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9196A - 网口poe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监控系统及供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口poe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监控系统及供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9196A
CN109379196A CN201811195475.5A CN201811195475A CN109379196A CN 109379196 A CN109379196 A CN 109379196A CN 201811195475 A CN201811195475 A CN 201811195475A CN 109379196 A CN109379196 A CN 109379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network interface
module
signal
p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54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9196B (zh
Inventor
卢招庆
武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954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9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9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9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9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9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OE供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网口POE供电电路、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安防监控系统及网口POE供电方法;网口POE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网口模块、第二网口模块、供电模块、控制模块、极性转换模块及PD模块;第一网口模块与第一POE设备连接,第二网口模块与第二POE设备连接;当第一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出至第一网口模块时,供电模块将直流电能通过第二网口模块传输至第二POE设备;当第二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第二网口模块时,供电模块将直流电能通过第一网口模块传输至第一POE设备;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必须区分网口是输入节点还是输出节点,兼容性较低、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Description

网口POE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监控系统及供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OE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口POE供电电路、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安防监控系统及网口POE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POE(Power Over Ethernet,以太网)供电方式逐渐在网络终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POE供电可以为网络终端提供通信信号的同时,还能为网络终端提供直流供电,以维持网络终端的正常通信功能;并且在POE供电方式中,通信信号的传输介质低廉,适应范围较广,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网络终端之间的通信互联,极大地减少了网络终端之间的布线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因此在目前的以太网通信系统中,POE供电已经成为网络终端的最主要供电方式。
由于网络通信系统日渐趋于复杂化和集成化,网络数字通信系统往往包括大集群的网络终端;以红外夜视网络摄像机为例,由于在一个较广的监控区域,该监控区域往往包含多个网络摄像机,为了多个网络摄像机能够同时保持工作状态,并且不同的网络摄像机之间能够实现通信互联,技术人员采用双网口网络摄像机实现POE级联供电,每一个摄像机包含两个网口,一个网口作为输入节点,另一个网口作为输出节点,不同摄像机之间首尾连接,以形成“手拉手式组网”,电源信号能够从输入节点传输至输出节点,并实现多个POE摄像机的级联供电,所有的网络摄像机都能够接入直流电能,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相比于传统供电方式,多个网络摄像机采用级联的POE供电方式,可实现更远的监控距离,使网络监控系统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然而在传统的网口级联供电方式中,不同的网口之间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需要区分每一个网口是输入节点还是输出节点,直流电源也只能从输入节点流入然后从输出节点输出;在实际的组网连接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按照特定的信号流向来设计两个不同的网口连接关系,导致网口POE供电电路的兼容性较低,加大了电路制作步骤复杂性,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降低了网口POE供电电路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口POE供电电路、级联POE供电电路、安防监控系统及网口POE供电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POE供电电路采用双网口进行级联供电时,必须区分每一个网口是输入节点还是输出节点,网口POE供电电路的兼容性较低,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口POE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网口模块、第二网口模块、供电模块、控制模块、极性转换模块以及PD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一POE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二POE设备连接,所述供电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网口模块与所述第二网口模块之间,并且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极性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极性转换模块之间,所述极性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网口模块、所述第二网口模块以及所述PD模块连接;
当所述第一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网口模块时,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一PD电源信号,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PD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并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所述供电模块根据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口模块,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网口模块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POE设备;
当所述第二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网口模块时,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二PD电源信号,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PD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并生成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所述供电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并且通过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POE设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POE设备,每一个所述POE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安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POE网络摄像机,每一个所述POE网络摄像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POE网络摄像机通过所述网口POE供电电路进行级联供电以及网络通讯。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网口POE供电方法,POE设备包括第一网口模块和第二网口模块,所述第一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一POE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二POE设备连接,所述网口POE供电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和所述第二网口模块的供电状态;
若所述第一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则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一PD电源信号,对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根据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网口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二POE设备;
若所述第二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网口模块,则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二PD电源信号,对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网口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一POE设备。
上述网口POE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网口模块、第二网口模块、供电模块、控制模块、极性转换模块以及PD模块,第一网口模块与相邻的第一POE设备连接,第二网口模块与相邻的第二POE设备连接,其中POE设备既可以通过第一网口模块接入直流电源也可以通过第二网口模块接入直流电源,若所述POE设备通过第一网口模块接入直流电源,则通过极性转换模块对该直流电源进行转换后即可向PD模块进行供电,通过该PD模块向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电能,以驱动用电负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若通过控制模块检测得到:第一网口模块作为电源输入端,第二网口模块作为电源输出端,那么通过第二网口模块将直流电源传输至第二POE设备中,以实现不同POE设备之间的电源传输;与此类似,若所述POE设备通过第二网口模块接入直流电源,则控制模块检测得到:第一网口模块作为电源输出端,第二网口模块作为电源输入端,则通过第一网口模块将直流电源传输至第一POE设备中;进而本发明中的网口POE供电电路既能够通过极性转换模块向PD模块进行直流供电,也能够通过两个网口模块(包括第一网口模块和第二网口模块)向相邻POE设备中的网口进行供电,实用性较强;并且本发明中的两个网口模块既可以作为电源输入端也可以作为电源输出端,技术人员使用所述网口实现级联供电时,无需区分POE设备中的网口属于电源输入端还是电源输出端,网口POE供电电路可在两个网口模块之间实现自动切换,第一网口模块和第二网口模块无差别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降低了网口的级联供电成本,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网口POE供电电路必须区分网口是输入节点还是输出节点,网口POE供电电路的兼容性较低,网口级联供电的成本较高,使用便捷性较差,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口POE供电电路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通讯变压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性转换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性转换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防监控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口POE供电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该网口POE供电电路10包括:第一网口模块101、第二网口模块102、供电模块103、控制模块104、极性转换模块105以及PD模块106;其中,第一网口模块101与相邻的第一POE设备20连接,第二网口模块102与相邻的第二POE设备30连接,供电模块103连接在第一网口模块101与第二网口模块102之间,并且供电模块103与极性转换模块105连接,控制模块104连接在供电模块103与极性转换模块105之间,极性转换模块105与第一网口模块101、第二网口模块102以及PD模块106连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POE设备20、网口POE供电电路10以及第二POE设备30依次相邻连接,并且不同的网口之间能够实现电源信号以及通信信号的互联;当多个POE设备进行级联供电时,网口POE供电电路10在与第一POE设备20和第二POE设备30进行电源级联的过程中,第一POE设备20或者第二POE设备30可向网口POE供电电路10输入POE电源,以驱动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或者第二网口模块102接入POE电源时,POE电源在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中流向并不相同;根据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中POE电源的流向分为两种电源传输模式:第一电源传输模式和第二电源传输模式,其中这两种电源传输模式具体如下所示:
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中,第一网口模块101作为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电源输入端,第二网口模块102作为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电源输出端,即POE电源从第一网口模块101流入,并从第二网口模块102流出,以实现相邻POE设备之间的电源级联;具体结合图1,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时,第一POE设备20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第一网口模块101,其中电源输入信号包含POE供电电能,则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可接入POE电源,以实现自身的供电;第一网口模块101将电源输入信号传输至极性转换模块105,极性转换模块105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一PD电源信号,其中通过极性转换模块105改变电源输入信号的电压极性,以使得第一PD电源信号具有统一的电源极性,提高第一PD电源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兼容性,通过该第一PD电源信号能够向本设备后级电路以及第二POE设备30进行供电;极性转换模块105分别将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PD模块106和控制模块104,通过第一PD电源信号向PD模块106进行供电,由于PD模块106外接用电负载,进而通过PD模块106可向用电负载提供稳定的电能,以实现用电负载的上电操作,通过PD模块106可保障用电负载能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中;控制模块104对第一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其中控制模块104具有信号的功能转换以及信号来源识别的作用,当控制模块104输出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时,通过该第二电源使能信号能够控制供电电路模块的通断状态;控制模块104将第二电源使能信号传输至供电模块103中,供电模块103根据第二电源使能信号将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二网口模块102,并且通过第二网口模块102将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二POE设备30中;由于供电模块103与极性转换模块105连接,通过第二电源使能信号能够控制供电模块103的电源传输状态,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中时,供电模块103从极性转换模块105接入第一PD电源信号,并且供电模块103通过第二网口模块102将该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二POE设备30中,网口POE供电电路10将POE电源传输至第二POE设备30中,从而在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下,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二网口模块102将POE电源传输至第二POE设备30中,以实现相邻网口之间的电源传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D模块106为PD电路或者DC-DC转换电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PD电路和所述DC-DC转换电路属于本领域中已有的电路模块。
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电源传输模式,第一网口模块101作为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电源输出端,第二网口模块102作为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电源输入端,即POE电源从第二网口模块102流入,从第一网口模块101流出,以实现相邻网口之间的电源传输;具体结合附图1,第二POE设备30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第二网口模块102,第二网口模块102将电源输入信号传输至极性转换模块105,极性转换模块105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二PD电源信号,以增强第二PD电源信号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极性转换模块105将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PD模块106和控制模块104,由于第二PD电源信号包含供电电能,进而通过第二PD电源信号能够使PD模块106执行上电操作,以驱动用电负载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控制模块104对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通过控制模块104能够对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功能转换,进而通过控制模块104所输出的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具有供电电路模块通断的控制功能;控制模块104将第一电源使能信号传输至供电模块103,通过第一电源使能信号能够驱动供电模块103实现电源传输的功能,供电模块103根据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将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一网口模块101,并且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将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一POE设备20中,进而实现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一POE设备20之间的电源传输;因此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中时,网口POE供电电路10能够将POE电源传输至第一POE设备20中,不同的网口之间能够实现电源的互联。
在本实施例中,网口POE供电电路10能够兼容第一电源传输模式和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两个网口模块既可以作为电源输出端也可以作为电源输入端,以实现多个双网口POE设备之间的电源级联,兼容性极强,操作简便;进而在所述POE供电电路10中,无需区分网口模块(包括第一网口模块101和第二网口模块102)属于电源输入端还是属于电源输出端;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中接入电源输入信号既可来自于第一POE设备20也可来自于第二POE设备30,本实施例中的网口POE供电电路10都能够实现相应的电能传输的功能;具体的,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应用在不同的电源传输模式下时,无论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POE电源是来源于第一网口模块101还是来源于第二网口模块102,极性转换模块105都能将电源输入信号转换为稳定的PD电源信号(第一PD电源信号或者第二PD电源信号),通过PD电源信号对PD模块106进行上电操作,同时控制模块104根据PD电源信号能够识别出: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中的POE电源是来源于第一网口模块101还是来源于第二网口模块102,并且控制模块104根据识别的结果生成电源使能信号(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通过电源使能信号控制供电模块103的供电状态,进而使供电模块103将POE电源通过相应的网口模块(第一网口模块101或者第二网口模块102)传输至相邻的POE设备(第一POE设备20或者第二POE设备30)中,进而本实施例中的网口POE供电电路10能够从相邻的一POE设备接入POE电源,以实现自身的供电,又能够将POE电源传输至相邻的另一POE设备中,两个网口模块的POE电源输入输出能够实现自动切换,两个网口模块无区别使用,兼容性极强,简化了本实施例中网口级联的电路布线结构,实现了多个双网口POE设备的级联供电,极大地降低了网口的级联供电成本,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用户无需按照POE电源的流向来预先设置网口级联的电路结构,操作步骤简便,兼容性极强,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中,实用价值较高,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中POE供电电路采用双网口级联的供电方式时,必须区分网口是输入节点还是输出节点,POE电源也只能够从输入节点传输至输出节点,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POE供电电路的兼容性较低,电路级联供电成本较高的问题。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网口模块101包括:第一以太网端口和第一通讯变压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以太网端口为RJ45端口,第一通讯变压器的型号为:S16002G,其中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讯变压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电路结构示意,结合图2和图3,第一通讯变压器的CT4管脚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通讯变压器的CT3管脚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共接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GND,第一通讯变压器的CT1管脚接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一通讯变压器的CT2管脚接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和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共接于地GND;其中,第一通讯变压器的CT4管脚和第一通讯变压器的CT3管脚为第一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中心抽头引脚,第一通讯变压器的CT1管脚和第一通讯变压器的CT2管脚为第一通讯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中心抽头引脚;第一通讯变压器的TRX1+管脚和TRX1-管脚作为一组信号线对,TRX2+管脚和TRX2-管脚作为另一组信号线对,该第一通讯变压器的TRX1+管脚、TRX1-管脚、TRX2+管脚以及TRX2-管脚用于与第一以太网端口连接,进而实现第一通讯变压器与第一以太网端口之间的信号双向传输;第一通讯变压器的TRD1+管脚和TRD1-管脚作为一组信号线对,第一通讯变压器的TRD2+管脚和TRD2-管脚作为一组信号线对,其中第一通讯变压器通过TRD1+管脚、TRD1-管脚TRD2+管脚以及TRD2-管脚与第一交换芯片的通信管脚连接,进而实现第一通讯变压器与第一交换芯片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第一交换芯片具有网络通信的功能,不同的网口之间能够通过第一交换芯片实现高效的信号传递,通过第一交换芯片可增加网口之间的网络通信能力;其中第一以太网端口包括网口信号线对和网口空闲线对,以图3中所示出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电路结构为例,第一以太网端口的信号线对1&2、3&6为网口信号线对,技术人员可任意选取其中一组网口信号线对(比如1&2)作为网路信号发送端,另一组网口信号线对(比如3&6)作为网络信号接收端,以实现网络通信;第一以太网端口的信号线对4&5、7&8属于网口空闲线对,其中网口空闲线对或者网口信号线对都可作为网口电源线对,网口通过该网口电源线对接入POE电源,以实现自身的上电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通过第一通讯变压器与第一交换芯片耦合连接,以实现网口之间的网络通讯互联,进而不同的网口能够通过第一交换芯片进行信号的交互传输,通信效率极高,本实施例中的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一交换芯片实现了通信信号的级联,保障了网口的正常通信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型号为:RTL8305N。
当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一侧与第一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信号线对连接,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另一侧与第一POE设备20连接,其中通过第一通讯变压器能够获取和传输POE电源,若第一网口模块101通过网口信号线对与第一POE设备20进行电源的传输,则通过第一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中心抽头可以抽取POE电源,示例性的,如附图2所示,第一通讯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中心抽头引脚:CT3管脚和CT4管脚之间的电压,即为POE电源电压;进而网口POE供电电路10可通过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与第一POE设备20实现电源级联;当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和网口信号线对与第一POE设备20连接,由于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可直接接入POE电源,进而若网口POE供电电路10以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作为POE电源的传输端,则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于第一POE设备20之间可直接进行物理连接,进而网口POE供电电路10可根据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实现电源的输入/输出,提高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一POE设备20之间的电源传输效率;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和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都可作为POE电源的传输端,兼容性极强,增强了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一POE设备20之间的信号交互能力和电源传输能力。
示例性的,结合图2和图3,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以太网端口与第一通讯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参考图1的实施例,若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中,即第二POE设备30的POE电源经第二网口模块102输入所述网口POE供电电路10,得到第二PD电源信号后,经第一网口模块101将其输出至第一POE设备20,此时第一网口模块101将成为电源输出端口,当选择网口信号线对作为电源线进行电源传输时,则网口信号线对1&2作为电源的一级,网口信号线对3&6作为电源的另一极,当第一网口模块101作为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电源输出端口时,通过网口信号线对1&2的中心抽头(CT4管脚)、以及网口信号线对3&6的中心抽头(CT3管脚)分别连接第二PD电源信号的正负极;根据传统技术中通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知,网口信号线对1&2和网口信号线对3&6之间将存在直流的PD电源信号的电压差,即通过第一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中心抽头可将第二PD电源信号加载到网口信号线对上,实现网口信号线对的直流电传输,并输出至第一POE设备20中,以实现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一POE设备20之间的电源级联;若选用网口空闲线对作为电源线进行电源传输时,则网口空闲线对4&5作为电源的一极,网口空闲线对7&8作为电源的另一极;由于网口空闲线对不需要进行信号传输,只用作电源传输,则只需要将网口空闲线对4&5、7&8分别连接第二PD电源信号的正负极,则网口空闲线对4&5与网口空闲线对7&8之间将存在直流的PD电源信号的电压差,实现网口空闲线对的直流电传输,并输出至第一POE设备20中,以实现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一POE设备20之间的电源级联;以上的两种供电方式只需要选择其中一种即可,操作简便,本实施例中的网口POE供电电路10能够与第一POE设备20之间能够进行电能快速传输。
若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即第一POE设备20的POE电源经第一网口模块101输入网口POE供电电路10,当极性转换模块105根据POE电源生成第一PD电源信号后,经第二网口模块102将第一PD电源信号输出至第二POE设备30,此时第一网口模块101将成为电源输入端口;由于前级POE设备的电源连接方式不确定,即作为POE电源输入端口,需要兼容网口信号线对和网口空闲线对两种供电方式;与第一网口模块101作为电源输出端口时的工作原理类似,当POE电源来自于网口信号线对时,通过第一通讯变压器的中心抽头即可抽取其电源;当POE电源来自网口空闲线对时,则可直接获取;第一网口模块101作为电源输入端口与上文作为电源输出端口的实施例互为逆过程,工作原理相同,此处将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二网口模块102包括:第二以太网端口和第二通讯变压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以太网端口为RJ45端口,第二通讯变压器的型号为:S16002G,其中第二以太网端口包括网口信号线对和网口空闲线对;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变压器与第二交换芯片耦合连接,以实现网口之间的网络通讯互联。
当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一侧与第二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信号线对连接,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另一侧与第二POE设备30连接;当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和空闲信号线对与第二POE设备3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二网口模块102的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第一网口模块101的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完全对称,因此关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网口模块10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2和图3的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网口模块102通过第二以太网端口与第二POE设备30实现电源传输和网络通信,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二POE设备30实现了网络级联供电和通信。
结合上述图2-图3的实施例,网口POE供电电路10能够通过网口模块(包括第一网口模块101和第二网口模块102)实现电源级联和通信信号级联,并且网口模块具有极好的兼容性,网口POE供电电路10可通过网口模块接入/输出POE电源,大大降低了网口级联供电的组网成本,网口POE供电电路10可与外界的POE设备实现即插即用的通信效果,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极性转换模块105的模块结构,如图4所示,极性转换模块105包括:第一整流单元1051、第二整流单元1052、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一整流单元1051的电源输入端A1接第一以太网端口,其中第一整流单元1051的电源输入端A1包括正极输入端A1+和负极输入端A1-,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时,第一POE设备20通过第一以太网端口将电源输入信号传输至第一整流单元1051,第一整流单元1051具有电源极性转换的作用,通过第一整流单元1051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一电源转换信号OUT1,其中第一电源转换信号OUT1包含稳定的直流电能,第一整流单元1051的电源输出端B1+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整流单元1051的电源输出端B1-接模拟地AGND;第二整流单元1052的电源输入端A2接第二以太网端口,其中第二整流单元1052的电源输入端A2包括正极输入端A2+和负极输入端A2-,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电源传输模式时,第二POE设备30通过第二以太网端口将电源输入信号传输至第二整流单元1052,第二整流单元1052具有电源极性转换的作用,第二整流单元1052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二电源转换信号OUT2,通过第二电源转换信号OUT2能够传输直流电能,其中第二整流单元1052的电源输出端B2+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整流单元1052的电源输出端B2-接模拟地AGND;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为极性转换模块105的电源输出端,极性转换模块105的电源输出端接控制模块104、PD模块106以及供电模块103,进而当极性转换模块105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后,得到具有统一电源极性的PD电源信号(来自于第一网口模块101的第一PD电源信号或者来自于第二网口模块102的第二PD电源信号),通过极性转换模块105的电源输出端将PD电源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104、PD模块106以及供电模块103,PD电源信号包含稳定的直流电能,进而通过PD电源信号实现PD模块106的上电过程。
结合上文可知,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或者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下时,由于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或者第二网口模块102所接入的电源输入信号具有不确定的电源极性,即POE电源不具有统一的极性,则网口之间就无法实现电源级联,以及通过PD模块106所接入POE电源的极性具有任意性,PD模块106无法工作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为此,本实施例中的极性转换模块105对网口POE供电电路10所接入的POE电源进行极性转换,通过第一整流单元1051对来源于第一网口模块101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第二整流单元1052对来源于第二网口模块102的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在网口之间进行电源传输的过程中,无论电源输入信号是来源于第一POE设备20还是来源于第二POE设备30,极性转换模块105将具有不确定电源极性的电源输入信号转换为统一电源极性的POE电源,进而通过极性转换模块105的电源输出端能够输出稳定的第一PD电源信号或者第二PD电源信号;因此本实施例中网口POE供电电路10无论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还是第二电源传输模式,极性转换模块105都能够将POE电源转换为稳定的PD电源信号,通过该PD电源信号能够实现网口之间的级联供电,保障了网口POE供电电路10在不同电源传输模式下电源传输的兼容性,有利于增强本实施例中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适用普遍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极性转换模块105的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第一整流单元1051包括第一全桥整流器和第二全桥整流器,第二整流单元1052包括第三全桥整流器和第四全桥整流器;其中,第一全桥整流器、第二全桥整流器、第三全桥整流器以及第四全桥整流器具有类似的电路结构,以第一全桥整流器为例,第一全桥整流器包括4个依次级联并且环形排列的二极管,当第一全桥整流器接入电源信号,通过4个二极管即可对电源信号实现电压极性变换的作用,进而第一全桥整流器能够输出具有统一极性的电源信号。
其中,第一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CM1、CM2接第一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网口信号线对1&2、3&6的中心抽头CT3、CT4,进而实现第一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CM1、CM2与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1&2、3&6之间的电源传输,第二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CM3、CM4接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4&5、7&8,参照图3的实施例,由于第一以太网端口通过网口信号线对和空闲信号线对都能够接入POE电源,并且网口信号线对和空闲信号线对的连接方式并不相同,因此若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则通过第一全桥整流器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示例性的,由于第一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CM1既可能接入POE电源的正极,也可能接入POE电源的负极,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中时,第一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CM1、CM2所接入的电源输入信号正负极是不确定的,因此通过第一全桥整流器能够对电源输入信号的极性进行转换和统一;无论第一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CM1接入的是POE电源的正极还是POE电源的负极,第一全桥整流器都能将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以得到具有统一极性的第一电源转换信号,通过该第一电源转换信号能够将稳定的电能输出至PD模块106和相邻的第二POE设备30中,以保障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级联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若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则通过第二全桥整流器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以实现网口POE供电电路10在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下,支持网口信号线对和网口空闲线对两种供电方式,网口POE供电电路10能够通过第一POE设备20实现电源的传递;第一全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和第二全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共接于模拟地AGND,第一全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和第二全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共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三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CM5、CM6通过第二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网口信号线对1&2、3&6的中心抽头CT3、CT4,以实现第三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CM5、CM6与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1&2、3&6之间的电源传输;第四全桥整流桥的电源输入端CM7、CM8接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4&5,7&8,参照图5中关于第二以太网端口的具体实施方式,若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则通过第三全桥整流器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若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则通过第四全桥整流器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进而网口POE供电电路10在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下时,结合第三全桥整流器和第四全桥整流器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变换,提高了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电源级联兼容性;第三全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和第四全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共接于模拟地AGND,第三全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和第四全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共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从而在本实施例中,极性转换模块105通过多个整流桥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进而使得网口POE供电电路10能够输出具有统一极性的第一PD电源信号或者第二PD电源信号,PD模块106能够得到稳定的直流电能;网口POE供电电路10将稳定的POE电源传输至相邻的POE设备的网口中,网口POE供电电路10在第一电源传输模式或者第二电源传输模式都能够实现电源级联,极大地提高了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兼容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104的模块结构,如图6所示,控制模块104包括:第一稳压单元1041、第二稳压单元1042、第三稳压单元1043以及逻辑运算单元1044;第一稳压单元1041与第一整流单元1051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即第一整流单元1051的电源输出端将第一电源转换信号OUT1传输至第一稳压单元1041,第一稳压单元1041对第一电源转换信号OUT1进行稳压转换后生成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通过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即可得到:电源输入信号是否来源于第一网口模块101;具体的,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的电平状态与第一网口模块101的电源输入状态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当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为高电平(3.3V)时,代表第一网口模块101有电源输入,当INPUT1为低电平时(0V),代表第一网口模块101无电源输入;第二稳压单元1042与第二整流单元1052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整流单元1052的电源输出端将第二电源转换信号OUT2进行稳压转换后生成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通过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的电平状态即可得到第二网口模块102的电源输入状态;第三稳压单元1043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极性转换模块105的电源输出端将第一PD电源信号或者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三稳压单元1043,第三稳压单元1043对第一PD电源信号或者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稳压转换后生成供电电源信号VDD_1,其中供电电源信号VDD_1用于给逻辑运算单元1044提供供电电能,驱动逻辑运算单元1044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逻辑运算单元1044与第一稳压单元1041、第二稳压单元1042、第三稳压单元1043以及供电模块103连接,逻辑运算单元1044对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和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从而控制供电模块103的通断状态,进而驱动第一网口模块101或者第二网口模块102将POE电源输出至相邻的POE设备中。
具体的,通过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和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即可得到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电源传输模式,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或者通过第二网口模块102接入电源输入信号时,由于POE电源在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中的流向并不相同,则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和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就具有不同的电平状态;具体的,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下时,第一POE设备20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第一网口模块101,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为第一电平状态,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为第二电平状态,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为第二电平状态,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为第一电平状态,进而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二网口模块102将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二POE设备30中,以实现相邻网口之间的电源级联;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下时,第二POE设备30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出至第二网口模块102,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为第二电平状态,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为第一电平状态,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为第一电平状态,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为第二电平状态,进而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将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一POE设备20中,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104根据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的电平状态和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的电平状态能够自动判断出:此时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中的电源输入信号是来源于第一网口模块101还是来源于第二网口模块102,提高了本实施例中网口POE供电电路10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信号的第一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第二电平状态为低电平状态,第一电平状态和第二电平状态的信号相位交错。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4的工作原理,表1为控制模块104中各个信号的真值表,如下所示:
表1信号的真值表
根据表1中所示出的各个信号的真值表可知,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或者第二网口模块102接入电源输入信号时,则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和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就会呈现不同的电平状态,进而逻辑运算单元1044对第一网口指示信号INPUT1、第二网口指示信号INPUT2进行逻辑转换后,即可得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通过这两个电源使能信号驱动供电模块103实现POE电源传输功能,以实现不同网口之间的电源共享。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104的电路结构,从而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4以较为简化的电路结构即可实现第一PD电源信号和第二PD电源信号的逻辑转换功能,以识别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中POE电源的流向,灵活性较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模块103的电路结构,如图8所示,供电模块103包括第一供电单元1031和第二供电单元1032,通过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能够控制第一供电单元1031导通或者关断,通过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能够控制第二供电单元1032导通或者关断;其中第一供电单元1031与极性转换模块105、控制模块104以及第一网口模块101连接,第一供电单元1031根据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进行导通或者关断,进而控制第一网口模块101的电源传输状态;当第一供电单元1031导通时,极性转换模块105将第二PD电源信号VDD_2传输至第一网口模块101,第一网口模块101将第二PD电源信号VDD_2输出至第一POE设备20,进而实现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一POE设备20之间的电源级联,因此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电源传输模式时,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二网口模块102接入电源输入信号,通过供电模块103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将POE电源传输至第一POE设备20中,以实现网口之间的电源共享。
第二供电单元1032与极性转换模块105、控制模块104以及第二网口模块102连接,当控制模块104将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传输至第二供电单元1032时,第二供电单元1032根据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进行导通或者关断,当第二供电单元1032导通时,极性转换模块105通过第二供电单元1032将第一PD电源信号VDD_3传输至第二网口模块102,进而第二网口模块102将第一PD电源信号VDD_3输出至第二POE设备30中,从而实现网口POE供电电路10和第二POE设备30之间的POE电源传输;因此当网口POE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下时,网口POE供电电路10通过第一网口模块101接入电源输入信号,再通过第二网口模块102输出第一PD电源信号VDD_3,以实现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二POE设备30之间的电源共享。
根据图8所示出的供电模块103的电路结构图,其中第一供电单元1031和第二供电单元1032具有MOS管等电子元器件,通过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或者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使得MOS管导通或者关断,以实现供电模块103的电源传输功能;以第一供电单元1031的电路结构为例,结合附图10,当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和第二MOS管M2的栅极同时接入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时,并且第一MOS管M1为PMOS管,第二MOS管M2为NMOS管,而三极管Q3起到信号电平翻转的作用,进而通过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使得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能够同时导通,第一供电单元103的主供电电路导通,供电模块103的第一供电单元1031将第二PD电源信号VDD_2传输至第一网口模块101中,进而第一网口模块101将第二PD电源信号VDD_2输出至第一POE设备20中,以实现网口POE供电电路10与第一POE设备20之间的POE电源传递,保障网口POE供电电路10在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下的级联供电安全性;同理,由于网口POE供电电路10在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下和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具有对称性,当网口POE供电10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时,第一电源使能信号POE_EN1将为低电平,第二电源使能信号POE_EN2将为高电平;因此,第一供电单元1031的两个MOS管(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都处于关闭状态,而第二供电单元1032的两个MOS管(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都处于导通状态,供电模块103中的第二供电单元1032将第一PD电源信号VDD_3传输至第二网口模块102,进而输出至第二POE设备30;从而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块103在不同的电源传输模式下都能够实现PD电源信号的传输功能。
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110的模块结构,如图9所示,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110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POE设备,并且每一个POE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10,参照上述图1至图8的实施例,由于所述POE设备可通过两个网口模块与相邻的POE设备实现电源级联和通信级联,并且无需区分网口是电源输入端还是电源输出端,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110具有极为简化的布线结构,相邻的网口之间可实现POE电源的传递,兼容性强,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110可实现向多个级联的PD模块提供稳定的POE电源,适用范围极广。
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监控系统120的模块结构,如图10所示,安防监控系统120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POE网络摄像机,每一个所述POE网络摄像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10;其中,相邻的两个POE网络摄像机通过网口POE供电电路10进行级联供电及网络通讯;参照上述图1至图9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网口POE供电电路10包括两个网口模块,进而相邻的POE网络摄像机能够实现级联供电,以及不同POE网络摄像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多个POE网络摄像机能够实时接入稳定的POE电源,网口POE供电电路10能够同时向多个POE网络摄像机提供POE电源;优选的,如图10所述,该安防监控系统120还包括:POE交换机、网络硬盘录像机以及显示器等,当多个POE网络摄像机采集到视频/图像信号时,通过POE交换机能够将视频/图像信号传输至显示器中,进而显示器能够实时显示视频/图像,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显示器直观地获取外界环境中的图像/视频信息,安防监控系统120对于外界环境具有较高的监控精度;从而本实施例中的多个POE网络摄像机采用“手拉手式组网”,安防监控系统120能够对较广的地域范围内实施监控;从而有效地减低了安防监控系统120的级联供电成本,提高了本实施例中安防监控系统120的使用普遍性及监控安全性,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
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口POE供电方法130的具体实现流程,其中POE设备包括第一网口模块和第二网口模块,第一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一POE设备连接,第二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二POE设备连接,如图11所示,网口POE供电方法130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S1301:检测第一网口模块和第二网口模块的供电状态,以判断网口是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还是处于第二电源传输模式。
步骤S1302:若第一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第一网口模块,则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一PD电源信号,对第一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根据第二电源使能信号将第一PD电源信号通过第二网口模块传输至第二POE设备;因此在步骤S1302中,若网口处于第一电源传输模式下,则当前POE设备通过第一PD电源信号与第二POE设备实现电源级联。
步骤S1303:若第二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第二网口模块,则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二PD电源信号,对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根据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将第二PD电源信号通过第一网口模块传输至第一POE设备;因此在步骤S1303中,若当前POE设备处于第二电源传输模式下时,则当前POE设备通过第二PD电源信号与第一POE设备实现电源级联,并使各个网口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网络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所示出了网口POE供电方法是与图1中网口POE供电电路相对应的操作方法,因此关于上述网口POE供电方法中各个具体操作步骤的实施方式可参照图1的实施例,此处将不再赘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网口POE供电方法中,第一网口模块和第二网口模块都可作为电源输入端,技术人员在使用双网口级联电路时,无需区分网口是电源输入端还是电源输出端,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降低了网口的组网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多个和多条之类的词语是指大于1的数量。

Claims (10)

1.一种网口POE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口模块、第二网口模块、供电模块、控制模块、极性转换模块以及PD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一POE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二POE设备连接,所述供电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网口模块与所述第二网口模块之间,并且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极性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极性转换模块之间,所述极性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网口模块、所述第二网口模块以及所述PD模块连接;
当所述第一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网口模块时,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一PD电源信号,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PD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并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所述供电模块根据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口模块,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网口模块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POE设备;
当所述第二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网口模块时,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二PD电源信号,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PD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并生成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所述供电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并且通过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POE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包括:第一以太网端口和第一通讯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包括网口信号线对和网口空闲线对;
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变压器与第一交换芯片耦合连接,以实现网口之间的网络通讯互联;
当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一侧与所述第一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信号线对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另一侧与所述第一POE设备连接;
当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和网口信号线对与所述第一POE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口模块包括:第二以太网端口和第二通讯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包括网口信号线对和网口空闲线对;
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变压器与第二交换芯片耦合连接,以实现网口之间的网络通讯互联;
当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一侧与所述第二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信号线对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另一侧与所述第二POE设备连接;
当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作为网口电源线对时,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和网口空闲线对与所述第二POE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包括:第一整流单元、第二整流单元、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
其中,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接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一电源转换信号;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接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二电源转换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共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PD模块以及所述供电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第一全桥整流器和第二全桥整流器,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第三全桥整流器和第四全桥整流器;
其中,所述第一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网口信号线对的中心抽头接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所述第二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接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所述第一全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全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共接于模拟地,所述第一全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全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全桥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变压器初级线圈网口信号线对的中心抽头接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网口信号线对,所述第四全桥整流桥的电源输入端接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的空闲信号线对,所述第三全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全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共接于模拟地,所述第三全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全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转换信号进行稳压转换后生成第一网口指示信号的第一稳压单元;
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电源转换信号进行稳压转换后生成第二网口指示信号的第二稳压单元;
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或者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稳压转换后生成供电电源信号的第三稳压单元;
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所述第二稳压单元、所述第三稳压单元以及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电源信号对所述第一网口指示信号和所述第二网口指示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的逻辑运算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
与所述极性转换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网口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进行导通或者关断的第一供电单元;当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导通时,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网口模块;
与所述极性转换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二网口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进行导通或者关断的第二供电单元;当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导通时,所述极性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口模块。
8.一种级联POE设备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POE设备,每一个所述POE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
9.一种安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POE网络摄像机,每一个所述POE网络摄像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口POE供电电路;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POE网络摄像机通过所述网口POE供电电路进行级联供电以及网络通讯。
10.一种网口POE供电方法,POE设备包括第一网口模块和第二网口模块,所述第一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一POE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网口模块用于与相邻的第二POE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口POE供电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和所述第二网口模块的供电状态;
若所述第一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网口模块,则对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一PD电源信号,对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根据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一PD电源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网口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二POE设备;
若所述第二POE设备将电源输入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网口模块,则对所述电源输入信号进行极性转换得到第二PD电源信号,对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进行逻辑转换后生成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使能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电源使能信号将所述第二PD电源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网口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一POE设备。
CN201811195475.5A 2018-10-15 2018-10-15 网口poe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监控系统及供电方法 Active CN109379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5475.5A CN109379196B (zh) 2018-10-15 2018-10-15 网口poe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监控系统及供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5475.5A CN109379196B (zh) 2018-10-15 2018-10-15 网口poe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监控系统及供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9196A true CN109379196A (zh) 2019-02-22
CN109379196B CN109379196B (zh) 2021-03-19

Family

ID=6539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5475.5A Active CN109379196B (zh) 2018-10-15 2018-10-15 网口poe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监控系统及供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91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972A (zh) * 2019-05-24 2019-09-27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10658408A (zh) * 2019-10-14 2020-01-0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安全自动装置的测试终端平台及测试系统
CN110855559A (zh) * 2019-09-29 2020-02-2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接入限制的智能网关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236A (zh) * 2008-03-19 2008-08-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受电设备和以太网受电设备的防护方法
US20120242390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Montalbo Joseph D Bridge circuit providing a polarity insensitive power connection
CN203632689U (zh) * 2013-12-23 2014-06-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口受电端设备及其受电装置
US20160087807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Network port and ethernet device integrating powered device and power sourcing equivalent in a por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236A (zh) * 2008-03-19 2008-08-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受电设备和以太网受电设备的防护方法
US20120242390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Montalbo Joseph D Bridge circuit providing a polarity insensitive power connection
CN203632689U (zh) * 2013-12-23 2014-06-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口受电端设备及其受电装置
US20160087807A1 (en) * 2014-09-24 2016-03-2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Network port and ethernet device integrating powered device and power sourcing equivalent in a port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勇发等: ""以太网供电技术标准综述"",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972A (zh) * 2019-05-24 2019-09-27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10289972B (zh) * 2019-05-24 2021-09-10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10855559A (zh) * 2019-09-29 2020-02-2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接入限制的智能网关
CN110658408A (zh) * 2019-10-14 2020-01-0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安全自动装置的测试终端平台及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9196B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0551B (zh) 用于网口的非标准poe供电电路、供电设备及供电方法
CN109379196A (zh) 网口poe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监控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0460449A (zh) 中继器及供电方法
CN107844078A (zh) 单火线取电电路及取电方法
CN105898926B (zh) 一种led电源系统及其led驱动装置
CN207946808U (zh) Usb otg装置
CN205081797U (zh) 一种多路电源供电电路
CN208477322U (zh) Poe网络接口扩展电路、中继器及网络监控系统
CN201639594U (zh) 基于以太网端口的反向馈电设备
CN206270953U (zh) 一种电平切换电路及串口屏
CN202817700U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供电的受电转换电路
CN204465566U (zh) 微电网通信系统的电源管理电路
CN201774455U (zh) 大功率ap集成中的poe受电电源转换板
CN208423854U (zh) 一种移动电源及其放电电路
CN106684852A (zh)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电压管理中心及其电压稳定控制方法
CN207304609U (zh) 一种非管理型PoE交换机
CN207677752U (zh) 基于单片机控制以太网供电与网络隔离的交换机系统
CN205901753U (zh) 节能式多接口光端机电子控制器
TW201039524A (en) Integrated extra-low voltage control apparatus with solar router
CN209250636U (zh) 基于电力线以太网的电源以太网网络融合适配装置
CN209330152U (zh) 一种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CN208174562U (zh) Led显示屏供电电路
CN210274115U (zh) 一种用于能源路由器的外部接口电路
CN104753685B (zh) 用于以太网供电系统的电源转换系统
CN207541467U (zh) 一种蓝牙组网微波开关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