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4890B - 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4890B
CN109314890B CN201680086873.6A CN201680086873A CN109314890B CN 109314890 B CN109314890 B CN 109314890B CN 201680086873 A CN201680086873 A CN 201680086873A CN 109314890 B CN109314890 B CN 109314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obile set
base station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8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4890A (zh
Inventor
李�赫
陈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4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4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8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装置,通过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目标基站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则确定需要指示源基站保持第一连接,因此,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从而,保持第一连接,降低在切换过程中对数据传输的连续性的影响。

Description

切换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Long Term Evolution 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 Aggregation,简称:LWA)是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ccess Network,简称:WLAN)技术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网络的一种技术。
现有的LWA技术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用户设备)接入流程如下:基站将无线局域网络终结点(WLAN Termination,简称:WT)计数器值置为0,采用用户设备和基站共享的KeNB以及WT计数器值值,生成密钥S-Kwt;eNB向WT发送WT添加请求消息,WT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述S-Kwt、移动集合(mobilit set)和用户设备的媒质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地址;WT将S-Kwt分发给移动集合下的所有接入点接入点,接入点接入点即可获知即将接入的用户设备所使用的密钥;WT向基站发送WT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消息中携带生成S-Kwt所需的WT计数器值值,以及上述移动集合;用户设备根据WT计数器值值和与基站共享的KeNB的S-Kwt,生成密钥S-Kwt;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用户设备开始关联上述移动集合中的接入点接入点,接入无线网络,用户设备接入无线网络之后,接入点接入点向WT发送通知消息通知用户设备接入成功,WT向用户设备发送WT关联确认消息,完成LWA链路的建立。
然而,当用户设备需要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时,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用户设备需要先中断与原基站之间的LWA链路,再建立与新的基站之间的LWA链路,在切换过程中,因LWA链路的中断,会影响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装置,以降低在切换过程中对数据传输的连续性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通过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目标基站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则确定需要指示源基站保持第一连接,因此,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确认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保持第一连接的第二指示信息。从而,使得在切换过程中,保持第一连接,降低在切换过程中对数据传输的连续性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设备的标识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连接为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第三移动集合为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确定的,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第一密钥,包括:
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和WT计数器值生成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包括:
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前,还包括:
向WT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T是否保持第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向WT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
接收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
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消息中携带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第一密钥的参数;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向WT发送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接收WT发送的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消息中携带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第一密钥的参数;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之前,还包括:
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之前,还包括:
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切换确定消息;
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之后,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第一密钥包括:
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用户设备的当前连接的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移动集合包含第四接入点的标识;或者,
第三移动集合不包含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第三移动集合;
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包括:
从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第一密钥,包括:
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生成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第一密钥,包括:
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初始密钥;
根据初始密钥和私有信息,生成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第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设备的标识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连接为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向目标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第三移动集合;
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生成第三移动集合。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T是否保持第一连接;
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第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第二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第一连接,包括:
若第二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第一连接,其中,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保持第一连接之后,还包括: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确定第三移动集合是否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
若第三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不同,则向第三移动集合中的所有第三接入点发送第一密钥;
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
发送器,用于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第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设备的标识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连接为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还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第三移动集合为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确定的,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和WT计数器值生成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器还用于向WT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T是否保持第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器还用于向WT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
接收器还用于接收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
发送器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消息中携带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第一密钥的参数;
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器还用于向WT发送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接收器还用于接收WT发送的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发送器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消息中携带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第一密钥的参数;
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器还用于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器还用于接收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器还用于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器还用于接收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切换确定消息;
发送器还用于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器还用于接收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用户设备的当前连接的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移动集合包含第四接入点的标识;或者,
第三移动集合不包含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第三移动集合;
处理器具体用于从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生成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初始密钥;根据初始密钥和私有信息,生成第一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装置,包括:发送器,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
接收器,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第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设备的标识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连接为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器还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第三移动集合;
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生成第三移动集合。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T是否保持第一连接;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第一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第二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具体用于若第二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第一连接,其中,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三移动集合是否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
还包括:
发送器,用于若第三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不同,则向第三移动集合中的所有第三接入点发送第一密钥;
发送器还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场景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十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十一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十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发明切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切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切换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下述各实施例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以及未来的电信系统与WALN聚合的场景。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场景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中包含源基站、目标基站、WT、接入点以及用户设备;其中,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在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应不同的基站,例如,在LTE系统中对应eNB;在该场景中,用户设备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用户设备与源基站通过接入点(在图1中为接入点2)、WT进行信息交互,用户设备与目标基站通过接入点(在图1中为接入点2)、WT进行信息交互。
本发明下述各实施例中,将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点和WT与源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连接称为第一连接。
本发明在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的第一指示消息,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由于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的第一指示消息,从而,使得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保持第一连接,降低在切换过程中对数据传输的连续性的影响。
本发明下述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用户设备的标识”可以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或者其他能够区分用户设备的标识等,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制。
所描述的“第一连接”可以为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Long Term Evolutio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ggregation,简称:LWA)连接,或者其他类似的连接,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制。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如下:
S201: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标识符可以为数字、字母或其组合等,例如:可以定义切换请求消息的某个或者某几个比特位用于设置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定义某比特位为0时,表示未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定义某比特位为1时,表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或者,通过字母表示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字母“A”,表示用户设备未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字母“B”,则表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只要能够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即可,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制。
S202: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第一连接。
目标基站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之后,解析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的第一指示信息,目标基站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确定需要指示源基站保持第一连接,因此,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确认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保持第一连接的第二指示信息。
源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第一连接。源基站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保持第一连接。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第一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标识符可以为数字、字母或其组合等,例如:可以定义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某个或者某几个比特位用于设置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定义某比特位为0时,表示保持第一连接,定义某比特位为1时,表示释放第一连接。或者,通过字母表示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字母“A”,表示保持第一连接,字母“B”,则表示释放第一连接;只要能够指示保持第一连接即可,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通过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目标基站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则确定需要指示源基站保持第一连接,因此,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切换确认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保持第一连接的第二指示信息。从而,使得在切换过程中,保持第一连接,降低在切换过程中对数据传输的连续性的影响。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一的基础上,在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前,进一步地,还包括:目标基站获取第一密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如下:
S301: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本步骤的详细描述,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S201,此处不再赘述。
S302:目标基站获取第一密钥。
其中,第一密钥可以为S-Kwt,第一密钥为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和WT计数器值生成的。
获取第一密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目标基站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和WT计数器值生成第一密钥。
其中,第二密钥可以为K-eNB。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密钥。
即源基站生成第一密钥,发送给目标基站,从而,目标基站可以从源基站直接获取到第一密钥,而无需目标基站生成。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生成第一密钥。
为了提高第一密钥的安全性,目标基站在生成第一密钥时,通过第二密钥、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共同生成,并将私有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从而,实现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第一密钥隔离,降低源基站被攻击的情况下,目标基站也被攻击的可能性。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初始密钥;根据初始密钥和私有信息,生成第一密钥。
即:源基站根据第二密钥、WT计数器值生成初始密钥,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根据初始密钥和私有信息,进一步地,生成第一密钥,从而,提高第一密钥的安全性,实现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第一密钥隔离,降低源基站被攻击的情况下,目标基站也被攻击的可能性。
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私有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随机数实现。
S303: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本步骤的详细描述,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S202,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S302与S303对应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发生变化,在实施例二中,S302对应的步骤在S303对应的步骤之前执行,在实施例三中,S302对应的步骤在S303对应的步骤之后执行,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401: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本步骤的详细描述,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S201,此处不再赘述。
S402: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本步骤的详细描述,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S202,此处不再赘述。
S403:目标基站获取第一密钥。
本步骤的详细描述参见图3所实施例实施例的S302,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实施例五
实施例四是在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是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进一步地,还包括:
S504:目标基站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其中,第三移动集合为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确定的,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其中,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目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测量报告的一种可能的获取方式为:源基站可以通过将测量报告携带在切换请求中发送给目标基站,从而,目标基站可以从切换请求中获取到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的另一种可能的获取方式为:目标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源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生成第三移动集合,将第三移动集合携带在切换请求中,目标基站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实施例六、实施例七
实施例五是在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8是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前,进一步地,还包括:
S704:目标基站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其中,第三移动集合为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确定的,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其中,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目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测量报告的一种可能的获取方式为:源基站可以通过将测量报告携带在切换请求中发送给目标基站,从而,目标基站可以从切换请求中获取到测量报告。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源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生成第三移动集合,将第三移动集合携带在切换请求中,目标基站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是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前,进一步地,还包括S905-S907,以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例,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示意图:
S905:目标基站向WT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T是否保持第一连接。
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其中,第二移动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标识符可以为数字、字母或其组合等,例如:可以定义第一请求消息的某个或者某几个比特位用于设置第三指示信息,例如,定义某比特位为0时,表示保持第一连接,定义某比特位为1时,表示释放第一连接。或者,通过字母表示第三指示信息,例如:字母“A”,表示保持第一连接,字母“B”,则表示释放第一连接;只要能够指示保持第一连接即可,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制。
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可以为第一WT添加请求消息。
S906:WT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第一连接。
WT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获取第三指示消息,当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则判断第二移动集合是否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若第二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第一连接。
当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则确定保持第一连接。
S907:WT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请求确认消息。
可选地,第一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包含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T保持第一连接。
其中,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是WT保持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标识符可以为数字、字母或其组合等,例如:可以定义第一请求确认消息的某个或者某几个比特位用于设置第四指示信息,例如,定义某比特位为0时,表示WT保持第一连接,定义某比特位为1时,表示WT释放第一连接。或者,通过字母表示第四指示信息,例如:字母“A”,表示WT保持第一连接,字母“B”,则表示WT释放第一连接;只要能够指示WT保持第一连接即可,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制。
可选地,在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进一步,还可以包括:
S908:目标基站向WT发送第三请求消息。
其中,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其中,当第一请求消息可以为第一WT添加请求消息,相应地,第三请求消息可以为第一LWA修改请求消息。
S909:WT确定第三移动集合是否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
S910:若WT确定第三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不同,则向第三移动集合中的所有第三接入点发送第一密钥。
S911:WT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目标基站接收WT发送的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当第三请求消息为LWA修改请求消息。相应地,第三请求确认消息可以为LWA修改请求确认消息。
S912:目标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消息中携带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第一密钥的参数。
其中,生成第一密钥的参数包括WT计数器值;或者,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
S913:目标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实施例九
实施例九是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的基础上,在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进一步地,还包括S1005-S1010,以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例,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示意图:
S1005:目标基站向WT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其中,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
第二请求消息可以为第二WT添加请求消息。
S1006:WT确定第三移动集合是否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
S1007:若WT确定第三移动集合与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不同,则向第三移动集合中的所有第三接入点发送第一密钥。
S1008:WT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二请求确认消息。
目标基站接收所述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
当第二请求消息为第二WT添加请求消息,相应地,第二请求确认消息为第二WT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S1009:目标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第一密钥的参数。
其中,生成第一密钥的参数包括WT计数器值;或者,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
S1010:目标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实施例十、实施例十一
实施例十是在上述实施例八或实施例九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之前,进一步地,还包括:
S1114:目标基站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目标基站向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S1115:目标基站接收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十流程示意图,S1114和S1115在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集合之前执行。
其中,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十一流程示意图,S1114在获取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之前执行,S1115在接收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之后,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之前执行。
实施例十二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切换请求中还包含用户设备当前连接的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确定的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第四接入点的标识,或者第三移动集合中不包含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实施例十三
图13为本发明切换方法实施例十三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如下:
S1301:源基站生成初始密钥。
S1302: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用户设备的标识、第一移动集合、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用户设备当前连接的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S1303:目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生成第三移动集合,并根据初始密钥结合私有信息,生成第一密钥。
S1304:目标基站向WT发送第四请求消息。
第四请求消息中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第一移动集合、第三移动集合、第一密钥以及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WT接收到第四请求消息之后,发现第一移动集合,则确定保持第一连接,发送第三移动集合,则确定执行S1305。
S1305:WT向第三移动集合中的所有接入点发送第一密钥。
S1306:WT向目标基站发送第四请求确认消息。
S1307: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步骤是与本发明改进点有关的步骤,对于切换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本发明为了描述方便未示出。
图14为发明切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部署在目标基站中,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接收器1401、发送器1402,其中,
接收器1401用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
发送器1402用于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移动集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为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还包括处理器1403,其中,处理器1403用于获取第一密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403还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为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确定的,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4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和WT计数器值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4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向WT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WT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向所述WT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第三移动集合;
所述接收器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所述第一密钥的参数;
所述接收器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向所述WT发送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所述接收器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WT发送的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所述第一密钥的参数;
所述接收器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器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器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1401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切换确定消息;
所述发送器1402还用于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器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403具体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密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连接的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包含所述第四接入点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不包含所述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第三移动集合;
所述处理器1403具体用于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4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403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器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初始密钥;根据所述初始密钥和私有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上述装置实施例对应地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十三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目标基站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5为本发明切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部署在源基站中,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发送器1501和接收器1502,其中,发送器1501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
接收器1502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移动集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为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第三移动集合;
进一步还包括处理器1503,其中,
处理器1503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生成所述第三移动集合。
上述装置实施例对应地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十三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源基站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6为本发明切换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部署在WT中,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接收器1601、处理器1602,其中,接收器1601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WT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处理器1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所述第二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602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1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所述处理器16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三移动集合是否与所述第一移动集合相同;
进一步还包括发送器1603:
发送器1603用于若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与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不同,则向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中的所有第三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一密钥;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上述装置实施例对应地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十三所示方法实施例中WT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5)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向无线局域网络终结点WT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WT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其中,第二移动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若所述第二移动集合与所述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移动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为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聚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一密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一密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密钥,包括:
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和WT计数器值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WT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第三移动集合;
接收所述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所述第一密钥的参数;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WT发送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接收所述WT发送的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所述第一密钥的参数;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之前,还包括:
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之前,还包括:
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切换确定消息;
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所述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之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密钥包括:
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密钥。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连接的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包含所述第四接入点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不包含所述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第三移动集合;
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包括:
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密钥,包括:
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2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密钥,包括:
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初始密钥;
根据所述初始密钥和私有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25.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所述目标基站用于向无线局域网络终结点WT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WT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其中,第二移动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若所述第二移动集合与所述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26.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T是否保持第一连接;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其中,第二移动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包括:若所述第二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27.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
发送器,用于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WT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WT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其中,第二移动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若所述第二移动集合与所述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密钥。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密钥。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和WT计数器值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移动集合。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WT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第三移动集合;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WT发送的第二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所述第一密钥的参数;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WT发送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密钥和第三移动集合,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三接入点的标识;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WT发送的第三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和生成所述第一密钥的参数;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切换确定消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移动管理网元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MME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37.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密钥。
3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连接的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集合包含所述第四接入点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三移动集合不包含所述第四接入点的标识。
41.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共享的第二密钥、WT计数器值和私有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42.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器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初始密钥;根据所述初始密钥和私有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4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对应的标识符。
44.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使用第一连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移动集合,所述第一移动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点的标识;所述目标基站用于向无线局域网络终结点WT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WT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其中,第二移动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若所述第二移动集合与所述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45.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T是否保持第一连接,第三指示信息包含用户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移动集合,其中,第二移动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的标识;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是否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包括:若所述第二移动集合与第一移动集合相同,则确定保持所述第一连接。
CN201680086873.6A 2016-07-15 2016-07-15 切换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148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0233 WO2018010187A1 (zh) 2016-07-15 2016-07-15 切换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890A CN109314890A (zh) 2019-02-05
CN109314890B true CN109314890B (zh) 2020-09-11

Family

ID=60951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87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14890B (zh) 2016-07-15 2016-07-15 切换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50045A1 (zh)
EP (1) EP3468250B1 (zh)
CN (1) CN109314890B (zh)
WO (1) WO20180101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214A (zh) * 2018-09-28 2020-04-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网络实体及终端
WO2021253283A1 (en) * 2020-06-17 2021-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ce recovery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2044A (zh) * 2012-08-10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2325C (zh) * 2006-06-22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控制方法
CN101577946A (zh) * 2009-06-12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缝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2044A (zh) * 2012-08-10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aysis for handover without WT change";Samsung;《3GPP TSG-RAN WG3 #92》;20160527;第1-4页 *
"LTE mobility without WT change";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3 Meeting #92》;20160527;第1-4页 *
"WT addition during HO Preparation or after HO";Samsung;《3GPP TSG-RAN WG3 #92》;20160527;第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68250B1 (en) 2020-09-16
US20190150045A1 (en) 2019-05-16
CN109314890A (zh) 2019-02-05
WO2018010187A1 (zh) 2018-01-18
EP3468250A4 (en) 2019-05-01
EP3468250A1 (en) 2019-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00115B2 (ja) セキュリティ実現方法、関連する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9600804B (zh) 一种安全保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283668B1 (en) Providing fresh security context during intersystem mobility
KR10181796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국, 무선 단말,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매체
JP2019510432A (ja) 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側デバイス、およびユーザ端末
AU2009233486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multi-hop cryptographic separation for handovers
KR102568230B1 (ko) 보안 컨텍스트를 취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와 통신 시스템
WO2019019787A1 (zh)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09314890B (zh) 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9314899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3499834B1 (en) Key negoti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692360B2 (ja)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210377756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586743A (zh) 无线网络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789896B (zh) 切换传输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12811B (zh) 配置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2654043A (zh) 注册方法及装置
US11317334B2 (en) Inter-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048265A1 (zh) 一种应用层密钥确定的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装置
CN116266919A (zh) 一种配置动态小区集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858058A (zh) 紧急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915114A (zh) 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16567616A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271024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7812584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