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9500A - 聚氨酯绿岛公厕 - Google Patents

聚氨酯绿岛公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9500A
CN109339500A CN201811369159.5A CN201811369159A CN109339500A CN 109339500 A CN109339500 A CN 109339500A CN 201811369159 A CN201811369159 A CN 201811369159A CN 109339500 A CN109339500 A CN 109339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affle
case
polyurethan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91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冰
薛振平
李佩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691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95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9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9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12Small buildings or other erections for limited occupation,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or arranged in buildings, e.g. kiosks, waiting shelters for bus stops or for filling stations, roofs for railway platforms, watchmen's huts or dressing cubicles
    • E04H1/1205Small buildings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 E04H1/1216Public W.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7/00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7/00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 A01G27/003Controls for 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2Pots for vertical horticul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2Pots for vertical horticulture
    • A01G9/025Containers and elements for greening wa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56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绿岛公厕,包括生态墙体和屋顶,屋顶位于生态墙体顶部,在屋顶上设置有屋顶生态绿化系统,所述生态墙体包括承重骨架,在承重骨架外侧和/或内侧设置有垂直生态绿化系统,所述垂直生态绿化系统包括植物生长土层,植物生长土层与地面泥土相通,植物生长土层位于承重骨架外侧,在植物生长土层外侧设置有支撑龙骨,在支撑龙骨上设有第一聚氨酯板,在第一聚氨酯板外侧或内侧种植有植物;本发明改变了传统公厕的结构形式,引入生态绿植的理念,提高了公厕的整体视觉美感,可以起到整体装饰的效果,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植物绿化率,美化了环境,还可通过绿植对厕所内的异味进行吸附过滤,优化了厕所内外部环境。

Description

聚氨酯绿岛公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设施,尤其是垂直生态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居民的卫生习惯、审美意识和功德水准,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和文化品位的缩影。现实中很多公厕就会成为城市‘毒瘤’,文明的‘死角’,普遍具有脏、乱、差、气味难闻的情况,降低人们的入厕感受。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公厕加大人力的投入,以对公厕进行保洁,然而通过人工保洁的情况并不能根本解决公厕环境问题,同时还提高了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氨酯绿岛公厕,该公厕具有干净、爽目,无恶臭、无异味的优点,大大提高人们的入厕感受。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聚氨酯绿岛公厕,包括生态墙体和屋顶,屋顶位于生态墙体顶部,在屋顶上设置有屋顶生态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墙体包括承重骨架,在承重骨架外侧和/或内侧设置有垂直生态绿化系统,所述垂直生态绿化系统包括植物生长土层,植物生长土层与地面泥土相通,植物生长土层位于承重骨架外侧,在植物生长土层外侧设置有支撑龙骨,在支撑龙骨上设有第一聚氨酯板,在第一聚氨酯板外侧或内侧种植有植物;在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上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顶部过滤机构、下水机构、底部过滤机构和上水循环机构,顶部过滤机构位于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上方与水源相连接,底部过滤机构位于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下方,下水机构和上水循环机构分别将顶部过滤机构和底部过滤机构相连接,顶部过滤机构将过滤后的水经下水机构下水至底部过滤机构,再经上水循环机构抽至顶部过滤机构进行循环过滤,在下水机构上设置有浇灌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部过滤机构包括顶部过滤箱,在顶部过滤箱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下端与顶部过滤箱底部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挡板与顶部过滤箱共同形成收水箱,在顶部过滤箱的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顶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储水箱,在顶部过滤箱中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三挡板,在相邻两第二挡板之间和/或收水箱内部填充有基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水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和下水管,第一支撑柱位于植物墙主体的左右两侧,下水管位于第一支撑柱内部,下水管的进水端与顶部过滤机构的储水箱下部连接,下水管的下端与底部过滤机构相连接;所述上水循环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和上水管,上水管位于第二支撑柱内部,在上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上水管的进水端与净水箱相连接,上水管的出水端伸入到收水箱内中上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底部过滤机构包括底部过滤箱,在底部过滤箱内部设置有第四挡板,第四挡板与底部过滤箱共同形成蓄水箱,蓄水箱与下水管出水端相连接,在底部过滤箱内部远离第四挡板处设置有第五挡板,第五挡板与底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净水箱,在底部过滤箱中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六挡板,在相邻两第六挡板内部填充有基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浇灌机构包括若干根过水管,若干根过水管的进水端与下水管相连接,在每根过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渗透管和/或喷水管,在喷水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自聚氨酯板上的穿孔伸出,在植物生长土层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在过水管上设置有阀门,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阀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顶部过滤箱和/或底部过滤箱内设置有溢流板;位于顶部过滤箱的溢流板为顶部溢流板,顶部溢流板设置在顶部过滤箱内部且位于储水箱外侧,顶部溢流板与顶部过滤箱同向设置且与顶部过滤箱共同形成顶部溢流槽,顶部溢流板的外端与顶部过滤箱内壁相连接,顶部溢流板的内端与第二挡板相连接;位于底部过滤箱的溢流板为底部溢流板,底部溢流板设置在底部过滤箱内部且位于蓄水箱外侧,底部溢流板与底部过滤箱同向设置且与底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底部溢流槽,底部溢流板的外端与底部过滤箱内壁相连接,底部溢流板的内端与第四挡板相连接;顶部溢流板的高度底于顶部过滤箱的箱体高度,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的设置高度低于顶部溢流板的高度,第二挡板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第三挡板和顶部溢流板的高度;底部溢流板的高度底于底部过滤箱的箱体高度,第四挡板和第六挡板的设置高度低于底部溢流板的高度,第五挡板的高度高于第四挡板、第六挡板和底部溢流板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部过滤箱、底部过滤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为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和第六挡板为不透水材质;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五挡板为聚氨酯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屋顶生态绿化系统包括种植机构、水井机构和收水箱,种植机构与水井机构和集水箱相通,在集水箱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为过滤棉层和/或过滤颗粒层;所述种植机构包括若干个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均包括花盆,在花盆下部设置有保水盒,在花盆底部设置有渗水组件,在渗水组件上铺设有种植土,在花盆边部开口处开设有安装缺口,在安装缺口上设置有第一导水条,在保水盒边部开口处开设有第二导水条;所述渗水组件包括第二聚氨酯板,在花盆底部设置有缩口,第二聚氨酯板安装在缩口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所述水井机构包括若干个水井单元,每个水井单元均包括水井箱,在水井箱与花盆连接处设置有接水口,第一导水条搭接在接水口上,在水井箱下部设置有过水箱,在水井箱内填充有基料,在基料下部设置有渗水板,在过水箱内设置有渗水管和回水管;在水井箱与水井箱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走水口;所述渗水板为聚氨酯材质;所述基料为建筑废弃料、砂石料或水过滤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水条和第二导水条均包括导水板,在导水板根部下表面设置有插条,在花盆的安装缺口上设置有插槽,插条插入到插槽内,在导水板两侧设置有挡水板;相邻两花盆的插条之间存在高度差;在花盆内和/或水井箱内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的进水口与回水管相连接,回水管的进水口与集水箱相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绿岛公厕改变了传统公厕的结构形式,引入生态绿植的理念,提高了公厕的整体视觉美感,可以起到整体装饰的效果,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植物绿化率,美化了环境。还可通过绿植对厕所内的异味进行吸附过滤,优化了厕所内外部环境从而使入厕成为一种享受的体验。
2、本发明绿岛公厕的墙体为垂直绿化墙,不仅具有遮蔽的作用,保护入厕人员的隐私,还可提高绿植覆盖率,美化公厕环境,同时还可通过植物的过滤提高空气质量。
3、本发明绿岛公厕的两套绿化系统均具可以收集的雨水或经初过滤的生态污水进行过滤净化,满足植物自身浇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缩减了维护经费,同时还可将过滤后储存的多余水用于冲洗马桶,进一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使公厕更符合环保经济的理念。
4、本发明绿岛公厕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生态墙体维护成本低,植物生长茂密,不存在烂根或因无水浇灌产生的干枯情况,无需定期更换干枯或烂根植物,改变了以往的植物墙维护成本高,成活率低且生长周期短大多仅为半年的情况。
5、本发明绿岛公厕,采用聚氨酯板,聚氨酯板是由聚氨酯颗粒热压而成的,在聚氨酯颗粒之间存有孔隙,可以使水和空气自由穿行,使得聚氨酯板具有渗透功能,可进水进气,有利于植物根据部呼吸,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同时由于植物的生长主要是依靠根须来吸取养分的,聚氨酯板还可允许植物的根须穿过聚氨酯板以增加植物养分吸收率。
6、本发明绿岛公厕,通过在过滤系统内设置聚氨酯板,聚氨酯板具有良好的渗透功能,当流动的水穿过不规则的聚氨酯颗粒之间的空隙时会产生气泡增加水流的含氧量,而含氧量高的水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部呼吸,提高植物成活率,促进植物生长茂密。
7、本发明绿岛公厕,其聚氨酯板可通过颗粒之间的孔隙调节水中的含氧量,使水不厌氧,避免过滤后的水生成藻类。
8、本发明绿岛公厕生态墙体其植物种植土层与地面的泥土是相接的,当植物种植土层的含水量饱和后会向下渗入到地下,同时也可吸收地面土壤的养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生态墙体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生态墙体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生态墙体侧视图1。
图5是本发明生态墙体侧视图2。
图6是本发明生态墙体俯视图1。
图7是本发明生态墙体俯视图2。
图8是本发明屋顶生态绿化系统种植机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屋顶生态绿化系统种植机构保水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屋顶生态绿化系统种植机构第一导水条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屋顶生态绿化系统水井机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聚氨酯绿岛公厕,包括生态墙体和屋顶,屋顶位于生态墙体顶部,在屋顶上设置有屋顶生态绿化系统。
所述生态墙体包括承重骨架,承重骨架用于对屋顶进行支撑,起到承重墙体的作用,承重墙可采用钢结构金属框架制成,以保证公厕内外透气效果。在承重骨架外侧和/或内侧设置有垂直生态绿化系统,所述垂直生态绿化系统包括植物生长土层,植物生长土层与地面泥土相通,植物生长土层位于承重骨架外侧,在植物生长土层外侧设置有支撑龙骨,在支撑龙骨上设有第一聚氨酯板1-2。第一聚氨酯板和承重骨架之间的空间用于填充植物生长土层。
第一聚氨酯板1-2是由聚氨酯颗粒热压而成的,在聚氨酯颗粒之间存在有孔隙,在聚氨酯外侧或内侧种植有植物。聚氨酯板具有无毒环保和透气透水性,可以防止植物根茎烂根。
当植物种植于第一聚氨酯板内侧时,在第一聚氨酯表面设置有植物穿孔,此时,植物的根系是种植在植物生长土层上,其枝叶是自穿孔伸出于第一聚氨酯板的,通过植物生长土层对植物的根系进行固定。
当植物种植于第一聚氨酯板外侧时,在第一聚氨酯板外表面上下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植物支撑板,该植物支撑板是相于对第一聚氨酯板倾斜设置的,以在与聚氨酯板的连接处形成夹角,并在该夹角内填充有种植土,植物在种植土是进行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根须可以自第一聚氨酯板的空隙钻入到植物种植土层内。由于植物种植土层与地面泥土是相通的,因此可以吸收土壤内的养分,改变了以往植物完全与地面隔绝的情况,使植物能与大地相通,从而生长更好。
聚氨酯颗粒之间的缝隙,使聚氨酯板具有透水透气性,以允许少量水流过,通过设置成聚氨酯板,当水循环系统进行浇灌时,可以防止浇灌水在植物墙主体的某个部位淤积,某些部位水渗透不到的情况,当出现淤积时,水可自聚氨酯的缝隙流出并沿聚氨酯板表面向下流,以达到浇灌均匀的效果。
在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上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顶部过滤机构、下水机构、底部过滤机构和上水循环机构,顶部过滤机构位于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上方与水源相连接,底部过滤机构位于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下方,下水机构和上水循环机构分别将顶部过滤机构和底部过滤机构相连接,顶部过滤机构将过滤后的水经下水机构下水至底部过滤机构,再经上水循环机构抽至顶部过滤机构进行循环过滤,在下水机构上设置有浇灌机构。通过设置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可以将经初过滤后的生活污水或雨水进行过滤,使过滤后的水符合植物浇灌生长需求。顶部过滤机构与水源相连接,水源可以为雨水、初过滤后的生活污水以及经上水循环机构送入的循环水,顶部过滤机构对水源进行初级过滤后再通过下水机构将过滤后的水一方面送至浇灌机构进行植物浇灌,另一方面将过滤后的水送至底部过滤机构进行复过滤,再由上水循环机构将底部过滤机构复过滤的水抽至顶部过滤机构,如此形成循环过滤。
顶部过滤机构包括顶部过滤箱1-3,在顶部过滤箱1-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4,第一挡板1-4下端与顶部过滤箱1-3底部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挡板1-4与顶部过滤箱1-3共同形成收水箱1-5,在顶部过滤箱1-3的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1-6,第二挡板1-6与顶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储水箱1-7,在顶部过滤箱1-3中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三挡板1-8,在相邻两第二挡板1-6之间和/或收水箱内部填充有基料。水源先进入到收水箱内,由于收水箱内填充有基料,基料可以对待过滤水进行过滤,同时集水箱内可以种植水培植物,通过水培植物的根茎对水内的微生物进行分解,起到净化的作用。由于第一挡板与顶部过滤箱的底部之间存有间隙,过滤水可以自该间隙流出,与第一挡板最近的第三挡板底部与过滤箱底部是固定的,过滤水受该第三挡板的阻挡进行截流。
基料可以为砂石或活性炭颗粒,也可与水井箱内的基料材质相同起到过滤水的作用。同时在过滤箱内还可以种植水培绿植,例如绿萝,其根部可以固定在基料内,这样,一方面通过上下交错的第三挡板可以形成若干个沉降池将大颗粒物料进行过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基料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还可通过水培的绿植根系对水对微生物进行分解过滤,从而通过三种过滤路径进行过滤,优化了过滤效果。
为防止下雨时雨水进入到过滤好的储水箱内,因此可以储水箱顶部设置有盖板,同时如果在顶部过滤箱内的其余空间内不种植绿植时,还可加上盖板进行保护,底部过滤箱也同理。
下水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1-9和下水管1-10,第一支撑柱1-9位于植物墙主体的左右两侧,下水管1-10位于第一支撑柱1-9内部,下水管1-10的进水端与顶部过滤机构的储水箱7下部连接,下水管10的下端与底部过滤机构相连接;所述上水循环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1-17和上水管,上水管位于第二支撑柱1-17内部,在上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上水管的进水端与净水箱1-15相连接,上水管的出水端伸入到收水箱1-5内中上部。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一方面起到承重支撑框架的作用,用于支撑顶部过滤机构,另一方面可以对下水管进行保护,以防止下水管裸露在外容易遭到破坏的情况发生。
所述底部过滤机构包括底部过滤箱1-11,在底部过滤箱1-11内部设置有第四挡板1-12,第四挡板1-12与底部过滤箱1-11共同形成蓄水箱1-13,蓄水箱1-13与下水管1-10出水端相连接,在底部过滤箱1-11内部远离第四挡板处设置有第五挡板1-14,第五挡板1-14与底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净水箱1-15,在底部过滤箱1-11中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六挡板1-16,在相邻两第六挡板1-16内部填充有基料。
所述浇灌机构包括若干根过水管1-19,若干根过水管1-19的进水端与下水管1-10相连接,在每根过水管1-19的出水端连接有渗透管和/或喷水管,在喷水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自聚氨酯板上的穿孔伸出,在植物生长土层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在过水管1-19上设置有阀门,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阀门相连接。
由于生活污水在初过滤后,还是有很多杂质及有害物质无法直接用于浇灌植物,因此需对初过滤的污水进行过滤净化,以满足植物墙自身浇灌需要。通过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当土壤内的湿度底于设定值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打开阀门从而将水自渗透管流出,以对土层进行浇灌,通过设置喷水管,喷水管可对绿植的枝叶表面喷洒水雾,一方面增加叶面表面湿度,另一方面清洁叶面表面灰尘。当然,渗透管和喷水管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仅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来设置。
为防止顶部过滤箱或底部过滤箱内部由于拥堵造成水自箱体溢流,从而将还没来得及过滤好的水流向绿植,对绿植造成损害,在顶部过滤箱和/或底部过滤箱内设置有溢流板。溢流板形成溢流槽,将溢出的水进行汇集,然后经第二挡板和第五挡板阻挡进行过滤。位于顶部过滤箱1-3的溢流板为顶部溢流板1-20,顶部溢流板1-20设置在顶部过滤箱1-3内部且位于储水箱1-7外侧,顶部溢流板1-20与顶部过滤箱同向设置且与顶部过滤箱1-3共同形成顶部溢流槽1-21,顶部溢流板1-20的外端与顶部过滤箱1-3内壁相连接,顶部溢流板1-20的内端与第二挡板1-6相连接;位于底部过滤箱1-11的溢流板为底部溢流板1-22,底部溢流板1-22设置在底部过滤箱1-11内部且位于蓄水箱1-13外侧,底部溢流板1-22与底部过滤箱1-11同向设置且与底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底部溢流槽1-23,底部溢流板1-22的外端与底部过滤箱1-11内壁相连接,底部溢流板1-22的内端与第四挡板1-12相连接;顶部溢流板1-20的高度底于顶部过滤箱的箱体高度,第一挡板1-4和第三挡板1-8的设置高度低于顶部溢流板1-20的高度,第二挡板1-6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第三挡板和顶部溢流板1-20的高度;底部溢流板1-22的高度底于底部过滤箱1-11的箱体高度,第四挡板1-12和第六挡板1-16的设置高度低于底部溢流板1-22的高度,第五挡板1-14的高度高于第四挡板1-12、第六挡板1-16和底部溢流板1-22的高度。
所述顶部过滤箱1-3、底部过滤箱1-11、第一支撑柱1-9和第二支撑柱1-17为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和第六挡板为不透水材质;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五挡板为聚氨酯材质。第一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和第六挡板起过阻挡水的作用,所述第一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和第六挡板为不透水材质。第二挡板和第五挡板是由聚氨酯颗粒压合而成,压合成的聚氨酯板的颗粒之间具有缝隙,该缝隙可以经少量水流穿过,起到过滤的作用。
本垂直绿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水源先进入到收水箱内,由于收水箱内填充有基料,基料可以对待过滤水进行过滤,同时收水箱内可以种植水培植物,通过水培植物的根茎对水内的微生物进行分解,起到净化的作用。由于第一挡板与顶部过滤箱的底部之间存有间隙,过滤水可以自该间隙流出,向最近的第三挡板流出,由于与第一挡板最近的第三挡板底部与过滤箱底部是固定的,过滤水受该第三挡板的阻挡进行截流形成类似于沉降区的过滤空间,在该过滤空间内可以填充基料,也可种植水培绿植,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当水慢慢涌入,该过滤空间的水位越升越高,高水位的高度超过第三挡板的高度时向临近的第三挡流去,依次类推进行反复过滤,最后经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第二挡板阻挡,聚氨酯板颗粒间的间隙使水慢慢渗流入储水箱,进行顶部过滤的最后一次过滤;
在顶部过滤机构过滤好后再通过下水管向下部的底部过滤机构输送,同时由于下水管与过水管相连接,当土壤内的湿度底于设定值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打开阀门水自渗透管流出对土层进行浇灌,如果设置喷水管,喷水管可对绿植的枝叶表面喷洒水雾,一方面增加叶面表面湿度,另一方面清洁叶面表面灰尘;
下水管底部可通过弯管与底部过滤箱相连接进入蓄水箱内,蓄水箱内以及第四挡板间可也填充基料或种植水培绿植,原理同顶部过滤机构一样起到净化的作用,由于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上下交错设置的,当位置上方时,挡板的底部与过滤箱的底部之间可以设置挡网,防止基料流失,也可在下层的基料选择上选择粒径大于缝隙的基料解决该问题;
当经底部过滤机构过滤完后,同理受第五挡板阻挡,进行渗流过滤,从时汇集到净水区,最后经上水循环机构上水送入到顶部过滤机构继续过滤。
屋顶生态绿化系统包括种植机构、水井机构和收水箱,种植机构与水井机构和集水箱相通,在集水箱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为过滤棉层和/或过滤颗粒层。集水箱可隐藏于屋顶内部下方,起到整体美观整洁的效果。
种植机构可以用于对绿植进行种植,水井机构用于对经种植机构导流过来的雨水进行收集,集水箱具有储水和污水统一加工过滤处理的功能,可对经屋顶流入和水井机构流入的水进行过滤加工,从而将过滤后的水用于种植机构灌溉。
植物花卉种植在种植机构内,并且种植机构是由若干个密集排列的种植单元组成,公厕的屋顶设计是中部高边部低倾斜的,该倾斜角度可以为肉眼观察不到的2度的坡比也可将坡度较大,总之根据公厕的设计需要进行调整,但至少要设计坡比,起防止屋顶存水,起到对雨水导流的作用。在屋顶下边沿设置有集水箱进水口,可将落于屋顶表面的雨水进行汇流收集到集水箱内部,这样当种植单元排列起来后会形成自中部往边部的倾斜,水依靠重力通过该倾斜角度进行流淌汇集,从而汇集到水井机构或集水箱内。
所述种植机构包括若干个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均包括花盆2-1,在花盆2-1下部设置有保水盒2-2,在花盆2-1底部设置有渗水组件,在渗水组件上铺设有种植土,在花盆2-1边部开口处开设有安装缺口2-3,在安装缺口2-3上设置有第一导水条2-4,在保水盒2-2边部开口处开设有第二导水条2-5。
所述渗水组件包括第二聚氨酯板2-6,在花盆底部设置有缩口,第二聚氨酯板安装在缩口上。绿植花卉是种植在花盆里的,当下雨水时多余的雨水可以通过第二聚氨酯板2-6向保水盒内流淌,形成保水层,第二聚氨酯板同样是由聚氨酯颗粒热压形成的,在聚氨酯颗粒之间存有孔隙,使得聚氨酯板具有透水透气性,植物的毛细根须可以穿过聚氨酯板向下伸入到保水层内,一方面补充水分,另一方面可满足根系的呼吸需要,防止根须由于缺氧而产生烂根的情况发生。屋顶因为倾斜的设计使放置于屋顶中部的保水盒的位置是相对最高的,当水渗入保水盒可通过第二导水条将水导到紧挨的位于下坡的保水盒内,这样依次流淌,最终汇流到屋顶边部,再通过屋顶的坡度将水自然导入到位于屋顶最边部的集水箱内进行回收过滤。
为保证保水盒内的水位高度,为植物根须提供水分,在位于最高的保水盒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通过水位控制器与过水管上的控制阀开通,当水位过低时,通过水位控制器开启控制阀门浇水,以将浇灌的水自花盆内向下经第二聚氨酯板渗流至保水盒内,当然也可以单独自集水箱连接一根水管与位置遇高的一个保水盒相通,当该保水盒内水位过低时,水位控制器将信号传输给水位控制器,再通过水位控制器启动过小水上的控制阀,将集水箱内的水送入保水盒内,当保水盒内水位满了以后,再向位于下坡的保水盒依次流淌。
水井机构在屋顶形成水系,用于将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净化,然后再送入到集水箱进行二次过滤。所述水井机构包括若干个水井单元,每个水井单元均包括水井箱2-7,在水井箱2-7与花盆连接处设置有接水口2-8,第一导水条2-4搭接在接水口2-8上,在水井箱2-7下部设置有过水箱2-9,在水井箱2-7内填充有基料,在基料下部设置有渗水板2-10,在过水箱2-9内设置有渗水管2-11和回水管2-12;在水井箱与水井箱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走水口2-13;所述渗水板2-10为聚氨酯材质;所述基料为建筑废弃料、砂石料或水过滤料。所述第一导水条2-4和第二导水条2-5均包括导水板2-4-1,在导水板2-4-1根部下表面设置有插条2-4-2,在花盆2-1的安装缺口2-3上设置有插槽,插条插入到插槽内,在导水板2-4-1两侧设置有挡水板2-4-3;相邻两花盆2-1的插条2-4-2之间存在高度差;在花盆2-1内和/或水井箱2-7内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的进水口与回水管相连接,回水管的进水口与集水箱相连接。
由于渗水板也是为聚氨酯材质,因此渗水板
当雨水过大,水量来不及向花盆下方的保水盒渗流时会在花盆内形成水流溢出,通过设置第一导水条,由于受到坡度的影响,位于中部的花盆的高度是高于位置下坡的花盆的,当雨水形成水流时会通过第一导水条进行导水,将水流导入到临近且位于下坡的花盆内,依次流淌,最终向最于边部的水井箱汇集。汇集入水井箱内的雨水可通过基料进行一次过滤,再经聚氨酯板进行二次渗流过滤,以对雨水中的杂质及在花盆内混入的泥浆进行过滤入过水箱内,再通过渗水管进行再次过滤,同时由于渗水管是与集水箱相通的,过滤后的水会进入到集水箱内,经集水箱进行精过滤。
当然为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及美化效果,在水井箱内还可种植水培植物,通过植物的根系对水中微生物进行分解过滤。当集水箱对水进行精过滤后,符合浇灌要求,经过水管抽出浇灌,同时也可经喷水管喷出,喷水管可以形成喷泉的样式,也可设置雾化喷头起到雾化的效果对叶面进行喷洒提高空气湿度及美感。
屋顶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下雨时雨水落入花盆的植物表面再落入到种植土内,当种植土内的水分饱和后会通过渗水组件向花盆下方的保水盒内流淌,放置于屋顶中部的保水盒的位置是相对最高的,水渗入保水盒形成保水层,当保水盒内的水位升高可通过第二导水条将水导到紧挨的位于下坡的保水盒内,这样依次流淌,最终汇流到屋顶边部,再流入到集水箱内进行回收过滤。当雨水过大,水量来不及向花盆下方的保水盒渗流时会在花盆内形成水流,通过设置第一导水条,由于受到坡比的影响,位于中部的花盆的高度是稍高于位置下坡的花盆的,当雨水形成水流时会通过第一导水条进行导水,将水流导入到临近且位于下坡的花盆内,依次流淌,最终向最于边部的水井箱汇集。汇集入水井箱内的雨水可通过基料进行过滤,再经聚氨酯板进行渗流过滤,对雨水中的杂质及在花盆内混入的泥浆进行过滤入过水箱内,然后通过渗水管进行再次过滤输送,同时由于渗水管是与集水箱相通的,过滤后的水会进入到集水箱内,经集水箱进行精过滤。当集水箱对水进行精过滤符合浇灌要求后,经过水管抽出用以浇灌。

Claims (10)

1.一种聚氨酯绿岛公厕,包括生态墙体和屋顶,屋顶位于生态墙体顶部,在屋顶上设置有屋顶生态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墙体包括承重骨架,在承重骨架外侧和/或内侧设置有垂直生态绿化系统,所述垂直生态绿化系统包括植物生长土层,植物生长土层与地面泥土相通,植物生长土层位于承重骨架外侧,在植物生长土层外侧设置有支撑龙骨,在支撑龙骨上设有第一聚氨酯板(1-2),在第一聚氨酯板(1-2)外侧或内侧种植有植物;在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上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顶部过滤机构、下水机构、底部过滤机构和上水循环机构,顶部过滤机构位于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上方与水源相连接,底部过滤机构位于垂直生态绿化系统下方,下水机构和上水循环机构分别将顶部过滤机构和底部过滤机构相连接,顶部过滤机构将过滤后的水经下水机构下水至底部过滤机构,再经上水循环机构抽至顶部过滤机构进行循环过滤,在下水机构上设置有浇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过滤机构包括顶部过滤箱(1-3),在顶部过滤箱(1-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4),第一挡板(1-4)下端与顶部过滤箱(1-3)底部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挡板(1-4)与顶部过滤箱(1-3)共同形成收水箱(1-5),在顶部过滤箱(1-3)的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1-6),第二挡板(1-6)与顶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储水箱(1-7),在顶部过滤箱(1-3)中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三挡板(1-8),在相邻两第二挡板(1-6)之间和/或收水箱内部填充有基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1-9)和下水管(1-10),第一支撑柱(1-9)位于植物墙主体的左右两侧,下水管(1-10)位于第一支撑柱(1-9)内部,下水管(1-10)的进水端与顶部过滤机构的储水箱(7)下部连接,下水管(10)的下端与底部过滤机构相连接;所述上水循环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1-17)和上水管,上水管位于第二支撑柱(1-17)内部,在上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上水管的进水端与净水箱(1-15)相连接,上水管的出水端伸入到收水箱(1-5)内中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过滤机构包括底部过滤箱(1-11),在底部过滤箱(1-11)内部设置有第四挡板(1-12),第四挡板(1-12)与底部过滤箱(1-11)共同形成蓄水箱(1-13),蓄水箱(1-13)与下水管(1-10)出水端相连接,在底部过滤箱(1-11)内部远离第四挡板处设置有第五挡板(1-14),第五挡板(1-14)与底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净水箱(1-15),在底部过滤箱(1-11)中部设置有若干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六挡板(1-16),在相邻两第六挡板(1-16)内部填充有基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机构包括若干根过水管(1-19),若干根过水管(1-19)的进水端与下水管(1-10)相连接,在每根过水管(1-19)的出水端连接有渗透管和/或喷水管,在喷水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自聚氨酯板上的穿孔伸出,在植物生长土层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在过水管(1-19)上设置有阀门,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阀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在顶部过滤箱(1-3)和/或底部过滤箱(1-11)内设置有溢流板;位于顶部过滤箱(1-3)的溢流板为顶部溢流板(1-20),顶部溢流板(1-20)设置在顶部过滤箱(1-3)内部且位于储水箱(1-7)外侧,顶部溢流板(1-20)与顶部过滤箱同向设置且与顶部过滤箱(1-3)共同形成顶部溢流槽(1-21),顶部溢流板(1-20)的外端与顶部过滤箱(1-3)内壁相连接,顶部溢流板(1-20)的内端与第二挡板(1-6)相连接;位于底部过滤箱(1-11)的溢流板为底部溢流板(1-22),底部溢流板(1-22)设置在底部过滤箱(1-11)内部且位于蓄水箱(1-13)外侧,底部溢流板(1-22)与底部过滤箱(1-11)同向设置且与底部过滤箱共同形成底部溢流槽(1-23),底部溢流板(1-22)的外端与底部过滤箱(1-11)内壁相连接,底部溢流板(1-22)的内端与第四挡板(1-12)相连接;顶部溢流板(1-20)的高度底于顶部过滤箱的箱体高度,第一挡板(1-4)和第三挡板(1-8)的设置高度低于顶部溢流板(1-20)的高度,第二挡板(1-6)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第三挡板和顶部溢流板(1-20)的高度;底部溢流板(1-22)的高度底于底部过滤箱(1-11)的箱体高度,第四挡板(1-12)和第六挡板(1-16)的设置高度低于底部溢流板(1-22)的高度,第五挡板(1-14)的高度高于第四挡板(1-12)、第六挡板(1-16)和底部溢流板(1-22)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过滤箱(1-3)、底部过滤箱(1-11)、第一支撑柱(1-9)和第二支撑柱(1-17)为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和第六挡板为不透水材质;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五挡板为聚氨酯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生态绿化系统包括种植机构、水井机构和收水箱,种植机构与水井机构和集水箱相通,在集水箱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为过滤棉层和/或过滤颗粒层;所述种植机构包括若干个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均包括花盆(2-1),在花盆(2-1)下部设置有保水盒(2-2),在花盆(2-1)底部设置有渗水组件,在渗水组件上铺设有种植土,在花盆(2-1)边部开口处开设有安装缺口(2-3),在安装缺口(2-3)上设置有第一导水条(2-4),在保水盒(2-2)边部开口处开设有第二导水条(2-5);所述渗水组件包括第二聚氨酯板(2-6),在花盆底部设置有缩口,第二聚氨酯板安装在缩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井机构包括若干个水井单元,每个水井单元均包括水井箱(2-7),在水井箱(2-7)与花盆连接处设置有接水口(2-8),第一导水条(2-4)搭接在接水口(2-8)上,在水井箱(2-7)下部设置有过水箱(2-9),在水井箱(2-7)内填充有基料,在基料下部设置有渗水板(2-10),在过水箱(2-9)内设置有渗水管(2-11)和回水管(2-12);在水井箱与水井箱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走水口(2-13);所述渗水板(2-10)为聚氨酯材质;所述基料为建筑废弃料、砂石料或水过滤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绿岛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条(2-4)和第二导水条(2-5)均包括导水板(2-4-1),在导水板(2-4-1)根部下表面设置有插条(2-4-2),在花盆(2-1)的安装缺口(2-3)上设置有插槽,插条插入到插槽内,在导水板(2-4-1)两侧设置有挡水板(2-4-3);相邻两花盆(2-1)的插条(2-4-2)之间存在高度差;在花盆(2-1)内和/或水井箱(2-7)内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的进水口与回水管相连接,回水管的进水口与集水箱相连接。
CN201811369159.5A 2018-11-16 2018-11-16 聚氨酯绿岛公厕 Pending CN1093395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9159.5A CN109339500A (zh) 2018-11-16 2018-11-16 聚氨酯绿岛公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9159.5A CN109339500A (zh) 2018-11-16 2018-11-16 聚氨酯绿岛公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9500A true CN109339500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16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9159.5A Pending CN109339500A (zh) 2018-11-16 2018-11-16 聚氨酯绿岛公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950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1328A (ja) * 2001-03-30 2002-10-08 Inax Corp 高機能屋根
US20100307057A1 (en) * 2007-11-07 2010-12-09 Suntory Holdings Limited Rainwater catchment apparatus and plant cultivating system having rainwater catchment apparatus
CN103790400A (zh) * 2012-10-29 2014-05-14 陈祥凤 一种公园街边绿化节能公厕
CN203597196U (zh) * 2013-11-14 2014-05-21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生态节能型建筑屋顶绿化应用系统
CN105145286A (zh) * 2015-09-17 2015-12-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无动力智能灌溉系统
CN105993656A (zh) * 2016-07-20 2016-10-12 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型环保屋顶绿化装置
CN107484568A (zh) * 2017-09-13 2017-12-19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垂直墙面绿化系统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9908014U (zh) * 2018-11-16 2020-01-07 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聚氨酯绿岛公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1328A (ja) * 2001-03-30 2002-10-08 Inax Corp 高機能屋根
US20100307057A1 (en) * 2007-11-07 2010-12-09 Suntory Holdings Limited Rainwater catchment apparatus and plant cultivating system having rainwater catchment apparatus
CN103790400A (zh) * 2012-10-29 2014-05-14 陈祥凤 一种公园街边绿化节能公厕
CN203597196U (zh) * 2013-11-14 2014-05-21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生态节能型建筑屋顶绿化应用系统
CN105145286A (zh) * 2015-09-17 2015-12-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建筑生态绿化屋面雨水收集及无动力智能灌溉系统
CN105993656A (zh) * 2016-07-20 2016-10-12 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型环保屋顶绿化装置
CN107484568A (zh) * 2017-09-13 2017-12-19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垂直墙面绿化系统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9908014U (zh) * 2018-11-16 2020-01-07 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聚氨酯绿岛公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7867B (zh) 一种水稻田面源污染控制与氮磷回收利用系统和方法
CN201789806U (zh) 自动浇水花盆
CN109220327A (zh) 一种屋顶绿化模块
CN211353247U (zh) 一种节水城市景观绿化墙
CN206128181U (zh) 一种庭院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5623438U (zh) 可推拉分层栽植渗滤式堆肥树池
CN210202606U (zh) 一种市政景观绿化墙
CN212278994U (zh) 一种具有雨水净化功能的雨水花箱
CN209403219U (zh) 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CN210264045U (zh) 一种垂直绿化污水自净的智能公厕
CN204727729U (zh) 园林水自净化循环系统
CN209908014U (zh) 聚氨酯绿岛公厕
CN109339500A (zh) 聚氨酯绿岛公厕
CN209244321U (zh) 聚氨酯绿岛生态加油站
CN206212865U (zh) 一种带雨水处理储存器的浇水装置
CN206525364U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鱼缸
CN209234395U (zh) 聚氨酯绿岛屋顶绿化生态系统
CN205830534U (zh) 一种多用式再利用盆栽
CN207978465U (zh) 一种阳台种植箱及其箱体
CN210491803U (zh) 一种用于墙面种植的水循环装置
CN209234375U (zh) 一种屋顶绿化模块
CN209234396U (zh) 聚氨酯绿岛垂直绿化系统
CN109429792B (zh) 聚氨酯绿岛屋顶绿化生态系统
CN109429792A (zh) 聚氨酯绿岛屋顶绿化生态系统
CN206101027U (zh) 环保型花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