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3787A -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3787A
CN109423787A CN201710779383.0A CN201710779383A CN109423787A CN 109423787 A CN109423787 A CN 109423787A CN 201710779383 A CN201710779383 A CN 201710779383A CN 109423787 A CN109423787 A CN 109423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kill
needles
embroidery
eleg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93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City Hunan Embroidery Co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City Hunan Embroider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City Hunan Embroidery Co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City Hunan Embroidery Co
Priority to CN2017107793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3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3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3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7/00Embroidered or tufted products; Base fabric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roidered work; Inserts for producing surface irregularities in embroidered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Embroidering For Embroidered Or Tuft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其采用七针连贯成一线,形成一套组合针法并重复连贯使用该套组合针法,该套组合针法的第二针的尾部与第一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成一定夹角,第三针的头部盖接第一针与第二针相交的针尾部,第四针的头部盖接第三针的尾部,第五针与第四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成一定夹角,第六针的头部盖接第四针及第五针相交的针尾部,第七针头部盖接第六针针尾部。本针法及刺绣方法适合表现刺绣飘逸动态的物象,可以让刺绣的动态物象立体生动,细腻流畅,蓬松飘逸,有一种随风而动的灵动感,通过七针直针迹的组合和灵活接盖,从而组合形成针迹走势,达到在画面上飘逸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技术,具体为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用于刺绣飘逸毛发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通过穿针引线,在刺绣底料(绣布或绣料)上把设计的图形纹样通过线迹形成装饰图案的工艺。湘绣与苏绣、蜀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也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绣“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力求刺绣形象生动、逼真,湘绣针法多变,分平绣类、织绣类、网绣类、纽绣、结绣类五大类,还有后来发展的鬅毛针以及乱针绣等针法。湘绣的鬅毛针法擅长表现猛兽有力刚劲的毛发,但几乎所有的其他刺绣针法都是表现静态的物象,很难有针法的走势和方法可以使毛发看起来生动并且飘逸,用传统的方法刺绣的动态毛发往往显得厚重、呆滞而生硬。若能研究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针法,对填补传统刺绣针法空白,拓展刺绣题材,提升刺绣表现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用于刺绣飘逸毛发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A、在绣料上根据物象的毛发方向及形状刺绣第一针;
B、刺绣第二针并使第二针的尾部与第一针的尾部相交盖接(覆盖一部分并重叠连接在一起,下同)且两针成一定夹角;
C、刺绣第三针并使第三针的头部盖接第一针与第二针相交的针尾部;
D、刺绣第四针并使第四针的头部盖接第三针的尾部;
E、刺绣第五针并使第五针与第四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
F、刺绣第六针并使第六针的头部盖接第四针及第五针相交的针尾部;
G、第七针头部盖接第六针针尾部;
上述七针连贯成一线,为一套组合针法,根据物象毛发长短,可以重复连贯使用该套针法。
对于上述飘毛针法,除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成一定夹角外,其他各针可以根据物象毛发的顺势来灵活改变针线的方向,可以成直线连接或成一定夹角连接。
对于上述飘毛针法,所述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的夹角为15-45度夹角,所述第三针及第六针起针于前两针靠近针尾部的1/3-1/6处。
对于上述飘毛针法,所述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的夹角为30度夹角。
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人物或动物的飘逸动态毛发部分,或是其他物象的飘逸动态部分(比如飘扬的红旗,随风飘动的柳枝等)的刺绣,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飘毛针法在绣料正面刺绣出物象的飘逸动态部分的图案,物象的其他非飘逸动态部分则采用其他非飘毛针法进行刺绣即可,所述的飘毛针法采用七针连贯成一线,形成一套组合针法,根据物象毛发长短重复连贯使用该套组合针法,该套组合针法的第二针的尾部与绣料上第一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第三针的头部盖接第一针与第二针相交的针尾部,第四针的头部盖接第三针的尾部,第五针与第四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第六针的头部盖接第四针及第五针相交的针尾部,第七针头部盖接第六针针尾部。
对于上述刺绣方法,其所采用的丝线的劈丝在4丝以内成线,针脚长度大于或等于0.5cm,不宜太短。
对于上述刺绣方法,可根据毛发的数量形状,刺绣成单根毛,或同方法刺绣成块面毛,刺绣成块面的时候,力求掺色丰富。
对于上述刺绣方法,所采用的丝线根据刺绣物象的实际情况挑选不同颜色层次的丝线。
有益效果:本针法及刺绣方法打破传统针路的静止刻板生硬,适合表现刺绣飘逸动态的动物毛发,奔跑中的动物毛发或者甩动的人物头发,又或者飞翔中的长毛发的鸟禽,飘毛针法可以让刺绣的动物或者人物毛发立体生动,细腻流畅,蓬松飘逸,有一种随风而动的灵动感,通过七针直针迹的组合和灵活接盖,从而组合形成针迹走势,达到在画面上飘逸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针法步骤示意图;
图2-图5为根据毛发的顺势来灵活改变针线方向所形成的不同针法示意图。
图1中:1--第一针,2--第二针,3--第三针,4--第四针,5--第五针,6--第六针,7--第七针,各针的左端为针头部,右端为针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其所采用的步骤依次如下:
A、在绣料上根据物象的毛发方向及形状刺绣第一针1:该第一针可以随意取位,后续各针最后与该第一针连贯起来即可;
B、刺绣第二针2并使第二针的尾部(附图1中的左端,下同)与第一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该夹角为15-45度夹角,优选30度夹角,在实际刺绣时,可根据物象毛发的实际走向情况选取最合适、最接近于物象真实情况的夹角,同时,第二针尾部的一部分重叠覆盖在第一针的尾部上;
C、刺绣第三针3并使第三针的头部(附图1中的右端,下同)盖接第一针与第二针相交的针尾部;
D、刺绣第四针4并使第四针的头部盖接第三针的尾部;
E、刺绣第五针5并使第五针与第四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第五针实际与第二针的方法基本相同;
F、刺绣第六针6并使第六针的头部盖接第四针及第五针相交的针尾部:第六针实则与第三针基本相同;
G、第七针7头部盖接第六针针尾部。
上述七针连贯成一线,为一套组合针法,根据物象毛发长短,可以重复连贯使用该套针法。
在使用该套针法时,需要注意几点:
1、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的夹角要根据物象的飘逸动态情况尽可能选取最合适的夹角(一般选取15-45度夹角),从而使得刺绣出来的图案与实际物象的视觉效果基本相同。在正式开始刺绣前,可先行按各种不同的夹角进行小量的尝试,待确定某一夹角绣出来的图案视觉上最接近于物象的真实情况后再按此夹角进行正式的刺绣。
2、除上述的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的夹角要根据物象的飘逸动态情况尽可能选取最合适的夹角外,其他各针也应根据物象飘逸动态的顺势来灵活改变针线的方向,可以成直线连接或成一定夹角连接,其夹角不受范围限制,正式开始刺绣前进行多次夹角的尝试,使得刺绣出来的图案接近于物象真实情况即可。
3、附图1所示各针的方向及该套针法的整体走向,是以毛发或其他飘逸动态物象向左飘逸(相当于风从右侧向左吹动时形成的飘逸动态感)而形成的特定情况下的针法,在实际刺绣的过程中,应根据物象的飘逸方向灵活调整各针的方向,比如飘逸动态方向为向左下方向时,可采用附图2所示的针法,当飘逸动态方向为左上方时,可采用附图3所示的针法,当飘逸动态方向为向上时,可采用附图4所示的针法……各针的方向及针法的整体走向,不受本实施例的严格限制,以刺绣出来的图案的视觉效果与实际物象的实际情况基本相同为基准。
4、各针在盖接时,一定要注意盖接的方向与次序:如本实施例所述,附图1所示为毛发或其他飘逸动态物象向左飘逸时的特定情况,那么,在此特定情况下,在各针盖接处,则一定要将后一针的右端覆盖在前一针的对应部位上,从而才能形成统一向左飘逸的动态效果,而绝对不能将前一针覆盖在后一针的对应部位上,否则会在此盖接处产生向右飘逸的动态效果,从而使得该盖接处与整体向左飘逸的动态效果格格不入,严重影响整体的、统一的飘逸效果。同样地,如果需要产生向上飘逸的效果,则后一针的下端一定要覆盖在前一针的下端;当需要产生向右飘逸的效果,则后一针的左端一定要覆盖在前一针的左端……
5、与上述第4条的原理相同,一定要注意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的夹角方向,二者的夹角方向应当是基本统一的,当需要产生向左飘逸的效果时,则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的夹角方向应当向左,当需要产生向上的飘逸效果时,则两夹角方向应当向上……从而才能产生与整体飘逸方向统一的视觉效果。
6、第三针及第六针应起针于前两针靠近针尾部的1/3-1/6处。
实施例2:
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刺绣方法,其针对人物或动物的飘逸动态毛发部分,或是其他物象的飘逸动态部分(比如飘扬的红旗,随风飘动的柳枝等)的刺绣,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飘毛针法在绣料正面刺绣出物象的飘逸动态部分的图案(比如在风中飘动的头发),物象的其他非飘逸动态部分(比如立于风中但不会随风飘动的人体脸部)则采用其他非飘毛针法进行刺绣即可,所述的飘毛针法采用七针连贯成一线,形成一套组合针法,根据物象毛发长短重复连贯使用该套组合针法,该套组合针法的第二针的尾部与绣料上第一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第三针的头部盖接第一针与第二针相交的针尾部,第四针的头部盖接第三针的尾部,第五针与第四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第六针的头部盖接第四针及第五针相交的针尾部,第七针头部盖接第六针针尾部。
为达到最佳的动态视觉效果,其所采用的丝线的劈丝在4丝以内成线,针脚长度大于或等于0.5cm,不宜太短;同时,所采用的丝线根据刺绣物象的实际情况挑选不同颜色层次的丝线,比如黑色部分采用灰黑、棕黑、深黑等色丝线层叠掺色,白色部分则采用灰白、浅白、亮白等色丝线层叠掺色;并且,采用上述刺绣方法,可根据毛发的数量形状,刺绣成单根毛,或同方法刺绣成块面毛,刺绣成块面的时候,力求掺色丰富。
本针法及刺绣方法打破传统针路的静止刻板生硬,适合表现刺绣飘逸动态的动物毛发,奔跑中的动物毛发或者甩动的人物头发,又或者飞翔中的长毛发的鸟禽,飘毛针法可以让刺绣的动物或者人物毛发立体生动,细腻流畅,蓬松飘逸,有一种随风而动的灵动感,通过七针直针迹的组合和灵活接盖,从而组合形成针迹走势,达到在画面上飘逸的视觉效果。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A、在绣料上根据物象的毛发方向及形状刺绣第一针;
B、刺绣第二针并使第二针的尾部与第一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
C、刺绣第三针并使第三针的头部盖接第一针与第二针相交的针尾部;
D、刺绣第四针并使第四针的头部盖接第三针的尾部;
E、刺绣第五针并使第五针与第四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
F、刺绣第六针并使第六针的头部盖接第四针及第五针相交的针尾部;
G、第七针头部盖接第六针针尾部;
上述七针连贯成一线,为一套组合针法,根据物象毛发长短,可以重复连贯使用该套针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其特征在于,除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成一定夹角外,其他各针可以根据物象毛发的顺势来灵活改变针线的方向,可以成直线连接或成一定夹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的夹角为15-45度夹角,所述第三针及第六针起针于前两针靠近针尾部的1/3-1/6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与第二针,以及第四针与第五针的夹角为30度夹角。
5.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人物或动物的飘逸动态毛发部分,或是其他物象的飘逸动态部分的刺绣,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飘毛针法在绣料正面刺绣出物象的飘逸动态部分的图案,物象的其他非飘逸动态部分则采用其他非飘毛针法进行刺绣即可,所述的飘毛针法采用七针连贯成一线,形成一套组合针法,根据物象毛发长短重复连贯使用该套组合针法,该套组合针法的第二针的尾部与绣料上第一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第三针的头部盖接第一针与第二针相交的针尾部,第四针的头部盖接第三针的尾部,第五针与第四针的尾部相交盖接且两针成一定夹角,第六针的头部盖接第四针及第五针相交的针尾部,第七针头部盖接第六针针尾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采用的丝线的劈丝在4丝以内成线,针脚长度大于或等于0.5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采用的丝线根据刺绣物象的实际情况挑选不同颜色层次的丝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于表现飘逸动态物象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根据毛发的数量形状,刺绣成单根毛,或同方法刺绣成块面毛,刺绣成块面的时候,力求掺色丰富。
CN201710779383.0A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Pending CN109423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9383.0A CN10942378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9383.0A CN10942378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3787A true CN109423787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1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9383.0A Pending CN10942378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378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3329A (zh) * 2013-04-24 2013-08-07 朱寿珍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逸针法及刺绣方法
CN103243501A (zh) * 2013-05-17 2013-08-14 朱寿珍 一种用于刺绣的韵艺针法及刺绣方法
CN105839317A (zh) * 2016-05-13 2016-08-10 长沙市开福区志辉湘绣有限公司 一种箭毛针法刺绣新工艺
CN105862283A (zh) * 2016-06-24 2016-08-17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 一种用于动物毛发的刺绣针法
CN106436086A (zh) * 2016-08-31 2017-02-22 纪慧娟 一种混合刺绣针法
CN107044015A (zh) * 2017-05-05 2017-08-1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瓯绣的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3329A (zh) * 2013-04-24 2013-08-07 朱寿珍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逸针法及刺绣方法
CN103243501A (zh) * 2013-05-17 2013-08-14 朱寿珍 一种用于刺绣的韵艺针法及刺绣方法
CN105839317A (zh) * 2016-05-13 2016-08-10 长沙市开福区志辉湘绣有限公司 一种箭毛针法刺绣新工艺
CN105862283A (zh) * 2016-06-24 2016-08-17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 一种用于动物毛发的刺绣针法
CN106436086A (zh) * 2016-08-31 2017-02-22 纪慧娟 一种混合刺绣针法
CN107044015A (zh) * 2017-05-05 2017-08-1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瓯绣的加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芳等: "湘绣鬅毛针法的形式美感", 《艺术科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4714B (zh) 一种用于刺绣的滴滴针法及刺绣方法
US7478545B1 (en) Spherical crocheted object
CN104532495B (zh) 一种改进后的、不漏底的免光刺绣产品和方法
CN102162181A (zh) 捻丝盘线刺绣方法
CN111005137A (zh) 渔丝仿电绣纬编鞋面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9423787A (zh) 一种用于刺绣的飘毛针法及刺绣方法
CN103866507A (zh) 用于表现物体表面肌理的刺绣方法
CN106167963A (zh) 乱针绣方法
O'Neale Chincha plain-weave cloths
CN107059277A (zh) 一种h型刺绣的针法及其制作方法
Pickett Sashiko: the stitched geometry of rural Japan
CN111020908B (zh) 一种悬浮3d针法
Day Art in needlework
CN106948106A (zh) 一种用于刺绣的古似形针法及其制作方法
McCormack Spool Knitting
Eckman Connect the Shapes Crochet Motifs: Creative Techniques for Joining Motifs of All Shapes
RU2193334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шуб по методу надежды вороновой без применения натуральных либо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х мехов
CN105297304A (zh) 一种织物的刺绣方法
CN109023755A (zh) 立体扎绣方法
AARS et al. Stitchery
CN106436086A (zh) 一种混合刺绣针法
CN105970514A (zh) 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及其绣品
CN207088819U (zh) 一种绣球挂件
Chanin The Geometry of Hand-sewing: A Romance in Stitches and Embroidery from Alabama Chanin and the School of Making
Cosh et al. The Crochet Workboo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