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2643A - 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2643A
CN109362643A CN201811310342.8A CN201811310342A CN109362643A CN 109362643 A CN109362643 A CN 109362643A CN 201811310342 A CN201811310342 A CN 201811310342A CN 109362643 A CN109362643 A CN 109362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lacement gilt
days
breeding
ag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03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宏志
穆淑琴
李千军
郑梓
马墉
李宁
闫峻
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8113103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26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2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26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备母猪(长x大、大X长二元杂交)培育方法。主要包括后备母猪在培育过程中四个关键控制点:1、最佳配种日龄,如果过晚配种,不仅造成培育成本高,而且会影响一生繁殖成绩;2、适配体重,体重低于适配体重配种的后备母猪第1胎产活仔数少,而且容易被过早淘汰;3、后备母猪诱导发情方法(公猪次激)和时间长度,解决了后备母猪发情难的问题题,同时大大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4、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标准,采用营养调控的方法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使后备母猪在最佳的配种日龄、最佳的发情周期时体重控制在最合适阶段。该培育方法能充分发挥后备母猪一生的生产潜力,还可以避免母猪过早地遭到淘汰。

Description

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猪生产、猪营养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后备母指系统培育方法,解决后备母猪不发情问题及其一生的繁殖成绩。
背景技术
规模化猪场高产稳产的基础是要保持基础母猪群合理的胎龄结构, 因此,有计划地保障后备母猪的供应和进行恰当的培育是件极为重要的事,生产实践中经常能够见到因后备母猪的供应得不到保障而导致既不能淘汰老龄母猪又降低了整个猪场的繁殖成绩,后备母猪如同投资一样,必须给予精心的照料,不进行正确的培育和管理将不能充分发挥后备母猪的生产潜力,可能会导致母猪过早地遭到淘汰。
与20年前的母猪相比, 现代高产母系猪种具有食欲较低, 但瘦肉的生长潜力和繁殖潜力都较高的特点,在培育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影响其初情期正常发情、受胎率、产仔数、使用年限和一生的繁殖成绩。目前,在北美繁育群的母猪平均更新率为45%, 这种高比例的更新淘汰率源于母猪产后未能发情和妊娠、繁殖性能较低、肢蹄健康状况差。繁殖群如此高的淘汰率迫使我们要对会影响后备母猪发育、使用年限和繁殖成绩的营养需求、培育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持续的更新。 Foxcroft、Gill、Williams、Bortolozzo和Kummer发表了多篇关于后备母猪培育和管理的优秀文献综述,全面讨论后备母猪的管理、培育和营养,指出了后备母猪培育的目标。目前已明确的后备母猪培育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证未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繁殖成绩,也就是后备母猪一生都要有好的生产成绩,过去一直认为后备母猪的初配日龄和体脂成分是影响其繁殖成绩重要指标,但是最近几年的研究证明后备母猪体蛋白/肌肉成份是重要的指标,因为后备母猪体蛋白/肌肉成份不容易度量,稳妥起见后备母猪初配体重偏大一些。大量的研究试验证明:第一胎要有较高的产仔数,传统的后备母猪起始配种方式是在猪第一次发情时忽略,直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发情时开始配种,以确保较高的排卵数进而产生更高的产仔数,近来更多的研究清晰的表明现代后备母猪在初情期排卵数可以达到14-15枚,因此仅从排卵数量多少延迟配种这种理由
似乎已经不成立。
后备母猪在第二个情期配种分娩率和产仔数高于在第一个情期配种的原因是第二个情期有了诱情公猪刺激,使未成熟的卵子变成熟,另外公猪诱情刺激可以改变后备母猪子宫的免疫状态胚胎的存活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表2的试验结果给予了充分证明。
表 2母猪在初情期有诱情公猪刺激下对在第二情期配种繁殖成绩影响
三是如果条件满足的情况尽量较早配种,Amaral、Filha等(2010)建议,我们应该刺激后备母猪快速生长以使其较早进入青春期(150-170日龄),并在210-220日龄左右进行配种,以免在配种时体重过大,并在之后的一生中表现为较低的生产力。
目前关于后备母猪培育和管理普遍采用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一般来说, 仔猪保育结束后(体重27-30千克)所选择的后备母猪被转移到专用的后备母猪舍进行饲养,在150-160日龄时开始每日用公猪诱情。通常后备母猪的初情期年龄与开始用公猪诱情的日龄呈正相关。最有利于转栏、混群、移走和公猪诱情通常能够在10 -20 天中诱使较大比例的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如果连续刺激6周尚未有发情征兆的考虑淘汰。在年龄较小时就对接触的公猪产生反应的后备母猪往往比在年龄较大时才有反应的后备母猪有更长的使用年限。刺激后备母猪进入发情周期并在第2或3次发情时配种已经是一项普遍采用的繁育技术。发情的后备母猪随后转入配种舍中以在配种前适应配种舍和日常管理流程。因为发情周期是已知的, 所以后备母猪可分阶段进入繁殖区以适应断奶母猪群。第1次发情进行记录后, 后备母猪至少要在配种前的14天内熟悉配种舍和妊娠舍的环境。如果后备母猪在200日龄前出现发情, 那么大多数养猪生产者会在第2次发情时进行配种;然而, 200日龄后才第1次发情的后备母猪, 养猪生产者会在其第1次发情时配种。第1次配种时有足够的脂肪储备对后备母猪拥有一个良好的哺乳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背膘厚能达到12 -18 毫米, 将会有利于哺乳并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在过去的五年中,对后备母猪培育最一致的建议相对于首次配种时间:
体重125-170千克
年龄220-270日龄
背膘厚为12-18毫米
在第二、三情期配种
体况3-3.5分。
前人在后备母猪培育方面研究重点放在了后备母猪配种前的背膘控制和在第几个发情周期配种方面,但是在关于后备母猪体重方面只提出了一个可以配种大概范围125-170千克阶段,没有提出能够使后备母猪繁殖成绩最高的最佳配种体重阶段,最明显的问题是如果后备母猪在170千克体重配种体型过大将来被淘汰的几率增大;适配日龄220-270天,数据范围过于宽泛,可参考性不大,尤其没有提出后备母猪配种的最大日龄(超过该日龄而尚未配种应淘汰),如果后备母猪在270日龄配种说明她性成熟晚导致配种延迟日龄偏大,不仅造成培育成本高,而且未来的繁殖潜力也不大;对后备母猪在初情期刺激是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具体方法和准确的刺激时间长度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甚至普遍推荐采用药物刺激,母猪发情率普遍低于90%。
二、后备母猪营养和饲养
在饲养方式上,先前的文献表明, 在体重100 -104千克时或者配种前2周, 后备母猪应该限制能量的饲喂水平(限制饲喂)以使其体况不会太肥。然而, Foxcroft、Williams、Gill等提出了对于现代瘦肉型母系猪种肥胖并不是一个问题的证据, 因为瘦肉组织的沉积和动员对脂肪组织的沉积影响较小。因此, 要对后备母猪取得正确的培育, 瘦肉组织的沉积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Bortolozzo等(2009)指出,育成期有较高终生生长速度(﹥700克/天)的后备母猪会有更早的初情期年龄,并且在青春期发情与繁殖之间的不发情的发生率很低,他们的结论是:非常快的生长速度(接近800克/天)不会延迟青春期发情的发生,丹麦养猪生产标准(24版2016年修订)规定后备母猪的饲喂标准是基于限制喂养,目标是确保后备猪在第二个情期配种,这些标准是基于最低成本,发挥最大生产潜力的标准可能会导致饲料成本的提高高于生产力的提升。目前,国内后备母猪的饲养方式普遍采用:前期自由采食、中后期限制饲喂 、配种前2周催情补饲,这种方式非常复杂在生产实践中很不容易把控。在营养方面, 后备母猪的氨基酸营养通常以生长肥育猪为参考,适度下调。体重65-130kg时,PIC公司推荐给商品猪场的后备母猪赖氨酸/可消化能比值为2.2g/Mcal。NRC(2012)推荐后备母猪50-75 kg、75-100 kg、100-135kg体重时,赖氨酸/可消化能比值分别为2.56、2.26、1.88g/Mcal。国内饲料厂推荐饲料中后备母猪料未进行阶段划分。目前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采用饲养标准尚未统一,同时来自各方面提供的后备母猪饲养标准差异也很大。因此,在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需要提供一个简单的饲养方式和特定的饲养标准使其培育达到最佳繁殖性能和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控制后备母猪最佳配种日龄:后备母猪的始配日龄在201-210天对第一胎产仔数没有显著影响,后备母猪最佳日龄应确定在221-230天配种,最重要的是如果过晚配种,日龄250天以上后备母猪性成熟晚导致配种延迟日龄偏大,不仅造成培育成本高,而且会影响繁殖成绩,后备母猪日龄超过250天应淘汰;
(2)确定后备母猪适配体重:后备母猪适配体重在135-145千克;
(3)后备母猪诱导发情方法:用成年公猪刺激后备母猪,改变传统的将1头公猪赶到后备母猪栏诱情方法,现在是人工制作一个公猪栏,公猪栏内放2头公猪(公猪间彼此隔开),2头公猪头尾方向相反,然后驱赶母猪围绕公猪栏转,母猪无论从哪个方向转都能接触到公猪的头部,让其达到鼻子-鼻子、嘴-嘴接触;
(4)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标准及饲喂方式:对后备母猪采用二阶段饲喂模式、自由采食方式,采用营养调控的方法使后备母猪在250日龄以前,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发情周期时体重控制在135-145千克;
所述的二阶段饲喂模式指的是:分为30-60千克和60-135千克体重阶段两阶段饲喂(常规方式饲喂)。所述的营养调控的方法指的是: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氨基酸水平(采用本发明规定的氨基酸水平的方法加以饲喂)。
本发明公开的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营养指标为:体重30-60千克阶段,粗蛋白16.5%、赖氨酸(总)1.0%、可消化赖氨酸0.86%;体重60-135千克阶段,粗蛋白15.5%、赖氨酸(总)0.86%、可消化赖氨酸0.73%。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的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在提高后备母猪一生的生产潜力避免母猪使用过程中过早淘汰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的后备母猪最佳配种日龄在221-230天,后备母猪的始配日龄早一点(日龄201-210天)对第一胎产仔数无影响,相反如果过晚配种,日龄250天以上后备母猪性成熟晚导致配种延迟日龄偏大,不仅造成培育成本高,而且会影响繁殖成绩。如果过晚配种,不仅造成培育成本高,而且会影响繁殖成绩,窝产仔数减少9.8%、窝产活仔数减少11.2%;后备母猪适配体重: 135-145千克,体重低于135千克配种的后备母猪第1胎产活仔数减少0.5-0.7头/窝,1-5胎总产活仔数减少3.1-4.9头;后备母猪诱导发情方法(公猪次激)和时间长度:用成年公猪诱导后备母猪发情时间不必过长每次只要5-10分钟足够,关键的诱情方法,设计公猪栏内放2头公猪(公猪间彼此隔开),2头公猪头尾方向相反,然后驱赶母猪围绕公猪栏转,母猪无论从哪个方向转都能接触到公猪的头部,让其达到鼻子-鼻子、嘴-嘴接触。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如下的试验:
试验一:后备母猪适配日龄
试验在天津宁和原种猪场进行,选择长x大、大x长后备母猪256头,配种日龄划分为8个阶段,数据统计来源于猪场GPS猪场生产管理软件(结果见表3);
表3后备母猪初配日龄与第一胎繁殖成绩
从表4结果看出 ,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大于250天组,总产仔数(10.60头)、产活仔(9.70头)数两项繁殖指标低于241-250日龄日龄配种后备母猪组,总产仔数(11.60头)、产活仔(10.74头),9.4%和10.7%,且差异显著(P﹤0.05)。211-220组、221-230组、231-240组、241-250日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证明,221-230组最佳,后备母猪的始配日龄早一点(日龄201-210天)对第一胎产仔数无影响,相反如果过晚配种日龄250以上后备母猪性成熟晚导致配种延迟日龄偏大,不仅造成培育成本高,而且会影响繁殖成绩(窝产仔数减少9.8%、窝产活仔数减少11.2%)。国外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后备母猪尽早启动初情,能缩短其产仔后乳断奶发情间隔并具有较高的情期循环比例,年产胎数和窝产活仔数美国密西根大学,Kirkwood( 2006年)曾经报道过:性成熟早的后备母猪比晚成熟的繁殖能力要好,本试验也给与了充分证明。
试验二:后备母猪适配体重
我们于2015-2017年间在天津宁河种猪场开展试验,将参加配种的长X大 、大X长二元杂交后备母猪根据不同体重阶段(125千克、135千克、145千克,155千克)分为4组,每组100头。(结果见表4)。
研究结果表明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在135-145千克对第一窝产仔数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以后胎次的产活仔数。体重低于135千克配种的后备母猪第1胎产活仔数减少0.5-0.7头/窝,1-5胎总产活仔数减少3.1-4.9头。
后备母猪的起始配种体重对其第一胎及一生的繁殖成绩有重大影响,因此体重的培育对繁殖猪群的维护至关重要,在首次妊娠的开始,后备母猪达到目标体重是非常重要的,有证据表明,后备母猪首次配种时的背膘厚与其终生生产力关系不大,后备母猪首次配种P2点背膘厚度范围非常宽泛(12-18毫米)在培育过程中无需刻意控制很容易达到, 后备母猪初配体重是其生理准备的一个可靠指标,并且是后备母猪群管理方法中的一个有效指标。但是后备母猪首次配种时的体重控制在何种范围内没有被广泛认同,尽管后备母猪的体蛋白总量或沉积速度与其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最重要的,但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不同国家及各大育种公司规定的后备母猪初配体重各不相同,后备母猪起始配种体重没有明确的体重范围规定。
试验三、后备母猪诱导发情方法(公猪次激)和时间长度
试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试验研究对后备母猪采用不同的诱导发情方法产生的发情效果,试验采用四种方式(没有公猪刺激、闻到气味+听到声音、闻到气味+听到声音+看到公猪、)进行诱导后备母猪发情产生稳定发情症状试验,结果(见表5)表明接触刺激发情产生静立反应比例最高达95%。
最好的诱情方式是:闻到气味+听到声音+看到公猪+接触,要做到诱情公猪和后备母猪鼻—鼻、嘴—嘴直接接触。
第二部分试验研究公猪刺激不同时间长度对后备母猪产生稳定的发情症状的影响,所用公猪是年龄大于10月龄的成年公猪, 并有强烈的交配欲,诱情的将后备母猪分为四组,分别接受时间为:5、10、15、20分钟诱情。接触方法是:设计公猪栏内放2头公猪(公猪间彼此隔开),2头公猪头尾方向相反,然后驱赶母猪围绕公猪栏转,母猪无论从哪个方向转都能接触到公猪的头部,让其达到鼻子-鼻子、嘴-嘴接触。结果见表6;
结果表明:处于初情期前后的后备母猪每天接触公猪5-10分钟可以促使其发情,在规模化猪场每天有大量的后备母猪需要诱情,为了做到充分诱情通常每次的诱情时间在15-20分钟这需要很大工作量,缩短一半的诱情时间,工作效率可以提高近一倍,后备母猪发情率由90%提高到95%。
本发明公开了后备母猪蛋白质/赖氨酸营养标准及饲喂方式:后备母猪培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在条件满足情况下尽量较早配种,所谓条件就是上面所述的后备母猪最佳配种时机是在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发情,配种时满足最佳配种体重135-145千克,此时后备母猪日龄在210-220日龄左右,最大日龄不能超过250天。为了使后备母猪能够充分生长发育,培育全期采用自由采食而不是传统的三阶段饲喂模式(体重30-60千克阶段,自由采食;体重60千克-配种前两周,限制饲喂;配种前两周-配种,催情补饲),根据培育目标要求将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分为体重30--60千克和60千克--配种两阶段。30-60千克体重阶段,目标增重速度650克/天,体重60千克-配种前阶段,目标增重速度750克/天。运用营养方案,使后备母猪在不同体重阶段达到预期日增重并保持良好的体型结构, 本研究仅为达到上述增重目标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的营养需要,营养指标的确定参考美国NRC猪营养需要量(2012)、丹麦猪营养标准(2016)及中国猪饲养标准。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提供如下两个试验:
试验一:试验设计及动物分组,选择75日龄体重约30千克长X大、大X长二元杂后备母猪300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低、中、高三种不同蛋白质/赖氨酸水平日粮处理,饲养阶段为体重30-60千克;试验2:选择:120日龄体重约60千克长X大、大X长二元杂后备母猪300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低、中、高三种不同蛋白质/赖氨酸水平日粮处理,饲养阶段为体重60-135千克阶段,饲养全期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具体营养指标见表 7 。
试验一结果表8;
结果表明:低、中营养水平处理组平均日增重(639.11克、682.92克)差异不显著(P﹥0.05);低、中组与高组平均日增重(763.11克)差异显著(P﹤0.05)。30-60千克体重阶段,目标增重速度650克/天,高营养组增重超过预期 13.8%,低、中营养水平组都非常接近培育目标,但是中营养水平组增重略高于培育目标,在培育前期增重速度略高于目标(5.1%)有利于后期增长,因此在培育前期建议采用中营养水平。
试验2结果: 体重60-135千克阶段不同营养水平增重效果见表9。
结果表明:中营养水平处理组平均日增重(748.11克),与预期日增重目标(750克/天)极为接近且与高营养水平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
综合上述两个饲养试验的结果推荐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营养指标为:体重30-60千克阶段,粗蛋白16.5%、赖氨酸(总)1.0%、可消化赖氨酸0.86%;体重60-135千克阶段,粗蛋白15.5%、赖氨酸(总)0.86%、可消化赖氨酸0.73%。
本发明公开的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
(1)确定了后备母指最佳配种时间是在221-230日龄,明确提出日龄250以上晚配种后备母猪,不仅造成培育成本高,而且会影响繁殖成绩(窝产仔数减少9.8%、窝产活仔数减少11.2%)。
(2)确定了后备母指最佳配种体重在135-145千克,通过研究获得了体重低于135千克配种的后备母猪第1胎产活仔数减少0.5-0.7头/窝、1-5胎总产活仔数减少3.1-4.9头的准确数据,修改了前人发布的后备母猪170千克最大体重的数据,降低了母猪淘汰率。
(3)确定了最好的诱情方式:闻到气味+听到声音+看到公猪+接触,要做到诱情公猪和后备母猪鼻—鼻、嘴—嘴直接接触,接触方法是:设计公猪栏内放2头公猪(公猪间彼此隔开),2头公猪头尾方向相反,然后驱赶母猪围绕公猪栏转,母猪无论从哪个方向转都能接触到公猪的头部,让其达到鼻子-鼻子、嘴-嘴接触。处于青春期前后的后备母猪每天接触公猪5-10分钟可以促使其发情,缩短一半的诱情时间,工作效率可以提高近一倍,后备母猪发情率由90%提高到95%。
(4)确定了为了达到最佳配种体重、最佳配种日龄、最佳发情周期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标准及饲喂方式。具体说,对后备母猪采用二阶段饲喂模式、自由采食方式,采用营养调控的方法使后备母猪在250日龄以前,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发情周期时体重控制在135-145千克。优点是能准确地控制后备母指配种时的体重,采用自由采食方式操作简单,在生产中容易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控制后备母猪最佳配种日龄:后备母猪最佳日龄在221-230天配种,参加配种的后备母猪最大日龄不超过250天;
(2)确定后备母猪适配体重:后备母猪适配体重在135-145千克;
(3)后备母猪诱导发情方法:用成年公猪诱导后备母猪发情时间不必过长每次只要5-10分钟足够,关键的诱情方法,设计公猪栏内放2头公猪(公猪间彼此隔开),2头公猪头尾方向相反,然后驱赶母猪围绕公猪栏转,母猪无论从哪个方向转都能接触到公猪的头部,让其达到鼻子-鼻子、嘴-嘴接触;
(4)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标准及饲喂方式:对后备母猪采用二阶段饲喂模式、自由采食方式,采用营养调控的方法使后备母猪在250日龄以前,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发情周期时体重控制在135-145千克;
实施例2
比较试验
(1)常规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首次配种时间:220-270日龄;首次配种:体重125-170千克;公猪诱情刺激时间15-20分钟,不超过90%的后备母猪在初情期刺激后6周内发情;传统的三阶段饲喂模式:体重30-60千克阶段,自由采食;体重60千克-配种前两周,限制饲喂;配种前两周-配种,催情补饲;没有明确的调控后备母猪在合适日龄、合适情期达到合适体重的蛋白质/赖氨酸营养标准。
(2)本发明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1)确定了后备母指最佳配种时间是在221-230日龄,明确提出日龄250以上晚配种后备母猪,不仅造成培育成本高,而且会影响繁殖成绩(窝产仔数减少9.8%、窝产活仔数减少11.2%)。
2)确定了后备母指最佳配种体重在135-145千克,通过研究获得了体重低于135千克配种的后备母猪第1胎产活仔数减少0.5-0.7头/窝、1-5胎总产活仔数减少3.1-4.9头的准确数据,修改了前人发布的后备母猪170千克最大体重的数据,降低了母猪淘汰率。
3)确定了最好的诱情方式:人工制作一个公猪栏,公猪栏内放2头公猪(公猪间彼此隔开),2头公猪头尾方向相反,然后驱赶母猪围绕公猪栏转,母猪无论从哪个方向转都能接触到公猪的头部,让其达到鼻子-鼻子、嘴-嘴接触,处于青春期前后的后备母猪每天接触公猪5-10分钟可以促使其发情,缩短一半的诱情时间,工作效率可以提高近一倍,后备母猪发情率由90%提高到95%。
4)确定了为了达到最佳配种体重、最佳配种日龄、最佳发情周期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标准及饲喂方式。具体说,对后备母猪采用二阶段饲喂模式、自由采食方式,采用营养调控的方法使后备母猪在250日龄以前,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发情周期时体重控制在135-145千克。优点是能准确地控制后备母指配种时的体重,采用自由采食方式操作简单,在生产中容易实现。
发明公开的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解决了后备母猪在培育过程中争议比较大的四个关键问题:最佳配种日龄、最佳适配体重、后备母猪诱导发情方法(公猪次激)和时间长度、后备母猪饲养方式及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标准,解该培育方法能充分发挥后备母猪一生的生产潜力,还可以避免母猪过早地遭到淘汰,大大提高了养猪生产效率。

Claims (3)

1.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控制后备母猪最佳配种日龄:后备母猪的始配日龄在201-210天对第一胎产仔数没有显著影响,后备母猪最佳日龄应确定在221-230天配种,后备母猪最大配种日龄不超过250天;
(2)确定后备母猪适配体重:后备母猪适配体重在135-145千克;
(3)后备母猪诱导发情方法:用成年公猪刺激后备母猪,人工制作一个公猪栏,公猪栏内放2头公猪,公猪间彼此隔开,2头公猪头尾方向相反,然后驱赶母猪围绕公猪栏转,让其达到鼻子-鼻子、嘴-嘴接触;发情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4)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标准及饲喂方式:对后备母猪采用二阶段饲喂模式、自由采食方式,采用营养调控的方法使后备母猪在250日龄以前,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发情周期时体重控制在135-145千克;随后测定后备母猪蛋白质/赖氨酸营养: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备母猪日粮蛋白质/赖氨酸营养指标为:体重30-60千克阶段,粗蛋白16.5%、赖氨酸(总)1.0%、可消化赖氨酸0.86%;体重60-135千克阶段,粗蛋白15.5%、赖氨酸(总)0.86%、可消化赖氨酸0.73%。
3.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培育的后备母猪在提高后备母猪一生的生产潜力避免母猪使用过程中过早淘汰方面的应用。
CN201811310342.8A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93626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0342.8A CN109362643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0342.8A CN109362643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2643A true CN109362643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7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0342.8A Pending CN109362643A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26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0477A (zh) * 2019-09-28 2019-12-03 四川农业大学 后备母猪体重预估方法
CN114145263A (zh) * 2021-11-26 2022-03-08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9073A (zh) * 1974-12-09 1976-06-15 Masayasu Kato
US20040265424A1 (en) * 2003-06-27 2004-12-30 Hayes Thomas M. Feed ration for finishing swine
CN105815273A (zh) * 2016-03-24 2016-08-03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恒定生产与目测管理相结合的种猪繁育方法
CN108029631A (zh) * 2017-12-11 2018-05-15 广西商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一胎母猪受胎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9073A (zh) * 1974-12-09 1976-06-15 Masayasu Kato
US20040265424A1 (en) * 2003-06-27 2004-12-30 Hayes Thomas M. Feed ration for finishing swine
CN105815273A (zh) * 2016-03-24 2016-08-03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恒定生产与目测管理相结合的种猪繁育方法
CN108029631A (zh) * 2017-12-11 2018-05-15 广西商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一胎母猪受胎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梅书棋: "《地方猪的利用与高效养殖新技术》", 30 April 2017, 金盾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0477A (zh) * 2019-09-28 2019-12-03 四川农业大学 后备母猪体重预估方法
CN110530477B (zh) * 2019-09-28 2021-05-18 四川农业大学 后备母猪体重预估方法
CN114145263A (zh) * 2021-11-26 2022-03-08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5550B (zh) 一种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妊娠期饲料
CN102835352A (zh) 一种特种山猪的繁育饲养方法
CN104521891B (zh) 一种提高母猪年上市商品猪数的系统营养方案
CN109042527A (zh) 一种母猪的全程饲喂模式
CN104920300A (zh) 养殖兔子的方法
CN109362643A (zh) 一种后备母猪的培育方法
CN105875499A (zh) 一种母猪仔猪一体化高效低成本养殖方法
CN105941303B (zh) 提高广西地方种鸡受精率的方法
CN105766794A (zh) 一种提高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养殖方法
CN111011298A (zh) 一种高品质肉猪的杂交生产方法
CN112400803B (zh) 舍饲母羊1年2胎繁殖方法
CN105941906A (zh) 妊娠前期初产母猪的饲料及应用
Nikkhah et al. On pre-weaning calf weight gain differences: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herd productivity, health and longevity
CN109042514A (zh) 一种提高断奶母猪发情率的方法
CN108719181A (zh) 采用精准营养配方饲料的种猪饲养方法
Kim Sow milk
CN110178791A (zh) 一种藏羊早繁的全程高效培育方法
Downing An opportunity to revolutionise sow management
CN105010236A (zh) 一种肉用绵羊选育饲养方法
Rouatbi et al. A review of goat reproduction in East and Horn of Africa
CN109673586B (zh) 一种提高迪庆藏猪繁殖性能的培育方法
Eitan et al. Selection induced genetic variation: A new model to explain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sixty years of commercial selection for juvenile growth rate in broiler chickens, with implications for episodes of rapid evolutionary change
CN109329214A (zh) 一种高产母猪的饲喂模式
Grobler Alternative management systems to increase beef production under extensive conditions
Farghly et al. Evaluating intermittent flashed light as economical light source for raising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2

Address after: 300192, 26 Nankai District Aerospace Road, Tianjin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300381 17 kilometers, Jin Jing Road,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