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7618A - 门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7618A
CN109377618A CN201811328245.1A CN201811328245A CN109377618A CN 109377618 A CN109377618 A CN 109377618A CN 201811328245 A CN201811328245 A CN 201811328245A CN 109377618 A CN109377618 A CN 109377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control
user
control equipment
effectiv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82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仲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nl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n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nl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n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82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76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7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7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门禁方法及装置,涉及安全管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所述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所述门禁信息由所述用户终端扫描所述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所述门禁信息包括所述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所述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向所述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所述打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门禁设备打开。本公开能够提高门禁所在区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门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断提高,门禁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方面,比如住宅小区、商场、写字楼和工厂等。
现有技术中,门禁系统通常包括用户终端、门禁设备和服务器,其中,门禁设备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用户终端事先将用户标识提交至该服务器进行注册,之后在使用门禁时,可以展示包括该用户标识的二维码,该门禁设备扫描该二维码,并将其中的用户标识发送给该服务器,若该服务器中存储有该用户标识,则控制门禁设备打开。
但由于用户终端生成的包括用户标识的二维码通常是固定的,很容易通过复印等方式传播,不宜监控,可能会导致对非注册人员放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禁方法及装置,以提高门禁所在区域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门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所述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所述门禁信息由所述用户终端扫描所述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所述门禁信息包括所述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所述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向所述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所述打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门禁设备打开。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门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所述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所述门禁信息由所述用户终端扫描所述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所述门禁信息包括所述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所述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向所述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所述打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门禁设备打开。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相对现有技术,本公开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能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该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请求打开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而门禁信息由该用户终端通过扫描该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该门禁信息中包括该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一方面减少了由于用户终端生成的二维码易于传播而导致的放行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门禁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确保了能够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对当前的用户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对用户进行验证的准确性、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由于二维码是与门禁设备对应的,因此可以确保一个二维码对应一个门禁设备,便于实现针对各门禁设备的严格管控,进一步提高了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实施例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门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门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户注册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门禁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门禁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门禁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门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门禁方法并不以图1以及以下所述的具体顺序为限制,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门禁方法其中部分步骤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交换,或者其中的部分步骤也可以省略或删除。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101,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该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该门禁信息由该用户终端扫描该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该门禁信息包括该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
为了减少通过用户终端生成的二维码容易过度传播,从而导致仅基于用户标识对用户进行验证容易造成放行不准确等安全隐患,即为了提高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门禁设备所在区域(比如小区或厂房)的安全性,服务器可以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该开门请求携带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请求打开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且该门禁信息由用户终端扫描该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另外,该开门请求同时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所请求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也便于后续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门禁信息,对请求打开门禁设备的用户进行验证,提高对用户验证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门禁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性。另外,由于二维码与门禁设备对应,从而能够确保一个二维码对应一个门禁设备,便于实现针对各门禁设备的严格管控。
用户终端为用户所持有的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或无人机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终端中可以安装与打开门禁相关的客户端或者插件(比如小程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用户终端也可以通过网页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门禁方法中的相关步骤。
开门请求用于请求打开门禁设备,该开门请求中可以携带用户身份以及所请求打开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
其中,用户身份信息用于说明用户身份,该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标识可以包括身份证号和/或手机号。
可选的,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与事先与该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三方应用账号。
门禁设备为安装在小区、厂房等场所,用于控制行人或车辆等通行的设备。
门禁信息为与门禁设备相关的信息,该门禁信息可以包括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门禁信息还可以包括其它与门禁设备相关的信息,比如门禁设备的生产厂商。
其中,设备标识用于标识门禁设备,该设备标识可以包括门禁设备的MAC(Media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设备标识还可以包括其它能够标识门禁设备的信息,比如,可以包括所在区域的区域标识+编号,以“桃园小区005”为例,即门禁设备为桃园小区的第005个门禁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区域标识用于标识门禁设备所在的场所,比如,该区域标识可以包括小区名称。
门禁设备所对应的二维码携带门禁信息,该二维码可以粘贴在门禁附近的区域,或者显示在门禁设备的显示屏幕中。
服务器可以通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
步骤102,若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向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该打开指令用于控制该门禁设备打开。
由于用户所需通过的门禁设备可能设置在针对特定用户合理或合法出入的场所,比如,住宅小区的门禁设备应当仅允许该住宅小区得到住户或管理人员出入,写字楼的门禁设备应当仅允许在该写字楼的工作的用户或者管理人员出入,也即是,门禁设备与能够通过该门禁设备的用户之间是相关联的,因此,为了提高对用户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门禁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性,可以基于开门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和设备标识,判断该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存在于与该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集合中,也即是,判断当前请求开门的用户是否为与所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之间存在关联,如果是则可以控制门禁设备打开,否则控制门禁设备不打开。
与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用户身份信息,该用户身份信息集合用于说明所包括的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用户为与该门禁设备相关联的用户,该用户能够正常出入该门禁设备所在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与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可以通过事先收集用户注册所提交的用户身份信息得到,具体还可以参照后续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服务器可以通过与门禁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向该门禁设备发送该打开指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能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该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请求打开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而门禁信息由该用户终端通过扫描该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该门禁信息中包括该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一方面减少了由于用户终端生成的二维码易于传播而导致的放行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门禁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确保了能够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对当前的用户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对用户进行验证的准确性、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由于二维码是与门禁设备对应的,因此可以确保一个二维码对应一个门禁设备,便于实现针对各门禁设备的严格管控,进一步提高了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参照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门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门禁方法并不以图2以及以下所述的具体顺序为限制,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门禁方法其中部分步骤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交换,或者其中的部分步骤也可以省略或删除。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201,用户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
为了便于后续在该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请求打开门禁时,对该用户进行验证,进而确定是否对该用户终端对应用户进行放行,用户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进行注册。
用户终端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向服务器发送该注册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该注册请求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比如目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或者目标门禁设备所在场所的区域标识。
还需要说明的是,目标门禁设备为用户所需注册的门禁设备。
步骤202,服务器根据该注册请求,对该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进行注册。
为了便于后续不对未注册的人员进行放行,服务器可以根据该注册请求,进行用户注册。
请参照图3,提供了一种用户注册方法流程图。
子步骤20201,接收提交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目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
子步骤20202,判断该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存在于目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若该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目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执行子步骤20207,否则执行步骤20203。
其中,为了判断当前的用户是否为已经注册的用户,简化注册步骤,提高效率,可以将该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请求注册的目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进行比较,如果存在该用户身份信息集合中存在该用户身份信息,则确定当前的用户已注册,否则确定当前的用户未注册。
需要说明的是,当注册请求中未携带目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不执行此步骤,而是直接执行步骤20203。
子步骤20203,判断该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正常,若该用户身份信息正常,则执行子步骤20204,否则执行子步骤20207。
为了进一步确定当前的用户是安全可靠的,提高进行用户注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判断该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正常。
其中,服务器可以将该用户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异常用户身份信息集合进行比较,若该异常用户身份信息集合中存在该用户身份信息,则确定该用户身份信息正常,即当前的用户正常,否则确定该用户身份信息异常,即当前的用户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异常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可以通过事先确定,比如接收小区管理终端提交的用户身份信息,从而得到该异常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判断用户身份信息是否正常。
其中,小区管理终端为门禁设备所在场所的管理人员所持有的终端。
子步骤20204,从小区管理终端获取对该用户身份信息的审核结果。
子步骤20205,判断该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审核通过,如果该用户身份信息审核通过则执行子步骤20206,否则执行子步骤20207。
服务器可以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小区管理终端,由小区管理人员通过小区管理终端对该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小区管理终端执行与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识,并向该服务器发送审核通过信息,且审核通过信息中携带设备标识。如果审核不通过,则小区管理终端向该服务器发送审核未通过信息。
当然,若服务器还向该小区管理终端发送了目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小区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小区管理终端对该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该设备标识进行审核,即确定是否向当前的用户开发打开目标门禁设备的权限。如果确定审核通过,则小区管理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审核通过信息,服务器接收该审核通过信息。如果确定审核不通过,则小区管理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审核未通过信息。
子步骤20206,将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与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集合中,执行子步骤20207。
当然,若该注册请求所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标识以及第三方应用账号,服务器还可以将该用户标识与第三方应用账号对应存储。
子步骤20207,向用户终端发送注册结果。
其中,若该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目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该注册结果包括当前已注册;若该用户身份信息异常或者审核未通过,则该注册结果包括注册失败;若审核通过,则该注册结果包括注册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可以在首次扫描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时,执行上述步骤进行注册,在注册之后,用户可以直接执行后续步骤请求打开门禁设备,也即是,步骤201-202为可选的步骤。
步骤203,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该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
其中,门禁信息由用户终端扫描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该门禁信息包括该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的方式,可以参见前述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204,服务器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
其中,服务器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的方式,可以参见前述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例如,服务器1接收到用户设备1发送的开门请求,其中包括用户ID1和设备ID1,则服务器基于设备ID1,获取设备ID1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1,该用户身份信息集合1中包括:用户ID1、用户ID2、用户ID3和用户ID4,由于该用户身份信息集合1中存在用户ID1,则确定当前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所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中。
步骤205,服务器基于用户身份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有效,和/或,基于设备标识,确定门禁设备有效。
由于同一场所的用户可能具有流动性,比如住宅小区中的用户搬迁,而同一场所的门禁设备也可能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开关需求,比如某住宅小区的某个方向需要施工而导致该门禁设备不再打开,或与门禁设备的运营商不再向该住宅小区提供服务,从而使该门禁设备失效等,因此,为了及时确定当前用户和/或门禁设备的有效性,以进一步准确地控制是否针对当前用户打开其所请求的门禁设备,包括不打开失效的门禁设备或者向失效的用户打开门禁设备,进一步提高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服务器可以确定当前用户是否有效和/或门禁设备是否有效。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通过下述至少一种方式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有效:
方式一:基于用户身份信息,获取针对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次数以及用户累计开门次数,若用户累计开门次数小于或等于所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则确定当前用户有效。当然,若用户累计开门次数大于所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则确定当前用户有效。
预设用户有效次数为用户能够有效打开门禁设备的次数,该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可以由服务器通过事先确定得到。比如,服务器可以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小区管理终端或者门禁运营终端,接收小区管理终端或者门禁运营终端针对该用户身份信息指定的数值,并将该数值作为针对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次数。
例如,该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可以包括50次。
其中,门禁运营终端为门禁设备的运营商所持有的设备。
用户累计开门次数为针对当前用户累计打开该当前用户所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次数。该用户累计开门次数可以由服务器统计针对当前用户,向该当前用户所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的次数得到,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确定,比如由该门禁设备统计针对当前用户打开的次数,并将统计的次数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可以基于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对应与该用户身份信息的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中包括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和用户累计开门次数。
其中,用户数据为与用户相关的数据,且除上述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和用户累计开门次数之外,该用户数据还可以包括其它与用户相关的数据,比如,用户的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和所通过的门禁设备历史记录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的用户数据,服务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得到,比如,对于年龄、性别和工作单位等需要由用户提供的信息,可以通过接收用户终端提交得到;对于所通过的门禁设备历史记录,可以通过对用户历次所通过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通过时间进行统计得到。
例如,服务器基于用户ID1,获取到用户数据1,该用户数据1包括预设用户有效次数为50,用户累计开门次数为29,由于用户累计开门次数小于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因此可以确定用户ID1对应的用户有效。
方式二:基于用户身份信息,获取针对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时限,若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内,则确定当前用户有效。当然,若该时刻未处于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内,则确定当前用户无效。
预设用户有效时限为用户能够有效打开门禁设备的时限,该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可以包括一个时刻,且该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可以由服务器事先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可以包括在前述中的用户数据中,且服务器确定预设用户有效时限的方式,可以与确定预设用户有效次数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例如,服务器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为2018年8月8日8点8分8秒,当前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为用户ID2,获取到用户数据2,该用户数据2包括预设用户有效时限为2020年12月31日23点59分59秒,由于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内,因此可以确定用户ID1对应的用户有效。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通过下述至少一种方式来判断门禁设备是否有效:
方式一:基于所述设备标识,获取针对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次数以及设备累计开门次数,若设备累计开门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设备有效次数,则确定门禁设备有效。若设备累计开门次数大于预设设备有效次数,则确定门禁设备无效。
预设设备有效次数为门禁设备能够打开的次数,该预设设备有效次数可以由服务器通过事先确定得到。比如,服务器可以将该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给小区管理终端或者门禁运营终端,接收小区管理终端或者门禁运营终端针对该设备标识指定的数值,并将该数值作为针对该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次数。
设备累计开门次数为门禁设备已经打开的总次数。该设备累计开门次数可以由服务器统计向该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的次数得到,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确定,比如由该门禁设备统计打开的次数,并将统计的总次数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可以基于设备标识,获取对应当前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设备数据,该设备数据中包括预设设备有效次数和设备累计开门次数。
其中,设备数据为与门禁设备相关的数据,且除上述预设设备有效次数和设备累计开门次数之外,该设备数据还可以包括其它与门禁设备相关的数据,比如,门禁设备的服役时长、所在区域的区域标识和打开的历史记录中的至少一个。
方式二:基于设备标识,获取针对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时限,若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预设设备有效时限内,则确定门禁设备有效。若该时刻未处于预设设备有效时限内,则确定门禁设备无效。
预设设备有效时限为门禁设备能够打开的时限,该预设设备有效时限可以包括一个时刻,且该预设设备有效时限可以由服务器事先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设备有效时限可以包括在前述中的用户数据中,且服务器确定预设设备有效时限的方式,可以与确定预设设备有效次数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执行步骤205中确定用户和/或门禁设备有效的步骤,而是直接执行步骤206,也即是,步骤205为可选的步骤。
另外,在本公开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先确定当前用户和/门禁设备有效,然后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也即是,本公开不对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确定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的次序进行限制。
步骤206,服务器向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
其中,该打开指令用于控制门禁设备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向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的方式,可以参见前述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服务器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开门反馈,该开门反馈用于指示开门结果,该开门结果包括开门成功或开门失败。
其中,当确定向门禁设备打开指令,即确定对当前用户放行时,向用户终端发送开门成功;否则向用户终端发送开门失败。
步骤207,门禁设备打开。
门禁设备接收到打开指令,可以打开,以对当前的用户进行放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能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该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以及请求打开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而门禁信息由该用户终端通过扫描该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该门禁信息中包括该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一方面减少了由于用户终端生成的二维码易于传播而导致的放行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门禁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确保了能够根据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对当前的用户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对用户进行验证的准确性、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由于二维码是与门禁设备对应的,因此可以确保一个二维码对应一个门禁设备,便于实现针对各门禁设备的严格管控,进一步提高了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向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之前,还可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有效和/或门禁设备是否有效,从而能够进一步准确地控制是否针对当前用户打开其所请求的门禁设备,包括不打开失效的门禁设备或者向失效的用户打开门禁设备,进一步了提高对门禁设备进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参照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门禁装置4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门禁装置4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前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中未提及部分,可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该门禁装置400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该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该门禁信息由该用户终端扫描该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该门禁信息包括该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
发送模块402,用于若该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该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向该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该打开指令用于控制该门禁设备打开。
可选地,请参照图5或图6,该装置400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第一确定模块403,用于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有效;
第二确定模块404,用于基于该设备标识,确定该门禁设备有效。
可选地,该第一确定模块403具体用于执行下述至少一项步骤:
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获取针对该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次数以及用户累计开门次数,若该用户累计开门次数小于或等于该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则确定该当前用户有效;
基于该用户身份信息,获取针对该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时限,若该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该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内,则确定该当前用户有效。
可选地,该第二确定模块404具体用于执行下述至少一项步骤:
基于该设备标识,获取针对该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次数以及设备累计开门次数,若该设备累计开门次数小于或等于该预设设备有效次数,则确定该门禁设备有效;
基于该设备标识,获取针对该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时限,若该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该预设设备有效时限内,则确定该门禁设备有效。
可选地,该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与事先与该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三方应用账号。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请参照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1和处理器702,处理器702可以调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1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2读取并运行,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公开还提供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Claims (10)

1.一种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所述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所述门禁信息由所述用户终端扫描所述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所述门禁信息包括所述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所述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向所述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所述打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门禁设备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有效;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门禁设备有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有效,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针对所述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次数以及用户累计开门次数,若所述用户累计开门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有效;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针对所述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时限,若所述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所述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内,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有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门禁设备有效,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获取针对所述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次数以及设备累计开门次数,若所述设备累计开门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设备有效次数,则确定所述门禁设备有效;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获取针对所述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时限,若所述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所述预设设备有效时限内,则确定所述门禁设备有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与事先与所述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三方应用账号。
6.一种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所述开门请求中携带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打开的门禁设备的门禁信息,所述门禁信息由所述用户终端扫描所述门禁设备对应的二维码得到,所述门禁信息包括所述门禁设备的设备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存在于与所述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集合,则向所述门禁设备发送打开指令,所述打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门禁设备打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有效;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门禁设备有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下述至少一项步骤: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针对所述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次数以及用户累计开门次数,若所述用户累计开门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用户有效次数,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有效;
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针对所述当前用户的预设用户有效时限,若所述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所述预设用户有效时限内,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有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下述至少一项步骤: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获取针对所述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次数以及设备累计开门次数,若所述设备累计开门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设备有效次数,则确定所述门禁设备有效;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获取针对所述门禁设备的预设设备有效时限,若所述当前用户请求开门的时刻处于所述预设设备有效时限内,则确定所述门禁设备有效。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或与事先与所述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三方应用账号。
CN201811328245.1A 2018-11-08 2018-11-08 门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3776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8245.1A CN109377618A (zh) 2018-11-08 2018-11-08 门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8245.1A CN109377618A (zh) 2018-11-08 2018-11-08 门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7618A true CN109377618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4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8245.1A Pending CN109377618A (zh) 2018-11-08 2018-11-08 门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761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9459A (zh) * 2019-03-11 2019-06-28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锁的小程序开门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23432A (zh) * 2019-06-25 2019-09-10 广州佳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门禁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338220A (zh) * 2020-02-19 2020-06-26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异构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415443A (zh) * 2020-03-30 2020-07-14 黄镇洪 一种远程开锁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3664A (zh) * 2015-11-10 2016-02-03 清华大学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04866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北京厚文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CN106204864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北京厚文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二维码的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CN106250959A (zh) * 2016-08-01 2016-12-21 吴龙 产生动态二维码的方法、门禁认证方法及相关系统
CN106327649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北京厚文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CN107341884A (zh) * 2017-06-30 2017-11-10 王韧 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207182429U (zh) * 2017-06-28 2018-04-03 北京百应时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响应智能门禁锁系统、闸机系统
CN108460875A (zh) * 2018-03-20 2018-08-28 深圳市西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门禁认证方法及装置
CN207976940U (zh) * 2018-04-04 2018-10-16 张伟 一种门禁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3664A (zh) * 2015-11-10 2016-02-03 清华大学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50959A (zh) * 2016-08-01 2016-12-21 吴龙 产生动态二维码的方法、门禁认证方法及相关系统
CN106204866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北京厚文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CN106204864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北京厚文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二维码的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CN106327649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北京厚文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CN207182429U (zh) * 2017-06-28 2018-04-03 北京百应时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响应智能门禁锁系统、闸机系统
CN107341884A (zh) * 2017-06-30 2017-11-10 王韧 一种二维码智能门禁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08460875A (zh) * 2018-03-20 2018-08-28 深圳市西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门禁认证方法及装置
CN207976940U (zh) * 2018-04-04 2018-10-16 张伟 一种门禁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9459A (zh) * 2019-03-11 2019-06-28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锁的小程序开门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23432A (zh) * 2019-06-25 2019-09-10 广州佳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门禁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338220A (zh) * 2020-02-19 2020-06-26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元异构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415443A (zh) * 2020-03-30 2020-07-14 黄镇洪 一种远程开锁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5343B (zh) 证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77618A (zh) 门禁方法及装置
US85887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identity protection of a user of multiple computer applications, networks or devices
CN103138921B (zh) 一种身份信息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04954322B (zh) 一种账号的绑定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03662A (zh) 访客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5118125B (zh) 一种电子门锁的智能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3516718A (zh) 身份风险分数生成和实现
US9565562B1 (en) Knowledge based authentication using mobile devices
CN105207780B (zh) 一种认证用户方法及装置
CN103140890A (zh) 用于声音签名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7338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门禁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259803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
CN110021086A (zh) 一种基于openid的临时授权开启门禁的方法
US20180374093A1 (en) Method for sen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CN110084936A (zh) 访客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96708A (zh) 电子投票系统及方法
CN106060097B (zh) 一种信息安全竞赛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7578506A (zh) 物联网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303088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ount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CA2846210A1 (en) Individual location tracking in detention environments
CN113114629B (zh) 基于区块链的合同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00532A (zh) 一种验证补办sim卡用户身份以及关联sim卡的方法和系统
CN116596097A (zh) 基于区块链的订票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961075B2 (en) Identity based ticke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