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6823A - 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6823A
CN109376823A CN201811569067.1A CN201811569067A CN109376823A CN 109376823 A CN109376823 A CN 109376823A CN 201811569067 A CN201811569067 A CN 201811569067A CN 109376823 A CN109376823 A CN 109376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identifier
work tool
bracket
power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90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超
曹伟国
黄宏荣
杨利军
童可君
施胜强
赏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Power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Co Ltd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x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Power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Co Ltd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x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Power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Co Ltd,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x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Power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76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68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以及识别器,识别器包括读写器,读写器上连接有网关,网关上连接有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上连接有PC机;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在工器具上固定RFID电子标签,通过RFID电子标签中的芯片来存储工器具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识别器可直接读取工器具上的,自动获取记录工器具信息,无需人为操作,操作更为便捷,节约了工作人员领取扫描的时间,PC机能自动生成报表,且能对每一个工器具的情况都有记载并实时监测,系统报表中的工器具在校验日期到期前10天管理系统将自动以图标闪动的方式提醒操作人员,并可自主查看需要校验的工器具列表。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供电所工器具有几百件,备品备件甚至上千件,所有工器具靠人工进行领用、登记、归还管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同时存在记录不清、填写不及时、随意性较大、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控等情况,同时也存在库管人员因工作较忙疏忽遗漏统计等情况,工器具管理规定上对领用工器具有明确的规定说明,要求将领用人、领用工器具种类和数量、领用原因、工器具校验情况、领用和归还日期、工器具归还时性能情况等都要做详细登记;但由于人工登记台账时难免会出错或遗漏登记,或者事故应急抢修领用、归还工器具时未作登记等情况导致工器具管理混乱,工器具的校验日期超期。工器具种类多,数量大,全凭人工逐个去检查工器具检验日期工作繁琐。如果工作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不够细心,导致工器具没有检查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工器具到期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有10支10kV验电笔,分两次送检。如果工作人员大意只看其中两支验电笔的校验日期合格就判断10支都合格,就会造成其中5支验电笔因没有检查到位而超期的情况,目前,按照国网公司创五星供电所的最新标准,在工器具材料备品备件管理方面要求信息化自动生成,如备品备件台账,安全施工工器具台账、施工工器具出入库记录、月检记录等。传统的管理方法,需要形成大量的纸质报表,工作人员手写笔填,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却增加了工作量,并且人工操作繁琐、容易出现漏洞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现有传统的电力工器具管理方法工作量大导致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固定在电力工器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以及固定连接在电力工具放置柜上的识别器,管理人员通过识别器识别RFID电子标签来获取电力工器具的信息,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本体、芯片和发射天线,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槽以及与安装槽相通的通孔,所述芯片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发射天线穿过通孔后与芯片相连,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抗金属保护层,所述识别器包括读写器和与读写器相连的接收天线,所述读写器上连接有网关,所述网关上连接有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上连接有PC机。
优选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还包括悬挂绳和粘带,所述本体上设有固定悬挂绳的固定孔,所述粘带固定在本体上,所述RFID电子标签依靠悬挂绳悬挂在电力工器具上或依靠粘带粘贴固定在电力工器具上。
优选的,所述识别器还包括支架和供电电源,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识别器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识别器和供电电源随支架安装在电力工具放置柜的柜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形成在支架上的容腔,所述容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识别器经所述开口装入所述容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支架上构成容腔的其中一个壁板,所述供电电源固定于壁板上且位于容腔外侧。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密封板的另一端通过电磁锁锁紧在支架上,所述密封板上设有人脸识别器,人脸识别器与电磁锁相连,所述人脸识别器与网关相连。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手机,所述手机与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无线网络相连。
优选的.所述PC机上连接有打印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1.通过在工器具上固定RFID电子标签,通过RFID电子标签中的芯片来存储工器具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识别器可直接读取工器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自动获取记录工器具信息,无需人为操作,且RFID电子标签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无需接触,读取速度快。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电子标签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工器具在出入库能实现自动感应,操作更为便捷,节约了工作人员领取扫描的时间,领用一个工程所有需要的工器具,整个过程大概只需要几分钟左右,同时领用时还可以了解工器具的校验情况,保障工器具的安全性,抗金属保护层的设置,使芯片不易损坏,且标签内的数据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由于RFID电子标签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网关能实现对识别器内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存储,然后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递至PC机内,使PC机能自动生成报表,且能对每一个工器具的情况都有记载并实时监测,包括工器具存放位置、地点,工器具领用人、使用情况、校验情况,系统报表中的工器具在校验日期到期前10天管理系统将自动以图标闪动的方式提醒操作人员,并可自主查看需要校验的工器具列表,在提高了工器具使用与管理的可靠性同时也使工器具的校验管理工作更加严谨与及时,减少了人工记录台账,用电子台账代替纸质台账,实现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大量的报表,按照一个月200元计算,一年可因此而节约费用2400元,减少了资源浪费,使资源利用得到最大化,大大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2.将RFID电子标签通过悬挂绳悬挂在电力工器具上或粘带固定在电力工器具上,能满足不同类型的工器具,确保RFID电子标签的固定质量,且能减少安装过程中工器具对RFID电子标签的影响,能有效的避免使用过程中RFID电子标签的脱落;
3.支架的设置,能实现识别器快速的安装在柜体上,且供电电源的设置,能实现识别器的可靠供电,确保识别器的连续性工作,且识别器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支架上,供电电源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支架上,能使识别器、供电电源与支架形成一个整体,简化了整体的安装空间,能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4.将第一安装部设置成一端设有开口的容腔,有利于识别器的快速安装,且能减少识别器与外界的接触,提高识别器的使用寿命,且将第二安装部设置成形成容腔的其中一个壁板,且供电电源供电在壁板上且位于容腔外侧,使识别器与供电电源相互独立的安装在支架上,避免了安装过程中识别器与供电电源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安装效率;
5.挂钩设置,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工器具固定在支架上,能使识别器与RFID电子标签的芯片达到最佳的扫描间距,确保识别器能快速准备的对工器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数据的读取,确保数量的准确性;
6.人脸识别器的设置,能通过面部识别替代签字不仅省下了一定的工作量,同时也让操作人员身份更加严谨准确的记录,解决了领用、归还签字的繁琐手续,且人脸识别器设置在密封板上,通过面部识别来开启密封板,自动记录人员信息,明确责任人,确保安全高效,提高员工的责任心,避免工器具无故损坏和使用过程中遗失等情况的发生;
7.手机的设置,能使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能实时撑握工器具的领用情况、备品备件的库存数量,设备的检验日期,工器具归还情况,并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的提醒领用人员,确保工器具能按时的归还;
8.打印机的设置,能实现各类报表的纸质化归档,方便保持,后续可以根据时间、工器具名称、工作事件、作业书号、未归还工器具、校验记录、报废记录、出入库清单进行校验查阅,更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实实在在的达到了为班组减负,更方便了管理层查看台账记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识别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RFID电子标签、11本体、12芯片、13发射天线、14安装槽、15通孔、16抗金属保护层、17悬挂绳、18粘带、19固定孔、2识别器、21读写器、22接收天线、3网关、4数据传输装置、5PC机、51打印机、6支架、61第一安装部、62第二安装部、63挂钩、64密封板、7供电电源、8人脸识别器、9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固定在电力工器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1,以及固定连接在电力工具放置柜上的识别器2,管理人员通过识别器识别RFID电子标签来获取电力工器具的信息,所述RFID电子标签1包括本体11、芯片12和发射天线13,所述本体11上设有安装槽14以及与安装槽14相通的通孔15,所述芯片12设置在安装槽14内,所述发射天线13穿过通孔15后与芯片12相连,所述本体11上还设有抗金属保护层16,所述识别器2包括读写器21和与读写器21相连的接收天线22,所述读写器21上连接有网关3,所述网关3上连接有数据传输装置4,所述数据传输装置4上连接有PC机5,通过在工器具上固定RFID电子标签1,通过RFID电子标签1中的芯片12来存储工器具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识别器2可直接读取工器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自动获取记录工器具信息,无需人为操作,且RFID电子标签1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无需接触,读取速度快。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电子标签1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工器具在出入库能实现自动感应,无需人工操作,操作更为便捷,节约了工作人员领取扫描的时间,领用一个工程所有需要的工器具,整个过程大概只需要几分钟左右,同时领用时还可以了解工器具的校验情况,保障工器具的安全性,抗金属保护层16的设置,使芯片12不易损坏,且标签内的数据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由于RFID电子标签1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网关3能实现对识别器2内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存储,然后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递至PC机5内,使PC机5能自动生成报表,且能对每一个工器具的情况都有记载并实时监测,包括工器具存放位置、地点,工器具领用人、使用情况、校验情况,系统报表中的工器具在校验日期到期前10天管理系统将自动以图标闪动的方式提醒操作人员,并可自主查看需要校验的工器具列表,在提高了工器具使用与管理的可靠性同时也使工器具的校验管理工作更加严谨与及时,减少了人工记录台账,用电子台账代替纸质台账,实现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大量的报表,按照一个月200元计算,一年可因此而节约费用2400元,减少了资源浪费,使资源利用得到最大化,大大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所述RFID电子标签1还包括悬挂绳17和粘带18,所述本体11上设有固定悬挂绳17的固定孔19,所述粘带18固定在本体11上,所述RFID电子标签1依靠悬挂绳17悬挂在电力工器具上或依靠粘带18粘贴固定在电力工器具上,通过悬挂绳17悬挂在电力工器具上或粘带18固定在电力工器具上,能满足不同类型的工器具,确保RFID电子标签1的固定质量,且能减少安装过程中工器具对RFID电子标签1的影响,能有效的避免使用过程中RFID电子标签1的脱落,安装时,能根据电力工器具的种类,选择RFID电子标签1的固定方式。
所述识别器2还包括支架6和供电电源7,所述支架6包括第一安装部61和第二安装部62,所述识别器2通过第一安装部61安装在支架6上,所述供电电源7通过第二安装部62安装在支架6上,所述识别器2和供电电源7随支架6安装在电力工具放置柜的柜体上,且支架6与柜体可根据实际的安装需求设置固定方式,如螺栓固定、扣接或焊接的固定结构,能实现识别器2快速的安装在柜体上,且供电电源7的设置,能实现识别器2的可靠供电,确保识别器2的连续性工作,且识别器2通过第一安装部61安装在支架6上,供电电源7通过第二安装部62安装在支架6上,能使识别器2、供电电源7与支架6形成一个整体,简化了整体的安装空间,能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所述第一安装部61为形成在支架6上的容腔,所述容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识别器2经所述开口装入所述容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62为支架6上构成容腔的其中一个壁板,所述供电电源7固定于壁板上且位于容腔外侧,将第一安装部61设置成一端设有开口的容腔,有利于识别器2的快速安装,且能减少识别器2与外界的接触,提高识别器2的使用寿命,且将第二安装部62设置成形成容腔的其中一个壁板,且供电电源7供电在壁板上且位于容腔外侧,使识别器2与供电电源7相互独立的安装在支架6上,避免了安装过程中识别器2与供电电源7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安装效率,所述支架6上还设有挂钩63,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工器具固定在支架6上,能使识别器2与RFID电子标签1的芯片12达到最佳的扫描间距,确保识别器2能快速准备的对工器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1进行数据的读取,确保数量的准确性。
所述支架6还包括密封板64,所述密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密封板的另一端通过电磁锁锁紧在支架上,所述密封板64上设有人脸识别器8,人脸识别器8与电磁锁相连,所述人脸识别器8与网关3相连,人脸识别器8的设置,能通过面部识别替代签字不仅省下了一定的工作量,同时也让操作人员身份更加严谨准确的记录,解决了领用、归还签字的繁琐手续,且人脸识别器8设置在密封板64上,通过面部识别来开启密封板64,自动记录人员信息,明确责任人,确保安全高效,提高员工的责任心,避免工器具无故损坏和使用过程中遗失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所述系统还包括手机9,所述手机9与数据传输装置4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手机9能使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能实时撑握工器具的领用情况、备品备件的库存数量,设备的检验日期,工器具归还情况,并可以通过手机9实时的提醒领用人员,确保工器具能按时的归还,所述PC机5上连接有打印机51,打印机51能实现各类报表的纸质化归档,方便保持,后续可以根据时间、工器具名称、工作事件、作业书号、未归还工器具、校验记录、报废记录、出入库清单进行校验查阅,更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实实在在的达到了为班组减负,更方便了管理层查看台账记录。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电力工器具上的RFID电子标签,以及固定连接在电力工具放置柜上的识别器,管理人员通过识别器识别RFID电子标签来获取电力工器具的信息,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本体、芯片和发射天线,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槽以及与安装槽相通的通孔,所述芯片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发射天线穿过通孔后与芯片相连,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抗金属保护层,所述识别器包括读写器和与读写器相连的接收天线,所述读写器上连接有网关,所述网关上连接有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上连接有PC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还包括悬挂绳和粘带,所述本体上设有固定悬挂绳的固定孔,所述粘带固定在本体上,所述RFID电子标签依靠悬挂绳悬挂在电力工器具上或依靠粘带粘贴固定在电力工器具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器还包括支架和供电电源,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识别器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识别器和供电电源随支架安装在电力工具放置柜的柜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形成在支架上的容腔,所述容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识别器经所述开口装入所述容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支架上构成容腔的其中一个壁板,所述供电电源固定于壁板上且位于容腔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密封板的另一端通过电磁锁锁紧在支架上,所述密封板上设有人脸识别器,人脸识别器与电磁锁相连,所述人脸识别器与网关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手机,所述手机与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无线网络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机上连接有打印机。
CN201811569067.1A 2018-09-07 2018-12-21 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93768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39780 2018-09-07
CN201811043978 2018-09-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6823A true CN109376823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1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9067.1A Pending CN109376823A (zh) 2018-09-07 2018-12-21 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682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6979A (zh) * 2020-08-07 2020-11-06 成都思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工器具的定位模块及方法
CN112036532A (zh) * 2020-09-03 2020-12-04 成都思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883794A (zh) * 2021-01-19 2021-06-0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设备闭环管理的输电线路工器具管理方法
CN116611770A (zh) * 2023-07-20 2023-08-1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配网不停电作业工具智能出入库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94091U (zh) * 2012-04-12 2013-01-23 北京仁佳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rfid身份识别电力工具柜及安全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
CN107443341A (zh) * 2017-08-01 2017-12-08 昆山三木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劳动工具管理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94091U (zh) * 2012-04-12 2013-01-23 北京仁佳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rfid身份识别电力工具柜及安全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
CN107443341A (zh) * 2017-08-01 2017-12-08 昆山三木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劳动工具管理柜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6979A (zh) * 2020-08-07 2020-11-06 成都思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工器具的定位模块及方法
CN112036532A (zh) * 2020-09-03 2020-12-04 成都思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883794A (zh) * 2021-01-19 2021-06-0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设备闭环管理的输电线路工器具管理方法
CN112883794B (zh) * 2021-01-19 2022-08-3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设备闭环管理的输电线路工器具管理方法
CN116611770A (zh) * 2023-07-20 2023-08-1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配网不停电作业工具智能出入库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611770B (zh) * 2023-07-20 2023-10-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配网不停电作业工具智能出入库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6823A (zh) 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01482987B (zh) 基于通信网络的户外通信机房门禁集中控制与管理的方法
CN208969697U (zh) 一种电力工器具信息化管理装置
CN101620697A (zh) 一种检测管控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02855704A (zh) 一种自助存取件机及其使用方法
US20100033308A1 (en) Arrangement for documenting the status of removable parts on board an aircraft
CN113872332B (zh) 一种变电站二次压板智能运维及防误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4794624A (zh) 一种基于随机防伪标记的防伪系统及其防伪方法
CN109816351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计量检测业务协同系统及方法
CN103246251A (zh) 带电作业工器具库房工器具管理监控系统
CN109410086A (zh) 焊材发放管理系统
CN110415373A (zh) 一种充电桩巡检管理系统
CN113420850A (zh)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工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2177931U (zh) 在线巡更系统
CN114117387A (zh) 变电站工具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57241A (zh) 基于NB-IoT的可移动考勤终端机
CN111160835A (zh) 一种基于rfid的港口货物管理系统
CN207460244U (zh) 一种物联网射频识别文件管理系统
CN215225823U (zh) 一种精准定位文件袋的定位杆
CN206340018U (zh) 智能快递分拣输送机的监控装置
CN209086981U (zh) 一种机柜内信息设备资产在线管理装置
CN203178782U (zh) 带电作业工器具库房工器具管理监控系统
CN204087234U (zh) 一种基于rfid的电力抢修车车载工器具管理装置
CN107861734A (zh) 一种用于板卡固件版本管理的控制系统
CN107862355B (zh) 一种基于nfc的航空证件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