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4078A -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4078A
CN109304078A CN201710622407.1A CN201710622407A CN109304078A CN 109304078 A CN109304078 A CN 109304078A CN 201710622407 A CN201710622407 A CN 201710622407A CN 109304078 A CN109304078 A CN 109304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absorption tower
stripper
capture system
dioxide cap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24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安
汪上晓
郑西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6224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40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4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4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62Carbo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用于捕捉含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汽提塔、第一闪蒸器以及压缩机。二氧化碳吸收塔具有吸收剂。汽提塔连通至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出口。第一闪蒸器连通至汽提塔的液体出口。压缩机连通于第一闪蒸器的气体出口与汽提塔的气体入口之间。上述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可有效地改善捕捉二氧化碳时产生的能量损失。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捕捉系统与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工业革命起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导致大气层内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的浓度急剧上升。由于二氧化碳为主要温室效应气体,所以急剧上升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造成全球暖化。过去几年,为了减少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发展出一种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包括二氧化碳吸收塔与汽提塔,可通过化学吸收的方式捕捉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已知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需通过再沸器对汽提塔进行加热。然而,通过再沸器对汽提塔进行加热的汽提处理会产生大量的能量损失(energy penalty)。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其可有效地改善捕捉二氧化碳时产生的能量损失。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用于捕捉含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汽提塔、第一闪蒸器与压缩机。二氧化碳吸收塔具有吸收剂。汽提塔连通至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出口。第一闪蒸器连通至汽提塔的液体出口。压缩机连通于第一闪蒸器的气体出口与汽提塔的气体入口之间。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含二氧化碳气体例如是废气(flue gas)。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吸收剂可包括浓度例如是3摩尔%(mole%)至10摩尔%的氨水。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汽提塔的压力可大于第一闪蒸器的压力。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汽提塔的压力可为8.7巴(bar)至10.5巴。第一闪蒸器的压力可为2.8巴至4.5巴。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数量为多个时,二氧化碳吸收塔可包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且N为大于1的整数。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可依序串接。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还可包括冷却部。冷却部连通于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中的第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出口与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入口之间。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还可包括分离器。分离器连通于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出口与汽提塔的液体入口之间,且用于将来自于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富溶剂与水蒸气混合。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还可包括冷凝部。冷凝部连通至汽提塔的气体出口。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还可包括第二闪蒸器。第二闪蒸器连通至冷凝部。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第一闪蒸器的液体出口可连通至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回流液体入口。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还可包括热交换部。热交换部经第一流路连通于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出口与汽提塔的液体入口之间,且经第二流路连通于第一闪蒸器的液体出口与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回流液体入口之间。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中,还可包括冷却部。冷却部连通于热交换部与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回流液体入口之间。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中,使用吸收剂对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而形成富溶剂(rich solvent)。使用第一闪蒸器对来自汽提塔的液体进行第一闪蒸处理,以形成蒸气及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液体。使用压缩机将蒸气传送到汽提塔中。在汽提塔中,使用蒸气对来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以形成二氧化碳汽提气体与贫溶剂(lean solvent)。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吸收剂例如是浓度为3摩尔%至10摩尔%的氨水。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汽提塔的压力可大于第一闪蒸器的压力。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汽提塔的压力可为8.7巴至10.5巴。第一闪蒸器的压力可为2.8巴至4.5巴。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数量为多个时,二氧化碳吸收塔可包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且N为大于1的整数。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可依序串接。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还可包括对来自第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富溶剂进行冷却,且将经冷却后的富溶剂回流至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中。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还可包括将富溶剂与水蒸气混合。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还可包括将二氧化碳汽提气体冷凝,而形成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还可包括使用第二闪蒸器对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进行第二闪蒸处理,而形成二氧化碳闪蒸气体。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液体可包括贫溶剂。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还可包括使富溶剂与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贫溶剂在热交换部中进行热交换处理。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所述,在上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还可包括对经热交换处理后的贫溶剂进行降温。
基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可通过压缩机将第一闪蒸器产生的蒸气提供至汽提塔中,以在汽提塔中对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因此上述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可有效地捕捉二氧化碳。另外,由于可使用第一闪蒸器取代再沸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捕捉二氧化碳时所产生的能量损失。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200:二氧化碳捕捉系统
102a、102b:二氧化碳吸收塔
104:汽提塔
106:第一闪蒸器
108:压缩机
110:吸收剂源
112:含二氧化碳气体源
114:冷却部
116、126、130、132、154:液体出口
118、144:液体入口
120、124、138、150、156:气体出口
122、140:气体入口
128:第一流路
134:第二流路
136:回流液体入口
142:分离器
146:水处理单元
148:冷凝部
152:第二闪蒸器
158:热交换部
160:冷却部
P1、P2、P3:泵
S100、S110、S120、S130、S140、S150、S160、S170、S180、S190:步骤
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1,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可用于捕捉含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包括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汽提塔104、第一闪蒸器106与压缩机108。此外,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还可包括吸收剂源110及含二氧化碳气体源112。
吸收剂源110连通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且提供吸收剂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吸收剂例如是浓度为3摩尔%至10摩尔%的氨水。
含二氧化碳气体源112连通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且提供含二氧化碳气体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含二氧化碳气体例如是废气。废气例如是含有5摩尔%至30摩尔%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具有吸收剂。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串接。在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中,可使用吸收剂对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而形成富溶剂及经二氧化碳吸收处理后的气体。在此实施方案中,经二氧化碳吸收处理所获得的富溶剂为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溶剂。富溶剂例如是含有二氧化碳以及氨水的溶液,其中二氧化碳与氨水的摩尔比例如是0.1至0.41。
在此实施方案中,以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包括两个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102b)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即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亦即,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
此外,当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数量为多个时,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可包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且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依序串接。此时,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还可包括冷却部114。冷却部114连通于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中的第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出口与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入口之间。因此,可通过冷却部114对来自第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富溶剂进行冷却,且将经冷却后的富溶剂回流至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中。在此实施方案中,以N等于2为例来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方案中,N亦可为3以上的整数。
举例来说,在此实施方案中,冷却部114连通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液体出口116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液体入口118之间。因此,在吸收剂源110提供吸收剂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之后,可通过泵P1将来自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富溶剂传送至冷却部114。冷却部114可对来自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富溶剂进行冷却,且将经冷却后的富溶剂回流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中,以继续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
此外,来自于含二氧化碳气体源112的含二氧化碳气体会先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中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再通过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气体出口120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气体入口122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中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经二氧化碳吸收处理后的气体由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气体出口124排出。
汽提塔104连通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液体出口126。举例来说,由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液体出口126流出的富溶剂可通过设置于第一流路128上的泵P2传送至汽提塔104。在汽提塔104中,可对来自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以形成二氧化碳汽提气体与贫溶剂。在此实施方案中,经汽提处理所获得的贫溶剂为低二氧化碳浓度的溶剂。
第一闪蒸器106连通至汽提塔104的液体出口130。第一闪蒸器106可对来自汽提塔104的液体进行第一闪蒸处理,以形成蒸气及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液体。汽提塔104的压力可大于第一闪蒸器106的压力。举例来说,汽提塔104的压力可为8.7巴至10.5巴,第一闪蒸器106的压力可为2.8巴至4.5巴。
在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刚开始运作时,由于汽提塔104中不具有蒸汽(亦即,尚未进行汽提处理),因此由汽提塔104提供至第一闪蒸器106的液体可为富溶剂。在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运作一段时间后,由于第一闪蒸器106开始提供蒸气至汽提塔104中,而通过蒸气对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因此由汽提塔104提供至第一闪蒸器106的液体可为贫溶剂。此外,在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运作一段时间后(亦即,第一闪蒸器106开始提供蒸气至汽提塔104之后),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液体包括贫溶剂。
此外,第一闪蒸器106的液体出口132可经第二流路134连通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回流液体入口136。详细来说,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液体可通过设置于第二流路134上的泵P3使来自于第一闪蒸器106的液体回流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中。
压缩机108连通于第一闪蒸器106的气体出口138与汽提塔104的气体入口140之间,可用以将第一闪蒸器106所产生的蒸气传送到汽提塔104中。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还可包括分离器142。分离器142可经由第一流路128连通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液体出口126与汽提塔104的液体入口144之间。在富溶剂流至汽提塔104之前,分离器142可将来自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富溶剂与水蒸气混合,以形成质量平衡后的富溶剂。水蒸气例如是来自于水处理单元146。富溶剂与水蒸气的混合比例例如是1000:1。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还可包括冷凝部148。冷凝部148连通至汽提塔104的气体出口150。冷凝部148可接收来自汽提塔104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并将二氧化碳汽提气体冷凝,而形成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通过冷凝,可移除二氧化碳汽提气体中的水分,因此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的含水量极少。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还可包括第二闪蒸器152。第二闪蒸器152连通至冷凝部148。第二闪蒸器152可接收来自冷凝部148的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并对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进行第二闪蒸处理,可进一步地去除多余的水分,而形成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闪蒸气体。第二闪蒸器152的液体出口154连通至汽提塔104,可将第二闪蒸器152所产生的水分回流至汽提塔104中。第二闪蒸器152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闪蒸气体可由第二闪蒸器152的气体出口156排出,且可对二氧化碳闪蒸气体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利用。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还可包括热交换部158。热交换部158经第一流路128连通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液体出口126与汽提塔104的液体入口144之间,且经第二流路134连通于第一闪蒸器106的液体出口132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回流液体入口136之间,其中在第一流路128中的富溶剂为冷流体,且在第二流路134中的贫溶剂为热流体。藉此,可使富溶剂与经第一闪蒸处理后所获得的贫溶剂在热交换部158中进行热交换处理。详细来说,在进行热交换处理后,可提高富溶剂的温度,且可降低贫溶剂的温度。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还可包括冷却部160。冷却部160连通于热交换部158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回流液体入口136之间。冷却部160可对经热交换处理后的贫溶剂进行降温。
基于上述实施方案可知,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可通过压缩机108将第一闪蒸器106产生的蒸气提供至汽提塔104中,以在汽提塔104中对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因此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可有效地捕捉二氧化碳。另外,由于可使用第一闪蒸器106取代再沸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捕捉二氧化碳时所产生的能量损失。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图2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200与图1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的差异如下。二氧化碳捕捉系统200所包括的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数量为一个,亦即二氧化碳捕捉系统200所包括的二氧化碳吸收塔只有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在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中,经二氧化碳吸收处理后的气体由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气体出口120排出。汽提塔104连通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液体出口116。此外,二氧化碳捕捉系统200不包括图1中的冷却部114。另外,图2与图1中的相同构件使用相同的元件符号来表示,且省略其说明。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案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采用图1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亦可采用图2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200。图1中的各构件的详细说明可参照上述实施方案的说明,于此不再重复说明。
请参照图1与图3,进行步骤S100,在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102b)中,使用吸收剂对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而形成富溶剂。举例来说,可在串接的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中,采用吸收剂对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吸收剂例如是浓度为3摩尔%至10摩尔%的氨水。
可选择性地进行步骤S110,对来自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富溶剂进行冷却,且将经冷却后的富溶剂回流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中。举例来说,可使用冷却部114对来自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的富溶剂进行冷却。
可选择性地进行步骤S120,将富溶剂与水蒸气混合。举例来说,可通过分离器142将富溶剂与水蒸气以特定的混合比例(如,1000:1)混合,以形成质量平衡后的富溶剂。水蒸气例如是源自于图1中的水处理单元146。
进行步骤S130,使用第一闪蒸器106对来自汽提塔104的液体进行第一闪蒸处理,以形成蒸气及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液体。汽提塔104的压力可大于第一闪蒸器106的压力。举例来说,汽提塔104的压力可为8.7巴至10.5巴,第一闪蒸器106的压力可为2.8巴至4.5巴。在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运作一段时间后,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液体包括贫溶剂。
进行步骤S140,使用压缩机108将蒸气传送到汽提塔104中。
进行步骤S150,在汽提塔104中,使用蒸气对来自二氧化碳吸收塔102b的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以形成二氧化碳汽提气体与贫溶剂。
可选择性地进行步骤S160,使富溶剂与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贫溶剂在热交换部158中进行热交换处理。在进行热交换处理后,可提高经热交换处理后的富溶剂的温度,且可降低经热交换处理后的贫溶剂的温度。
可选择性地进行步骤S170,对经热交换处理后的贫溶剂进行降温。举例来说,可通过冷却部160对经热交换处理后的贫溶剂进行降温。
可选择性地进行步骤S180,将二氧化碳汽提气体冷凝,而形成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举例来说,可通过冷凝部148将二氧化碳汽提气体冷凝,而形成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通过冷凝,可移除二氧化碳汽提气体中的水分,因此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的含水量极少。
可选择性地进行步骤S190,使用第二闪蒸器152对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进行第二闪蒸处理,而形成二氧化碳闪蒸气体。通过第二闪蒸处理,可进一步地去除多余的水分,而使得二氧化碳闪蒸气体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此外,第二闪蒸器152所产生的水分可回流至汽提塔104中。
基于上述实施方案可知,在上述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中,可通过压缩机108将第一闪蒸器106产生的蒸气提供至汽提塔104中,以在汽提塔104中对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因此上述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可有效地捕捉二氧化碳。另外,由于可使用第一闪蒸器106取代再沸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捕捉二氧化碳时所产生的能量损失。
以下,使用已知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列举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验例来确认本发明实施例的功效,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实验例>
<实验例1>
实验例1使用图1所示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捕捉含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在实验例1中,将汽提塔104的压力设为10.5巴,且将第一闪蒸器106的压力设为3.82巴。自吸收剂源110提供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中的吸收剂为浓度约5.5摩尔%的氨水。经吸收剂与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后获得富溶剂。在富溶剂中,二氧化碳与氨水的摩尔比0.408。通过汽提塔104对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后,可获得贫溶剂。在经第一闪蒸器106处理后的贫溶剂中,二氧化碳与氨水的摩尔比0.25。贫溶剂包含浓度为5.5摩尔%的氨水。
实验例1的实验结果请参照表1。
表1
<实验例2>
实验例2使用图1所示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捕捉含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在实验例2中,将汽提塔104的压力设为10巴,且将第一闪蒸器106的压力设为2.82巴。自吸收剂源110提供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中的吸收剂为浓度约6.8摩尔%的氨水。经吸收剂与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后获得富溶剂。在富溶剂中,二氧化碳与氨水的摩尔比0.367。通过汽提塔104对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后,可获得贫溶剂。在经第一闪蒸器106处理后的贫溶剂中,二氧化碳与氨水的摩尔比0.15。贫溶剂包含浓度为6.8摩尔%的氨水。
实验例2的实验结果请参照表2。
表2
<实验例3>
实验例3使用图1所示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100捕捉含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在实验例3中,将汽提塔104的压力设为8.7巴,且将第一闪蒸器106的压力设为3.4巴。自吸收剂源110提供至二氧化碳吸收塔102a中的吸收剂为浓度约10摩尔%的氨水。经吸收剂与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后获得富溶剂。在富溶剂中,二氧化碳与氨水的摩尔比0.391。通过汽提塔104对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后,可获得贫溶剂。在经第一闪蒸器106处理后的贫溶剂中,二氧化碳与氨水的摩尔比0.30。贫溶剂包含浓度为10摩尔%的氨水。
实验例3的实验结果请参照表3。
表3
由上述实验例1至实验例3可知,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的二氧化碳移除率大于83%,且能量损失小于20%。由此可知,由于实验例1至实验例3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使用第一闪蒸器106取代再沸器,因此可有效地降低能量损失。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实施例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能有效地捕捉含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捕捉二氧化碳时所产生的能量损失。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5)

1.一种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用于捕捉含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其中所述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具有吸收剂;
汽提塔,连通至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出口;
第一闪蒸器,连通至所述汽提塔的液体出口;以及
压缩机,连通于所述第一闪蒸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的气体入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二氧化碳气体包括废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包括浓度为3摩尔%至10摩尔%的氨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塔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闪蒸器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塔的压力为8.7巴至10.5巴,且所述第一闪蒸器的压力为2.8巴至4.5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包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且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依序串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部,连通于所述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中的第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出口与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液体入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器,连通于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的液体入口之间,且用于将来自于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富溶剂与水蒸气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部,连通至所述汽提塔的气体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闪蒸器,连通至所述冷凝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闪蒸器的液体出口连通至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回流液体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部,经第一流路连通于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的液体入口之间,且经第二流路连通于所述第一闪蒸器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所述回流液体入口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部,连通于所述热交换部与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所述回流液体入口之间。
14.一种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中,使用吸收剂对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处理,而形成富溶剂;
使用第一闪蒸器对来自汽提塔的液体进行第一闪蒸处理,以形成蒸气及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液体;
使用压缩机将所述蒸气传送到所述汽提塔中;以及
在所述汽提塔中,使用所述蒸气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所述富溶剂进行汽提处理,以形成二氧化碳汽提气体与贫溶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包括浓度为3摩尔%至10摩尔%的氨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塔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闪蒸器的压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塔的压力为8.7巴至10.5巴,且所述第一闪蒸器的压力为2.8巴至4.5巴。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至少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包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且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依序串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来自第一个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所述富溶剂进行冷却,且将经冷却后的所述富溶剂回流至第N个二氧化碳吸收塔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富溶剂与水蒸气混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二氧化碳汽提气体冷凝,而形成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第二闪蒸器对所述经冷凝后的二氧化碳汽提气体进行第二闪蒸处理,而形成二氧化碳闪蒸气体。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所述液体包括所述贫溶剂。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富溶剂与经所述第一闪蒸处理后的所述贫溶剂在热交换部中进行热交换处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经所述热交换处理后的所述贫溶剂进行降温。
CN201710622407.1A 2017-07-27 2017-07-27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Pending CN1093040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2407.1A CN109304078A (zh) 2017-07-27 2017-07-27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2407.1A CN109304078A (zh) 2017-07-27 2017-07-27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4078A true CN109304078A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2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2407.1A Pending CN109304078A (zh) 2017-07-27 2017-07-27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40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5567A (zh) * 2019-05-08 2020-11-10 汪上晓 以氨水进行二氧化碳捕捉后再生氨水的方法及捕捉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958A (zh) * 2005-12-19 2009-01-07 氟石科技公司 集成的压缩装置/汽提装置配置及方法
CN101583411A (zh) * 2006-11-24 2009-11-18 阿克清洁碳公司 具有闪蒸的贫液和热整合的吸收剂再生
CN104936678A (zh) * 2013-02-21 2015-09-2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含co2及h2s的气体的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US9334455B2 (en) * 2013-06-28 2016-05-10 Uop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ed absorption of acid gas components from sour feed ga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958A (zh) * 2005-12-19 2009-01-07 氟石科技公司 集成的压缩装置/汽提装置配置及方法
CN101583411A (zh) * 2006-11-24 2009-11-18 阿克清洁碳公司 具有闪蒸的贫液和热整合的吸收剂再生
CN104936678A (zh) * 2013-02-21 2015-09-2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含co2及h2s的气体的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US9334455B2 (en) * 2013-06-28 2016-05-10 Uop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ed absorption of acid gas components from sour feed ga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舒歌平: "《煤炭液化技术》", 31 October 2003, 煤炭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5567A (zh) * 2019-05-08 2020-11-10 汪上晓 以氨水进行二氧化碳捕捉后再生氨水的方法及捕捉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6380B1 (en) Ammonia stripper for a carbon capture system for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U2013205972B2 (en) Carbon dioxide cap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JP2012236166A (ja) Co2回収装置およびco2回収方法
EP2767327A1 (en) Co2 recovery device and co2 recovery method
RU2567948C1 (ru) Захват аммиака жидкостью с co2-продуктом в жидкости для водной промывки
JP5738137B2 (ja) Co2回収装置およびco2回収方法
US10835863B2 (en) CO2 recovery device and CO2 recovery method
US10596514B2 (en) Acid-gas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id gas capturing method
US20130260442A1 (en) Carbon dioxide capture process with catalytically-enhanced solvent and phase separation
US201900304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CN109304078A (zh) 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与方法
CA2877926C (en) Co2 recovery unit and co2 recovery method
US898664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ammonia from a chilled ammonia process
US20130259781A1 (en)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with ammonia solvent for capture of carbon dioxide
US102137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a flue gas
US20140196499A1 (en) Stripper overhead heat integration system for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CN112673227A (zh) 使用热虹吸管壳式换热器进行羽流抑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