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7833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7833B
CN109327833B CN201811288761.6A CN201811288761A CN109327833B CN 109327833 B CN109327833 B CN 109327833B CN 201811288761 A CN201811288761 A CN 201811288761A CN 109327833 B CN109327833 B CN 109327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data transmission
security key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87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7833A (zh
Inventor
戴明增
张健
黄曲芳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87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7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7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7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7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7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04W12/041Key generation or deri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所述用户设备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长期竞争优势,作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的进一步演进的长期演进系统后续演进(LTE-Advanced,LTE-A)的标准制定工作正在进行。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用户的数据吞吐量,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被引入到LTE-A中。载波聚合是指用户设备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进行上下行通信,从而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目前,一个基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一个主小区和其他多个辅小区),其中,小区为基站使用电磁波覆盖的一个区域。
现有技术中,LTE系统的载波聚合主要有基站内部的小区之间的载波聚合以及基站间的载波聚合。针对基站内部的小区之间的载波聚合,当用户设备与主小区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与辅小区也会断开连接,即用户设备会中止与主、辅基站间的通讯。
针对基站间的载波聚合,因为与用户设备进行通讯的基站数量增加,必然导致各个基站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案更为复杂,当其中某个基站与用户设备的通讯中断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设备与基站间数据传输的连续性成为业界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所述用户设备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
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安全同步指示;
其中,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序列号SN,所述安全同步指示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安全同步指示,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重建立消息,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超帧号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PDU开始,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前述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收到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后,衍生所述第二安全密钥。
结合前述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所述用户设备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所述微基站具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宏基站断开连接时,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PUCCH维持与所述微基站的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所述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维持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安全同步指示,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序列号SN;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所述第一基站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所述第一基站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重建立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超帧号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从收发所述PDU开始,所述第一基站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前述的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所述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
结合前述的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无线链路控制RLC状态报告,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时,所述用户设备启动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
若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完所述RLC状态报告或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超时,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第一基站的配置信息。
结合前述的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具体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结合前述的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状态报告,所述RLC状态报告为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RLC状态报告,具体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结合前述的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序列号PDCP SN;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PDCPSN。
结合前述的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第五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单元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安全同步指示;
其中,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序列号SN,所述安全同步指示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重建立消息,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接收的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超帧号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PDU开始,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接收到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后,衍生所述第二安全密钥。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宏基站断开连接时,基于所述微基站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维持与所述微基站的数据传输。
第六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处理单元,用于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维持数据传输;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单元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安全同步指示,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序列号SN;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重建立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超帧号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从收发所述PDU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前述的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
结合前述的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第七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无线链路控制RLC状态报告,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时,启动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以及若所述发送单元发送完所述RLC状态报告或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超时,则释放所述第一基站的配置信息。
结合前述的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接收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第八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基站为载波聚合;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状态报告,所述RLC状态报告为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接收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结合前述的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序列号PDCP SN;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PDCP SN。
第九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并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以及获取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安全同步指示;
其中,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序列号SN,所述安全同步指示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重建立消息,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超帧号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在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PDU开始,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九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后,衍生所述第二安全密钥。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时: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宏基站断开连接时,基于所述微基站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维持与所述微基站的数据传输。
第十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并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维持数据传输,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安全同步指示,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序列号SN;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器,用于发送RRC重建立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超帧号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在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收发所述PDU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前述的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
结合前述的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发送器,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无线链路控制RLC状态报告,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器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时,启动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以及若所述发送器发送完所述RLC状态报告或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超时,则释放所述第一基站的配置信息。
结合前述的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接收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基站为载波聚合;
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状态报告,所述RLC状态报告为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发送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
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接收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结合前述的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器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序列号PDCP SN;
其中,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PDCP SN。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以及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该方案,在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则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并且当用户设备获取到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可根据指示信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一;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系统,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ddressing)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 Access)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ddressing)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只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设备。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涉及用户设备侧,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进行载波聚合的基站,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正常通讯时,用户设备可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以便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其中,第一安全密钥为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安全密钥。
S102、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
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当第二基站具有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时,即便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断开连接,该第二基站可以经由上述PUCCH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通讯均不会受到影响,即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均可正常传输数据。例如,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将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具体的,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可继续通过第二基站传输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或者,用户设备可继续通过第二基站传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及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站可以为宏基站,第二基站可以为微基站;或者第一基站可以为微基站,第二基站可以为宏基站,本发明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情况下,当宏基站和微基站都具有PUCCH时,因此,无论用户设备和宏基站断开连接,还是和微基站断开连接,用户设备都可以维持与另外一个基站的数据传输,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和微基站之间的载波聚合是基站间载波聚合的一种典型场景。通常宏基站可指在基站间载波聚合中具有控制功能的主基站;微基站为传输参数及数据的辅基站。
S103、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当用户设备检测到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发起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流程,以与第一基站重新建立RRC连接。当第一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RRC重建立请求消息时,若第一基站验证并准许该请求消息,第一基站则发送对应于该请求消息的RRC重建立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与用户设备之间重新建立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RRC重建立流程伴随着安全密钥的更新,因此,第一基站在重新建立与用户设备之间的RRC连接时,第一基站可同时发送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若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则当用户设备与宏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宏基站可通过RRC重建立消息发送指示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指示消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相应的,宏基站或微基站也可通过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发送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指示消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若第一基站为微基站,第二基站为宏基站,则当用户设备与微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微基站可通过RRC重建立消息发送指示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指示消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相应的,宏基站或微基站可通过PDCP的PDU发送指示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指示消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
具体的,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RRC重建立流程伴随着安全密钥的更新,即第一基站完成RRC重建立流程,并且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相应的指示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该指示消息衍生对应的安全密钥,即第二安全密钥,同时第一基站也衍生对应的第二安全密钥,至此,伴随着RRC重建立流程,用户设备和第一基站已将第一安全密钥更新为第二安全密钥,以便于保证后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后,可根据该指示信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并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恢复与第一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用户设备可与第一基站进行安全同步,用户设备也可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进行安全同步。具体的,若用户设备和第一基站之间需进行安全同步,则第一基站可发送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以与用户设备之间完成安全同步,从而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可使用第二安全密钥进行数据传输;或者,若用户设备和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之间均需进行安全同步,则第一基站可发送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之间完成安全同步,从而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第二基站与用户设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均可使用第二安全密钥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当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时,第一基站可通过向用户设备和微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控制用户设备和微基站衍生第二安全密钥,从而使得宏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微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宏基站和微基站之间均使用第二安全密钥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完成了安全同步后,用户设备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通过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重新建立的RRC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同时用户设备也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继续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完成数据的安全传输,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示例性的,在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RRC连接重新建立,且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之间均完成安全同步后,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以及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均可使用安全同步后的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加解密,从而完成数据的安全传输,进而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数据被分成多个数据包,并对该多个数据包分别依次进行传输。
可选的,若用户设备通过微基站与宏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则微基站可以不用更新第一安全密钥,这是由于微基站无需对用户设备需传输至宏基站的数据进行加解密,只需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需传输至宏基站的数据转发至宏基站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涉及第一基站侧,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第一基站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正常通讯时,第一基站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进行载波聚合的基站。
S202、第一基站断开与用户设备的连接,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维持数据传输。
当第一基站断开与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时,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这是由于第二基站具有PUCCH,可以承担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当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不会影响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以及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S203、第一基站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第二安全密钥为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指示信息获知的。
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断开连接后,在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重新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安全密钥的更新,当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完成RRC连接重建立流程后,第一基站可经由更新后的第二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二安全密钥为用户设备获取到指示信息后,根据该指示信息获知的。具体的,该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更新后的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恢复安全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以及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该方案,在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则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并且当用户设备获取到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可根据指示信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涉及用户设备侧,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进行载波聚合的基站,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正常情况下,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即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都为宏基站;或者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或者第一基站为微基站,第二基站为宏基站,本发明不做限制。
S302、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RLC(Radio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状态报告,用于第二基站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当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即确定第一基站需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可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其中,RLC状态报告可以表示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状态,以使第二基站将该RLC状态报告发送至第一基站后,第一基站再将该RLC状态报告转换为指示信息,并向目标基站发送该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当由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后,可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进而达到无损切换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站为切换前与用户设备通讯的基站,目标基站为切换后与用户设备通讯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涉及第二基站侧,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第二基站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正常情况下,第二基站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之间保持通讯,其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进行载波聚合的基站。
S402、第二基站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RLC状态报告,RLC状态报告为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发送的。
当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即确定第一基站需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发送RLC状态报告至第二基站,即第二基站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RLC状态报告,其中,RLC状态报告可以表示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状态。
S403、第二基站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第二基站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RLC状态报告后,第二基站将该RLC状态报告转发至第一基站,以使第一基站将该RLC状态报告转换为对应的指示信息,并将该指示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便于目标基站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可选的,由于第一基站为切换前与用户设备通讯的基站,因此,第一基站可以实时地获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状态,当第一基站需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第一基站可直接将第一基站的RLC状态报告转换为指示信息,并将该指示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便于目标基站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可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发送相应的指示信息至目标基站,以使目标基站可根据该指示信息获知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状态,从而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当由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后,可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进而达到无损切换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用于第二基站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通过该方案,当需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可发送RLC状态报告至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再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于目标基站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为对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进一步详述,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501、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进行载波聚合的基站,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正常通讯时,用户设备可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以便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其中,第一安全密钥为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安全密钥。
S502、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
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这是由于,第二基站具有PUCCH,并且可以承担与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通讯均不会受到影响,即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均可正常传输数据。例如,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将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具体的,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可继续通过第二基站传输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或者,用户设备可继续通过第二基站传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及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站可以为宏基站,第二基站可以为微基站;或者第一基站可以为微基站,第二基站可以为宏基站,本发明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宏基站和微基站都具有PUCCH,因此,无论用户设备和宏基站断开连接,还是和微基站断开连接,用户设备都可以维持与另外一个基站的数据传输,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具体的,当用户设备与宏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可基于微基站的PUCCH维持与微基站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和微基站之间的载波聚合是基站间载波聚合的一种典型场景。通常宏基站可指在基站间载波聚合中具有控制功能的主基站;微基站为传输参数及数据的辅基站。
S503、用户设备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至第一基站。
当用户设备检测到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发起RRC重建立流程,即用户设备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至第一基站。
可选的,用户设备在发起RRC重建立流程,即用户设备在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至第一基站之前,用户设备需做的相应的处理可以包括:
用户设备启动用户设备的定时器;用户设备悬挂第一基站的承载及保留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承载;用户设备复位第一基站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配置信息;用户设备保留第二基站的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用户设备在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使用默认的物理层配置信息、默认的半静态调度配置信息和默认的MAC层主配置信息;以及用户设备选择第一基站的任一小区,其中,第一基站的任一小区可以为第一基站中的任意一个小区,即第一基站的任一小区可以为第一基站的小区中与用户设备之间断开连接的小区,也可以为第一基站的其他小区。
其中,第一基站的承载为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承载为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复位MAC可以包括初始化逻辑信道,停止所有的定时器,将所有上行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NDI(New Data Indicator,新数据指示)设置为0;停止正在进行的随机接入;清空消息3(即随机接入过程中用于传输包含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MAC控制单元或者公共控制信道SDU(Service Data Unit,业务数据单元)的消息)的缓存;停止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BSR(Buffer Status Request,缓存状态请求)和PHR(Power Headroom Report,功率余量报告)流程;清空所有DL(Down Link,下行链路)HARQ缓存;释放临时C-RNTI。
可选的,用户设备检测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对于第一基站侧,第一基站侧也相应的检测到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第一基站需做的相应的处理可以包括:
对于只在第一基站有的承载,第一基站重用现有用户面协议处理;对于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有的承载,第一基站只复位第一基站的MAC实体;第一基站释放第一基站的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并保留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对于完整性保护校验失败造成的RLF(Radio Link Failure,无线链路失败)需要悬挂SRB(Signal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的相关配置;第一基站启动第一基站的定时器。
可选的,对于只在第一基站有的承载可根据现有用户面协议进行处理,即悬挂第一基站的所有承载,复位MAC,使用默认的物理层配置信息、默认的半静态调度配置信息和默认的MAC层主配置信息。其中,第一基站可发送承载配置消息给第二基站,以便于在第二基站上发送该承载的数据。
S504、第一基站发送对应于RRC重建立请求消息的RRC重建立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与用户设备重新建立RRC连接。
第一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RRC重建立请求消息时,若第一基站验证并准入该RRC重建立请求消息,第一基站则发送对应于该RRC重建立请求消息的RRC重建立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与用户设备之间重新建立RRC连接。
可选的,在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RRC重建立流程中,用户设备可根据RRC重建立状态确定是否停止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具体的,在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RRC重建立流程中,若用户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基站的RRC重建立拒绝消息、用户设备的定时器超时或用户设备选择的第一基站的任一小区未保存用户设备的配置信息,用户设备则停止与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并释放第二基站的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的第一小区之间建立RRC连接,用户设备则删除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即停止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第一基站的第一小区为第一基站的任一小区中,与和用户设备之间断开连接的小区不同的小区。
可选的,在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重新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若第一基站的定时器超时或第一基站未准入用户设备的RRC重建立请求消息,第一基站则删除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基站未准入RRC重建立请求消息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基站发送RRC重建立拒绝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接收到RRC重建立拒绝消息后,停止与第二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并释放第二基站的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S505、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RRC重建立流程伴随着安全密钥的更新,因此,第一基站在重新建立与用户设备之间的RRC连接时,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可同时发送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若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则当用户设备与宏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宏基站可通过RRC重建立消息发送指示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指示消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相应的,微基站也可通过PDCP的PDU发送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指示消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若第一基站为微基站,第二基站为宏基站,则当用户设备与微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微基站可通过RRC重建立消息发送指示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指示消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相应的,宏基站可通过PDCP的PDU发送指示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指示消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
具体的,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RRC重建立流程伴随着安全密钥的更新,即第一基站完成RRC重建立流程,并且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相应的指示消息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根据该指示消息衍生对应的安全密钥,即第二安全密钥,同时第一基站也衍生对应的第二安全密钥,至此,伴随着RRC重建立流程,用户设备和第一基站已将第一安全密钥更新为第二安全密钥,以便于保证后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可选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安全同步指示或PDCP的PDU。
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后,可根据该指示信息衍生第二安全密钥,并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恢复与第一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进行安全同步后,即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使用第二安全密钥进行数据传输,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也可进行安全同步。具体的,若由第一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则第一基站可同时将该指示信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以便于第二基站也可根据该指示信息将第一安全密钥更新为第二安全密钥,从而完成安全同步;或者,若由第二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至用户设备,则第二基站可同时将该指示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以便于第一基站也可根据该指示信息将第一安全密钥更新为第二安全密钥,从而完成安全同步。
可选的,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和第二基站之间完成了安全同步时,用户设备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通过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重新建立的RRC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同时用户设备也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继续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完成数据的安全传输,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示例性的,在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RRC连接重新建立,且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之间均完成安全同步后,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以及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均可使用安全同步后的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加解密,从而完成数据的安全传输,进而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数据被分成多个数据包,并对该多个数据包分别依次进行传输。
可选的,若用户设备通过微基站与宏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则微基站可以不用更新第一安全密钥,这是由于微基站无需对用户设备需传输至宏基站的数据进行加解密,只需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需传输至宏基站的数据转发至宏基站即可。
可选的,当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用户设备可获取指示信息。其中,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的场景可以包括:
(10)用户设备检测到物理层链接失败。
(11)用户设备随机接入第一基站失败。
(12)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一基站传递的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或SRB达到RLC的最大重传次数。
(13)用户设备检测到RRC连接重配失败。
(14)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一基站切换失败。
可选的,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的方法可以为下述的一种:
(1)用户设备接收安全同步指示,其中,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SN(Sequence Number,序列号),安全同步指示可用于指示从收发该数据包开始,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2)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的PDCP的PDU,该PDU可用于指示从收发该PDU开始,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1)中,用户设备可通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RRC重建立消息接收安全同步指示,即RRC重建立消息中包括安全同步指示。
可选的,安全同步指示还可以包括承载的HFN(Hyper frame number,超帧号),该承载的HFN可用于标识承载数据包的该承载。
可选的,用户设备接收到RRC重建立消息后,用户设备可根据RRC重建立消息中携带的安全同步指示衍生第二安全密钥。
上述(2)中,具体的,第一基站可通过用户面机制,如PDCP的PDU头来指示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数据包,以使得用户设备从收发该PDU开始,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第一基站通过PDU头来指示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数据包的方法可以包括:
a、第一基站可使用现有的用户面数据PDU的预留位来指示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数据包。
以具有12bit(比特)的PDCP SN的现有的用户面数据PDU的格式为例,如表1所示,其中,D/C位可用来指示该PDU是控制PDU还是数据PDU,如若为“0”,则表示为控制PDU,若为“1”,则表示为数据PDU;R为预留位;PDCP SN为该数据PDU的序列号,Data为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现有的用户面数据PDU有3个预留位,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个来标识新安全激活指示,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基站的数据PDU后,用户设备可根据数据PDU中的新安全激活指示衍生第二安全密钥,并根据该第二安全密钥从该PDCP的SDU开始使用第二安全密钥进行加解密。由于数据PDU头不加密,因此,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可以明确知道第二安全密钥起始的PDCPSN。
表1
Figure BDA0001849638530000181
示例性的,如表2所示,若SC(Security Control,安全控制)指示从该数据PDU开始使用第二安全密钥,则发送端PDCP层和接收端PDCP层对从该数据PDU开始的数据包使用第二安全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具体可以包括:
发送端PDCP层使用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并在数据PDU头上增加如表2所示的SC指示;接收端PDCP层从该数据PDU头中读取SC指示,并知道从该数据包开始使用第二安全密钥,从而接收端PDCP层使用第二安全密钥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密。
表2
Figure BDA0001849638530000182
b、第一基站可构造新类型的控制PDU来指示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数据包。
PDU包括数据PDU和控制PDU,其中,数据PDU可用于传输PDCP的SDU的SN以及相关数据;控制PDU可用于传输PDCP的PDU的控制信息,如PDU状态报告及PDU头压缩控制信息等。
如表3所示,为新定义的新类型的控制PDU的格式。其中,D/C位可用来指示该PDU是控制PDU还是数据PDU,如若为“0”,则表示为控制PDU,若为“1”,则表示为数据PDU;R为预留位;FSC(First New Security,新安全指示)用于指示PDCP的SDU开始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PDCP SN或者Count值;PDU Type可用于指示控制PDU的类型。
表3
Figure BDA0001849638530000183
特别的,3bit的控制PDU Type可扩展为如表4所示的形式。
表4
比特位 描述
000 控制PDU状态报告
001 散置包头压缩反馈分组
010 控制PDU新安全指示
011-111 预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并在重新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更新安全密钥,从而在重新建立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RRC连接后,用户设备可使用更新后的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用户设备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以及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该方案,在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则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并且当用户设备获取到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可根据指示信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为对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进一步详述,对应于第一基站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通信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进行载波聚合的基站,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正常情况下,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即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都为宏基站;或者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或者第一基站为微基站,第二基站为宏基站,本发明不做限制。
S602、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
当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即确定第一基站需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可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其中,RLC状态报告可以表示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站为切换前与用户设备通讯的基站,目标基站为切换后与用户设备通讯的基站。
可选的,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的场景可以为下述的一种:
(1)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用户设备可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
(2)当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用户设备可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
(3)当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但第二基站保持连接的指示时,用户设备可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
其中,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场景可以为下述的一种:
(10)用户设备检测到物理层链接失败。
(11)用户设备随机接入第一基站失败。
(12)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一基站传递的RB或SRB达到RLC的最大重传次数。
(13)用户设备检测到RRC连接重配失败。
(14)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一基站切换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RLC状态上报指示可以为第一基站需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第一基站下发切换命令至用户设备时,携带在切换命令中发送的,同时第一基站在下发RLC状态上报指示至用户设备后,第一基站可启动第一基站的定时器,以用于在发送RLC状态报告的过程中计时。
可选的,RLC状态上报指示可以指示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单独的承载,也可以指示全部的AM(Acknowledged Mode,确认模式)模式的承载,本发明不做限制。
可选的,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的同时,用户设备也可启动用户设备的定时器,以便于在用户设备发送RLC状态报告的过程中计时。
S603、第二基站将RLC状态报告转发至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RLC状态报告后,第二基站再将该RLC状态报告转发至第一基站。
S604、第一基站将RLC状态报告转换为指示信息。
第一基站接收到第二基站转发的RLC状态报告后,第一基站将该RLC状态报告转换为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基站转换后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PDCP SN值。具体的,用户设备将RLC状态报告发送至第二基站后,第二基站再在一定时间内将该RLC状态报告转发至第一基站,由第一基站将该RLC状态报告转换为PDCP SN值,即去掉RLC的PDCP的PDU头,并将PDCP的PDU转化为PDCP的SDU,从而从PDCP的SDU头中读取PDCP SN值。
S605、第一基站将指示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
第一基站将该RLC状态报告转换为指示信息后,第一基站将该指示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即将读取的PDCP SN值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使得目标基站可根据该PDCP SN值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S606、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目标基站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即PDCP SN值后,目标基站可根据该PDCPSN值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当由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后,可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进而达到无损切换的目的。
特别的,当第一基站的定时器超时后,第一基站还未接收到第二基站的RLC状态报告,第一基站可直接将第一基站自身的RLC状态报告转化为PDCP SN值,并将该PDCP SN值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使得目标基站根据该PDCP SN值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保证切换前和切换后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站为切换前的基站,目标基站为切换后的基站。
可选的,若用户设备发送完RLC状态报告或用户设备的定时器超时,用户设备则可释放第一基站的配置信息,以便于与第二基站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对应于用户设备发送至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的通信方法,如图7所示,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第一基站则发送请求消息至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将RLC状态报告发送至第一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上报缓存数据请求消息。例如,第二基站可以根据上报缓存数据请求消息将上述RLC状态报告发送至第一基站。一种应用场景为,第一基站可以启动定时器,当第一基站接收完RLC状态报告或第一基站的定时器超时后,第一基站可以将该RLC状态报告转化为PDCP SN值,并将该PDCP SN值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使目标基站可根据该PDCP SN值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另一种场景为,在第一基站接收完RLC状态报告时或接收RLC状态报告的同时,第一基站即可同步将该RLC状态报告转化为PDCPSN值。此时,在第一基站确定向目标基站发送上述PDCP SN值时,可以直接将已经生成的PDCP SN值发送给目标基站,减少时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可在该RLC状态报告中增加“结束标志”来指示该RLC状态报告已发送完成,从而当第一基站接收到该“结束标志”时,可获知该RLC状态报告已发送完成,进而第一基站将接收到的该RLC状态报告转化为PDCP SN值,并将该PDCP SN值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使目标基站可根据该PDCP SN值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保证切换前和切换后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用于第二基站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可发送RLC状态报告至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再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于目标基站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再一种通信方法,例如当第一基站为宏基站,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时,宏基站可通过RRC重建立状态(RRC重建立成功或者失败)来指示微基站删除原有的配置,或者指示用户设备和微基站进行安全同步。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以RRC重配置失败为例,当用户设备与宏基站之间、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微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需要进行修改如建立、修改或释放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即重新配置时,宏基站可分别发送RRC重配置命令至用户设备和微基站。若用户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即RRC重配置失败,如用户设备无法接收到宏基站下发的RRC重配置命令或无法生效RRC重配置命令中的配置,则当宏基站检测到用户设备在宏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宏基站可向微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取消命令,以使得微基站可恢复到重配置之前的配置来进行数据传输。当用户设备在宏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用户设备发起RRC重建立流程,具体的RRC重建立流程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用户设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用户设备可自主恢复到重配置之前的配置。
以下分别对RRC重建立失败和RRC重建立成功两个场景进行说明:
(一)、宏基站通过RRC重建立失败来指示微基站删除原有的配置。
如图8所示,当宏基站确定RRC重建立失败时,如宏基站确定宏基站的定时器超时或用户设备的RRC重建立请求消息未被宏基站准入,宏基站则发送删除命令至微基站,以使微基站停止数据传输,并删除用户设备的相关配置,这是由于若宏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RRC重建立失败,则宏基站无法下发控制信令至用户设备,因此,用户设备与微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也无法继续维持。
(二)、宏基站可通过RRC重建立成功指示用户设备和微基站进行安全同步。
在此说明,全配置方式例如为将原有的用户设备与宏基站之间、用户设备与微基站之间的RB的配置删除,并对这些RB完全进行重新配置。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当宏基站确定RRC重建立成功时,宏基站确定更新安全密钥,宏基站可使用全配置的方式来重新配置RB,即宏基站分别向用户设备和微基站下发全配置指示,以重新配置RB,这样可避免对微基站的删除,从而减少微基站的删除和增加所带来的时延。用户设备和微基站可根据宏基站下发的全配置指示来更新安全密钥,即用户设备和微基站可根据全配置指示衍生第二安全密钥,完成安全同步,并使用第二安全密钥对相应的数据包进行加解密,从而对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完成数据的安全传输。可选的,该全配置指示可以为隐含式的指示,即用户设备和微基站接收大量含有全配置指示的消息后即可认为需更新安全密钥。
可选的,宏基站可将全配置指示携带在RRC重建立消息中发送至用户设备,也可在发送RRC重建立消息后发送至用户设备,本发明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当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在一定的时间内,第一基站和用户设备对数据包分别使用第一安全密钥和第二安全密钥进行双解,其中,第一安全密钥为旧密钥,第二安全密钥为新密钥。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第一基站发送使用双密钥指示和使用双密钥解密数据包的时间至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接收到使用双密钥指示和使用双密钥解密数据包的时间后,用户设备可根据使用双密钥指示,在指示的时间内分别使用第一安全密钥和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解密及完整性验证。当用户设备发现第一基站使用第二安全密钥进行加密,即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安全密钥完成对数据包的解密时,用户设备则使用第二安全密钥对需发送至第一基站的数据包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进而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可选的,第一基站可以在发送切换命令或RRC重建立消息至用户设备时发送使用双密钥指示和使用双密钥解密数据包的时间,也可在发送切换命令或RRC重建立消息后发送使用双密钥指示和使用双密钥解密数据包的时间,本发明不做限制。
实施例三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1,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用户设备1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10,用于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单元10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11,具体用于接收安全同步指示;
其中,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SN,所述安全同步指示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所述处理单元10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RRC重建立消息,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11接收的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1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PDCP的PDU,所述PDU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PDU开始,所述处理单元10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11,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0,还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11接收到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后,衍生所述第二安全密钥。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时,所述处理单元10,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宏基站断开连接时,基于所述微基站的PUCCH维持与所述微基站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该用户设备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该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该方案,在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则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并且当用户设备获取到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可根据指示信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2,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基站2可以包括:
传输单元20,用于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处理单元21,用于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维持数据传输。
发送单元22,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单元20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安全同步指示,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SN。其中,所述传输单元20,具体用于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22,用于发送RRC重建立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可选的,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PDCP的PDU。其中,所述传输单元20,具体用于从收发所述PDU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该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该基站断开与用户设备的连接,其中,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维持数据传输,以及该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该基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该方案,在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则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并且当用户设备获取到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可根据指示信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1,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第一基站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通信方法),该用户设备1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10,用于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发送单元12,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0,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12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时,启动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以及若所述发送单元12发送完所述RLC状态报告或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超时,则释放所述第一基站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2,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接收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该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用于第二基站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通过该方案,当需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可发送RLC状态报告至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再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于目标基站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3,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第一基站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通信方法),该基站3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30,用于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基站为载波聚合。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RLC状态报告,所述RLC状态报告为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发送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31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31,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接收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32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PDCP SN。其中,所述发送单元3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31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PDCP SN。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该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该基站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RLC状态报告,RLC状态报告为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发送的,以及该基站根据接收的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通过该方案,当需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可发送RLC状态报告至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再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于目标基站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2,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发送至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的通信方法),该基站2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22,用于当确定所述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发送请求消息至第二基站,其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上报缓存数据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23,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基站根据所述上报缓存数据请求消息发送的RLC状态报告。
上述基站还包括处理单元21,用于当所述发送单元22发送所述请求消息时启动所述基站的定时器。
所述处理单元21,还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23接收完RLC状态报告或所述基站的定时器超时后,将所述RLC状态报告转化为PDCP SN值。
所述发送单元22,还用于发送PDCP SN值至目标基站,以使目标基站可根据该PDCPSN值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23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中包括“结束标志”,用于指示所述RLC状态报告发送完成。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23接收的所述“结束标志”,将所述RLC状态报告转化为PDCP SN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可通过发送请求消息至第二基站,以请求第二基站上报第二基站缓存的数据对应的RLC状态报告,并且该基站将该RLC状态报告转换为PDCP SN值,以及该基站将该PDCP SN值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使目标基站可根据该PDCP SN值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保证切换前和切换后数据传输的连续性,进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4,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该基站4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40,用于当RRC连接需进行修改时,发送RRC重配置命令至用户设备和微基站,并当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时,发送RRC重配置取消命令至所述微基站。
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RRC重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40,还用于发送与所述RRC重建立请求消息对应的RRC重建立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40,还用于当所述基站确定RRC重建立失败时,发送删除命令至所述微基站,以使微基站停止数据传输,并删除所述用户设备的相关配置。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40,还用于当所述基站确定RRC重建立成功且需更新安全密钥时,发送全配置指示至用户设备和微基站,以使得用户设备和微基站重新配置RB,并根据所述全配置指示衍生第二安全密钥,以及使用所述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加解密。
可选的,所述全配置指示为隐含式的指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可通过用户设备与该基站之间的RRC重建立状态来指示微基站删除原有的配置,或者指示用户设备和微基站进行安全同步。该基站可在用户设备与该基站之间的RRC重建立失败时,指示微基站删除原有的配置,或者该基站可在用户设备与该基站之间的RRC重建立成功时,该基站指示用户设备和微基站进行安全同步,从而无论用户设备与该基站之间的RRC重建立失败还是成功,都能够保证用户设备与微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进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1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2,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该基站2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22,用于当所述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发送使用双密钥指示和使用双密钥解密数据包的时间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可根据所述使用双密钥指示,在指示的时间内分别使用第一安全密钥和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解密及完整性验证。
接收单元23,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加密数据包,所述加密数据包为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安全密钥或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加密后所得。
处理单元21,用于根据第一安全密钥或第二安全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
可选的,发送单元22,具体用于在发送切换命令或RRC重建立消息至用户设备时发送所述使用双密钥指示和所述使用双密钥解密数据包的时间至用户设备。
可选的,发送单元22,具体用于在发送切换命令或RRC重建立消息后发送所述使用双密钥指示和所述使用双密钥解密数据包的时间至用户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可以在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向用户设备发送使用双密钥指示和使用双密钥解密数据包的时间至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可使用双密钥指示,在指示的时间内分别使用第一安全密钥和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解密及完整性验证,从而当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安全密钥或第二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解密后,用户设备可使用解密成功的安全密钥对数据包进行加密,从而保证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进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实施例四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发送器13、接收器14、处理器15及存储器16,其中,
发送器13可用于向基站等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特别的,若用户设备需与基站进行通信时,发送器13可发送上行通信数据至基站。
接收器14可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等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特别的,若用户设备需与基站进行通信时,接收器14可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通信数据。
处理器15为用户设备的控制以及处理中心,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软件程序,并调用及处理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数据,从而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收发信号,以及实现用户设备的其他功能。
存储器16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以使得处理器15可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软件程序,从而实现用户设备的收发信号以及其他功能。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5可用于经由第一安全密钥,通过所述发送器13和所述接收器14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通过所述发送器13和所述接收器14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并且可用于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15经由第二安全密钥,通过所述发送器13和所述接收器14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所述存储器16可用于存储第一安全密钥的软件代码、第二安全密钥的软件代码、需传输的数据的软件代码,以及控制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进行交互的软件程序,以使得所述处理器15可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16中存储的所述软件程序及调用相应的软件代码完成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交互过程。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具体用于接收安全同步指示,其中,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SN,所述安全同步指示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所述处理器15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14,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RRC重建立消息,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14接收的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14,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PDCP的PDU,所述PDU用于指示从收发所述PDU开始,所述处理器15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14接收到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后,衍生所述第二安全密钥。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时,所述处理器15,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宏基站断开连接时,基于所述微基站的PUCCH维持与所述微基站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当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该用户设备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该用户设备获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该方案,在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则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并且当用户设备获取到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可根据指示信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基站可以包括发送器24、接收器25、处理器26及存储器27,其中,
发送器24可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特别的,若用户设备需与基站进行通信时,发送器24可发送下行通信数据至用户设备。
接收器25可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信号,特别的,若用户设备需与基站进行通信时,接收器25可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通信数据。
处理器26为基站的控制以及处理中心,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7中的软件程序,并调用及处理存储在存储器27中的数据,从而控制基站进行收发信号,以及实现基站的其他功能。
存储器27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以使得处理器26可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7中的软件程序,从而实现基站的收发信号以及其他功能。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26可用于通过所述发送器24和所述接收器25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所述处理器26可用于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维持数据传输;所述发送器24还可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26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存储器27可用于存储第一安全密钥的软件代码、第二安全密钥的软件代码、需传输的数据的软件代码,以及控制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基站进行交互的软件程序,以使得所述处理器26可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27中存储的所述软件程序及调用相应的软件代码完成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交互过程。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安全同步指示,所述安全同步指示包括用于承载数据包的承载的SN。其中,所述发送器24和所述接收器25,具体用于从收发所述数据包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24,用于发送RRC重建立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所述安全同步指示。
可选的,所述安全同步指示还包括承载的HFN,用于标识承载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承载。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PDCP的PDU。其中,所述发送器24和所述接收器25,具体用于从收发所述PDU开始,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6,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时,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基站为宏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基站。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该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该基站断开与用户设备的连接,其中,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维持数据传输,以及该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该基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该方案,在用户设备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断开连接,则用户设备可继续维持与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并且当用户设备获取到指示信息后,用户设备可根据指示信息,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第一基站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通信方法),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发送器13、接收器14、处理器15及存储器16,其中,
发送器13可用于向基站等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特别的,若用户设备需与基站进行通信时,发送器13可发送上行通信数据至基站。
接收器14可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等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特别的,若用户设备需与基站进行通信时,接收器14可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通信数据。
处理器15为用户设备的控制以及处理中心,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软件程序,并调用及处理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数据,从而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收发信号,以及实现用户设备的其他功能。
存储器16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以使得处理器15可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软件程序,从而实现用户设备的收发信号以及其他功能。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5可用于通过所述发送器13和所述接收器14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所述发送器13可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所述存储器16可用于存储所述RLC状态报告的软件代码、通讯数据的软件代码以及控制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进行交互的软件程序,以使得所述处理器15可根据所述软件程序,调用所述软件代码完成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交互过程。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5,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器13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时,启动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以及若所述发送器13发送完所述RLC状态报告或所述用户设备的定时器超时,则释放所述第一基站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13,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接收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RLC状态报告。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该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发送RLC状态报告,用于第二基站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通过该方案,当需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可发送RLC状态报告至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再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于目标基站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2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第一基站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通信方法),该基站可以包括发送器33、接收器34、处理器35及存储器36,其中,
发送器33可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特别的,若用户设备需与基站进行通信时,发送器33可发送下行通信数据至用户设备。
接收器34可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信号,特别的,若用户设备需与基站进行通信时,接收器34可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通信数据。
处理器35为基站的控制以及处理中心,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6中的软件程序,并调用及处理存储在存储器36中的数据,从而控制基站进行收发信号,以及实现基站的其他功能。
存储器36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以使得处理器35可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6中的软件程序,从而实现基站的收发信号以及其他功能。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35可用于通过所述发送器33和所述接收器34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保持通讯,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基站为载波聚合;所述接收器34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RLC状态报告,所述RLC状态报告为当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发送器33可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34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向所述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所述存储器36可用于存储所述RLC状态报告的软件代码、通讯数据的软件代码以及控制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基站进行交互的软件程序,以使得所述处理器35可根据所述软件程序,调用所述软件代码完成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交互过程。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34,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LC状态上报指示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或者,当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切换命令且接收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保持连接的指示时,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RLC状态报告。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33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PDCP SN。其中,所述发送器3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34接收的所述RLC状态报告经由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PDCP SN。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与用户设备及第一基站保持通讯,第一基站与该基站为载波聚合,并且该基站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RLC状态报告,RLC状态报告为当确定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发送的,以及该基站根据接收的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目标基站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通过该方案,当需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用户设备可发送RLC状态报告至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再根据RLC状态报告,经由第一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指示信息,以便于目标基站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向用户设备的重传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如图2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及用户设备。
如图2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系统,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用户设备及目标基站。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当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基于所述第二基站的信道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
获取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获取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CP控制PDU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SN或者计数COUNT值,所述PDCP SN或者COUNT值指示开始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PDCP业务数据单元S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指示信息,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切换时,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所述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基于所述第二基站的信道维持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CP控制PDU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SN或者计数COUNT值,所述PDCP SN或者COUNT值指示开始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PDCP业务数据单元SDU;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PDCP SDU开始,所述第一基站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切换时,所述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
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模块,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用于当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连接时,基于所述第二基站的信道维持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传输的模块;
用于获取指示信息的模块,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用于获取指示信息的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CP控制PDU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SN或者计数COUNT值,所述PDCP SN或者COUNT值指示开始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PDCP业务数据单元SDU。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获取指示信息的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切换时,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第一基站经由第一安全密钥与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模块,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载波聚合;
用于所述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的模块,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基于所述第二基站的信道维持数据传输;
用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的模块,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经由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用于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的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CP控制PDU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SN或者计数COUNT值,所述PDCP SN或者COUNT值指示开始使用第二安全密钥的PDCP业务数据单元SDU;
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PDCP SDU开始,所述第一基站经由所述第二安全密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的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基站发生切换时,所述第一基站断开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连接。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11.一种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288761.6A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327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8761.6A CN109327833B (zh)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80002553.4A CN104429109B (zh)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1811288761.6A CN109327833B (zh)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13/079182 WO2015003353A1 (zh)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553.4A Division CN104429109B (zh)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7833A CN109327833A (zh) 2019-02-12
CN109327833B true CN109327833B (zh) 2021-01-29

Family

ID=522793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553.4A Active CN104429109B (zh)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1811288761.6A Active CN109327833B (zh)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553.4A Active CN104429109B (zh) 2013-07-11 2013-07-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4429109B (zh)
WO (1) WO20150033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6194A (zh) * 2019-09-26 2021-03-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切换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3286331B (zh) * 2020-02-19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建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27311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079541A (zh) * 2020-08-10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序列号的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584A (zh) * 2009-04-22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内切换失败时重新生成密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15537A (zh) * 2010-04-09 201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和家庭网关
CN102802220A (zh) * 2011-05-25 2012-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1442A2 (ko) * 2009-03-06 2010-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중계국을 지원하는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그룹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88675A (zh) * 2009-05-14 201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跨基站切换方法及系统
US9585164B2 (en) * 2009-09-25 2017-02-28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CN102281633B (zh) * 2010-06-10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655641B (zh) * 2011-03-01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隧道建立方法和基站
CN102740289B (zh) * 2012-06-15 2015-12-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密钥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584A (zh) * 2009-04-22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内切换失败时重新生成密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15537A (zh) * 2010-04-09 201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和家庭网关
CN102802220A (zh) * 2011-05-25 2012-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03353A1 (zh) 2015-01-15
CN104429109A (zh) 2015-03-18
CN109327833A (zh) 2019-02-12
CN104429109B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6334B2 (en) Data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109291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JP6046138B2 (ja) デュアルモード端末の性能情報報告方法及び装置
US10154433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0863569B2 (en)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9832699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er terminal, cellular base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
EP359539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3075602A1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6189400B2 (ja)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プロセッサ
JPWO2015125716A1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US20210385905A1 (en) Entity Establishm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399489A (zh) 小区切换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10313886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102609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12410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CN10932783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449348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046362A1 (en) Distribu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