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1967B - 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1967B
CN109361967B CN201811464581.9A CN201811464581A CN109361967B CN 109361967 B CN109361967 B CN 109361967B CN 201811464581 A CN201811464581 A CN 201811464581A CN 109361967 B CN109361967 B CN 109361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luster
wss
wavelength
network archite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45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1967A (zh
Inventor
孙咏梅
刘爱军
纪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8114645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19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1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1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1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1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是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该架构是由1个M端口的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交换单元和N=M/(K‑1)个集群组成的。其主要思想是每一个ToR(Top of Rack)交换机经过MUX(Multiplexer)与1个1×K的WSS(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单向连接(K为WSS的波长端口的数量),K‑1个ToR交换机及其相关的光器件组成一个集群;在发送端,使用K‑1个耦合器,确保集群内的所有ToR交换机能够经过K‑1条MEMS链路进行通信;在接收端,使用K‑1个1×(K‑1)的WSS、K‑1个耦合器和K‑1个DEMUX(Demultiplexer),确保MEMS链路的下行光信号能够与集群内所有的ToR交换机进行通信。该发明实现简单,能够给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提供高扇出值,高可扩展性,且适用于集群流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该架构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内部的光网络中,具有高扇出,高可扩展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支持集群流量、一对多通信和应对流量的增长。
背景技术
随着云服务成为下一代服务业的主流模式,所产生的巨大流量会给数据中心的带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的数据中心大多采用电交换,可以为数据中心中任意ToR(Topof Rack)交换机之间提供静态的网络带宽。由数据中心的流量特征(高度稀疏性)可知,静态的网络带宽不能适应流量的要求。另外,由于电交换的传输速率是有限的,这些电数据中心不能满足巨大的带宽需求。
许多研究团体认识到这两个缺点并提出了许多可重构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即任意两个ToR交换机之间的带宽可以动态变化。这些架构大多采用光/电混合或全光交换的交换方式(c-through,Helios,MegaSwitch,OSA等),这些网络的目标是高吞吐量,低延时和低能耗。
高扩展性(ToR交换机的数量)是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云业务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的流量展现出了新的特征,给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带来了新的挑战。1)集群:数据中心的流量大部分是集群内部流量。例如,在Fackbook数据中心中,集群内部流量占总流量的57.5%。集群是数据中心网络的基本部署单元,并负责特别的应用业务。例如,Hadoop集群服务于Hadoop业务,Web业务受到Frontend集群的支配。2)高扇出:扇出是指对一个ToR交换机而言,能够与之直接通信的其他ToR交换机的个数。没有扇出,业务必须经过多跳才能到达目的节点,将会消耗中间ToR交换机的带宽。近来,Facebook根据自身的数据中心的流量特征,揭示了一个服务器可以与数百个服务器同时进行通信。另外,根据Google和Microsoft的流量踪迹,高扇出的通信也出现在了他们的数据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没有同时考虑集群、高扇出和高可扩展性。c-Through和Helios都是光/电混合的光网络架构。由于它们都是使用了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只能提供ToR-to-ToR通信,因此这两个光网络架构的扇出值非常低,且没有考虑集群。MegaSwitch是一个基于多环的、广播选择的、非阻塞的光网络架构,具有较高的扇出,但是它具有较低的可扩展性,且完全依赖于WSS(WavelengthSelective Switch)波长端口的数量。目前,商用WSS的波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20。OSA是一个面向集装箱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由一个MEMS和多个WSS组成的,具有中等的可扩展性。OSA是构建大型数据中心的基本构建块。OSA是大型数据中心的基础,其网络性能直接决定大型数据中心的网络性能,因此OSA非常关键,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OSA具有三个缺点,分别是扇出值较低、没有考虑集群、可扩展性不高。
综上分析和比较,OSA不适用于目前数据中心的流量特征。本发明针对OSA的三个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该架构具有高扇出、高可扩展性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主要思想是每一个ToR交换机经过MUX(Multiplexer)与1个1×K的WSS单向连接(K为WSS的波长端口的数量),K-1个ToR交换机及其相关的光器件组成一个集群;在发送端,使用K-1个耦合器,确保集群内的所有ToR交换机能够经过K-1条MEMS链路进行通信;在接收端,使用K-1个1×(K-1)的WSS、K-1个耦合器和K-1个DEMUX(Demultiplexer),确保MEMS链路的下行光信号能够与集群内所有的ToR交换机进行通信。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1.该架构是由1个M端口的MEMS交换单元和N个集群组成。因为与MUX单向连接了1个1×K的WSS,具有K个波长端口,且K-1个ToR交换机及其相关的光器件组成一个集群,所以N=M/(K-1)。
2.每个集群是由K-1个NC(Network Component)和K-1个SC(SwitchingComponent)组成。K为SC中ToR交换机出端方向上的核心器件WSS的波长端口的数量。
3.每个NC由1个ToR交换机、1个W入端口的MUX、1个W出端口的DEMUX、1个1×(K-1)的耦合器和许多服务器组成,其中ToR交换机配置了W个不同波长的光收发机。由于每个NC包含1个ToR交换机,所以每个集群包含K-1个ToR交换机。
4.在每个NC中,W个光收发机与MUX的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DEMUX的出端口与W个光收发机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耦合器的出端口与DEMUX的入端口单向连接。
5.每个SC是由1个1×K的WSS1(WSS1也是ToR交换机出端方向上的WSS)、1个1×(K-1)的WSS2、1个1×(K-1)的耦合器Cou1、1个1×2的耦合器Cou2和1个环行器组成,其中WSS1具有K个波长端口,WSS2具有K-1个波长端口。
6.在每个SC中,WSS1的1个波长端口与Cou1的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Cou1的出端口与环形器的端口1单向连接;环形器的第2端口与MEMS的一个端口双向连接,且一一对应;环形器的第3个端口与Cou2的入端口单向相连,且一一对应;WSS1的一个波长端口与Cou2的一个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其中环形器具有3个端口,分别是端口1、端口2和端口3;光信号从端口1入,从端口2出;从端口2入,从端口3出。
7.每个NC的MUX的出端口与对应的SC的WSS1的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
8.在每个集群的SC中,WSS1的另外K-2个波长端口,分别与其它K-2个SC中Cou1的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WSS2的波长端口分别与该集群中所有NC中耦合器的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
9.在每个SC中,WSS1用于发送光信号,其中K-1个波长端口用于发送集群之间的光信号,与集群中所有的Cou1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1个波长端口用于发送集群内部的光信号,与Cou2单向连接;WSS2用于接收光信号。
10.综上所述,在该网络架构中,对于集群之间的通信,在发送端,一个ToR交换机可以经过K-1条MEMS链路与其他集群相连;在接收端,每条MEMS链路可以与集群内所有的ToR交换机进行通信,因此集群之间通信的扇出值为(K-1)2。对于集群内部的通信,一个ToR交换机没有必要使用光信号与自己通信,它只和该集群中的其它K-2个ToR交换机进行光信号的通信,因此集群内部通信的扇出值为K-2。所以,该网络架构的扇出值为(K-1)2+(K-2)。进而,该网络架构是基于集群构建的,因此它适用于集群流量。除此之外,该网络架构可以支持M/(K-1)个集群,且每个集群支持K-1个ToR交换机,所以该架构可以支持M个ToR交换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示意图,以K=4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
本实施例是基于如图1所示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进行说明。本实施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的MEMS有M个端口,与MUX单向连接的WSS1具有K=4个波长端口。由于每个集群所包含的器件和连接方式都相同,我们只详细介绍集群1。
2.集群1由NC 1,SC 1,NC 2,SC 2,NC 3和SC 3(K-1=3)组成。
3.NC 1由服务器、1个ToR交换机,1个W入端口的MUX、1个W出端口的DEMUX和1个1×3(K-1=4)的耦合器组成。其中ToR交换机配置了T1,T2,……,TW个不同波长光收发机
4.在NC 1中,服务器经过电信号与ToR 1交换机进行通信;光收发机T1,T2,……,TW与一个MUX的入端口进行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DEMUX的出端口分别与光收发机T1,T2,……,TW进行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耦合器的出端口与DEMUX的入端口进行单向连接。
5.NC 2和NC 3的内部连接方式和NC 1相同。
6.SC 1由1个1×4(K=4)的WSS1、1个1×3(K-1=3)的WSS2、1个1×3(K-1=3)的耦合器Cou1、1个1×2端口的耦合器Cou2和1个环形器组成。其中,WSS1具有K=4个波长端口,WSS2具有K-1=3个波长端口,且环路器经过Cou2与WSS2单向连接。
7.在SC 1中,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1个端口)与Cou1的1个入端口(第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Cou1的出端口与环形器的第1个端口单向连接;环形器的第3个端口与Cou2的一个入端口(第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3个出端口)与Cou2的1个入端口(第2个入端口)单向连接。
8.在SC 2中,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2个端口)与Cou1的1个入端口(第2个入端口)单向连接;其余的连接方式和SC 1相同。
9.在SC 3中,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4个端口)与Cou1的1个入端口(第3个入端口)单向连接;其余的连接方式和SC 1相同。
10.NC 1的MUX的出端口与SC 1的WSS1的入端口单向连接;NC 2的MUX的出端口与SC 2的WSS1的入端口单向连接;NC 3的MUX的出端口与SC 3的WSS1的入端口单向连接。
11.SC 1的环形器的第2个端口与MEMS的第1个端口双向连接;SC 2的环形器的第2个端口与MEMS的第2个端口双向连接;SC 3的环形器的第2个端口与MEMS的第3个端口双向连接。
12.SC 1的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2个端口)与SC 2的Cou1的1个入端口(第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SC 1的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4个端口)与SC 3的Cou1的1个入端口(第2个端口)单向连接。
13.SC 2的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1个端口)与SC 1的Cou1的1个入端口(第2个端口)单向连接;SC 2的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4个端口)与SC 3的Cou1的1个入端口(第2个端口)单向连接。
14.SC 3的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1个端口)与SC 1的Cou1的1个入端口(第3个端口)单向连接;SC 1的WSS1的1个波长端口(第2个端口)与SC 2的Cou1的1个入端口(第3个端口)单向连接。
15.SC 1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1个波长端口)与NC 1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SC 1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2个波长端口)与NC 2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SC 1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3个波长端口)与NC 3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
16.SC 2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1个波长端口)与NC 1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2个入端口)单向连接;SC 2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2个波长端口)与NC 2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2个入端口)单向连接;SC 2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3个波长端口)与NC 3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2个入端口)单向连接。
17.SC 3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1个波长端口)与NC 1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3个入端口)单向连接;SC 3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2个波长端口)与NC 2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3个入端口)单向连接;SC 3中WSS2的1个波长端口(第3个波长端口)与NC 3中耦合器的1个入端口(第3个入端口)单向连接。
18.综上所述,该网络架构的WSS1具有K个波长端口,所以其扇出值为(K-1)2+(K-2)=11;该网络能够支持N=M/(K-1)=M/3个集群,且每个集群能够支持3(K-1=3)个ToR交换机,所以该网络架构能够支持M个ToR交换机;该网络架构是基于集群设计的,因此它适用于集群流量。

Claims (9)

1.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该方法是在已知MEMS交换单元端口数量和与MUX单向连接的WSS的波长端口数量的前提下进行的,其特征是每一个ToR交换机经过MUX与1个1×K的WSS单向连接,K为WSS的波长端口的数量,K-1个ToR交换机及其相关的光器件组成一个集群;在发送端,使用K-1个耦合器,确保集群内的所有ToR交换机能够经过K-1条MEMS链路进行通信;在接收端,使用K-1个1×(K-1)的WSS、K-1个耦合器和K-1个DEMUX,确保MEMS链路的下行光信号能够与集群内所有的ToR交换机进行通信,主要构建过程和特性包括:
A、该网络架构是由1个M端口的MEMS交换单元和N=M/(K-1)个集群组成;其中,K是与MUX单向连接的WSS的波长端口数量;
B、每个集群是由K-1个NC和K-1个SC组成;每个NC包含1个ToR交换机,每个集群支持K-1个ToR交换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NC由1个ToR交换机、1个W入端口的MUX、1个W出端口的DEMUX、1个1×(K-1)的耦合器和许多服务器组成,其中ToR交换机配置了W个不同波长的光收发机;由于每个NC包含1个ToR交换机,所以每个集群包含K-1个ToR交换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NC中,W个光收发机与MUX的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DEMUX的出端口与W个光收发机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耦合器的出端口与DEMUX的入端口单向连接;每个NC的MUX的出端口与对应的SC的WSS1的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SC是由1个K波长端口的WSS1、1个K-1波长端口的WSS2、1个1×(K-1)的耦合器Cou1、1个1×2的耦合器Cou2和1个环形器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SC中,WSS1的1个波长端口,与Cou1的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Cou1的出端口与环形器的第1个端口单向连接;环形器的第2端口与MEMS的一个端口双向连接,且一一对应;环形器的第3个端口与Cou2的1个入端口单向相连,且一一对应;WSS1的一个波长端口与Cou2的一个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集群的SC中,WSS1的另外K-2个波长端口,分别与其它K-2个SC中Cou1的1个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WSS2的波长端口分别与该集群中所有NC中耦合器的入端口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SC中,WSS1用于发送光信号,其中K-1个波长端口用于发送集群之间的光信号,与集群中所有的Cou1单向连接,且一一对应;1个波长端口用于发送集群内部的光信号,与Cou2单向连接;WSS2用于接收光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网络架构中,对于集群之间的通信,在发送端,一个ToR交换机可以经过K-1条MEMS链路;在接收端,每条MEMS链路可以与集群内所有的ToR交换机进行通信,因此集群之间通信的扇出值为(K-1)2;对于集群内部的通信,一个ToR交换机没有必要使用光信号与自己通信,它只和该集群中的其它K-2个ToR交换机进行光信号的通信,因此集群内部通信的扇出值为K-2;所以,该网络架构的扇出值为(K-1)2+(K-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网络架构可以支持M/(K-1)个集群,且每个集群支持K-1个ToR交换机,所以该网络架构可以支持M个ToR交换机。
CN201811464581.9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 Active CN109361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4581.9A CN109361967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4581.9A CN109361967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1967A CN109361967A (zh) 2019-02-19
CN109361967B true CN109361967B (zh) 2020-11-03

Family

ID=6533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4581.9A Active CN109361967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19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4939B (zh) * 2022-02-16 2024-05-0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灵活集群的数据中心光互联网络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467A (zh) * 2012-09-13 2014-03-26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光学数据中心网络、光学组件、波长分配方法
CN105099556A (zh) * 2014-04-24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以及部署所述数据中心网络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467A (zh) * 2012-09-13 2014-03-26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光学数据中心网络、光学组件、波长分配方法
CN105099556A (zh) * 2014-04-24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以及部署所述数据中心网络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flow routing and spectrum assignment in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ata center networks";Aijun Liu; Yongmei Sun; Yuefeng Ji;《Optical Engineering》;20170909;全文 *
Kai Chen;Ankit Singla .et.."OSA: An Optical Switching Architecture for Data Center Networks With Unprecedented Flexibility".《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20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1967A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7477B2 (en) Optical data center network system and optical switch
US9648401B2 (en) Data center network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the data center network
ES2900616T3 (es) Redes de centros de datos basadas en óptica pasiva
US9654852B2 (en) Scalable hybrid packet/circuit switching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3323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multi-dimensional 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 fabric
US81214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non-blocking computer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using bidirectional optical switch
US20130156425A1 (en) Optical Network for Cluster Computing
US20100254703A1 (en) Optical Network for Cluster Computing
Yuang et al. OPMDC: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optical pyramid data center network
Zhu et al. Fully programmable and scalable optical switching fabric for petabyte data center
Yuang et al. OPTUNS: Optical intra-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prototype testbed for a 5G edge cloud
CN107493523B (zh) 一种全光数据中心网络交换系统
Xue et al. SDN enabled flexible optical data center network with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based on photonic integrated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CN109361967B (zh) 一种基于集群的数据中心光网络架构方法
Wang et al. ADON: a scalable AWG-based topology for datacenter optical network
CN105323660A (zh) 光信号的交叉系统、交叉处理方法及装置
Barry et al. Optical switching in datacenters: architectures based on 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
CN105743580A (zh) 一种基于多个阵列波导光栅的数据中心内部网络互连结构
Lin et al. From small to large: Clos network for scaling all-optical switching
CN104486695B (zh) 一种光波分复用机载全光交换网络结构
Mellette et al. Toward optical switching in the data center
Xu et al. Optically interconnected data center networks
Mellette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optical switching in data centers
CN114614939B (zh) 一种灵活集群的数据中心光互联网络
Kushwaha et al. Does it make sense to put optics in both the front and backplane of a large data-cen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