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6709A - 覆膜指纹仪 - Google Patents

覆膜指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6709A
CN109376709A CN201811483942.4A CN201811483942A CN109376709A CN 109376709 A CN109376709 A CN 109376709A CN 201811483942 A CN201811483942 A CN 201811483942A CN 109376709 A CN109376709 A CN 109376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nstrument
transmission shaft
protective film
overlay film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39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嵩
胡永兵
卢星明
林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39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6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6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6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覆膜指纹仪,包括外壳、指纹仪本体和保护膜。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指纹仪本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指纹仪本体的指纹感测面相对所述开口设置。所述保护膜铺展在所述指纹感测面和所述开口之间。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了覆膜指纹仪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覆膜指纹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膜指纹仪。
背景技术
指纹仪是利用手指指纹特征"人各不同,终生不变"的特点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电子仪器,该仪器工作原理包括采集指纹图像、提取指纹特征、保存数据和进行指纹比对等功能。其中,读取指纹图像是指纹仪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通过利用手指指纹凹凸不平的纹形来进行成像,通常我们把凸出的纹形称为"嵴",而凹下去的纹形成称为"峪",而指纹采集的过程本质上是指纹成像的过程。其原理是根据嵴与峪的几何特性、物理特征和生物特性的不同,以得到不同的光学或者电流电阻反馈信号,根据反馈信号的量值利用不同算法的图像处理算法来绘成指纹图像,然后在此指纹图像基础上通过指纹识别算法软件来进行指纹特征的提取和指纹特征码的比对。
现有的指纹仪在使用时,用户直接将手指按压至指纹仪的指纹感测面,由此,在指纹采集过程中,手指上的汗渍以及污渍会残留在指纹感测面,使得指纹感测面极易被污染,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体验,甚至会影响指纹仪的感测敏感性,以及会对指纹感测面造成腐蚀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覆膜指纹仪,旨在解决污渍残易留在指纹感测面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主题一,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开口;
指纹仪本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指纹仪本体的指纹感测面相对所述开口设置;
保护膜,所述保护膜铺展在所述指纹感测面和所述开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可移动地铺展在所述指纹感测面和所述开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包括主滚筒和副滚筒;
所述指纹仪本体于周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主滚筒位于所述纹仪本体的第一侧,所述副滚筒位于所述纹仪本体的第二侧,两所述滚筒相对可转动;
所述保护膜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保护膜的第一端绕所述主滚筒缠绕,所述保护膜的第二端绕所述副滚筒缠绕。
优选地,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沿所述主滚筒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一传动轴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保护膜的表面抵接以支撑所述保护膜移动;
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保护膜的表面抵接以支撑所述保护膜移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传动轴和压紧杆,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压紧杆沿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三传动轴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所述保护膜具有朝向所述指纹仪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抵接所述保护膜的下表面;
所述压紧杆压紧所述保护膜的上表面,并且自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之间下压至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摇杆机构;
所述摇杆机构配合所述压紧杆的一端,使得所述压紧杆于上下方向具有位移补偿。
优选地,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支撑座;
所述主滚筒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副滚筒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压紧杆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座体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座体包括相连的第一下座体和第一上座体,所述主滚筒安装在所述第一下座体,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一上座体;
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相连的第二下座体和第二上座体,所述副滚筒安装在所述第二下座体,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压紧杆安装在所述第二座体上。
优选地,所述主滚筒包括主筒本体,以及插接在所述主筒本体而与所述主筒本体配合的主滚轴,所述主筒本体的配合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主滚轴的配合端侧凸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槽限位配合;和/或
所述副滚筒包括副筒本体,以及插接在所述副筒本体而与所述副筒本体配合的副滚轴,所述副筒本体的配合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副滚轴的配合端侧凸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槽限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滚筒配合,以驱动所述主滚筒轴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带轮,所述带轮装配在所述副滚筒的一端,所述带轮用以增加所述副滚筒的滚动阻力。
优选地,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滚筒配合,以驱动所述主滚筒轴向转动;
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用以感应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转动弧度;
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独立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控制装置用以当所述感应装置感应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转动弧度大于或等于预设转动弧度值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开口和指纹感测面之间铺展有保护膜,进而,当用户使用覆膜指纹仪时,手指按压在保护膜的表面,然后下压至指纹感测面进行感测即可。其中,在保护膜的保护下,即使用户的手指上存在汗渍或污渍,汗渍或污渍在用户按压过程中,会粘附在保护膜上,而不会对指纹感测面带来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覆膜指纹仪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结构去掉保护膜的另一视的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覆膜指纹仪中滚动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覆膜指纹仪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覆膜指纹仪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提出了一种覆膜指纹仪,所述覆膜指纹仪可以是电容采集覆膜指纹仪或者是光学采集覆膜指纹仪。
参照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覆膜指纹仪10,在具体对覆膜指纹仪10的结构进行描述前,为方便描述,故引进“上、下”方位进行辅助描述,但是,该引进的方向不代表本申请的覆膜指纹仪10在使用时的真实上下方位。
具体的,请参阅图2,所述覆膜指纹仪10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设定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或者异形柱体等,本申请优选为长方体设置而进行解释。
外壳100可以设置为一个整体结构,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拼接形成,本申请中,为了方便外壳100内的部件的安装和更换,优选设置外壳100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框体和盖板,框体具有一敞口,盖板盖设在框体的敞口处,以与所述框体围合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安装腔的开口110,开口11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优选对应指纹仪本体200的形状设置。
指纹仪本体200安装在外壳100内,位于安装腔中。指纹仪本体200的安装形式可以是,直接将指纹仪本体200与外壳100连接进行固定;或者在安装腔中设置有架体220,指纹仪本体200安装在架体220上。本申请中,采用架体220安装方式设置,如图2所示,架体220呈长条形筒状设置,以减少材料而降低成本。架体220的筒状延伸方向与外壳100的宽度方向相同,即两个方向呈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指纹仪本体200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架体220的上表面,同时,指纹仪本体200的指纹感测面210与开口110相对设置以进行显露,以供用户通过开口110而将手指伸至指纹感测面210进行感测。
另外,覆膜指纹仪10使用过程中,用户直接将手按压至指纹感测面210,同时手指上的汗渍以及污渍会残留在指纹感测面210。长时间使用后,污渍的不断粘附会使得指纹感测面210极易被污染,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体验,甚至会影响覆膜指纹仪10的感测敏感性,以及会对指纹感测面210造成腐蚀等问题。对此,为避免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覆膜指纹仪10还设置包括保护膜300,所述保护膜300铺展在所述指纹感测面210和所述开口110之间。进而,当用户进行指纹感测时,手指直接下压保护膜300的表面至抵接指纹感测面210进行感测。随后,处于用户的手上的污渍在按压指纹过程中,会粘附在保护膜300上,而避免污渍直接粘附于纹感测面而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同时还可以理解,优选保护膜300可拆卸的安装在外壳100内,因此当保护膜300长时间使用后,可进行拆卸更换。
此处还应该说明,保护膜300的铺展设置,可以理解为,保护膜300的表面可以呈平滑设置,也可以成具有一定褶皱设置。即相当与,保护膜300的边缘固定后,整张保护膜300呈拉紧状态时,则保护膜300的表面呈平滑设置;而保护膜300的边缘固定后,整张保护膜300呈松弛状态时,则保护膜300的表面具有褶皱。本实施例中,优选保护膜300的表面呈平滑设置。另外,保护膜300铺展完成后,保护膜300与指纹感测面210直接可以相互抵接,也可以存在一定间隙。此外,由于指纹感测面210需要对用户的指纹进行感测,因此优选保护膜300呈透明或者半透明设置。保护膜300的成型材料可以是pc材质、pp材质、pvc材质、pet材质或者arm材质等。
进一步的,当覆膜指纹仪10使用久后,由于用户反复按压保护膜300的同一区域,因此较多汗渍或污渍粘附同一处后,同样会对降低了用户体验。所以,在本申请中,设置所述保护膜300可移动地铺展在所述指纹感测面210和所述开口110之间,进而,当保护膜300的一处区域被按压久后,可以移动保护膜300至其另一干净区域与开口110相对,以对指纹感测面210进行保护。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开口110和指纹感测面210之间铺展有保护膜300,进而,当用户使用覆膜指纹仪10时,手指按压在保护膜300的表面,然后下压至指纹感测面210进行感测即可。其中,在保护膜300的保护下,即使用户的手指上存在汗渍或污渍,汗渍或污渍在用户按压过程中,会粘附在保护膜300上,而不会对指纹感测面210带来影响。同时,当保护膜300使用久后,保护膜300上同样会粘附有污渍,此时,可以对保护膜300进行更换,换上新的保护膜300继续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保护膜300可移动地铺展在所述指纹感测面210和所述开口110之间。其中,控制保护膜300的移动方式有很多,并且控制方式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例如:保护膜300铺在一框架上,并且框架连接一操控杆,进而用户通过操控杆推动或者拉动框架进行移动。或者,保护膜300铺在一框架上,并且框架通过齿轮或链条带动,进而用户通过控制齿轮或齿条的运转而带动框架移动。或者,外壳100内安装有滚动装置400,滚动装置400带动保护膜300移动。
本申请中,优选设置有滚动装置400带动保护膜300移动,具体对滚动装置400的结构和安装位置进行描述。所述滚动装置400包括主滚筒410和副滚筒420,所述主滚筒410和所述副滚筒420分别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200的相对两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2,所述指纹仪本体200呈大致长方体设置,因此指纹仪本体200具有上、下表面和周向侧面。所述指纹仪本体200于周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主滚筒410转动(沿自身轴向转动)安装在所述纹仪本体的第一侧,所述副滚筒420转动(沿自身轴向转动)安装在所述纹仪本体的第二侧,优选主滚筒410和副滚筒420呈平行或大致平行设置。
所述保护膜3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保护膜300的第一端绕所述主滚筒410缠绕,所述保护膜300的第二端绕所述副滚筒420缠绕。因此,当主滚筒410转动时,副滚筒420上的保护膜300逐渐向主滚筒410转移。由此,保护膜300的某一区域使用久后,通过主滚筒410转动,将保护膜300的下游干净区域转动至相对开口110以进行使用。
此处值得一提,主滚筒410的滚动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智能驱动的。优选的,请参阅图4,设置所述覆膜指纹仪10还包括安装在外壳100内的驱动电机500,所述驱动电机500与所述主滚筒410配合,以驱动所述主滚筒410轴向转动。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500而驱动主滚筒410滚动以更换干净的保护膜300区域相对开口110。当然,也可以设置驱动控制程序,以当覆膜指纹仪10的工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间值时,驱动电机500自动启动带动主滚筒410转动一定角度后自动停止。或者是,用户手动开启驱动电机500,随后驱动电机500带动主滚通转动一定角度值后自动停止。有必要说明的,驱动电机500转动一定角度值,是由感测装置感测主滚筒410或者副滚筒420转动一定角度而得到。容易理解的,由于主滚筒410和副滚筒420的线速度相同,因此感测装置可以用以感测主滚筒410也可以用以感测副滚筒420。当然,感测装置可以安装在主滚筒410的外侧,也可以安装在主滚筒410的筒内,或者安装在副滚筒420的筒内等。
其中,在另一优选实施了中,请参阅图3,所述主滚筒410包括主筒本体411,以及插接在所述主筒本体411而与所述主筒本体411配合的主滚轴412,所述主筒本体411的配合端设置有卡槽440,所述主滚轴412的配合端侧凸有限位件430,所述限位件430与所述卡槽440限位配合;和/或所述副滚筒420包括副筒本体421,以及插接在所述副筒本体421而与所述副筒本体421配合的副滚轴422,所述副筒本体421的配合端设置有卡槽440,所述副滚轴422的配合端侧凸有限位件430,所述限位件430与所述卡槽440限位配合。优选的,优选主滚通过和副滚筒420上均设置有该限位件430,因此,安装完成后,主滚筒410和副滚筒420在转动时,可以通过限位件430的作用而避免筒本体(主筒本体411和副筒本体421)与滚轴(主滚轴412和副滚轴422)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
此外,在另一并列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驱动电机500与副滚筒420连接,以驱动副滚动进行转动,由此当副滚筒420转动时,带动主滚筒410上的保护膜300卷曲至副滚筒420上。而在本申请中,优选驱动电机500用以带动主滚筒410进行转动,在后述的内容及实施例中,均以该优选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进一步的,考虑到主滚筒410的质量较小,驱动电机500的转动强度较大,不好控制主滚筒410的转动幅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覆膜指纹仪1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100内的带轮600,所述带轮600装配在所述副滚筒420的一端,所述带轮600用以增加所述副滚筒420的滚动阻力,同时在保护膜300的连接下而间接增大主滚筒410的转动阻力,以有效避免主滚筒410转动幅度过大的问题。
具体带轮600的设置请参阅图4和图5,带轮600设置有两个,两个带轮600相邻设置并且相互啮合。其中一个带轮600与副滚筒420的一端连接,因此副滚筒420滚动时,在两个带轮600的啮合增阻下,使得副滚筒420滚动的更加稳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所述覆膜指纹仪10还包括传动装置700,所述传动装置700包括第一传动轴710和第一传动轴720,所述第一传动轴710和所述第一传动轴720沿所述主滚筒41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传动轴710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200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轴710与所述保护膜300的表面抵接以支撑所述保护膜300移动。所述第一传动轴720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200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传动轴720与所述保护膜300的表面抵接以支撑所述保护膜300移动。
具体的,结合上述滚动装置400的设置进行解释说明。主滚筒410和副滚筒420连接保护膜300的相对两端,而第一传动轴710和第一传动轴720用来压紧或支撑保护膜300,使得保护膜300处于平行或大致平行指纹感测面210的位置。同时,在第一传动轴710和第一传动轴720将保护膜300拉紧,使得整个保护膜300的表面呈平滑状态。
另外,具体对第一传动轴710和第一传动轴720的设置方式进行举例阐述。首先,相对于第一传动轴710和第一传动轴720之间的连接面(即保护膜300通过第一传动轴710和第一传动轴720形成的膜面)与指纹感测面210平行或者大致平行。两者之间的连接面可以覆盖指纹感测面210,也可以位于指纹感测面210之上。相对于主滚筒410而言,主滚筒410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轴710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轴710的下方;当主滚筒410安装在第一传动轴710的上方时,保护膜300经过第一传动轴710后,第一传动轴710则压制在保护膜300的上表面;当主滚筒410安装在第一传动轴710的下方时,则保护膜300经过第一传动轴710后,第一传动轴710则支撑在保护膜300的下表面。同理,副滚筒420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轴720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轴720的下方;当副滚筒420安装在第一传动轴720的上方时,保护膜300经过第一传动轴720后,第一传动轴720则压制在保护膜300的上表面;当副滚筒420安装在第一传动轴720的下方时,则保护膜300经过第一传动轴720后,第一传动轴720则支撑在保护膜300的下表面。本申请中,优选主滚筒410安装在第一传动轴710的下方,同时,副滚筒420安装在第一传动轴720的下方,具体请参阅图2。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传动装置700还包括第三传动轴730和压紧杆740,所述第三传动轴730和所述压紧杆740沿所述第一传动轴72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三传动轴730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200和所述第一传动轴720之间,所述保护膜300具有朝向所述指纹仪本体200的下表面,所述第一传动轴720和所述第三传动轴730抵接所述保护膜300的下表面。所述压紧杆740压紧所述保护膜300的上表面,并且自所述第一传动轴720和所述第三传动轴730之间下压至所述的第一传动轴720的下方。容易理解的,设置压紧杆740抵接保护膜300的上标面以进行施压,其一在于在给予保护膜300移动阻力,防止保护膜300移动过快,而造成保护膜300的浪费。其二,保护膜300经过压紧杆740的横压之后,表面呈现更加的平滑,以方便指纹识别。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所述覆膜指纹仪1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100内的摇杆机构800;所述摇杆机构800配合所述压紧杆740的一端,使得所述压紧杆740于上下方向具有位移补偿。因此,在摇杆机构800的设置下,给予压紧杆740于上下方向具有一定的位移补偿,以防止由于压紧杆740的压力过大,而将保护膜300压烂的情况。
另外,上述实施例有阐述驱动电机500驱动主滚筒410转动的方案,结合该方案而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覆膜指纹仪10还包括感应装置101,请参阅图5,所述感应装置101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710上,用以感应所述第一传动轴710的转动弧度。所述覆膜指纹仪10还包安装在所述外壳100内的控制装置(图中未标示),所述控制装置独立连接所述感应装置101和所述驱动电机500;所述控制装置用以当所述感应装置101感应所述第一传动轴710的转动弧度大于或等于预设转动弧度值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500停止。容易理解的,感应装置101感应第一传动轴710的转动弧度相当于感应了保护膜300的移动距离。因此,当覆膜指纹仪10长时间使用后,保护膜300的长被按压的区域会粘附有污渍,此时用户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500驱动主滚筒410转动预设弧度值后,刚好将不干净的保护膜300表面区域移动开口110旁,以将保护膜300的干净区域移动至相对开口110以供使用。
另外,感应装置101也可设置在第二传动轴720、或第三传动轴730、或者压紧杆上74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覆膜指纹仪10还包括支撑座900;所述主滚筒41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00上;和/或所述副滚筒42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00上;和/或所述第一传动轴71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00上;和/或所述第一传动轴72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00上;和/或所述第三传动轴73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00上;和/或所述压紧杆74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900上。
本申请中,优选主滚筒410、副滚筒420、第一传动轴710、第一传动轴720转、第三传动轴730和压紧杆740都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座900上。其中,支撑座9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但只要支撑做的设置可以固定轴体的转动,且不影响保护膜300的移动即可。由此,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进行结构的设定。
具体请参阅图7,设置所述支撑座900包括第一座体910和第二座体920,第一座体910和第二座体920呈两个相背的L形设置,且整个座体具有呈容置腔(如图7中的P所示)的结构。同时,指纹仪本体200通过一架体220进行安装,该架体220将整个外壳100空间分成两个部分,两个座体分别位于两个外壳100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座体910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20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座体920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200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座体910包括相连的第一下座体911和第一上座体912,所述主滚筒410安装在所述第一下座体911,所述第一传动轴710安装在所述第一上座体912;所述第二座体920包括相连的第二下座体921和第二上座体922,所述副滚筒420安装在所述第二下座体921,所述第一传动轴710、所述第一传动轴720、所述第三传动轴730和所述压紧杆740安装在所述第二座体92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开口;
指纹仪本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指纹仪本体的指纹感测面相对所述开口设置;
保护膜,所述保护膜铺展在所述指纹感测面和所述开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可移动地铺展在所述指纹感测面和所述开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包括主滚筒和副滚筒;
所述指纹仪本体于周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主滚筒位于所述纹仪本体的第一侧,所述副滚筒位于所述纹仪本体的第二侧,两所述滚筒相对可转动;
所述保护膜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保护膜的第一端绕所述主滚筒缠绕,所述保护膜的第二端绕所述副滚筒缠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沿所述主滚筒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一传动轴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保护膜的表面抵接以支撑所述保护膜移动;
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保护膜的表面抵接以支撑所述保护膜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传动轴和压紧杆,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压紧杆沿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三传动轴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所述保护膜具有朝向所述指纹仪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抵接所述保护膜的下表面;
所述压紧杆压紧所述保护膜的上表面,并且自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之间下压至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摇杆机构;
所述摇杆机构配合所述压紧杆的一端,使得所述压紧杆于上下方向具有位移补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支撑座;
所述主滚筒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副滚筒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和/或
所述压紧杆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座体位于所述指纹仪本体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座体包括相连的第一下座体和第一上座体,所述主滚筒安装在所述第一下座体,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一上座体;
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相连的第二下座体和第二上座体,所述副滚筒安装在所述第二下座体,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压紧杆安装在所述第二座体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滚筒包括主筒本体,以及插接在所述主筒本体而与所述主筒本体配合的主滚轴,所述主筒本体的配合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主滚轴的配合端侧凸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槽限位配合;和/或
所述副滚筒包括副筒本体,以及插接在所述副筒本体而与所述副筒本体配合的副滚轴,所述副筒本体的配合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副滚轴的配合端侧凸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槽限位配合。
10.如权利要求3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滚筒配合,以驱动所述主滚筒轴向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带轮,所述带轮装配在所述副滚筒的一端,所述带轮用以增加所述副滚筒的滚动阻力。
12.如权利要求4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覆膜指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滚筒配合,以驱动所述主滚筒轴向转动;
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用以感应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转动弧度;
所述覆膜指纹仪还包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独立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控制装置用以当所述感应装置感应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转动弧度大于或等于预设转动弧度值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
CN201811483942.4A 2018-12-06 2018-12-06 覆膜指纹仪 Pending CN109376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3942.4A CN109376709A (zh) 2018-12-06 2018-12-06 覆膜指纹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3942.4A CN109376709A (zh) 2018-12-06 2018-12-06 覆膜指纹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6709A true CN109376709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5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3942.4A Pending CN109376709A (zh) 2018-12-06 2018-12-06 覆膜指纹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670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3258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Sergio Hernandez Optical fingerprint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protective film
CN106372586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07583889A (zh) * 2017-10-30 2018-01-16 姚森 一种用于安检的指纹识别防污层
CN107688801A (zh) * 2017-10-30 2018-02-13 姚森 一种安检指纹识别设备
CN207082114U (zh) * 2017-05-31 2018-03-0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
CN209118303U (zh) * 2018-12-06 2019-07-16 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覆膜指纹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3258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Sergio Hernandez Optical fingerprint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protective film
CN106372586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
CN207082114U (zh) * 2017-05-31 2018-03-09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
CN107583889A (zh) * 2017-10-30 2018-01-16 姚森 一种用于安检的指纹识别防污层
CN107688801A (zh) * 2017-10-30 2018-02-13 姚森 一种安检指纹识别设备
CN209118303U (zh) * 2018-12-06 2019-07-16 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覆膜指纹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18303U (zh) 覆膜指纹仪
AU2003275151A1 (en) Sheet f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376709A (zh) 覆膜指纹仪
CN108438972A (zh) 一种烟盒印刷生产线纸张压平装置
CN210233167U (zh) 一种蜂窝纸板的侧边切割装置
EP1918236A3 (de) Sammelzylinder eines Falzapparats einer Druckmaschine
EP1153868A3 (de) Vorrichtung zum Verschwenken eines Drehrahmens
CN207142429U (zh) 一种无纺布覆膜机出料辊轴的更换装置
CN217495395U (zh) 一种液体过滤袋自动加工装置
CN206840700U (zh) 一种用于pe吹塑膜生产的压纹成型装置
CN108357965A (zh) 一种防褶皱的布料收卷装置
CN210026278U (zh) 一种银色光标深色定位烫印膜除皱装置
CN202924440U (zh) 印花机垫纸输送装置
CN212024197U (zh) 一种防水材料生产的收卷机
KR20190030112A (ko) 간이 휴지 제조장치
CN206615826U (zh) 一种自动复卷机
CN107381182A (zh) 一种无纺布覆膜机出料辊轴的更换装置
CN113103804B (zh) 一种文秘档案整理装置及整理系统及整理方法
KR101141315B1 (ko) 간이 휴지 제조장치
CN217250158U (zh) 胶辊用可连续加胶装置
CN216153197U (zh) 离型纸压纹装置
CN213501146U (zh) —种纸箱加工用压平装置
CN215714171U (zh) 一种可调节式无纺布加工裁切装置
CN106989366A (zh) 旋转调光装置
CN205624246U (zh) 一种高效茶叶滚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