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5313B - 一种哑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哑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5313B
CN109395313B CN201811318610.0A CN201811318610A CN109395313B CN 109395313 B CN109395313 B CN 109395313B CN 201811318610 A CN201811318610 A CN 201811318610A CN 109395313 B CN109395313 B CN 109395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rod
rod
movable
cavity
concave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86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5313A (zh
Inventor
张婷婷
李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t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Niuz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Niuz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Niuz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186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5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5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5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5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5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72Dumb-bells, bar-bells or the like, e.g. weight discs having an integral peripheral handle
    • A63B21/0726Dumb bells, i.e. with a central bar to be held by a single hand, and with weights at the en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oys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哑铃,所述哑铃具有手柄,和固定连接在手柄两侧的左配重和右配重,所述手柄上设置凸起,所述手柄分为左侧手柄和右侧手柄,所述左侧手柄由左固定杆、左第一活动杆、左第二活动杆、左第三活动杆、左第四活动杆、左第五活动杆、左第六活动杆、左第七活动杆和左内杆组成,所述右侧手柄由右固定杆、右第一活动杆、右第二活动杆、右第三活动杆、右第四活动杆、右第五活动杆、右第六活动杆、右第七活动杆和右内杆组成。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将哑铃设计成可以变换成羽毛球架,不仅能够便于收藏运动器材,降低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节约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哑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哑铃。
背景技术
哑铃作为一种增强肌肉力量训练的简单器材,它的用途是用于肌力训练,肌肉复合动作训练。因运动麻痹、疼痛、长期不活动等导致肌力低下的患者,手持哑铃,可利用哑铃的重量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肌力。用哑铃来锻炼身体,非常方便,便于全民健身的普及。
但是目前的哑铃都仅仅只能作为哑铃使用,在需要多种运动器材的时候,由于器材很多不利于收藏,占用空间比较大,因此组合式的运动的器材是目前急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哑铃。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哑铃,所述哑铃具有手柄1,和固定连接在手柄1两侧的左配重2和右配重3,所述手柄上设置凸起4,所述手柄1分为左侧手柄和右侧手柄,
所述左侧手柄由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和左内杆119组成,
所述右侧手柄由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和右内杆129组成。
进一步地,
所述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和左内杆119均为中空杆,所述左固定杆111固定设置在左配重2上,左固定杆111内侧设置有左第一活动杆112,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内侧设置有左第二活动杆113,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4内侧设置有左第四活动杆115,所述左第四活动115内侧设置有左第五活动杆116,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内侧设置有左第六活动杆117,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内侧设置有左第七活动杆118,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内侧设置有左第七活动杆118,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内侧设置有左内杆119,
所述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和右内杆129均为中空杆,所述右固定杆121固定设置在右配重3上,右固定杆121内侧设置有右第一活动杆122,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内侧设置有右第二活动杆123,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4内侧设置有右第四活动杆125,所述右第四活动125内侧设置有右第五活动杆126,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内侧设置有右第六活动杆127,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内侧设置有右第七活动杆128,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内侧设置有右第七活动杆128,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内侧设置有右内杆129。
进一步地,
所述左固定杆111上设置有插入腔5,所述右固定杆121上设置有与插入腔5对应的滑动腔6,所述右固定杆121上设置有滑槽7与滑动腔6连通,所述滑动腔6内设置有插杆8,所述插杆8上设置有推动凸起9,推动推动凸起9,推动凸起9在滑槽7内滑动,所述插杆8从所述滑动腔6内被部分推入进插入腔5,所述滑槽7在推动凸起9移动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
所述左固定杆111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一,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一配合的左插入件一,
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二,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3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二配合的左插入件二,
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3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三,所述左第三活动杆114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三配合的左插入件三,
所述左第三活动杆114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四,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四配合的左插入件四,
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五,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五配合的左插入件五,
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六,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六配合的左插入件六,
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七,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七配合的左插入件七,
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八,所述左第八活动杆119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八配合的左插入件八,
所述右固定杆121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一,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一配合的右插入件一,
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二,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3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二配合的右插入件二,
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3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三,所述右第三活动杆124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三配合的右插入件三,
所述右第三活动杆124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四,所述右第四活动杆125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四配合的右插入件四,
所述右第四活动杆125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五,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五配合的右插入件五,
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六,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六配合的右插入件六,
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七,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七配合的右插入件七,
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八,所述右第八活动杆129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八配合的右插入件八,
进一步地,
所述左配重2具有空腔,在左配重2的空腔内设置有绕线辊101,所述绕线辊101上连接有手柄102,所述绕线辊101上缠绕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一端固定在绕线辊101上,另一端穿过左内杆119的中空部和右内杆129的中空部与右配重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上滑动连接有球网11,所述球网11的上侧两端设置有滑环32,所述滑环32能够在拉绳上滑动,所述球网11能够被塞入进右内杆129的中空部,所述球网11的上侧两端还设置有上固定环33,所述滑环32位于上固定环33之间,所述球网11的下侧两端设置有下固定环34。
进一步地,
左内杆119的右端设置有左空腔一16,所述左空腔一16内设置有左接合块17,所述左接合块17与左卡扣18配合,通过左接合块17与左卡扣18的配合固定左侧上固定环33,
右内杆129的右端设置有右空腔一19,所述右空腔一19内设置有右接合块20,所述右接合块20与右卡扣21配合,通过右接合块20与右卡扣21的配合固定右侧上固定环33,
左第四活动杆115的右端设置有左空腔二22,所述左空腔二22上设置有左接合件23,所述左空腔二22内设置有左活动板24,所述左活动板24上铰接有左拉环25,所述左拉环25通过左弹簧26连接在左活动板24上,所述左活动板24能够在左空腔二22内滑动,通过左接合件23实现限位,所述左弹簧26将左拉环25向左活动板24方向拉紧,
右第四活动杆125的左端设置有右空腔二27,所述右空腔二27上设置有右接合件28,所述右空腔二27内设置有右活动板29,所述右活动板29上铰接有右拉环30,所述右拉环30通过右弹簧31连接在右活动板29上,所述右活动板29能够在右空腔二27内滑动,通过右接合件28实现限位,所述右弹簧31将右拉环30向右活动板29方向拉紧。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将哑铃设计成可以变换成羽毛球架,不仅能够便于收藏运动器材,降低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 哑铃结构示意图;
图2 哑铃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哑铃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 左侧局部示意图;
图5 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6 插入件结构示意图;
图7 左卡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8 右卡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9 左拉扣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0 右拉扣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1 插杆插入插入腔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 羽毛球架结构示意图;
图13 上固定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4 下固定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手柄1、左配重2、右配重3、凸起4、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左内杆119、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右内杆129、插入腔5、滑动腔6、滑槽7、插杆8、推动凸起9、拉绳10、球网11、绕线棍101、手柄102、左凹坑12、左插入件13、右凹坑14、右插入件15、弹子头131、弹簧132、左空腔一16、左接合块17、左卡扣18、右空腔一19、右接合块20、右卡扣21、左空腔二22、左接合件23、左活动板24、左拉环25、左弹簧26、右空腔二27、右接合件28、右活动板29、右拉环30、右弹簧31、滑环32、上固定环33、下固定环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哑铃,所述哑铃具有手柄1,和固定连接在手柄1两侧的左配重2和右配重3,所述手柄上设置凸起4,所述手柄1分为左侧手柄和右侧手柄,
所述左侧手柄由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和左内杆119组成,
所述右侧手柄由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和右内杆129组成。
所述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和左内杆119均为中空杆,所述左固定杆111固定设置在左配重2上,左固定杆111内侧设置有左第一活动杆112,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内侧设置有左第二活动杆113,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4内侧设置有左第四活动杆115,所述左第四活动115内侧设置有左第五活动杆116,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内侧设置有左第六活动杆117,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内侧设置有左第七活动杆118,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内侧设置有左第七活动杆118,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内侧设置有左内杆119,
所述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和右内杆129均为中空杆,所述右固定杆121固定设置在右配重3上,右固定杆121内侧设置有右第一活动杆122,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内侧设置有右第二活动杆123,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4内侧设置有右第四活动杆125,所述右第四活动125内侧设置有右第五活动杆126,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内侧设置有右第六活动杆127,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内侧设置有右第七活动杆128,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内侧设置有右第七活动杆128,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内侧设置有右内杆129。
所述左固定杆111上设置有插入腔5,所述右固定杆121上设置有与插入腔5对应的滑动腔6,所述右固定杆121上设置有滑槽7与滑动腔6连通,所述滑动腔6内设置有插杆8,所述插杆8上设置有推动凸起9,推动推动凸起9,推动凸起9在滑槽7内滑动,所述插杆8从所述滑动腔6内被部分推入进插入腔5,所述滑槽7在推动凸起9移动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
所述左固定杆111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一,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一配合的左插入件一,
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二,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3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二配合的左插入件二,
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3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三,所述左第三活动杆114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三配合的左插入件三,
所述左第三活动杆114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四,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四配合的左插入件四,
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五,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五配合的左插入件五,
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六,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六配合的左插入件六,
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七,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七配合的左插入件七,
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八,所述左第八活动杆119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八配合的左插入件八,
所述右固定杆121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一,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一配合的右插入件一,
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二,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3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二配合的右插入件二,
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3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三,所述右第三活动杆124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三配合的右插入件三,
所述右第三活动杆124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四,所述右第四活动杆125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四配合的右插入件四,
所述右第四活动杆125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五,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五配合的右插入件五,
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六,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六配合的右插入件六,
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七,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七配合的右插入件七,
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八,所述右第八活动杆129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八配合的右插入件八,
所述左配重2具有空腔,在左配重2的空腔内设置有绕线辊101,所述绕线辊101上连接有手柄102,所述绕线辊101上缠绕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一端固定在绕线辊101上,另一端穿过左内杆119的中空部和右内杆129的中空部与右配重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上滑动连接有球网11,所述球网11的上侧两端设置有滑环32,所述滑环32能够在拉绳上滑动,所述球网11能够被塞入进右内杆129的中空部,所述球网11的上侧两端还设置有上固定环33,所述滑环32位于上固定环33之间,所述球网11的下侧两端设置有下固定环34。
左内杆119的右端设置有左空腔一16,所述左空腔一16内设置有左接合块17,所述左接合块17与左卡扣18配合,通过左接合块17与左卡扣18的配合固定左侧上固定环33,
右内杆129的右端设置有右空腔一19,所述右空腔一19内设置有右接合块20,所述右接合块20与右卡扣21配合,通过右接合块20与右卡扣21的配合固定右侧上固定环33,
左第四活动杆115的右端设置有左空腔二22,所述左空腔二22上设置有左接合件23,所述左空腔二22内设置有左活动板24,所述左活动板24上铰接有左拉环25,所述左拉环25通过左弹簧26连接在左活动板24上,所述左活动板24能够在左空腔二22内滑动,通过左接合件23实现限位,所述左弹簧26将左拉环25向左活动板24方向拉紧,
右第四活动杆125的左端设置有右空腔二27,所述右空腔二27上设置有右接合件28,所述右空腔二27内设置有右活动板29,所述右活动板29上铰接有右拉环30,所述右拉环30通过右弹簧31连接在右活动板29上,所述右活动板29能够在右空腔二27内滑动,通过右接合件28实现限位,所述右弹簧31将右拉环30向右活动板29方向拉紧。
如图11所示为上固定环与左接合块和左卡扣连接示意图,将上固定环设置在左空腔一内,按压左卡扣18,使其与左接合块连接,通过这样的操作固定上固定环。右侧也是如此布置。
如图12所示为下固定环连接示意图,首先将左活动板24从左空腔二中向外拉,在左接合件23的限位下,左活动板运动到限位位置,将下固定环34套在左拉环25上,在左弹簧26的拉力下,左拉环25被拉紧,紧靠左活动板24,实现下固定环的固定。右侧也是如此布置。
在哑铃需要变换成网球架时解除插杆8移动到最右侧,将可活动杆向外拉,按上述公开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哑铃,所述哑铃具有手柄(1),和固定连接在手柄(1)两侧的左配重(2)和右配重(3),所述手柄上设置凸起(4),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1)分为左侧手柄和右侧手柄,
所述左侧手柄由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和左内杆(119)组成,
所述右侧手柄由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和右内杆(129)组成;
所述左固定杆(111)、左第一活动杆(112)、左第二活动杆(113)、左第三活动杆(114)、左第四活动杆(115)、左第五活动杆(116)、左第六活动杆(117)、左第七活动杆(118)和左内杆(119)均为中空杆,所述左固定杆(111)固定设置在左配重(2)上,左固定杆(111)内侧设置有左第一活动杆(112),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内侧设置有左第二活动杆(113),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4)内侧设置有左第四活动杆(115),所述左第四活动(115)内侧设置有左第五活动杆(116),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内侧设置有左第六活动杆(117),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内侧设置有左第七活动杆(118),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内侧设置有左第七活动杆(118),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内侧设置有左内杆(119),
所述右固定杆(121)、右第一活动杆(122)、右第二活动杆(123)、右第三活动杆(124)、右第四活动杆(125)、右第五活动杆(126)、右第六活动杆(127)、右第七活动杆(128)和右内杆(129均为中空杆,所述右固定杆(121)固定设置在右配重(3)上,右固定杆(121)内侧设置有右第一活动杆(122),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内侧设置有右第二活动杆(123),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4)内侧设置有右第四活动杆(125),所述右第四活动(125)内侧设置有右第五活动杆(126),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内侧设置有右第六活动杆(127),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内侧设置有右第七活动杆(128),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内侧设置有右第七活动杆(128),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内侧设置有右内杆(129);
所述左固定杆(111)上设置有插入腔(5),所述右固定杆(121)上设置有与插入腔(5)对应的滑动腔(6),所述右固定杆(121)上设置有滑槽(7)与滑动腔(6)连通,所述滑动腔(6)内设置有插杆(8),所述插杆(8)上设置有推动凸起(9),推动推动凸起(9),推动凸起(9)在滑槽(7)内滑动,所述插杆(8)从所述滑动腔(6)内被部分推入进插入腔(5),所述滑槽(7)在推动凸起(9)移动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
所述左配重(2)具有空腔,在左配重(2)的空腔内设置有绕线辊(101),所述绕线辊(101)上连接有手柄(102),所述绕线辊(101)上缠绕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一端固定在绕线辊(101)上,另一端穿过左内杆(119)的中空部和右内杆(129)的中空部与右配重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上滑动连接有球网(11),所述球网(11)的上侧两端设置有滑环(32),所述滑环(32)能够在拉绳上滑动,所述球网(11)能够被塞入进右内杆(129)的中空部,所述球网(11)的上侧两端还设置有上固定环(33),所述滑环(32)位于上固定环(33)之间,所述球网(11)的下侧两端设置有下固定环(34);
左内杆(119)的右端设置有左空腔一(16),所述左空腔一(16)内设置有左接合块(17),所述左接合块(17)与左卡扣(18)配合,通过左接合块(17)与左卡扣(18)的配合固定左侧上固定环(33),
右内杆(129)的右端设置有右空腔一(19),所述右空腔一(19)内设置有右接合块(20),所述右接合块(20)与右卡扣(21)配合,通过右接合块(20)与右卡扣(21)的配合固定右侧上固定环(33),
左第四活动杆(115)的右端设置有左空腔二(22),所述左空腔二(22)上设置有左接合件(23),所述左空腔二(22)内设置有左活动板(24),所述左活动板(24)上铰接有左拉环(25),所述左拉环(25)通过左弹簧(26)连接在左活动板(24)上,所述左活动板(24)能够在左空腔二(22)内滑动,通过左接合件(23)实现限位,所述左弹簧(26)将左拉环(25)向左活动板(24)方向拉紧,右第四活动杆(125)的左端设置有右空腔二(27),所述右空腔二(27)上设置有右接合件(28),所述右空腔二(27)内设置有右活动板(29),所述右活动板(29)上铰接有右拉环(30),所述右拉环(30)通过右弹簧(31)连接在右活动板(29)上,所述右活动板(29)能够在右空腔二(27)内滑动,通过右接合件(28)实现限位,所述右弹簧(31)将右拉环(30)向右活动板(29)方向拉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固定杆(111)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一,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一配合的左插入件一,
所述左第一活动杆(112)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二,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3)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二配合的左插入件二,
所述左第二活动杆(113)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三,所述左第三活动杆(114)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三配合的左插入件三,
所述左第三活动杆(114)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四,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四配合的左插入件四,
所述左第四活动杆(115)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五,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五配合的左插入件五,
所述左第五活动杆(116)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六,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六配合的左插入件六,
所述左第六活动杆(117)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七,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七配合的左插入件七,
所述左第七活动杆(118)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左凹坑八,所述左第八活动杆(119)的上设置有与左凹坑八配合的左插入件八,
所述右固定杆(121)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一,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一配合的右插入件一,
所述右第一活动杆(12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二,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3)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二配合的右插入件二,
所述右第二活动杆(123)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三,所述右第三活动杆(124)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三配合的右插入件三,
所述右第三活动杆(124)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四,所述右第四活动杆(125)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四配合的右插入件四,
所述右第四活动杆(125)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五,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五配合的右插入件五,
所述右第五活动杆(126)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六,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六配合的右插入件六,
所述右第六活动杆(127)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七,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七配合的右插入件七,
所述右第七活动杆(128)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右凹坑八,所述右第八活动杆(129)的上设置有与右凹坑八配合的右插入件八。
CN201811318610.0A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哑铃 Active CN109395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8610.0A CN109395313B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哑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8610.0A CN109395313B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哑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5313A CN109395313A (zh) 2019-03-01
CN109395313B true CN109395313B (zh) 2020-09-25

Family

ID=6547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8610.0A Active CN109395313B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哑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531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2726Y (zh) * 2006-02-13 2007-06-20 隋时 乒乓球网架
CN201067291Y (zh) * 2007-02-12 2008-06-04 张文巨 收折式挂衣架
CN201108090Y (zh) * 2007-10-25 2008-09-03 谭崇伟 一种用于折合工具中的扣环
CN103590658A (zh) * 2012-08-15 2014-02-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垂直展开的齐平门把手
CN206631072U (zh) * 2017-04-10 2017-11-1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可作为羽毛球网架的哑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2726Y (zh) * 2006-02-13 2007-06-20 隋时 乒乓球网架
CN201067291Y (zh) * 2007-02-12 2008-06-04 张文巨 收折式挂衣架
CN201108090Y (zh) * 2007-10-25 2008-09-03 谭崇伟 一种用于折合工具中的扣环
CN103590658A (zh) * 2012-08-15 2014-02-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垂直展开的齐平门把手
CN206631072U (zh) * 2017-04-10 2017-11-1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可作为羽毛球网架的哑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5313A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1890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kit and method
CN109395313B (zh) 一种哑铃
CN205494820U (zh) 一种深蹲锻炼装置
CN204619290U (zh) 体能训练器
CN208031749U (zh) 一种户外体育健身器材
CN109224374B (zh) 一种哑铃
CN206823066U (zh) 一种便携式握力器
CN206167781U (zh) 一种健身器材
CN210963712U (zh) 户外扩胸训练器
CN209270730U (zh) 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
CN211132881U (zh) 一种田径比赛训练用腿部锻炼器
CN208838981U (zh) 用于平卧两用健身的运动器械
CN210020996U (zh) 一种大学体育室内健身器
CN211513266U (zh) 综合训练器的配重系统
CN209254044U (zh) 一种格斗训练胶管拉力器
CN210812296U (zh) 一种腰腿部柔韧性训练用双位腿部按摩器
CN210612836U (zh) 一种乒乓球练习器
CN205323120U (zh) 一种户外双人用臂力健身器
CN205796402U (zh) 组合式臂力训练器
CN215310076U (zh) 一种可调式倒立机
CN219149145U (zh) 一种防断裂防崩杠铃杆
CN212090685U (zh) 一种防滑型安全系数高的健身哑铃
CN214319032U (zh) 一种可调节的瑜伽柱
CN212730352U (zh) 一种儿童保健用康复锻炼装置
CN111097151B (zh) 一种可变式多功能幼儿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8

Address after: 243000 Anhui city of Ma'ansh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at 1669 North Road Huo sparkle Building No. 2

Applicant after: MAANSHAN NIUZE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00 Anhui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uilding 201, 66, No. 3, Huxi Road,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AANSHAN MUJ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North side of Yanjie Building, No. 26, Yufeng Garden, Laiwu High tech Zone, Jinan, Shandong 2500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Weit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00 2, 1669 north section of Huo Li Shan Road, Ma'anshan high tech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MAANSHAN NIUZE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