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9034A - 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59034A
CN109359034A CN201811041820.XA CN201811041820A CN109359034A CN 109359034 A CN109359034 A CN 109359034A CN 201811041820 A CN201811041820 A CN 201811041820A CN 109359034 A CN109359034 A CN 109359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system
sent
service request
business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18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越
任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418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590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59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90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4Environments for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为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若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则记录所述业务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的第一时刻;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在第二时刻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为在测试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场景的不断变化,常常需要对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换代,使用新系统替换原始系统。为了保证新系统的可靠性,在进行正式的系统切换之前,需要对新系统进行完整的测试,在传统的测试方法中,往往会在测试环境下使用大量的测试用例来单独对新系统进行测试,但是,测试环境与真实的生产环境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地,测试环境只能作为生产环境的一种理想化的体现,难以重现出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场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测试往往会导致大量不可预测的状况遗留到生产环境中。而如果将新系统直接部署到生产环境下进行测试则风险极高,可能由于新系统所存在的缺陷而导致真实业务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以解决使用测试环境对新系统进行测试难以重现出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场景,以及将新系统直接部署到生产环境下进行测试风险极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可以包括:
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为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
若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则记录所述业务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的第一时刻;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
在第二时刻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为在测试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相隔预设的时间间隔;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
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为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
若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则记录所述业务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的第一时刻;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
在第二时刻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为在测试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相隔预设的时间间隔;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
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下步骤:
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为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
若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则记录所述业务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的第一时刻;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
在第二时刻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为在测试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相隔预设的时间间隔;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
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将新系统(即第二业务系统)间接地部署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测试,即仍然会使用原始系统(即第一业务系统)进行真实业务请求的处理,但同时会记录下原始系统在处理业务请求过程中接收到的业务请求内容以及最终的反馈结果。然后会在新系统中模拟重现这一过程,并比对新系统的这一过程是否与原始系统一致,若在相当长的一段测试时间内,两者对各种业务请求的处理结果均一致,则可确定新系统已可胜任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的工作,若中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则说明新系统还存在缺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做进一步的完善。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仍由原始系统进行真实的业务处理,避免了由于新系统所存在的缺陷对真实业务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又为新系统模拟出尽可能接近于真实生产环境的各种场景,保证了测试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业务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数据库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3为在业务分流场景下的业务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数据库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业务系统测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
步骤S101、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
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为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也即待被替换的原始业务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实际的业务请求仍由所述第一业务系统来进行处理,从而可以保证原有业务正常有序地进行。
步骤S102、若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则记录所述业务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的第一时刻。
在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之后,可以将所述业务请求记录到预设的存储介质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进行的是记录操作,而不是截取操作,即仅仅是对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进行了备份,而并不对原始的业务请求在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中的处理过程进行任何干预。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时刻记录为T1,其具体取值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系统时间为准。
步骤S103、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
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处理之后,会对处理的结果进行反馈,也即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在监测到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之后,可以将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记录到预设的存储介质中,类似地,这里进行的是记录操作,而不是截取操作,即仅仅是对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了备份。
步骤S104、在第二时刻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
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为在测试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也即预备投入使用替换原始业务系统的新业务系统。
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相隔预设的时间间隔,之所以设置该时间间隔,是为了保证所述第一业务系统有足够的时间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时刻记录为T2,则有:
T2=T1+Interval
其中,Interval为所述时间间隔,其取值可以根据历史业务请求处理记录中第一业务系统对各个历史业务请求的处理时长来确定,例如,在一种具体实现中,可以取第一业务系统对各个历史业务请求的处理时长的最大值来作为该时间间隔。具体地,首先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历史业务请求处理记录,然后从所述历史业务请求处理记录中提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各个历史业务请求的处理时长,所述处理时长为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接收到业务请求到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业务反馈结果之间的时长,最后根据下式计算所述时间间隔:
Interval=MAX(ProDur1,ProDur2,...,ProDurn,...,ProDurN)
其中,n为历史业务请求的序号,1≤n≤N,N为历史业务请求的总数,ProDurn为对第n条历史业务请求的处理时长,MAX为求最大值函数。
步骤S105、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
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处理之后,会对处理的结果进行反馈,也即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在监测到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之后,可以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记录到预设的存储介质中。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之间是彼此隔离的,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处理的是实际的业务请求,因此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是会对实际业务产生影响的,而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处理的是备份的业务请求,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模拟的业务请求,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的任何处理以及最后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并不会对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对实际业务产生任何影响。
步骤S106、判断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是否一致。
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不一致,则执行步骤S107,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一致,则执行步骤S108。
步骤S107、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当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存在差异时,则说明所述第二业务系统还存在缺陷,并不能完成第一业务系统的功能,因此还需要对其继续进行调整。
步骤S108、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测试正常。
当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完全一致时,则说明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已经能够完成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一部分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仅仅一次的测试正常并不能代表所述第二业务系统能够完成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所有功能,还需要使用其它的业务请求不断对其进行测试。只有在相当长的一段测试时间内,两者对足够多的各种业务请求的处理结果均一致,才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已可胜任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的工作。
进一步地,考虑到业务系统在对业务请求进行处理时,可能会涉及到与其它外部系统的交互,因此在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之后,还可以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一外部系统的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外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外部反馈结果。
所述第一外部系统在生产环境中运行,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和所述外部反馈结果均可以被记录到预设的存储介质中。
在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之后,还可以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二外部系统的第二外部调用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外部系统将记录的所述外部反馈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系统。
所述第二外部系统在测试环境中运行,其作用是在测试环境中模拟所述第一外部系统的反应。
在确定本次测试是否存在异常时,不仅要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还要将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若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一致,且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也一致时,才可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测试正常。
进一步地,考虑到业务系统在对业务请求进行处理时,可能会涉及到与数据库的交互,因此在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之后,还可以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一数据库的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库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反馈结果。
所述第一数据库在生产环境中运行,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和所述数据库反馈结果均可以被记录到预设的存储介质中。
在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之后,还可以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的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库将记录的所述数据库反馈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系统。
所述第二数据库在测试环境中运行,其作用是在测试环境中模拟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反应。
在确定本次测试是否存在异常时,不仅要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将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进行比对,还要将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若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均一致时,才可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测试正常。
图2所示即为本实施例中业务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数据库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进一步地,考虑到多个业务请求同时进行处理时,情况会变得极为复杂,难以对各个业务请求的进行准确的区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方案采取逐个业务请求单独处理的方式进行测试,在一个业务请求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业务请求的处理。但在实际业务中,是会出现同时多个业务请求并发的情况的,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强制每次只处理一个业务请求,则会对正常的业务处理造成冲击,基于此,本实施例进一步采用了如图3所示的增加一个与原始业务系统完全一样业务系统进行分流的处理方式。
首先接收待处理的业务请求,然后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
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为空闲状态,则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进行处理,其后的过程与前述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则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三业务系统进行处理,所述第三业务系统为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相同的业务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在所述第三业务系统中处理的业务请求不进行记录,也不进行比对,只做正常的业务请求处理。
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用于与所述第二业务系统进行测试比对,每次只处理一个业务请求,在一个业务请求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业务请求的处理,所述第三业务系统用于处理其它的业务请求,以保证正常业务的顺利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将新系统(即第二业务系统)间接地部署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测试,即仍然会使用原始系统(即第一业务系统)进行真实业务请求的处理,但同时会记录下原始系统在处理业务请求过程中接收到的业务请求内容以及最终的反馈结果。然后会在新系统中模拟重现这一过程,并比对新系统的这一过程是否与原始系统一致,若在相当长的一段测试时间内,两者对各种业务请求的处理结果均一致,则可确定新系统已可胜任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的工作,若中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则说明新系统还存在缺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做进一步的完善。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仍由原始系统进行真实的业务处理,避免了由于新系统所存在的缺陷对真实业务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又为新系统模拟出尽可能接近于真实生产环境的各种场景,保证了测试的有效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系统测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业务系统测试装置可以包括:
业务请求监测模块401,用于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为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
业务请求记录模块402,用于若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则记录所述业务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的第一时刻;
第一业务反馈结果监测模块403,用于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
业务请求发送模块404,用于在第二时刻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为在测试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相隔预设的时间间隔;
第二业务反馈结果监测模块405,用于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
业务反馈结果比对模块406,用于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
第一测试异常确定模块407,用于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系统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外部交互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一外部系统的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外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外部反馈结果,所述第一外部系统在生产环境中运行;
第二外部交互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二外部系统的第二外部调用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外部系统将记录的所述外部反馈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外部系统在测试环境中运行;
外部调用请求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进行比对;
第二测试异常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系统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数据库交互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一数据库的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库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反馈结果,所述第一数据库在生产环境中运行;
第二数据库交互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的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库将记录的所述数据库反馈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数据库在测试环境中运行;
数据库调用请求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进行比对;
第三测试异常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系统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
业务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处理的业务请求;
当前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
第一分流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为空闲状态,则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进行处理;
第二分流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则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三业务系统进行处理,所述第三业务系统为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相同的业务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系统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
历史记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历史业务请求处理记录;
处理时长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历史业务请求处理记录中提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各个历史业务请求的处理时长,所述处理时长为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接收到业务请求到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业务反馈结果之间的时长;
时间间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下式计算所述时间间隔:
Interval=MAX(ProDur1,ProDur2,...,ProDurn,...,ProDurN)
其中,n为历史业务请求的序号,1≤n≤N,N为历史业务请求的总数,ProDurn为对第n条历史业务请求的处理时长,MAX为求最大值函数,Interval为所述时间间隔。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5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终端设备5可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52,例如执行上述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52时实现上述各个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8。或者,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5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4所示模块401至407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5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可读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52在所述终端设备5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5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所述终端设备5所需的其它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介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为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
若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则记录所述业务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的第一时刻;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
在第二时刻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为在测试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相隔预设的时间间隔;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
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一外部系统的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外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外部反馈结果,所述第一外部系统在生产环境中运行;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二外部系统的第二外部调用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外部系统将记录的所述外部反馈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外部系统在测试环境中运行;
将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一数据库的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库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反馈结果,所述第一数据库在生产环境中运行;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的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库将记录的所述数据库反馈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数据库在测试环境中运行;
将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待处理的业务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
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为空闲状态,则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进行处理;
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则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三业务系统进行处理,所述第三业务系统为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相同的业务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间隔的设置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历史业务请求处理记录;
从所述历史业务请求处理记录中提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各个历史业务请求的处理时长,所述处理时长为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接收到业务请求到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业务反馈结果之间的时长;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时间间隔:
Interval=MAX(ProDur1,ProDur2,...,ProDurn,...,ProDurN)
其中,n为历史业务请求的序号,1≤n≤N,N为历史业务请求的总数,ProDurn为对第n条历史业务请求的处理时长,MAX为求最大值函数,Interval为所述时间间隔。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的步骤。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下步骤:
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系统为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
若监测到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则记录所述业务请求,以及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的第一时刻;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一业务反馈结果;
在第二时刻将记录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业务系统为在测试环境中运行的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相隔预设的时间间隔;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的第二业务反馈结果;
将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业务反馈结果与所述第一业务反馈结果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一外部系统的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外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外部反馈结果,所述第一外部系统在生产环境中运行;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二外部系统的第二外部调用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外部系统将记录的所述外部反馈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外部系统在测试环境中运行;
将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外部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外部调用请求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一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一数据库的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库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反馈结果,所述第一数据库在生产环境中运行;
监测并记录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发送至第二数据库的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库将记录的所述数据库反馈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数据库在测试环境中运行;
将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数据库调用请求与所述第一数据库调用请求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存在测试异常。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监测发送至第一业务系统的业务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待处理的业务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
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为空闲状态,则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系统进行处理;
若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则将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第三业务系统进行处理,所述第三业务系统为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相同的业务系统。
CN201811041820.XA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093590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1820.XA CN109359034A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1820.XA CN109359034A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9034A true CN109359034A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5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1820.XA Pending CN109359034A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5903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3783A (zh) * 2019-05-16 2019-09-06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的监测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0929135A (zh) * 2019-11-15 2020-03-27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查询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52821A (zh) * 2020-03-10 2020-06-30 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0546A (zh) * 2014-11-27 2015-03-11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处理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6888244A (zh) * 2016-06-02 2017-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79995A (zh) * 2017-03-09 2017-09-19 北京融信易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方法
CN108427631A (zh) * 2017-02-14 2018-08-2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测试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0546A (zh) * 2014-11-27 2015-03-11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处理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6888244A (zh) * 2016-06-02 2017-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427631A (zh) * 2017-02-14 2018-08-2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测试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79995A (zh) * 2017-03-09 2017-09-19 北京融信易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3783A (zh) * 2019-05-16 2019-09-06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的监测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0213783B (zh) * 2019-05-16 2022-09-30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的监测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0929135A (zh) * 2019-11-15 2020-03-27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查询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52821A (zh) * 2020-03-10 2020-06-30 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578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orting cargo
CN109634728A (zh) 作业调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97919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07450524A (zh) 预测工业设备故障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54144A (zh) 故障定位平台、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359034A (zh) 一种业务系统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669766A (zh) 批处理作业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62243B (zh) 一种结合数据校验的etl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9814917A (zh) 微服务发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47384A (zh) 风控系统的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64187A (zh) 终端设备联机任务执行方法及服务器
CN108038126A (zh) 一种数据导出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79913B (zh) 基于风险识别的软件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5825A (zh) 线路告警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79402A (zh) 一种应用系统故障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16645082A (zh) 一种系统巡检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130911A (zh) 机器人执行失败的配送任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55704A (zh) 一种脚本调用事件的异常响应方法及其终端
CN113420713A (zh) 异常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656313A (zh) 自动化测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89907A (zh)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35759A (zh)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81237B (zh) 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的产品订购单消费方法
CN115190008B (zh) 故障处理方法、故障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74816B2 (en) Code review using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