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8941A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58941A
CN109358941A CN201811296936.8A CN201811296936A CN109358941A CN 109358941 A CN109358941 A CN 109358941A CN 201811296936 A CN201811296936 A CN 201811296936A CN 109358941 A CN109358941 A CN 109358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operational order
display
electronic equipment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69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58941B (zh
Inventor
邹文
王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69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58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58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8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58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8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获得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所述显示屏的第一应用;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本公开能够实现将显示界面全屏显示在电子设备显示屏上的应用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应用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大都是以单任务的形式占用电子设备的整个屏幕。例如,当前在电子设备中运行的应用为“微信”应用,此时“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将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越来越大,用户对电子设备显示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显示屏上只全屏显示一个应用的显示界面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如何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实现画中画,即如何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至少显示两个应用的显示界面,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将显示界面全屏显示在电子设备显示屏上的应用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实现画中画的模式,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获得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所述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所述第一窗口部分占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其中,所述第二应用为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
其中,所述第一窗口层叠于所述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优选地,所述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所述第一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包括:
如果所述操作指令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获得操作指令方法包括: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针对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应用全屏占用所述显示屏并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至少包括所述通知消息所对应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获得操作指令方法包括: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返回主界面;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一应用返回主界面;
或者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优选地,所述获得操作指令方法包括: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至少用于指示缩小所述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且拖动缩小的所述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所述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所述第一窗口部分占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其中,所述第二应用为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第一窗口层叠于所述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时,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时,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所述第一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时,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操作指令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获得操作指令时,具体用于: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针对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应用全屏占用所述显示屏并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至少包括所述通知消息所对应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获得操作指令时,具体用于: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返回主界面;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一应用返回主界面;
或者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在执行获得操作指令时,具体用于: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至少用于指示缩小所述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且拖动缩小的所述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首先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全屏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然后,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最后响应该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其中,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本公开根据获得的操作指令,能够将在电子设备上全屏显示的第一应用以显示屏中第一窗口的形式进行显示,并且能够在第一窗口中呈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实现了画中画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4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5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6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7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8的方法流程图;
图9(a)为本公开公开的应用示例示意图;
图9(b)为本公开公开的应用示例示意图;
图9(c)为本公开公开的应用示例示意图;
图9(d)为本公开公开的应用示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在运行第一应用时,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即,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所述第一应用加载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的应用栈中该第一应用位于栈顶时该第一应用全屏占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例如,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S102、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获取用于指示第一应用切换全屏占用电子设备显示屏的操作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操作指令不包括针对第一应用本身进行操作的指令。例如,当第一应用为“微信”时,选取“微信”应用显示界面中显示的联系人触发的操作指令不是本实施例所指的操作指令。
S103、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并且第一窗口中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该第一窗口对应与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画中画栈,如果第一应用加载到所述画中画栈,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窗口并且该第一窗口所述对应的内容为该画中画栈中加载的第一应用所对应的内容。例如,可以将应用栈中位于栈顶的第一应用退出该的应用栈并且将该第一应用加载到画中画栈。
本公开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该第一窗口也可以采用分屏技术实现,例如,将第一应用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屏的第一部分,而显示屏的另外一部分可以通过另一个窗口来显示任何一个应用的界面。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全屏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然后,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最后响应该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其中,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本实施例根据获得的操作指令,能够将在电子设备上全屏显示的第一应用以显示屏中第一窗口的形式进行显示,并且能够在第一窗口中呈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实现了画中画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除第一窗口以外的区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窗口。
如图2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S202、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S203、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S204、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还可以响应该操作指令,将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可以为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
例如,与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为:“QQ”应用或“微博”应用,第一应用为“微信”应用,在获得操作指令后,“QQ”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微信”应用对应的内容在第一窗口中呈现,第一窗口层叠于“QQ”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或者,例如,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为即时通讯应用,如“微信”应用,第一应用为“游戏”应用,在获得操作指令后,“游戏”应用的游戏内容在第一窗口中呈现,“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其中,显示“游戏”应用内容的第一窗口层叠于“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上。通过将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消息编辑等操作,因为正在全屏游戏的场景下如果有通知消息并且被用户点击产生该操作指令,说明该用户是需要快速获得该信息以及快速回复的,所以在通知消息对于的应用全屏占有所述显示区域时更符合用户针对应用切换的交互体验,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地关注到该通知信息所对应的内容,并且通过与通常情况下通过虚拟键盘(竖屏状态下虚拟键盘屏在下侧)回复体验一样能够快速回复。同时,将“游戏”应用的游戏内容在第一窗口中呈现,还能便于用户实时的查看游戏进度,当需要对游戏内容进行操作时,如,控制游戏中的人物行走等,还可以基于“游戏”应用提供的控制句柄在第一窗口中呈现控制对游戏中的人物实现行走控件,用户能够通过该控件控制游戏中的人物实现行走等。
即,此时用于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的第一窗口以悬浮窗口的形式层叠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还可以进一步将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可同时显示第一应用和目标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S302、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S303、如果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2的基础上,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进一步对第一应用进行识别,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其中第一预定应用集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标识信息,即在应用选定作为第一预定应用集中的应用时,即生成一个标识信息。
例如,假设第一预定应用集中包括:“微信”应用、“微博”应用、“QQ应用”、“腾讯视频”应用、“爱奇艺视频”应用,当显示界面以全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第一应用为“微信”应用时,通过“微信”应用中的标识信息判断出“微信”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此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相应的,如果第一应用不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在获得操作指令后,不会对第一应用执行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的操作。
S304、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方法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还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只有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以及电子设备显示屏以全屏的形式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即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第一预定应用集,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4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S402、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S403、如果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第一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2的基础上,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进一步对第一应用进行识别,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其中第一预定应用集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标识信息,即在应用选定作为第一预定应用集中的应用时,即生成一个标识信息。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例如,判断第一应用程序当前是否正在获取多媒体数据。
例如,假设第一预定应用集中包括:“微信”应用、“微博”应用、“QQ应用”、“腾讯视频”应用、“爱奇艺视频”应用,当显示界面以全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第一应用为“腾讯视频”应用时,通过“腾讯视频”应用中的标识信息判断出“腾讯视频”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此时进一步判断“腾讯视频”应用是否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如,判断“腾讯视频”应用是否正在播放视频,即通过“腾讯视频”应用程序进程判断是否在获取多媒体数据,当“腾讯视频”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相应的,如果第一应用不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在获得操作指令后,不会对第一应用执行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的操作。
另外,在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时,可以基于第一应用提供的控制句柄,对输出的多媒体内容做暂停、播放等操作。
S404、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还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时,还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只有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以及电子设备显示屏以全屏的形式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即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操作指令响应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在上述方法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是:
如果操作指令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例如,在方法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需要进一步判断第二应用是否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例如,判断第二应用不属于通话应用,只有当第二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以及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例如,在方法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需要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时,还需要进一步判断第二应用是否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只有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第二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以及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例如,在方法实施例4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需要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第一应用是否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且第二应用是否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只有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第一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并且第二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以及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如图5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5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S502、获得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针对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获取对出现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例如,当第一应用“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此时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出现了“QQ”应用的通知消息,如,“QQ”应用中某个联系人发送的消息,当触发“QQ”应用的通知消息时,获取对“QQ”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S503、基于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
S504、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
S505、响应操作指令,指示第二应用全屏占用显示屏并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显示界面至少包括通知消息所对应的内容。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同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将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并且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中至少包括通知消息对应的内容,例如,第二应用“QQ”应用的显示界面中至少包括“QQ”应用中某个联系人发送的消息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方法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针对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并基于触发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同时指示第二应用全屏占用显示屏并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显示界面至少包括通知消息所对应的内容。即,用户可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使用第一应用,以及查看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6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6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1、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S602、获得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返回主界面;
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或取用于指示电子设备返回主界面的输入手势。例如,获取用户从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底部向上滑动的手势。
S603、基于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
S604、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
S605、响应操作指令,指示从第一应用返回主界面。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同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将电子设备的主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方法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指示返回主界面的输入手势操作,并基于该输入手势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同时指示从第一应用返回主界面。即,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手势返回主界面,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使用第一应用,以及查看主界面,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7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7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01、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S702、获得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或取用于指示调用电子设备任务管理器的输入手势。例如,获取用户从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底部向上滑动并在预设区域停留的手势。
S703、基于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
S704、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
S705、响应操作指令,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同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将电子设备的任务管理器的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方法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输入手势操作,并基于该输入手势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同时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即,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手势返回主界面,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使用第一应用,以及查看调用任务管理器的显示界面,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8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8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S802、获得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输入手势至少用于指示缩小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且拖动缩小的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
例如,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获取用户从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底部向上推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及随推动拖动缩小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的手势。
S803、基于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
S804、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如图9(a)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区域A和区域B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区域A为第一应用播放的视频界面,例如,“腾讯视频”应用当前播放的某个影片的视频界面。区域B为第一应用的相关讯息界面,如,与当前播放的影片相关一些的信息。如图9(b)所示,用户可以从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底部,沿如图9(b)箭头所指的拖动方向拖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拖动的过程中,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逐渐缩小,且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会出现区域C。当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拖动至如图9(c)所示的区域C时,即拖动至预定区域时,此时,如图9(d)所示,第一应用播放的视频界面调整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区域D进行显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区域E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方法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用于指示缩小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且拖动缩小的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的输入手势操作,并基于该输入手势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即,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手势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进行拖动和缩小,在预定区域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在运行第一应用时,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即,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所述第一应用加载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的应用栈中该第一应用位于栈顶时该第一应用全屏占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例如,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处理器,用于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获取用于指示第一应用切换全屏占用电子设备显示屏的操作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操作指令不包括针对第一应用本身进行操作的指令。例如,当第一应用为“微信”时,选取“微信”应用显示界面中显示的联系人触发的操作指令不是本实施例所指的操作指令。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并且第一窗口中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该第一窗口对应与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画中画栈,如果第一应用加载到所述画中画栈,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窗口并且该第一窗口所述对应的内容为该画中画栈中加载的第一应用所对应的内容。例如,可以将应用栈中位于栈顶的第一应用退出该的应用栈并且将该第一应用加载到画中画栈。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全屏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然后,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最后响应该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其中,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本实施例根据获得的操作指令,能够将在电子设备上全屏显示的第一应用以显示屏中第一窗口的形式进行显示,并且能够在第一窗口中呈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实现了画中画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除第一窗口以外的区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窗口。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还可以响应该操作指令,将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可以为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
例如,与操作指令对应的应用为:“QQ”应用或“微博”应用,第一应用为“微信”应用,在获得操作指令后,“QQ”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微信”应用对应的内容在第一窗口中呈现,第一窗口层叠于“QQ”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或者,例如,与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为即时通讯应用,如“微信”应用,第一应用为“游戏”应用,在获得操作指令后,“游戏”应用的游戏内容在第一窗口中呈现,“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其中,显示“游戏”应用内容的第一窗口层叠于“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上。通过将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消息编辑等操作,因为正在全屏游戏的场景下如果有通知消息并且被用户点击产生该操作指令,说明该用户是需要快速获得该信息以及快速回复的,所以在通知消息对于的应用全屏占有所述显示区域时更符合用户针对应用切换的交互体验,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地关注到该通知信息所对应的内容,并且通过与通常情况下通过虚拟键盘(竖屏状态下虚拟键盘屏在下侧)回复体验一样能够快速回复。同时,将“游戏”应用的游戏内容在第一窗口中呈现,还能便于用户实时的查看游戏进度,当需要对游戏内容进行操作时,如,控制游戏中的人物行走等,还可以基于“游戏”应用提供的控制句柄在第一窗口中呈现控制对游戏中的人物实现行走控件,用户能够通过该控件控制游戏中的人物实现行走等。
即,此时用于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的第一窗口以悬浮窗口的形式层叠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装置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还可以进一步将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可同时显示第一应用和目标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处理器,还用于如果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2的基础上,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进一步对第一应用进行识别,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其中第一预定应用集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标识信息,即在应用选定作为第一预定应用集中的应用时,即生成一个标识信息。
例如,假设第一预定应用集中包括:“微信”应用、“微博”应用、“QQ应用”、“腾讯视频”应用、“爱奇艺视频”应用,当显示界面以全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第一应用为“微信”应用时,通过“微信”应用中的标识信息判断出“微信”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此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相应的,如果第一应用不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在获得操作指令后,不会对第一应用执行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的操作。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装置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还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只有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以及电子设备显示屏以全屏的形式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即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第一预定应用集,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处理器,还用于如果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第一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2的基础上,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进一步对第一应用进行识别,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其中第一预定应用集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标识信息,即在应用选定作为第一预定应用集中的应用时,即生成一个标识信息。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例如,判断第一应用程序当前是否正在获取多媒体数据。
例如,假设第一预定应用集中包括:“微信”应用、“微博”应用、“QQ应用”、“腾讯视频”应用、“爱奇艺视频”应用,当显示界面以全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第一应用为“腾讯视频”应用时,通过“腾讯视频”应用中的标识信息判断出“腾讯视频”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此时进一步判断“腾讯视频”应用是否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如,判断“腾讯视频”应用是否正在播放视频,即通过“腾讯视频”应用程序进程判断是否在获取多媒体数据,当“腾讯视频”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相应的,如果第一应用不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在获得操作指令后,不会对第一应用执行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的操作。
另外,在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时,可以基于第一应用提供的控制句柄,对输出的多媒体内容做暂停、播放等操作。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还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时,还会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只有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以及电子设备显示屏以全屏的形式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即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操作指令响应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在上述装置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是:
如果操作指令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例如,在装置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需要进一步判断第二应用是否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例如,判断第二应用不属于通话应用,只有当第二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以及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例如,在装置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需要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时,还需要进一步判断第二应用是否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只有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第二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以及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例如,在装置实施例4的基础上,在获得操作指令后,需要进一步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第一应用是否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且第二应用是否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只有当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第一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并且第二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时,才会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以及响应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其中,第二应用为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第一窗口层叠于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针对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获取对出现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例如,当第一应用“微信”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此时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出现了“QQ”应用的通知消息,如,“QQ”应用中某个联系人发送的消息,当触发“QQ”应用的通知消息时,获取对“QQ”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处理器,还用于基于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指示第二应用全屏占用显示屏并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显示界面至少包括通知消息所对应的内容。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同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将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并且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中至少包括通知消息对应的内容,例如,第二应用“QQ”应用的显示界面中至少包括“QQ”应用中某个联系人发送的消息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装置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针对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并基于触发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同时指示第二应用全屏占用显示屏并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显示界面至少包括通知消息所对应的内容。即,用户可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使用第一应用,以及查看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返回主界面;
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或取用于指示电子设备返回主界面的输入手势。例如,获取用户从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底部向上滑动的手势。
处理器,还用于基于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指示从第一应用返回主界面。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同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将电子设备的主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装置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指示返回主界面的输入手势操作,并基于该输入手势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同时指示从第一应用返回主界面。即,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手势返回主界面,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使用第一应用,以及查看主界面,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或取用于指示调用电子设备任务管理器的输入手势。例如,获取用户从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底部向上滑动并在预设区域停留的手势。
处理器,用于基于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
处理器,用于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
处理器,用于响应操作指令,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同时响应该操作指令,将电子设备的任务管理器的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装置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输入手势操作,并基于该输入手势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同时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即,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手势返回主界面,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使用第一应用,以及查看调用任务管理器的显示界面,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为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输入手势至少用于指示缩小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且拖动缩小的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
例如,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全屏的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时,获取用户从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底部向上推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及随推动拖动缩小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的手势。
处理器,还用于基于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
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当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响应该操作指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即,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由全屏显示的形式切换为以第一窗口的形式显示。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如图9(a)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区域A和区域B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区域A为第一应用播放的视频界面,例如,“腾讯视频”应用当前播放的某个影片的视频界面。区域B为第一应用的相关讯息界面,如,与当前播放的影片相关一些的信息。如图9(b)所示,用户可以从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底部,沿如图9(b)箭头所指的拖动方向拖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在拖动的过程中,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逐渐缩小,且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会出现区域C。当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拖动至如图9(c)所示的区域C时,即拖动至预定区域时,此时,如图9(d)所示,第一应用播放的视频界面调整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区域D进行显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区域E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装置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用于指示缩小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且拖动缩小的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的输入手势操作,并基于该输入手势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第一窗口部分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即,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手势将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进行拖动和缩小,在预定区域以第一窗口的形式至少呈现与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获得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所述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所述第一窗口部分占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其中,所述第二应用为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
其中,所述第一窗口层叠于所述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应用属于第一预定应用集且所述第一应用正在输出多媒体内容,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响应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包括:
如果所述操作指令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不属于第二预定应用集,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得操作指令方法包括: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针对第二应用的通知消息的触发操作;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应用全屏占用所述显示屏并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至少包括所述通知消息所对应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得操作指令方法包括: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返回主界面;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一应用返回主界面;
或者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用于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至少用于指示调用任务管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得操作指令方法包括:
获得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为在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的情况下获得的输入手势,所述输入手势至少用于指示缩小所述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且拖动缩小的所述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至预定区域;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产生所述操作指令。
9.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切换全屏占用所述显示屏的第一应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所述操作指令,以第一窗口至少呈现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内容,所述第一窗口部分占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显示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所述第二应用全屏占用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屏,其中,所述第二应用为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第一窗口层叠于所述第二应用的显示界面上。
CN201811296936.8A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358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6936.8A CN109358941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6936.8A CN109358941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8941A true CN109358941A (zh) 2019-02-19
CN109358941B CN109358941B (zh) 2021-04-13

Family

ID=65343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6936.8A Active CN109358941B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5894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9010A (zh) * 2019-09-20 2020-01-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画中画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CN113805743A (zh) * 2021-08-12 2021-1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显示窗口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816212A (zh) * 2021-01-27 2022-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交互方法、界面交互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840298A (zh) * 2022-07-04 2022-08-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悬浮窗开启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1447A (zh) * 2013-08-26 2014-01-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显示终端频道的播放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809853A (zh) * 2014-02-20 2014-05-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43879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31537A (zh) * 2017-05-10 2017-10-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画中画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7368361A (zh) * 2017-06-26 2017-11-21 中广热点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8415752A (zh) * 2018-03-12 2018-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00462A1 (en) * 2007-04-16 2018-10-18 Tailstream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Interactive Matrix Manipulation Control of Streamed Data and Media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00462A1 (en) * 2007-04-16 2018-10-18 Tailstream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Interactive Matrix Manipulation Control of Streamed Data and Media
CN103491447A (zh) * 2013-08-26 2014-01-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显示终端频道的播放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809853A (zh) * 2014-02-20 2014-05-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43879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31537A (zh) * 2017-05-10 2017-10-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画中画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7368361A (zh) * 2017-06-26 2017-11-21 中广热点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8415752A (zh) * 2018-03-12 2018-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9010A (zh) * 2019-09-20 2020-01-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画中画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CN114816212A (zh) * 2021-01-27 2022-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交互方法、界面交互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805743A (zh) * 2021-08-12 2021-1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显示窗口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805743B (zh) * 2021-08-12 2023-08-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显示窗口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840298A (zh) * 2022-07-04 2022-08-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悬浮窗开启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8941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8941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11816B (zh) 一种为视频画面中的对象打弹幕标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57836B (zh) 录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313530A (zh) 用于在用户界面之间进行导航以及与控制对象进行交互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JP6143012B2 (ja) 動的エモーティコンを用いる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移動端末
CN101867487B (zh) 用图形呼叫连接象征管理联系中心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69306A (zh)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769373A (zh) 用于提供通知并与通知进行交互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CN108255405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19796A (zh) 实时视频上的数字触摸
CN106462283A (zh) 计算设备上的字符识别
CN103873630B (zh) 联系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EP3103224B1 (en) Instant messaging
CN106415542A (zh) 结构化建议
CN107071556A (zh) 一种界面渲染方法和装置
JP6850831B2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のための端末の動作方法
EP4333379A1 (en) Message rem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375186A (zh) 一种日程分享方法及终端
WO2015138525A1 (en) Instant messaging
CN104010154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34237A (zh) 界面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634840A (zh) 一种基于虚拟房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12289A (zh) 一种来电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5634909A (zh) 消息显示方法和消息显示装置
CN106959846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