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8262B -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8262B
CN109388262B CN201710662277.4A CN201710662277A CN109388262B CN 109388262 B CN109388262 B CN 109388262B CN 201710662277 A CN201710662277 A CN 201710662277A CN 109388262 B CN109388262 B CN 109388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touch
touch signal
signal
touch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22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8262A (zh
Inventor
胡少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tch Mobile Drive Co
Original Assignee
Dutch Mobile Driv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tch Mobile Drive Co filed Critical Dutch Mobile Drive Co
Priority to CN2017106622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8262B/zh
Priority to TW106128260A priority patent/TWI668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8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8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8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误触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为防误触区域,该防误触区域是指电子设备不回应所述触摸屏的触控信号的区域,该方法包括:侦测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控信号;当侦测到第一触控信号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当该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该触摸屏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及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该第二区域时,将所述第二区域也设置为该防误触区域。本发明可有效防止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误触操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来讲,单手操作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设备对用户而言是常见的操作方式。然而现行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大,其外观也趋向无边框设计,单手操作电子设备容易导致误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有效防止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误触操作。
鉴于以上内容,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防误触方法,可有效防止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误触操作。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的第一区域为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防误触区域是指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不回应所述触摸屏的触控信号的区域;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多个模块包括: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控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当侦测到第一触控信号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将所述第二区域也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
优选地,所述设置模块还设置所述触摸屏上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二区域且不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
优选地,所述设置模块还根据所述触摸屏的使用模式改变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触摸屏上的位置。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没有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时,所述判断模块还判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其中: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功能;及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也没有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执行模块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区域也被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时,所述侦测模块还进一步侦测所述触摸屏是否还接收到第二触控信号,其中:当所述触摸屏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功能;当所述触摸屏还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是否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也不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及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没有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而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所述防误触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摸屏上的第一区域为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防误触区域是指所述电子设备不回应所述触摸屏的触控信号的区域,该方法包括:侦测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控信号;当侦测到第一触控信号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及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将所述第二区域也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设置所述触摸屏上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二区域且不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根据所述触摸屏的使用模式改变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触摸屏上的位置。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没有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时,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判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其中: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功能;及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也没有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区域也被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时,该方法还包括步骤:进一步侦测所述触摸屏是否还接收到第二触控信号,其中:当所述触摸屏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功能;当所述触摸屏还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是否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也不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及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没有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而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电子设备响应用户的误触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设备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防误触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3A是本发明防误触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确定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C是本发明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的第一实施例。
图4B是本发明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的第二实施例。
图4C是本发明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的第三实施例。
图4D是本发明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的第四实施例。
图5A举例说明触控信号的触控位置同时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图5B举例说明触控信号的触控位置同时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
图5C举例说明触控信号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时分别对应不同的翻页按钮。
图6-7举例说明提示用户触摸触摸屏上显示的图形。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设备 1
处理器 10
触摸屏 11
存储器 12
防误触系统 120
设置模块 121
检测模块 122
判断模块 123
执行模块 124
左边缘 111、113
右边缘 112、114
第一区域 41
第二区域 42
第三区域 43
图形 2、3
扇形 411、412
左角落 115、117
右角落 116、11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电子设备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器10、触摸屏11、存储器12以及重力感应器(G-Sensor)13。上述各个元件之间电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所述处理器10可以为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或其他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
所述触摸屏11用于提供一个交互界面以实现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1的交互。
所述存储器12可以是电子设备1本身的内存,也可以是外部存储器,如智能媒体卡(Smart Media Card)、安全数字卡(Secure Digital Card)、快闪存储器卡(Flash Card)等。
所述重力感应器13可以用于感测所述电子设备1的使用模式,该使用模式包括横屏模式和竖屏模式。
本实施例中,防误触系统120安装并运行于所述电子设备1中,所述防误触系统12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2中,并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执行,以防止电子设备1响应用户对所述触摸屏11的误触操作。例如,所述防误触系统120被分割成设置模块121、检测模块122、判断模块123以及执行模块124。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能够完成一特定功能的程序段,比程序更适合用于描述软件在电子设备1中的执行过程,关于各模块的详细功能将结合图3A-3B的流程图作具体描述。
参阅图3A所示,是本发明防误触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根据不同需求,该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或合并。
步骤301,设置模块121根据所述触摸屏11当前的使用模式将所述触摸屏11的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模块121可以调用所述重力感应器13来感测所述触摸屏11当前的使用模式是横屏模式还是竖屏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模块121根据所述触摸屏11的使用模式将所述触摸屏11的显示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41、第二区域42,以及第三区域43。所述设置模块121设置所述第一区域41为防误触区域。所述防误触区域可以定义为所述电子设备1不响应所述触摸屏11的触控信号的区域,即不执行触控位置位于该防误触区域的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参阅图4A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屏11当前的使用模式是竖屏模式时,所述设置模块121将所述第一区域41设置在该触摸屏11处于竖屏模式时的左边缘111和右边缘112。所述第二区域42与所述第一区域41为相邻区域。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为具有预设形状及大小的区域,例如可以是具有指定长度和宽度的矩形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大小或具有不同的形状及大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区域43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为相邻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2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之间。所述第二区域42区隔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不相邻。该第三区域43可以是指所述触摸屏11的显示区域上除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之外的其他区域。
参阅图4B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屏11当前的使用模式是横屏模式时,所述设置模块121将所述第一区域41设置在该触摸屏11处于横屏模式时的左边缘113和右边缘11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该触摸屏11处于横屏模式时的左边缘113和右边缘114也即分别是该触摸屏11处于竖屏模式时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第二区域42与所述第一区域41为相邻区域。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为具有预设形状及大小的区域,例如可以是具有指定长度和宽度的矩形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大小或具有不同的形状及大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区域43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为相邻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2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之间。所述第二区域42区隔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不相邻。该第三区域43可以是指所述触摸屏11的显示区域上除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之外的其他区域。
参阅图4C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屏11当前的使用模式是竖屏模式时,所述设置模块121将所述第一区域41设置在该触摸屏11处于竖屏模式时的左角落115和右角落116。所述第一区域41为具有预设形状及大小的区域,例如可以是图中所示的圆心角为90度的具有第一指定半径(例如1厘米)的扇形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2与所述第一区域41为相邻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2为具有预设形状及大小的区域,例如,所述第二区域42是指圆心角为90度的具有第二指定半径(例如1.5厘米)的扇形区域411上除去所述第一区域41的其他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区域43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为相邻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2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之间。所述第二区域42区隔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不相邻。该第三区域43可以是指所述触摸屏11的显示区域上除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之外的其他区域。
参阅图4D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屏11当前的使用模式是横屏模式时,所述设置模块121将所述第一区域41设置在该触摸屏11处于横屏模式时的左角落117和右角落118。所述第一区域41为具有预设形状及大小的区域,例如可以是图中所示的圆心角为90度的具有所述第一指定半径(例如1厘米)的扇形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2与所述第一区域41为相邻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2为具有预设形状及大小的区域,例如,所述第二区域42是指圆心角为90度的具有所述第二指定半径(例如1.5厘米)的扇形区域412上除去所述第一区域41的其他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区域43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为相邻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2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之间。所述第二区域42区隔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区域41与所述第三区域43不相邻。该第三区域43可以是指所述触摸屏11的显示区域上除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之外的其他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为清楚说明本发明,在图4A-4B中将所述第二区域42以灰色颜色填充标识,在图4C-4D中将所述第一区域41、第二区域42分别以不同深度的灰色颜色填充标识,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了解本发明对所述显示区域的划分。因此,本发明图4A-4D以及其他图档中所例举的对所述触摸屏11的显示区域的划分不应当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可以由开发所述防误触系统120的研发人员预先设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由所述设置模块121通过引导用户来设定该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具体请参后面对图3B和3C的介绍。
步骤302,侦测模块122侦测所述触摸屏11上的触控信号。为清楚说明本发明,以下称该触控信号为“第一触控信号”。
步骤303,所述判断模块123于所述侦测模块122侦测到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不是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时,执行步骤304。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时,执行步骤305。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时,所述判断模块123仍然判定该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是指生成该第一触控信号时所触碰到触摸屏11上的区域涉及所述第一区域41还涉及其他区域例如所述第二区域42及/或所述第三区域43。
例如参阅图5A所示,假设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为图中所述的"a"区域,由于该"a"区域同时位于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中,即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所述判断模块123则可仍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此时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不是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时,所述执行模块124确定该第一触控信号为有效信号。所述执行模块124响应该第一触控信号,执行该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步骤305,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时,所述判断模块123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42。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没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42时,执行步骤306。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位于所述第二区域42时,执行步骤30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触控信号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和所述第二区域42是指该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
仍然参阅图5A所示,由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a"区域同时位于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中,那么所述判断模块123可以判断得出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位于所述第二区域42,此时执行步骤307。
请再参阅图5B所示,假设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为点"b"和点"c",即该第一触控信号为同时触摸点"b"和点"c"所产生的多点触控信号。由于点"b"仅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点"c"仅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换句话来讲,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仅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三区域43,则所述判断模块124可判断得出该第一触控信号没有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42,此时执行步骤306。
步骤306,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没有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42时,所述判断模块123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时,执行步骤3061。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没有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时,执行步骤3062。
步骤3061,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时,所述执行模块124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内的功能。
例如,仍然参阅图5B所示,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为点"b"和点"c",由于点"b"仅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点"c"仅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所述执行模块124则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内的功能,即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对应于触控点"c"的功能。例如,假设当前所述触摸屏11显示的是一本电子书,该触摸屏11在所述触控点"b"处显示的是该电子书的第一超级链接,该触摸屏11在所述触控点"c"处显示的是该电子书的第二超级链接,所述执行模块124则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内的功能即打开显示在触控点"c"处的该第二超级链接。
步骤3062,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没有位于所述第三区域43时,所述执行模块124确定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仅位于所述第一区域41(即防误触区域)。所述执行模块124不响应该第一触控信号,即不执行该第一触控信号的功能。
步骤307,所述设置模块121将所述第二区域42也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即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当前都被设置为了所述防误触区域。执行完步骤307后,执行步骤308。
步骤308,所述侦测模块122侦测所述触摸屏11是否还接收到其他触控信号。为清楚说明本发明,以下简称该其他触控信号为“第二触控信号”。若所述侦测模块122没有侦测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执行步骤3081。若所述侦测模块122还侦测到了第二触控信号,执行步骤308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可以是指所述侦测模块122侦测到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之后所侦测到的新的触控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可以是指所述侦测模块122侦测到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之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所侦测到的新的触控信号。例如,该第二触控信号可以是指所述侦测模块122侦测到所述第一触控信号后的5秒内所侦测到的新的触控信号。
步骤3081,当所述侦测模块122没有侦测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所述执行模块124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二区域42内的功能。例如参阅图5C所示,假设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触控位置为"a"区域,所述触摸屏11在所述"a"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41(即图5C中所示的"a"区域的左半部分)内显示的是所述电子书的一个翻页按钮例如“上一页”,在所述"a"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42(即图5C中所示的"a"区域的右半部分)内显示的是所述电子书的另一个翻页按钮例如“下一页”,则当所述侦测模块122没有侦测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所述执行模块124执行该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二区域42内的功能,例如,将所述电子书从当前页面翻到下一页。
步骤3082,当所述侦测模块122还侦测到了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所述判断模块123判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是否位于当前所设置的防误触区域(即所述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所对应的区域)。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没有位于当前所设置的防误触区域时,执行步骤30821。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位于当前所设置的防误触区域时,执行步骤30822。
步骤30821,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没有位于当前所设置的防误触区域时,所述执行模块124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而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步骤30822,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位于当前所设置的防误触区域时,所述执行模块124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也不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参阅图3B所示,是本发明确定所述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根据不同需求,该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或合并。
步骤3011,所述设置模块121在所述触摸屏11上的指定位置显示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并提示用户触摸该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模块121可以在所述触摸屏11上的任意位置显示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6所示,所述设置模块121可以在所述触摸屏11的上左角落1111和上右角落1112分别显示一个圆状图形2和3。所述设置模块121还在所述触摸屏11上发出一条提示,提示用户触摸上述显示的图形例如提示用户触摸所述圆状图形2。
步骤3012,所述设置模块121检测用户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时所产生的触摸面积,该触摸面积是指用户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时,用户的手指在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上所产生的触摸面积。
步骤3013,所述设置模块121根据上述检测到的触摸面积确定所述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设置模块121在所述触摸屏11上仅显示了一个图形时,所述设置模块121将用户连续触摸该图形多次(例如5次、8次)分别所产生的触摸面积中最大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
例如,用户连续触摸该图形5次,其中,用户第4次触摸该图形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最大,则所述设置模块121将用户第4次触摸该图形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设置模块121在所述触摸屏11上显示了多个图形时,所述设置模块121可以将用户分别触摸该多个图形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中最大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
例如,假设所述设置模块121在所述触摸屏11上显示了所述图形2和3,用户触摸所述图形2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大于用户触摸所述图形3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那么所述设置模块121则可将用户触摸所述图形2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设置为所述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
参阅图3C所示,是本发明调节所述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根据不同需求,该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或合并。
步骤4011,所述设置模块121在所述触摸屏11上的指定位置显示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并提示用户触摸该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模块121可以在所述触摸屏11上的任意位置显示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7所示,所述设置模块121可以在所述触摸屏11的上左角落1114和上右角落1115分别显示一个圆状图形4和5。所述设置模块121还在所述触摸屏11上发出一条提示,提示用户触摸上述显示的图形例如提示用户触摸所述圆状图形4。
步骤4012,所述设置模块121检测用户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时所产生的触摸面积,该触摸面积是指用户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时,用户的手指在所述第一区域41上所产生的触摸面积。
步骤4013,所述设置模块121根据上述检测到的触摸面积确定所述第一区域41的目标面积,并将该第一区域41的面积大小调整为所述目标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设置模块121在所述触摸屏11上仅显示了一个图形时,所述设置模块121将用户连续触摸该图形多次(例如5次、8次)分别所产生的触摸面积中最大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41的目标面积。
例如,用户连续触摸该图形5次,其中,用户第4次触摸该图形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最大,则所述设置模块121将用户第4次触摸该图形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41的目标面积。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设置模块121在所述触摸屏11上显示了多个图形时,所述设置模块121可以将用户分别触摸该多个图形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中最大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41的目标面积。
例如,假设所述设置模块121在所述触摸屏11上显示了所述图形4和5,用户触摸所述图形2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大于用户触摸所述图形4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那么所述设置模块121则可将用户触摸所述图形4时所对应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41的目标面积。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
触摸屏,该触摸屏上的第一区域为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防误触区域是指所述电子设备不回应所述触摸屏的触控信号的区域;
存储器;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多个模块包括:
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控信号;
判断模块,用于当侦测到第一触控信号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
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将所述第二区域也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
所述侦测模块还用于侦测所述触摸屏是否还接收到第二触控信号;
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触摸屏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功能;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触摸屏还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是否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及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没有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而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及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包括:在所述触摸屏上的指定位置显示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并提示用户触摸该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检测用户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时所产生的触摸面积,该触摸面积是指用户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时,用户的手指在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上所产生的触摸面积;及根据检测到的触摸面积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面积,并将该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调整为所述目标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设置所述触摸屏上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二区域且不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根据所述触摸屏的使用模式改变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触摸屏上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没有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时,所述判断模块还判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其中:
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功能;及
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也没有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所述执行模块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区域也被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时,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也不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模块将用户连续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多次分别所产生的触摸面积中最大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面积。
7.一种防误触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摸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为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防误触区域是指所述电子设备不回应所述触摸屏的触控信号的区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侦测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控信号;
当侦测到第一触控信号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时,判断该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
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时,将所述第二区域也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
侦测所述触摸屏是否还接收到第二触控信号;
当所述触摸屏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功能;
当所述触摸屏还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是否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
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没有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而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及
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包括:在所述触摸屏上的指定位置显示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并提示用户触摸该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检测用户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时所产生的触摸面积,该触摸面积是指用户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时,用户的手指在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上所产生的触摸面积;及根据检测到的触摸面积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面积,并将该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调整为所述目标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设置所述触摸屏上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相邻于所述第二区域且不相邻于所述第一区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触摸屏的使用模式改变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触摸屏上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没有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时,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是否还同时位于第三区域,其中:
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还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时,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功能;及
当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也没有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区域也被设置为所述防误触区域时,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位于当前所设置的所述防误触区域时,不执行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也不执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
将用户连续触摸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形状的图形多次分别所产生的触摸面积中最大的触摸面积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目标面积。
CN201710662277.4A 2017-08-04 2017-08-04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Active CN109388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2277.4A CN109388262B (zh) 2017-08-04 2017-08-04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TW106128260A TWI668604B (zh) 2017-08-04 2017-08-21 電子設備及防誤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2277.4A CN109388262B (zh) 2017-08-04 2017-08-04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8262A CN109388262A (zh) 2019-02-26
CN109388262B true CN109388262B (zh) 2022-03-18

Family

ID=6541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2277.4A Active CN109388262B (zh) 2017-08-04 2017-08-04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8262B (zh)
TW (1) TWI6686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4847B (zh) * 2019-12-14 2021-05-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68A (zh) * 2010-04-26 2011-11-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与便携式装置
CN104881188A (zh) * 2014-09-14 2015-09-02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我检测功能的智能设备表面贴膜
CN105117155A (zh) * 2015-08-03 2015-12-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方法
CN106681554A (zh) * 2016-12-16 2017-05-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43724A (zh) * 2016-12-30 2017-06-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防误触装置及方法、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9574B (zh) * 2010-05-28 2016-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其操作方法
TW201415324A (zh) * 2010-09-13 2014-04-16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具有防止誤觸觸控板的筆記型電腦、手機及輸入裝置
KR20120109027A (ko) * 2011-03-24 2012-10-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터치 오동작 방지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64067B (zh) * 2011-12-19 2016-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判断触摸输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TW201443763A (zh) * 2013-05-14 2014-11-16 Acer Inc 誤觸識別方法與裝置
CN105183213B (zh) * 2015-08-04 2018-06-12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防误触方法
CN105975160A (zh) * 2016-05-26 2016-09-2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及终端
CN106775084B (zh) * 2016-12-16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55783A (zh) * 2016-12-16 2017-06-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08263A (zh) * 2016-12-16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75086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68A (zh) * 2010-04-26 2011-11-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与便携式装置
CN104881188A (zh) * 2014-09-14 2015-09-02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我检测功能的智能设备表面贴膜
CN105117155A (zh) * 2015-08-03 2015-12-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方法
CN106681554A (zh) * 2016-12-16 2017-05-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43724A (zh) * 2016-12-30 2017-06-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防误触装置及方法、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8604B (zh) 2019-08-11
CN109388262A (zh) 2019-02-26
TW201910990A (zh) 201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275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US100425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esent multiple frames on a touch screen
US9377893B2 (en) Touchscreen device with grip sensor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WO2018107897A1 (zh) 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08615B (zh) 指纹识别功能开启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150062032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creen adjus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CN109117013B (zh) 电子设备、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US1042994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AU2017203910B2 (en) Glove touch detection
US20110102333A1 (en) Detection of Gesture Orientation on Repositionable Touch Surface
US20150362959A1 (en) Touch Screen with Unintended Input Prevention
US10591992B2 (en) Simulation of control areas on touch surface using haptic feedback
CN107506092B (zh) 一种输入控制方法和终端
EP3640783B1 (en) Touch operation response method and device
US967860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terface based on bending
CN107135660B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583903B (zh) 一种防止触摸误操作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EP3018566A1 (en) Handheld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input area thereon
CN109388262B (zh)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EP3647921A1 (en) Touch assembly, apparatus, and touch method
CN103914228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触摸屏的操作方法
US20160252985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737882A (zh) 电子设备及屏下指纹启用方法
CN103543933A (zh) 一种选择文件的方法及触摸终端
US10338726B2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ifferent touch for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4

Address after: 42nd floor, 63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2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Chaoji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2 / F and 4-5 / F, building 2, Yingbo company workshop, Donghuan 2nd Road, Longhua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InFoucus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4

Address after: 238 helicoburg Road,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Applicant after: Dutch mobile drive Co.

Address before: 42nd floor, 63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2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haojie Communicatio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