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5555B -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5555B
CN109335555B CN201811277005.3A CN201811277005A CN109335555B CN 109335555 B CN109335555 B CN 109335555B CN 201811277005 A CN201811277005 A CN 201811277005A CN 109335555 B CN109335555 B CN 109335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storage barrel
guide
arrang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70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35555A (zh
Inventor
王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angtaiming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angtaiming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angtaiming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angtaiming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70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5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5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5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35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5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35/06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prising a load-carrier moving along a path, e.g. a closed path, and adapted to be engaged by any one of a series of traction elements spaced along the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其步骤在于:根据实际地形调整滑轮的高度并使其处于合适值;驱动电机运行并将动力传递至第一贮绳筒并使其主动收绳,推车由出发地向目的地运输;第一贮绳筒主动收绳过程中,排绳机构使运输绳有序缠绕于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上;推车运输至目的地后,摩擦构件避免第二贮绳筒因惯性转动而继续被动放绳;推车输送至目的地后,切换机构使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输送状态切换至拉回状态、摩擦构件由同步输送状态切换至同步拉回状态,驱动电机再次运行并使第二贮绳筒主动收绳,推车由目的地被拉回出发地且摩擦构件使第一贮绳筒不会因惯性而继续被动放绳,如此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物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不同坡度地形的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推车进行一些重物短距离运输,在平坦地形下,推车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并使重物短距离运输更加便捷、减小运输时间,但若地形为岗地或上坡等起伏不平的坡状地形,则人们在利用推车上下坡时的劳动强度以及花费时间很大,不利于重物运输,所以开发一种成本较低并能适应坡度山地运输的机械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不同坡度地形的运输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运输设备可以使得推车在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可以进行反复输送,操作方便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调整阶段;
S1: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对被动装置进行调整;
所述的被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目的地所在区域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体、滑轮,所述的固定架体固定安装于目的地所在地面,所述的滑轮与固定架体之间设置有滑动构件并且滑轮通过滑动构件安装于固定架体朝向出发地的一侧,所述的滑动构件包括滑动支架、设置于固定架体的滑轨,滑轨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并且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轮的轴向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滑轮活动安装于滑动支架并且滑轮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滑动支架上开设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内匹配设置有抵触螺钉,抵触螺钉的一端位于滑动支架外部、另一端穿过螺纹孔并与滑轨的轨面抵触;
将固定架体固定安装于目的地地面,而后转动抵触螺钉并使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撤销固定,根据实际地面情况移动滑动支架并使滑轮处于合适高度,而后反向转动抵触螺钉并使其与滑轨的轨面抵触,此时滑轮被固定于固定架体上;
(二)输送阶段;
S2:安装于安装架体上的动力机构运行并使第一贮绳筒主动拉绳;
所述的安装架体固定安装于出发地所在地面,所述的运绳机构包括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运输绳、若干过渡导轮,所述的第一贮绳筒与第二贮绳筒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均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并且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一贮绳筒与第二贮绳筒之间呈上下相对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贮绳筒位于第二贮绳筒上方,所述的过渡导轮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运输绳的一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上,运输绳的另一端绕过若干过渡导轮、滑轮后缠绕于第二贮绳筒上,并且当第一贮绳筒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二贮绳筒被动放绳、当第二贮绳筒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一贮绳筒被动放绳;
所述的推车与运输绳之间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与运输绳固定连接并且当第二贮绳筒主动收绳的同时推车被拉回出发地,连接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并且挂钩可悬挂于推车上;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用于为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主动收绳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用于接收并传递驱动电机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用于接收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包括安装外壳、安装轴、动力传递组件,所述的动力传递组件设置于安装外壳内,动力传递组件包括接收齿轮、传递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的接收齿轮固定套接于安装轴外部;
所述的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接收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贮绳筒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贮绳筒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输送状态、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拉回状态,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初始状态为输送状态;
驱动电机运行并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初始状态为输送状态,使得第一贮绳筒主动收绳,从而使得推车由出发地向目的地运输;
S3:第一贮绳筒主动收绳的过程中,排绳机构使得运输绳有序的缠绕于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上;
所述的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运输绳有序缠绕于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上的排绳机构,排绳机构包括第一排绳构件、第二排绳构件,第一排绳构件位于第一贮绳筒上方,第一排绳构件包括传动部件、排绳部件;
所述的排绳部件包括导向杆、往复丝杆、排绳架、第一排绳导轮、第二排绳导轮,所述的导向杆与往复丝杆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导向杆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往复丝杆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排绳架上设置有导向孔,排绳架通过导向孔活动套接于导向杆外部并且排绳架与导向杆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排绳架与往复丝杆之间设置有丝母并且排绳架通过丝母套接于往复丝杆外部,往复丝杆绕自身轴向并通过丝母牵引排绳架沿往复丝杆的轴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第一排绳导轮包括排绳引导轮一、排绳引导轮二,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排绳架上、并且两者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引导区;
所述的第二排绳导轮包括排绳引导轮三、排绳引导轮四,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的轴向均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排绳架上、并且两者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引导区并且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传动构件用于使往复丝杆与第一贮绳筒同步转动;
所述的第二排绳构件设置于第二贮绳筒的下方,第一排绳构件、第一贮绳筒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二排绳构件、第二贮绳筒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运输绳的一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上,运输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排绳构件的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若干过渡导轮、滑轮、第二排绳构件的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后缠绕于第二贮绳筒上;
第一贮绳筒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主动收绳的同时通过传动部件使得第一排绳构件的往复丝杆绕自身轴向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排绳架沿往复丝杆的轴向做往复运动,并最终使运输绳多层有序的缠绕于第一贮绳筒上;
第二贮绳筒绕自身轴向转动并被动放绳的同时通过第二排绳构件使得运输绳多层有序的缠绕于第二贮绳筒上;
S4:当推车运输至目的地后,摩擦构件避免第二贮绳筒因惯性转动而继续被动放绳;
所述的动力机构还包括用于增大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转动阻力的摩擦构件,摩擦构件包括摩擦部件一、摩擦部件二。
所述的摩擦部件二包括摩擦轮、活动支架、摩擦片、连接支架、压紧弹簧,所述的连接支架固定安装于安装端盖背离安装外壳封闭端的侧面,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朝向第二驱动轴动力输入端方向延伸的引导杆,所述的活动支架设置于第二驱动轴动力输入端与连接支架之间的区域,活动支架上设置有与引导杆相匹配的引导孔,活动支架通过引导孔活动套接于引导杆外部,活动支架与引导杆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压紧弹簧设置于引导孔内,压紧弹簧的一端与引导杆抵触、另一端与引导孔孔底抵触,压紧弹簧的弹力使得活动支架沿引导杆的延伸方向做靠近第二驱动轴动力输入端的运动;
所述的摩擦轮固定套接于第二驱动轴的动力输入端外部,所述的摩擦片为与摩擦轮相匹配的弧形片状结构,摩擦片位于活动支架与摩擦轮之间的区域并且摩擦片固定安装于活动支架上;
所述的摩擦构件一、第一驱动轴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摩擦构件二、第二驱动轴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摩擦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摩擦部件一的摩擦片未与摩擦轮抵触并且摩擦部件二的摩擦片与摩擦轮抵触的同步输送状态、摩擦部件一的摩擦片与摩擦轮抵触并且摩擦部件二的摩擦片未与摩擦轮抵触的同步拉回状态,摩擦构件的初始状态为同步输送状态;
推车被输送至目的地并且驱动电机停止运行后,由于此时摩擦构件处于同步输送状态,使得第二贮绳筒不会因惯性而继续被动放绳;
(三)拉回阶段;
S5:推车输送至目的地后,切换机构运行并使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输送状态切换至拉回状态,同时摩擦构件随之一同由同步输送状态切换至同步拉回状态;
工作人员将推车内所装载物搬卸完毕后,驱动电机再次运行并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于此时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状态为拉回状态,使得第二贮绳筒主动收绳,从而使得推车由目的地被拉回出发地,并且摩擦构件使得第一贮绳筒不会因惯性而继续被动放绳,如此循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往复运输机通过运绳机构将推车由出发地输送至目的地,同时切换机构改变动力机构内部的动力传递路线并使运绳机构反向运行,最终使得推车被拉回出发地并进行下一轮的运输,使得推车在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可以进行反复输送,操作方便并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同时运输绳在第一贮绳筒与第二贮绳筒之间进行收放的过程中,排绳机构保证了运输绳多长有序的缠绕于第一/二贮绳筒上,使得运输绳不会出现堆积于一处并打结的现象,推车的运输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动力机构、运绳机构、排绳机构的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运绳机构、排绳机构的配合图。
图6为本发明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与摩擦构件的配合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摩擦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切换机构与安装外壳的配合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一排绳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排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固定机构;110、固定架体;111、紧固螺钉;120、滑轮;130、滑动构件;
200、安装架体;210、安装螺钉;
300、运绳机构;310、第一贮绳筒;320、第二贮绳筒;330、运输绳;
400、动力机构;
410、驱动电机;420、第一动力传递构件;
430、第二动力传递构件;
4310、安装外壳;4320、安装轴;4330、动力传递组件;4331、接收齿轮;4332、传递齿轮一;4333、传递齿轮二;4334、第二驱动轴;4335、第二驱动齿轮;4336、第一驱动轴;4337、第一驱动齿轮;
440、摩擦构件;441、摩擦轮;442、活动支架;443、摩擦片;444、连接支架;445、引导杆;446、压紧弹簧;
500、切换机构;510、切换电机;520、切换丝杆;530、导柱;540、传递块一;550、传递块二;
600、排绳机构;
610、传动部件;
620、排绳部件;621、导向杆;622、往复丝杆;623、排绳架;624、第一排绳导轮;625、第二排绳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采用运绳机构的优越性在于,本往复运输机通过运绳机构将推车由出发地输送至目的地,同时切换机构改变动力机构内部的动力传递路线并使运绳机构反向运行,最终使得推车被拉回出发地并进行下一轮的运输,使得推车在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可以进行反复输送,操作方便并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同时运输绳在第一贮绳筒与第二贮绳筒之间进行收放的过程中,排绳机构保证了运输绳多长有序的缠绕于第一/二贮绳筒上,使得运输绳不会出现堆积于一处并打结的现象,推车的运输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如图1-14所示,线缆式辅助往复运输机,包括用于主动为推车运输至目的地或被拉回出发地提供动力的主动装置、用于与主动装置配合并使推车顺利运输至目的地或被拉回出发地的被动装置,所述的被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目的地所在区域的固定机构100,所述的主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出发地所在区域的安装架体200、用于与固定机构100配合并将推车输送至目的地的运绳机构300、用于为运绳机构300提供工作动力的动力机构400、用于改变动力机构400内部动力传递路线并使运输机构300将推车拉回出发地的切换机构500,所述的运绳机构300、动力机构400、切换机构500均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
使用时,动力机构400运行并通过运绳机构300与固定机构100的配合将推车运输至目的地,位于目的地的工作人员将推车内所装载物卸下后,切换机构500运行并改变动力机构400内部的动力传递路线,使得运绳机构300反向运行并将推车拉回出发地,而后准备下一轮的推车运输,如此往复。
如图1-2所示,上述的固定机构100包括固定架体110、滑轮120,所述的固定架体110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紧固螺钉111并且固定架体110通过紧固螺钉111固定安装于目的地所在地面,所述的滑轮120与固定架体110之间设置有滑动构件130并且滑轮120通过滑动构件130安装于固定架体110朝向出发地的一侧,所述的滑动构件130包括滑动支架、设置于固定架体110的滑轨,滑轨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并且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轮120的轴向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滑轮120活动安装于滑动支架并且滑轮120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还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之间可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撤销式固定,具体的,滑动支架上开设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内匹配设置有抵触螺钉,抵触螺钉的一端位于滑动支架外部、另一端穿过螺纹孔并与滑轨的轨面抵触,优选的,为了使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所述的抵触螺钉设置有若干组并且螺纹孔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固定机构1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将固定架体110固定安装于目的地地面,而后转动抵触螺钉并使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撤销固定,根据实际地面情况移动滑动支架并使滑轮120处于合适高度,而后反向转动抵触螺钉并使其与滑轨的轨面抵触,此时滑轮120被固定于固定架体110上。
如图3-5所示,上述的安装架体200与地面之间设置有安装螺钉210并且安装架体200通过安装螺钉210固定安装于出发地所在地面,所述的运绳机构300包括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运输绳330、若干过渡导轮,所述的第一贮绳筒310与第二贮绳筒320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均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200、并且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一贮绳筒310与第二贮绳筒320之间呈上下相对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贮绳筒310位于第二贮绳筒320上方,所述的过渡导轮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200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运输绳33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上,运输绳330的另一端绕过若干过渡导轮、滑轮120后缠绕于第二贮绳筒320上,并且当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二贮绳筒320被动放绳、当第二贮绳筒320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一贮绳筒310被动放绳。
所述的推车与运输绳330之间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与运输绳330固定连接并且当第二贮绳筒320主动收绳的同时推车被拉回出发地,连接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并且挂钩可悬挂于推车上。
如图4、6-10所示,上述的动力机构400包括用于为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主动收绳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410、用于接收并传递驱动电机410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420、用于接收第一动力传递构件420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所述的驱动电机410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并且驱动电机410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包括安装外壳4310、安装轴4320、动力传递组件4330,所述的安装轴4320的轴向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安装轴4320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200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安装外壳431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安装端盖的壳体结构,安装外壳4310的开口端与封闭端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并且开口端背离目的地,安装外壳4310的封闭端开设有转孔一并且安装端盖开设有与转孔一同轴布置的转孔二,安装外壳4310通过转孔一与转孔二活动套接于安装轴4320外部、并且安装外壳4310可绕安装轴4320轴向转动。
所述的安装外壳4310的封闭端设置有与安装轴4320同轴布置的弧形滑孔,弧形滑孔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弧形滑孔位于同一圆线上,两组弧形滑孔分别为滑孔一、滑孔二并且滑孔一位于滑孔二上方,所述的安装端盖上开设有与滑孔一相匹配并相对应的滑孔三、与滑孔二相匹配并相对应的滑孔四。
所述的动力传递组件4330设置于安装外壳4310内,动力传递组件4330包括接收齿轮4331、传递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的接收齿轮4331固定套接于安装轴4320外部。
所述的传递部件包括齿轮轴一、齿轮轴二、传递齿轮一4332、传递齿轮二4333,所述的齿轮轴一与齿轮轴二的轴向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并且两者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4310内,所述的传递齿轮一4332活动套接于齿轮轴一外部并且可绕齿轮轴一的轴向转动,所述的传递齿轮二4333活动套接于齿轮轴二外部并且可绕齿轮轴二的轴向转动,传递齿轮一4332与接收齿轮4331啮合,传递齿轮一4332与传递齿轮二4333啮合。
所述的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轴4336、第一驱动齿轮4337,所述的第一驱动轴4336的轴向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第一驱动轴4336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贮绳筒310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轴4336的动力输入端穿过滑孔一、滑孔三并位于安装外壳4310的外部,第一驱动轴4336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第一驱动齿轮4337固定套接于第一驱动轴4336外部,第一驱动齿轮4337可与传递齿轮二4333啮合。
所述的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轴4334、第二驱动齿轮4335,所述的第二驱动轴4334的轴向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第二驱动轴4334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贮绳筒320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轴4334的动力输入端穿过滑孔二、滑孔四并位于安装外壳4310外部,第二驱动轴4334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第二驱动齿轮4335固定套接于第二驱动轴4334外部,第二驱动齿轮4335可与传递齿轮二4333啮合。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的运动状态分为传递齿轮二4333与第一驱动齿轮4337啮合并使得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收绳的输送状态、传递齿轮二4333与第二驱动齿轮4335啮合并使得第二贮绳筒320主动收绳的拉回状态,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的初始状态为输送状态。
所述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420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主动带轮固定套接于驱动电机410的动力输出端外部,从动带轮固定套接于安装轴4320的动力输入端外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连接传动。
动力机构400与运绳机构300配合并输送推车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驱动电机410运行并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构件420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由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的初始状态为输送状态,使得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收绳,从而使得推车由出发地向目的地运输;
当推车运输至目的地时,切换机构500使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由输送状态切换至拉回状态,此时驱动电机410运行并使得第二贮绳筒320主动收绳,从而使得推车由目的地被拉回出发地,如此循环。
更为具体的,如图6-7、10所示,由于在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二贮绳筒320是被动放绳,则在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收绳的过程中,若推车已运输至目的地时,即第一贮绳筒310停止主动收绳时,第二贮绳筒320在惯性转动的影响下会继续放绳,严重的会导致运输绳330出现打结等现象并影响运绳机构300的后续工作,反之亦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动力机构400还包括用于增大第一驱动轴4336/第二驱动轴4337转动阻力的摩擦构件440,摩擦构件440包括摩擦部件一、摩擦部件二。
所述的摩擦部件二包括摩擦轮441、活动支架442、摩擦片443、连接支架444、压紧弹簧446,所述的连接支架444固定安装于安装端盖背离安装外壳4310封闭端的侧面,连接支架444上设置有朝向第二驱动轴4334动力输入端方向延伸的引导杆445,所述的活动支架442设置于第二驱动轴4334动力输入端与连接支架444之间的区域,活动支架442上设置有与引导杆445相匹配的引导孔,活动支架442通过引导孔活动套接于引导杆445外部,活动支架442与引导杆445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压紧弹簧446设置于引导孔内,压紧弹簧446的一端与引导杆445抵触、另一端与引导孔孔底抵触,压紧弹簧446的弹力使得活动支架442沿引导杆445的延伸方向做靠近第二驱动轴4334动力输入端的运动。
所述的摩擦轮441固定套接于第二驱动轴4334的动力输入端外部,所述的摩擦片443为与摩擦轮441相匹配的弧形片状结构,摩擦片443位于活动支架442与摩擦轮441之间的区域并且摩擦片443固定安装于活动支架442上。
所述的摩擦构件一、第一驱动轴4336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摩擦构件二、第二驱动轴4334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摩擦构件440的运动状态分为摩擦部件一的摩擦片443未与摩擦轮441抵触并且摩擦部件二的摩擦片443与摩擦轮441抵触的同步输送状态、摩擦部件一的摩擦片443与摩擦轮441抵触并且摩擦部件二的摩擦片443未与摩擦轮441抵触的同步拉回状态,摩擦构件440的初始状态为同步输送状态。
摩擦构件440的运动过程,具体表现为:推车被输送至目的地时,由于摩擦构件440处于同步输送状态,使得第二贮绳筒320不会因惯性而继续放绳,当切换机构500使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由输送状态切换至拉回状态时,摩擦构件440同时由同步输送状态切换至同步拉回状态,使得第一贮绳筒310不会因惯性而继续放绳,如此循环。
如图11-12所示,上述的切换机构500设置于安装外壳4310背离安装轴4320的一侧,切换机构500包括切换电机510、切换丝杆520、导柱530、传递块一540、传递块二550,所述的切换电机510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切换电机510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所述的切换丝杆520的动力输入端与切换电机510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联轴器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同轴固定连接,切换丝杆520的动力输出端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切换丝杆520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导柱53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并且导柱530与安装外壳4310固定连接。
所述的传递块一540上开设有安装孔并且传递块一540通过丝母套接于切换丝杆520外部,切换丝杆520转动并牵引传递块一540沿切换丝杆520的轴向运动。
所述的传递块二550上开设有套接孔并且传递块二550通过套接孔活动套接于导柱530外部,传递块二550与导柱530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传递块二550与传递块一540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
切换机构5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切换电机510运行并通过切换丝杆520使得传递块一540沿切换丝杆520轴向做靠近地面的运动,由于传递块一540与传递块二550之间铰接并且传递块二550与导柱530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从而使的传递块一540向下运动并通过传递块二550、导柱530牵引安装外壳4310绕安装轴4320的轴向转动,即使得传递部件脱离与第一驱动部件啮合并与第二驱动部件啮合,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输送状态切换至拉回状态;
切换电机510反向运行并使得安装外壳4310绕安装轴4320的轴向反向转动,最终使得传递部件脱离与第二驱动部件啮合并与第一驱动部件啮合,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拉回状态切换至输送状态。
更为具体的,如图5、13-14所示,运输绳330在第一贮绳筒310与第二贮绳筒320之间进行收放的过程中,运输绳330无法保证有序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上,这会导致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在收绳过程中,运输绳330堆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的一端,会给后续运输绳330的收放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运输绳330出现堆积打结现象并使运绳机构300无法正常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运输绳330有序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上的排绳机构600,排绳机构600包括第一排绳构件、第二排绳构件。
所述的第一排绳构件位于第一贮绳筒310上方,第一排绳构件包括传动部件610、排绳部件620。
所述的排绳部件620包括导向杆621、往复丝杆622、排绳架623、第一排绳导轮624、第二排绳导轮625,所述的导向杆621与往复丝杆622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导向杆621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往复丝杆622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排绳架623上设置有导向孔,排绳架623通过导向孔活动套接于导向杆621外部并且排绳架623与导向杆621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排绳架623与往复丝杆622之间设置有丝母并且排绳架623通过丝母套接于往复丝杆622外部,往复丝杆622绕自身轴向并通过丝母牵引排绳架623沿往复丝杆622的轴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第一排绳导轮624包括排绳引导轮一、排绳引导轮二,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排绳架623上、并且两者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引导区。
所述的第二排绳导轮625包括排绳引导轮三、排绳引导轮四,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的轴向均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排绳架623上、并且两者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引导区并且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传动部件610包括接收带轮、驱动带轮、传递带,接收带轮固定套接于第一贮绳筒310的动力输出端外部,驱动带轮固定套接于往复丝杆622的动力输入端外部,接收带轮与驱动带轮之间通过传递带进行连接传动。
所述的第二排绳构件设置于第二贮绳筒320的下方,第一排绳构件、第一贮绳筒3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二排绳构件、第二贮绳筒320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运输绳33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上,运输绳330的另一端绕过第一排绳构件的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若干过渡导轮、滑轮120、第二排绳构件的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后缠绕于第二贮绳筒320上。
排绳机构6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第一贮绳筒310绕自身轴向转动的同时通过传动部件610使得第一排绳构件的往复丝杆622绕自身轴向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排绳架623沿往复丝杆622的轴向做往复运动,并最终使运输绳330多层有序的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上;
第二贮绳筒320绕自身轴向转动的同时并通过第二排绳构件使得运输绳330多长有序的缠绕于第二贮绳筒320上。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调整阶段;
S1: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对被动装置进行调整;
所述的被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目的地所在区域的固定机构100,固定机构100包括固定架体110、滑轮120,所述的固定架体110固定安装于目的地所在地面,所述的滑轮120与固定架体110之间设置有滑动构件130并且滑轮120通过滑动构件130安装于固定架体110朝向出发地的一侧,所述的滑动构件130包括滑动支架、设置于固定架体110的滑轨,滑轨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并且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轮120的轴向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滑轮120活动安装于滑动支架并且滑轮120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滑动支架上开设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内匹配设置有抵触螺钉,抵触螺钉的一端位于滑动支架外部、另一端穿过螺纹孔并与滑轨的轨面抵触;
将固定架体110固定安装于目的地地面,而后转动抵触螺钉并使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撤销固定,根据实际地面情况移动滑动支架并使滑轮120处于合适高度,而后反向转动抵触螺钉并使其与滑轨的轨面抵触,此时滑轮120被固定于固定架体110上;
(二)输送阶段;
S2: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的动力机构400运行并使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拉绳;
所述的安装架体200固定安装于出发地所在地面,所述的运绳机构300包括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运输绳330、若干过渡导轮,所述的第一贮绳筒310与第二贮绳筒320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均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200、并且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一贮绳筒310与第二贮绳筒320之间呈上下相对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贮绳筒310位于第二贮绳筒320上方,所述的过渡导轮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200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运输绳33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上,运输绳330的另一端绕过若干过渡导轮、滑轮120后缠绕于第二贮绳筒320上,并且当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二贮绳筒320被动放绳、当第二贮绳筒320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一贮绳筒310被动放绳;
所述的推车与运输绳330之间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与运输绳330固定连接并且当第二贮绳筒320主动收绳的同时推车被拉回出发地,连接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并且挂钩可悬挂于推车上;
所述的动力机构400包括用于为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主动收绳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410、用于接收并传递驱动电机410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420、用于接收第一动力传递构件420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包括安装外壳4310、安装轴4320、动力传递组件4330,所述的动力传递组件4330设置于安装外壳4310内,动力传递组件4330包括接收齿轮4331、传递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的接收齿轮4331固定套接于安装轴4320外部;
所述的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接收齿轮4331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贮绳筒310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贮绳筒320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的运动状态分为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输送状态、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拉回状态,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的初始状态为输送状态;
驱动电机410运行并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构件420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由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的初始状态为输送状态,使得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收绳,从而使得推车由出发地向目的地运输;
S3:第一贮绳筒310主动收绳的过程中,排绳机构600使得运输绳330有序的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上;
所述的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运输绳330有序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第二贮绳筒320上的排绳机构600,排绳机构600包括第一排绳构件、第二排绳构件,第一排绳构件位于第一贮绳筒310上方,第一排绳构件包括传动部件610、排绳部件620;
所述的排绳部件620包括导向杆621、往复丝杆622、排绳架623、第一排绳导轮624、第二排绳导轮625,所述的导向杆621与往复丝杆622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导向杆621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往复丝杆622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200上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排绳架623上设置有导向孔,排绳架623通过导向孔活动套接于导向杆621外部并且排绳架623与导向杆621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排绳架623与往复丝杆622之间设置有丝母并且排绳架623通过丝母套接于往复丝杆622外部,往复丝杆622绕自身轴向并通过丝母牵引排绳架623沿往复丝杆622的轴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第一排绳导轮624包括排绳引导轮一、排绳引导轮二,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排绳架623上、并且两者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引导区;
所述的第二排绳导轮625包括排绳引导轮三、排绳引导轮四,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的轴向均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排绳架623上、并且两者均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引导区并且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传动构件610用于使往复丝杆622与第一贮绳筒310同步转动;
所述的第二排绳构件设置于第二贮绳筒320的下方,第一排绳构件、第一贮绳筒3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二排绳构件、第二贮绳筒320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运输绳33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上,运输绳330的另一端绕过第一排绳构件的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若干过渡导轮、滑轮120、第二排绳构件的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后缠绕于第二贮绳筒320上;
第一贮绳筒310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主动收绳的同时通过传动部件610使得第一排绳构件的往复丝杆622绕自身轴向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排绳架623沿往复丝杆622的轴向做往复运动,并最终使运输绳330多层有序的缠绕于第一贮绳筒310上;
第二贮绳筒320绕自身轴向转动并被动放绳的同时通过第二排绳构件使得运输绳330多层有序的缠绕于第二贮绳筒320上;
S4:当推车运输至目的地后,摩擦构件440避免第二贮绳筒320因惯性转动而继续被动放绳;
所述的动力机构400还包括用于增大第一驱动轴4336/第二驱动轴4337转动阻力的摩擦构件440,摩擦构件440包括摩擦部件一、摩擦部件二。
所述的摩擦部件二包括摩擦轮441、活动支架442、摩擦片443、连接支架444、压紧弹簧446,所述的连接支架444固定安装于安装端盖背离安装外壳4310封闭端的侧面,连接支架444上设置有朝向第二驱动轴4334动力输入端方向延伸的引导杆445,所述的活动支架442设置于第二驱动轴4334动力输入端与连接支架444之间的区域,活动支架442上设置有与引导杆445相匹配的引导孔,活动支架442通过引导孔活动套接于引导杆445外部,活动支架442与引导杆445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压紧弹簧446设置于引导孔内,压紧弹簧446的一端与引导杆445抵触、另一端与引导孔孔底抵触,压紧弹簧446的弹力使得活动支架442沿引导杆445的延伸方向做靠近第二驱动轴4334动力输入端的运动;
所述的摩擦轮441固定套接于第二驱动轴4334的动力输入端外部,所述的摩擦片443为与摩擦轮441相匹配的弧形片状结构,摩擦片443位于活动支架442与摩擦轮441之间的区域并且摩擦片443固定安装于活动支架442上;
所述的摩擦构件一、第一驱动轴4336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摩擦构件二、第二驱动轴4334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摩擦构件440的运动状态分为摩擦部件一的摩擦片443未与摩擦轮441抵触并且摩擦部件二的摩擦片443与摩擦轮441抵触的同步输送状态、摩擦部件一的摩擦片443与摩擦轮441抵触并且摩擦部件二的摩擦片443未与摩擦轮441抵触的同步拉回状态,摩擦构件440的初始状态为同步输送状态;
推车被输送至目的地并且驱动电机410停止运行后,由于此时摩擦构件440处于同步输送状态,使得第二贮绳筒320不会因惯性而继续被动放绳;
(三)拉回阶段;
S5:推车输送至目的地后,切换机构500运行并使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由输送状态切换至拉回状态,同时摩擦构件440随之一同由同步输送状态切换至同步拉回状态;
工作人员将推车内所装载物搬卸完毕后,驱动电机410再次运行并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构件420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由于此时第二动力传递构件430的状态为拉回状态,使得第二贮绳筒320主动收绳,从而使得推车由目的地被拉回出发地,并且摩擦构件440使得第一贮绳筒310不会因惯性而继续被动放绳,如此循环。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

1.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调整阶段;
S1: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对往复运输机的被动装置进行调整,往复运输机包括用于主动为推车运输至目的地或被拉回出发地提供动力的主动装置、用于与主动装置配合并使推车顺利运输至目的地或被拉回出发地的被动装置,所述的被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目的地所在区域的固定机构,所述的主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出发地所在区域的安装架体、用于与固定机构配合并将推车输送至目的地的运绳机构、用于为运绳机构提供工作动力的动力机构、用于改变动力机构内部动力传递路线并使运输机构将推车拉回出发地的切换机构,所述的运绳机构、动力机构、切换机构均安装于安装架体上;
所述的被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目的地所在区域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体、滑轮,所述的固定架体固定安装于目的地所在地面,所述的滑轮与固定架体之间设置有滑动构件并且滑轮通过滑动构件安装于固定架体朝向出发地的一侧,所述的滑动构件包括滑动支架、设置于固定架体的滑轨,滑轨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并且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轮的轴向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滑轮活动安装于滑动支架并且滑轮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滑动支架上开设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内匹配设置有抵触螺钉,抵触螺钉的一端位于滑动支架外部、另一端穿过螺纹孔并与滑轨的轨面抵触;
将固定架体固定安装于目的地地面,而后转动抵触螺钉并使滑动支架与滑轨之间撤销固定,根据实际地面情况移动滑动支架并使滑轮处于合适高度,而后反向转动抵触螺钉并使其与滑轨的轨面抵触,此时滑轮被固定于固定架体上;
(二)输送阶段;
S2:安装于安装架体上的动力机构运行并使第一贮绳筒主动拉绳;
所述的安装架体固定安装于出发地所在地面,所述的运绳机构包括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运输绳、若干过渡导轮,所述的第一贮绳筒与第二贮绳筒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均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并且均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第一贮绳筒与第二贮绳筒之间呈上下相对平行布置并且第一贮绳筒位于第二贮绳筒上方,所述的过渡导轮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并且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运输绳的一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上,运输绳的另一端绕过若干过渡导轮、滑轮后缠绕于第二贮绳筒上,并且当第一贮绳筒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二贮绳筒被动放绳、当第二贮绳筒主动收绳的同时第一贮绳筒被动放绳;
所述的推车与运输绳之间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与运输绳固定连接并且当第二贮绳筒主动收绳的同时推车被拉回出发地,连接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并且挂钩能够悬挂于推车上;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用于为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主动收绳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用于接收并传递驱动电机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用于接收第一动力传递构件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包括安装外壳、安装轴、动力传递组件,所述的动力传递组件设置于安装外壳内,动力传递组件包括接收齿轮、传递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的接收齿轮固定套接于安装轴外部;
所述的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接收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能够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贮绳筒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能够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贮绳筒的动力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第一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输送状态、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传递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拉回状态,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初始状态为输送状态;
驱动电机运行并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于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初始状态为输送状态,使得第一贮绳筒主动收绳,从而使得推车由出发地向目的地运输;
S3:第一贮绳筒主动收绳的过程中,排绳机构使得运输绳有序的缠绕于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上;
所述的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运输绳有序缠绕于第一贮绳筒/第二贮绳筒上的排绳机构,排绳机构包括第一排绳构件、第二排绳构件,第一排绳构件位于第一贮绳筒上方,第一排绳构件包括传动部件、排绳部件;
所述的排绳部件包括导向杆、往复丝杆、排绳架、第一排绳导轮、第二排绳导轮,所述的导向杆与往复丝杆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导向杆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往复丝杆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且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排绳架上设置有导向孔,排绳架通过导向孔活动套接于导向杆外部并且排绳架与导向杆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排绳架与往复丝杆之间设置有丝母并且排绳架通过丝母套接于往复丝杆外部,往复丝杆绕自身轴向并通过丝母牵引排绳架沿往复丝杆的轴向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第一排绳导轮包括排绳引导轮一、排绳引导轮二,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的轴向均平行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均活动安装于排绳架上、并且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均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绳引导轮一与排绳引导轮二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引导区;
所述的第二排绳导轮包括排绳引导轮三、排绳引导轮四,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的轴向均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方向、且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均活动安装于排绳架上、并且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均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排绳引导轮三与排绳引导轮四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引导区并且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传动部件用于使往复丝杆与第一贮绳筒同步转动;
所述的第二排绳构件设置于第二贮绳筒的下方,第一排绳构件、第一贮绳筒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二排绳构件、第二贮绳筒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运输绳的一端缠绕于第一贮绳筒上,运输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排绳构件的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若干过渡导轮、滑轮、第二排绳构件的第一引导区与第二引导区后缠绕于第二贮绳筒上;
第一贮绳筒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主动收绳的同时通过传动部件使得第一排绳构件的往复丝杆绕自身轴向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排绳架沿往复丝杆的轴向做往复运动,并最终使运输绳多层有序的缠绕于第一贮绳筒上;
第二贮绳筒绕自身轴向转动并被动放绳的同时通过第二排绳构件使得运输绳多层有序的缠绕于第二贮绳筒上;
S4:当推车运输至目的地后,摩擦构件避免第二贮绳筒因惯性转动而继续被动放绳;
所述的动力机构还包括用于增大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转动阻力的摩擦构件,摩擦构件包括摩擦部件一、摩擦部件二;
所述的摩擦部件二包括摩擦轮、活动支架、摩擦片、连接支架、压紧弹簧,所述的连接支架固定安装于安装端盖背离安装外壳封闭端的侧面,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朝向第二驱动轴动力输入端方向延伸的引导杆,所述的活动支架设置于第二驱动轴动力输入端与连接支架之间的区域,活动支架上设置有与引导杆相匹配的引导孔,活动支架通过引导孔活动套接于引导杆外部,活动支架与引导杆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压紧弹簧设置于引导孔内,压紧弹簧的一端与引导杆抵触、另一端与引导孔孔底抵触,压紧弹簧的弹力使得活动支架沿引导杆的延伸方向做靠近第二驱动轴动力输入端的运动;
所述的摩擦轮固定套接于第二驱动轴的动力输入端外部,所述的摩擦片为与摩擦轮相匹配的弧形片状结构,摩擦片位于活动支架与摩擦轮之间的区域并且摩擦片固定安装于活动支架上;
所述的摩擦构件一、第一驱动轴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摩擦构件二、第二驱动轴动力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摩擦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摩擦部件一的摩擦片未与摩擦轮抵触并且摩擦部件二的摩擦片与摩擦轮抵触的同步输送状态、摩擦部件一的摩擦片与摩擦轮抵触并且摩擦部件二的摩擦片未与摩擦轮抵触的同步拉回状态,摩擦构件的初始状态为同步输送状态;
推车被输送至目的地并且驱动电机停止运行后,由于此时摩擦构件处于同步输送状态,使得第二贮绳筒不会因惯性而继续被动放绳;
(三)拉回阶段;
S5:推车输送至目的地后,切换机构运行并使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输送状态切换至拉回状态,同时摩擦构件随之一同由同步输送状态切换至同步拉回状态;
工作人员将推车内所装载物搬卸完毕后,驱动电机再次运行并通过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由于此时第二动力传递构件的状态为拉回状态,使得第二贮绳筒主动收绳,从而使得推车由目的地被拉回出发地,并且摩擦构件使得第一贮绳筒不会因惯性而继续被动放绳,如此循环。
CN201811277005.3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 Active CN109335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7005.3A CN109335555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7005.3A CN109335555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5555A CN109335555A (zh) 2019-02-15
CN109335555B true CN109335555B (zh) 2021-10-29

Family

ID=6531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7005.3A Active CN109335555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555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7031A (en) * 1971-12-08 1974-01-22 Garrett Corp Cable drum highline system
CN204038940U (zh) * 2013-12-30 2014-12-24 广东联塑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机卷扬装置的排绳机构
CN203889963U (zh) * 2014-06-04 2014-10-22 侯永志 一种起重机配重转换系统
CN104495664B (zh) * 2015-01-12 2017-04-12 上海舜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齿轮组、收放绳机构及收放绳方法
CN105947913B (zh) * 2016-07-18 2018-01-23 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双向牵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5555A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8924B (zh) 龙门式剪叉抓取机械手
CN109335556B (zh) 线缆式辅助往复运输机
CN109704157B (zh) 一种集铺绳、收绳于一体的自动铺绳机
CN109335555B (zh)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坡度地形的线缆收放式运输方法
CN111792443B (zh) 一种均匀卷线且能够自动停止的电线收集装置
CN114955748A (zh) 一种海洋船舶用缆绳收卷装置
EP3445653B1 (en) Electri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uncher
WO2015039535A1 (zh) 飞轮电池补充能量的自动离合弹力驱动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972599B (zh) 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自动化接续装置
CN110589616A (zh) 卷绕装置
CN113635812B (zh) 一种电动重卡电池充换电系统
CN109775432A (zh) 一种主动退解络筒机
CN211003000U (zh) 货物穿梭车用上下料装置
CN209815406U (zh) 一种集铺绳、收绳于一体的自动铺绳机
CN210762981U (zh) 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以及自动上线小车
CN212174108U (zh) 一种移动式收卷装置
CN209872010U (zh) 一种可移动式线缆自动收放装置
CN110654780A (zh) 一种输送线长度可调的半自动行李装卸装置
CN103192257A (zh) 组装线的传送设备
CN211283217U (zh) 卷绕装置
CN209635588U (zh) 一种主动退解络筒机
US1763871A (en) Spooling device
CN107695960B (zh) 一种双工位装配操作机械工作台
CN208249751U (zh) 一种海洋动力参量拖曳式剖面测量系统
CN111267144A (zh) 自平衡传送机构及更换电池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4

Address after: 519000 No. 9, Zhenguo lane, Zijing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uhai kangtaiming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51100 Yuhua community, 445 Gouxi street,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Chaoy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