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7320A - 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7320A
CN109287320A CN201811193873.3A CN201811193873A CN109287320A CN 109287320 A CN109287320 A CN 109287320A CN 201811193873 A CN201811193873 A CN 201811193873A CN 109287320 A CN109287320 A CN 109287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on board
isolating cylinder
vertical hole
isolation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38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立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11938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73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7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7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7Pots connected in horizontal row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包括盒体,还包括隔离板、隔离筒,所述隔离板四周边缘连接在盒体内壁,所述隔离板上开设竖向孔,所述隔离筒为上下贯通式结构,其中隔离筒下端口对接在隔离板开设的竖向孔上,所述隔离筒外壁、隔离板上表面、盒体内壁共同围合成荚果发育区域,竖向孔开设在隔离板的梯形台台面上,梯形台台面上开设相平行的两行竖向孔,每一行竖向孔至少均匀开设3个,两行竖向孔上所安装的隔离筒形成两行式排列。本发明将荚果发育区与根系生长区进行了彻底的隔离,在不影响根系生长的同时,极大的方便了荚果发育区的营养和病虫害试验,保障了双行精播试验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培育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第一花生生产大国,常年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以上,总产1700万吨左右,分别占世界的20%和40%上下。中国花生利用榨油、食用分别占53%,和40%左右。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及食、油两用作物,种仁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每年提供280-320 万吨食用油,花生油约80%左右为不饱和脂肪酸,对调节人体生理机制、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价值。花生蛋白质消化系数高达90%,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加工利用价值巨大。花生茎叶蛋白质含量可达14-16%左右,是优质畜禽饲料。花生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起到肥田养地的作用。
历来来我国非常重视花生的科研工作,在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和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应用等方面位列世界一流水平。先后选育推广了300多个花生新品种,实现了五次品种更新,花生良种贡献率超过30%以上。受气候、土壤、品种和生产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国种植模式亦多种多样,其中尤其以北方一垄双行模式最具代表性,一般为垄距800-850mm,行距300mm,每亩9000穴左右,采用一穴两粒的播种方式,每亩用种18000粒左右,折合每亩花生荚果用种50㎏上下,占亩产量的5-10%。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花生产量,研发了一垄双行、单粒精播的种植模式,并成为山东省乃至北方花生种植的主推技术。其主要做法是:垄距800-850mm,行距300mm,每亩14000-16000穴左右,采用一穴一粒精播方式,每亩用种14000-16000粒左右,折合每亩花生荚果用种45㎏左右。单粒精播的模式避免了传统的一穴两粒模式形成的一穴两苗争肥争水、大小苗的问题,提高了单株花生的生长生殖能力,从而提高了花生单位面积的总产能力。
申请号:201420810452.1,公开日2015-07-08公开了一种用于观测单个花生荚果生长的装置,包括两个半圆型固定圈和荚果生长盒,所述半圆型固定圈是由固定圈外环和固定圈内环连接而成,半圆型固定圈内放置荚果生长盒,两个半圆型固定圈拼接成一个整圆,所述荚果生长盒为敞口塑料盒,敞口塑料盒内部填充供荚果生长的填充物,敞口塑料盒上端封口处设置有黑色多孔塑料膜,多孔塑料膜的圆心处设置有果针穿入孔;所述半圆型固定圈上设置有3–5个固定脚,固定脚的下端固定在土壤中,半圆型固定圈和地面之间形成一定高度。本发明为观测花生荚果生长提供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设备。对研究花生果针发育、荚果形成、养分吸收规律,指导花生合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公开文件与本申请相比,无论在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益效果等方面均不相同,也不存在任何技术启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根据“一垄双行、单粒精播”种植模式而专门设计的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在荚果发育区设置不同土壤营养浓度梯次和温湿度,设置不同浓度梯次土传病源和线虫等,来研究“一垄双行、单粒精播”模式下花生群体植株的荚果发育条件和规律及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包括盒体,还包括隔离板、隔离筒,所述隔离板四周边缘连接在盒体内壁,所述隔离板上开设竖向孔,所述隔离筒为上下贯通式结构,其中隔离筒下端口对接在隔离板开设的竖向孔上,所述隔离筒外壁、隔离板上表面、盒体内壁共同围合成荚果发育区域,所述隔离筒内壁、隔离板下表面、盒体内壁共同围合成根系生长区域,所述盒体由前垂直板、后垂直板、左坡向板、右坡向板围合而成,其中前垂直板、后垂直板相互对称,左坡向板、右坡向板相互对称,所述隔离筒上端口的口径小于隔离筒下端口的口径,即隔离筒的外壁为圆锥面,所述隔离板为梯形台状,竖向孔开设在隔离板的梯形台台面上,梯形台台面上开设相平行的两行竖向孔,每一行至少均匀开设3个竖向孔,所有竖向孔上所安装的隔离筒形成两行式排列。
所述盒体上开设径向的渗水透气孔,渗水透气孔连通荚果发育区域,渗水透气孔的外端口安装防止渗土或虫蚁进入的钢丝网。
所述隔离筒的上端口端面与盒体上端面相平齐。
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或者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为相互组装拼粘式结构;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均采用不透水、不透肥的材质,所述隔离板与盒体内壁连接处保证不透水、不透肥,所述隔离筒与隔离板的竖向孔连接处保证不透水、不透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符合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生物学特征的前提下,将荚果发育区与根系生长区进行了彻底的隔离,在不影响根系生长的同时,极大的方便了“一垄双行、单粒精播”模式下花生群体植株荚果发育区的营养和病虫害试验,保障了试验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是根据一垄双行、单粒精播种植模式而专门设计的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在符合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生物学特征的前提下,将荚果发育区与根系生长区进行了彻底的隔离,在不影响根系生长的同时,极大的方便了荚果发育区的营养和病虫害试验,保障了双行精播试验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中:1、盒体;2、隔离板;3、隔离筒;4、渗水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包括盒体1,还包括隔离板2、隔离筒3,所述隔离板四周边缘连接在盒体内壁,所述隔离板上开设竖向孔,所述隔离筒为上下贯通式结构,其中隔离筒下端口对接在隔离板开设的竖向孔上,所述隔离筒外壁、隔离板上表面、盒体内壁共同围合成荚果发育区域,所述隔离筒内壁、隔离板下表面、盒体内壁共同围合成根系生长区域,所述盒体由前垂直板、后垂直板、左坡向板、右坡向板围合而成,其中前垂直板、后垂直板相互对称,左坡向板、右坡向板相互对称,所述隔离筒上端口的口径小于隔离筒下端口的口径,即隔离筒的外壁为圆锥面,所述隔离板为梯形台状,竖向孔开设在隔离板的梯形台台面上,梯形台台面上开设相平行的两行竖向孔,每一行至少均匀开设3个竖向孔,所有竖向孔上所安装的隔离筒形成两行式排列。
所述盒体上开设径向的渗水透气孔4,渗水透气孔连通荚果发育区域,渗水透气孔的外端口安装防止渗土或虫蚁进入的钢丝网。
所述隔离筒的上端口端面与盒体上端面相平齐。
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或者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为相互组装拼粘式结构;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均采用不透水、不透肥的材质,所述隔离板与盒体内壁连接处保证不透水、不透肥,所述隔离筒与隔离板的竖向孔连接处保证不透水、不透肥。
本发明根据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生物学特性,将花生荚果发育营养土壤与根系营养土壤进行有效隔离,在满足果针入土荚果发育黑暗和土传压力条件等生物学需求的同时,更精确地探讨荚果发育的营养需求和病虫害危害规律。本发明主要应用一垄双行、单粒精播花生种植模式的荚果发育试验装置,用于探索这种新型种植模式下花生荚果发育对土壤营养的需求,揭示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产量、品质和水肥的对应需求规律,可以在荚果和根系不同营养土壤中接种病原菌、线虫等探讨对荚果发育生理和品质以及产量等方面的研究。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为双行精播方盘式结构示意图。双行方盘式结构包括高度60-200mm,上沿距离550-850mm,下沿距离650-950mm的两侧坡向板;高度60-200mm,距离275-1650mm的两端垂直板;沿方盘中心纵向设置两列上口直径30-60mm,下口直径 40-100mm的锥形圆筒,即隔离筒,锥形圆筒内部为花生种植孔,两列种植孔横向中心距 (行距)300mm,种植孔纵向中心距(株距)50-200mm,种植孔下部外沿与两侧侧板底沿上20mm处横向封闭,即隔离板,共同围成荚果发育区域。区域下部对称开设直径3mm的渗水透气孔。渗水透气孔外侧选用200目钢丝网封闭防止渗土或虫蚁进入。单独对根部生长或者荚果发育的各种实验,比如在满足花生根系营养环境一致的情况下,花生荚果发育土壤环境区设置不同土壤营养浓度梯次和温湿度,设置不同浓度梯次土传病源和线虫等,来研究荚果发育的条件和规律的实验,均属于本领域内的常规技术,待花生本发明装置内生长的同时进行各种实验即可。
本发明能够使荚果发育的营养土壤与根系营养土壤区分开来,尤其是能保持根系营养土壤与农业生产一致的情况下,可配制不同营养梯度的荚果营养土壤,探索荚果发育对土壤营养的需求,揭示“一垄双行、单粒精播”模式下花生群体植株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产量、品质和水肥的对应需求规律,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同时,可以在荚果和根系不同营养土壤中接种病原菌、线虫等探讨对荚果发育生理和品质以及产量等方面的研究。
本发明就是根据“一垄双行、单粒精播”种植模式而专门设计的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在荚果发育区设置不同土壤营养浓度梯次和温湿度,设置不同浓度梯次土传病源和线虫等,来研究荚果发育条件和规律及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本发明这种双行精播方盘式结构有其特定性,与其他结构或者变形结构并不实质相同,比如跟单株圆盘式、单行大株距方盘式等结构相比,其更能分别区分不同的作用:双行精播花生群体荚果发育试验、单株荚果发育试验、单行大株距匍匐型群体荚果发育试验。各种试验只能用各自特定的结构。分别代表了两种生产种植模式,不同的种植模式就会带来花生荚果发育的不同,对生产的实际应用作用很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指示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板、隔离筒,所述隔离板四周边缘连接在盒体内壁,所述隔离板上开设竖向孔,所述隔离筒为上下贯通式结构,其中隔离筒下端口对接在隔离板开设的竖向孔上,所述隔离筒外壁、隔离板上表面、盒体内壁共同围合成荚果发育区域,所述隔离筒内壁、隔离板下表面、盒体内壁共同围合成根系生长区域,所述盒体由前垂直板、后垂直板、左坡向板、右坡向板围合而成,其中前垂直板、后垂直板相互对称,左坡向板、右坡向板相互对称,所述隔离筒上端口的口径小于隔离筒下端口的口径,即隔离筒的外壁为圆锥面,所述隔离板为梯形台状,竖向孔开设在隔离板的梯形台台面上,梯形台台面上开设相平行的两行竖向孔,每一行至少均匀开设3个竖向孔,所有竖向孔上所安装的隔离筒形成两行式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开设径向的渗水透气孔,渗水透气孔连通荚果发育区域,渗水透气孔的外端口安装防止渗土或虫蚁进入的钢丝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的上端口端面与盒体上端面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或者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为相互组装拼粘式结构;所述盒体、隔离板、隔离筒均采用不透水、不透肥的材质,所述隔离板与盒体内壁连接处保证不透水、不透肥,所述隔离筒与隔离板的竖向孔连接处保证不透水、不透肥。
CN201811193873.3A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Pending CN1092873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3873.3A CN109287320A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3873.3A CN109287320A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7320A true CN109287320A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6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3873.3A Pending CN109287320A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73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6911A (zh) * 2020-05-15 2020-07-10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一种同于防鼠害的中药材栽培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9230A (zh) * 2013-12-13 2014-03-05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用于花生果根分离的实验装置
CN103798120A (zh) * 2014-02-18 2014-05-2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花生根系与荚果分区培养的试验装置与方法
CN107258150A (zh) * 2017-07-14 2017-1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花生萌芽培养皿
CN107896707A (zh) * 2017-12-01 2018-04-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花生栽培试验用盆栽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9230A (zh) * 2013-12-13 2014-03-05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用于花生果根分离的实验装置
CN103798120A (zh) * 2014-02-18 2014-05-2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花生根系与荚果分区培养的试验装置与方法
CN107258150A (zh) * 2017-07-14 2017-1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花生萌芽培养皿
CN107896707A (zh) * 2017-12-01 2018-04-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花生栽培试验用盆栽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6911A (zh) * 2020-05-15 2020-07-10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一种同于防鼠害的中药材栽培装置
CN111386911B (zh) * 2020-05-15 2021-09-24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鼠害的中药材栽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edunchezhiyan et al. Effect of tillage, irriga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n growth and yield of sweet potato in rice fallow
Wang et al.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alter root length density, root diameter and specific root length in jujube/wheat agroforestry systems
CN106962195B (zh) 一种甘蓝制种方法
De Laulanié Intensive rice farming in Madagascar
CN104876747A (zh) 利用黑木耳菇渣制备草莓盆栽专用基质的方法
CN106613903A (zh) 一种利用家蝇辅助杂交茎瘤芥授粉的方法
CN108633672A (zh) 一种高产的花生种植方法
CN108651180B (zh) 一种促进新造竹林快速成林的生态栽培技术
CN110199720A (zh) 一种地梢瓜种子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CN109287320A (zh) 一种双行精播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CN107018788A (zh) 一种提升鲜食玉米品质和口感的栽培方法
CN104255256B (zh) 一种山药原始物种的育苗方法
ERNAWATI et al. Morphological responses, biomass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of Pennisetum purpureum cv. Pakchong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and harvesting ages
CN106717881A (zh) 甘蓝型油菜油肥1号的种植方法
CN104025824A (zh) 一种蚕豆丰产栽培方法
CN109315182A (zh) 一种单行大株距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CN102301880B (zh) 一种藁本种子低海拔保护地育苗的方法
CN109315181A (zh) 一种单株花生荚果发育试验装置
CN104838830A (zh) 一种马铃薯大豆套作种植方法
CN110896809B (zh) 一种玉米间作菊花脑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7251731A (zh) 一种玉米地套种白菜的种植方法
CN106866271A (zh) 一种促进青风藤幼苗根生长的营养液
CN102715080A (zh) 一种北纬37°冬播豌豆资源耐冷筛选方法
Singh et al. The response of cauliflower var. Snowball affected by different day stages level and spacing distances
CN109006291A (zh) 一种丹参药材贵州引种栽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