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1186B -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1186B
CN109361186B CN201811489784.3A CN201811489784A CN109361186B CN 109361186 B CN109361186 B CN 109361186B CN 201811489784 A CN201811489784 A CN 201811489784A CN 109361186 B CN109361186 B CN 109361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nductor
tapping
contact
output
neutral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97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1186A (zh
Inventor
李碧雄
莫思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4897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1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1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1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1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11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16Devices for removing snow or ice from lin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9/00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 H01F29/02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with tappings on coil or winding; with provision for rearrangement or interconnection of windings
    • H01F29/04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with tappings on coil or winding; with provision for rearrangement or interconnection of windings having provision for tap-changing without interrupting the load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13/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13/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by tap-changing; by rearranging interconnections of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输电电源和用电负载之间的输电线采用同轴电缆结构的自制热导线。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由分流控制器,变电器,内导体分接开关,内导体控制电机,输出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微处理器构成,对外有三个连接端子,分别是内导体连接端、外导体连接端、输出连接端,三个连接端子分别与内导体、外导体和用电负载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分流控制器、内导体分接开关、输出分接开关连接,控制分流控制器、内导体分接开关、输出分接开关的工作状态。变电器有升压自耦式变电器,降压自耦式变电器,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四种结构。本发明根据需要精确控制内导体电流,精准控制防冰融冰,耗能低效果好。

Description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输电线路防冰融冰技术,特别是一种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增加电力负荷应用的环境下,对裸露在外的电力线路要求愈来愈高。而在寒冷的冬季,不少地区的线路都会结冰,造成线路的损坏。当结冰超过线路的承受力时,就会发生断线等严重事故。所以,冬季的电力输电线除冰是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在现有技术中,融冰技术在不断提高。
申请号为CN201810370549.8《嵌入绝缘导热材料的自制热导体和制热设备及其实现方法》充分利用输电端制热设备和受电端制热设备。输电端制热设备通过防冰融冰输电装置的输出电源向自制热导体的外导体和内导体之间加上交流电或直流实现防冰融冰,受电端制热设备通过受电端钢芯连接负载实现防冰融冰工作。
申请号为201811195033.0《多股绝缘自制热导线的制热控制检测设备与监测控制方法》能够精确控制内部加热结构和外导体流过电流,控制加热结构的电压差,减少绝缘层绝缘要求,自动测量自制热导线是否正常。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中,申请号为CN201810370549.8的发明通过控制内导体和外导体的电流,可以控制导线发热量。但是,没有给出电流精确控制方法。申请号为201811195033.0的发明,给出了利用分流器控制内导体电流的方法,但是所设计的分流器耗能比较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耗能比较低的分流器及其设计控制方法,精确控制内导体电流,使得内导体电流刚好满足防冰融冰需求。本发明设计的分流器具有变电压功能,主要用于变电站。精准控制电流,以实现防冰融冰精准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
一种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输电线采用同轴电缆结构的自制热导线。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由分流控制器,变电器,内导体分接开关,内导体控制电机,输出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微处理器,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构成,对外有三个连接端子,分别是内导体连接端,外导体连接端,输出连接端,三个连接端子分别与自制热导线内导体,自制热导线外导体和用电负载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分流控制器,内导体控制电机,输出控制电机,外导体温度测量仪连接,控制分流控制器,内导体分接开关,输出分接开关的工作状态,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测量的外导体温度。
所述分流控制器是在切换控制电机上连接转动连接杆,切换控制电机控制转动连接杆的的转动,短路电刷固定在转动连接杆一端,并与内导体输入端子短路连接。分流控制器有三个连接端子:内导体输入端子,外导体输出端子,内导体分接端子;内导体输入端子与分流器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外导体输出端子与变电器输入端口短路连接后,连接到外导体连接端,内导体分接端子与内导体分接开关的输出端子连接。
所述变电器主体是变压器,含两个原绕组,一个副绕组,根据变压器结构的不同,变电器主体有四种结构:升压自耦式变电结构,降压自耦式变电结构,双绕组变电结构,三绕组变电结构;不同结构的变电器分别称为升压自耦式变电器,降压自耦式变电器,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
所述内导体分接开关为有载分接开关,内导体控制电机控制内导体分接开关的工作状态,与微处理器连接,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内导体控制电机控制内导体分接开关的选通状态;内导体分接开关的分接选择触头分别与内导体分接触点对应连接,内导体分接开关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分流控制器的内导体分接端子。
所述输出分接开关为有载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控制输出分接开关的工作状态,与微处理器连接,在微处理器控制下输出控制电机控制输出分接开关的选通状态;输出分接开关的分接选择触头分别与输出分接触点对应连接,输出分接开关的输出端子连接到输出连接端。
所述变电器中,输入端口和原边中性点为变电器的一个原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输入端口连接外导体连接端;每个内导体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构成变电器另一个原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每个输出分接触点分别与副边中性点构成副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
所述升压自耦式变电器为升压自耦变压器结构,采用一个绕组,原边中性点和副边中性点短路,并连接在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连接在绕组的另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为变压器同名端。内导体调压触点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构成,输出调压触点由输出分接触点构成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输出分接触点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线圈匝数连接端口。所有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都大于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降压自耦式变电器为降压自耦变压器结构,采用一个绕,原边中性点和副边中性点短路,并连接在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连接在绕组的另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为变压器同名端;内导体调压触点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构成,输出调压触点由输出分接触点构成。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输出分接触点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所有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小于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双绕组变电器采用双绕组,由原绕组和副绕组两个绕组构成。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原边中性点连接到原绕组,原边中性点连接到原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连接到原绕组的另一端;内导体调压触点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构成,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出调压触点和副边中性点连接到副绕组的两端;输出调压触点由输出分接触点构成,输出分接触点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为变压器同名端;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三绕组变电器采用三绕组变压器,由两个原绕组和一个副绕组共三个绕组构成;输入端口和输电中性点构成其中的一个原绕组,称为输电绕组;内导体调压触点和内导体中性点构成另一个原绕组,称为内导体绕组;内导体调压触点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构成;输电中性点和内导体中性点短路连接,并连接到原边中性点;内导体分接触点分别从内导体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出调压触点和副边中性点连接到副绕组的两端。输出调压触点由输出分接触点构成,输出分接触点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为变压器同名端。
所述内导体调压触点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构成,不同内导体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每个内导体分接触点分别与内导体分接开关的分接选择触头一一连接;第一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小于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一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二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三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末尾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依次减少。
输出调压触点由m个输出分接触点构成,不同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输出分接触点与输出分接开关的分接选择触头一一连接;第一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二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三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末尾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依次减少。
所述分流控制器由切换控制电机,转动连接杆,短路电刷,外导体电阻,内导体分接电阻构成;转动连接杆安装在切换控制电机转轴上,内导体输入端子与短路电刷通过转动连接杆短路连接,外导体触点,外导体电阻触点,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输入分接触点分布在切换控制电机转轴为圆心,圆心到短路电刷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上,外导体触点,外导体电阻触点,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输入分接触点等距分布,外导体触点与外导体输出端子短路连接,外导体电阻连接在外导体电阻触点与外导体输出端口之间。输入分接触点与内导体分接端子短路连接,内导体分接电阻连接在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和内导体分接端子之间。切换控制电机带动转动连接杆实施控制。工作时,当转动连接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不同角度时,依次完成短路电刷如下短路方式:
1)短路电刷与外导体触点短路;
2)短路电刷同时与外导体触点和外导体电阻触点短路;
3)短路电刷同时与外导体电阻触点和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短路;
4)短路电刷同时与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和输入分接触点短路;
5)短路电刷与输入分接触点短路;
当切换控制电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内导体输入端子从与外导体触点短路连接的方式切换到与输入分接触点短路连接;当切换控制电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内导体输入端子从与输入分接触点短路连接的方式切换到与外导体触点短路连接。
变电器原边采用星型联结的公共点为原边中性点,
变电器副边采用星型联结的公共点为副边中性点,
所述输出分接开关,内导体分接开关为有载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内导体控制电机为与输出分接开关,内导体分接开关配套的电动机。
变电器采用不同结构的升压自耦式变电器或降压自耦式变电器或双绕组变电器或三绕组变电器,采用升压自耦变压器结构和降压自耦式变电器时,采用一个绕组,采用双绕组变电器时使用由原绕组和副绕组两个绕组构成,采用三绕组变电器时使用由两个原绕组和一个副绕组共三个绕组构成;
变电器各线圈匝比计算是变电器的关键,确定匝比时,首先确定内导体的电流:
设自制热导线内导体直径为Dn,绝缘材料直径为Dj,自制热导线外导体直径为Dw;内导体电阻率为ρn,则自制热导线防冰融冰的基准电流I0为: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051
设通过内导体分接开关的控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小为基准电流的kmin倍,kmin<1,最大为基准电流的kmax倍,kmax>1,则内导体流过最小电流Imin为:
Imin=kmin I0 (3-2)
内导体流过最大电流Imax为:
Imax=kmax I0 (3-3)
通过内导体分接开关的控制,控制的内导体电流In(i)值如下式,式中,i=1,2,3,……,n: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052
然后进行匝比计算:
设输电电源和用电负载之间的输电导线长度为L,外导体电阻率为ρw,输电导线输送电流为Is,外导体连接端电压为Vin,输出连接端最大电压为Vmax,最小电压为Vmin,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为N1,则:
内导体电阻Rn为,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053
外导体电阻为,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061
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线圈匝数为N(i),i=1,2,3,…,n: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062
N(1)表示内导体第一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
N(2)表示内导体第二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
……
N(n)表示内导体第末尾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
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N2(i),i=1,2,3,…,m分别为: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063
通过控制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的内导体分接触点,控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内导体第一分接触点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小,内导体第二分接触点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内导体第三分接触点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内导体第7-n分接触点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依次增加,内导体第n分接触点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大。
防冰融冰时,通过微处理器对控制分流控制器,内导体分接开关,输出分接开关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完成防冰融冰控制过程,微处理器控制主流程是:
第一步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是否启动保温控制,是:进入第三步;否:进入第五步;
第三步接收保温控制参数,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调用保温控制子程序,进入第一步;
第五步判断是否启动融冰控制,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一步;
第六步接收融冰控制参数,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调用融冰控制子程序,进入第一步;
微处理器使用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对电力线进行保温控制子程序是:
第一步设置外导体最高控制温度Tmax;设置外导体最低控制温度Tmin;设置升温初始时间ts;设置调温等待时间td;设置内导体分接触点初始位置,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内导体分接触点连接到内导体分接触点初始位置,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等待ts,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测量温度值T,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判断T是否大于Tmax,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八步;
第六步将内导体电流调低一档,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等待td,进入第十一步;
第八步判断T是否小于Tmin,是,进入第九步,否:进入第十一步;
第九步将内导体电流调高一档,进入第十步;
第十步等待td,进入第十一步;
第十一步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十二步;
第十二步判断是否中断保温控制子程序,是,进入第十三步;否,进入第四步;
第十三步返回主程序;
微处理器使用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对电力线进行融冰控制子程序是:
第一步设置外导体最高融冰温度TRmax;设置外导体最低融冰温度TRmin;设置融冰升温初始时间trs;设置融冰调温等待时间trd;设置内导体分接触点初始位置,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内导体分接触点连接到内导体分接触点初始位置,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等待trs,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测量温度值T,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判断T是否大于TRmax,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八步;
第六步将内导体电流调低一档,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等待trd,进入第十一步;
第八步判断T是否小于TRmin,是,进入第九步,否:进入第十一步;
第九步将内导体电流调高一档,进入第十步;
第十步等待trd,进入第十一步;
第十一步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十二步;
第十二步判断是否中断融冰控制子程序,是,进入第十三步;否,进入第四步;
第十三步返回主程序。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耗能低、效果好的分流器,能够精确控制内导体电流,使得内导体电流刚好满足防冰融冰需求,精准控制电流,冰精准控制防冰融冰。
2、根据防冰融冰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结构变电器,因地、因气候施材,针对性更强。
3、本发明设计的分流器具有变电压功能,主要用于变电站,兼有变电功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流器中变电器对外连接接口。
图2是本发明的分流器中的升压自耦式变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流器中的降压自耦式变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分流器中的双绕组变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分流器中的三绕组变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分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分流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微处理器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发明使用的自制热导线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微处理器控制分流器的主流程程序图。
图11是微处理器控制分流器的保温控制子程序图。
图12是微处理器控制分流器的融冰控制子程序图。
图中,1变电器主体,2输入端口,3内导体调压触点,4原边中性点,5副边中性点,6输出调压触点,7-1~7-n内导体分接触点(n>1),8-1~8-m输出分接触(m>1),9绕组,10原绕组,11副绕组,12输电绕组,13内导体绕组,14输电中性点,15内导体中性点,16分流控制器,17内导体分接开关,18内导体控制电机,19输出分接开关,20输出控制电机,21微处理器,22内导体连接端,23外导体连接端,24输出连接端,25用电负载,26输电电源,27自制热导线内导体,28自制热导线外导体,29内导体输入端子,30切换控制电机,31转动连接杆,32短路电刷,33外导体触点,34外导体电阻触点,35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6输入分接触点,37外导体电阻,38内导体分接电阻,39外导体输出端子,40内导体分接端子,42绝缘材料,43自制热导线,44外导体温度测量仪。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本发明采用的输电线采用同轴电缆结构的自制热导线为本发明人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1810370549.8和CN201811195033.0公示的自制热导线。
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由分流控制器16,变电器,内导体分接开关17,内导体控制电机18,输出分接开关19,输出控制电机20,外导体温度测量仪44,微处理器21构成,对外有三个连接端子,分别是内导体连接端22、外导体连接端23、输出连接端24,三个连接端子分别与内导体27、自制热外导体28和用电负载25连接。
微处理器分别与分流控制器16,内导体控制电机18、输出控制电机20、外导体温度测量仪44连接,控制分流控制器16、内导体分接开关17、输出分接开关19的工作状态,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44测量的外导体温度。
本实施例采用的微处理器是美国德州仪器生产的集成电路TMS320F2812。电路原理图参见附图7。
内导体分接开关17为有载分接开关,内导体控制电机18控制内导体分接开关的工作状态,与微处理器连接,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内导体控制电机控制内导体分接开关的选通状态;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分接选择触头分别与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对应连接,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分流控制器的内导体分接端子40。
所述输出分接开关19为有载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20控制输出分接开关19的工作状态,与微处理器连接,在微处理器控制下输出控制电机20控制输出分接开关19的选通状态;输出分接开关19的分接选择触头分别与输出分接触点8-1~8-m对应连接,输出分接开关的输出端子连接到输出连接端24。
参见附图6。
分流控制器16由切换控制电机30、转动连接杆31、短路电刷32、外导体电阻37、内导体分接电阻38构成。转动连接杆31安装在切换控制电机30转轴上,内导体输入端子29与短路电刷32通过转动连接杆31短路连接,外导体触点33、外导体电阻触点34、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输入分接触点36分布在切换控制电机30转轴为圆心。圆心到短路电刷32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上,外导体触点33、外导体电阻触点34、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输入分接触点36等距分布,外导体触点33与外导体输出端子39短路连接,外导体电阻37连接在外导体电阻触点34与外导体输出端子39之间。输入分接触点36与内导体分接端子40短路连接,内导体分接电阻38连接在35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和内导体分接端子40之间。切换控制电机30带动转动连接杆31实施控制;工作时,当转动连接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不同角度时,依次完成短路电刷32如下短路方式:
1)短路电刷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
2)短路电刷同时与外导体触点33和外导体电阻触点34短路;
3)短路电刷同时与外导体电阻触点34和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短路;
4)短路电刷同时与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和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
5)短路电刷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
当切换控制电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内导体输入端子29从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连接的方式切换到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连接;当切换控制电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内导体输入端子29从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连接的方式切换到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连接。
输出分接开关19、内导体分接开关17为有载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20、内导体控制电机18为与输出分接开关19、内导体分接开关17配套的电动机。本实施例中,输出分接开关19、内导体分接开关17采用贵州长征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ZVND有载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20、内导体控制电机21采用贵州长征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ZVND有载分接开关配套电动机构。
外导体的温度采用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测量。本实施例的温度测量仪采用台湾衡欣AZ8857红外线测温仪。外导体温度测量仪通过通信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
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不同内导体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每个分接触点与内导体分接开关17连接;7-1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小于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7-1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7-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7-3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7-n-1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7-n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依次减少。
输出调压触点6由m个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不同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输出分接开关19连接;m个分接触点与内导体分接开关连接;第一输出分接触点8-1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二输出分接触点8-2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三输出分接触点8-3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8-m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依次减少。
内导体调压触点3带有n个内导体分接触点(n>1),每个分接触点与内导体分接开关17连接。
输出调压触点6由多个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每个输出触点分别与副边中性点5构成副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不同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输出分接开关19连接;副绕组带有m个分接触点(m>1),m个分接触点与内导体分接开关连接。
参见附图1~5。
变电器主体是变压器;变电器主体是变压器,含两个原绕组,一个副绕组,根据变压器结构的不同,变电器主体有四种结构:升压自耦式变电结构,降压自耦式变电结构,双绕组变电结构,三绕组变电结构;不同结构的变电器分别称为升压自耦式变电器,降压自耦式变电器,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
变电器中,输入端口2和原边中性点4为变电器的一个原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连接输入电源导线;每个内导体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4构成变电器另一个原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每个输出触点分别与副边中性点5构成副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原边中性点4与副边中性点5变电器原边采用星型联结结构。
升压自耦式变电器为升压自耦变压器结构,采用一个绕组9,原边中性点和副边中性点短路,并连接在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连接在绕组的另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为变压器同名端。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输出调压触点6由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输入端口2、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线圈匝数连接端口;所有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都大于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降压自耦式变电器为降压自耦变压器结构,采用一个绕组9,原边中性点4和副边中性点5短路,并连接在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连接在绕组的另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输出调压触点(6)由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所有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小于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双绕组变电器采用双绕组,由原绕组10和副绕组11两个绕组构成;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原边中性点4连接到原绕组10,原边中性点4连接到原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连接到原绕组10的另一端;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出调压触点6和副边中性点5连接到副绕组11的两端;输出调压触点6由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
三绕组变电器采用三绕组变压器,由两个原绕组和一个副绕组共三个绕组构成;输入端口2和输电中性点14构成其中的一个原绕组,称为输电绕组12;内导体调压触点3和内导体中性点15构成另一个原绕组,称为内导体绕组13;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输电中性点14和内导体中性点15短路连接,并连接到原边中性点4;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分别从内导体绕组13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出调压触点6和副边中性点5连接到副绕组11的两端;输出调压触点6由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
变电器各线圈匝比计算是变电器的关键,确定匝比时,首先确定内导体的电流:
设自制热导线内导体直径为Dn,绝缘材料直径为Dj,自制热导线外导体直径为Dw;内导体电阻率为ρn,则自制热导线防冰融冰的基准电流I0为: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131
设通过内导体分接开关的控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小为基准电流的kmin倍,kmin<1,最大为基准电流的kmax倍,kmax>1,则内导体流过最小电流Imin为:
Imin=kmin I0 (3-2)
内导体流过最大电流Imax为:
Imax=kmax I0 (3-3)
通过内导体分接开关的控制,控制的内导体电流In(i)值如下式,式中,i=1,2,3,……,n: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132
然后进行匝比计算:
设输电电源和用电负载之间的输电导线长度为L,外导体电阻率为ρw,输电导线输送电流为Is,外导体连接端电压为Vin,输出连接端最大电压为Vmax,最小电压为Vmin,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为N1,则:
内导体电阻Rn为,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133
外导体电阻Rw为,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134
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线圈匝数为N(i),i=1,2,3,…,n: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135
N(1)表示内导体分接触点7-1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
N(2)表示内导体分接触点7-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
……
N(n)表示内导体分接触点7-n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
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线圈匝数N2(i),i=1,2,3,…,m分别为:
Figure BDA0001895405310000141
分流控制器通过控制与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的内导体分接触点38,控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第一内导体分接触点7-1与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小,第二内导体分接触点7-2与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第三内导体分接触点7-3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内导体流过的电流依次增加,末尾内导体分接触点7-n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大。
参见附图9、10、11。
防冰融冰时,通过微处理器对控制分流控制器16、内导体分接开关17、输出分接开关19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完成防冰融冰控制过程,微处理器控制主流程是:
第一步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是否启动保温控制,是:进入第三步;否:进入第五步;
第三步接收保温控制参数,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调用保温控制子程序,进入第一步;
第五步判断是否启动融冰控制,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一步;
第六步接收融冰控制参数,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调用融冰控制子程序,进入第一步;
微处理器使用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对电力线进行保温控制子程序是:
第一步设置外导体最高控制温度Tmax;设置外导体最低控制温度Tmin;设置升温初始时间ts;设置调温等待时间td;设置内导体分接触点初始位置,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内导体分接触点连接到内导体分接触点初始位置,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等待ts,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测量温度值T,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判断T是否大于Tmax,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八步;
第六步将内导体电流调低一档,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等待td,进入第十一步;
第八步判断T是否小于Tmin,是,进入第九步,否:进入第十一步;
第九步将内导体电流调高一档,进入第十步;
第十步等待td,进入第十一步;
第十一步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十二步;
第十二步判断是否中断保温控制子程序?是,进入第十三步;否,进入第四步;
第十三步返回主程序;
微处理器使用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对电力线进行融冰控制子程序是:
第一步设置外导体最高融冰温度TRmax;设置外导体最低融冰温度TRmin;设置融冰升温初始时间trs;设置融冰调温等待时间trd;设置内导体分接触点初始位置,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内导体分接触点连接到内导体分接触点初始位置,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等待trs,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测量温度值T,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判断T是否大于TRmax,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八步;
第六步将内导体电流调低一档,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等待trd,进入第十一步;
第八步判断T是否小于TRmin,是,进入第九步,否:进入第十一步;
第九步将内导体电流调高一档,进入第十步;
第十步等待trd,进入第十一步;
第十一步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十二步;
第十二步判断是否中断融冰控制子程序,是,进入第十三步;否,进入第四步;
第十三步返回主程序。

Claims (8)

1.一种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输电线采用同轴电缆结构的自制热导线,其特征在于: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由分流控制器(16),变电器,内导体分接开关(17),内导体控制电机(18),输出分接开关(19),输出控制电机(20),微处理器(21),外导体温度测量仪(44)构成,对外有三个连接端子,分别是内导体连接端(22),外导体连接端(23),输出连接端(24),三个连接端子分别与自制热导线内导体(27),自制热导线外导体(28)和用电负载(25)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分流控制器(16),内导体控制电机(18),输出控制电机(20),外导体温度测量仪(44)连接,控制分流控制器(16),内导体分接开关(17),输出分接开关(19)的工作状态,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44)测量的外导体温度;
所述分流控制器(16)是在切换控制电机(30)上连接转动连接杆(31),切换控制电机(30)控制转动连接杆(31)的转动,短路电刷(32)固定在转动连接杆一端,并与内导体输入端子(29)短路连接;分流控制器有三个连接端子:内导体输入端子(29),外导体输出端子(39),内导体分接端子(40);内导体输入端子(29)与分流器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外导体输出端子(39)与变电器输入端口(2)短路连接后,连接到外导体连接端(23),内导体分接端子(40)与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输出端子连接;
所述变电器两个原绕组,一个副绕组,根据变压器结构的不同,变电器有四种结构:升压自耦式变电结构,降压自耦式变电结构,双绕组变电结构,三绕组变电结构;不同结构的变电器分别称为升压自耦式变电器,降压自耦式变电器,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
所述内导体分接开关(17)为有载分接开关,内导体控制电机(18)控制内导体分接开关的工作状态,与微处理器连接,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内导体控制电机控制内导体分接开关的选通状态;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分接选择触头分别与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对应连接,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分流控制器的内导体分接端子(40);
所述输出分接开关(19)为有载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20)控制输出分接开关(19)的工作状态,与微处理器连接,在微处理器控制下输出控制电机(20)控制输出分接开关(19)的选通状态;输出分接开关(19)的分接选择触头分别与输出分接触点(8-1~8-m)对应连接,输出分接开关的输出端子连接到输出连接端(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器中,输入端口(2)和原边中性点(4)为变电器的一个原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连接外导体连接端(23);每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原边中性点(4)构成变电器另一个原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每个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与副边中性点(5)构成副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
所述升压自耦式变电器为升压自耦变压器结构,采用一个绕组(9),原边中性点(4)和副边中性点(5)短路,并连接在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连接在绕组的另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为变压器同名端;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输出调压触点(6)由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输入端口(2),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线圈匝数连接端口;所有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都大于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降压自耦式变电器为降压自耦变压器结构,采用一个绕组(9),原边中性点(4)和副边中性点(5)短路,并连接在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连接在绕组的另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输出调压触点(6)由多个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所有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小于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双绕组变电器采用双绕组,由原绕组(10)和副绕组(11)两个绕组构成;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原边中性点(4)连接到原绕组(10),原边中性点(4)连接到原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连接到原绕组(10)的另一端;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出调压触点(6)和副边中性点(5)连接到副绕组(11)的两端;输出调压触点(6)由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所有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三绕组变电器采用三绕组变压器,由两个原绕组和一个副绕组共三个绕组构成;输入端口(2)和输电中性点(14)构成其中的一个原绕组,称为输电绕组(12);内导体调压触点(3)和内导体中性点(15)构成另一个原绕组,称为内导体绕组(13);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输电中性点(14)和内导体中性点(15)短路连接,并连接到原边中性点(4);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分别从内导体绕组(13)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出调压触点(6)和副边中性点(5)连接到副绕组(11)的两端;输出调压触点(6)由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线圈匝数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不同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每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分别与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分接选择触头一一连接;第一分接触点(7-1)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小于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一分接触点(7-1)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二分接触点(7-2)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三分接触点(7-3)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末尾分接触点(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的线圈匝数依次减少;
输出调压触点(6)由m个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不同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输出分接开关(19)的分接选择触头一一连接;第一输出分接触点(8-1)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二输出分接触点(8-2)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三输出分接触点(8-3)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末尾输出分接触点(8-m)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依次减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控制器(16)由切换控制电机(30),转动连接杆(31),短路电刷(32),外导体电阻(37),内导体分接电阻(38)构成;转动连接杆(31)安装在切换控制电机(30)转轴上,内导体输入端子(29)与短路电刷(32)通过转动连接杆(31)短路连接,外导体触点(33),外导体电阻触点(34),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输入分接触点(36)分布在切换控制电机(30)转轴为圆心,圆心到短路电刷(32)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上,外导体触点(33),外导体电阻触点(34),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输入分接触点(36)等距分布,外导体触点(33)与外导体输出端子(39)短路连接,外导体电阻(37)连接在外导体电阻触点(34)与外导体输出端子(39)之间;输入分接触点(36)与内导体分接端子(40)短路连接,内导体分接电阻(38)连接在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和内导体分接端子(40)之间;切换控制电机(30)带动转动连接杆(31)实施控制;工作时,当转动连接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不同角度时,依次完成短路电刷(32)如下短路方式:
1)短路电刷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
2)短路电刷同时与外导体触点(33)和外导体电阻触点(34)短路;
3)短路电刷同时与外导体电阻触点(34)和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短路;
4)短路电刷同时与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和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
5)短路电刷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
当切换控制电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内导体输入端子(29)从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连接的方式切换到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连接;当切换控制电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内导体输入端子(29)从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连接的方式切换到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分接开关(19),内导体分接开关(17)为有载分接开关;输出控制电机(20),内导体控制电机(18)为与输出分接开关(19),内导体分接开关(17)配套的电动机。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变电器采用不同结构的升压自耦式变电器或降压自耦式变电器或双绕组变电器或三绕组变电器,采用升压自耦变压器结构和降压自耦式变电器时,采用一个绕组(9),采用双绕组变电器时使用由原绕组(10)和副绕组(11)两个绕组构成,采用三绕组变电器时使用由两个原绕组和一个副绕组共三个绕组构成;
变电器各线圈匝比计算是变电器的关键,确定匝比时,首先确定内导体的电流:
设自制热导线内导体直径为Dn,绝缘材料直径为Dj,自制热导线外导体直径为Dw;内导体电阻率为ρn,则自制热导线防冰融冰的基准电流I0为:
Figure FDA0002423769910000051
设通过内导体分接开关的控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小为基准电流的kmin倍,kmin<1,最大为基准电流的kmax倍,kmax>1,则内导体流过最小电流Imin为:
Imin=kmin I0 (3-2)
内导体流过最大电流Imax为:
Imax=kmax I0 (3-3)
通过内导体分接开关的控制,控制的内导体电流In(i)值如下式,式中,i=1,2,3,……,n:
Figure FDA0002423769910000052
然后进行匝比计算:
设输电电源和用电负载之间的输电导线长度为L,外导体电阻率为ρw,输电导线输送电流为Is,外导体连接端电压为Vin,输出连接端最大电压为Vmax,最小电压为Vmin,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线圈匝数为N1,则:
内导体电阻Rn为,
Figure FDA0002423769910000053
外导体电阻Rw为,
Figure FDA0002423769910000061
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线圈匝数为N(i),i=1,2,3,…,n:
Figure FDA0002423769910000062
N(1)表示内导体第一分接触点(7-1)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线圈匝数;
N(2)表示内导体第二分接触点(7-2)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线圈匝数;
……
N(n)表示内导体第7-n分接触点(7-n)与原边中性点(4)之间线圈匝数;
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线圈匝数N2(i),i=1,2,3,…,m分别为:
Figure FDA000242376991000006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与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的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控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内导体第一分接触点(7-1)与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小,内导体第二分接触点(7-2)与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内导体第三分接触点(7-3)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内导体第7-n分接触点(7-n)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依次增加,内导体第n分接触点(7-n)与内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时,内导体流过的电流最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防冰融冰时,通过微处理器对控制分流控制器(16),内导体分接开关(17),输出分接开关(19)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完成防冰融冰控制过程,微处理器控制主流程是:
第一步 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 判断是否启动保温控制,是:进入第三步;否:进入第五步;
第三步 接收保温控制参数,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 调用保温控制子程序,进入第一步;
第五步 判断是否启动融冰控制,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一步;
第六步 接收融冰控制参数,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 调用融冰控制子程序,进入第一步;
微处理器使用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对电力线进行保温控制子程序是:
第一步 设置外导体最高控制温度Tmax;设置外导体最低控制温度Tmin;设置升温初始时间ts;设置调温等待时间td;设置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初始位置,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 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连接到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初始位置,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 等待ts,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 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测量温度值T,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 判断T是否大于Tmax,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八步;
第六步 将内导体电流调低一档,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 等待td,进入第十一步;
第八步 判断T是否小于Tmin,是,进入第九步,否:进入第十一步;
第九步 将内导体电流调高一档,进入第十步;
第十步 等待td,进入第十一步;
第十一步 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十二步;
第十二步 判断是否中断保温控制子程序,是,进入第十三步;否,进入第四步;
第十三步 返回主程序;
微处理器使用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对电力线进行融冰控制子程序是:
第一步 设置外导体最高融冰温度TRmax;设置外导体最低融冰温度TRmin;设置融冰升温初始时间trs;设置融冰调温等待时间trd;设置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初始位置,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 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连接到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初始位置,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 等待trs,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 接收外导体温度测量仪测量温度值T,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 判断T是否大于TRmax,是,进入第六步,否:进入第八步;
第六步 将内导体电流调低一档,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 等待trd,进入第十一步;
第八步 判断T是否小于TRmin,是,进入第九步,否:进入第十一步;
第九步 将内导体电流调高一档,进入第十步;
第十步 等待trd,进入第十一步;
第十一步 接收控制命令,进入第十二步;
第十二步 判断是否中断融冰控制子程序,是,进入第十三步;否,进入第四步;
第十三步 返回主程序。
CN201811489784.3A 2018-12-06 2018-12-06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61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9784.3A CN109361186B (zh) 2018-12-06 2018-12-06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9784.3A CN109361186B (zh) 2018-12-06 2018-12-06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1186A CN109361186A (zh) 2019-02-19
CN109361186B true CN109361186B (zh) 2020-05-19

Family

ID=65331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978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61186B (zh) 2018-12-06 2018-12-06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11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12718A1 (de) * 2019-05-15 2020-11-19 Maschinenfabrik Reinhausen Gmbh Verfahren zum Durchführen einer Umschaltung von mindestens einem Schaltmittel eines Betriebsmittels und Antriebssystem für mindestens ein Schaltmittel eines Betriebsmittels
CN113541081B (zh) * 2021-07-14 2022-08-19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晶闸管的无损单相防冰融冰控制设备
CN113507085B (zh) * 2021-07-14 2022-06-24 四川大学 一种三相无源防冰融冰电阻型控制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198A (zh) * 2008-04-17 2008-09-03 李杨扬 高压输电线路带载荷运行的融冰系统
CN201251941Y (zh) * 2008-09-12 2009-06-03 程永忠 外层绝缘单线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及自动融冰装置
CN105283931A (zh) * 2013-03-26 2016-01-27 阿德文尼拉企业有限公司 用于输电线的防冰涂层
CN205863871U (zh) * 2016-07-25 2017-01-04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一种兼具SVG功能的500kV变电站集约型直流融冰系统
CN108695806A (zh) * 2018-08-24 2018-10-23 四川大学 嵌入制热材料自融冰导线在线防冰控制方法
CN209046216U (zh) * 2018-12-06 2019-06-28 四川大学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198A (zh) * 2008-04-17 2008-09-03 李杨扬 高压输电线路带载荷运行的融冰系统
CN201251941Y (zh) * 2008-09-12 2009-06-03 程永忠 外层绝缘单线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及自动融冰装置
CN105283931A (zh) * 2013-03-26 2016-01-27 阿德文尼拉企业有限公司 用于输电线的防冰涂层
CN205863871U (zh) * 2016-07-25 2017-01-04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一种兼具SVG功能的500kV变电站集约型直流融冰系统
CN108695806A (zh) * 2018-08-24 2018-10-23 四川大学 嵌入制热材料自融冰导线在线防冰控制方法
CN209046216U (zh) * 2018-12-06 2019-06-28 四川大学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1186A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9854B (zh)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CN109361186B (zh)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CN109361187B (zh) 线间无损单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CN108366442B (zh) 嵌入绝缘导热材料的自制热导体的制热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US9167885B2 (en) Automatic switchable low threshold current power supply
CN209046216U (zh)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单相分流器
CN107591072B (zh) 一种变压器综合故障诊断仿真装置及其仿真方法
CN101867202A (zh) 一种电池充电器
CN101867201A (zh) 一种电池充电器
CN109347041B (zh) 线间无损三相分流器与设计和控制方法
CN209298845U (zh) 线间无损单相分流器
CN209298846U (zh) 线间无损三相分流器
CN114999782A (zh) 一种合环转供电用移相变压器
CN209282791U (zh) 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
CN201302835Y (zh) 不停电自动熔冰用架空导线
CN201681153U (zh) 基于电压互感器负荷误差曲线外推法的三相程控负荷箱
CN210041332U (zh) 基于lora的有载调压装置
KR102571959B1 (ko) 전력 공급 서비스 네트워크에 통합될 수 있는 전류 제한 장치
CN214097633U (zh) 变压器介质损耗试验智能接线模块
Kim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over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HTS tapes considering the application for HTS power devices
CN113078603A (zh) 电力线路融冰装置
CN201251941Y (zh) 外层绝缘单线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及自动融冰装置
CN103606927A (zh) 一种新型的单相调压变压系统
CA3186299A1 (en) Single-phase, resistor-equipped and passive anti-icing and de-icing control device for strain towers
CN113507082B (zh) 一种用于耐张塔的单相无源防冰融冰电阻型控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