向水面的空腔(213),所述门体(22)连接有铁链(23),铁链(23)的另一端连接到空腔(213)内,所述立柱(21)上设有用于铁链通过到空腔(213)的通孔(210),所述基座(111)上设有用于门体(22)平放的基座槽(111),所述的基座槽(111)内设有与门体纵向边框相对应的导轨(26),所述立柱(21)远离水面的一侧设有1字型的单边轨道(211),所述门体(22)沿着导轨(26)和单边轨道(211)滑动,所述门体(22)在竖直状态时靠近水面的一侧设有压边橡胶条(221)和紧固件(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2)上设有吊耳(24)、滚轮(25),所述门体(22)四个角上均设有滚轮(25),所述靠近门体(22)顶部的滚轮与单边轨道(211)配合,所述门体顶部靠近滚轮的位置相应地设有吊耳(24),所述吊耳(24)用于固定连接铁链(23),所述靠近门体底部的滚轮与导轨(26)配合,所述空腔(213)内设有用于拉铁链(23)的滑轮组(214)和用于固定铁链的固定销柱(215),所述空腔(213)的开口上设有可以开闭的小门(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2)除上侧边外的其他三侧边上设有压边橡胶条(221),且间隔的设有用于压紧压边橡胶条(211)的紧固件(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2)包括边框、钢质分隔板、加强肋和木质踏板,边框与加强肋构成了门体的整体结构性框架,边框环绕整个门体(22)外圈,钢质分隔板位于边框平面中部,门体竖直状态时靠近水面的一侧设置加强肋、另一侧铺设木质踏板;边框及加强肋均采用型钢,木质踏板通过螺栓与钢质面板及边框固定为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2)为透明材质的钢化玻璃,所述装饰件(13)样式为矩形或圆弧形或矩形或圆弧形;墙体(11)两端至少设置一根金属立柱,所述墙体(11)及金属立柱顶部设有木质扶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槽(111)内在远离墙体(11)的一侧设有斜口(112),所述门体底部的滚轮(25)会有超出门体底部部分且滚轮(25)的直径小于门体的厚度,当门体(22)平放时所述斜口(112)用于配合滚轮(25)。
CN201811543256.1A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Pending CN109440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3256.1A CN109440719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3256.1A CN109440719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0719A true CN109440719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5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3256.1A Pending CN109440719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07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2355A (zh) * 2022-06-27 2022-09-06 山东乾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河流防汛与开发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87317U (zh) * 2011-07-05 2012-04-11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手动下卧式防汛景观门
KR101176067B1 (ko) * 2012-02-16 2012-08-24 주식회사 건화 경관개선용 홍수방지 무빙월
CN108951547A (zh) * 2018-08-23 2018-12-07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浮上翻式活动防汛墙结构
CN209468736U (zh) * 2018-12-17 2019-10-08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87317U (zh) * 2011-07-05 2012-04-11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手动下卧式防汛景观门
KR101176067B1 (ko) * 2012-02-16 2012-08-24 주식회사 건화 경관개선용 홍수방지 무빙월
CN108951547A (zh) * 2018-08-23 2018-12-07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浮上翻式活动防汛墙结构
CN209468736U (zh) * 2018-12-17 2019-10-08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2355A (zh) * 2022-06-27 2022-09-06 山东乾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河流防汛与开发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15012355B (zh) * 2022-06-27 2023-02-03 山东乾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河流防汛与开发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8736U (zh)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CN202187317U (zh) 手动下卧式防汛景观门
CN102912838B (zh) 带卫生间的升降式岗亭
CN207108207U (zh) 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及电梯
CN109440719A (zh)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防汛系统
CN203238785U (zh) 地圈梁、墙板与地板的连接结构和模块化集成房屋
CN108443280A (zh) 板件伸缩连接结构及电梯伸缩轿厢
CN104790822B (zh) 具有竖向遮挡功能的室外门
CN208057609U (zh) 板件伸缩连接结构及电梯伸缩轿厢
CN211368592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06903269U (zh) 水陆式住宅
CN205476597U (zh) 快速简便环保移动别墅
CN202706598U (zh) 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岗亭
CN113840497A (zh) 一种智能地埋式道路综合设备箱
CN201786058U (zh) 一种节能地下车库
CN101649680B (zh) 一种淋浴/蒸汽房
CN2753794Y (zh) 抽水蓄能电站的井式进出水口结构
CN206513276U (zh) 一种可移动伸缩型防盗窗
CN105256840B (zh) 一种配电设备基础井
CN206308873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复合型集成吊顶扣板
CN209891520U (zh) 一种新型具有除雪功能的建筑楼冠
CN2195610Y (zh) 新型通用铝合金窗
CN218508493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不锈钢隐形井盖
CN215669212U (zh) 一种低碳绿色城市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CN208666839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道装饰材料的内嵌式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