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9558A -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9558A
CN109429558A CN201780000542.0A CN201780000542A CN109429558A CN 109429558 A CN109429558 A CN 109429558A CN 201780000542 A CN201780000542 A CN 201780000542A CN 109429558 A CN109429558 A CN 109429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information
postorder
carrier wave
frequency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05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9558B (zh
Inventor
周珏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29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9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若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采用本公开提供的传输信息的方法,可以减少因载波跨度较大导致用户设备接收不到后序调度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重传,节约系统资源。

Description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逐渐向5G网络演进。5G网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利用高频例如频点在6GHz以上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在5G网络中,单频带band的带宽会接近1GHz,单载波的带宽水平在80MHz~400MHz之间,而相关4G网络LTE(Long Term Evolutions,长期演进)系统中,单频带band的带宽一般不超过200MHz,单载波的带宽水平为:1.4MHz~20MHz,故5G网络相对于4G网络LTE系统,对基站和用户终端的传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受用户设备中射频信号收发器件能力的限制,现有用户设备的工作频段带宽无法完全匹配基站单band接近1GHz的带宽。为了适应5G网络中存在的大带宽调度需求,用户终端中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射频收发模块,分别工作在频率跨度较大的两个或多个工作频段。当基站下行信号的载波频率跨度较大时,可以通过切换射频收发模块的方式接收信息。
然而,用户设备进行射频收发模块切换是需要切换时间的,尽管模块间的切换时延已缩短至毫秒级,由于5G系统中一个子帧的时长是1ms,因此,用户设备在进行射频收发模块切换期间可能会错过部分下行信息的接收,如果错失的下行信息属于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将导致后序调度数据无法正常接收,势必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重传,浪费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减少因载波切换导致信息丢失事件发生,避免不必要的重传。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若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包括:
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与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一起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当前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一载波承载的调度;所述后序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二载波承载的调度。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包括:
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载入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在完成当前调度后,通过第一载波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包括:
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载入所述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通过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为当前调度与所述后序调度之间的间隔时长;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工作频段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工作频段调谐到所述第二载波对应频段所需的调谐时长;
根据当前调度的结束时间和所述调谐时长,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传输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可选地,采用以下任一方式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在获取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时,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一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包括: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或者,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上报自身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设置于基站中,所述基站经由第一载波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频率信息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能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载波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可选的,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第一信息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与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一起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当前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一载波承载的调度;所述后序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二载波承载的调度。
可选的,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第一信息加载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载入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第二信息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完成当前调度后,通过第一载波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可选的,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第二信息加载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载入所述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第三信息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为当前调度与所述后序调度之间的间隔时长;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任一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包括:
调谐时长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工作频段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工作频段调谐到所述第二载波对应频段所需的调谐时长;
调度时间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当前调度的结束时间和所述调谐时长,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第二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传输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可选的,所述能力确定模块包括:
能力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设置于用户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频段切换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第二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接收模块包括以下任一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
第一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获取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时,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第二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一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第三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第二数据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能力信息上报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自身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若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采用本公开提供的传输信息的方法,当基站通过频率跨度较大的不同载波向UE传输信息时,在确定第二载波的频率跨度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时,可以首先将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调度时间等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通过第一载波提前告知用户设备,使得用户设备在接收完第一调度信息后可以及时调整工作频段,确保在第二载波到达前完成频段转换工作,从而确保后序调度数据的成功接收,减少不必要重传,节约系统资源,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2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3-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示意图。
图3-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示意图。
图4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5-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示意图。
图5-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示意图。
图5-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示意图。
图6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7-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示意图。
图7-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示意图。
图8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9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0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1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1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1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1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1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1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18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19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20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21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22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
图23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公开涉及的执行主体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基站可以是设置有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基站、子基站等。用户设备UE可以是用户终端、用户节点、移动终端或平板电脑等。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基站和用户设备各自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共同实现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应用场景中,UE中射频收发模块可以工作在至少两个工作频段,相邻两个工作频段的跨度很大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网络通信系统,比如4G网络和5G网络,或者,同一网络通信系统中频率跨度很大的两种载波,如5G网络中频率跨度为1GHz的两种载波。
以两个工作频段为例,所述射频收发模块在当前时刻工作在第一频段;下一时刻可以将工作频段自动调节为第二频段。或者,UE中可以设置有两个射频收发模块,每个射频收发模块的工作频段不同。
上述至少两个工作频段中至少有一个是对应5G网络NR模式。以一个UE中设置有两个射频收发模块为例,按照工作频段可以将上述两个射频收发模块划分为:低频模块和高频模块。其中,上述低频模块可以是4G网络LTE模式下工作的射频模块,高频模块属于5G网络即NR(New Radio)模式下工作的射频模块;或者,上述低频模块和高频模块都属于NR模式下工作的射频模块。上述UE的射频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射频信号处理器件比如滤波器、天线等组件。
在本公开的应用场景中,基站会调度频率跨度很大的不同载波CA(CarrierAggregation)向用户终端发送信息。基站会在NR模式下向UE发送载波的调度信息,其中,载波的调度信息可以包括:附加调度信息、调度控制信息。上述载波的调度控制信息用于通知目标UE在什么时频资源块、以什么样的调制编码方案、什么样的MIMO工作模式向该目标UE发送下行数据信息。本公开中一次完整的调度,逻辑上包括:调度控制信息的传输和数据信息的传输,一次调度的结束是以数据信息的传输完成进行界定。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应用于基站中。参照图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1中,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以下任一时机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在利用第一载波进行第一调度之前;在利用第一载波进行第一调度时;在利用第一载波完成第一调度之后。
假设后序调度为紧邻当前调度之后发送的调度,基站需要确定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载波即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在步骤12中,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根据基站是否预置有目标UE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上述步骤12的实施可以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基站中预置有目标UE的射频支持能力;
基站可以根据第一载波的频率范围确定目标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假设目标UE为UE1,UE1可以支持两个工作频段。基站中预设有UE1的设备标识与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如表一所示:
表一
假设第一载波的频率范围为:4.900GHz~4.920GHz,则基站可以通过查询表一获知:UE1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为:4.910GHz~4.920GHz。
第二种情况,基站中事先未存储目标UE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则,基站可以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获取目标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获取方式一:接收目标UE上报的当前射频支持能力;
本公开中,UE至少可以支持两种工作频段,每个工作频段对应一种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上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可以表示为以下至少一项:带宽、工作频段的频率范围、该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射频调谐速度。其中,上述射频调谐速度可以是目标UE整体的射频调谐速度,或者,当前射频收发模块的射频调谐速度。
关于获取时机,一个用户设备可以在首次接入小区网络时,向覆盖该小区的基站上报自身各个工作频段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或者,在基站与UE通过第一载波通信时,获取UE当前工作频段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以使基站在调度不同载波向该用户设备发送信息时,可以根据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确定是否需要向该用户设备下发后序调度相关的调度信息。
获取方式二:基站可以首先获取目标UE的设备类型信息,比如统一分类信息category;根据目标UE的设备类型信息查询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设备能力列表,确定目标UE的射频支持能力,其中,该设备能力列表记录了设备类型与射频支持能力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根据第一载波的频率范围确定目标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在步骤13中,若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其中,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是指通过第一载波传输的、与第二载波相关的调度信息。该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还可以包括: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其中,上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还可以包括: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其中,上述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是指: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在第二载波资源中的位置信息。
本公开中,基站可以根据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和UE当前的工作频段,确定后序载波的频率是否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其中,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确定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第一确定方式,若基站获取的、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为UE当前工作频段的带宽,比如,10MHz。基站可以确定第二载波相对于第一载波的频率跨度,比如1GHz,经过比较,上述频率跨度远超出了UE当前工作频段的带宽,确定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第二确定方式,基站获取的、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为UE当前工作频段的频率范围,比如4.910GHz~4.920GHz;假设基站确定的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为:5.900GHz~5.920GHz;经过具体频率范围的比较,可知,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第三确定方式,基站获取的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是UE当前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示例性的,仍假设UE当前的工作频段为:4.910GHz~4.920GHz,则UE可以向基站上报两个敏感频点,比如,4.900GHz、4.930GHz;若第二载波与第一载波的频率跨度范围包含其中任一敏感频点,则判定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示例性的,仍假设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为:5.900GHz~5.920GHz,则第二载波与第一载波的频率跨度范围是:4.920GHz~5.900GHz,该频率跨度范围包含了UE的一个敏感频点4.930GHz,因此,可以确定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第四确定方式,基站获取的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是UE的射频调谐速度,即UE单位时间内的频率调谐范围。
若基站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之间的频率跨度与原始切换间隔时长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目标UE的射频调谐速度,可以确定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在基站确定第二载波频率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后,需要通过第一载波提前告诉UE第二载波的工作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等信息,以使用户设备切换到可以接收第二载波的工作频段,准备接收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后序调度与第二载波的关系为:后序调度的信息,至少是数据信息是通过第二载波发送给目标UE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给UE。上述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可以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给UE,也可以通过第二载波下发给UE。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在进行后序调度之前,首先通过第一频率范围将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上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至少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其中,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可以具体为:基站调度第一频率范围的载波即第一载波与第二频率范围的载波即第二载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后续示意图中的Gp;或者,基站准备调度第二载波的具体时刻。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通过第一载波向用户设备下发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第一种方式,在进行当前调度时向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还包括: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在第二载波资源中的位置,即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具体的,参照图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13可以包括:
在步骤1311中,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本公开中,后序调度是指:至少数据信息是通过第二载波传输的调度。本公开实施例中,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在本公开中,关于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两种确定方式:
第一种确定方式,根据统计的UE硬件切换能力,经验估计一个时间数值,并将该时间数值设置为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之间的切换间隔时长Gp,即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以确保基站在切换到第二载波之前,目标UE可以顺利完成工作频段的切换。
第二种确定方式:根据目标UE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对应上述确定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UE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的第四种确定方式,此种情况下,基站需要重新确定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之间的间隔时长即Gp。
基站可以根据UE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UE当前工作频段和所述UE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UE从当前工作频段调谐到第二载波对应频段所需的调谐时长。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目标UE向基站上报射频调谐速度时,可以不是具体的自然数值,而是采用该射频调谐速度所在的射频调谐速度范围对应的预设bit位的代码表示,以减少系统信令开销,节省传输资源。
示例性的,假设UE当前的射频调谐速度为:820MHz/s。基站和UE中预设有调谐速度范围与速度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假设以2个bit位表示速度代码,示例性的,如表二所示:
射频调谐速度范围(单位:MHz/s) 速度代码
100~300 00
300~600 01
600~900 10
900~1200 11
表二
通过查表二可知,由于UE当前的射频调谐速度820MHz/s位于调谐速度范围:600MHz/s~900MHz/s之间,目标UE可以向基站发送速度代码10,即可使基站确定目标UE当前的射频调谐速度。
另一方面,基站在计算目标UE所需调谐时长时,可以按照所在速度范围的最低射频调谐速度计算调谐时长,从而确保在后序步骤B中确定的第二调度的间隔时长Gp足够长,使得目标UE有足够的切换时间。
步骤B、根据所述当前调度的结束时间和所述调谐时长,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上述过程具体为:根据所述UE的调谐时长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间隔即从第一载波切换为第二载波之间间隔的时长。其中,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间隔大于等于上述调谐时长,以确保基站在调度第二载波向目标UE发送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时,目标UE已经具备接收第二载波的射频支持能力。
关于确定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本公开中,为了确保UE可以接收到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可以采用以下至少两种方式将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设置于第二载波资源中:
方式一,采用滞后处理方式在第二载波中设置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
参照图3-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示意图,正常情况下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一般置于信息传输资源的头部,比如置于后序调度子帧的头部即符号0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滞后设置在后序调度子帧的符号1或符号2中。如图3-1所示,基站可以将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滞后设置在第二个控制信息传输单位中即符号1中,则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具体为:符号1。
方式二,采用冗余处理方式在第二载波中设置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多个基本信息传输单位比如符号,冗余传输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如图3-2所示,将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冗余加载在符号0和符号1中,则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具体为:符号0和符号1。
相对于Dc2常规设置于第二载波资源头部,上述Dc2的两种设置方式,均可以避免用户设备因切换射频收发模块错失Dc2的接收,从而确保UE可以接收到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进而顺利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避免接收不到后序调度信息。
在步骤1312中,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与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一起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公开中,当前调度是指: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均通过第一载波传输的调度。在当前调度中,UE可以顺利接收基站下发的控制信息。
如图3-1、3-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进行当前调度时,将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与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1一起发送给用户设备,使得UE可以提前获取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等信息,提前做好获取后序调度信息的准备,避免错失后序调度信息。
第二种方式,在完成当前调度后,通过第一载波向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其中,当前调度的完成是以数据信息的传输完成进行界定,如图3-1、3-2、5-1~5-3、7-1、7-2所示,基本数据信息传输单位Dd承载数据信息。
参照图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13可以包括:
在步骤1321,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该步骤与上述步骤131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1322中,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载入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载入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根据上述预设资源的分类,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参照图5-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基站可以将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载入预设下行控制信息传输资源中,比如第一调度子帧的符号9中,通过第一频率范围即第一载波下发给用户设备。该实施例中,采用滞后处理方式在第二载波中设置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
图5-2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的设置方式属于冗余设置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参照图5-3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可以将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载入当前调度的任一下行数据传输单位中,即图5-3所示的任一Dd中。示例性的,可以将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载入第一载波的最后一个下行数据传输单位即符号9中,该符号9中一部分资源承载了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剩余资源用于承载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
本公开中,基站可以采用物理层信令如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令、上层信令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等方式,通过第一载波的上述预设资源向UE发送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在步骤1323中,在完成当前调度后,通过第一载波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如图5-1~5-3所示,基站在完成当前调度之后,可以通过第一频率范围单独向用户设备下发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在第二载波资源中的位置不作限定,可以是滞后设置如图5-1所示,也可以是冗余设置,如图5-2、5-3所示。
第三种方式,通过第一载波发送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
参照图6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13可以包括:
在步骤1331中,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还可以包括: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在第一载波资源中的位置。
在步骤1332中,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载入所述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在第一载波资源中的位置不同,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分别加载在第一载波的不同下行控制传输资源中。其中,下行控制传输资源用于承载向目标UE下发的下行控制信息,本公开实施例中,该下行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
参照图7-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可以与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1,一起载入第一载波的下行控制传输资源中,如符号0中;将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载入第一载波的下行控制资源中,如符号9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中除了包括后序调度中承载数据域的视频资源、编解码方式等信息外,还可以包括:后序调度控制信息传输与后序调度数据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Gp,即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间的调度时间间隔。
第二种情况,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加载到第一载波中同一下行控制传输资源中。
参照图7-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可以与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一起载入第一载波的下行控制传输资源中;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资源位于第一载波资源最后,比如符号9中。
在步骤1333中,通过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
对应上述第一种情况,基站在进行当前调度时,捎带传输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在当前调度完成之后,可以将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通过第一载波中单独的下行控制传输资源发送给用户设备。
对应上述第二种情况,在当前调度完成后,通过第一载波将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和调度控制信息Dc2一起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步骤14中,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对应上述步骤13的第一、第二种实施方式,基站利用第一载波即第一频率范围完成当前调度和下发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比如间隔预设时长Gp,通过第二载波即第二频率范围向UE发送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对应上述第三种方式,基站利用第一载波即第一频率范围完成当前调度、下发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比如间隔预设时长Gp,通过第二载波即第二频率范围向UE发送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中。参照图8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21中,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其中,上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至少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在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通过第二载波传输的情况下,上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还可以包括: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在第二载波资源中的设置位置。
与上述步骤13的三种实施方式相对应,上述步骤21可以包括以下三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方式,在获取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时,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如图3-1、3-2、7-1所示。
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接收完当前调度信息后,通过第一工作频段单独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如图5-1、5-2所示,UE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可以通过第一载波的下行控制传输资源,单独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如图5-1、5-2所示。或者,UE在接收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时,从任一下行数据传输单位中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比如,从当前调度的最后一个下行数据传输单位中获取,如图5-3所示。
第三种实施方式,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如图7-2所示。
在步骤22中,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以用户设备为智能手机A为例,该智能手机A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射频收发模块,假设第一射频收发模块属于支持4G网络LTE系统的低频模块,对应的第一工作频段为:4900MHz~4920MHz;第二射频收发模块属于支持5G即NR系统的高频模块,假设其工作频段为:5900MHz~5920MHz。
假设基站传输当前调度信息所使用的第一载波的频率范围为:4910MHz~4920MHz,则智能手机A启用第一射频收发模块接收第一载波下发的信息。假设基站在下一时刻准备使用频率范围为:5910MHz~5920MHz的第二载波,向智能手机A发送后序调度数据。基站在确定第二载波与第一载波的频率跨度超出了智能手机A一个射频收发模块的射频支持能力时,会通过第一载波向智能手机A发送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调度时间等附加调度信息,以使智能手机A切换工作频段。
示例性的,智能手机A获取到的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中包括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可以具体为:5910MHz~5920MHz;也可以是第二载波相对于第一载波的频率跨度,即1GHz。由于上述频率跨度超出了第一射频收发模块的射频支持能力,因此,智能手机A将当前工作射频模块从第一射频收发模块切换为第二射频收发模块,即由第一工作频段切换为第二工作频段。
在步骤23中,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UE的第二工作频段的频率范围与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有交集。
相应的,对应上述步骤14的不同实施方式,步骤23的实施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参照图9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上述步骤23可以包括:
在步骤231中,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至少两种方式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
第一种方式,在后序调度子帧的头部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系统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按照预设协议,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设置于第二载波资源的头部。假设上述第二载波资源以子帧subframe为单位进行信息传输。每个子帧由序号从0至9的10个符号symbol组成。根据预设协议规定,调度控制信息置于子帧头部的符号中,比如符号0中。则,智能手机A在检测到第二载波时,从载波资源的头部即符号0中,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
第二种方式,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中包括的Dc2的位置信息,从第二载波资源中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为了确保智能手机A可以通过第二载波成功获取到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还可以采用滞后设置或冗余设置方式将Dc2载入第二载波的预设资源中,此种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Dc0告知用户设备Dc2在第二载波中的位置。相应的,智能手机A可以根据Dc2的位置信息通过第二载波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如图3-1、3-2、5-1、5-2、5-3所示。
在步骤232中,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基站向目标UE下发的第二载波的调度控制信息用于通知目标UE在什么时频资源块、以什么样的调制编码方案、什么样的MIMO工作模式向该目标UE发送下行数据信息。UE获取到上述调度控制信息后,可以从基站的下行资源中获取数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包括: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时频资源、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编解码方式等信息。因此,智能手机A可以根据Dc2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第二种情况,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如图7-1、7-2所示实施例,由于智能手机A事先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到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Dc2,因此,只需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二调度的数据信息即可。
参照图10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在图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步骤2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20中,向基站上报自身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一个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或者,所述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或者,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仍以用户设备为智能手机A为例,智能手机A可以在首次接入小区基站的情况下,可以主动上报每个工作频段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以智能手机A设置有两个射频收发模块为例,各射频收发模块的工作频段不同。则每个射频收发模块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可以是其工作频段的带宽,比如10MHz;或者是该工作频段的具体频率范围,比如,4910MHz~4920MHz;还可以是位于上述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如上示例,可以是:4920MHz、4930MHz。
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UE也可以在通过第一载波与基站通信时,向基站上报当前工作频段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
可见,采用本公开提供的传输信息的方法,当基站通过频率跨度较大的不同载波向UE传输信息时,在确定第二载波相对于第一载波的频率跨度超出了UE一个射频收发模块的带宽能力时,可以首先将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调度时间等信息通过第一载波提前告知用户设备,使得用户设备在接收完第一调度信息后可以及时调整工作频段,确保在第二载波到达前完成频段转换工作,从而确保后序调度数据的成功接收,减少不必要重传,节约系统资源,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公开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公开,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必须的。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应用功能实现装置及相应的终端的实施例。
参照图1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设置于基站中,所述基站经由第一载波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频率信息确定模块31,被配置为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能力确定模块32,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载波信息发送模块33,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3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参照图1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在图11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33可以包括:
第一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3311,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第一信息发送子模块3312,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与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一起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当前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一载波承载的调度;所述后序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二载波承载的调度。
参照图13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在图11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33可以包括:
第二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3321,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第一信息加载子模块3322,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载入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第二信息发送子模块3323,被配置为在完成当前调度后,通过第一载波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参照图1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在图11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33可以包括:
第三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3331,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第二信息加载子模块3332,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载入所述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第三信息发送子模块3333,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为当前调度与所述后序调度之间的间隔时长;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上述任一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在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中的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时,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
以第三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3331为例,参照图1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在图14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3331可以包括:
调谐时长确定单元330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工作频段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工作频段调谐到所述第二载波对应频段所需的调谐时长;
调度时间确定单元3302,被配置为根据当前调度的结束时间和所述调谐时长,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3311、第二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3321可以包括:调谐时长确定单元3301和调度时间确定单元3302。
参照图16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若载波信息发送模块33的结构如图12或13所示,上述图11中的数据传输模块34可以包括:
第一传输子模块341,被配置为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参照图17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若载波信息发送模块33的结构如图14所示,上述图11中的数据传输模块34可以包括:
第二传输子模块342,被配置为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传输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参照图18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在图11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能力确定模块32可以包括:
能力信息获取子模块321,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设置于用户设备中。
参照图19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信息接收模块41,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频段切换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第二信息接收模块42,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参照图20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在图19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信息接收模块41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
第一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411,被配置为在获取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时,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第二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412,被配置为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一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第三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413,被配置为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参照图2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在图19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信息接收模块42可以包括:
第一数据接收子模块421,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第二数据接收子模块422,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参照图2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框图,在图19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能力信息上报模块40,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自身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若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相应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如图23所示,图2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装置2300的一结构示意图。装置2300可以被提供为一基站。参照图23,装置2300包括处理组件2322、无线发射/接收组件2324、天线组件2326、以及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处理组件2322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处理组件2322中的其中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若所述第二载波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上述计算机指令可由装置2300的处理组件2322执行以完成上述任一所述的传输信息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2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240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装置2400可以是5G网络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具体为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跑鞋等,可以分别属于5G网络中的eMBB(enhancedMobile Broad Band,增强移动宽带)、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类型的设备。
参照图24,装置24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402,存储器2404,电源组件2406,多媒体组件2408,音频组件24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2412,传感器组件2414,以及通信组件2416。
处理组件2402通常控制装置24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2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4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4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24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408和处理组件24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24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24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2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24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2406为装置24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24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24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2408包括在上述装置24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上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上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24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24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24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24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24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404或经由通信组件24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24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2412为处理组件24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24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24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2414可以检测到设备24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上述组件为装置24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2414还可以检测装置2400或装置24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24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24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24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24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24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24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24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24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24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24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通信组件24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4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2400的处理器2420执行以完成上述传输信息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8)

1.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中,所述基站经由第一载波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若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包括:
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与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一起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当前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一载波承载的调度;所述后序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二载波承载的调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包括:
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载入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在完成当前调度后,通过第一载波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包括:
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载入所述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通过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为当前调度与所述后序调度之间的间隔时长;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确定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工作频段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工作频段调谐到所述第二载波对应频段所需的调谐时长;
根据当前调度的结束时间和所述调谐时长,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包括:
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传输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9.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任一方式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在获取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时,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一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包括: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或者,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上报自身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13.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基站中,所述基站经由第一载波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频率信息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能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载波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第一信息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与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一起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当前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一载波承载的调度;所述后序调度是指数据信息传输由所述第二载波承载的调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位置;
第一信息加载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载入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第二信息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完成当前调度后,通过第一载波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包括:第二载波的频率范围、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第二信息加载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载入所述第一载波的预设资源中;
第三信息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调度控制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为当前调度与所述后序调度之间的间隔时长;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任一附加信息确定子模块,包括:
调谐时长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工作频段和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从当前工作频段调谐到所述第二载波对应频段所需的调谐时长;
调度时间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当前调度的结束时间和所述调谐时长,确定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第二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利用所述第一载波完成当前调度、传输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和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时间,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确定模块包括:
能力信息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用户设备当前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21.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用户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频段切换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第二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接收模块包括以下任一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
第一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获取当前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时,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第二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所述第一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第三附加信息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完当前调度的数据信息后,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调度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第二数据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工作频段获取后序调度的数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能力信息上报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基站上报自身的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射频支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工作频段的带宽或频率范围;
所述工作频段之外的至少两个敏感频点;
所述用户设备的射频调谐速度。
25.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26.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27.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用于承载后序调度数据信息的第二载波的频率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
若所述第二载波的频率超出了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射频支持能力,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通过第二载波继续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信息。
28.一种传输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第一工作频段接收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后序调度的附加调度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切换到第二工作频段;
通过第二工作频段接收后序调度信息。
CN201780000542.0A 2017-06-16 2017-06-16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4295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88691 WO2018227569A1 (zh) 2017-06-16 2017-06-16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9558A true CN109429558A (zh) 2019-03-05
CN109429558B CN109429558B (zh) 2022-01-25

Family

ID=64660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0542.0A Active CN109429558B (zh) 2017-06-16 2017-06-16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5920B2 (zh)
EP (1) EP3641439A4 (zh)
CN (1) CN109429558B (zh)
WO (1) WO201822756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1018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36694A1 (en) * 2019-08-29 2021-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guard intervals for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9544B2 (en) * 2017-02-02 2021-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110277A1 (ja) * 2018-11-30 2020-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727A (zh) * 2009-03-12 2011-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处切换操作载波的方法
CN103906243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辅载波的配置和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71997A (zh) * 2013-06-27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切换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955017A (zh) * 2015-05-15 2015-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多载波的d2d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CN105379370A (zh) * 2013-02-08 2016-03-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有效传输参数选择
CN105519186A (zh) * 2013-09-13 2016-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载波转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81458A (zh) * 2014-09-29 2016-09-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非授权频段中的信令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4139A (zh) * 2010-05-24 2011-11-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Lte-a载波聚合系统上行参考信号传输方法以及基站和终端
WO2012021098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ual ope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130010620A1 (en) * 2011-07-10 2013-01-10 Esmael Dinan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in a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US10772021B2 (en) * 2014-12-05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and/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 discovery for services and handover
WO2016106671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授权频段的测量方法和相关设备
KR20180090177A (ko) * 2017-02-02 2018-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정보 유무에 따른 셀 재선택 방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727A (zh) * 2009-03-12 2011-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处切换操作载波的方法
CN103906243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辅载波的配置和资源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5379370A (zh) * 2013-02-08 2016-03-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有效传输参数选择
CN104471997A (zh) * 2013-06-27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切换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5519186A (zh) * 2013-09-13 2016-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载波转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81458A (zh) * 2014-09-29 2016-09-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非授权频段中的信令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55017A (zh) * 2015-05-15 2015-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多载波的d2d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3bis", 《3GPP》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1018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36694A1 (en) * 2019-08-29 2021-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guard intervals for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68553A1 (en) 2020-02-27
EP3641439A4 (en) 2021-01-06
US11405920B2 (en) 2022-08-02
WO2018227569A1 (zh) 2018-12-20
EP3641439A1 (en) 2020-04-22
CN109429558B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1792A (zh) 调整信息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8886787B (zh) 获取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169116A (zh) 波束失败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401537A (zh) 设备内共存干扰协调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通信设备
CN105681567A (zh) 移动终端及其基于双通道的通信方法
CN109845373A (zh) 确定直连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3170282A (zh) 寻呼早期指示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664168B (zh) 获取、传输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29558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232712A1 (zh) 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09451861A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9451798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指示、反馈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CN108322246A (zh) 确定通信波束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65717A (zh) 带宽部分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451865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792614A (zh) 非授权频段的资源占用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8476446A (zh) 蜂窝网络中实现全双工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基站
CN109792747A (zh) 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9565686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9417730A (zh) 直连链路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301559B (zh) 终端能力上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163391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无线访问接入点
CN109314969A (zh) 传输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16161645A1 (zh) 一种天线配置方法及终端
CN108702255A (zh) 控制混合自动重传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