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7392A - 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7392A
CN109377392A CN201811150879.2A CN201811150879A CN109377392A CN 109377392 A CN109377392 A CN 109377392A CN 201811150879 A CN201811150879 A CN 201811150879A CN 109377392 A CN109377392 A CN 109377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nel
regulated
supervision
us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08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佳茵
马玉涛
晁晓娟
马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uquan Zhi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uquan Zhi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uquan Zhi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uquan Zhi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08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7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7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7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该监管方法能够对各待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无需保险人员进行管监核实,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保险理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保险行业,针对新兴行业特别是碎片化的场景创新中,仍没有较为成熟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同时因为风控严谨性要求,造成大量此类人员、企业及业务场景无法承保。
目前没有有效的技术风控手段鉴别投保人及被保险人以及承保范围要素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如果采用线下作业模式会大大的增加所投入的保险人员的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监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优选地,在所述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注册操作;接收所述投保用户输入的监管地点以及监管时间;生成保单口令标识;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缴费操作;确定缴费成功后,设置所述保单口令标识有效,其中,所述保单口令标识为所述投保用户所投保单的标识,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监管地点和所述投保用户。
优选地,所述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的步骤,包括: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保单口令标识;判断所述待监管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地点是否匹配,且当前时间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时间是否匹配;若均匹配,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建立所述监管时间、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以及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打卡操作。
优选地,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危机类型以及危险类型,所述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安全类型时,继续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机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存在出险风险,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待监管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执行理赔流程。
优选地,所述执行理赔流程的步骤包括:上报所述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中包含身份证信息;采集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指纹信息以及虹膜信息;当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验证时,上传理赔单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监管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之前,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注册操作;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投保用户输入的监管地点以及监管时间;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保单口令标识;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缴费操作;设置模块,用于确定缴费成功后,设置所述保单口令标识有效,其中,所述保单口令标识为所述投保用户所投保单的标识,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监管地点和所述投保用户。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第一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保单口令标识;第二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监管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地点是否匹配,且当前时间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时间是否匹配;第三子模块,用于若均匹配,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第四子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监管时间、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以及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打卡操作。
优选地,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监测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安全类型时,继续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其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危机类型以及危险类型;输出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机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存在出险风险,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待监管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理赔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执行理赔流程。
优选地,所述理赔子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上报所述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中包含身份证信息;采集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指纹信息以及虹膜信息;当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验证时,上传理赔单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一种监管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种监管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根据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种监管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监管方案,通过打卡操作识别投保用户即投保人授权的各待监管人员即被保险人,在特定监管时间及监管地点,对投保用户授权的各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进行对应的监管操作。该种监管方案,能够自动对各待监管人员进行监管,例如当待监管人员出险时,自动执行理赔,能够对各待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无需保险人员进行管监核实,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一的一种监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二的一种监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三的一种监管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五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监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的监管方法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
其中,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监管时间以及监管地点分别为投保用户所投保单中设置的信息。
投保用户可以为企业,企业本单次投保中可为多个员工进行投保,并且在投保时可以不限定员工具体信息,而仅限定监管时间以及监管地点即可。当然也可以在投保时限定员工个数即被保险人个数。其中,监管时间即员工的工作时间,监管地点即员工的工作地点,监管地点为一个区域。投保用户投保成功后,系统为本次保单生成一个有效地保单口令标识,投保用户可将该保单口令标识授权给工作人员,被授权的工作人员即可作为待监管人员,待监管人员需成功执行打卡操作后,系统对其在监管时间、监管地点处的人身安全进行监管。
具体地,待监管人员可输入被授权的保单口令标识,系统对待监管人员输入的保单口令标识的可信度进行判定后,确定该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保单对应的监管时间和监管地点,并将当前地点与监管地点进行匹配,将当前时间与监管时间进行匹配,在确定二者均匹配时,对待监管人员进行身份认证信息采集如采集待监管人员的人脸图像信息,接收待监管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最终完成本次打卡操作。
步骤102:依据打卡操作确定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
身份标识可以为待监管人员所佩戴的用于上报待监管人员生命体征信息的智能终端的标识,不同待监管人员所佩戴的智能终端的标识不同。身份标识与身份认证信息不同,身份标识与智能终端一一对应,身份认证信息与待监管人员一一对应。通过身份标识、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对应到佩戴某一智能终端的具体某一待监管人员,从而将二者绑定。
通过打开操作还可以确定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信息。
步骤103:在监管时间内,实时对待监管人员在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其中,生命体征可以为:心率、脉搏、血压、呼吸、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体征中的至少之一。待监管人员佩戴的智能终端可采集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生命体征信息上报系统,由系统依据智能终端上报的生命体征信息判定待监管人员的当前状态。
步骤104: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
通过对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确定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确定待监管人员的状态。
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划分,对于不同类型则对应不同的监管操作。例如:可以将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设置为:安全类型、危机类型以及危险类型。当然还可以仅设置两个类型,或者设置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类型。
步骤105:执行与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基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划分,相应地各类型对应的监管操作也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类型的划分适应性调整设置,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各类型对应的监管操作所指示的具体操作不做具体限制。
监管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待监管人员存在出险风险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待监管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的操作;当确定待监管人员已出险,执行理赔流程的操作等。
本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监管方法,通过打卡操作识别投保用户授权的各待监管人员,在特定监管时间及监管地点,对投保用户授权的各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进行对应的监管操作。该种监管方法,能够自动对各待监管人员进行监管,例如当待监管人员出险时,自动执行理赔,能够对各待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无需保险人员进行管监核实,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
实施例二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监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的监管方法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投保用户的注册操作。
投保用户可以为企业,企业单次投保中可为多个员工进行投保,并且在投保时可以不限定员工具体信息,而仅限定监管时间以及监管地点即可。其中,监管时间即员工的工作时间,监管地点即员工的工作地点,监管地点为一个区域。
投保用户可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注册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投保操作。
步骤202:接收投保用户输入的监管地点以及监管时间。
设置监管地点和监管时间,目的是要求对该监管地点、该监管时间作业的人员进行投保,对人员在作业时进行安全监管。
投保用户还可以设置保单所投保的被保险人总数,投保用户无需设置各被保险人的具体信息,该种方式便于后续灵活地设置被保险人,能够满足施工单位对临时员工进行投保的需求。
步骤203:生成保单口令标识。
保单口令标识可以为数字密码、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形式,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制。一个保单对应一个保单口令标识,保单口令标识被设置为有效状态后其对应的保单生效。
保单口令标识用于唯一标定一个保单,保单中所投保的人员可通过输入该保单口令标识进行身份鉴权。
步骤204:接收投保用户的缴费操作。
步骤201至步骤203为投保用户在系统上投保的过程,而保单必须在缴费成功后才可生效。对于具体地缴费操作,可以在系统所显示的缴费界面上设置多种不同的缴费接口,投保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地缴费接口进行缴费。例如:设置支付宝缴费接口、微信缴费接口或者网银缴费接口等,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缴费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205:确定缴费成功后,设置保单口令标识有效。
其中,保单口令标识为投保用户所投保单的标识,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监管地点、监管地点和投保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投保用户可以每天进行投保,每次投保仅对当天工作的工作人员有效。该种方式便于投保用户临时、灵活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投保操作。投保用户还可以提前为某一天在某工作地点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投保。不仅如此,投保用户还可以一次性为在某工作地点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多天连续或者间接投保。这些都可以通过设置监控时间、监控地点来实现。
保单口令标识被设置为有效后,投保用户可以从系统上下载相应电子保单,还可以开具该保单对应的电子发票。当然并不限于此,系统还可以在保单有效后主动向投保用户推送电子保单和/或电子发票。若保单为仅对当天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投保,投保用户可在当天用工结束后,申请下载电子保单和/或保单对应的发票。
步骤206: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
其中,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监管方法适用于对在某具体工作地点、在某具体工作时间段内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人身安全监管,其中,工作人员可以为临时员工也可以为与投保用户之间具有长期雇佣关系的正式员工。
工作人员在保单中预设的监管地点上工打卡,打卡成功后,系统将录入该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将其作为待监管人员进行人身安全监管。其中,相关信息包括: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身份认证信息以及身份标识,以及其对应的监管时间和监管地点等。其中,身份认证信息可以为人脸图像信息、指纹信息以及虹膜信息等人体特征信息。身份标识可以为待监管人员所佩戴的用于上报待监管人员生命体征信息的智能终端的标识,不同待监管人员所佩戴的智能终端的标识不同。用户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待监管人员的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姓名以及年龄等信息。
一种可选地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的方式可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一、接收待监管人员输入的保单口令标识;
投保用户授权待监管人员时,可将保单口令标识告知待监管人员,或者将保单口令标识与待监管人员佩戴的用于上报待监管人员生命体征信息的智能终端进行绑定,这样待监管人员即可通过智能终端向系统输入保单口令标识。
子步骤二、判断待监管人员的当前位置与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监管地点是否匹配,且当前时间与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监管时间是否匹配;若均匹配,接收待监管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
若均匹配,说明该待监管人员当前满足被保险条件,输入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便于后续对待监管人员进行监管,并且在该待监管人员出险时对其进行身份验证。
身份认证信息可以为通过对待监管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所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息,也可以为通过对待监管人员进行指纹识别所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等。
子步骤三、建立监管时间、监管地点、用户信息、身份认证信息以及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打卡操作。
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完成后,系统即可通过待监管人员佩戴的智能终端采集待监管人员在监管时间内、在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信息。
步骤207:依据打卡操作确定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
不同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不同,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可以为其佩戴的智能终端的标识,系统通过识别不同智能终端上报的生命体征信息,来对不同待监管人员的状态进行判定。
步骤208:在监管时间内,实时对待监管人员在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其中,生命体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心率、脉搏、血压、呼吸、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体征。待监管人员佩戴的智能终端可采集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生命体征信息上报系统,由系统依据智能终端上报的生命体征信息判定待监管人员的当前状态。
步骤209: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
通过对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确定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确定待监管人员的状态。
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可以包括:安全类型、危机类型以及危险类型。
对于各类型对应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当确定某生命体征参数值变化超出第一预设阈值但未超出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其属于危机类型;当确定某生命体征参数值变化超出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其属于危险类型;当确定某生命体征参数值变化未超出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其属于安全类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例如:以对待监管人员的心率进行监测为例,若待监管人员的心率先后变化小未超出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该待监管人员心率平稳,其心率变化在正常范围内,该待监管人员处于安全状态。若待监管人员的心率先后变化较大已超出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该待监管人员心率波动较大,待监管人员目前可能处于害怕状态,如待监管人员正在高空作业,此时可初步判定待监管人员处于危机状态。若待监管人员的心率先后变化非常大已超出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待监管人员心率波动非常大,待监管人员已出险即已发生意外。
步骤210:执行与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当目标类型为安全类型时,继续对待监管人员在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当目标类型为危机类型时,确定待监管人员存在出险风险,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待监管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当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待监管人员已出险,执行理赔流程。
输出提示信息可以在待监管人员出险前,提醒其注意自身当前状态并及时调整。该种输出提示信息的方式,增加了险前的干预环节,能够降低出险概率。
一种可选地执行理赔流程的方式如下:
首先,上报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
其中,用户信息中包含身份证信息。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由系统在确定待监管人员出现后自动上报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也可以由他人进行人工报案,上传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
其次,采集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
其中,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指纹信息以及虹膜信息。本步骤中所采集的身份认证信息与待监管人员打开操作时采集的身份认证信息类型相同。
最后,当身份认证信息通过验证时,上传理赔单据。
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验证,说明该工作人员前期已完成了打开操作,属于被保对象。若身份认证信息未通过验证,则可初步确定存在骗保行为,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报案人员,也可以直接拒绝本次出险上报操作。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每个待监管人员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系统可对各独立个体进行签退,签退后该独立个体将不属于被保险人,不再受保单中相应条款的保护。对个体进行签退的几种情况可设置如下:第一种、小程序签退,即独立的个体可通过操作佩戴的智能终端中安装的小程序向系统发送签退请求,系统接收到请求后对其进行签退;第二种、在监管地点以及监管时间内,预设时长未采集到该独立个体的身份认证信息时,对其进行签退;第三种、超出监管时间后对其进行签退;第四种、以自然天为单位,每到次日凌晨则对其进行签退。
本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监管方法,通过打卡操作识别投保用户授权的各待监管人员,在特定监管时间及监管地点,对投保用户授权的各待监管人员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进行对应的监管操作。该种监管方案,能够自动对各待监管人员进行监管,例如当待监管人员出险时,自动执行理赔,能够对各待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无需保险人员进行管监核实,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此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监管方法,投保用户可线上为被保险人进行投保,便于投保用户临时、灵活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投保操作。不仅如此,投保用户无需在保单中设置各被保险人的具体信息设置被保险人数量即可,该种方式便于后续灵活地设置被保险人,能够满足施工单位对临时员工进行投保的需求。
实施例三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监管装置的框图,参照图3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01、确定模块302、监测模块303、类型确定模块304以及执行模块305。
第一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确定模块302,用于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监测模块303,用于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类型确定模块304,用于确定所检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执行模块305,用于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306,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301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之前,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注册操作;第三接收模块307,用于接收所述投保用户输入的监管地点以及监管时间;第一生成模块308,用于生成保单口令标识;第四接收模块309,用于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缴费操作;设置模块310,用于确定缴费成功后,设置所述保单口令标识有效,其中,所述保单口令标识为所述投保用户所投保单的标识,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监管地点和所述投保用户。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301可以包括:第一子模块3011,用于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保单口令标识;第二子模块3012,用于判断所述待监管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地点是否匹配,且当前时间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时间是否匹配;第三子模块3013,用于若均匹配,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第四子模块3014,用于建立所述监管时间、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以及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打卡操作。
可选地,所述执行模块305可以包括:监测子模块3051,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安全类型时,继续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其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危机类型以及危险类型;输出子模块3052,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机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存在出险风险,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待监管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理赔子模块3053,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执行理赔流程。
可选地,所述理赔子模块3053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上报所述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中包含身份证信息;采集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指纹信息以及虹膜信息;当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验证时,上传理赔单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四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400的框图。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也可以为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4,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402,存储器404,电源组件406,多媒体组件408,音频组件4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412,传感器组件414,以及通信组件416。
处理组件4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4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4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4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408和处理组件4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4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4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4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406为电子设备4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4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4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408包括在电子设备4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4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4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4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4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404或经由通信组件4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4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412为处理组件4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4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4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414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4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4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400或电子设备4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4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4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4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4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416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4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4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4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4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图1、图2中所述的监管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4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400的处理器420执行以完成上述图1、图2中所示的监管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400的处理器420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400执行上述图1、图2中所示的监管方法。
实施例五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也可以为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5,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组件501,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50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501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5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50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图1、图2中所示的监管方法
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503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5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504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5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505。电子设备5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50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
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
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
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注册操作;
接收所述投保用户输入的监管地点以及监管时间;
生成保单口令标识;
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缴费操作;
确定缴费成功后,设置所述保单口令标识有效,其中,所述保单口令标识为所述投保用户所投保单的标识,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监管地点和所述投保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保单口令标识;
判断所述待监管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地点是否匹配,且当前时间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时间是否匹配;
若均匹配,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
建立所述监管时间、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以及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打卡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危机类型以及危险类型,所述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安全类型时,继续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机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存在出险风险,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待监管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
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执行理赔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理赔流程的步骤包括:
上报所述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中包含身份证信息;
采集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指纹信息以及虹膜信息;
当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验证时,上传理赔单据。
6.一种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
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
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之前,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注册操作;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投保用户输入的监管地点以及监管时间;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保单口令标识;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缴费操作;
设置模块,用于确定缴费成功后,设置所述保单口令标识有效,其中,所述保单口令标识为所述投保用户所投保单的标识,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监管地点和所述投保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保单口令标识;
第二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监管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地点是否匹配,且当前时间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时间是否匹配;
第三子模块,用于若均匹配,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
第四子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监管时间、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以及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打卡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监测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安全类型时,继续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其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危机类型以及危险类型;
输出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机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存在出险风险,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待监管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
理赔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执行理赔流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赔子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上报所述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中包含身份证信息;
采集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指纹信息以及虹膜信息;
当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验证时,上传理赔单据。
CN201811150879.2A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9377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0879.2A CN109377392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0879.2A CN109377392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7392A true CN109377392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403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0879.2A Pending CN109377392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73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8527A (zh) * 2020-12-08 2021-04-02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意外保险的自动投保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229A (zh) * 2016-08-23 2016-12-21 北京好运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身体状态的保险管理方法及装置
CN206006087U (zh) * 2016-08-15 2017-03-15 史方伟 一种智能穿戴安全帽
CN106934684A (zh) * 2017-01-23 2017-07-07 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保单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8198082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延误的理赔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06087U (zh) * 2016-08-15 2017-03-15 史方伟 一种智能穿戴安全帽
CN106251229A (zh) * 2016-08-23 2016-12-21 北京好运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身体状态的保险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34684A (zh) * 2017-01-23 2017-07-07 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保单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8198082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延误的理赔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8527A (zh) * 2020-12-08 2021-04-02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意外保险的自动投保方法及装置
CN112598527B (zh) * 2020-12-08 2024-05-17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意外保险的自动投保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7408B2 (en) Systems for detecting biometric response to attempts at coercion
US997191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FID-based access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s
JP5984191B2 (ja) 管理生体認証通知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172751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 fencing with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CN107808502B (zh) 一种图像检测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4380298A (zh) 用于动态地评估和减轻被保险实体风险的系统和方法
JP723834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US20200410791A1 (en) Site supervisor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sites
CN109215206A (zh) 一种小区人脸识别物业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2859564A (zh) 用于安全系统的远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EP4153942A1 (en)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 with kpi-based optimization
CN109377392A (zh) 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CN207397360U (zh) 一种实现人流计数控制的门禁系统
CN113129494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区域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86594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onitoring and updating security personnel information
Ji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Epidemic Prevention Monito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
CA3059487C (en) Systems for detecting biometric response to attempts at coercion
CN113347310A (zh) 一种带声纹识别的监管场所管理系统
KR100625667B1 (ko) 보안관리 정보 알림 시스템 및 방법
Greenleaf et al. COVID & Digital Surveillance: Common Legislative Protections for Proximity Apps, Attendance Tracking, and Status Certificates (Part II)(Presentation Slides)
CN11615177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压器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系统
KR20150101899A (ko) 가장 코드를 이용한 보안 시스템,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544749B1 (ko) 가장 코드를 이용한 보안 시스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5953853A (zh) 核电厂应急组织启动签到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