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9707A - 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9707A
CN109309707A CN201810928400.7A CN201810928400A CN109309707A CN 109309707 A CN109309707 A CN 109309707A CN 201810928400 A CN201810928400 A CN 201810928400A CN 109309707 A CN109309707 A CN 109309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atenary system
block
block catenary
different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84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9707B (zh
Inventor
吴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an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ai Chain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ai Chain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ai Chain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284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9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9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9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9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9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时,对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如果为区块链信息,则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执行计数操作,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其中,预设数量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如果计数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丢弃信息;如果计数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从而实现通过统计区块链系统所接受到的信息判断区块链系统间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保证区块链系统间信息传递安全。

Description

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区块链系统被开发并得以广泛地运用(例如,比特币、以太坊、eos等)。为了实现各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区块链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则必不可少。
然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该传递的信息容易被截断或者篡改,进而导致区块链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亟需一种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来保证区块链系统与系统之间传递的信息真实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能够实现通过统计区块链系统所接受到的信息判断区块链系统间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保证区块链系统间信息传递安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时,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通道进行连接;如果为区块链信息,则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其中,所述预设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如果所述计数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丢弃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如果所述计数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判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首先,当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时,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每条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其中,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通道进行连接;接着,如果为区块链信息,则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然后,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其中,预设数量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接着,如果计数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如果计数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从而实现通过统计区块链系统所接受到的信息判断区块链系统间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保证区块链系统间信息传递安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通过在每个区块链系统内构建连接信息表以建立不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连接信息表包括接入的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接入的节点地址、与接入的节点地址相对应的本身节点地址。
可选地,每条所述信息包括区块链协议标识、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源节点地址、目标节点地址和请求。
可选地,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包括: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每条所述信息中的区块链协议标识;根据所述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
可选地,当根据所述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任意一条所述信息不是区块链信息时,直接丢弃该条信息。
可选地,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后,还根据所述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所对应的请求内容格式对所述信息中的请求进行解析,以便在判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时对解析后的请求进行广播。
可选地,封装后的信息包括计数统计标识、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源节点地址、封装节点地址和解析后的请求。
可选地,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时,还判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存在计数统计表,并在判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存在计数统计表时,根据所述封装后的信息中的计数统计标识和解析后的请求进行计数,其中,所述计数统计表包括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解析后的请求、计数数量和创建时间。
可选地,在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之前,还统计从所述计数统计表的创建时间到现在时间的时间差,并在所述时间差大于预设的延迟时间时根据所述计数统计表中的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查找初始化时的连接信息表,以获得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以便根据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所述预设数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程序,该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现有的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容易被截断或者篡改,进而导致区块链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首先,当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时,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每条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其中,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通道进行连接;接着,如果为区块链信息,则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然后,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其中,预设数量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接着,如果计数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如果计数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从而实现通过统计区块链系统所接受到的信息判断区块链系统间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保证区块链系统间信息传递安全。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当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时,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每条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其中,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通道进行连接。
也就是说,当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到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时,对该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该接收到的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
其中,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通道进行连接指的是,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至少包含两组节点相互建立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通过每个区块链系统内构件连接信息表以建立不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连接信息表包括接入的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接入的节点地址、与接入的节点地址相对应的本身节点地址。
也就是说,在初始化网络时,不同区块链系统之间根据配置文件建立系统之间节点的连接,并在每个区块链系统内构件一个连接信息表,该连接信息表包括接入的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接入的节点地址、与接入的节点地址相对应的本身节点地址;然后,当有新的非本区块链系统的节点与本区块链系统建立连接后,根据新连接的非本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接入的节点地址以及与接入的节点地址相对应的本身节点地址对上述的连接信息表进行更新。
其中,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中,该信息的设置方式有多种。
作为一种示例,设置每条信息包括区块链协议标识、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源节点地址、目标节点地址和请求;其中,区块链协议标识用于标识该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用于标识传递信息的第二区块链系统(例如,比特币、以太坊等)。
作为一种示例,判断每条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具体为: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每条信息中的区块链协议标识,并根据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每条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
其中,在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不是区块链信息时,区块链系统对该信息的处理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将该信息发送至指定的节点,由该节点对该信息进行存储。
作为一种示例,当根据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任意一条信息不是区块链信息时,直接丢弃该条信息;也就是说,如果该信息不是区块链信息,则丢弃该条信息,不对该信息进行处理。
S102,如果为区块链信息,则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
也就是说,在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到的信息位区块链信息时,则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对封装后的信息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广播。
S103,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其中,预设数量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
也就是说,对封装后的信息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广播之后,当第一区块链系统中根据共识机制产生生产节点时,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的数量,其中预设的数量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
其中,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以及源系统节点ID信息,并根据该请求以及源系统节点ID信息对信息的数量进行计数;或者,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该信息中所包含的计数统计标识,以根据计数统计标识进行信息数量的计数;或者,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解析,获取该信息中的源系统节点ID信息以及请求,并根据该源系统节点ID信息对请求进行解析,以根据解析后的请求对信息的数量进行计数统计。
S104,如果计数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
也就是说,区块链系统在对信息的数量进行计数统计之后,如果该计数数量小于预设的数量,则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不对该信息进行处理。
S105,如果计数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
也就是说,区块链系统在对信息的数量进行计数统计之后,如果该计数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则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受到的信息为真实的区块链信息。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首先,当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时,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每条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其中,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通道进行连接;接着,如果为区块链信息,则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然后,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其中,预设数量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接着,如果计数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如果计数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从而实现通过统计区块链系统所接受到的信息判断区块链系统间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保证区块链系统间信息传递安全。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
其中,每条信息包括区块链协议标识、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源节点地址、目标节点地址和请求。
S202,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每条信息中的区块链协议标识。
S203,根据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若否,则执行步骤S205。
其中,根据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根据区块链协议确定不同信息的不同标识,进而根据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或者,根据区块链协议标识确定为区块链信息的信息包含该区块链协议标识,当信息中不包含区块链协议标识时,则确定该信息不是区块链信息。
S204,根据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所对应的请求内容格式对所信息中的请求进行解析,并在解析完成之后执行步骤S206。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中,同一请求内容因自身区块链系统的规则问题其信息格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将接收到的信息中的请求根据源区块链系统的ID对应的请求格式进行解析,以获取统一格式的请求。
S205,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
S206,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
其中,封装后的信息包括计数统计标识、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源节点地址、封装节点地址和解析后的请求。
S207,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时,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存在计数统计表,并在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中存在计数统计表时,根据封装后的信息中的计数统计标识和解析后的请求进行计数。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时,判断系统中是否已经存储有计数统计表,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新建计数统计表,以对接收到的信息数量进行统计;若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封装后的信息中的计数统计标识和解析后的请求进行计数。
其中,计数统计表包括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解析后的请求、计数数量和创建时间;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指的是发送该信息的区块链系统对应的ID信息,创建时间指的是该信息首次进行计数的时间,即言,该信息对应的统计信息的创建时间。
其中,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可在区块达到预设的区块生产条件时通过共识机制产生;区块生产的条件有多种,例如,通过预设时间间隔,当上一区块的时间线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达到预设时间间隔时,则判断达到区块生产条件;或者,预设每一区块的任务存储阈值,当上一区块的时间线之后的任务数量达到任务存储阈值时,则判断达到区块生产条件;共识机制有多种,例如POW(工作量证明)机制,DPOS(股份证明授权)机制。
其中,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包括,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解析,并判断信息中是否包含有计数统计标识,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计数统计操作。
作为一种示例,当区块生产条件达到时,区块链系统通过DPOS共识机制产生生产节点,该生产节点对上一时间线之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判断信息中是否包含计数统计标识,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计数统计操作;其中,计数统计操作具体为:判断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已存储有计数统计表,若否,则新建计数统计表;若是,则根据该信息中解析后的请求判断计数统计表中是否已存储有该解析后的请求,若是,则对已存储的该解析后的请求对应的计数数量进行加1处理;若否,则在计数统计表中添加该解析后的请求,并对该新添加的解析后的请求对应的计数数量记为初始数量1,同时,记录该初始数量的生成时间,以该生成时间作为该统计信息的创建时间。
S208,统计从计数统计表的创建时间到现在时间的时间差,并在时间差大于预设的延迟时间时根据计数统计表中的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查找初始化时的连接信息表,以获得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以便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预设数量。
也就是说,首先,预设解析后的请求对应的创建时间与后续计数统计时进行计数的当前时间的最大可接受值,该最大可接受值即为预设的延迟时间;在对每一信息根据封装后的信息中的计数统计标识和解析后的请求进行计数的同时,判断进行计数的当前时间与计数统计表中该解析后请求的创建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预设时间,并对该判断进行统计,以及在统计结果中,该统计结果存在信息的计数时间与创建时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间时,根据计数统计表中的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查找初始化时的连接信息表,以获得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以便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预设数量。
其中,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预设数量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根据当前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在线连接通道数量,预设总在线连接通道数量的三分之一为预设数量;或者,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总连接通道数量的二分之一为预设数量。
S209,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若是,则执行步骤S210;若否,则执行步骤S211。
也就是说,在计数统计过程中,当存在计数时间与创建时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的延迟时间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
S210,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
S211,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
也就是说,如果计数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区块链信息,以便区块链系统对该信息进行后续的操作。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首先,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接着,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每条信息中的区块链协议标识,并根据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所对应的请求内容格式对所信息中的请求进行解析,判断结果为否时,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接着,通过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时,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存在计数统计表,并在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中存在计数统计表时,根据封装后的信息中的计数统计标识和解析后的请求进行计数;然后,统计从计数统计表的创建时间到现在时间的时间差,并在时间差大于预设的延迟时间时根据计数统计表中的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查找初始化时的连接信息表,以获得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以便根据第一区块链系统与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预设数量;接着,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丢弃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从而实现通过统计区块链系统所接受到的信息判断区块链系统间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保证区块链系统间信息传递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程序,该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第一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区块链系统传递的信息时,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通道进行连接;
如果为区块链信息,则对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封装并广播;
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并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其中,所述预设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
如果所述计数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丢弃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
如果所述计数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则判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每个区块链系统内构建连接信息表以建立不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连接信息表包括接入的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接入的节点地址、与接入的节点地址相对应的本身节点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信息包括区块链协议标识、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源节点地址、目标节点地址和请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包括:
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得每条所述信息中的区块链协议标识;
根据所述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每条所述信息是否为区块链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所述区块链协议标识判断任意一条所述信息不是区块链信息时,直接丢弃该条信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收到的每条信息进行解析后,还根据所述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所对应的请求内容格式对所述信息中的请求进行解析,以便在判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为真实时对解析后的请求进行广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封装后的信息包括计数统计标识、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源节点地址、封装节点地址和解析后的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生产节点对封装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执行计数操作时,还判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存在计数统计表,并在判断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存在计数统计表时,根据所述封装后的信息中的计数统计标识和解析后的请求进行计数,其中,所述计数统计表包括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解析后的请求、计数数量和创建时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计数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之前,还统计从所述计数统计表的创建时间到现在时间的时间差,并在所述时间差大于预设的延迟时间时根据所述计数统计表中的源区块链系统的ID信息查找初始化时的连接信息表,以获得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以便根据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数量确定所述预设数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程序,该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
CN201810928400.7A 2018-08-15 2018-08-15 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Active CN109309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8400.7A CN109309707B (zh) 2018-08-15 2018-08-15 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8400.7A CN109309707B (zh) 2018-08-15 2018-08-15 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9707A true CN109309707A (zh) 2019-02-05
CN109309707B CN109309707B (zh) 2021-06-04

Family

ID=65223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8400.7A Active CN109309707B (zh) 2018-08-15 2018-08-15 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97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9185A (zh) * 2016-01-22 2016-06-29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的数据对比及共识方法
CN107180350A (zh) * 2017-03-31 2017-09-19 唐晓领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方共享交易元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92608A (zh) * 2017-07-11 2017-11-24 北京博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字资产交易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CN108234134A (zh) * 2017-12-28 2018-06-29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同步方法及系统
DE102017000167A1 (de) * 2017-01-11 2018-07-12 Giesecke+Devrient Mobile Security Gmbh Anonymisierung einer Blockkette
WO2018143983A1 (en) * 2017-02-01 2018-08-09 Equifax, Inc. Verifying an identity based on multiple distributed data sources using a blockchain to safeguard the identit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9185A (zh) * 2016-01-22 2016-06-29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的数据对比及共识方法
DE102017000167A1 (de) * 2017-01-11 2018-07-12 Giesecke+Devrient Mobile Security Gmbh Anonymisierung einer Blockkette
WO2018143983A1 (en) * 2017-02-01 2018-08-09 Equifax, Inc. Verifying an identity based on multiple distributed data sources using a blockchain to safeguard the identity
CN107180350A (zh) * 2017-03-31 2017-09-19 唐晓领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方共享交易元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92608A (zh) * 2017-07-11 2017-11-24 北京博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数字资产交易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CN108234134A (zh) * 2017-12-28 2018-06-29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同步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9707B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20169B1 (en) Tracing network packets by a cluster of network controllers
CN108965204B (zh) 一种自动实现ioam封装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17719A (zh) 一种网络资源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70116B (zh)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9560955A (zh) 网络的部署信息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5684382A (zh) 报文的控制方法、交换机及控制器
CN105024985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61399A (zh) 一种安全服务交付方法及系统
CN109962847A (zh) 业务功能链报文的封装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53767A (zh) 一种虚拟分片网络的实现方法及一种交换机
CN105681196B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转发器及分类器
CN109617995A (zh) 对租户集群vpc内部容器的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18253B (zh) 一种动态变更的传输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47647A (zh) 群组消息分发方法及装置
JP2018537921A (ja) Skypeの異なる機能の通信フローに基づく識別方法及び装置
CN109660414A (zh) 一种基于sdn网络的端到端业务监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73763A (zh) 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426715B (zh) 一种分布式测试工具控制方法
CN113949667A (zh) 分段网络中的报文处理方法及节点设备
WO2017133020A1 (zh) 一种nfv系统中的策略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205282A (zh) SRv6 Policy的调度方法、系统、路由器和控制器
CN104219160B (zh) 生成输入参数的方法及设备
CN109309707A (zh) 不同区块链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介质
CN109076027B (zh) 网络服务请求
CN106257890A (zh) 传输堆栈名称方案和身份管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61000 B1F-065, Zone A, Huaxun Building, Software Park, Xiamen Torch Hi-tech Zone,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e'an (Xiam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1f-065, zone a, Huaxun building, software park, torch hi tech Zon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TAILIAN (XIAME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