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7770B - 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7770B
CN109417770B CN201680087530.1A CN201680087530A CN109417770B CN 109417770 B CN109417770 B CN 109417770B CN 201680087530 A CN201680087530 A CN 201680087530A CN 109417770 B CN109417770 B CN 109417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on area
level
identification list
area identification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75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7770A (zh
Inventor
熊春山
吴义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17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7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并根据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过程中,第一控制面节点从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确定出寻呼区域,仅对寻呼区域执行寻呼管理,并非对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所有区域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范围小,因此可以降低寻呼管理的信令开销,实现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位置更新管理信令的开销的目的。

Description

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对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位置进行管理,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引入了跟踪区(Tracking Area,TA),TA采用跟踪区标识(TrackingArea Identity,TAI)进行标识。LTE系统为每一个UE分配一个TAI列表(List),并发送给UE保存。一般来说,一个TA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一个小区只能属于一个TA,一个TAI List包含1~16个TAI。LTE系统基于TAI List对UE的位置进行管理,例如,位置更新管理、寻呼管理,其中,位置更新管理可以包括周期性位置更新管理与非周期性位置更新管理。
具体地,在位置更新管理过程中,当UE在分配给该UE的TAI List包含的TA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I List更新,即不需要执行非周期性位置更新管理;当UE进入不属于分配给该UE的TAI List包含的TA时,执行TAI List更新,即执行非周期性位置更新管理。执行非周期性位置更新管理时,LTE系统为UE重新分配一个TAI List。在寻呼管理过程中,LTE系统会在TAI List包含的所有小区内向UE发送寻呼消息。
在上述基于TAI List的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的信令开销与位置更新管理的信令开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具体的,当TAI List过大时,TAI List包含的小区过多,寻呼负荷随之增大,寻呼管理的信令开销大,造成寻呼滞后、延迟端到端的接续时长等问题,但是位置更新频率小,位置更新管理的信令开销小;当TAI List过小时,TAI List包含的小区较少,寻呼管理的信令开销小,但是位置更新的频率大,位置更新管理的信令开销大。因此,如何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更新管理信息的开销,实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实现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更新管理信息的开销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管理方法,该方法是从第一控制面节点的角度描述,该方法中,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并根据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执行寻呼管理。
上述方法中,第一控制面节点从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确定出寻呼区域,仅对寻呼区域执行寻呼管理,并非对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所有区域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范围小,因此可以降低寻呼管理的信令开销,实现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位置更新管理信令的开销的目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n=(PTVn)+t,t>0,1≤n≤(N-1),且n为整数。
上述方法中,实现对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的分层设计。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的过程中,具体是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第一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二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1≤q≤(N-1),且q为整数。
上述方法中,通过对各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设置一个定时器,实现根据定时器的状态确定寻呼区域的目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的过程中,具体是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三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四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j)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j+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四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j+1)≤m≤N,且m为整数。
上述方法中,当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部分定时器,实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根据定时器的状态确定寻呼区域的目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UE标识为不可达状态。
上述方法中,通过对各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设置一个定时器,实现根据定时器的状态确定寻呼区域的目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用户设备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具体是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上述方法中,实现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UE当前的位置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的目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具体是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与所述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接收第二控制面节点发送的所述UE的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并根据所述UE的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上述方法中,实现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UE当前的位置和历史数据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的目的。其中,历史数据例如为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或其他控制面节点为UE分配的位置区管理信息。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向所述UE发送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PTV。
上述方法中,实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送给UE,使得UE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的目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管理方法,该方法是从UE的角度描述,该方法包括:UE接收第一控制面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含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并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
上述方法中,实现位置更新过程中,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或非周期性位置更新的目的。
用户设备UE接收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1≤n≤(N-1),且n为整数。
上述方法中,实现对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的分层设计。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具体是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UE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
若第五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五定时器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且x为整数。
上述方法中,通过对各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设置一个定时器,实现根据定时器的状态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的目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具体是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所述UE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六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六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j+1)≤x≤N,且x为整数。
上述方法中,当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部分定时器,实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根据定时器的状态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的目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具体是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1≤x≤N,且x为整数,并启动第七定时器,所述第七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
若所述第七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具体是当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任一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或者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时,所述UE发起非周期性位置更新。
上述方法中,实现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非周期性位置更新的目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节点,所述控制面节点为第一控制面节点,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
寻呼模块,用于在所述寻呼区域内寻呼所述UE。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n=(PTVn)+t,t>0,1≤n≤(N-1),且n为整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第一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二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1≤q≤(N-1),且q为整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三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四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j)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j+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四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j+1)≤m≤N,且m为整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所述N个定时器中的每个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将所述UE标识为不可达状态。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与所述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或者,
接收第二控制面节点发送的所述UE的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并根据所述UE的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控制面节点还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PTV。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1≤n≤(N-1),且n为整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
若第五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五定时器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且x为整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六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六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j+1)≤x≤N,且x为整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1≤x≤N,且x为整数,并启动第七定时器,所述第七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
若所述第七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任一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或者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时,发起非周期性位置更新。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控制面节点,所述控制面节点为第一控制面节点,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系统总线,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系统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执行如上应用于第一控制面节点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系统总线,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系统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UE执行如上应用于UE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节点,该控制面节点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一控制面节点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节点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控制面节点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射器用于支持控制面节点与控制面节点之间的通信,向控制面节点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控制面节点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控制面节点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E,该UE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一UE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UE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射器用于支持UE与UE之间的通信,向UE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UE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UE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控制面节点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UE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部分和总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获取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涉及中控制面节点的设计功能。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部分和总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获取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涉及中UE的设计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并根据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过程中,第一控制面节点从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确定出寻呼区域,仅对寻呼区域执行寻呼管理,并非对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所有区域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范围小,因此可以降低寻呼管理的信令开销,实现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位置更新管理信令的开销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所适用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所适用的EPS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中第一TA管理信息的举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中各级TAI List、以及对应级别的PTV、RTV的关系的举例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三的信令图;
图5B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图;
图5C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五的信令图;
图6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七的信令图;
图8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八的信令图;
图9为本发明控制面节点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控制面节点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UE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控制面节点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UE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以下内容为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
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一般来说,位置管理包括:位置更新管理与寻呼管理。位置管理过程中,LTE系统为每一个UE分配一个TAI List,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基于TAIList对UE的位置进行管理。其中,位置更新管理过程中,UE在TAI List指示的小区内移动时不执行TAI List更新,当UE移动到TAI List指示的小区外的其他小区,需要执行TAI List更新,此时,MME为UE重新分配一个TAI List。寻呼管理过程中,当有业务需求时,MME在TAIList包含的所有小区内发送寻呼消息。
上述位置管理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更新管理信息的开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具体的,当TAI List过大时,TAI List包含的小区过多,寻呼负荷随之增大,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大,造成寻呼滞后、延迟端到端的接续时长等问题;当TAI List过小时,TAI List包含的小区较少,虽然可以避免寻呼管理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但是会导致位置更新频率增大,即增大位置更新管理信令的开销。因此,如何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更新管理信息的开销,实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实现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更新管理信息的开销的目的。
本文中描述的位置管理方法可用于各种存在多种类型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ireless,WC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E-UTRA系统、5G移动通信系统、核心分组网演进(Evolved Packet Core,EPS)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PUE、VUE等。
本申请中涉及的控制面节点,在EPS网络中为MME,在5G网络中为控制面(ControlPlane,CP)或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等,本申请并不限定。具体的,可参见图1A与图1B,图1A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所适用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所适用的EPS网络架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A,该系统架构中的网元包括UE、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CP功能模块、用户面(User Plane,UP)功能模块、AF等,各个网络通过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网络接口连接,例如图中NG1~NG6。其中,CP功能模块具有控制面的实体功能,由一个或多个CP组成,可拆分成移动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和会话管理(SessionManagement,SM)。
请参照图1B,该系统架构中的网元包括UE、E-UTRAN、MME、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归属签约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HSS)、服务网关(Service Gateway,SGW)、PDN网关(PDN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服务器、IP服务器等。
下面,在上述图1A与图1B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具体的,请参见图2A与图6。
图2A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从寻呼管理的角度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本实施例包括:
101、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用户设备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其中,第一控制面节点可以为UE当前接入的控制面节点,例如,在5G中可以为CP或MM,在EPS网络中可以为MME。
其中,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eriodic Time Value,PTV)和可达时间值(Reachable Time Value,R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
具体地,第一控制面节点可以为每一个UE确定一个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称之为分层的位置区管理信息,根据N的大小,可以将该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分成N层。
需要说明的是,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同一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至少为一个,同一级的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各个位置区标识列表的PTV相同、RTV也相同。
本步骤中,由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即确定各个级别(也称之为不同层,用level表示,简写为“L”)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和对应级别的PTV、RTV。例如,L1的位置区标识列表、PTV1和RTV1、L2的位置区标识列表、PTV2和RTV2、……、Ln的位置区标识列表、PTVn和RTVn。
其中,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第(n+1)级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n=(PTVn)+t,t>0,1≤n≤(N-1),且n为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管理的单位可以是TA级别或者其他级别,如小区(Cell)级别。下面,若未做特殊说明,均是以TA为例。
下面,以N=2、位置管理的单位具体为TA为例对上述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即第一TA管理信息进行详细描述。具体的,可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中第一TA管理信息的举例示意图。
请参照图3,当N=2时,第一TA管理信息包括L1 TAI List和L2 TAI list,L1 TAIList对应的跟踪区最大,L2 TAI List的跟踪区为L1 TAI List的跟踪区的子集,L2级的跟踪区为2个,且不连续,如图中的L2 TAIa List、L2 TAIb List。各级TAI List、以及对应级别的PTV、RTV的关系可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中各级TAI List、以及对应级别的PTV、RTV的关系的举例示意图。
请参照图4,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TAI List,且L1 TAI
Figure GPA0000261924540000181
TAI
Figure GPA0000261924540000182
TAI list;PTV1<PTV2<…PTVn;RTVn=(PTVn)+t(t>=0))。其中,L2以及L2以上级别的TAI List至少为一个,且同一级别的TAI List中,不同的TAI List所属的区域可以不连续。同一级的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各个位置区标识列表的PTV相同、RTV也相同。例如,L2级TAI List包括L2 TAI Lista与L2 TAI List b,TAI List a和TAI List b所属的区域不连续,TAI List a和TAI List b的PTV相同,RTV也相同。
102、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
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在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从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确定出UE的寻呼区域,该寻呼区域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的部分或全部区域。
103、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在所述寻呼区域内寻呼所述UE。
当第一控制面节点需要寻呼UE时,在确定出的寻呼区域内寻呼UE。由于寻呼区域可以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的部分区域,因此,第一控制面节点仅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的部分区域寻呼UE,而无需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整个区域寻呼UE。寻呼区域也可以是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1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全部区域,由于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为最大区域,因此,寻呼区域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的整个区域,此时,寻呼管理参见现有的寻呼管理,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位置管理方法,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并根据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过程中,第一控制面节点从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确定出寻呼区域,仅对寻呼区域执行寻呼管理,无需总是对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所有区域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范围小,因此可以降低寻呼管理的信令开销,实现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位置更新管理信令的开销的目的。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场景下,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第一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二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1≤q≤(N-1),且q为整数。
具体的,方式一中,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后,在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并根据定时器是否超时确定寻呼区域。例如,请参照图4,当第一控制面节点寻呼UE时,若所有的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对L1 TAI List所属的区域执行寻呼管理;当L1 TAI List对应的定时器为超时状态,而L2 TAI List对应的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第一控制面节点对L2 TAI List所属的区域执行寻呼管理。若所有的定时器均为超时状态,则第一控制面节点标识UE为不可达状态。
方式二:
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三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四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j)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j+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四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j+1)≤m≤N,且m为整数。
具体的,上述方式二中,若UE接收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后,再次从连接态进入Idle态,例如UE在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第一控制面节点启动第(j+1)~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N-j)个定时器时,即第一控制面节点令该(N-j)个定时器重新计时从初始值开始计时。例如,假设RTV值为20,若计时方式是从大到小计时,则即使定时器当前已经运行到小于20的任意数值,启动开定时器时,该定时器重新从20开始计时;同理,若计时方式是从小到大计时,同样假设PTV值为20,则即使定时器当前已经运行到1~20之间的任意数据,启动定时器时,该定时器重新从1开始计时。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场景下,上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UE标识为不可达状态。
具体的,若所有定时器都为超时状态时,则第一控制面节点标记该UE为不可达状态,并在一段时间后,标记UE为去附着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各实施中,定时器未超时状态和超时状态可以为:定时器从预设初始值开始计时,若计时数值达到定时器的时长,则定时器为超时状态,若计时数值未达到定时器的时长,则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显然,定时器的超时状态和未超时状态属于现有技术。例如,若定时器从大到小开始计时,RTV值为20,则定时器启动后,从20开始计时,计时为0时,表示该定时器超时;或者,定时器从小到大开始计时,同样以RTV值为20为例,则定时器启动后,从1开始计时,当计到20时,表示该定时器超时。显然上述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可以替换为定时器超时,而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可以替换为定时器未超时。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场景下,请参照图2B,图2B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上述的步骤101具体可以包括:
101a、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例如,以UE为圆心,采用不同的半径画圆,不同半径的圆对应不同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进一步的,可以从同一个圆中确定出不重叠的多个区域,该些多个区域对应同一个级别的不同的位置区标识列表。
再如,以UE为中心,做不同的椭圆,不同的椭圆对应不同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进一步的,可以从同一个椭圆中确定出不重叠的多个区域,该些多个区域对应同一个级别的不同的位置区标识列表。
另外,上述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的过程中,第一控制面节点还可以考虑接入点,如LTE中的eNB、EPS中的接入网络(Acess Network,AN)的能力或支持的业务种类,以及UE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等。
进一步地,101a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与所述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接收第二控制面节点发送的所述UE的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并根据所述UE的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当UE根据当前的位置和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确定第一位置区时,以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为参考,结合UE当前的位置,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例如,再请参照图4,例如,当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为TAIx时,若UE进入Idle态后,当前的位置为TAIy,则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TAIx以及TAIy为UE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当UE根据当前位置和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时,参考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中各个级别的位置区管理列表对应的RTV、PTV等,设置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中各个级别的位置区管理列表对应的RTV、PTV等。
接下来,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如何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的,可参见图5A、图5B与图5C。
图5A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三的信令图,包括:
201、UE向AN发送附着请求。
本步骤中,当UE接入网络时,向AN发送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
可选的,该附着请求包含UE上一次访问(即最近访问的)的位置区管理信息。
202、AN向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附着请求。
203、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具体的,当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需要分配位置区管理信息时,若附着请求中包含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则第一控制面节点可以根据该信息和UE当前的位置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若不包含,则第一控制面节点可以根据UE当前的位置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进一步的可选的,第一控制面节点还需要考虑各个TAI中接入节点的能力。
204、第一控制面节点向AN发送附着响应。
205、AN向UE发送附着响应。
若UE附着流程选择的第一控制面节点与去附着之前使用的第一控制面节点相同,则执行上述201~205。否则,若附着流程中为UE选择的第一控制面节点与去附着之前使用的第一控制面网络节点不相同。此时,上述203之前还包括:
206、第一控制面节点向第二控制面节点发送身份标识请求。
本步骤中,第一控制面节点向第二控制面节点发送身份标识请求(Identification Request)。
207、第二控制面节点向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包含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的身份标识响应。
其中,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为所述第二控制面节点为UE配置的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不同级的TAI List,可选的包含对应级别的PT、RT等。
若执行了206与207,则上述的203中,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还需要考虑第三位置管理信息。
若将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理解为历史数据,则根据上述可知:当没有历史数据或者历史信息不可用时,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UE的当前位置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若存在历史数据,则上述203中,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可选的包括: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第二控制面节点为UE分配的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更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上述图5A所示实施例中,实现UE通过附着流程获取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的目的。
图5B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图,包括:
301、UE向AN发送TAU请求。
本步骤中,当UE接入网络时,向AN发送跟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请求。可选的,所述请求中包含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如位置区标识。
302、AN向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TAU请求。
303、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具体的,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上一次访问的位置信息和UE当前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进一步的,第一控制面节点可选的根据位置区中接入节点的能力或者支持的业务能力。
304、第一控制面节点向UE发送TAU接受消息。
本步骤中,第一控制面节点向UE发送TAU接受消息,即TAU Accept。
若UE执行TAU过程中,接入节点选择了一个新的控制面节点。此时,上述303之前还包括:
305、第一控制面节点向第二控制面节点上下文请求。
本步骤中,第一控制面节点向第二控制面节点发送上下文请求(ContextRequest)。
306、第二控制面节点向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包含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的上下文响应。
其中,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为所述UE再次进入空闲态之前,由所述第二控制面节点为UE配置的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不同级的TAI List可选的包含对应级别的PT、RT等。上下文响应例如为Context Response。
307、第一控制面节点向第二控制面节点发送上下文确认(ContextAcknowledge)。
若执行了305~307,则上述的303中,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TAU请求和所述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若将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理解为历史数据,则根据上述可知:当没有历史数据或者历史数据不可用时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UE当前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若存在历史数据,则上述303中,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可选的包括: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第二控制面节点为UE分配的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更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上述图5B所示实施例中,实现UE通过TAU流程获取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的目的。
图5C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五的信令图,包括:
401、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更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
402、第一控制面节点向所述UE发送重分配命令。
其中,所述重分配命令包含更新后的位置区管理信息。
403、UE向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重分配完成消息。
上述401~403中,当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更新UE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时,向UE发送重分配命令以更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
上述图5C所示实施例中,实现对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更新的目的。
图6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从位置更新的角度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本实施例包括:
501、UE接收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
其中,第一控制面节点可以为UE当前接入的控制面节点,例如,在5G中可以为CP或MM,在EPS网络中可以为MME。
其中,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可以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
其中,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具体可以参见图2A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此外,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是由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的,可以参见上述图2A的步骤101。当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后,从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中确定出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并发送给UE;相应的,UE接收该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不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RTV。
502、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
本步骤中,发起位置更新可以为周期性位置更新或非周期性位置更新。
具体的,若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属于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且UE当前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定时器超时,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此时,第一控制面节点可以不为UE分配新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若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位置区标识列表不属于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时,则发起非周期性位置更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起位置更新可以指执行3G或4G中的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或非周期位置更新流程,也可以指执行5G技术中的位置更新流程;还可以指UE发送请求消息给第一控制面节点,该请求消息用于指示UE可达以及可达的位置,例如,该请求消息可以为位置区更新(Location AreaUpdate,LAU)消息或者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消息,也可以其它消息,此处不予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位置管理方法,UE接收第一控制面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含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并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实现位置更新过程中,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或非周期性位置更新的目的。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场景下,上述步骤502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四种方式实现:
方式三、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UE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
若第五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五定时器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且x为整数。
具体的,若第五定时器超时,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若第五定时器未超时,则不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例如,请参照图4,当x=1,即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L1 TAI list时,使用PTV1,第五定时器超过PTV1,则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否则不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当X=2,即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L2 TAI list时,使用PTV2,第五定时器超过PTV2,则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否则不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
当x=n,即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Ln TAI list时,使用PTn,第五定时器超过PTVn,则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否则不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根据上述可知:位置更新流程过程中,当UE在不同级的TAI List之间移动时,根据目的级的TAI List对应的定时器的状态决定是否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方式四、
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所述UE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六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六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j+1)≤x≤N,且x为整数。
具体的,上述的方式四中,由于高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低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UE当前的位置可能属于多个位置区标识列表。因此,上述过程中,将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最高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作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例如,请参照图4,当UE当前的位置为TAIx时,UE的当前位置既属于L1 TAIList所属的区域,又属于L2 TAIa List所属的区域,则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L2 TAIa List。
方式五、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1≤x≤N,且x为整数,并启动第七定时器,所述第七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
若所述第七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具体的,UE接收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后,由于对于UE来说,UE当前的位置是已知的。因此,当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当前的位置所属的位置区列表对应的定时器,根据该定时器的状态,确定是否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方式六、
当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任一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或者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时,所述UE发起非周期性位置更新。
具体的,上述方式六中,当UE处于Idle态,移动到N级TAI List所属的区域外时,立即执行非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综合上述的图2A与图6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设置两个定时器,分别为用于位置更新管理和寻呼管理,其中,用于寻呼管理的定时器的时长,由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RTV设置,用于位置更新管理的定时器的时长,由UE根据PTV值设置。
下面,以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具体为第一TA管理信息、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具体为第二TA管理信息为例,当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不变时,从UE首次从连接态进入空闲态的角度、以及UE再次从连接态进入空闲态的角度,对上述的位置管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UE首次从连接态进入空闲态的寻呼管理。
寻呼管理过程中,当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第一控制面节点首先启动N个定时器,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当N个定时器中的任意定时器超时时,第一控制面节点将超时的定时器标识为超时状态,具体实现时,定时器可以为倒计时定时器,例如,RTV值为20,则定时器启动后,从20开始倒计时,倒计时为0时,表示该定时器超时;或者,定时器也可以为正计时定时器,同样以RTV值为20为例,则定时器启动后,从1开始正计时,当计到20时,表示该定时器超时;接着,若第一定时器被标识为超时状态且第二定时器的状态未被标识为超时状态,则第一控制面节点将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其中,第一定时器为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第二定时器为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1≤q≤(N-1),且q为整数。
上述过程中,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后,在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当N个定时器中的任意定时器超时时,第一控制面节点将超时的定时器标识为超时状态,并根据定时器是否超时确定寻呼区域。例如,请参照图4,当第一控制面节点寻呼UE时,若所有的定时器均未被标记为超时状态,则对L1 TAI List所属的区域执行寻呼管理;当第一控制面节点将L1 TAI List对应的定时器标识为超时状态,而L2TAI List对应的定时器未被标识为超时状态,则对L2 TAI List所属的区域执行寻呼管理。
进一步的,当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有定时器都标识为超时状态时,则第一控制面节点标记该UE为不可达状态,并在一段时间后,标记UE为去附着态。
其次,UE非首次从连接态进入空闲态的寻呼管理。
若UE接收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后,再次从连接态进入Idle态,例如UE执行了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之后再次进入Idle态。此时,位置管理流程如下:
当UE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第一控制面节点首先启动(N-j)个定时器,(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当(N-j)个定时器中的任意定时器超时时,第一控制面节点将超时的定时器标识为超时状态;接着,若第三定时器被标识为超时状态且第四定时器未被标识为超时状态,则第一控制面节点将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j)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j+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其中,第三定时器为(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第四定时器为(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j+1)≤m≤N,且m为整数。
该过程中,UE在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第(1~j)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定时器被标记为超时状态,第(j+1)~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分别对应的定时器均已运行一段时长。此时,第一控制面节点启动第(j+1)~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N-j)个定时器时,是指令该(N-j)个定时器重新计时从初始值开始计时。例如,若定时器为倒计时定时器,假设RTV值为20,即使定时器当前已经运行到小于20的任意数值,启动开定时器时,该定时器重新从20开始计时;同理,若定时器为正计时定时器,同样假设PTV值为20,即使定时器当前已经运行到1~20之间的任意数据,启动定时器时,该定时器重新从1开始计时。
接着,UE首次从连接态进入空闲态的位置更新管理。
位置更新管理过程中,UE接收到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的第二TA管理信息后,当初次从连接态转换为空闲(Idle)态时,UE首先启动N个定时器,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当N个定时器中的任意定时器超时时,UE将超时的定时器标识为超时状态;接着,若第五定时器为被标识为超时状态,且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其中,第五定时器为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1),且x为整数。该过程中,若第五定时器未被标识为超时状态,则不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具体的,请参照图4,当x=1,即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L1 TAI list时,使用PTV1,第五定时器超过PTV1,则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否则不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当X=2,即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L2 TAI list时,使用PTV2,第五定时器超过PTV2,则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否则不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
当x=n,即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Ln TAI list时,使用PTn,第五定时器超过PTVn,则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否则不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根据上述可知:位置更新流程过程中,当UE在不同级的TAI List之间移动时,根据目的级的TAI List对应的定时器的状态决定是否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另外,当UE处于Idle态,移动到N级TAI List所属的区域外时,立即执行非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
最后,UE非首次从连接态进入空闲态的位置更新管理。
若UE接收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后,再次从连接态进入Idle态,例如UE执行了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之后再次进入Idle态。此时,位置管理流程如下:
当UE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UE首先启动(N-j)个定时器,(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当(N-j)个定时器中的任意定时器超时时,UE将超时的定时器标识为超时状态;接着,若第六定时器被标识为超时状态,且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其中,第六定时器为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且x为整数。
另外,UE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具体为当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UE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1≤x≤N,且x为整数;并启动第七定时器,第七定时器的时长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若第七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则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设置两个定时器,分别为用于位置更新管理和寻呼管理,其中,用于寻呼管理的定时器的时长,由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RTV设置,用于位置更新管理的定时器的时长,由UE根据PTV值设置。
接下来,用另个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的位置管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的,可参见图7与图8。图7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七的信令图,包括:
601、UE获取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
602、条件满足时,触发UE的上下文释放流程与RRC连接释放流程。
本步骤包括如下两个可选子步骤:
6021、第一控制面节点触发UE的上下文释放流程与RRC连接释放流程;
6022、AN触发UE的上下文释放流程与RRC连接释放流程。
603、UE确定出UE进入Idle态。
604、UE发起位置更新。
具体的,请参见上述的位置更新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605、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UE进入Idle态。
606、当第一控制节点确定寻呼空闲态的UE时,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寻呼区域。
具体的,请参见上述的寻呼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607、第一控制面节点向确定的寻呼区域内的AN发送寻呼消息。
608、AN向UE发送寻呼消息。
图7中,607和608为可选的步骤,只有在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向UE发起寻呼流程时才发起。
图8为本发明位置管理方法实施例八的信令图,包括:
701、UE获取各级TAI list对应的用于位置更新管理的定时器的状态信息。
702、当条件满足时,触发UE的上下文释放流程与RRC连接释放流程。
本步骤包括如下两个可选子步骤:
7021、第一控制面节点触发UE的上下文释放流程与RRC连接释放流程;
7022、AN触发UE的上下文释放流程与RRC连接释放流程。
703、UE确定UE进入Idle状态;
704、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UE进入Idle状态。
705、UE设置用于位置更新的定时器并发起位置更新。
本步骤中,UE进入从连接态转换为Idle态时候时,根据701中获取到的各级定时器的状态信息,设置各级TAI List对应的用于位置更新管理的定时器。例如,启动第(j+1)~N级TAI List对应的定时器。当UE处于Idle时,若第六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其中,第六定时器为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且x为整数。当UE在不同级的TAI List所属的区域移动时,不执行非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当UE移动到最低级别的TAI List所属的区域以外时,执行非周期位置更新流程。
706、第一控制面节点设置寻呼管理对应的定时器并确定寻呼区域。
本步骤中,UE从连接态转换为Idle态时候时第一控制面节点设置各级TAI List对应的用于寻呼管理的定时器,例如,启动第(j+1)~N级TAI List对应的定时器,即启动(N-j)个定时器;若第三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四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第一控制面节点将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j)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j+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其中,第三定时器为(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第四定时器为(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
707、第一控制面节点向AN发送寻呼消息。
在确定出寻呼区域后,第一控制面节点向对应的AN发送寻呼消息。
708、AN向UE发送寻呼消息。
图8中,707和708为可选的步骤,只有在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向UE发起寻呼流程时才发起。图8中,701可以在周期性TAU流程中发送给UE或者由第一控制面节点根据本地策略确定向UE推送状态信息,使用的流程不做限制。
上述图5、图5A~图5C、图7与图8中,当网络架构为5G网络时,第一控制面节点为CP或MM,当网络架构为EPS网络时,AN为eNB,第一控制面节点为MME。
图9为本发明控制面节点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面节点,其可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一控制面节点的方法的各个步骤,此外,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术语等描述均适用于该装置实施例。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面节点包括:
处理模块11,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
寻呼模块12,还用于在所述寻呼区域内寻呼所述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面节点,确定出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并根据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过程中,第一控制面节点从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中确定出寻呼区域,仅对寻呼区域执行寻呼管理,并非对总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所有区域执行寻呼管理,执行寻呼管理的范围小,因此可以降低寻呼管理的信令开销,实现平衡位置管理过程中寻呼管理信令的开销与位置更新管理信令的开销的目的。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n=(PTVn)+t,t>0,1≤n≤(N-1),且n为整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第一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二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1≤q≤(N-1),且q为整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三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四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j)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j+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四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j+1≤m≤N,且m为整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所述N个定时器中的每个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将所述UE标识为不可达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与所述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第二控制面节点发送的所述UE的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并根据所述UE的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图10为本发明控制面节点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节点,在上述图9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
收发模块13,用于向所述UE发送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PTV。
图11为本发明UE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UE,其可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UE的方法的各个步骤,此外,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术语等描述均适用于该装置实施例。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UE包括:
收发模块21,用于接收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位置区管理方法,UE接收第一控制面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该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含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并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实现位置更新过程中,根据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或非周期性位置更新的目的。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1≤n≤(N-1),且n为整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
若第五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五定时器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且x为整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六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六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j+1)≤x≤N,且x为整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1≤x≤N,且x为整数,并启动第七定时器,所述第七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
若所述第七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当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任一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或者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时,发起非周期性位置更新。
图12为本发明控制面节点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例提供的第一控制面节点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接口33和系统总线34,所述存储器32和所述通信接口33通过所述系统总线34与所述处理器3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3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通信接口33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3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执行如上应用于第一控制面节点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图13为本发明UE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例提供的UE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通信接口43和系统总线44,所述存储器42和所述通信接口43通过所述系统总线44与所述处理器4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4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通信接口43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4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UE执行如上应用于UE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确定用户设备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位置区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属于一个位置区;
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
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在所述寻呼区域内寻呼所述UE;
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包括: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第一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二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1≤q≤(N-1),且q为整数;
或者,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包括:
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三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四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j)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j+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四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j+1)≤m≤N,且m为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n=(PTVn)+t,t>0,1≤n≤(N-1),且n为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将所述UE标识为不可达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确定用户设备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与所述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接收第二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发送的所述UE的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并根据所述UE的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向所述UE发送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PTV。
7.一种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位置区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属于一个位置区;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包括: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UE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
若第五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五定时器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且x为整数;
或者,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包括:
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所述UE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六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六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j+1≤x≤N,且x为整数;
或者,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包括: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1≤x≤N,且x为整数,并启动第七定时器,所述第七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
若所述第七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则所述UE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或者,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包括:
当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任一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或者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时,所述UE发起非周期性位置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1≤n≤(N-1),且n为整数。
9.一种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节点为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的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和可达时间值R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UE的寻呼区域;每个位置区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属于一个位置区;
寻呼模块,用于在所述寻呼区域内寻呼所述UE;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第一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二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为所述N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q+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1≤q≤(N-1),且q为整数;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三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第四定时器为未超时状态,则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或者,若所述(N-j)个定时器均为未超时状态,则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将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中第(j+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寻呼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的定时器,所述第四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m+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的定时器,(j+1)≤m≤N,且m为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n=(PTVn)+t,t>0,1≤n≤(N-1),且n为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可达时间值RTV;
若所述N个定时器均为超时状态,则将所述UE标识为不可达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与所述UE上一次访问的位置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或者,
接收第二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发送的所述UE的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并根据所述UE的当前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区管理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以及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PTV。
15.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发送的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包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每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含N个级别的位置区标识列表,N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位置区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属于一个位置区;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发起位置更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启动N个定时器,所述N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
若第五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五定时器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1≤x≤N,且x为整数;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UE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i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执行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后进入空闲态时,启动(N-j)个定时器,所述(N-j)个定时器的时长分别为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第j+1级至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1<i≤N,j<i,且i和j均为整数;
若第六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其中,所述第六定时器为所述(N-j)个定时器中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的定时器,(j+1)≤x≤N,且x为整数;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UE从连接态转变为空闲态时,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区管理信息,确定在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所述UE当前的位置所属的最高级别位置区标识列表为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1≤x≤N,且x为整数,并启动第七定时器,所述第七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x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
若所述第七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则发起周期性位置更新;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任一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或者所述UE当前的位置不属于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第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区域时,发起非周期性位置更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
所述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和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任意一个第(n+1)级位置区标识列表所属的区域真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
所述第n级位置区标识列表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小于所述第(n+1)级对应的周期时间值PTV(n+1),1≤n≤(N-1),且n为整数。
17.一种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节点为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系统总线,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系统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第一核心网控制面节点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系统总线,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系统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UE执行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87530.1A 2016-09-30 2016-09-30 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9417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1379 WO2018058675A1 (zh) 2016-09-30 2016-09-30 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770A CN109417770A (zh) 2019-03-01
CN109417770B true CN109417770B (zh) 2021-02-09

Family

ID=61763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7530.1A Active CN109417770B (zh) 2016-09-30 2016-09-30 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30627A1 (zh)
EP (1) EP3509367B1 (zh)
CN (1) CN109417770B (zh)
WO (1) WO20180586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6090A (zh) * 2019-03-29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lmn同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672421B (zh) * 2020-12-28 2021-08-3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对终端的定位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2381A (en) * 1993-10-20 1998-11-03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Location updating in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EP1819188A1 (en) * 2006-02-09 2007-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tracking are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47972A (zh) * 2006-04-14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注册区分配的方法及应用
CN101052204A (zh) * 2006-04-03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跟踪区重配置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和移动性管理实体
CN102075942A (zh) * 2009-11-25 2011-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2g和3g融合组网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组网方法
CN103813383A (zh) * 2012-11-09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请求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0816A (zh) * 2006-10-24 2008-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区动态更新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50935B (zh) * 2007-07-18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对用户终端实现寻呼的方法
CN103781174B (zh) * 2011-03-31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移动性管理网元及通信系统
US9049683B2 (en) * 2011-09-02 2015-06-02 Alcatel Lucent Adaptive user equipment registration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5105339A1 (ko) * 2014-01-10 2015-07-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파워 세이빙 모드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무선 기기
TWI580298B (zh) * 2014-08-11 2017-04-2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監控ue可達性的方法及設備
US9936453B1 (en) * 2017-07-24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timing update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2381A (en) * 1993-10-20 1998-11-03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Location updating in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EP1819188A1 (en) * 2006-02-09 2007-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tracking are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52204A (zh) * 2006-04-03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跟踪区重配置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和移动性管理实体
CN101047972A (zh) * 2006-04-14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注册区分配的方法及应用
CN102075942A (zh) * 2009-11-25 2011-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2g和3g融合组网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组网方法
CN103813383A (zh) * 2012-11-09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请求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ierarchical tracking Area in the evilved system;SA WG2;《3GPP DRAFT;S2-062062》;200606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09367A1 (en) 2019-07-10
US20190230627A1 (en) 2019-07-25
EP3509367A4 (en) 2019-07-10
EP3509367B1 (en) 2022-04-06
WO2018058675A1 (zh) 2018-04-05
CN109417770A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40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tracking areas and reducing paging
CN107925876B (zh) 用于处理无线设备的移动性过程的节点和方法
EP2465325B1 (en) Providing a deny response that specifies a delay time
CN110519709B (zh) 上下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227352B (zh) 用户终端紧急注册到ip连接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US20110310868A1 (en) P-gw/ggsn issued paging requests
EP2830338A1 (en) Subscriber server, monitoring server, mobile terminal, method related thereto,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9891830B (zh) 一种功能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1564078B2 (en) Gateway recovery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990124A (zh) 语音通话与数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417770B (zh) 位置管理方法、控制面节点及用户设备
EP3524014B1 (en) Dynamic access barring
WO2018045928A1 (zh) 网络拥塞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66204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014434B (zh) 一种服务网关的负载重分配方法及系统
JP7367186B2 (ja) ページング方法と機器
CN109309946B (zh) 一种拥塞控制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574467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913163B2 (en) UE control of downlink data
US11089468B2 (en) Location area management method, control plane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CN102868976A (zh) 机器类通信设备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811723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84860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