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7350A - 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7350A
CN109377350A CN201811219822.3A CN201811219822A CN109377350A CN 109377350 A CN109377350 A CN 109377350A CN 201811219822 A CN201811219822 A CN 201811219822A CN 109377350 A CN109377350 A CN 109377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ken
bank
different
user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98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198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73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7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7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接收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所述金融交易指令包含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依据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载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本发明同时支持多家银行的Token功能,既保证了网上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又不需要用户同时携带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网上金融交易时使用到的动态令牌Token,是用户个人身份确认的认证工具。在实际生活中,不同银行提供的Token不同,同一用户在不同银行的网上银行执行交易时,就需要用户携带对应不同银行的不同Token,这对于用户而言,同时携带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非常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携带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带来的繁琐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所述金融交易指令包含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
依据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载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
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
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可选地,在接收目标银行发起的金融交易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家银行发送的不同Token种子;
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其中一家银行对应一个Token种子;
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可选地,每一个Token种子具有唯一的标识,每一家银行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所述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包括:
建立不同银行的身份信息与不同Token种子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发起的登录请求,所述登录请求包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登录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如果确定所述用户合法,则准许所述用户登录。
可选地,所述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包括:
通过显示界面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所述金融交易指令包含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载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家银行发送的不同Token种子;
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其中一家银行对应一个Token种子;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可选地,每一个Token种子具有唯一的标识,每一家银行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所述关系建立单元具体用于,建立不同银行的身份信息与不同Token种子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登录请求,所述登录请求包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认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登录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登录单元,用于在所述认证单元确定所述用户合法时,准许所述用户登录。
可选地,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显示界面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本发明提供的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中,预先存储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当接收到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后,依据金融交易指令中携带的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进而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本发明将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存储在一个装置(如金融E-Token)中,同时支持多家银行的Token功能,既保证了网上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又不需要用户同时携带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携带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带来的繁琐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金融E-Token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所述金融交易指令包含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
一般地,金融交易指令可以是SWIFT格式的报文,其中包含的银行的身份信息可以是银行识别代码等信息。
步骤102,依据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载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
其中,Token种子是银行事先和商户签约约定好的,用来区分不同商户的一个验证密钥。在本发明实际应用中,金融E-Token已经预先与多家银行签约合作,金融E-Token每签约一家银行,银行便会给金融E-Token分发一个Token种子,不同银行给金融E-Token分发的Token种子不同。本发明中,金融E-Token也具有唯一标识身份的标识,如序列号M。
举例来说,假如用户需要在A银行中做金融交易,则用户需要将自己的金融E-Token和A银行进行签约,此时A银行会给用户的金融E-Token分发一个Token种子,该A银行的Token种子也具有唯一标识。金融E-Token存储该A银行的Token种子,并将金融E-Token的序列号M与A银行进行绑定。同理,用户将金融E-Token分别与其他银行,如B银行、C银行等进行签约,从而使得金融E-Token也同时存储有B银行的Token种子、C银行的Token种子等,并将金融E-Token的序列号M分别与B银行、C银行进行绑定。由此,本发明实现了金融E-Token同时与多家银行进行绑定。
本发明中,一个金融E-Token可以绑定的银行数量可以参数化动态设置。
金融E-Token实现与不同家银行签约后,该不同家银行对应的Token种子便成功存储在金融E-Token中,由此进一步,本发明可以建立一张对应关系表,在该对应关系表中记录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那么在后续应用时,当接收到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后,金融E-Token能够依据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成功获取到与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
步骤103,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
其中预设的加密算法可以采用现有的加密算法,对此申请人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Token验证码是在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得到的一串信息,通常为一串动态的六位数字,用于外部验证。
步骤104,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具体地,本发明可以通过显示界面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本发明提供的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中,预先存储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当接收到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后,依据金融交易指令中携带的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进而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本发明将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存储在一个装置(如金融E-Token)中,同时支持多家银行的Token功能,既保证了网上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又不需要用户同时携带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携带多家银行的不同Token带来的繁琐问题。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应用于金融E-Token中,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获取多家银行发送的不同Token种子。
针对用户首次签约绑定银行的情况,本发明首先将金融E-Token与多家银行进行签约,并获取不同家银行分发的不同Token种子。
例如,金融E-Token分别与A银行、B银行、C银行进行签约,获取到A银行、B银行、C银行分别向其分发的Token种子-A、Token种子-B和Token种子-C。
步骤202,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其中一家银行对应一个Token种子。
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Token种子具有唯一的标识,每一家银行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由此本发明可以通过建立不同银行的身份信息与不同Token种子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如建立A银行的识别代码对应Token种子-A,B银行的识别代码对应Token种子-B,C银行的识别代码对应Token种子-C。
更具体的,本发明在获取到不同银行对应的不同Token种子后,可以通过创建一张对应关系表来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表中记录了Token种子-A对应A银行的识别代码,Token种子-B对应B银行的识别代码、Token种子-C对应C银行的识别代码,从而完成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的建立。
步骤203,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地,上述步骤201-步骤203在实际应用中属于本发明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具体执行金融交易时,不必每次都执行一次,可以直接执行步骤204。
当然,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如果涉及到新增、删除、修改Token种子的情况,则本发明需要返回步骤201,完成对新增、删除、修改Token种子情况的处理后,再执行步骤204。
步骤204,接收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所述金融交易指令包含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
本发明在接收到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后,能够依据金融交易指令中携带的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确认目标银行的身份。
假设金融交易指令中携带的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为A银行的识别代码,由此本发明可以确定本次金融交易对象为A银行。
步骤205,依据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
在确定本次金融交易对象(即目标银行)为A银行时,进一步依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到与A银行对应的Token种子-A。
步骤206,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
本发明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以及与A银行对应的Token种子-A,计算得到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
步骤207,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具体地,本发明通过显示界面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本发明支持写入并存储不同银行的不同Token种子,实现多Token令牌的支持,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金融交易的安全性,本发明可以在执行步骤101之前,和/或在执行步骤204之前,方法还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
步骤301,接收用户发起的登录请求,所述登录请求包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其中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用户名、密码、绑定的手机号等信息,该身份信息用于在登录金融E-Token时使用。
步骤302,基于所述登录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本发明中的金融E-Token预先存储有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该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用户名、密码、绑定的手机号等信息。
具体地,本发明将登录请求中包含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说明用户为合法用户,如果比对不一致,说明用户为非法用户。
步骤303,如果确定所述用户合法,准许所述用户登录。
步骤304,如果确定所述用户不合法,不准许所述用户登录。
本发明在执行金融交易之前,首先要求用户先登录金融E-Token,以验证当前的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在确定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后,再准许用户登录金融E-Token,进而执行后续金融交易流程,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金融交易的安全性。
基于前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如图4所示,装置可以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100,用于接收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所述金融交易指令包含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
其中,金融交易指令可以是SWIFT格式的报文,其中包含的银行的身份信息可以是银行识别代码等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200,用于依据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载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
其中,Token种子是银行事先和商户签约约定好的,用来区分不同商户的一个验证密钥。在本发明实际应用中,装置已经预先与多家银行签约合作,装置每签约一家银行,银行便会给装置分发一个Token种子,不同银行给装置分发的Token种子不同。本发明中,一个装置可以绑定的银行数量可以参数化动态设置。
可选地,本发明中第一获取单元200在获取到不同家银行对应的不同Token种子后,可以建立一张对应关系表,在该对应关系表中记录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
计算单元300,用于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
本发明中的Token验证码是在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得到的一串信息,通常为一串动态的六位数字,用于外部验证。
输出单元400,用于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其中所述输出单元400可以具体用于,通过显示界面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在本发明中,输出单元400可以具体为支持多家银行的接入接口,从而支持多家银行的Token或USBKey功能。
可选地,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500,用于获取多家银行发送的不同Token种子;
关系建立单元600,用于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其中一家银行对应一个Token种子;
存储单元700,用于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本发明中,每一个Token种子具有唯一的标识,每一家银行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所述关系建立单元600具体用于,建立不同银行的身份信息与不同Token种子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登录请求,所述登录请求包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其中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用户名、密码、绑定的手机号等信息,该身份信息用于在登录金融E-Token时使用;
认证单元20,用于基于所述登录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本发明中的存储单元700还可以用于存储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认证单元20将请求接收单元10接收到的用户发起的登录请求中携带的身份信息,与存储单元700中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说明用户为合法用户,如果比对不一致,说明用户为非法用户。
登录单元30,用于在所述认证单元20确定所述用户合法时,准许所述用户登录。
本发明提供的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可以具体集成在金融E-Token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所述金融交易指令包含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
依据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载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
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
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目标银行发起的金融交易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家银行发送的不同Token种子;
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其中一家银行对应一个Token种子;
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Token种子具有唯一的标识,每一家银行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所述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包括:
建立不同银行的身份信息与不同Token种子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发起的登录请求,所述登录请求包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登录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如果确定所述用户合法,则准许所述用户登录。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包括:
通过显示界面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6.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银行发送的金融交易指令,所述金融交易指令包含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银行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银行对应的目标Token种子,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记载了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计算本次金融交易的Token验证码;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家银行发送的不同Token种子;
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不同银行与不同Token种子的对应关系,其中一家银行对应一个Token种子;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Token种子具有唯一的标识,每一家银行具有唯一的身份信息,所述关系建立单元具体用于,建立不同银行的身份信息与不同Token种子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登录请求,所述登录请求包含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认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登录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登录单元,用于在所述认证单元确定所述用户合法时,准许所述用户登录。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显示界面输出所述Token验证码。
CN201811219822.3A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9377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822.3A CN109377350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822.3A CN109377350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7350A true CN109377350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400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9822.3A Pending CN109377350A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73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818A (zh) * 2020-07-04 2020-11-27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身份认证系统
CN112039676A (zh) * 2020-09-01 2020-12-0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oken动态验证码安全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2763A (zh) * 2009-04-02 2009-11-18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口令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47189A (zh) * 2010-04-29 2010-09-29 钱袋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口令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497358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银行交易的方法
CN105989491A (zh) * 2015-02-17 2016-10-05 孙宏铭 一种动态授权码生成方法及装置、支付交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2763A (zh) * 2009-04-02 2009-11-18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口令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47189A (zh) * 2010-04-29 2010-09-29 钱袋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口令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497358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银行交易的方法
CN105989491A (zh) * 2015-02-17 2016-10-05 孙宏铭 一种动态授权码生成方法及装置、支付交易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818A (zh) * 2020-07-04 2020-11-27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身份认证系统
CN112039676A (zh) * 2020-09-01 2020-12-0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oken动态验证码安全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3797B2 (en) Authenticating a user device associated with a user to communicate via a wireless network in a secure web-based environment
CN104486343B (zh) 一种双因子双向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US940762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legated authentication token retrieval
US8220039B2 (en) Mass storage device with automated credentials loading
CN106161392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和设备
JP5651112B2 (ja) デジタルidを用いたフォーム入力および自動パスワード生成
CN110291757A (zh) 用于提供简化帐户注册服务、用户认证服务的方法及利用其的认证服务器
EP2230622B1 (en) Mass storage device with automated credentials loading
CN108416589A (zh) 区块链节点的连接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62704A (zh) 登录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06183A (zh) 客户端、服务端、方法和身份验证系统
CN107423333A (zh)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6487511A (zh)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US1181008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generation of user-initiated federated identities
CN107766738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讯系统
CN101093562A (zh) 电子验证方法和电子验证系统
CN109067785A (zh) 集群认证方法、装置
CN108234509A (zh) 基于tee和pki证书的fido认证器、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5868970A (zh) 一种认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100029A (zh) 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06635A (zh) 身份证网上功能开通方法、手机、可信终端和验证服务器
CN109636558A (zh) 基于区块链的员工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24344A (zh) 账号信息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46406A (zh) 一种账户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9377350A (zh) 一种支持多家银行身份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