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5342A - 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5342A
CN109325342A CN201811052024.6A CN201811052024A CN109325342A CN 109325342 A CN109325342 A CN 109325342A CN 201811052024 A CN201811052024 A CN 201811052024A CN 109325342 A CN109325342 A CN 109325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dentity information
subscriber identity
party applic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20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5342B (zh
Inventor
王俊涛
郑如刚
徐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20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5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5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5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5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5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06F21/46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by designing passwords or checking the strength of passw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应用于智慧城市,提供了一种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根据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信息调用请求携带的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携带有第一密钥的授权请求,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检测到授权允许指令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至第三方应用。通过采用分布式管理的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了用户直接登录或注册各种第三方应用,以致身份信息不易管理的问题,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从而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有效管理。

Description

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为了方便对用户的管理,大部分的第三方应用都针对不同用户设立有对应的账户,用户可以通过账号与密码进行注册或登录,对于第三方应用来说,通过账号密码可以实现对大量用户的便捷管理。
但是,对于用户而言,由于第三方应用的功能以及每个用户的需求各不相同,使用到的第三方应用也相互独立,用户需要管理大量的账户、密码等信息,难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管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个人信息的有效管理难度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管理个人信息的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身份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所述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检测到授权允许指令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包括:
当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时,检测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包括与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
若检测到注册信息,提取注册信息,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若未检测到注册信息,向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当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反馈的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注册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登录信息;
当信息调用请求为登录信息调用请求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发送登录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身份信息管理请求,并根据身份信息管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生成认证请求,并发送认证请求至认证端,认证请求用于使认证端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当接收到认证端反馈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存储用户身份信息,包括:
建立应用账户信息与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的关联关系;
将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存储于预设区块链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的认证端发送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之后,还包括:
对预设区块链节点配置公钥;
对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配置与公钥对应的私钥;
通过与预设区块链节点相连接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备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的认证端发送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客户端的访问请求时,验证访问请求携带的私钥的合法性;
根据验证合格的私钥,查找配置有对应公钥的区块链节点;
读取区块链节点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并推送用户身份信息至客户端;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应用账户信息更新请求,并根据更新请求修改对应应用账户信息。
一种身份信息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调用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用户身份信息查找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授权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需求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信号,且检测到授权允许信息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需求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注册信息检测单元,用于当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时,检测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存储有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提取与发送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注册信息,提取注册信息,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注册信息接收与发送单元,用于若未检测到注册信息,向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登录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反馈的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注册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登录信息;
登录信息提取与发送单元,用于当信息调用请求为登录信息调用请求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发送登录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根据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检测到授权允许指令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根据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检测到授权允许指令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上述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在用户需要使用到第三方应用时,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通过信息调用请求携带的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到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将用户使用到的各种第三方应用联系起来,避免了用户直接登录或注册各种第三方应用,以致用户身份信息不易管理的问题,并且,在接收到用户的授权信息且密钥匹配后,将第三方应用信息调用请求对应的需求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从而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时序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身份信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客户端102通过网络与身份信息管理系统104进行通信,第三方应用106通过网络分别与客户端102以及身份信息管理系统104进行通信,用户通过客户端102在需要登录或注册第三方应用106时,向第三方应用106发送登录或注册指令,第三方应用106根据登录或注册指令向身份信息管理系统104发送信息调用请求,身份信息管理系统104根据信息调用请求查找与信息调用请求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102发送授权请求,当身份信息管理系统104接收到客户端102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授权请求与授权允许指令分别携带的密钥匹配时,将信息调用请求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106。其中,客户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身份信息管理系统104可以用基于区块链为支撑架构的系统,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架构的去中心化特点,不使用数据中心或专用的服务器,实现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分布式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身份信息管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身份信息管理系统104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0: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第三方应用是指安装于客户端,通过获取用户的注册或登录信息,允许用户使用对应账户的应用。信息调用请求是指第三方应用接收到客户端的登录或注册通知时,向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发出的调用该客户端对应的登录信息或注册信息的请求。用户身份标识是指与请求登录或注册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标识。在实施例中,第三方应用接收到客户端的登录或注册通知,根据该登录或注册通知,生成对应的信息调用请求,并向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发送该信息调用请求,使得身份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信息调用请求中的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其中,可以根据与客户端建立绑定关系的IP地址来确定用户身份标识,还可以通过历史记录中该客户端的与其它第三方应用已经建立的绑定关系来确定用户身份标识,还可以通过请求输入用户的相关信息来确定用户身份标识。
S400:根据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是指用户存储于身份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信息,包括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其中,用户私有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与生物信息,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银行卡,姓名,性别,住址,户籍地址,电话,邮箱,工作信息等,生物信息包括用户的面部、指纹、虹膜等信息,应用账户信息包括第三方应用的账号、密码、昵称等信息。用户身份标识可以用于确定存储于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与该客户端关联的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对应的区块链节点,来设置用户身份标识,以使得用户身份信息的查找更为快速便捷。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与客户端有绑定或关联关系的信息均可设置为用户身份标识,若用户身份标识为用户的相关信息,例如,在安装于客户端的第三方应用的登录或注册窗口输入了用户的邮箱,则将该邮箱确定为用户身份标识,根据该用户身份标识查找身份信息管理系统中,与该邮箱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若用户身份标识为IP地址,则通过将该IP地址确定为用户身份标识,查找与该IP地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用户表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俩进行确定。若通过用户身份标识获取到多个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通过反馈多个查找结果到客户端,并接收客户端的选择结果来进行确认。在实施例中,如有多个不同用户的使用同一客户端进行登录或注册第三方应用,且设定的用户身份标识为IP地址等不能区分当前用户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查找到多个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选择,确定当前使用该客户端的用户。
S600: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授权请求是指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向客户端对应的用户获取授权允许指令的请求,以使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向第三方应用发送请求调用的信息,第一密钥是用于进行密钥匹配的参数之一,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参数,授权请求是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携带第一密钥,进行加密处理。在实施例中,第一密钥可以是公开密钥。
S800: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检测到授权允许指令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授权允许指令是指用户所在的客户端接收到身份信息管理系统的授权请求后,确认需要将需求信息发送第三方应用实现登录或注册后,发出的对应指令。需求信息是指第三方应用发送的信息调用请求对应需要的信息,包括第三方应用的登录或注册需要使用到的相关信息,例如账号与密码等。授权允许指令携带有第二密钥,在实施例中,第二密钥可以是使用密钥,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用户发送的授权允许指令所携带的第二密钥各不相同,通过第二密钥对第一密钥进行解密,使得可以从用户身份信息提取出第三方应用登录或注册时,请求调用的需求信息,并将提取的需求信息发送至至第三方应用,进行第三方应用的登录或注册。
上述身份信息管理方法,通过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在用户需要使用到第三方应用时,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通过信息调用请求携带的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到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将用户使用到的各种第三方应用联系起来,避免了用户直接登录或注册各种第三方应用,以致用户身份信息不易管理的问题,并且,在接收到用户的授权信息且密钥匹配后,将第三方应用信息调用请求对应的需求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从而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有效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包括:
S810:当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时,检测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包括与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
S830:若检测到注册信息,提取注册信息,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S850:若未检测到注册信息,向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用户在使用身份信息管理系统时,会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储于身份管理系统的区块链节点中,以便在第三方应用使用到用户身份信息是,可以直接调用,当用户需要注册第三方应用时,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在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第三方应用的注册需求,提前将用户身份信息中与该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存储于区块链节点,通过检测来确定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包括提前存储的与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当检测到对应的注册信息时,将提取的注册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如果没有检测到与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向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将注册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在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第三方应用向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发送的注册信息调用请求中携带的注册需求,确定需要用户提供哪些信息来完成注册,可以通过提供注册信息输入窗口,在检测到输入注册信息合法时,将注册信息进行存储并发送至第三方应用。
S870:当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反馈的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注册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登录信息。
S890:当信息调用请求为登录信息调用请求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发送登录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第三方应用的第一次登录之前一般需要先进行注册,并将注册信息中的账号与密码作为后续的登录信息,当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将注册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后,第三方应用对注册信息进行检验,例如,用户名是否合法、登录密码是否符合要求等,当检测通过后,第三方应用向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端反馈注册成功消息,身份信息管理系统接收到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注册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登录信息以便后续用户在第三方应用的登录过程的调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S110: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身份信息管理请求,并根据身份信息管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生成认证请求,并发送认证请求至认证端,认证请求用于使认证端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S120:当接收到认证端反馈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
用户在使用身份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之前,需要将身份信息存储于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部分第三方应用例如涉及购物、出行、支付行为的应用,在使用时需要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银行账户等信息,为确保用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在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前,需要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客户端输入用户身份信息,并封装成用户身份管理请求,发送至身份信息管理系统,身份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身份信息管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将需要认证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以及银行账户等打包生成认证请求发送至认证端。认证端可以是通过公安系统或银行系统授权的第三方认证中心,第三方认证中心可以接收的认证请求的信息进行核实认证,以保证用户给身份认证管理系统提供的身份信息是真实有效的,第三方应用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性,防止用户信息的造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如图6所示,存储用户身份信息,包括:
S122:建立应用账户信息与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的关联关系。
S124:将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存储于预设区块链节点。
不同的第三方应用对应有不同的应用账户信息,通过建立应用账户信息与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的关联关系,可以在接收第三方应用发送的信息调用请求时,快速准确找到对应的需求信息,即对应的应用账户信息。身份认证管理系统以区块链为支撑架构,区块链包含有多个节点,客户端可以与区块链中预设区块链节点建立连接,客户端通过发送携带有用户身份信息的身份信息管理请求至建立连接的该节点,区块链中的该节点对注册成功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存储与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的认证端发送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之后,还包括:
S130:对预设区块链节点配置公钥。
S140:对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配置与公钥对应的私钥。
S150:通过与预设区块链节点相连接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备份。
客户端与身份认证管理系统通过私有链连接,实现用户对用户身份进行维护和管理,其中,身份认证管理系统配置有公钥,客户端配置有对应私钥,当用户获取存储的个人信息时,需要通过私钥与公钥匹配验证通过方可获取,通过密钥形式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保护,避免了个人信息的泄漏,只有用户本人才能通过密钥解密,查看到自己的身份信息。当需要查看其它人的信息时,需要使用对应密钥以及得到被查看用户的授权方能得到信息。区块链架构有多个节点,多个节点互为冗余,可以用于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备份,避免个人信息的丢失。此外,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架构的去中心化特点,不使用数据中心或专用的服务器,实现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分布式管理,提高了用户信息的可靠性,减小了数据管理难度,可以存储大量不同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数据,还可以在互联网的任何地方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验证,无需管理员服务器,区块链架构还利用比特币多重签名地址的优势,对认证成功的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多重签名保护,以免入侵者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盗取和篡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的认证端发送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之后,还包括:
S160:当接收客户端的访问请求时,验证访问请求携带的私钥的合法性。
S170:根据验证合格的私钥,查找配置有对应公钥的区块链节点。
S180:读取区块链节点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并推送用户身份信息至客户端。
S190: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应用账户信息更新请求,并根据更新请求修改对应应用账户信息。
用户通过客户端向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发送访问请求,可以查看存储于身份认证管理系统的用户身份信息(包括如身份证等用户私有信息,以及用户昵称等应用账户信息),还可以对存储的应用账户信息进行设置,例如,设置在不同的第三方应用上显示的昵称,对否允许在第三方应用上公布自己的非关键信息的权限,以及允许公布的信息包括哪些等,还可以对存储的应用账户信息进行修改和编辑。当接收客户端的访问请求时,验证访问请求携带的私钥的合法性,如私钥的格式与字长,根据与私钥配对的公钥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可以读取到用户需要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可以对推送到客户端的用户应用账户信息进行更新。在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增加或删除用户私有信息。
在一个应用实例中,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时序流程图,如图8所示,通过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管理,通过认证端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第三方应用通过身份信息管理系统获取到用户的登录或注册需求信息,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有效管理。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一种身份信息管理装置,如图9所示,装置包括:
信息调用请求接收模块200,用于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用户身份信息查找模块400,用于根据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授权请求发送模块600,用于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需求信息发送模块800,用于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信号,且检测到授权允许信息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上述身份信息管理装置,通过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在用户需要使用到第三方应用时,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通过信息调用请求携带的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到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将用户使用到的各种第三方应用联系起来,避免了用户直接登录或注册各种第三方应用,以致用户身份信息不易管理的问题,并且,在接收到用户的授权信息且密钥匹配后,将第三方应用信息调用请求对应的需求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从而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有效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需求信息发送模块800包括:
注册信息检测单元,用于当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时,检测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存储有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提取与发送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注册信息,提取注册信息,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注册信息接收与发送单元,用于若未检测到注册信息,向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登录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反馈的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注册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登录信息;
登录信息提取与发送单元,用于当信息调用请求为登录信息调用请求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发送登录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身份信息认证模块,身份信息认证模块包括:
认证请求生成与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身份信息管理请求,并根据身份信息管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生成认证请求,并发送认证请求至认证端,认证请求用于使认证端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认证端反馈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单元,还用于建立应用账户信息与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的关联关系,将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存储于预设区块链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密钥配置模块,用于对预设区块链节点配置公钥,对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配置与公钥对应的私钥。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信息备份模块,用于通过与预设区块链节点相连接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备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用户身份信息访问与更新模块,用于当接收客户端的访问请求时,验证访问请求携带的私钥的合法性,根据验证合格的私钥,查找配置有对应公钥的区块链节点,读取区块链节点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并推送用户身份信息至客户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应用账户信息更新请求,并根据更新请求修改对应应用账户信息。
关于身份信息管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身份信息管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身份信息管理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身份信息管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根据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检测到授权允许指令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时,检测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包括与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
若检测到注册信息,提取注册信息,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若未检测到注册信息,向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当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反馈的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注册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登录信息;
当信息调用请求为登录信息调用请求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发送登录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身份信息管理请求,并根据身份信息管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生成认证请求,并发送认证请求至认证端,认证请求用于使认证端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当接收到认证端反馈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建立应用账户信息与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的关联关系;
将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存储于预设区块链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预设区块链节点配置公钥;
对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配置与公钥对应的私钥;
通过与预设区块链节点相连接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备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接收客户端的访问请求时,验证访问请求携带的私钥的合法性;
根据验证合格的私钥,查找配置有对应公钥的区块链节点;
读取区块链节点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并推送用户身份信息至客户端;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应用账户信息更新请求,并根据更新请求修改对应应用账户信息。
上述用于实现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在用户需要使用到第三方应用时,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通过信息调用请求携带的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到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将用户使用到的各种第三方应用联系起来,避免了用户直接登录或注册各种第三方应用,以致用户身份信息不易管理的问题,并且,在接收到用户的授权信息且密钥匹配后,将第三方应用信息调用请求对应的需求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从而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有效管理。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根据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向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检测到授权允许指令携带的第二密钥与第一密钥匹配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需求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时,检测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包括与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
若检测到注册信息,提取注册信息,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若未检测到注册信息,向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发送注册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当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反馈的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注册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登录信息;
当信息调用请求为登录信息调用请求时,从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第三方应用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发送登录信息至第三方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身份信息管理请求,并根据身份信息管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生成认证请求,并发送认证请求至认证端,认证请求用于使认证端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当接收到认证端反馈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用户身份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建立应用账户信息与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的关联关系;
将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存储于预设区块链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预设区块链节点配置公钥;
对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配置与公钥对应的私钥;
通过与预设区块链节点相连接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备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接收客户端的访问请求时,验证访问请求携带的私钥的合法性;
根据验证合格的私钥,查找配置有对应公钥的区块链节点;
读取区块链节点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并推送用户身份信息至客户端;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应用账户信息更新请求,并根据更新请求修改对应应用账户信息。
上述用于实现身份信息管理方法的存储介质,通过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在用户需要使用到第三方应用时,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通过信息调用请求携带的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到与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将用户使用到的各种第三方应用联系起来,避免了用户直接登录或注册各种第三方应用,以致用户身份信息不易管理的问题,并且,在接收到用户的授权信息且密钥匹配后,将第三方应用信息调用请求对应的需求信息发送至第三方应用,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从而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有效管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身份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所述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向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所述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指令,且检测到所述授权允许指令携带的第二密钥与所述第一密钥匹配时,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所述需求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所述需求信息,并发送所述需求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包括:
当所述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时,检测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
若检测到所述注册信息,提取所述注册信息,并发送所述注册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
若未检测到所述注册信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发送所述注册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
当接收到所述第三方应用反馈的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所述注册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所述登录信息;
当所述信息调用请求为登录信息调用请求时,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三方应用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发送所述登录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身份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身份信息管理请求,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管理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生成认证请求,并发送所述认证请求至认证端,所述认证请求用于使所述认证端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当接收到所述认证端反馈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所述用户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身份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私有信息和应用账户信息;所述存储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
建立所述应用账户信息与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的关联关系;
将所述用户私有信息和所述应用账户信息存储于预设区块链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份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的所述认证端发送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预设区块链节点配置公钥;
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配置与所述公钥对应的私钥;
通过与所述预设区块链节点相连接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备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身份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的所述认证端发送的身份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时,存储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所述客户端的访问请求时,验证所述访问请求携带的所述私钥的合法性;
根据验证合格的所述私钥,查找配置有对应所述公钥的区块链节点;
读取所述区块链节点中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并推送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至所述客户端;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应用账户信息更新请求,并根据所述更新请求修改对应应用账户信息。
7.一种身份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调用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应用的信息调用请求,所述信息调用请求携带有用户身份标识;
用户身份信息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标识,查找存储的与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授权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所述授权请求携带有第一密钥;
需求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反馈的授权允许信号,且检测到所述授权允许信息携带的第二密钥与所述第一密钥匹配时,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需求信息,并发送所述需求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身份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注册信息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信息调用请求为注册信息调用请求时,检测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第三方应用对应的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提取与发送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注册信息,提取所述注册信息,并发送所述注册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
注册信息接收与发送单元,用于若未检测到注册信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注册信息获取请求,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反馈的注册信息时,发送所述注册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
登录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三方应用反馈的注册成功消息时,从所述注册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三方应用需要的登录信息,并存储所述登录信息;
登录信息提取与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信息调用请求为登录信息调用请求时,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三方应用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发送所述登录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应用。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052024.6A 2018-09-10 2018-09-10 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325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2024.6A CN109325342B (zh) 2018-09-10 2018-09-10 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2024.6A CN109325342B (zh) 2018-09-10 2018-09-10 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5342A true CN109325342A (zh) 2019-02-12
CN109325342B CN109325342B (zh) 2024-03-05

Family

ID=6526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2024.6A Active CN109325342B (zh) 2018-09-10 2018-09-10 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5342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598A (zh) * 2019-03-04 2019-07-05 成都小步创想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信息的便捷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59503A (zh) * 2019-04-24 2019-07-26 成都派沃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追溯的社交信息防泄露方法
CN110602074A (zh) * 2019-08-15 2019-12-20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一种基于主从关联的业务身份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97924A (zh) * 2019-09-29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标识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8063A (zh) * 2019-09-29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身份查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11656A (zh) * 2019-08-15 2019-12-24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一种基于主身份多重映射的身份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00900A (zh) * 2020-05-26 2020-08-28 牛津(海南)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单点登录方法、服务端及系统
CN111625809A (zh) * 2020-05-31 2020-09-04 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 数据授权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752724A (zh) * 2020-06-24 2020-10-0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信息修改系统及方法
CN111914231A (zh) * 2020-07-23 2020-11-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5968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应用实例的登录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4244546A (zh) * 2020-09-09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提供方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CN109658081B (zh) * 2018-12-18 2023-03-07 广东中安金狮科创有限公司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01360A (zh) * 2022-11-07 2023-03-14 江苏源直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信息包及实名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2539A (zh) * 2014-09-01 2017-10-27 刘文印 一种电子身份注册及认证登录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7547514A (zh) * 2017-07-17 2018-01-05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23873A (zh) * 2017-11-08 2018-05-11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259438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47428A (zh) * 2017-12-29 2018-07-31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的注册系统、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2539A (zh) * 2014-09-01 2017-10-27 刘文印 一种电子身份注册及认证登录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59438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47514A (zh) * 2017-07-17 2018-01-05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23873A (zh) * 2017-11-08 2018-05-11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47428A (zh) * 2017-12-29 2018-07-31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的注册系统、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8081B (zh) * 2018-12-18 2023-03-07 广东中安金狮科创有限公司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81598A (zh) * 2019-03-04 2019-07-05 成都小步创想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信息的便捷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59503A (zh) * 2019-04-24 2019-07-26 成都派沃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追溯的社交信息防泄露方法
CN110059503B (zh) * 2019-04-24 2023-03-24 成都派沃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追溯的社交信息防泄露方法
CN110611656A (zh) * 2019-08-15 2019-12-24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一种基于主身份多重映射的身份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2074B (zh) * 2019-08-15 2021-10-22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一种基于主从关联的业务身份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2074A (zh) * 2019-08-15 2019-12-20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一种基于主从关联的业务身份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97924A (zh) * 2019-09-29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标识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8063B (zh) * 2019-09-29 2023-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身份查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98063A (zh) * 2019-09-29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身份查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97924B (zh) * 2019-09-29 2021-08-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标识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5968B (zh) * 2020-04-30 2023-02-03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应用实例的登录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3595968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应用实例的登录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1600900A (zh) * 2020-05-26 2020-08-28 牛津(海南)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单点登录方法、服务端及系统
CN111625809A (zh) * 2020-05-31 2020-09-04 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 数据授权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625809B (zh) * 2020-05-31 2024-03-26 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 数据授权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752724B (zh) * 2020-06-24 2024-05-2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信息修改系统及方法
CN111752724A (zh) * 2020-06-24 2020-10-0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信息修改系统及方法
CN111914231A (zh) * 2020-07-23 2020-11-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4546A (zh) * 2020-09-09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提供方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CN115801360A (zh) * 2022-11-07 2023-03-14 江苏源直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名信息包及实名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5342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5342A (zh) 身份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493744B1 (ko) 생체 특징에 기초한 보안 검증 방법, 클라이언트 단말, 및 서버
US11824991B2 (en) Securing transactions with a blockchain network
US20180144114A1 (en) Securing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Against Cyberattacks
CN108989346B (zh) 基于账号隐匿的第三方有效身份托管敏捷认证访问方法
US875180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users using two or more factors
US1055282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1051908B (zh) 动态密码认证系统及方法
US1081058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users in connection with mobile operations
CN106575281B (zh) 用于实施托管的验证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US20020062452A1 (en) Countering credentials copying
JP2009510644A (ja) 安全な認証のための方法及び構成
EP3206329B1 (en) Security check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erver
CN101517562A (zh) 通过多个模式对一次性密码的用户进行注册和验证的方法以及记录有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JP7309261B2 (ja) 生体決済機器の認証方法、生体決済機器の認証装置、コンピュータ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M595792U (zh) 跨平台授權存取資源的授權存取系統
WO2021249527A1 (zh) 实现MOTOpay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33370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CN113826095A (zh) 单击登录过程
WO2022042745A1 (zh) 一种密钥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006844A1 (en) Dynamic value appended to cookie data for fraud detection and step-up authentication
Wong et al. An enhanced user authentication solution for mobile payment systems using wearables
US20160342996A1 (en)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06533685B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Pavlovski et al. Unified framework for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