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0403A - 一种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0403A
CN109410403A CN201811332811.6A CN201811332811A CN109410403A CN 109410403 A CN109410403 A CN 109410403A CN 201811332811 A CN201811332811 A CN 201811332811A CN 109410403 A CN109410403 A CN 109410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channels
password
door
input
baro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328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0403B (zh
Inventor
陈叶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RONG COMM ELEMEN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Power Spectr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Power Spectr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Power Spectr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328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10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10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0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0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0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有锁体,外面板以及内面板;锁体内安装有电插锁;外面板内设有10个通向外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a,每个感应通道a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a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电磁阀a连接,电磁阀a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气泵连接;外面板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以及气流配合气压传感器两种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密码输入操作,且根据感应通道a有无气流及气流的流向来动态地调整所输入的密码,实现了同一个设定密码在每次输入时输入值均不一样,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恶意窥视造成的密码泄露,在没有显著提高操作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密码输入器的安全等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避免密码被窥视的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文献号为CN1069685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门锁,包括有安装在门体内的锁体,安装在门体室外侧的外面板,以及安装在门体室内侧的内面板;锁体内安装有斜锁舌和带有方锁舌的电插锁;外面板上转动安装有驱动斜锁舌解锁的外把手,外把手外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指纹密码输入部,指纹密码输入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盖体,指纹密码输入部和盖体之间形成一个开口背离盖体的L形的手指伸入腔;指纹密码输入部内与盖体相对的位置安装有指纹密码输入模块;指纹密码输入模块包括有一个密码输入模块电路板,沿外把手长度方向连接在密码输入模块电路板的4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固定连接在各个压力传感器上的4个指纹采集模块;本发明门锁的安全等级高,密码不会泄露。
——上述文献的方案采用了压力传感器实现了密码输入时难以观察到输入次序来实现防窥视的功能,但是该种方案需要两组密码(一组输入顺序密码和一组压力值密码),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方便记忆且输入时较为困难,出错率较高;另外该种输入方式类似键盘输入,输入密码时手指需要与传感器接触,存在卫生隐患。
文献号为CN2056657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势解锁的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壳体上方的操作键盘,所述操作键盘与壳体相配合将壳体内密封,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锁扣的锁定机构以及用于控制锁定机构工作的控制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所述壳体远离锁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所述操作键盘为非接触式键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手势解锁的系统,利用非接触键盘与控制机构、锁定机构的配合完美实现的控制,同时,利用非接触式键盘和控制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手势解锁,进而解决了传统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
——上述文献的方案采用了非接触式键盘,实现了手势解锁,同时用户解锁时手指不必与键盘接触,解决了卫生问题,然而其安全等级较低,密码容易被窥视而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接触式输入且能够防止密码被窥视的高安全性的智能门锁。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有安装在门体内的锁体,安装在门体室外侧的外面板,以及安装在门体室内侧的内面板;所述锁体内安装有电插锁;
所述外面板内设有10个通向外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a,10个感应通道a分别对应10个数字键“0、1、2、3、4、5、6、7、8、9”;
每个感应通道a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a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电磁阀a连接,电磁阀a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气泵连接;
各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手指靠近感应通道a前端的红外光电传感器;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10个气压传感器,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所述内面板前端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接近的热释电传感器;
各个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各个气压传感器、各个电磁阀a、热释电传感器以及气泵分别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外面板输入6位的数字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与此同时,5个以上的所述电磁阀a导通,且气泵启动工作;
2)接着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二位数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二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第二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
3.1)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加1,若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为9,则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设定为0;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当前感应通道a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并且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2)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没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4) 后续位数的数字密码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上一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输入规则与步骤3)相同;
完整输入正确的数字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面板内设有9个通向内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b,9个感应通道b分别对应9个数字键“1、2、3、4、5、6、7、8、9”;
各个感应通道b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b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电磁阀b连接,电磁阀b的另一端与气泵连接;
所述内面板内安装有9个气压传感器,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b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内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
当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气泵工作,电磁阀b导通;
通过内面板输入3位数以上的开门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开门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b前端,与当前感应通道b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开门密码输入成功;
2)接着按照步骤1)的输入方式输入其余位数的开门密码;
完整输入正确的开门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智能门锁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以及气流配合气压传感器两种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密码输入操作,且根据感应通道有无气流来动态地调整所输入的密码,实现了同一个设定密码在每次输入时输入值均不一样,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恶意窥视造成的密码泄露,在没有显著提高操作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密码输入器的安全等级。
具体的,所述智能门锁在待机状态时气泵是不工作的,在输入第一位数字密码时是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实现输入,同时触发气泵工作;在输入第二位数字密码时同样是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实现输入,同时通过手指感受感应通道是有无气流(电磁阀a处于导通或截止状态),用于判断下一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在输入第三位(以及后续其它位)密码时,若上一位密码输入时感应通道有正压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以及后续其它位)的输入值等于当前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加1,若上一位密码输入时感应通道没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当前位密码的输入值为当前位密码的设定值。
在第三位以上密码输入时,当对应位置感应通道有气流时,需要气压传感器和红外光电传感器同时接收到信号才确认该位密码输入成功。由于该密码输入器为非接触式输入,在输入时容易存在手指同时触发到两个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情况,通过气压传感器来确认输入能够降低误操作概率。另外,由于气压传感器的气压检测端与接通通气孔侧壁的气压传感器接孔连通,在通气孔有气流流过时,由于伯努利效应,通气孔侧壁形成负压,气压传感器可通过检测到气压的减小判断哪些位置的感应通道有气流流过,便于确认密码输入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输入密码按设定规则输入后与设定密码顺利进行比对,从而实现解锁。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自动开门,在完整输入正确的数字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气缸推动门体打开;直到热释电传感器检测不到信号之后,气缸在拉簧作用下复位,门体关闭,从而实现在整个开门过程中手指完全不需要与门体任何部分发生接触,确保了卫生。
另外,内面板设置为输入密码实现开门的方式,一方面仍是为了实现非接触式的操作,同时也能防止儿童随意开门,故内面板仅需要输入设定密码即可,不需要像外面板一样输入能够防窥视的动态密码。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智能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安装了本发明智能门锁的入户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入户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通气座及电磁阀a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8是本发明智能门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是门锁外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是外感应器安装座及外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外感应器安装座及外线路板装配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5是外面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各个通气部件的连接框图。
图17是实施例2中各个通气部件的连接框图。
图中:11、门框;12、门体;13、合页;14、门盖板;15、门内容腔;16、锁体安装口;17、软管容腔;2、智能门锁;2a、外面板;2b、锁体;2c、内面板;21、外罩壳;211、感应孔;212、摄像头; 22、外感应器安装座;221、通气孔;222、气压传感器容槽;223、气压传感器接孔;23、外线路板;231、气压传感器;232、红外光电传感器;233、弧形通气孔;24、外面板座;241、通气槽;242、软管接头;25、内面板座;26、内线路板;27、内感应器安装座;28、内罩壳;281、热释电传感器;29、螺栓;3、气缸;5、气泵;51、储气罐;6、电磁阀a;7、通气座;71、进气接头;72、出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有安装在门体内的锁体,安装在门体室外侧的外面板,以及安装在门体室内侧的内面板;所述锁体内安装有电插锁;
所述外面板内设有10个通向外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a,10个感应通道a分别对应10个数字键“0、1、2、3、4、5、6、7、8、9”;
每个感应通道a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a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电磁阀a连接,电磁阀a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气泵连接;
各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手指靠近感应通道a前端的红外光电传感器;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10个气压传感器,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所述内面板前端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接近的热释电传感器;
各个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各个气压传感器、各个电磁阀a、热释电传感器以及气泵分别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外面板输入6位的数字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与此同时,5个以上的所述电磁阀a导通,且气泵启动工作;
2)接着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二位数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二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第二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
3.1)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加1,若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为9,则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设定为0;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当前感应通道a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并且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2)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没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4) 后续位数的数字密码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上一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输入规则与步骤3)相同;
完整输入正确的数字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
实施例2
结合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智能入户门,包括有门框11,通过合页13与门框一侧转动连接的门体12;所述门体远离合页一侧安装有智能门锁2。
所述智能门锁包括有安装在门体内的锁体2b,安装在门体室外侧的外面板2a,以及安装在门体室内侧的内面板2c;所述锁体内安装有电插锁。智能门锁处于上锁状态时,电插锁的锁舌插入门框的锁舌座中;智能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时,电插锁的锁舌与锁舌座脱开。
所述外面板内设有10个通向外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a201,10个感应通道a分别对应10个数字键“0、1、2、3、4、5、6、7、8、9”。
每个感应通道a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a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电磁阀a6连接,电磁阀a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气泵连接。
各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手指靠近感应通道a前端的红外光电传感器232。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10个气压传感器231,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所述内面板前端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接近的热释电传感器。所述发声器为蜂鸣器或者扬声器。
所述门体上端部与门框上部之间连接有一个用于在电插锁解锁后推动门体打开的气缸3;所述气缸包括有滑动连接的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驱动活塞杆朝向缸体移动的拉簧(图未示),拉簧安装与缸体中或者套设在缸体外;所述缸体端部与门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端部与门框转动连接。
具体的,活塞杆端部和缸体端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到门框、门体上。
所述缸体连接有控制进气的电磁阀d和控制排气的电磁阀e,所述电磁阀d一端与气泵通过输气软管连接。所述门体内设有供输入软管穿过的通道。
各个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各个气压传感器、各个电磁阀a、电磁阀d、电磁阀e、热释电传感器以及气泵分别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红外光电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电磁阀、气泵等均为现有技术常见部件,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将各部件巧妙配合使用实现防窥视功能,不对这些电气部件本身作出创造性改动,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容易实现的,故具体的电路、程序等不展开叙述。
通过外面板输入6位的数字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与此同时,5个以上的所述电磁阀a导通,且气泵启动工作;
2)接着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二位数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二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第二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
3.1)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加1,若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为9,则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设定为0;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当前感应通道a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并且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2)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没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4) 后续位数的数字密码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上一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输入规则与步骤3)相同;
完整输入正确的数字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接着控制器控制电磁阀d导通,气缸推动门体打开;直到热释电传感器检测不到信号之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e导通,气缸在拉簧作用下复位,门体关闭。
所述外面板包括有依次固定连接的外面板座24、外线路板23、外感应器安装座22和外罩壳21。
所述外罩壳的后部套在所述外面板座的侧壁外周,所述外线路板、外感应器位于外罩壳内。
所述外罩壳前侧成型有以矩阵方式排列的感应孔211;所述外罩壳前端面上对应各个感应孔附近设有与各个感应孔一一对应的数字标识。所述标识可以是一体成型在外面板上的上凸或下凹的阿拉伯数字,也可以是印刷了数字的贴纸。
所述外感应器安装座上成型有与各个感应孔正对的通气孔221。
所述外面板座后端面成型有10个与软管a一端相连的软管接头242,所述外面板座前端面成型有10个用于分别连通各个通气孔和软管接头的通气槽241。
各个所述通气槽的两端为内径与通气孔内径相当的圆形槽体,通气槽的中间部分为直线或曲线形状的槽体,各个通气槽中间的部分与各列通气孔的位置错开,使得每个通气槽与外线路板之间形成独立的气流通道。
所述外感应器安装座上对应每个通气孔221的位置成型有与通气孔内壁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接孔223,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气压检测端与气压传感器接孔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在外线路板上。
所述外感应器安装座后端面成型有容纳各个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气压传感器容槽222。
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各个通气孔内,且红外光电传感器朝向感应通道的前端。
红外光电传感器一般包括一个发射管和一个接收管,前面所述的红外光电传感器(及其位置)均是指包含了发射管和接收管的整体而言。
所述外线路板上对应各个通气孔的位置开设有外径与通气孔内径相等的弧形通气孔233。
依次连通的感应孔、通气孔、弧形通气孔、通气槽、软管接头构成一个所述的感应通道a。
在通气孔有气流流过,且感应通道不受遮挡时,气压传感器检测到负压(第一负压设定值),便于控制器判断(或者确认)哪些感应通道处于吹出气流的状态;在通气孔有正压气流流过,且感应通道受到遮挡时,气压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增大(达到正压设定值);便于控制器判断哪些感应通道被遮挡(即输入密码)。
通过控制器调整气压传感器的设定压力值(当测得压力值大于正压设定值时认为对应位置有输入信号)或/和气泵的功率(气流流速),使得手指靠近感应孔的距离小于10mm时,控制器接收到输入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入一位数字密码完成之后,用于操作的手指最好向后退回,以防止误输入。
由于外线路板上存在焊接点,外线路板表面不是光滑表面,故在外线路板与外感应器安装座、外面板座之间可填充密封胶,避免气流从外线路板与外感应器安装座、外面板座之间的空隙渗漏而影响使用效果。
所述内面板内设有9个通向内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b202,9个感应通道b分别对应9个数字键“1、2、3、4、5、6、7、8、9”。
各个感应通道b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b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电磁阀b连接,电磁阀b的另一端与气泵连接。
所述内面板内安装有9个气压传感器,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b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内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
当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气泵工作,电磁阀b导通。
通过内面板输入3位数以上的开门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开门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b前端,与当前感应通道b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开门密码输入成功;
2)接着按照步骤1)的输入方式输入其余位数的开门密码;
完整输入正确的开门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接着控制器控制电磁阀d导通,气缸推动门体打开;直到热释电传感器检测不到信号之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e导通,气缸在拉簧作用下复位,门体关闭。
所述内面板包括有依次固定连接的内面板座25、内线路板26、内感应器安装座27和内罩壳28。
所述内罩壳的后部套在所述内面板座的侧壁外周,所述内线路板、内感应器位于内罩壳内。
所述内罩壳前侧成型有以3×3矩阵方式排列的感应孔b;所述内罩壳前端面上对应各个感应孔附近设有与各个感应孔一一对应的数字标识。
所述内感应器安装座上成型有与各个感应孔正对的通气孔b。
所述内面板座后端面成型有9个与软管b一端相连的软管接头b,所述内面板座前端面成型有9个用于分别连通各个通气孔b和软管接头b的通气槽b。
所述内感应器安装座上对应每个通气孔b的位置成型有与通气孔b内壁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接孔b,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气压检测端与气压传感器接孔b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在内线路板上。
所述内感应器安装座后端面成型有容纳各个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气压传感器容槽。所述内线路板上对应各个通气孔b的位置开设有外径与通气孔b内径相等的圆形通孔。依次连通的感应孔b、通气孔b、圆形通孔、通气槽b、软管接头b构成一个所述的感应通道b。
所述门体内安装有通气座7和储气罐51;各个所述电磁阀a的一端与通气座相连,通气座上还设有进气接头71和9个出气接头72;每个软管b分别与一个出气接头连接;所述储气罐分别通过软管c、软管d与进气接头、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电磁阀b串联在所述软管c上。当一个以上的电磁阀a处于导通状态时,电磁阀b也处于导通状态。
在每次密码输入器使用后提前在储气罐内预先泵入足量的空气。或者可选用较高功率的气泵,则可省去储气罐。本实施例的各个电磁阀均为二位二通电磁阀,通电时电磁阀导通,不通电时电磁阀截止。
所述锁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门体侧面;所述外面板、锁体、内面板之间通过2个以上的螺栓29固定连接,且螺栓从内面板一侧穿入。
所述门体朝向室内侧一面设有容纳所述通气座、气泵及储气罐的门内容腔15,所述门体上对应门内容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门盖板14。
所述门体远离合页一侧的侧壁成型有安装锁体的锁体安装口16,所述门体上对应软管接头、软管接头b的位置成型有供软管a、软管b穿入门内容腔的软管容腔17。
所述外罩壳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可通过控制器与室内的路由器通信连接,可通过手机或安装在室内墙上的显示器观察摄像头拍摄的画面。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通过外面板开门时,假设设定密码为123765,初始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有电磁阀a处于截止状态,当任一个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假设控制器控制各电磁阀a,使得数字1、2、5、6、9、0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气泵连通(对应感应通道a的电磁阀a导通),数字3、4、7、8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气泵不连通(对应感应通道的电磁阀a保持截止)。
解锁电插锁时,将手指靠近数字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一位密码输入成功,同时气泵启动工作;
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二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气流吹出,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4(3+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三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4对应的感应通道a没有气流,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7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四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7对应的感应通道a没有气流,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6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五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6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气流吹出,故接着将手指再次靠近数字6(5+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六位密码输入成功。
可见,当前情况下,设定密码为123765,实际输入密码为124766。
在电插锁解锁之后,假设控制器控制各电磁阀,使得数字2、3、6、7、0、1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气泵连通,数字4、5、8、9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气泵不连通。
再次通过密码输入器解锁电插锁时,将手指靠近数字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一位密码输入成功,同时气泵启动工作;
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二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气流吹出,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4(3+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三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4对应的感应通道a没有气流,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7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四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7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气流吹出,故接着将手指再次靠近数字7(6+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五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7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气流吹出,故接着将手指再次靠近数字6(5+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六位密码输入成功。
可见,当前情况下,设定密码为123765,实际输入密码为124776。
通过以上举例可以知道,一个设定密码在不同次解锁操作时所输入的具体值不相同,这样即使旁人有意窥视用户输入密码的过程,也无法知晓用户的设定密码,达到了较高的安全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感应通道a所吹出或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应当使得用户手指靠近时不产生明显的声响。
所述外面板上还设有另外三个感应通道c,分别对应“*”号键、“#”号键和门铃键。该三个按键的感应通道c内可单独安装红外光电传感器或气压传感器,也可以两者皆安装。
“*”号键可用于在输入设定密码时使用,“#”号键可用于在用户发现密码输入错误时进行重新输入。这些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
通过内面板开门时,假设设定的开门密码为159,初始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有电磁阀a和电磁阀b处于截止状态,当热释电触感器检测到信号时,气泵工作,电磁阀b导通,所有电磁阀a保持截止。
解锁电插锁时,将手指靠近数字1对应的感应通道b,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一位开门密码输入成功。
接着继续将手指靠近数字5对应的感应通道b,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二位开门密码输入成功。
接着继续将手指靠近数字9对应的感应通道b,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三位开门密码输入成功。
当设定的开门密码较简单(此处的简单指的是开门密码每相邻两位数位于相邻位置)的情况下,输入时,可以手指较靠近感应孔b(5-10mm),使用手指直接划过设定的开门密码各位数字,比如12369,74123,7896321等。
实施例3
结合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有安装在门体内的锁体2b,安装在门体室外侧的外面板2a,以及安装在门体室内侧的内面板2c;所述锁体内安装有电插锁。
所述外面板内设有10个通向外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a201,10个感应通道a分别对应10个数字键“0、1、2、3、4、5、6、7、8、9”。
每个感应通道a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a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三位三通电磁阀一端连接,三位三通电磁阀的另外两端分别与安装在门体内的通气座a和通气座b连接,通气座a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气泵的出口端连接,通气座b与气泵的入口端连接。
在气泵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不通电时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对应的感应通道a处于无气流状态;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第一个线圈通电时,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气泵的出口端连通,感应通道a前端吹出正压气流;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个线圈通电时,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气泵的入口端连通,感应通道a前端形成负压气流。
各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手指靠近感应通道a前端的红外光电传感器232。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10个气压传感器231,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所述内面板前端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接近的热释电传感器。所述发声器为蜂鸣器或者扬声器。
各个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各个气压传感器、各个三位三通电磁阀、热释电传感器以及气泵分别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外面板输入6位的数字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与此同时,5个以上的所述电磁阀a导通,且气泵启动工作;
2)接着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二位数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二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第二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
3.1)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加1,若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为9,则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设定为0;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当前感应通道a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并且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2)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没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3)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有负压气流,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减1,若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为0,则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设定为9;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当前感应通道a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负压减小至达到负压设定值,并且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4) 后续位数的数字密码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上一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输入规则与步骤3)相同;
完整输入正确的数字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
所述内面板内设有9个通向内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b202,9个感应通道b分别对应9个数字键“1、2、3、4、5、6、7、8、9”。
各个感应通道b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b与气泵的出口端连接。
所述内面板内安装有9个气压传感器,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b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内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
若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电插锁处于上锁状态,则使内面板处于待命状态,气泵工作,各个三位三通电磁阀与气泵的入口端连通,从而使得气泵能够从外面板的感应通道a吸入空气,并从内面板的感应通道b吹出。
通过内面板输入3位数以上的开门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开门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b前端,与当前感应通道b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开门密码输入成功;
2)接着按照步骤1)的输入方式输入其余位数的开门密码;
完整输入正确的开门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通过外面板解锁电插锁时,假设设定密码为123785,初始状态时控制器控制所有三维三通电磁阀处于截止状态,当任一个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假设控制器控制各三位三通电磁阀,使得数字1、2、5、6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通气座a连通(正压气流),数字3、4、7、8对应的感应通道与通气座b连通(负压气流),数字9、0对应的感应通道与通气座a、通气道b均不连通(无气流);
通过外面板解锁电插锁时,将手指靠近数字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一位密码输入成功,同时气泵启动工作;
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二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正压气流吹出,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4(3+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三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4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负压气流,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6(7-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四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6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正压气流吹出,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9(8+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五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9对应的感应通道a没有气流,故接着将手指再次靠近数字5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六位密码输入成功。
可见,当前情况下,设定密码为123785,实际输入密码为124695。
在电插锁解锁之后,假设控制器控制各三位三通电磁阀,使得数字3、4、7、8对应的感应通道与通气座a连通(正压气流),数字1、2、9、0对应的感应通道与通气座b连通(负压气流),数字5、6对应的感应通道与通气座a、通气道b均不连通(无气流);
再次通过密码输入器解锁电插锁时,将手指靠近数字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一位密码输入成功,同时气泵启动工作;
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二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负压气流,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2(3-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三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2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负压气流,故接着将手指靠近数字6(7-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四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6对应的感应通道a没有气流,故接着将手指再次靠近数字8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五位密码输入成功;
由于数字8对应的感应通道a有正压气流吹出,故接着将手指再次靠近数字6(5+1)对应的感应通道a,发声器响一声,提示第六位密码输入成功。
可见,当前情况下,设定密码为123785,实际输入密码为122686。
通过以上举例可以知道,一个设定密码在不同次解锁操作时所输入的具体值不相同,这样即使旁人有意窥视用户输入密码的过程,也无法知晓用户的设定密码,达到了较高的安全等级。相比于上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每个数字按键对应的状态有3种,在使用时对于用户而言没有明显增加输入密码的难度,但进一步增加了窥视的难度,使得密码安全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可在用户每输入1位或2位密码之后,重新控制各数字对应的电磁阀的状态发生改变,具体控制哪些数字对应的感应通道a导通,控制器可通过伪随机数来实现。

Claims (5)

1.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有安装在门体内的锁体,安装在门体室外侧的外面板,以及安装在门体室内侧的内面板;所述锁体内安装有电插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面板内设有10个通向外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a,10个感应通道a分别对应10个数字键“0、1、2、3、4、5、6、7、8、9”;
每个感应通道a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a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电磁阀a连接,电磁阀a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气泵连接;
各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手指靠近感应通道a前端的红外光电传感器;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10个气压传感器,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a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外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所述内面板前端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接近的热释电传感器;
各个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各个气压传感器、各个电磁阀a、热释电传感器以及气泵分别与安装在门体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外面板输入6位的数字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与此同时,5个以上的所述电磁阀a导通,且气泵启动工作;
2)接着手指接近数字密码设定值的第二位数对应的感应通道a前端,当前位置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二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第二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
3.1)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加1,若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为9,则第三位密码的输入值设定为0;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与当前感应通道a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并且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3.2)若步骤2)的感应通道a前端没有气流吹出,则待输入的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输入值等于第三位数字密码的设定值;
输入第三位数字密码时,手指接近第三位密码输入值所对应的感应通道a,当前感应通道a内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三位数字密码输入成功;
4) 后续位数的数字密码输入值由数字密码设定值和上一位密码输入时对应感应通道a的状态决定;输入规则与步骤3)相同;
完整输入正确的数字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板包括有依次固定连接的外面板座、外线路板、外感应器安装座和外罩壳;
所述外罩壳的后部套在所述外面板座的侧壁外周,所述外线路板、外感应器位于外罩壳内;
所述外罩壳前侧成型有以矩阵方式排列的感应孔;所述外罩壳前端面上对应各个感应孔附近设有与各个感应孔一一对应的数字标识;
所述外感应器安装座上成型有与各个感应孔正对的通气孔;
所述外面板座后端面成型有10个与软管a一端相连的软管接头,所述外面板座前端面成型有10个用于分别连通各个通气孔和软管接头的通气槽;
所述外感应器安装座上对应每个通气孔的位置成型有与通气孔内壁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接孔,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气压检测端与气压传感器接孔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在外线路板上;
所述外感应器安装座后端面成型有容纳各个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气压传感器容槽;
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各个通气孔内,且红外光电传感器朝向感应通道的前端;
所述外线路板上对应各个通气孔的位置开设有外径与通气孔内径相等的弧形通气孔;
依次连通的感应孔、通气孔、弧形通气孔、通气槽、软管接头构成一个所述的感应通道a。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板内设有9个通向内面板前端面的感应通道b,9个感应通道b分别对应9个数字键“1、2、3、4、5、6、7、8、9”;
各个感应通道b的后端分别通过软管b与安装在门体内的一个电磁阀b连接,电磁阀b的另一端与气泵连接;
所述内面板内安装有9个气压传感器,每个气压传感器与一个所述感应通道b内靠近前端位置的侧壁连通;
所述内面板内安装有用于提示输入信息的发声器;
当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时,气泵工作,电磁阀b导通;
通过内面板输入3位数以上的开门密码时,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1)手指接近开门密码设定值的第一位数所对应的感应通道b前端,与当前感应通道b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至达到气压设定值,发声器发声,提示第一位开门密码输入成功;
2)接着按照步骤1)的输入方式输入其余位数的开门密码;
完整输入正确的开门密码之后,控制器控制电插锁解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板包括有依次固定连接的内面板座、内线路板、内感应器安装座和内罩壳;
所述内罩壳的后部套在所述内面板座的侧壁外周,所述内线路板、内感应器位于内罩壳内;
所述内罩壳前侧成型有以3×3矩阵方式排列的感应孔b;所述内罩壳前端面上对应各个感应孔附近设有与各个感应孔一一对应的数字标识;
所述内感应器安装座上成型有与各个感应孔正对的通气孔b;
所述内面板座后端面成型有9个与软管b一端相连的软管接头b,所述内面板座前端面成型有9个用于分别连通各个通气孔b和软管接头b的通气槽b;
所述内感应器安装座上对应每个通气孔b的位置成型有与通气孔b内壁连通的气压传感器接孔b,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气压检测端与气压传感器接孔b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在内线路板上;
所述内感应器安装座后端面成型有容纳各个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气压传感器容槽;
所述内线路板上对应各个通气孔b的位置开设有外径与通气孔b内径相等的圆形通孔;
依次连通的感应孔b、通气孔b、圆形通孔、通气槽b、软管接头b构成一个所述的感应通道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上安装有摄像头。
CN201811332811.6A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智能门锁 Active CN109410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32811.6A CN109410403B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智能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32811.6A CN109410403B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智能门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0403A true CN109410403A (zh) 2019-03-01
CN109410403B CN109410403B (zh) 2021-06-29

Family

ID=6547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32811.6A Active CN109410403B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智能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040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229A (zh) * 1999-11-16 2001-05-23 黄金富 互联网上加手机系统保障钱款支付安全方法和相应系统
CN201486258U (zh) * 2009-04-16 2010-05-26 福建省天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独立系统指纹密码锁
CN205665760U (zh) * 2016-05-31 2016-10-26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一种手势解锁的门禁系统
CN205777950U (zh) * 2016-06-22 2016-12-07 乔革 一种防盗液压门锁
CN106869616A (zh) * 2017-03-05 2017-06-20 宁波亿拍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密码锁、动态密码系统及动态加解密系统
CN106951749A (zh) * 2017-03-17 2017-07-14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68511A (zh) * 2017-05-28 2017-07-21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门锁
CN207278026U (zh) * 2017-09-21 2018-04-27 广东可心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机电分离的智能锁
CN108643725A (zh) * 2018-06-22 2018-10-12 佛山瀚兽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废气监测装置的门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229A (zh) * 1999-11-16 2001-05-23 黄金富 互联网上加手机系统保障钱款支付安全方法和相应系统
CN201486258U (zh) * 2009-04-16 2010-05-26 福建省天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独立系统指纹密码锁
CN205665760U (zh) * 2016-05-31 2016-10-26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一种手势解锁的门禁系统
CN205777950U (zh) * 2016-06-22 2016-12-07 乔革 一种防盗液压门锁
CN106869616A (zh) * 2017-03-05 2017-06-20 宁波亿拍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密码锁、动态密码系统及动态加解密系统
CN106951749A (zh) * 2017-03-17 2017-07-14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68511A (zh) * 2017-05-28 2017-07-21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门锁
CN207278026U (zh) * 2017-09-21 2018-04-27 广东可心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机电分离的智能锁
CN108643725A (zh) * 2018-06-22 2018-10-12 佛山瀚兽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废气监测装置的门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0403B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9591A (zh) 一种自动开关门的智能入户门
KR100751922B1 (ko) 다기능 디지털 도어
JP2009535544A (ja) 多機能デジタルドア
CN106780873A (zh) 门禁电锁开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9339582B (zh) 一种高安全性智能门锁
CN107393103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门禁系统及其开锁方法
CN109505464A (zh) 一种智能入户门
CN109519055A (zh) 一种入户门智能门锁
CN109509278B (zh) 一种门禁系统
KR20180070047A (ko) 비콘을 이용한 도어락 시스템
CN209482910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109410403A (zh) 一种智能门锁
WO2014196767A1 (ko) 보안 도어로크
CN109519056A (zh) 一种自动开关式智能入户门
CN208861352U (zh) 一种门禁系统
CN109779399A (zh) 一种可移动广角式人脸识别锁
TWI676728B (zh) 電子鎖之操作方法
CN109469410B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203894837U (zh) 一种集成开锁功能的智能门铃
CN210976940U (zh) 一种智能锁
CN109410402A (zh) 一种楼宇门禁系统
CN114241636A (zh) 一种带摄像头的智能锁
CN207458152U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指纹门锁
CN111847144A (zh) 一种电梯控制装置
CN215804179U (zh) 一种安防工程用智能安防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215000 south side of Dongshan Avenue and west side of puzhuang Avenue, Linh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JIARONG COMM ELEMENT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1, -10 5, No. 11, Ju Go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Xi Xing street,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LIPU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