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7994A - 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7994A
CN109347994A CN201811224639.2A CN201811224639A CN109347994A CN 109347994 A CN109347994 A CN 109347994A CN 201811224639 A CN201811224639 A CN 201811224639A CN 109347994 A CN109347994 A CN 109347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ribute
dhcp
dhcp message
mess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46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7994B (zh
Inventor
蒋世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46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7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7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报文;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基于该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以使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该方案提高了电子设备通过DHCP的方式获取IP地址的效率。

Description

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客户端设备在执行网络访问时需获取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地址,而获取IP地址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直接对该客户端设备设置静态IP地址,或可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DHCP)的方式为客户端设备自动分配动态IP地址。其中,采用DHCP动态分配IP地址时,由于DHCP包带有各种属性,某些情况下,若DHCP服务器检测到客户端设备发送的带有固定系列属性的DHCP包的某个属性不符合服务器自定义的一些要求(例如丢失了某些属性、或属性配置错误等),将会导致客户端设备获取不到IP地址,降低了客户端设备获取IP地址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提升IP地址的获取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提供了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报文;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
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以使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提供了的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报文;
监听模块,用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以使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
本方案中,在电子设备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失败时,通过获取环境中其他电子设备所发送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并使用其属性信息重新生成DHCP报文进行广播发送,以从DHCP服务器成功获取IP地址。从而实现提高电子设备通过DHCP的方式获取IP地址的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执行的软件对象。本文不同模块、引擎及服务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的实施对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该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或者集成了该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该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等。
以下进行具体分析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为可自动获取IP地址的DHCP客户端。在动态IP地址的方案中,每台电子设备并不设定固定的IP地址,而是在计算机开机时才被分配一个IP地址,则这台电子设备被称为DHCP客户端。而负责给DHCP客户端分配IP地址的计算机称为DHCP服务器。
其中,该第一DHCP报文可以是DHCP发现报文(DHCP Discovery),也可以是DHCP请求报文(DHCP Request)。
由于大部分情况下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简称AP)提供的都是动态IP地址进行网络访问,所以只要电子设备连接了一个AP,就需要通过DHCP去获取IP地址,才能实现上网。因此,当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开机信号时,将触发其基于当前的DHCP属性配置生成DHCP报文。并可基于广播的方式将该DHCP报文机型广播,以使其对应配置的DHCP服务器可接收到其广播的DHCP报文。从而使得DHCP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DHCP报文进行解析,并基于解析结果为该第一电子设备分配IP地址。
102、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
具体的,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认为第一电子设备通过DHCP的方式向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失败。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或产品生产产商进行设定。例如,一般情况下,电子设备会发送间隔发送N次DHCP报文,直到DHCP服务器产生响应,该间隔时间通常可以为1.5s。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设为5s、10s等。因此,可通过在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DHCP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信息,来确定第一DHCP报文是否满足该DHCP服务器所定义的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检测在以当前系列属性发送的N次DHCP报文,若所发送的N次DHCP报文都收不到DHCP服务器的响应,则认为第一DHCP报文是不满足该DHCP服务器所定义的条件。此时,电子设备可停止发送第一DHCP报文,转而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该环境可指当前网络环境。
其中,该第二DHCP报文可以是DHCP发现报文(DHCP Discovery),也可以是DHCP请求报文(DHCP Request)。
103、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
具体的,可以在监听到满足条件的第二DHCP报文时,获取该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
其中,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主机名(Hostname)、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Transmission Unit,简称MTU)、地址租期、地址池、地址池子网及其掩码、域名服务器等属性。此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系列属性,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104、基于该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以使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认为第一电子设备通过DHCP的方式向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失败。此时,电子设备可通过套用其他电子设备(即第二电子设备)的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来发送DHCP报文,以尝试向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之后,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之前,还包括以下流程:
确定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听到第二DHCP报文的次数;
判断该次数是否处于预设次数范围内;
若是,则执行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的步骤。
一般情况下,DHCP客户端会不断发送DHCP报文,直至接收到DHCP服务器的响应。因此,当此处次数可优选为较小的次数时,可认为环境中的第二电子设备成功获取了IP地址,也即其发送的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是满足条件的。例如,预设次数范围可以为1~3次。
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在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发出的DHCP报文,记录下该第二电子设备的物理地址和DHCP报文的属性。如果监听到某个电子设备只发送了一次DHCP广播包(Discovery报文或者Request报文),说明很大概率已经成功获取到了IP地址。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采用该第二电子设备的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对原有的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以生成满足DHCP服务器所定义条件的DHCP报文。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广播该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来向DHCP服务器尝试获取IP地址,以提升获取IP地址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基于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
基于该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具体的,该区别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第一DHCP报文缺少第二DHCP报文中的某个或某些属性;第二种,第一DHCP报文比第二DHCP报文多了某个或某些属性;第三种,第一DHCP报文与第二DHCP报文中某个或某些属性的属性值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三种情况的区别属性信息可以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基于该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时,若第一DHCP报文缺少第二DHCP报文中的某个或某些属性,则为第一DHCP报文增加缺少的属性;若第一DHCP报文比第二DHCP报文多了某个或某些属性,则删除第一DHCP报文中多出来的属性;若第一DHCP报文与第二DHCP报文中某个或某些属性的属性值不相同,则将第一DHCP报文中与第二DHCP报文中属性值不相同属性的属性值,替换为第二DHCP报文中该属性的属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DHCP报文包括多个子DHCP报文。则步骤“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分别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多个子DHCP报文之前的区别信息,得到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
具体的,当前第一电子设备监听到有多个子DHCP报文,也即表示当前环境中存在多个其他电子设备,并对该多个电子设备广播的子DHCP报文进行监听。
则,步骤“基于该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从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中选取信息量最小的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
基于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具体的,选取信息量最小的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也即从多个子DHCP报文中,选取与第一DHCP报文的差别最小的目标子DHCP报文,并基于其与第一DHCP报文的区别信息,对原有的第一DHCP报文进行属性删除、属性增加、和/或属性替换等操作,以得到更新属性信息后的第一DHCP报文。
在本申请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基于该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包括:
确定第一DHCP报文中的固定属性;
从该属性信息中筛选出除该固定属性外的目标属性信息;
基于该目标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具体的,该固定属性可以为DHCP报文属性中不可更改的属性,例如,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主机名。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或产品生产产商进行设定。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该第二DHCP发文的属性信息中筛选出除该固定属性外的目标属性信息,来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从而可以减少更新操作,降低在信息更新过程中造成二次错误的概率,提升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的准确率。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通过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报文;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基于该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以使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该方案提高了电子设备通过DHCP的方式获取IP地址的效率、及成功率。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举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信令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场景示意图。本身下面将以第一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A、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B来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而言,该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201、电子设备A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A为可自动获取IP地址的DHCP客户端。在动态IP地址的方案中,每台电子设备并不设定固定的IP地址,而是在计算机开机时才被分配一个IP地址,则这台电子设备被称为DHCP客户端。而负责给DHCP客户端分配IP地址的计算机称为DHCP服务器。
其中,该第一DHCP报文可以是DHCP Discovery,也可以是DHCP请求DHCP Request。
202、电子设备A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
一般情况下,电子设备会发送间隔发送N次DHCP报文,直到DHCP服务器产生响应,该间隔时间通常可以为1.5s。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设为5s、10s等。因此,可通过在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DHCP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信息,来确定第一DHCP报文是否满足该DHCP服务器所定义的条件。
203、若电子设备A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电子设备B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
具体的,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认为电子设备A通过DHCP的方式向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失败。此时,电子设备A可停止发送第一DHCP报文,转而监听环境中电子设备B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该环境可指当前网络环境。
参考图3,电子设备B可广播DHCP报文。其中,该第二DHCP报文可以是DHCPDiscovery,也可以是DHCP请求DHCP Request。当前环境下的其他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DHCP服务器都可监听电子设备B广播的DHCP报文。DHCP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电子设备B广播的DHCP报文后,可基于该DHCP报文该向其返回相应的IP地址信息。
204、电子设备A确定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听到第二DHCP报文的次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设为1min、2min或其他时长等。
205、当该次数在预设次数范围内时,电子设备A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
一般情况下,DHCP客户端会不断发送DHCP报文,直至接收到DHCP服务器的响应。因此,当此处次数可优选为较小的次数时,可认为环境中的电子设备B成功获取了IP地址,也即其发送的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是满足条件的。例如,预设次数范围可以为1~3次。
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在监听环境中电子设备B发出的DHCP报文,记录下该电子设备B的物理地址和DHCP报文的属性。如果监听到某个电子设备只发送了一次DHCP广播包(Discovery报文或者Request报文),说明很大概率已经成功获取到了IP地址。此时,电子设备A可采用该电子设备B的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对原有的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以生成满足DHCP服务器所定义条件的DHCP报文。电子设备A通过广播该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来向DHCP服务器尝试获取IP地址,以提升获取IP地址的成功率。
206、电子设备A基于该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并基于该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实际应用中,该区别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第一DHCP报文缺少第二DHCP报文中的某个或某些属性;第二种,第一DHCP报文比第二DHCP报文多了某个或某些属性;第三种,第一DHCP报文与第二DHCP报文中某个或某些属性的属性值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三种情况的区别属性信息可以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基于该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时,若第一DHCP报文缺少第二DHCP报文中的某个或某些属性,则为第一DHCP报文增加缺少的属性;若第一DHCP报文比第二DHCP报文多了某个或某些属性,则删除第一DHCP报文中多出来的属性;若第一DHCP报文与第二DHCP报文中某个或某些属性的属性值不相同,则将第一DHCP报文中与第二DHCP报文中属性值不相同属性的属性值,替换为第二DHCP报文中该属性的属性值。
207、电子设备A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
208、DHCP服务器接收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
209、DHCP服务器基于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向电子设备A发送IP地址信息。
具体的,DHCP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DHCP报文进行解析,并基于解析结果为该电子设备A分配IP地址
210、电子设备A接收DHCP服务器发送的IP地址信息。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失败时,通过获取环境中其他电子设备所发送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并使用其属性信息重新生成DHCP报文进行广播发送,以从DHCP服务器成功获取IP地址。从而提高电子设备通过DHCP的方式获取IP地址的效率的目、以及成功率。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具体而言,该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300,包括:发送模块301、监听模块302、获取模块303以及处理模块304。
发送模块301,用于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发现报文;
监听模块302,用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发现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发现报文;
获取模块303,用于获取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信息;
处理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发现报文,以使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发现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该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305,用于在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发现报文之后,获取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信息之前,确定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听到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次数;
判断模块306,用于判断所述次数是否处于预设次数范围内;
上述处理模块304,用于在判断模块306判定为是时,执行获取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信息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该处理模块304还可以包括:
获取子模块3041,用于获取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
更新子模块3042,用于基于所述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DHCP发现报文包括多个子DHCP发现报文。
获取子模块3041,用于分别获取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与多个子DHCP发现报文之前的区别信息,得到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
则,所述更新子模块3042,用于从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中选取信息量最小的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基于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04可以用于:
确定第一DHCP发现报文中的固定属性;
从属性信息中筛选出除固定属性外的目标属性信息;
基于目标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发送模块301通过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发现报文;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发现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监听模块302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发现报文;获取模块303获取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信息;处理模块304基于该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发现报文,以使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发现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该方案提高了电子设备通过DHCP的方式获取IP地址的效率、及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7,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以及存储器502。其中,处理器501与存储器502电性连接。
该处理器500是电子设备5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500的各种功能并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500进行整体监控。
该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5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计算机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5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501对存储器502的访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中的处理器5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502中,并由处理器501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发现报文;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该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发现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发现报文;
获取该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信息;
基于该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发现报文,以使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发现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发现报文之后,获取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信息之前,处理器501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听到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次数;
判断所述次数是否处于预设次数范围内;
若是,则执行获取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信息的步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基于该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处理器501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
基于该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DHCP发现报文包括多个子DHCP发现报文。获取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处理器501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与多个子DHCP发现报文之前的区别信息,得到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
则,基于所述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包括:
从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中选取信息量最小的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
基于该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处理器501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DHCP发现报文中的固定属性;
从该属性信息中筛选出除该固定属性外的目标属性信息;
基于该目标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发现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当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失败时,通过获取环境中其他电子设备所发送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并使用其属性信息重新生成DHCP报文进行广播发送,以从DHCP服务器成功获取IP地址。从而提高电子设备通过DHCP的方式获取IP地址的效率的目、以及成功率。
请一并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显示器503、射频电路504、音频电路505以及电源506。其中,其中,显示器503、射频电路504、音频电路505以及电源506分别与处理器501电性连接。
该显示器503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
该射频电路504可以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讯,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收发信号。
该音频电路505可以用于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
该电源506可以用于给电子设备50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506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8中未示出,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比如:在电子设备在接收到信息输入请求时,根据该信息输入请求携带的关键字信息确定目标应用;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文件夹属性,所述文件夹属性描述所述目标应用的所属文件夹信息;基于所述文件夹属性生成信息提示界面,并在所述信息提示界面显示所述目标应用及其所属文件夹的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记忆体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该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报文;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
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以使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之后,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听到第二DHCP报文的次数;
判断所述次数是否处于预设次数范围内;
若是,则执行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包括:
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DHCP报文包括多个子DHCP报文;
所述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多个子DHCP报文之前的区别信息,得到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
则,所述基于所述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包括:
从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中选取信息量最小的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包括:
确定第一DHCP报文中的固定属性;
从所述属性信息中筛选出除所述固定属性外的目标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6.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发送第一DHCP报文;
监听模块,用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第一DHCP报文返回的响应信息,则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并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以使所述DHCP服务器根据更新属性后的第一DHCP报文返回对应的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监听环境中第二电子设备广播的第二DHCP报文之后,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之前,确定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听到第二DHCP报文的次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次数是否处于预设次数范围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为是时,执行获取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信息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第二DHCP报文的属性之间的区别属性信息;
更新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DHCP报文包括多个子DHCP报文;
所述获取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与多个子DHCP报文之前的区别信息,得到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
则,所述更新子模块,用于从多个子区别属性信息中选取信息量最小的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子区别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确定第一DHCP报文中的固定属性;
从所述属性信息中筛选出除所述固定属性外的目标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属性信息对第一DHCP报文的属性进行更新。
1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
CN201811224639.2A 2018-10-19 2018-10-19 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347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4639.2A CN109347994B (zh) 2018-10-19 2018-10-19 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4639.2A CN109347994B (zh) 2018-10-19 2018-10-19 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7994A true CN109347994A (zh) 2019-02-15
CN109347994B CN109347994B (zh) 2021-02-09

Family

ID=6531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4639.2A Active CN109347994B (zh) 2018-10-19 2018-10-19 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79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795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中继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5002071A (zh) * 2022-05-25 2022-09-0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590A (zh) * 2010-12-16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获取、配置网络参数的方法及相应系统
WO2011156998A1 (zh) * 2010-06-13 2011-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自动配置的系统及方法
CN102413000A (zh) * 2011-12-23 2012-04-11 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上线的方法、dhcp服务器及网管系统
CN103944867A (zh) * 2013-01-23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92172A (zh) * 2014-10-23 2016-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重连方法、dhcp服务器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6998A1 (zh) * 2010-06-13 2011-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自动配置的系统及方法
CN102075590A (zh) * 2010-12-16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获取、配置网络参数的方法及相应系统
CN102413000A (zh) * 2011-12-23 2012-04-11 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上线的方法、dhcp服务器及网管系统
CN103944867A (zh) * 2013-01-23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92172A (zh) * 2014-10-23 2016-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重连方法、dhcp服务器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795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中继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132498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中继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132498B (zh) * 2019-12-30 2024-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中继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5002071A (zh) * 2022-05-25 2022-09-0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7994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4274B (zh) 域名系统dns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322513B (zh) 跨移动应用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2014403B (zh) 一种传输网络拓扑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35180A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3366815B (zh) 网络资源请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5049495B (zh) 设备发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127504A1 (zh) 网元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402172B2 (en) Message comb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737500A (zh) 目标资源获取、提供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EP365459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ultimedia messag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743154B (zh) 一种基于Wi-Fi智能终端的追踪及考勤系统及其方法
CN110719273A (zh) 回源节点的确定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32844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3311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及网络接入点设备
CN106572447A (zh) 资源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677475A (zh) 一种微服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47994A (zh) 互联网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11907A (zh) 一种arp请求响应方法、负载均衡设备及相关装置
CN101925158A (zh) 号码详情的获取系统及方法
CN102208988A (zh)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092648B (zh) 文件请求方法及装置
CN102006268A (zh) 主备接口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420007B (zh) 数据库访问的审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84510A (zh) 目标服务节点接入总线的方法、服务节点的信息交互方法
WO2019237954A1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