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2422B - 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2422B
CN109302422B CN201811403346.0A CN201811403346A CN109302422B CN 109302422 B CN109302422 B CN 109302422B CN 201811403346 A CN201811403346 A CN 201811403346A CN 109302422 B CN109302422 B CN 109302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application
token
dynamic
sourc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33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2422A (zh
Inventor
谭加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F Intra C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F Intra 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F Intra C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F Intra 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33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2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2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2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2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2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when the policy decisions are valid for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能够解决当前单一移动终端中一个移动应用APP账号只适合于一个App登录的问题。所述方法适于在移动终端中执行,包括: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给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

Description

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 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互联网应用中,注册、登录功能的用户管理是必须具备的功能。
通常,业内对该功能的要求是:
(1)云端存储,维护账号唯一性:账户是App服务识别真实用户的唯一凭证。
(2)加密安全:客户端与服务端需要实现加密通信。
(3)令牌校验:通过加密的令牌文件或数据块,实现App服务间的用户身份校验凭证。
常规的与服务端的登录注册流程描述如下:
若App首次登录或者注册,正常流程包括:
用户在App内填写相应的信息,如账户名及密码。
注册登录模块收到用户的信息后,将其加密,并开始与服务端对应的接口实现Http通信。
通信成功后,模块接收服务端返回的加密令牌信息,并视为源令牌。
在后续的业务请求过程中,只需要带上该身份令牌,服务端校验通过后即能识别当前用户身份。
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
在单一设备中,一个账号的登录信息只适用于单一App的注册登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使得一个账号的登录信息适用于多个App的注册登录。
一方面,提供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该方法适于在移动终端中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
所述源令牌包括:源令牌头、源生成时间戳、源超时时间戳、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所述源令牌头携带令牌类型标识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
所述动态令牌包括:动态令牌头、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 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所述动态令牌头携带令牌类型标识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的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登录所述第二服务器时接收的源令牌;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对所述源令牌进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从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提取携带的超时时间戳;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按照所述超时时间戳信息,校验当前时间是否超时;
如果未超时,则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生成动态令牌;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对所述动态令牌进行解密,并给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对所述源令牌进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源令牌的步骤之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从解密后的源令牌中,提取携带的超时时间戳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所述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携带的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判断所述源令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
当允许时,则执行下一步骤。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生成动态令牌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令牌类型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生成动态令牌头;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将当前时间作为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预定规则设置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的签名值,作为所述App签名;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提取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的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作为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
将所述动态令牌头、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 签名、以及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按照预定数据格式组合。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的步骤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预先建立安装的各个移动应用与各个所述移动应用使用的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的查找请求,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
所述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的标识。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的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加密后的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根据所述动态令牌携带的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时;
当没有超时,则执行下一步骤。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的第一令牌;
对所述第一令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第一令牌;
从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中提取令牌类型标识;
根据所述令牌类型标识解析出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为动态令牌时,根据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的数据结构,从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中提取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签名、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对应的用户登录。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登录单元,用于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
查找单元,用于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
请求单元,用于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
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加密后的动态令牌;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
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的第一令牌;对所述第一令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第一令牌;从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中提取令牌类型标识;根据所述令牌类型标识解析出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为动态令牌时,根据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的数据结构,从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中提取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签名、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对应的用户登录;
第二服务器43,用于用户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给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送源令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移动终端中安装有第一移动应用和第二移动应用,第一移动应用登录第一服务器,第二移动应用登录第二服务器,第一移动应用和第二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第二移动应用登录第二服务器时,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源令牌,第一移动应用登录第二服务器时,第二移动应用根据源令牌生成动态令牌并发送给第一移动应用,所述动态令牌携带认证信息,第一移动应用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动态令牌,以进行登录认证,使得同一账号可以用于多个移动应用APP的登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的后续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应用场景中的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登录移动应用的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描述本发明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思路。
本发明中,移动终端中安装有第一移动应用和第二移动应用,第一移动应用登录第一服务器,第二移动应用登录第二服务器,第一移动应用和第二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也就是说,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时使用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第二移动应用登录第二服务器时,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源令牌。第一移动应用登录第二服务器时,第二移动应用根据源令牌生成动态令牌,并发送给第一移动应用,所述动态令牌携带认证信息。第一移动应用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动态令牌,以进行登录认证,使得同一账号可以用于多个移动应用APP的登录。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该方法适于在移动终端中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
步骤12,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该步骤中,移动终端中安装有第一移动应用和第二移动应用,第一移动应用登录第一服务器,第二移动应用登录第二服务器,第一移动应用和第二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也就是说,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时使用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
步骤13,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
步骤14,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
步骤15,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
其中,所述源令牌包括:源令牌头、源生成时间戳、源超时时间戳、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所述源令牌头携带令牌类型标识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令牌类型包括:源令牌和动态令牌,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令牌类型,对令牌进行不同的解析。其中,源生成时间戳、源超时时间戳可以用来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时;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可以用来判断用户信息是否合法。
其中,所述动态令牌包括:动态令牌头、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所述动态令牌头携带令牌类型标识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其中,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可以用来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时;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可以用来判断用户信息是否合法;App签名携带有生成动态令牌的APP,的签名可以用来判断生成动态令牌的APP是否合法。
表1源令牌数据结构和内容
源令牌头 源生成时间戳 源对称加密后的用户信息
表2动态令牌数据结构和内容
Figure GDA0003345934310000081
上述实施例中,同属一个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APP之间实现用户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快速登录。并且,通过在移动终端本地由源令牌生成动态令牌的方式,加强令牌同步过程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该方法适于在移动终端中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
步骤22,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该步骤中,移动终端中安装有第一移动应用和第二移动应用,第一移动应用登录第一服务器,第二移动应用登录第二服务器,第一移动应用和第二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也就是说,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时使用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
步骤23,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
步骤24,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登录所述第二服务器时接收的源令牌;
步骤25,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对所述源令牌进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
步骤26,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所述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携带的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判断所述源令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当允许时,则执行步骤27。当不允许时,则结束处理。该步骤中,源令牌可以预先设置是否支持生成动态令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进行设置,增加了安全性。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可以设置在源令牌的头部。
步骤27,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从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提取携带的超时时间戳;
步骤28,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按照所述超时时间戳信息,校验当前时间是否超时;
步骤29,如果未超时,则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生成动态令牌;如果超时,则结束处理。根据源生成时间戳和源生成时间戳,可以判断当前是否超时,以决定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步骤210,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对所述动态令牌进行解密,并给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解密和加密方法可以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此处不赘述。
步骤211,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
步骤212,所述第一移动应用根据所述动态令牌携带的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时;当没有超时,则执行步骤213。如果超时,则结束处理。该步骤中,当已经超时,则无需再发给第一服务器进行处理。
步骤213,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后续的步骤还包括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14,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的第一令牌;
步骤215,所述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令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第一令牌;
步骤216,所述第一服务器从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中提取令牌类型标识;
步骤217,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所述令牌类型标识解析出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为动态令牌时,根据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的数据结构,从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中提取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该步骤中,可以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结构进行解析。
步骤218,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签名、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对应的用户登录。
该步骤具体为:根据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可以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时,如果超时,则不允许第二移动应用的当前用户登录。根据App 签名,可以判断生成所述动态令牌的APP是否为合法APP;第一服务器可以预先设置合法APP数据库,用于后续判断。根据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在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里查找,从而判断当前登录携带的用户信息是否合法,根据以上综合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对应的用户登录。
其中,步骤22括:
步骤221,所述移动终端预先建立安装的各个移动应用与各个所述移动应用使用的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222,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的查找请求,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
步骤223,所述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的标识。
其中,步骤29所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生成动态令牌的步骤包括:
步骤291,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令牌类型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生成动态令牌头;
步骤292,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将当前时间作为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
步骤293,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预定规则设置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
步骤294,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的签名值,作为所述 App签名;
步骤295,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提取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的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作为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
步骤295,将所述动态令牌头、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签名、以及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按照预定数据格式组合。
本发明中,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两款或以上同属一个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App安装在同一设备中,只要一个App实现了登录状态,其它App可自动登录,增加了用户体验。
2、本发明中,通过非法方式获取到已登录App1的令牌,给未登录的App2 使用,App2的令牌仍然无法通过服务端的校验,App2仍然维持未登录状态,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解决了多个APP通过静态令牌共享用户信息的方案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本发明中,同属一个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多个App中共享动态令牌,快速登录的前提下,增强安全性,并且支持服务端追踪单设备中的源令牌。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假设App1和App2同属一个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并且移动应用App2已经登录成功,App1未登录。
步骤一:App1发起登录请求。
步骤二:App1依据之前约定的关键词,检索本设备中安装的所有同属一个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App(也就是,图4中所述的同系列APP)。若没有发现,则走普通登录流程。若已发现,(假设为App2),跳转到步骤三。
步骤三:在设备终端内,根据既定协议向App2发起获取令牌请求。
步骤四:App2校验当前已经拥有的源令牌,检验该令牌是否支持二次生成动态令牌。
步骤五:App2生成动态令牌,并响应App1的请求,返回动态令牌。
步骤六:App1使用动态令牌请求服务端。
其中,动态令牌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一:通过对称加密的方法解开源令牌,获得如表1结构的数据块。
步骤二:校验超时时间戳,若未超时,进入步骤三,否则失败。
步骤三:依据表2结构创建动态令牌。按照规则生成令牌头。将当前的时间作为生成时间戳,并设置超时时间。
步骤四:获取App2的SHA1签名值,并放入动态令牌的相应位置。
步骤五:将源令牌的对称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原样复制到动态令牌中。
步骤六:加密动态令牌。
步骤七:动态令牌作为返回值回传请求登录的App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登录单元51,用于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
查找单元52,用于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
请求单元53,用于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
获取单元54,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加密后的动态令牌;
发送单元55,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 61和第一服务器62、第二服务器63;
所述移动终端61用于,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
所述第一服务器6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的第一令牌;对所述第一令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第一令牌;从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中提取令牌类型标识;根据所述令牌类型标识解析出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为动态令牌时,根据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的数据结构,从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中提取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签名、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对应的用户登录。
所述第二服务器63,用于用户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给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送源令牌。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7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实现本发明图1-图 3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7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71、处理器72、存储器73、电路板74和电源电路75,其中,电路板74安置在壳体71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72和存储器73设置在电路板74 上;电源电路75,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73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72通过读取存储器73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处理器72对上述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处理器72通过运行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进一步执行的步骤,可以参见本发明图1-图 3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被执行以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是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于在移动终端中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所述源令牌包括:源令牌头、源生成时间戳、源超时时间戳、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所述源令牌头携带令牌类型标识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所述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用于判断用户信息是否合法;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时使用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令牌包括:动态令牌头、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所述动态令牌头携带令牌类型标识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的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登录所述第二服务器时接收的源令牌;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对所述源令牌进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从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提取携带的超时时间戳;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按照所述超时时间戳信息,校验当前时间是否超时;
如果未超时,则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生成动态令牌;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对所述动态令牌进行解密,并给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对所述源令牌进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源令牌的步骤之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从解密后的源令牌中,提取携带的超时时间戳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所述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携带的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判断所述源令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
当允许时,则执行下一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生成动态令牌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令牌类型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生成动态令牌头;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将当前时间作为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根据预定规则设置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的签名值,作为所述App签名;
所述第二移动应用提取解密后的所述源令牌中的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作为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
将所述动态令牌头、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签名、以及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按照预定数据格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的步骤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预先建立安装的各个移动应用与各个所述移动应用使用的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的查找请求,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
所述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所述第二移动应用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的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加密后的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应用根据所述动态令牌携带的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时;
当没有超时,则执行下一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的第一令牌;
对所述第一令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第一令牌;
从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中提取令牌类型标识;
根据所述令牌类型标识解析出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为动态令牌时,根据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的数据结构,从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中提取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签名、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对应的用户登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登录单元,用于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
查找单元,用于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
请求单元,用于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
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加密后的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所述源令牌包括:源令牌头、源生成时间戳、源超时时间戳、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所述源令牌头携带令牌类型标识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所述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用于判断用户信息是否合法;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时使用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
12.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和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用户在第一移动应用中发起登录请求;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属于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的第二移动应用;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向查找到的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起获取动态令牌请求;所述第一移动应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应用获取动态令牌;所述动态令牌为根据所述用户之前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获取的源令牌生成的,所述源令牌包括:源令牌头、源生成时间戳、源超时时间戳、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所述源令牌头携带令牌类型标识和是否允许生成动态令牌标识,所述源加密后的用户信息用于判断用户信息是否合法;所述第一移动应用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动态令牌,以请求登录;
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发送的第一令牌;对所述第一令牌解密,生成解密后的第一令牌;从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中提取令牌类型标识;根据所述令牌类型标识解析出解密后的所述第一令牌为动态令牌时,根据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的数据结构,从解密后的所述动态令牌中提取动态生成时间戳、动态超时时间戳、App签名、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动态生成时间戳、所述动态超时时间戳、所述App签名、所述动态加密后的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移动应用对应的用户登录;
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用户在所述第二移动应用中登录第二服务器时,给所述第二移动应用发送源令牌,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时使用同一用户注册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库。
CN201811403346.0A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302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3346.0A CN109302422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3346.0A CN109302422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2422A CN109302422A (zh) 2019-02-01
CN109302422B true CN109302422B (zh) 2022-02-25

Family

ID=65144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3346.0A Active CN109302422B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2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8221B (zh) * 2021-06-11 2022-09-23 上海妙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帐号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684A (zh) * 2012-09-26 2013-01-16 长城瑞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密钥动态令牌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5610938A (zh) * 2015-12-24 2016-05-25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登录状态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5959267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北京九州云腾科技有限公司 单点登录技术中的主令牌获取方法、单点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6850699A (zh) * 2017-04-10 2017-06-1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登录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7113175A (zh) * 2014-10-31 2017-08-29 威斯科数据安全国际有限公司 多用户强认证令牌
CN108804906A (zh) * 2011-12-29 2018-11-13 贝宝公司 一种用于应用登陆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3624B2 (en) * 2012-06-04 2015-12-01 Apple Inc. Authentication and notification heuristic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4906A (zh) * 2011-12-29 2018-11-13 贝宝公司 一种用于应用登陆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82684A (zh) * 2012-09-26 2013-01-16 长城瑞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密钥动态令牌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113175A (zh) * 2014-10-31 2017-08-29 威斯科数据安全国际有限公司 多用户强认证令牌
CN105610938A (zh) * 2015-12-24 2016-05-25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登录状态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5959267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北京九州云腾科技有限公司 单点登录技术中的主令牌获取方法、单点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6850699A (zh) * 2017-04-10 2017-06-1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登录认证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2422A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6006B (zh) 第三方应用系统登录方法、装置、终端及sso服务平台
CN111212095B (zh) 一种身份信息的认证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12104665B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以及存储介质
CN103139200B (zh) 一种Web service单点登录的方法
CN111741011B (zh) 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22469A (zh) 信息处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681734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43224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侵权存证方法及设备
CN112671720B (zh) 一种云平台资源访问控制的令牌构造方法、装置及设备
KR20150036104A (ko) 로그인 검증의 방법, 클라이언트, 서버 및 시스템
US201603810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between systems
US8650405B1 (en) Authentication using dynamic, client information based PIN
CN104426835B (zh) 一种登录检测的方法、服务器、登录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CN11455359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865882A (zh) 一种微服务认证方法和系统
WO2017066994A1 (zh) 服务器访问验证方法以及装置
KR102308859B1 (ko) 생체 정보 기반 대리 인증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139135B (zh) 设备登录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235067B (zh) 一种视频流地址的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9302422B (zh) 一种登录移动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887524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using dynamic client-side storage values
WO2018176531A1 (zh) 一种视频请求、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6647345A (zh) 权限令牌的生成方法以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TWI546698B (zh) 基於伺服器的登入系統、登入驗證伺服器及其驗證方法
CN116055151A (zh) 业务权限令牌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