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8815A -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8815A
CN109428815A CN201710750741.5A CN201710750741A CN109428815A CN 109428815 A CN109428815 A CN 109428815A CN 201710750741 A CN201710750741 A CN 201710750741A CN 109428815 A CN109428815 A CN 109428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omputing device
target computing
mark
bpd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07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8815B (zh
Inventor
丁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507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8815B/zh
Priority to EP18851852.6A priority patent/EP366802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197 priority patent/WO20190419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8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815A/zh
Priority to US16/800,942 priority patent/US1108233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8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8Loop-free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4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 H04L41/342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virtual entities, e.g. orchestrators,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3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us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5Application aware switches, e.g. for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70Virtu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8Routing tree calc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该方法包括:目标计算装置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桥接协议数据单元BPDU报文,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目标计算装置根据设备标识向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反馈报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SDN网络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所有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从而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SDN网络包括SDN控制器和多台openflow交换机。其中,openflow交换机提供最基本和最简单的转发功能,SDN控制器与openflow交换机之间进行openflow协议交互,SDN控制器可通过openflow接口收集openflow交换机信息,也可以通过openflow接口下发控制指令,以指导openflow交换机的数据收发。
在传统网络中,为消除网络中的环路而引入了生成树协议。网络中的设备之间通过交互生成树协议报文完成协议的计算,最终在某一特定端口上阻塞,从而达到消除环路的效果。
在实现SDN网络与传统网络对接时,由于传统网络支持生成树协议,需要SDN网络内的openflow交换机具有处理生成树协议的能力,以保证SDN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对接,所以在SDN控制器内部分别为SDN网络内的每个openflow交换机配置一个计算单元,以使SDN网络内的openflow交换机能够支持生成树协议的计算。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SDN网络内的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传统网络的交换机发送的生成树协议报文时,SDN网络是如何处理的。
在SDN网络内的openflow交换机A接收到传统网络的交换机B发送的生成树协议报文X时,openflow交换机A会将收到的生成树协议报文X通过openflow通道发送给SDN网络内的SDN控制器;在SDN控制器接收到openflow交换机A发送的生成树协议报文X时,SDN控制器会确定出与openflow交换机A对应的计算单元H,并将生成树协议报文X发送给计算单元H;在计算单元H对生成树协议报文X计算以后,会生成反馈报文Y,计算单元H会将反馈报文Y发送给openflow交换机A,以使openflow交换机A将反馈报文发送给传统网络的交换机B,从而完成了SDN网络的openflow交换机A与传统网络的交换机B之间的生成树协议的计算。
SDN控制器内的多个计算单元不仅接收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生成树协议报文,而且,SDN控制器内的多个计算单元之间也会相互发送生成树协议报文,以完成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之间的生成树协议的计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之间形成的环路。但是,由于SDN网络内部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是由SDN控制器统一管理的,所以SDN网络内部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之间是不会产生环路的,所以SDN控制器内的多个计算单元之间根本不需参与生成树计算。
因此,传统的SDN控制器内的多个计算单元之间相互发送生成树协议报文,以及多个计算单元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会导致为SDN网络带来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在SDN网络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所有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从而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方法包括:
目标计算装置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桥接协议数据单元BPDU报文,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其中,设备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第二BPDU报文来自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第一BPDU报文是由第二BPDU报文增加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得到的,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第一openflow交换机;
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
目标计算装置根据设备标识向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反馈报文。
在第一方面中,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需要转换为第一BPDU报文,第一openflow交换机会将第一BPDU报文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目标计算装置接收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设备标识以后,目标计算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并且根据设备标识找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再将反馈报文发送给该第一openflow交换机。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从而保证SDN网络在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多个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计算。由于SDN网络内除了目标计算装置以外再无其他计算装置,所以SDN网络内便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相互发送BPDU报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情况,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馈报文还包括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其中,目标计算装置为SDN网络内部唯一运行的计算装置,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所以传统网络的传统交换设备接收到SDN网络的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中的桥标识是相同的,对于传统网络的多个传统交换设备而言,SDN网络相当于仅有一个桥标识的交换机。在传统网络中的交换机越多,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会变得相对复杂,在传统网络中的交换机越少,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会变得相对容易,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虚拟成一个交换机,从而可以降低传统网络内的生成树协议的计算的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SDN控制器包括目标计算装置。
其中,SDN网络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DN控制器。在SDN网络中包括一个SDN控制器时,目标计算装置可以设置在SDN控制器的内部,目标计算装置也可以与该SDN控制器相连接;在SDN网络中包括多个SDN控制器时,目标计算装置可以设置在多个SDN控制器的内部,目标计算装置也可以与多个SDN控制器相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第一openflow交换机;
第一openflow交换机向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第一BPDU报文,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其中,设备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第一BPDU报文是由第二BPDU报文增加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得到的,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
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反馈报文由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的,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
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需要转换为第一BPDU报文,第一openflow交换机会将第一BPDU报文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目标计算装置接收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设备标识以后,目标计算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并且根据设备标识找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再将反馈报文发送给该第一openflow交换机。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从而保证SDN网络在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多个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计算。由于SDN网络内除了目标计算装置以外再无其他计算装置,所以SDN网络内便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相互发送BPDU报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情况,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馈报文还包括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其中,目标计算装置为SDN网络内部唯一运行的计算装置,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所以传统网络的传统交换设备接收到SDN网络的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中的桥标识是相同的,对于传统网络的多个传统交换设备而言,SDN网络相当于仅有一个桥标识的交换机。在传统网络中的交换机越多,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会变得相对复杂,在传统网络中的交换机越少,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会变得相对容易,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虚拟成一个交换机,从而可以降低传统网络内的生成树协议的计算的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SDN控制器包括目标计算装置。
其中,SDN网络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DN控制器。在SDN网络中包括一个SDN控制器时,目标计算装置可以设置在SDN控制器的内部,目标计算装置也可以与该SDN控制器相连接;在SDN网络中包括多个SDN控制器时,目标计算装置可以设置在多个SDN控制器的内部,目标计算装置也可以与多个SDN控制器相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计算装置,目标计算装置设置在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目标计算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其中,设备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第二BPDU报文来自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第一BPDU报文是由第二BPDU报文增加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得到的,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第一openflow交换机;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设备标识向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反馈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馈报文还包括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SDN控制器包括目标计算装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penflow交换机,openflow交换机设置在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openflow交换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第一BPDU报文,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其中,设备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第一BPDU报文是由第二BPDU报文增加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得到的,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反馈报文由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的,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馈报文还包括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SDN控制器包括目标计算装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计算装置,该目标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内存储有处理器能够执行的操作指令,处理器读取存储器内的操作指令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penflow交换机,该openflow交换机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内存储有处理器能够执行的操作指令,处理器读取存储器内的操作指令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DN网络1与传统网络2对接的模块示意图;
图3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计算装置的示意图;
图5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penflow交换机的示意图;
图6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计算装置的示意图;
图7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openflow交换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几个概念。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可应用于在网络中建立树形拓扑,消除网络中的环路,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路径冗余。当然,为了消除网络中的环路,不仅可以使用STP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还可以使用RSTP(Rapid Spanning Tree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或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生成树协议)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
Openflow是一种网络协议,起源于斯坦福大学的Clean Slate项目组,协议中描述了控制器和交换机之间交互所用信息的标准,以及控制器和交换机的接口标准。
SDN控制器是SDN网络中的应用程序,负责流量控制以确保智能网络。SDN控制器通过OpenFlow协议告诉交换机向哪里发送数据包。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保证SDN网络在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所有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计算,所以SDN网络内便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相互发送BPDU报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情况,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目标计算装置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
其中,第一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接协议数据单元)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设备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第二BPDU报文来自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第一BPDU报文是由第二BPDU报文增加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得到的,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第一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单元为SDN网络内部唯一运行的计算装置。
在步骤S11中提到的第二BPDU报文为传统的BPDU报文,第一BPDU报文是对传统的BPDU报文进行了扩展。例如,在传统的BPDU报文增加TLV(Type Length Value,类型长度值)以携带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从而形成第一BPDU报文。其中,TLV中的type指明数据包的含义,type包括单一数据包的类型和嵌套数据包的类型;TLV中的length指明数据包的大小;TLV中的value包括数据包的实际内容。
第二BPDU报文包括配置BPDU报文和TCN(Topology Change Notification,拓扑更改通知)BPDU报文。其中,在网络中交换设备首次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时,交换设备相互发送配置BPDU报文;在网络中交换设备首次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且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交换设备相互发送TCN BPDU报文,TCN BPDU报文用于通知相关的交换设备在网络中发生变化的情况。
在SDN网络与SDN网络之外的传统网络对接时,会使得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与传统网络内的传统交换设备连接在一起。为了避免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与传统交换设备之间形成环路,目标计算装置会通过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BPDU报文,与此同时,与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连接的传统交换设备也会通过该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向目标计算装置发送BPDU报文。
在SDN网络内的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时,该第一openflow交换机会在第二BPDU报文中加入第一openflow交换机的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以生成第一BPDU报文,端口标识为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然后,第一openflow交换机会将生成的第一BPDU报文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第一openflow交换机向目标计算装置发送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目的在于,目标计算装置会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在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以后,目标计算装置还需要将反馈报文返回给发送第一BPDU报文的第一openflow交换机,所以通过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可以反映出第一BPDU报文来自于SDN网络内的哪个openflow交换机的哪个端口,从而目标计算装置可以将反馈报文准确的发送给发送第一BPDU报文的第一openflow交换机。
在目标计算装置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以后,目标计算装置会记录下第一BPDU报文中的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与第一BPDU报文的对应关系。
图2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DN网络1与传统网络2对接的模块示意图,表1所示的为第一BPDU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
请参见图2和表1所示,例如,假设在SDN网络1中包括SDN控制器11、openflow交换机12和openflow交换机13,其中,SDN控制器11包括目标计算装置111,openflow交换机12的设备标识为S1,openflow交换机13的设备标识为S2。传统网络2中的传统交换设备21与openflow交换机12相连接,传统网络2中的传统交换设备22与openflow交换机13相连接。openflow交换机12通过端口标识为T11的端口接收传统交换设备21发送的BPDU报文A1,openflow交换机12在BPDU报文A1中加入设备标识S1和端口标识T11以生成标识为BPDU报文B1,openflow交换机12再将BPDU报文B1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111中;openflow交换机13通过端口标识为T21的端口接收传统交换设备22发送的BPDU报文A2,openflow交换机13在BPDU报文A2中加入设备标识S2和端口标识T21以生成BPDU报文B2,openflow交换机13再将BPDU报文B2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111中。在目标计算装置111接收到BPDU报文B1和BPDU报文B2以后,目标计算装置会如表1所示记录下B1与(S1,T11)的对应关系,并记录下B2与(S2,T21)的对应关系。
BPDU报文 (设备标识,端口标识)
B1 (S1,T11)
B2 (S2,T21)
表1
步骤S12、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
其中,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
在目标计算装置接收到第一BPDU报文以后,目标计算装置可以根据第一BPDU报文内的生成树协议信息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并将生成树协议计算出来的生成树协议信息添加至反馈报文中,并在反馈报文中加入端口标识。
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内的生成树协议信息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过程,可以参照生成树协议的计算规则,在此不再赘述。
在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以后,目标计算装置会记录下第一BPDU报文与反馈报文的对应关系。
请参见图2和表2所示,表2所示的为BPDU报文与反馈报文的对应关系。例如,假设目标计算装置111根据BPDU报文B1生成反馈报文C1,目标计算装置111根据BPDU报文B2生成反馈报文C2,目标计算装置111会如表2所示记录下BPDU报文B1与反馈报文C1的对应关系,并记录下BPDU报文B2与反馈报文C2的对应关系。
BPDU报文 反馈报文
B1 C1
B2 C2
表2
步骤S13、目标计算装置根据设备标识向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反馈报文。
其中,在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以后,目标计算装置会基于第一BPDU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BPDU报文与反馈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反馈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
请参见图2和表3所示,表3所示的为反馈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例如,假设openflow交换机12通过端口T11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21发送的BPDU报文B1,openflow交换机13通过端口T21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22发送的BPDU报文B2,目标计算装置111记录下BPDU报文B1与(设备标识S1,端口标识T11)的对应关系,并记录下BPDU报文B2与(设备标识S2,端口标识T21)的对应关系;而且,目标计算装置111根据BPDU报文B1生成反馈报文C1,根据BPDU报文B2生成反馈报文C2,目标计算装置111记录下BPDU报文B1与反馈报文C1的对应关系,并记录下BPDU报文B2与反馈报文C2的对应关系。此时,目标计算装置111可以根据BPDU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BPDU报文与反馈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如表3所示的反馈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
反馈报文 (设备标识,端口标识)
C1 (S1,T11)
C2 (S2,T21)
表3
在目标计算装置确定出反馈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后,目标计算装置可以基于反馈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反馈报文对应的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然后,目标计算装置根据设备标识向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具有端口标识的反馈报文。
例如,请参见图2和表3所示,假设目标计算装置111确定出反馈报文与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为:C1与(S1,T11)存在对应关系,C2与(S2,T21)存在对应关系。此时,目标计算装置111便可以基于这两个对应关系向设备标识对应的openflow交换机12发送反馈报文和端口标识,即目标计算装置111向设备标识S1对应的openflow交换机12发送反馈报文C1和端口标识T11,目标计算装置111向设备标识S2对应的openflow交换机13发送反馈报文C2和端口标识T21。
在目标计算装置根据设备标识向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反馈报文以后,第一openflow交换机便可以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需要转换为第一BPDU报文,第一openflow交换机会将第一BPDU报文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目标计算装置接收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设备标识以后,目标计算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并且根据设备标识找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再将反馈报文发送给该第一openflow交换机。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从而保证SDN网络在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多个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计算。由于SDN网络内除了目标计算装置以外再无其他计算装置,所以SDN网络内便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相互发送BPDU报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情况,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可选的,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S12中,反馈报文中还可以包括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在反馈报文中加入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的作用在于:目标计算装置为SDN网络内部唯一运行的计算装置,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所以传统网络的传统交换设备接收到SDN网络的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中的桥标识是相同的,对于传统网络的多个传统交换设备而言,SDN网络相当于仅有一个桥标识的交换机。在传统网络中的交换机越多,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会变得相对复杂,在传统网络中的交换机越少,生成树协议的计算会变得相对容易,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SDN网络内的多个openflow交换机虚拟成一个交换机,从而可以降低传统网络内的生成树协议的计算的复杂度。
可选的,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SDN控制器包括目标计算装置。其中,SDN网络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DN控制器。在SDN网络中包括一个SDN控制器时,目标计算装置可以设置在SDN控制器的内部,目标计算装置也可以与该SDN控制器相连接;在SDN网络中包括多个SDN控制器时,目标计算装置可以设置在多个SDN控制器的内部,目标计算装置也可以与多个SDN控制器相连接。
图3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保证SDN网络在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所有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计算,所以SDN网络内便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相互发送BPDU报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情况,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由于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SDN网络内的目标计算装置,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SDN网络内的openflow交换机,所以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即可。该图3所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
其中,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第一openflow交换机。
步骤S22、第一openflow交换机向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第一BPDU报文。
其中,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设备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第一BPDU报文是由第二BPDU报文增加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得到的,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
步骤S23、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
其中,反馈报文由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的,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
步骤S24、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需要转换为第一BPDU报文,第一openflow交换机会将第一BPDU报文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目标计算装置接收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设备标识以后,目标计算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并且根据设备标识找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再将反馈报文发送给该第一openflow交换机。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从而保证SDN网络在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多个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计算。由于SDN网络内除了目标计算装置以外再无其他计算装置,所以SDN网络内便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相互发送BPDU报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情况,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图4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计算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1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图4中与图1相同的内容请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即可。参照图4,该目标计算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
其中,图4所示的目标计算装置设置在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
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设备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第二BPDU报文来自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第一BPDU报文是由第二BPDU报文增加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得到的,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第一openflow交换机。
生成模块42,用于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
其中,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
发送模块43,用于根据设备标识向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反馈报文。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可选的,反馈报文还包括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可选的,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SDN控制器包括目标计算装置。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需要转换为第一BPDU报文,第一openflow交换机会将第一BPDU报文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目标计算装置接收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设备标识以后,目标计算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并且根据设备标识找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再将反馈报文发送给该第一openflow交换机。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从而保证SDN网络在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多个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计算。由于SDN网络内除了目标计算装置以外再无其他计算装置,所以SDN网络内便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相互发送BPDU报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情况,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图5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penflow交换机的示意图。图5为图3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图5中与图3相同的内容请参见图3对应的实施例即可。参照图5,该openflow交换机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
其中,图5所示的openflow交换机设置在SDN网络中,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
第一发送模块52,用于向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第一BPDU报文。
其中,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设备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第一BPDU报文是由第二BPDU报文增加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得到的,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53,用于接收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
其中,反馈报文由目标计算装置根据第一BPDU报文生成的,反馈报文包括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反馈报文携带端口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54,用于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可选的,反馈报文还包括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桥标识为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可选的,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SDN控制器包括目标计算装置。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需要转换为第一BPDU报文,第一openflow交换机会将第一BPDU报文发送给目标计算装置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目标计算装置接收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设备标识以后,目标计算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并且根据设备标识找到第一openflow交换机,目标计算装置再将反馈报文发送给该第一openflow交换机。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传统交换设备发送反馈报文,从而保证SDN网络在仅有一个目标计算装置的情况下实现SDN网络内多个openflow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计算。由于SDN网络内除了目标计算装置以外再无其他计算装置,所以SDN网络内便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相互发送BPDU报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多个计算装置之间进行生成树协议计算的情况,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减少了SDN网络内不必要的资源开销。
图6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计算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图1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图6中与图1相同的内容请参见图1对应的实施例即可。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其中,存储器62内存储有处理器61能够执行的操作指令,处理器61读取存储器62内的操作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图1所示的方法。
图7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openflow交换机的示意图。图7为图3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图7中与图3相同的内容请参见图3对应的实施例即可。参照图7,该装置包括处理器71和存储器72,其中,存储器72内存储有处理器71能够执行的操作指令,处理器71读取存储器72内的操作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实施例只是本申请所介绍的可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实施例,因此不在此处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中,所述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所述目标计算装置与所述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计算装置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桥接协议数据单元BPDU报文,所述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所述端口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所述第二BPDU报文来自所述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所述第一BPDU报文是由所述第二BPDU报文增加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得到的,所述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所述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所述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
所述目标计算装置根据所述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所述反馈报文包括所述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所述反馈报文携带所述端口标识;
所述目标计算装置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所述反馈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报文还包括所述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所述桥标识为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所述SDN控制器包括所述目标计算装置。
4.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SDN网络中,所述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所述目标计算装置与所述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所述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所述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
第一openflow交换机向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第一BPDU报文,所述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所述端口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所述第一BPDU报文是由所述第二BPDU报文增加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得到的,所述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所述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
第一openflow交换机接收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所述反馈报文由所述目标计算装置根据所述第一BPDU报文生成的,所述反馈报文包括所述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所述反馈报文携带所述端口标识;
第一openflow交换机通过所述端口标识对应的所述端口向所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所述反馈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报文还包括所述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所述桥标识为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所述SDN控制器包括所述目标计算装置。
7.一种目标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计算装置设置在SDN网络中,所述SDN网络包括一个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openflow交换机,所述目标计算装置与所述多个openflow交换机通信,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的第一BPDU报文,所述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所述端口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所述第二BPDU报文来自所述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所述第一BPDU报文是由所述第二BPDU报文增加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得到的,所述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所述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所述多个openflow交换机包括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BPDU报文生成反馈报文,所述反馈报文包括所述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所述反馈报文携带所述端口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向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发送所述反馈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目标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报文还包括所述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所述桥标识为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目标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所述SDN控制器包括所述目标计算装置。
10.一种openflow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openflow交换机设置在SDN网络中,所述SDN网络包括一个目标计算装置和多个所述openflow交换机,所述目标计算装置与多个所述openflow交换机通信,所述openflow交换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SDN网络之外的传统交换设备发送的第二BPDU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第一BPDU报文,所述第一BPDU报文携带有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所述端口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openflow交换机上的、接收第二BPDU报文的端口,所述第一BPDU报文是由所述第二BPDU报文增加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端口标识得到的,所述第二BPDU报文用于计算所述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发送的反馈报文,所述反馈报文由所述目标计算装置根据所述第一BPDU报文生成的,所述反馈报文包括所述传统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信息,所述反馈报文携带所述端口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端口标识对应的所述端口向所述传统交换设备发送所述反馈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openflow交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报文还包括所述目标计算装置的桥标识,所述桥标识为所述目标计算装置唯一的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openflow交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SDN网络还包括SDN控制器,所述SDN控制器包括所述目标计算装置。
13.一种目标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内存储有处理器能够执行的操作指令,处理器读取存储器内的操作指令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openflow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内存储有处理器能够执行的操作指令,处理器读取存储器内的操作指令用于实现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750741.5A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428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0741.5A CN109428815B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EP18851852.6A EP3668024A4 (en) 2017-08-28 2018-06-07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18/090197 WO2019041944A1 (zh) 2017-08-28 2018-06-07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US16/800,942 US11082335B2 (en) 2017-08-28 2020-02-25 Apparatus and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0741.5A CN109428815B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8815A true CN109428815A (zh) 2019-03-05
CN109428815B CN109428815B (zh) 2021-10-01

Family

ID=6550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0741.5A Active CN109428815B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2335B2 (zh)
EP (1) EP3668024A4 (zh)
CN (1) CN109428815B (zh)
WO (1) WO20190419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7308B2 (en) * 2020-12-28 2022-10-18 Aira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payload extra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volving multi-access address packets
CN112910712B (zh) * 2021-02-24 2022-06-24 杭州网银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sdwan打通分支与公有云的方法及系统
CN114760254B (zh) * 2022-04-15 2023-04-07 北京志凌海纳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网络系统及虚拟网络系统实现数据包转发处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7137A1 (en) * 2002-03-01 2003-11-20 Roese John J. Verified device locations in a data network
CN104065571A (zh) * 2014-06-05 2014-09-2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26731A (zh) * 2013-08-23 2015-03-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树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005919A1 (en) * 2015-07-03 2017-01-05 Estine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constituting hybrid network spanning trees, method of redundancy,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14829C (en) * 2002-03-01 2014-05-13 Enterasys Networks, Inc. Location aware data network
US8730963B1 (en) * 2010-11-19 2014-05-20 Extreme Network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ed multi-switch link aggregation group (MLAG) convergence
US10009267B2 (en) * 2013-03-13 2018-06-26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underlying physical network by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7137A1 (en) * 2002-03-01 2003-11-20 Roese John J. Verified device locations in a data network
CN104426731A (zh) * 2013-08-23 2015-03-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树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5571A (zh) * 2014-06-05 2014-09-2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70005919A1 (en) * 2015-07-03 2017-01-05 Estine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constituting hybrid network spanning trees, method of redundancy,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82335B2 (en) 2021-08-03
WO2019041944A1 (zh) 2019-03-07
CN109428815B (zh) 2021-10-01
EP3668024A4 (en) 2020-07-15
US20200195549A1 (en) 2020-06-18
EP3668024A1 (en) 2020-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8369B (zh) 以太网通信方法、系统和sdn交换机
CN105359470B (zh) 流表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3812930B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00122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组表的处理方法、系统和控制器
CN105610623A (zh) 集中化虚拟交换机架构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4426731A (zh) 一种生成树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28815A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11151A (zh) 一种路由器、虚拟集群路由器系统及建立方法
CN11140482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01230A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3944836B (zh) 用于转发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78798A (zh) 一种建立路由表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02438A (zh) Pe设备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7785998B (zh) 一种配电系统中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监控方法
CN105379201A (zh) 路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30115B (zh) 一种实现操作管理维护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23113B (zh) 以太网oam中跨芯片聚合链路上配置mep的芯片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363173A (zh) 一种转发路由信息生成方法、控制器及软件定义网络系统
CN108989232A (zh) Sdn中的报文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5490960A (zh) Sdn架构、基于sdn架构的报文转发方法
WO2015120444A1 (en) Using unified api to program both servers and fabric for forwarding for fine-grained network optimizations
CN105791113A (zh) 一种基于sdn的多链路时延均衡方法和系统
CN106872854B (zh) 一种配电系统中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
CN109327393A (zh) 网络交换目的端口确定方法、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交换机
CN109104647A (zh) 一种以太网业务中断处理方法、系统及组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