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7957A -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7957A
CN109417957A CN201810994824.3A CN201810994824A CN109417957A CN 109417957 A CN109417957 A CN 109417957A CN 201810994824 A CN201810994824 A CN 201810994824A CN 109417957 A CN109417957 A CN 109417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canopy room
agricultural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48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7957B (zh
Inventor
齐藤隆
弓达昌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7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8Greenhouses for treating plants with carbon dioxide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2Treatment of plants with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52Details for air hea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G01N33/004CO or CO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51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e.g. CO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Greenhous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具备吸附罐、供给控制部、以及浓度检测部。供给控制部向农用棚室内供给吸附于吸附罐的吸附材料的二氧化碳。此外,浓度检测部测量或估计从吸附罐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并且,在从吸附罐供给二氧化碳时,如果由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A阈值,则供给控制部将从辅助施用装置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园艺植物的收率和品质,已知有向农用棚室内施用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另一方面,在农用棚室中,设置有用于防止夜间的气温降低的加温机。加温机通过燃烧重油或煤油而向农用棚室供给暖风。
其中,如日本特开第2015-142531号公报所记载的,即,已经设计出在夜间通过吸附材料储存由加温机产生的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在白天向农用棚室内供给所储存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发明内容
然而,例如,当加温机在夜间的运转率低时等,二氧化碳施用设备的吸附材料中不会储存足够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难以在白天向农用棚室内充分供给二氧化碳。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期望适当地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一种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作为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燃烧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的主施用装置而构成。该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具备吸附罐、机器、供给控制部、以及浓度检测部。吸附罐的内部配置有构成为吸附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吸附材料。此外,机器设置在二氧化碳供给流路中,并且构成为使二氧化碳供给流路内的气体向下流动。此外,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利用机器并经由二氧化碳供给流路向农用棚室内供给吸附于吸附罐的吸附材料的二氧化碳。此外,浓度检测部构成为测量或估计从吸附罐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并且,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在从吸附罐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时,如果由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预先规定的A阈值,则利用机器并经由二氧化碳供给流路而从辅助施用装置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结构,在存储于吸附罐中的二氧化碳的余量降低而不能从吸附罐向农用棚室内供给足够量的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将从辅助施用装置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因此,即使吸附罐中没有储存足够量的二氧化碳,也能够向农用棚室内供给足够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能够适当地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另外,浓度检测部还可以构成为测量或估计从辅助施用装置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并且,供给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从辅助施用装置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时,如果由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从辅助施用装置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以与所述A阈值不同的规定方式规定的B阈值,则停止从辅助施用装置供给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从辅助施用装置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使得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成为适当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则停止从辅助施用装置供给二氧化碳。因此,能够抑制辅助施用装置的过度运转,并且能够将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保持为适当的浓度。
此外,浓度检测部可以基于二氧化碳供给流路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测量或估计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此外,浓度检测部可以基于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测量或估计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良好地测量或估计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此外,浓度检测部还可以构成为测量或估计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外,供给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时,如果由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以与所述A阈值不同的规定方式规定的C阈值,则停止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向农用棚室内供给适量的二氧化碳。此外,供给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停止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之后,如果由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C阈值,则利用机器并经由二氧化碳供给流路而从吸附罐向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向农用棚室内供给适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辅助施用装置可以作为通过使燃料燃烧而产生二氧化碳且同时对农用棚室内进行加温的装置而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能量。
此外,辅助施用装置可以作为通过使燃料燃烧而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而构成。并且,供给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利用机器并经由二氧化碳供给流路而使在辅助施用装置中由燃烧所产生的燃烧废气朝吸附罐而向下流动,从而使燃烧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吸附于吸附材料。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在辅助施用装置中产生的燃烧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
此外,辅助施用装置可以作为存储二氧化碳的气瓶而构成。并且,供给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由空气对从辅助施用装置排出的二氧化碳进行稀释而获得的气体。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向农用棚室内局部地供给二氧化碳,并且能够向农用棚室内供给适当浓度的二氧化碳。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CO2供给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二氧化碳施用设备的流路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的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的各种方式。
[1.结构]
图1所示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具有作为用于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燃烧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的主施用装置的结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配置在农用棚室100的内部或外部。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具备燃烧装置2、第1液体储存罐3、第2液体储存罐4、鼓风机5、吸附罐6、控制部7、净化部8、以及辅助施用装置9。
此外,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具备使燃烧废气向下流动并且使二氧化碳朝向农用棚室100内而向下流动的流路。具体地,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具备废气流路10、第1取入流路11、冷却空气流路12、第2取入流路13、施用空气流路14、棚室内流路15、辅助流路16、棚室外流路17、以及第1~第3罐流路18~20。此外,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具备对流路进行开闭的多个开闭阀12A、14A、15A、15B、16A、17A、17B。
<燃烧装置>
燃烧装置2主要在夜间使重油或煤油等燃料燃烧,从而对农用棚室10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燃烧废气经由作为烟囱的废气流路10而排出。
<第1以及第2液体储存罐>
第1以及第2液体储存罐3、4在其内部储存有液体,通过该液体对从燃烧装置2产生的燃烧废气的一部分进行冷却以及净化。
在燃烧装置2中产生的燃烧废气经由第1取入流路11而流入第1液体储存罐3,经过了第1液体储存罐3的燃烧废气经由第2取入流路13而流入第2液体储存罐4。并且,经过了第2液体储存罐4的燃烧废气流入棚室内流路15。
第1以及第2液体储存罐3、4分别构成为使得已流入该罐的燃烧废气从该罐内部的液体中通过。在第1以及第2液体储存罐3、4中,燃烧废气通过与液体的热交换而被冷却,并且利用液体中所含的化合物除去燃烧废气所含有的成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通过第1以及第2液体储存罐3、4,分两个阶段对燃烧废气进行冷却以及净化。
另外,作为储存在第1以及第2液体储存罐3、4中的液体优选能够除去燃烧废气中所含的硫化物和/或氮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液体。例如,优选待与硫化物和/或氮化物进行反应的化合物的水溶液。
此外,冷却空气流路12与第1液体储存罐3相连接,冷却空气流路12用于对第1液体储存罐3中所储存的液体进行冷却。冷却空气流路12通过向液体中供给冷却空气而对液体进行冷却。冷却空气流路12具有开闭阀12A。当向液体中供给冷却空气时,开闭阀12A打开,而在其他情况下,开闭阀12A关闭。
<鼓风机>
鼓风机5设置在棚室内流路15中,并且是用于使棚室内流路15内的气体向下流动的机器。鼓风机5经由流路向吸附罐6供给燃烧废气,并且从吸附罐6或辅助施用装置9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另外,棚室内流路15的一端配置在农用棚室100内。此外,棚室外流路17从棚室内流路15分支出来,棚室外流路17的一端配置在农用棚室100外。
通过鼓风机5的运转,棚室内流路15中的燃烧废气等气体被压送向农用棚室100以及棚室外流路17。以下将由鼓风机5压送的气体所趋向的一侧称为下游侧。此外,将下游侧的相反侧称为上游侧。
<吸附罐>
吸附罐6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吸附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吸附材料。作为吸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活性炭或沸石等多孔材料。吸附罐6与从棚室外流路17分支出来的第1罐流路18相连接。此外,吸附罐6经由第2罐流路19而与净化部8相连接。
在后述的二氧化碳的吸附工序中,当燃烧废气经过吸附罐6时,该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材料吸附。另一方面,在后述的二氧化碳的施用工序中,施用空气经过吸附罐6内,由此,二氧化碳从吸附材料解吸。经解吸的二氧化碳被施用到农用棚室100内。
<净化部>
净化部8用于从燃烧废气中除去对植物的培育有不利影响的有害物质(例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具体地,例如,净化部8可以具有包含粒状活性炭的过滤器等。并且,净化部8可以通过使从该净化部8经过的燃烧废气中包含的有害物质吸附于粒状活性炭上来除去有害物质。另外,净化部8与第3罐流路20相连接,其中,第3罐流路20从棚室内流路15中的比供棚室外流路17分支的分支点更靠下游侧处分支出来。
<辅助施用装置>
在二氧化碳的施用工序中,在不能从吸附罐6充分地供给二氧化碳的情况下,辅助施用装置9将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另外,可以通过使用以往的用于向农用棚室100内施用二氧化碳等的装置作为辅助施用装置9而构成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
辅助施用装置9可以构成为例如通过使煤油等燃料燃烧而产生二氧化碳的燃烧装置。此外,辅助施用装置9可以构成为例如用于存储高压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气瓶。从辅助施用装置9供给的二氧化碳经由辅助流路16而流入棚室内流路15中的鼓风机5的上游侧。
<多个开闭阀>
在冷却空气流路12、施用空气流路14、以及辅助流路16中分别设置有开闭阀12A、14A、16A。另外,施用空气流路14是指,棚室内流路15中的从鼓风机5的上游侧分支出来的流路,其一端配置在农用棚室100外。
此外,在棚室内流路15中设置有第1开闭阀15A和第2开闭阀15B。第1开闭阀15A位于第3罐流路20的分支点的上游侧处,并且位于棚室外流路17的分支点的下游侧处。此外,第2开闭阀15B位于第3罐流路20的分支点的下游侧处。
此外,在棚室外流路17中设置有第1开闭阀17A和第2开闭阀17B。第1开闭阀17A位于第1罐流路18的分支点的上游侧处,第2开闭阀17B位于该分支点的下游侧处。
<控制部>
控制部7是用于控制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的装置。控制部7可以由例如计算机等构成。具体地,控制部7对鼓风机5的运转和停止以及设置在流路中的各开闭阀的开闭等进行控制。此外,来自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和棚室内浓度传感器100A的测量信号被输入到控制部7。
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是用于在流路内测量从吸附罐6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浓度传感器。作为其中一例,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设置在棚室内流路15中的第2开闭阀15B的下游侧。另一方面,棚室内浓度传感器100A是用于测量农用棚室100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浓度传感器。棚室内浓度传感器100A设置在农用棚室100内。
[2.处理]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进行用于实现从燃烧废气中回收的吸附工序以及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的施用工序的处理。
<吸附工序>
主要通过在夜间于燃烧装置2中进行燃烧的期间内使鼓风机5运转而执行吸附工序。另外,可以通过控制部7使燃烧装置2中的燃烧开始。在吸附工序中,冷却空气流路12的开闭阀12A、施用空气流路14的开闭阀14A、辅助流路16的开闭阀16A、棚室内流路15的第2开闭阀15B、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1开闭阀17A关闭,棚室内流路15的第1开闭阀15A、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2开闭阀17B打开。
因此,在燃烧装置2中产生的燃烧废气通过鼓风机5的运转依次经过净化部8以及吸附罐6而向农用棚室100外流出。当燃烧废气经过净化部8时,有害物质从该燃烧废气中被除去。此外,当燃烧废气经过吸附罐6时,该燃烧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材料吸附。
<施用工序>
为了在白天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而执行施用工序。施用工序设置有主模式、子模式、以及停止模式。在主模式中,从吸附罐6供给二氧化碳,在子模式中,从辅助施用装置9供给二氧化碳。主模式以及子模式通过使鼓风机5运转而执行。此外,在停止模式中,鼓风机5停止,从而停止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
在主模式中,冷却空气流路12的开闭阀12A、辅助流路16的开闭阀16A、棚室内流路15的第1开闭阀15A、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2开闭阀17B关闭,并且,施用空气流路14的开闭阀14A、棚室内流路15的第2开闭阀15B、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1开闭阀17A打开。
因此,通过鼓风机5的运转,施用空气从施用空气流路14流入,并被压送向农用棚室100内。具体地,施用空气依次经过吸附罐6以及净化部8而流入农用棚室100内。当施用空气经过吸附罐6时,吸附于吸附材料的二氧化碳流出,已流出的二氧化碳将与施用空气一起流入农用棚室100内。
另一方面,例如,在辅助施用装置9作为燃烧装置而构成的情况下,控制部7例如在向子模式转变时或在向子模式转变之前使辅助施用装置9中的燃烧开始。此外,在子模式中,冷却空气流路12的开闭阀12A、施用空气流路14的开闭阀14A、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1开闭阀17A和第2开闭阀17B关闭,并且,辅助流路16的开闭阀16A、以及棚室内流路15的第1开闭阀15A和第2开闭阀15B打开。
因此,通过鼓风机5的运转,从辅助施用装置9供给的二氧化碳被压送向农用棚室100内。具体地,该二氧化碳依次经过辅助流路16以及棚室内流路15而流入农用棚室100内。
此外,例如,在辅助施用装置9作为二氧化碳气瓶而构成的情况下,控制部7在向子模式转变时打开二氧化碳气瓶的阀门。并且,此时,冷却空气流路12的开闭阀12A、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1开闭阀17A和第2开闭阀17B关闭,并且,施用空气流路14的开闭阀14A、辅助流路16的开闭阀16A、以及棚室内流路15的第1开闭阀15A和第2开闭阀15B打开。
因此,通过鼓风机5的运转,从施用空气流路14流入的施用空气和从辅助施用装置9供给的二氧化碳被压送向农用棚室100内。具体地,该二氧化碳由施用空气稀释至适当浓度,经过棚室内流路15并流入农用棚室100内。由此,能够抑制向农用棚室100内局部地供给二氧化碳,并且能够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适当浓度的二氧化碳。
<CO2供给处理>
控制部7在施用工序中周期性地开始图2中的CO2供给处理。由此来实现上述各模式的处理。另外,在供给处理中使用主模式标志,不过,主模式标志在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重置时被设置为0。
在S200中,基于来自棚室内浓度传感器100A的测量信号来测量或估计农用棚室100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以下称为棚室内浓度)。另外,在主模式中,棚室内浓度可相当于从吸附罐6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外,在子模式中,棚室内浓度可相当于从辅助施用装置9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外,可以取代棚室内浓度传感器100A而是基于来自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的测量信号来测量或估计棚室内浓度。并且,如果棚室内浓度为第1阈值(作为一个例子为500ppm)以下(S200:是),则转移至S205。另一方面,如果棚室内浓度不为第1阈值以下(S200:否),则转移至S240。
在S205中,判定主模式标志是否为1。并且,如果判定是肯定的(S205:是),则转移至S220,如果判定是否定的(S205:否),则转移至S210。
在S210中,开始主模式。也就是说,开始从吸附罐6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并且,在接下来的S215中,将主模式标志设置为1,之后,并且结束本处理。
在S220中,判定从主模式开始起是否经过了t秒(例如,10秒)。并且,如果判定是肯定的(S220:是),则转移至S225,如果判定是否定的(S220:否),则转移至S235。
另一方面,在S225中,基于来自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的测量信号来测量棚室内流路15内的第2开闭阀15B的下游侧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以下称为流路内浓度)。根据流路内浓度来测量或估计从吸附罐6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以下称为供给浓度)。另外,可以取代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而是基于来自棚室内浓度传感器100A的测量信号来测量或估计供给浓度。并且,判定所测量或估计的供给浓度是否低于预先规定的阈值。具体地,如果流路内浓度为第2阈值(作为一个例子为1.0%)以下(S225:是),则转移至S230。另外,当流路内浓度是第2阈值时,作为一个例子,棚室内浓度可以为300ppm以下。另一方面,如果流路内浓度大于第2阈值(S225:否),则转移至S235。
在此,第2阈值是低于第1阈值的值。此外,还可以考虑基于棚室内浓度而非流路内浓度来测量或估计来自吸附罐6的供给浓度。然而,直至在棚室内浓度反映出供给浓度降低的情形比直至在流路内浓度反映出供给浓度的变化的情形存在更大的延迟。为了更迅速地测量或估计供给浓度,而基于流路内浓度测量或估计供给浓度。
在S230中,开始子模式。也就是说,开始从辅助施用装置9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然后,结束本处理。另外,在辅助施用装置9作为燃烧装置而构成的情况下,当向子模式转移时,可以在从辅助施用装置9中的燃烧开始起经过了预定的延迟期间(作为一个例子为30秒)之后,开始鼓风机5的运转。此外,在该延迟期间内,可以打开施用空气流路14的开闭阀14A。由此,在辅助施用装置9中的燃烧开始时产生的一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从而能够抑制该一氧化碳流入农用棚室100内。
另一方面,在S235中,继续主模式,并且结束本处理。
与此相对,在当棚室内浓度大于第1阈值时转移至S240,在该S240中,开始停止模式。也就是说,停止从吸附罐6以及辅助施用装置9中供给二氧化碳。具体地,停止鼓风机5。此外,例如,在辅助施用装置9作为燃烧装置而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停止辅助施用装置9中的燃烧。此外,例如,在辅助施用装置9作为二氧化碳气瓶而构成的情况下,关闭二氧化碳气瓶的阀门。此时,还可以将流路的多个开闭阀12A、14A、15A、15B、16A、17A、17B全部关闭。并且,在接下来的S245中将主模式标志设置为0,并且结束本处理。
在施用工序中,如图3的曲线图所示,通过CO2供给处理,而使棚室内浓度发生变动。即,在未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的停止模式中棚室内浓度降低,如果在时刻T0棚室内浓度为第1阈值以下,则在CO2供给处理的S200中做出肯定判定。并且,在接下来的S205中,判定主模式标志的值。
在停止模式中,当棚室内浓度最初变为第1阈值以下时,主模式标志为0。因此,在S210中开始主模式,从吸附罐6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并且,在接下来的S215中将主模式标志设置为1。
此外,在主模式标志为1的情况下,如果在S200中判定棚室内浓度为第1阈值以下,则在接下来的S205中做出肯定判定。由此,转移至S220,判定从转移至主模式起是否经过了t秒。当在S220中做出否定判定时,继续主模式,并且主模式标志的值保持为1。另一方面,当在S220中做出肯定判定时,转移至S225,判定流路内浓度是否为第2阈值以下。当在S225中做出否定判定时,继续主模式,并且主模式标志的值保持为1。另一方面,当在S225中做出肯定判定时,从主模式转移至子模式。另外,此时,主模式标志的值仍保持为1。
此外,在停止模式,主模式,以及子模式中,当棚室内浓度超过第1阈值时,在S240中开始停止模式。并且,在S245中将主模式标志设置为0。
此外,图3中的T0、T2、T4、以及T6表示从棚室内浓度超过第1阈值的状态变化成棚室内浓度为第1阈值以下的状态的时刻。在上述这些时刻,开始主模式。相反地,T1、T3、以及T5表示从棚室内浓度为第1阈值以下的状态变化成棚室内浓度超过第1阈值的状态的时刻。在上述这些时刻,开始停止模式。
另外,图3中的“第2阈值”的记载示出了流路内浓度成为第2阈值时的棚室内浓度的大致基准。此外,图4中的“第1阈值”的记载示出了棚室内浓度成为第1阈值时的流路内浓度的大致基准。
并且之后,在停止模式中棚室内浓度降低,于时刻T6将会在S200中做出肯定判定。并且,在S210中从开始主模式起经过了t秒之后将会到达时刻T7。此时,如图4所示流路内浓度成为第2阈值以下,从而在S225中将做出肯定判定。也就是说,存储在吸附罐6中的二氧化碳的余量减少,不能从吸附罐6供给足够量的二氧化碳。此时,执行CO2供给处理的S230,转移至子模式。也就是说,从辅助施用装置9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之后,棚室内浓度上升,当于时刻T8在S200中判定棚室内浓度超过第1阈值时,则执行CO2供给处理的S240,转移至停止模式。
另外,在辅助施用装置9作为燃烧装置而构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辅助施用装置9对农用棚室100内进行加温。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能量。而且此时,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可以回收从辅助施用装置9产生的二氧化碳。具体地,控制部7可以关闭冷却空气流路12的开闭阀12A、施用空气流路14的开闭阀14A、棚室内流路15的第2开闭阀15B、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1开闭阀17A,并且控制部7可以打开辅助流路16的开闭阀16A、棚室内流路15的第1开闭阀15A、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2开闭阀17B。由此,当使鼓风机5运转时,从辅助施用装置9供给的二氧化碳依次被压送至净化部8以及吸附罐6。因此,该二氧化碳被吸附罐6的吸附材料吸附。
此外,可以从辅助施用装置9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并同时回收该二氧化碳。即,控制部7可以关闭冷却空气流路12的开闭阀12A、施用空气流路14的开闭阀14A、棚室内流路15的第1开闭阀15A、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2开闭阀17B,并同时打开辅助流路16的开闭阀16A、棚室内流路15的第2开闭阀15B、以及棚室外流路17的第1开闭阀17A。
由此,当使鼓风机5运转时,从辅助施用装置9供给的二氧化碳在依次经过吸附罐6以及净化部8之后,流入农用棚室100内。因此,能够使二氧化碳吸附于吸附罐6的吸附材料。并且,在吸附于该吸附材料的二氧化碳达到最大容量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经过吸附罐6而流入农用棚室100内。因此,能够从辅助施用装置9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并同时回收该二氧化碳。
[3.效果]
(1)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存储在吸附罐6中的二氧化碳的余量降低而不能从吸附罐6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足够量的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将从辅助施用装置9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因此,即使在吸附罐6中没有储存足够量的二氧化碳,也能够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足够量的二氧化碳。
而且,使用鼓风机5来进行从吸附罐6以及辅助施用装置9供给二氧化碳。因此,能够抑制向农用棚室100内局部地供给二氧化碳。
因此,能够适当地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
(2)此外,如果从辅助施用装置9向农用棚室100内供给二氧化碳的结果使得农用棚室100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成为适当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则停止从辅助施用装置9供给二氧化碳。因此,能够抑制辅助施用装置9的过度运转,并且能够将农用棚室100内的二氧化碳保持为适当的浓度。
[4.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设置在棚室内流路15中的第2开闭阀15B的下游侧。然而,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可以设置在流路内的不同位置处。具体地,流路内浓度传感器15C可以设置在例如棚室内流路15中的供第3罐流路20分支的分支点附近,也可以设置在例如第3罐流路20中或第2罐流路19中等。
(2)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可以由多个构成元素来分担,也可以由一个构成元素来实现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此外,在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的前提下,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的一部分。此外,由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的语句所确定的技术思想所包含的所有方式均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5.与权利要求书的对应关系]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7以及多个开闭阀12A、14A、15A、15B、16A、17A、17B对应于供给控制部的一例。此外,二氧化碳施用设备1中的至少包括棚室内流路15的流路对应于二氧化碳供给流路的一例。此外,CO2供给处理的S200、S225对应于浓度检测部的一例。此外,第1阈值对应于B阈值以及C阈值的一例,第2阈值对应于A阈值的一例。

Claims (9)

1.一种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作为向农用棚室内供给燃烧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的主施用装置而构成,所述二氧化碳施用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
吸附罐,所述吸附罐的内部配置有构成为吸附所述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吸附材料;
机器,所述机器设置在二氧化碳供给流路中,并且构成为使所述二氧化碳供给流路内的气体向下流动;
供给控制部,所述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利用所述机器并经由所述二氧化碳供给流路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吸附于所述吸附罐的所述吸附材料的二氧化碳;以及
浓度检测部,所述浓度检测部构成为测量或估计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并且
所述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在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时,如果由所述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预先规定的A阈值,则利用所述机器并经由所述二氧化碳供给流路而从辅助施用装置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浓度检测部还构成为测量或估计从所述辅助施用装置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所述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在从所述辅助施用装置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时,如果由所述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从所述辅助施用装置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以与所述A阈值不同的规定方式规定的B阈值,则停止从所述辅助施用装置供给二氧化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浓度检测部基于所述二氧化碳供给流路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测量或估计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浓度检测部基于所述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测量或估计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浓度检测部还构成为测量或估计所述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所述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在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时,如果由所述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所述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以与所述A阈值不同的规定方式规定的C阈值,则停止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在停止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之后,如果由所述浓度检测部所测量或估计的所述农用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所述C阈值,则利用所述机器并经由所述二氧化碳供给流路而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二氧化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施用装置作为通过使燃料燃烧而产生二氧化碳且同时对所述农用棚室内进行加温的装置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施用装置作为通过使燃料燃烧而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而构成,
所述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利用所述机器并经由所述二氧化碳供给流路而使在所述辅助施用装置中由燃烧所产生的燃烧废气朝所述吸附罐而向下流动,从而使所述燃烧废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吸附于所述吸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施用装置作为存储二氧化碳的气瓶而构成,
所述供给控制部构成为向所述农用棚室内供给由空气对从所述辅助施用装置排出的二氧化碳进行稀释而获得的气体。
CN201810994824.3A 2017-08-31 2018-08-29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Active CN109417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6991 2017-08-31
JP2017166991A JP6718419B2 (ja) 2017-08-31 2017-08-31 二酸化炭素施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957A true CN109417957A (zh) 2019-03-05
CN109417957B CN109417957B (zh) 2021-05-07

Family

ID=6551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4824.3A Active CN109417957B (zh) 2017-08-31 2018-08-29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18419B2 (zh)
KR (1) KR102164859B1 (zh)
CN (1) CN109417957B (zh)
NL (1) NL2021514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7287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CN112335438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0075B (zh) * 2019-07-27 2021-09-14 万贤能 一种种植环境调节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6724A (ja) * 1990-02-14 1991-10-22 Sumitomo Seika Chem Co Ltd 植物の温室栽培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システム
DE102006054504A1 (de) * 2006-11-20 2008-05-29 Institut für Gemüse- und Zierpflanzenbau e.V.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Kohlendioxid-Versorgung von in einem Gewächshaus angebauten Pflanzen
CN201153422Y (zh) * 2008-03-11 2008-11-2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温室智能监控装置
JP2011193765A (ja) * 2010-03-18 2011-10-06 Osaka Gas Co Ltd 温室栽培システム
JP2012029688A (ja) * 2010-07-07 2012-02-16 Sekisui Chem Co Ltd 二酸化炭素の供給装置及び供給方法
CN104221779A (zh) * 2014-08-19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农业用二氧化碳发生器
WO2015098252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フタバ産業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施用装置
CN105009993A (zh) * 2015-06-05 2015-11-04 柳州市山泰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供给装置
CN206193515U (zh) * 2016-11-26 2017-05-24 柏玉兰 新型温室大棚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3682A (ja) * 1993-02-26 1994-09-13 Kanebo Ltd 植物育成ハウス
JP5603658B2 (ja) 2010-05-21 2014-10-0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植物環境管理システム
JP6007619B2 (ja) * 2012-06-28 2016-10-12 株式会社大林組 植物栽培施設への炭酸ガス供給方法及び炭酸ガス供給システム
KR101379600B1 (ko) * 2012-07-30 2014-04-01 자연과학산업(주) 배기 가스로부터 회수한 이산화탄소를 온실에 공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6016513B2 (ja) * 2012-08-09 2016-10-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Co2回収装置およびco2回収方法
JP5938340B2 (ja) * 2012-12-10 2016-06-22 株式会社東芝 二酸化炭素回収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6266989B2 (ja) * 2014-01-31 2018-01-24 フタバ産業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施用装置
JP2016063755A (ja) * 2014-09-24 2016-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システム
JP6764644B2 (ja) 2015-11-27 2020-10-07 株式会社タクマ 排ガス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排ガス供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6724A (ja) * 1990-02-14 1991-10-22 Sumitomo Seika Chem Co Ltd 植物の温室栽培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システム
DE102006054504A1 (de) * 2006-11-20 2008-05-29 Institut für Gemüse- und Zierpflanzenbau e.V.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Kohlendioxid-Versorgung von in einem Gewächshaus angebauten Pflanzen
CN201153422Y (zh) * 2008-03-11 2008-11-2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温室智能监控装置
JP2011193765A (ja) * 2010-03-18 2011-10-06 Osaka Gas Co Ltd 温室栽培システム
JP2012029688A (ja) * 2010-07-07 2012-02-16 Sekisui Chem Co Ltd 二酸化炭素の供給装置及び供給方法
WO2015098252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フタバ産業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施用装置
CN104221779A (zh) * 2014-08-19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农业用二氧化碳发生器
CN105009993A (zh) * 2015-06-05 2015-11-04 柳州市山泰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供给装置
CN206193515U (zh) * 2016-11-26 2017-05-24 柏玉兰 新型温室大棚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7287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CN112335438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L2021514B1 (en) 2019-09-13
NL2021514A (en) 2019-03-07
KR102164859B1 (ko) 2020-10-13
JP6718419B2 (ja) 2020-07-08
KR20190024789A (ko) 2019-03-08
CN109417957B (zh) 2021-05-07
JP2019041638A (ja)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7957A (zh)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
CN104279029B (zh) 用于scr催化剂的氨储存管理
CN101981284B (zh) 内燃机的排气排放控制系统
DE102013210120B4 (de) Abgasreinigungssystem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WO2005071236A1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590877B (zh) 监测排气系统中的还原剂溶液成分的方法和装置
ES2277223T3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desulfuracion de un catalizador que acumula oxidos nitricos y la regeneracion de un filtro de particulas.
CN101091045B (zh)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JP2006189033A5 (zh)
KR20160058916A (ko) 이산화탄소 시용 장치
CN101636567A (zh)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装置及NOx吸附材料的性能诊断方法
CN103184916A (zh) 具有排气后处理设备的内燃机和用于运行所述类型内燃机的方法
JP4447142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CN204225970U (zh) 一种耦接至发动机的排放控制系统
DE60208613T2 (de) Gerät zur Zustandsbestimmung eines Abgasreinigers
US20100043410A1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3501263B1 (en) Carbon dioxide supply device
NL2021510B1 (en) Carbon dioxide appl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contained in a combustion exhaust gas
EP3488684B1 (en) Carbon dioxide supply device
KR20190039983A (ko) 정화 장치
CN104379891B (zh)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JP6787854B2 (ja) 二酸化炭素施用装置
ATE462878T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cr-katalysators sowie scr-katalysatorsystem
JP2008202409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01375045B (zh) 用于内燃机的排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