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2876A - 一种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2876A
CN109412876A CN201811613585.9A CN201811613585A CN109412876A CN 109412876 A CN109412876 A CN 109412876A CN 201811613585 A CN201811613585 A CN 201811613585A CN 109412876 A CN109412876 A CN 109412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loud
management
service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35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2876B (zh
Inventor
刘彦杰
乔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35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12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12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2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2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2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48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definitions, e.g. definition templ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54Automatic deployment of services triggered by the service manager, e.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b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管理平台,涉及云技术领域,包括:系统管理端以及若干运营单位;其中,系统管理端,用于创建运营单位,控制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并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其中,功能部署包括架构部署以及资源部署;运营单位,用于根据接收的云服务任务的要求为云用户提供云服务。该平台通过创建多运营单位实现用户管理任务下分,各运营单位分别对所属用户进行云业务管理,缓解了系统管理端由于用户量大带来的管理压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云管理平台、一种云管理方法以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云计算技术发展逐渐成熟,通过云平台进行业务实现的可靠性、安全性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机构搭建专有云平台,将业务迁移到云上。
目前,系统管理员负责整朵云的资源管理和创建,包括对每个用户或每个业务进行云服务需求汇总、相应业务开通以及云服务设备的后台维护等,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机构将业务迁移至云平台,专有云的规模越来越大,云上的用户及业务的逐渐增多,每天可能需要对上万个业务进行处理,系统管理员的管理和运维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导致云管理效率较低、用户业务需求无法及时满足、底层设备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云业务实现效果以及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缓解云系统管理员的云管理运维负担,提升云管理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管理平台,该云管理平台通过创建多运营单位实现用户管理任务下分,各运营单位分别对所属用户进行云业务管理,缓解了系统管理端由于用户量大带来的管理压力;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云管理方法以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云管理平台,包括:系统管理端以及若干运营单位;其中,
所述系统管理端,用于创建运营单位,控制所述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并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其中,所述功能部署包括架构部署以及资源部署;所述运营单位,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云服务任务的要求为云用户提供云服务。
优选地,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运营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
所述运营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包括:创建子单元、基础架构子单元、自定义架构单元以及任务发布单元;
所述创建子单元,用于接收到创建命令时创建运营单位;
所述基础架构子单元,用于对新创建的运营单位进行基础架构部署,得到基础运营单位框架;
所述自定义架构单元,用于向所述运营单位发布自定义架构任务;其中,所述自定义架构任务用于指示运营单位根据各自的架构策略完成整体架构;
所述任务发布单元,用于对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用户管理任务;
相应地,所述运营单位包括:自运营管理单元;
所述自运营管理单元包括:服务目录配置单元以及组织架构搭建单元;其中,
所述服务目录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自服务策略进行服务目录自搭建;
所述组织架构搭建单元,用于在所述基础运营单位框架上根据自组织服务策略进行组织架构的自搭建,得到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
优选地,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配额管理单元,所述配额管理单元用于根据当前云可配置资源情况为各所述运营单位分配资源配额;
所述运营单位包括:资源自管理单元,所述资源自管理单元用于在配额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创建、资源自管理以及资源自运维。
优选地,所述资源自管理单元还用于:当配额资源剩余量小于阈值,向所述系统管理端发起配额申请请求。
优选地,所述运营单位包括:用户负载告警单元;所述用户负载均衡单元用于当待服务的用户数量和/或业务量超过对应的阈值时,向所述系统管理端发送负载过量预警提示;
相应地,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管理单元负载处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负载处理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负载过量预警提示后,根据预设负载处理规则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其中,所述负载均衡处理包括:管理单元创建、资源重分配。
优选地,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状态查看单元;所述状态查看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运营单位状态查看命令时,配置管理员权限,并向所述运营单位发送管理员登录请求;
相应地,所述运营单位包括:管理员处理单元;所述管理员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管理员权限规则对接收到的管理请求进行处理。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管理方法,基于上述云管理平台,该方法包括:
系统管理端接收到运营单位创建请求时,启动运营单位创建工作,得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
控制所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
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
优选地,控制所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包括:
接收到创建命令时创建运营单位;
对新创建的运营单位进行基础架构部署,得到基础运营单位框架;
向所述运营单位发布自定义架构任务,得到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其中,所述自定义架构任务用于指示运营单位根据各自的架构策略完成整体架构。
优选地,控制所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包括:
根据当前云可配置资源情况为各所述运营单位分配资源配额;
向所述运营单位发送资源自管理任务;其中,所述资源自管理任务包括资源自创建、资源自管理以及资源自运维。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管理系统,包括:
云管理平台,所述云管理平台包括:系统管理端以及若干运营单位;其中,所述系统管理端,用于创建运营单位,控制所述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并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其中,所述功能部署包括架构部署以及资源部署;所述运营单位,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云服务任务的要求调用服务提供层为云用户提供云服务;
所述服务提供层,用于接受所述云管理平台的调用实现相应服务功能;
物理层,用于为所述服务提供层提供服务设备支持。
本发明所提供的云管理平台主要分为系统管理端以及运营单位两部分,系统管理端负责云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及分配,运营单位负责云服务的实现,通过创建多运营单位实现用户管理任务的下分,各运营单位分别对所属用户进行云业务管理,缓解了系统管理端由于用户量大带来的管理压力,缓解了云系统管理员的云管理运维负担,通过系统管理端、运营单位对云管理任务的明确划分以及服务功能的实现,避免了由单端独立完成容易出现的业务混乱的情况,有利于云管理效率的提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管理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运营单位差异化管理的云管理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云管理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云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创建多运营单位实现用户管理任务下分,各运营单位分别对所属用户进行云业务管理,缓解了系统管理端由于用户量大带来的管理压力;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系统管理端负责整朵云的运营管理,通过配置的管控系统对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目前的云管理平台中系统管理端直接负责所有用户需求以及业务需求,与各用户直接进行业务交流,为其提供云服务。随着云服务的普及化,云用户以及云业务量激增,云管理平台这种管理机制导致系统管理端管理压力过大,以致出现业务处理缓慢、出错率高等情况。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多运营单位为核心的云管理平台,由系统管理端进行任务分配,由运营单位直接进行云服务的实现,减少了系统管理端的服务压力,由多运营单位实现云服务压力的分摊,可以缓解云管理运维压力大的问题。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管理平台结构示意图,该平台主要包括:系统管理端以及若干运营单位。
系统管理端负责整朵云的业务管理工作,系统管理端与运营单位间实现数据通信,系统管理端向创建的运营单位发送云管理任务,由运营单位实现云服务。
系统管理端主要用于创建运营单位,控制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并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其中,功能部署主要包括架构部署以及资源部署。
系统管理端主要用于实现对运营单位的整体管理工作,可以包括创建,架构、任务分发、监督等工作,可以通过运营单位管理单元、配额管理单元以及状态查看单元等单元完成。
系统管理端负责云中任务的分发,负责云的整体管理工作,具体的任务的执行压力分摊至各运营单位,由各运营单位实现云服务,通过创建多运营单位实现用户管理任务下分,各运营单位分别对所属用户进行云业务管理,缓解了系统管理端由于用户量大带来的运营压力。
其中,系统管理端进行运营单位的创建过程可以参见目前小型云管平台的创建过程,在此不再赘述,系统管理端控制运营单位的创建过程指创建运营单位的整体框架,不包括整体框架完成后的架构部署,比如资源配额,在运营单位的创建过程中为各运营单位分配资源配额,例如分配200台云服务器、2000T存储服务等;在运营单位的基础架构部署中划分配额所实现的具体服务,例如在接收到某个数据存储任务后分配多少存储资源用于响应当前任务处理过程,在运营单位的架构性能完善配置各项服务下的使用规则,例如为每次计算任务分配多少资源,以及相应的补缺策略等。
出于云管理业务分担的需求生成若干个运营单位,创建的运营单位的个数不做限定,可以根据服务对象数量、服务类型等因素来确定,具体地,可以将整体云服务任务根据云服务类型进行运营单位的创建,比如创建资源运维运营单位、用户服务运营单位、资源计量运营单位以及流程审批运营单位;也可以根据云用户所属区域特征、行业特征等特征进行划分,比如创建A运营单位负责A地区用户的云用户服务、B运营单位负责B地区用户的云用户服务等。例如,当一朵云负责整个河北省云用户服务,可以根据地域创建各地级市对应的运营单位,创建11个运营单位,分别为运营单位1、运营单位2、……、运营单位11,分别负责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云服务。运营单位可以根据用户管理的需求进行创建以及任务分配,在此仅以上述情况为例进行介绍,其它运营单位的创建情况均可参照本实施例的介绍。
系统管理端创建运营单位后,系统管理端需要对新创建的运营单位进行架构部署,以使运营单位可以实际完成各项云服务。架构部署的过程一般可以包括基础架构部署过程以及架构性能完善过程。前者用于完成运营单位基础功能的架构,比如进行资源配置、模块功能设置等,其中模块功能设置比如设置某运营单位包括资源计量、流程审批以及用户服务功能。后者主要指对运营单位进行具体功能设置的过程,包括进行具体产品服务目录的配置、流程审批规则的设置以及资源计量规则的生成等。
系统管理端对新创建的运营单位进行架构部署的过程不做限定,可以由系统管理端对所有运营单位进行统一设置,包括基础架构部署过程以及架构性能完善过程,即配置相同的架构形式以便于对各运营单位的统一管理,也可以对不同的运营单位的部署架构进行差异化处理。由于不同行业或是机构的用户对云的管理要求是差异化的,例如某IT机构在进行云业务时可能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进行数据的存储,而对于其它方面的云服务使用频率较低,则最优的方案应该为其多分配应用于数据存储的云空间,其它方面的云服务可以适当弱化,如果对不同用户一视同仁统一处理可能会造成得不偿失,用户体验反而不良。
运营单位部署完成后,系统管理端用于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运营单位主要用于根据接收的云服务任务的要求为云用户提供云服务。每个运营单位负责一部分云服务任务,各运营单位共同分担系统管理端的任务处理压力,从而避免用户量激增导致的云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
其中,由于系统管理端对运营单位具体架构方式不做限定,运营单位中具体功能模块的设置与系统管理端的管理策略对应,在此不做限定。
运营单位中具体功能模块的划分可以参照现有的小型云平台,可以设置主要包括服务目录单元、资源管理单元、用户服务单元以及流程审批单元。其中,服务目录单元主要用于产品服务的管理及配置;资源管理单元主要用于根据系统管理端配置的资源进行用户服务过程中的资源管理;用户服务单元主要用于进行用户以及组织部门的管理等;流程审批单元主要用于审批用户资源申请请求。其他功能模块的划分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运营单位可以完成相应的云服务任务即可。
各单元间根据业务沟通的需求连接,比如用户服务单元需要实时获取用户请求,则用户服务单元需要与物理层连接获取用户指令,还需要对用户请求进行相应处理,则用户服务单元需要与资源管理单元、流程审批单元等进行连接以便于数据交互,同时需要与服务提供层连接,以实现云服务功能的实现。连接方式比如可以以星型或者总线型等进行各功能单元的连接。在此对云管理平台中的各单元、各单元与云管理系统中服务提供层以及物理层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管理平台主要分为系统管理端以及运营单位两部分,系统管理端负责云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及分配,运营单位负责云服务的实现,通过创建多运营单位实现用户管理任务的下分,各运营单位分别对所属用户进行云业务管理,缓解了系统管理端由于用户量大带来的管理压力,缓解了云系统管理员的云管理运维负担,通过系统管理端、运营单位对云管理任务的明确划分以及服务功能的实现,避免了由单端独立完成容易出现的业务混乱的情况,有利于云管理效率的提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对系统管理端中运营单位管理单元对运营单位的管理模式不做限定,为实现对不同用户或机构的云差异化管理,以使其管理手段更贴合用户实际情况,提升云管理效果,优选地,系统管理端中用于对运营单位进行管理的运营单位管理单元具体为自定义管理单元。
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用于控制运营单位实现架构的自定义过程。运营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在系统管理端采取差异化管理方案,实现架构性能完善过程在运营单位的自定义,由运营单位根据实际服务情况对自定义管理单元的功能模块进行针对性设置。
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运营单位差异化管理的云管理平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运营单位管理单元具体为:运营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运营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包括:创建子单元、基础架构子单元、自定义架构单元以及任务发布单元;其中,创建子单元,用于接收到创建命令时创建运营单位;基础架构子单元,用于对新创建的运营单位进行基础架构部署,得到基础运营单位框架;自定义架构单元,用于向运营单位发布自定义架构任务;其中,自定义架构任务用于指示运营单位根据各自的架构策略完成整体架构;任务发布单元,用于对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用户管理任务;
相应地,对运营单位的云服务过程,控制其实现自定义运营,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各自设定的运营规则进行云服务,具体地,运营单位中包括:自运营管理单元,用于上述功能的实现。
自运营管理单元具体可以包括:服务目录配置单元以及组织架构搭建单元;其中,服务目录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自服务策略进行服务目录自搭建;组织架构搭建单元,用于在基础运营单位框架上根据自组织服务策略进行组织架构的自搭建,得到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
在系统管理端中通过运营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控制运营单位进行架构的自定义过程,运营单位通过自运营管理单元根据设定的运营规则进行云服务的过程中,由于自定义过程对运营单位的管理过程限制较少,灵活度较高,不同的运营单位可以设置不同的服务目录、资源自运维策略等,可以适应不同运营环境下个性化云服务需求,在提升运营管理效率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各运营单位所使用的资源配额的管理可以由系统控制端控制完成,也可以由各运营单位根据运营状态进行管理,为提高不同运营单位的差异化管理的适应能力,优选地,资源配额可以由运营单位中配额管理单元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管理。具体地,系统管理端包括:配额管理单元,配额管理单元用于根据当前云可配置资源情况为各运营单位分配资源配额;对应的,运营单位中通过资源自管理单元在配额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创建、资源自管理以及资源自运维。
具体的运营单位的资源配额管理过程可以为:在资源配额范围内创建资源、且资源自管理以及自运维,如果资源配额耗尽,向运营单位的资源自管理单元申请配额。
例如,系统管理端分发300台云服务器、1000T云存储资源用于运营单位A的日常资源利用。运营单位A根据部门、用户需求分配进行配额资源的分配。当部门a因为部署云APP服务申请一台云服务器,对该请求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分配配额中一台空闲云服务给部门a。
系统管理端通过将配额在具体应用中的管理权限下放至运营单位,既可以降低系统管理端的管理压力,又能提升不同运营单位间差异化资源配置适应需求,提升配额管理效率。
实施例四:
在云管理平台中运营单位用于为用户提供云服务,每个运营单位中随着用户的新加入以及退出等情况,用户数量是不断变动的,可能会出现某运营单位中待服务的用户数量或者业务量激增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对运营单位的服务管理机制产生一定冲击,导致服务出现卡顿、中断等情况,为缓解这种情况为运营单位的冲击,优选地,运营单位中可以设置用户负载告警单元;用户负载均衡单元用于当待服务的用户数量和/或业务量超过对应的阈值时,向系统管理端发送负载过量预警提示。
相应地,系统管理端中包括:管理单元负载处理单元;管理单元负载处理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负载过量预警提示后,根据预设负载处理规则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其中,负载均衡处理包括:管理单元创建、资源重分配。负载均衡处理具体包括的处理手段在此不做限定,在此仅以上述两周处理手段为例进行介绍,其它处理手段比如将处理任务转移至其它运营单位进行处理等均可参照本实施例的介绍。
例如,在运营单位A中的用户负载告警单元中设置告警规则为:若同时接收到的待处理业务量超过50件,和/或,用户数量超过600位时发送预警提示。若某时刻检测到目前用户数量为650位,用户负载均衡单元向系统管理端发送待服务用户数量过多的负载过量预警提示。系统管理端中的管理单元负载处理单元接收到负载过量预警提示后,向运营单位A额外分配一台处理器用于用户业务的处理。
通过在运营单位中配置用户负载告警单元,在系统管理端配置管理单元负载处理单元,用于对运营单位负载过量的情况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可以提升云管理平台工作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
为对云管理平台进行整体介绍,本实施例以图3所示的云管理平台的结构为例对整体云管理平台的运营过程进行介绍。
以云管理平台中设置有三个运营单位A、B、C为例,为每个运营单位创建运营单位管理员,并分别配置配额。每个运营单位中设定包括服务目录单元、流程审批单元、资源计量单元、组织和用户单元以及资源自运维单元,服务目录单元、流程审批单元、资源计量单元、组织和用户单元以及资源自运维单元分别可以实现服务目录的自搭建,审批流程的自定义,组织架构的自搭建,资源的自开通以及自运维。系统管理端包括单位管理单元、配额管理单元以及状态查看单元,其中单位管理单元主要用于运营单位的数量以及整体架构的管理工作;配额管理单元主要用于运营单位中资源配额管理工作;状态查看单元主要用于进行运营管理单元资源的查看、统计以及报表的查看等工作,并为每个系统管理端创建系统管理员,用于控制与监督上述功能的实现。
利用上述云管理平台实现云管理控制过程如下:
系统管理员登录平台,创建运营单位,并给每个运营单位分配一定数量的资源配额,配置每个运营单位的服务目录,并给每个运营单位配置运营管理员。
运营管理员登录平台,发布自己运营单位的服务目录,搭建组织架构,并为每个部门分配配额,配置每个部门的管理员。
部门管理员登录平台,可在自己部门的配额范围内创建资源,且资源自管理,自运维,如果配额耗尽,可通过流程管理向运营单位管理员申请配额。
系统管理员登录平台,可查看每个运营单位的组织架构、人员、资源使用情况等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云管理平台解决了系统管理端对云管理运维压力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不同行业或不同机构的用户共用一朵云时对云差异化管理的需求,实现了高效云管理。
实施例六: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云管理平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云管理平台的一种云管理方法,以实现高效云管理。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10:系统管理端接收到运营单位创建请求时,启动运营单位创建工作,得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
步骤s120:控制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
功能部署主要包括架构部署以及资源部署。其中,架构部署用于指导各运营单位生成可以实现云服务功能的单位,资源部署用于指导在可以实现云服务功能的单位中通过相应服务支持运营单位实际运营。
优选地,架构部署的过程具体可以为:
接收到创建命令时创建运营单位;
对新创建的运营单位进行基础架构部署,得到基础运营单位框架;
向运营单位发布自定义架构任务,得到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其中,自定义架构任务用于指示运营单位根据各自的架构策略完成整体架构。
优选地,资源部署的过程具体可以为:
根据当前云可配置资源情况为各运营单位分配资源配额;
向运营单位发送资源自管理任务;其中,资源自管理任务包括资源自创建、资源自管理以及资源自运维。
优选地,在运营单位进行资源自管理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包括:当配额资源剩余量小于阈值,向系统管理端发起配额申请请求。
步骤s130: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云管理方法中可以进一步包括:当运营单位待服务的用户数量和/或业务量超过对应的阈值时,向系统管理端发送负载过量预警提示;
相应地,系统管理端在进行系统管理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当接收到负载过量预警提示后,根据预设负载处理规则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其中,负载均衡处理包括:管理单元创建、资源重分配。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云管理方法中可以进一步包括:当系统管理端接收到运营单位状态查看命令时,配置管理员权限,并向运营单位发送管理员登录请求;
相应地,运营单位在进行自运营管理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先设定的管理员权限规则对接收到的管理请求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云管理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云管理平台可相互对照,在此对具体的基于上述云管理平台的云管理方法的详细过程不再赘述,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介绍。
本实施例提供的云管理方法通过系统管理端控制进行运营单位的创建以及功能部署,使运营单位具备服务能力后向运营单位发送云服务任务,控制运营单位进行云服务,步进大大降低了系统管理端的管理压力,同时提升了云管理效率。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管理系统,该系统中云管理平台与服务提供层连接,服务提供层与物理层连接。图4所示为一种云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云管理系统的结构以图3中结构为例,云管理平台、服务提供层、物理层的连接关系如图。
云管理平台调用服务提供层中提供的各项云服务实现对用户云业务需求的满足,云管理平台包括:系统管理端以及若干运营单位;其中,系统管理端,用于创建运营单位,控制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并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其中,功能部署包括架构部署以及资源部署;运营单位,用于根据接收的云服务任务的要求调用服务提供层为云用户提供云服务。云管理平台的具体作用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服务提供层主要用于接受云管理平台的调用实现相应服务功能。服务提供层中可以提供各项云服务,具体服务种类不做限定,在此以提供包括: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大数据服务、中间件服务以及安全服务为例,其它云服务种类均可参照本实施例的介绍。
其中,物理层主要用于为服务提供层提供服务设备支持。物理层指实现云服务功能的基础设备,例如服务器等,具体设备类型不做限定,可以实现服务设备支持即可。
云管理平台、服务提供层以及物理层工作关系如下:物理层为服务提供层所提供的服务提供物理支持,服务提供层进行功能划分,各项功能供给云管理平台进行调用。
本实施例中云管理平台与服务层以及物理层的具体工作配合过程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云管理系统通过可以实现高效管理的云管理平台的相关调用,可以实现高效云服务。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云管理平台、一种云管理方法以及一种云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管理端以及若干运营单位;其中,
所述系统管理端,用于创建运营单位,控制所述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并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其中,所述功能部署包括架构部署以及资源部署;所述运营单位,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云服务任务的要求为云用户提供云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运营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
所述运营单位自定义管理单元包括:创建子单元、基础架构子单元、自定义架构单元以及任务发布单元;
所述创建子单元,用于接收到创建命令时创建运营单位;
所述基础架构子单元,用于对新创建的运营单位进行基础架构部署,得到基础运营单位框架;
所述自定义架构单元,用于向所述运营单位发布自定义架构任务;其中,所述自定义架构任务用于指示运营单位根据各自的架构策略完成整体架构;
所述任务发布单元,用于对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用户管理任务;
相应地,所述运营单位包括:自运营管理单元;
所述自运营管理单元包括:服务目录配置单元以及组织架构搭建单元;其中,
所述服务目录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自服务策略进行服务目录自搭建;
所述组织架构搭建单元,用于在所述基础运营单位框架上根据自组织服务策略进行组织架构的自搭建,得到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配额管理单元,所述配额管理单元用于根据当前云可配置资源情况为各所述运营单位分配资源配额;
所述运营单位包括:资源自管理单元,所述资源自管理单元用于在配额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创建、资源自管理以及资源自运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自管理单元还用于:当配额资源剩余量小于阈值,向所述系统管理端发起配额申请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单位包括:用户负载告警单元;所述用户负载均衡单元用于当待服务的用户数量和/或业务量超过对应的阈值时,向所述系统管理端发送负载过量预警提示;
相应地,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管理单元负载处理单元;所述管理单元负载处理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负载过量预警提示后,根据预设负载处理规则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其中,所述负载均衡处理包括:管理单元创建、资源重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管理端包括:状态查看单元;所述状态查看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运营单位状态查看命令时,配置管理员权限,并向所述运营单位发送管理员登录请求;
相应地,所述运营单位包括:管理员处理单元;所述管理员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管理员权限规则对接收到的管理请求进行处理。
7.一种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云管理平台,包括:
系统管理端接收到运营单位创建请求时,启动运营单位创建工作,得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
控制所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
向部署完成的运营单位发布云服务任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包括:
接收到创建命令时创建运营单位;
对新创建的运营单位进行基础架构部署,得到基础运营单位框架;
向所述运营单位发布自定义架构任务,得到架构完成的运营单位;其中,所述自定义架构任务用于指示运营单位根据各自的架构策略完成整体架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创建成功的运营单位进行功能部署,包括:
根据当前云可配置资源情况为各所述运营单位分配资源配额;
向所述运营单位发送资源自管理任务;其中,所述资源自管理任务包括资源自创建、资源自管理以及资源自运维。
10.一种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云管理平台;
所述服务提供层,用于接受所述云管理平台的调用实现相应服务功能;
物理层,用于为所述服务提供层提供服务设备支持。
CN201811613585.9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Active CN109412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3585.9A CN109412876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3585.9A CN109412876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2876A true CN109412876A (zh) 2019-03-01
CN109412876B CN109412876B (zh) 2022-02-08

Family

ID=6546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3585.9A Active CN109412876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28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9769A (zh) * 2020-05-15 2020-09-25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65629A (zh) * 2019-04-26 2020-10-30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配置服务实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6014B1 (ko) * 2011-02-28 2011-10-26 삼성탈레스 주식회사 합동전력의 c4isr 데이터 링크 환경 또는 군사용 정보화체계를 위한 클라우드 컴퓨팅 리소스 분배수준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664747A (zh) * 2012-03-27 2012-09-12 易云捷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平台系统
CN103118124A (zh) * 2013-02-22 2013-05-2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分层多代理的云计算负载均衡方法
CN107483258A (zh) * 2017-08-25 2017-12-15 长沙曙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划分区域管理实现方法
CN109040276A (zh) * 2018-08-20 2018-12-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云平台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6014B1 (ko) * 2011-02-28 2011-10-26 삼성탈레스 주식회사 합동전력의 c4isr 데이터 링크 환경 또는 군사용 정보화체계를 위한 클라우드 컴퓨팅 리소스 분배수준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664747A (zh) * 2012-03-27 2012-09-12 易云捷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平台系统
CN103118124A (zh) * 2013-02-22 2013-05-2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分层多代理的云计算负载均衡方法
CN107483258A (zh) * 2017-08-25 2017-12-15 长沙曙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划分区域管理实现方法
CN109040276A (zh) * 2018-08-20 2018-12-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云平台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5629A (zh) * 2019-04-26 2020-10-30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配置服务实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865629B (zh) * 2019-04-26 2023-08-29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配置服务实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709769A (zh) * 2020-05-15 2020-09-25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09769B (zh) * 2020-05-15 2023-09-19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2876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9780B (zh) 一种虚拟化网络服务业务自动生成和动态监控的方法
CN103049309B (zh) 虚拟机的资源管理装置、方法和系统
Wang et al. Proportional-Share Scheduling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s.
CN105409172B (zh) 逻辑交换机
CN105183554B (zh) 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混合计算系统及其资源管理方法
CN108712464A (zh) 一种面向集群微服务高可用的实现方法
CN102937911B (zh) 虚拟机资源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087019A (zh) 一种端云协同计算架构及任务调度装置及方法
CN102713849A (zh) 用于抽象对虚拟机的基于非功能需求的部署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95889A (zh) 使用边缘数据中心的应用增强
JPH03116262A (ja) 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ーバ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233276A (zh) 网络可访问块存储装置的协调准入控制
CN104601680B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19867A (zh) 一种集群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8063824A (zh) 一种云服务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1971164A (zh) 用户解决方案的可伸缩托管
CN109462508A (zh) 节点部署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412876A (zh) 一种云管理平台、云管理方法及一种云管理系统
CN113364831B (zh) 基于区块链的多域异构算网资源可信协同方法
WO2013117079A1 (zh) 一种虚拟机负载均衡方法、管理模块及虚拟机集群系统
CN107920117A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控制设备和资源管理系统
CN109800261A (zh) 双数据库连接池的动态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JP5661328B2 (ja) 効率的でコスト効率の良い分散呼受付制御
CN110225088A (zh) 一种云桌面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069265A (zh) 服务集群的升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