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2656A -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2656A
CN109272656A CN201710578481.8A CN201710578481A CN109272656A CN 109272656 A CN109272656 A CN 109272656A CN 201710578481 A CN201710578481 A CN 201710578481A CN 109272656 A CN109272656 A CN 109272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electric power
mobile charging
charging stake
pow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784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2656B (zh
Inventor
周锡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5784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2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2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2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2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2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5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H02J3/382
    • H02J3/383
    • H02J3/386
    • H02J7/0027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优选新能源发电电力和电网低谷电构成多能互补并网型微电网的电动汽车储能移动充电桩蓄电供电系统,利用移动蓄电储能技术集成了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通过互联网技术构成一个动态优化布局的城域新能源多能互补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实现布局合理、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调峰用电、降低用电成本,提供了更加灵活便利的充电服务,使得电动汽车可以利用新能源电力且方便快捷找到需要的充电场所和方式,实现了每一个车主都具有一个“随身的移动充电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应用是大势所趋毋容置疑,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有利于环境保护,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响应,但是目前一般只能说是电动汽车还谈不上新能源汽车,而且现实的困境与挑战也不小。例如,充电桩布局与安装少,造成电动汽车充电不方便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应用。而大量布局安装充电桩又遇到了合理布局的位置往往受到环境与条件限制不能实施,并且选地、接电、安放充电桩设备的投资越来越大,给电动汽车应用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利用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技术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建设的困境,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主要包括: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交易结算系统、通信网络、公共电网、电网配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潮汐发电系统、用户用电负荷、电网电力线、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第1电动汽车、第n电动汽车、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其中:
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分别通过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接入电网电力线,电网电力线连接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潮汐发电系统、用户用电负荷、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并通过电网配电系统接入公共电网,构成新能源多能互补并网/离网微电网蓄电、供电的电力系统;
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根据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指令顺序通过相应的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至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连接电网电力线,构成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及补充电量的电力路径;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电力线,由电网电力线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构成光伏发电系统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馈电的电力路径;
风能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电力线,由电网电力线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构成风能发电系统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馈电的电力路径;
潮汐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电力线,由电网电力线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构成潮汐发电系统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馈电的电力路径;
公共电网通过电网配电系统接入电网电力线,由电网电力线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构成公共电网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蓄电供电的电力路径;
第1电动汽车至第n电动汽车中的任一电动汽车在充电时,自主连接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至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及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至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中的的任一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构成电动汽车充电电力路径;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分别链接电网配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潮汐发电系统、用户用电负荷、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构成并网/离网微电网电力调控与能量管理的控制链路;
交易结算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分别链接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以及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构成充电交易支付与结算信息链路;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分别链接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第1电动汽车、第n电动汽车、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构成可移动储能蓄电供电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运行管控的信息交互链路;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的运行调控方法为: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启动并进行系统自检,发现异常时报警提示并接入故障处理流程;否则系统接入正常运行流程,即:
1)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根据充放电供电调控策略以及对新能源发电系统和储能蓄电池电量状况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生成调控指令,在并网供电时新能源电力优先供给用户用电负荷,其次为移动储能蓄电池进行蓄电充电,之后余电上网,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根据动态电价变化数据同步调整充电供电的优先级,并以整体最大收益为目标进行计算分析,生成调整布局与供电调控指令并获取整体系统运行与服务的最佳效益;
2)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实时采集系统设备设施的状态和参数,按预定时间节点进行动态调控并根据控制策略和实时监测的设备与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电动汽车分布状况与电量及行车状态以及历史运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生成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和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布局图并以此调度和布局,使得充电服务区域内布置合理的储能移动充电桩及合理的蓄电量,在设定的距离内均有储能移动充电桩提供服务,同时提高储能移动充电桩的资源利用率;
3)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根据移动充电桩的蓄电量及地域充电服务实时状况特点,调度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为相应有需要的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进行调换及补充电量,同时调度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服务布局和服务对象,调度其在有效服务区域内以及进行蓄电补充电量,调换下来的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电量用完的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安排其在指定的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至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中的相应位置进行蓄电电补充电量;
4)用户和电动汽车驾驶人利用手机及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与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交互信息,实时动态了解储能移动充电桩的位置,并且在需要时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预约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上门”充电服务,实现每一个车主都具有一个“随身的移动充电桩”;
5)电动汽车使用者充电后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发送充电服务结算清单,客户据此利用手机及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及扫码与交易结算系统完成实时付款结算;
6)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按约定时间根据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生成电动汽车储能蓄电池的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并发送给客户的手机及移动终端,帮助客户提高电动汽车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7)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根据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充放电监测参数,计算分析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蓄电池健康状况,对于疲劳状态的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由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将其放置在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中,进行维护性充放电,提高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使用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8)在新能源发电系统发电不足时,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根据电网阶梯电价和资源配置状况,选择指定不同时段相应区域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的站场,实现调峰蓄电和经济蓄电,提高充电服务的经济效益;
9)在电网因故不能供电时,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控制电网配电系统断开公共电网,并控制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对应连接的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之中的至少一套的第i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对应连接的第i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作为微电网电压源运行并建立微电网的支撑电力,其他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和新能源发电系统作为电流源运行并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调控其功率和能量,确保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和用户用电负荷以及连接在微电网上的储能移动充电桩得到稳定的电力供给,直至公共电网供电时,离网微电网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切换为并网微电网。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由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将其运送并安放至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指定的布局位置,完成后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离开执行其他运送任务。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与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捆绑在一起,按照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指定的布局位置及客户预约的位置,实时动态移动定位执行充电服务任务。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自身具有相应的双向储能充放电逆变模块和蓄电池管理系统BMS,且通过通信网络与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交互信息并受控。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第1电动汽车、第n电动汽车、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的特征是,每个设备自身具有无限双向通信模块和实时定位功能。
本发明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优选新能源发电电力和电网低谷电构成多能互补并网型微电网的电动汽车储能移动充电桩蓄电供电系统,利用移动蓄电储能技术集成了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通过互联网技术构成一个动态优化布局的城域新能源多能互补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实现布局合理、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调峰用电、降低用电成本,提供了更加灵活便利的充电服务,使得电动汽车可以利用新能源电力且方便快捷找到需要的充电场所和方式,实现了每一个车主都具有一个“随身的移动充电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的构成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实施例子,结合图1对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给予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与方案不限于本实施例子给出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主要包括: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交易结算系统(2)、通信网络(3)、公共电网(4)、电网配电系统(5)、光伏发电系统(6)、风能发电系统(7)、潮汐发电系统(8)、用户用电负荷(9)、电网电力线(10)、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k1)、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kn)、第1电动汽车(m1)、第n电动汽车(mn)、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1)、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k)、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m)、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m)、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其中:
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m)分别通过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电网电力线(10)连接光伏发电系统(6)、风能发电系统(7)、潮汐发电系统(8)、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并通过电网配电系统(5)接入公共电网(4),构成新能源多能互补并网/离网微电网蓄电、供电的电力系统;
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根据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指令顺序通过相应的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至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连接电网电力线(10),构成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及补充电量的电力路径;
光伏发电系统(6)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由电网电力线(10)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光伏发电系统(6)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9)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4)馈电的电力路径;
风能发电系统(7)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由电网电力线(10)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风能发电系统(7)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9)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4)馈电的电力路径;
潮汐发电系统(8)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由电网电力线(10)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潮汐发电系统(8)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9)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4)馈电的电力路径;
公共电网(4)通过电网配电系统(5)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由电网电力线(10)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公共电网(4)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9)蓄电供电的电力路径;
第1电动汽车(m1)至第n电动汽车(mn)中的任一电动汽车在充电时,自主连接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中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至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中的的任一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构成电动汽车充电电力路径;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通过通信网络(3)分别链接电网配电系统(5)、光伏发电系统(6)、风能发电系统(7)、潮汐发电系统(8)、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并网/离网微电网电力调控与能量管理的控制链路;
交易结算系统(2)通过通信网络(3)分别链接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k1)、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kn)以及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构成充电交易支付与结算信息链路;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通过通信网络(3)分别链接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k1)、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kn)、第1电动汽车(m1)、第n电动汽车(mn)、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1)、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k)、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m)、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m)、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可移动储能蓄电供电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运行管控的信息交互链路;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的运行调控方法为: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启动并进行系统自检,发现异常时报警提示并接入故障处理流程;否则系统接入正常运行流程,即:
1)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充放电供电调控策略以及对新能源发电系统和储能蓄电池电量状况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生成调控指令,在并网供电时新能源电力优先供给用户用电负荷(9),其次为移动储能蓄电池进行蓄电充电,之后余电上网,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动态电价变化数据同步调整充电供电的优先级,并以整体最大收益为目标进行计算分析,生成调整布局与供电调控指令并获取整体系统运行与服务的最佳效益;
2)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通过通信网络(3)实时采集系统设备设施的状态和参数,按预定时间节点进行动态调控并根据控制策略和实时监测的设备与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电动汽车分布状况与电量及行车状态以及历史运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生成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和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布局图并以此调度和布局,使得充电服务区域内布置合理的储能移动充电桩及合理的蓄电量,在设定的距离内均有储能移动充电桩提供服务,同时提高储能移动充电桩的资源利用率;
3)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移动充电桩的蓄电量及地域充电服务实时状况特点,调度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为相应有需要的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进行调换及补充电量,同时调度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服务布局和服务对象,调度其在有效服务区域内以及进行蓄电补充电量,调换下来的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电量用完的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安排其在指定的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至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中的相应位置进行蓄电电补充电量;
4)用户和电动汽车驾驶人利用手机及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3)与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交互信息,实时动态了解储能移动充电桩的位置,并且在需要时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预约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上门”充电服务,实现每一个车主都具有一个“随身的移动充电桩”;
5)电动汽车使用者充电后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发送充电服务结算清单,客户据此利用手机及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3)及扫码与交易结算系统(2)完成实时付款结算;
6)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按约定时间根据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生成电动汽车储能蓄电池的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并发送给客户的手机及移动终端,帮助客户提高电动汽车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7)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充放电监测参数,计算分析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蓄电池健康状况,对于疲劳状态的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由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将其放置在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中,进行维护性充放电,提高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使用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8)在新能源发电系统发电不足时,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电网阶梯电价和资源配置状况,选择指定不同时段相应区域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的站场,实现调峰蓄电和经济蓄电,提高充电服务的经济效益;
9)在电网因故不能供电时,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控制电网配电系统(5)断开公共电网(4),并控制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m)对应连接的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之中的至少一套的第i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i)对应连接的第i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i)作为微电网电压源运行并建立微电网的支撑电力,其他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和新能源发电系统作为电流源运行并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调控其功率和能量,确保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和用户用电负荷(9)以及连接在微电网上的储能移动充电桩得到稳定的电力供给,直至公共电网(4)供电时,离网微电网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切换为并网微电网。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由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将其运送并安放至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指定的布局位置,完成后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离开执行其他运送任务。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与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捆绑在一起,按照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指定的布局位置及客户预约的位置,实时动态移动定位执行充电服务任务。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自身具有相应的双向储能充放电逆变模块和蓄电池管理系统BMS,且通过通信网络(3)与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交互信息并受控。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k1)、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kn)、第1电动汽车(m1)、第n电动汽车(mn)、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1)、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k)、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m)的特征是,每个设备自身具有无限双向通信模块和实时定位功能。
本发明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优选新能源发电电力和电网低谷电构成多能互补并网型微电网的电动汽车储能移动充电桩蓄电供电系统,利用移动蓄电储能技术集成了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通过互联网技术构成一个动态优化布局的城域新能源多能互补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实现布局合理、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调峰用电、降低用电成本,提供了更加灵活便利的充电服务,使得电动汽车可以利用新能源电力且方便快捷找到需要的充电场所和方式,实现了每一个车主都具有一个“随身的移动充电桩”。

Claims (5)

1.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主要包括: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交易结算系统(2)、通信网络(3)、公共电网(4)、电网配电系统(5)、光伏发电系统(6)、风能发电系统(7)、潮汐发电系统(8)、用户用电负荷(9)、电网电力线(10)、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k1)、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kn)、第1电动汽车(m1)、第n电动汽车(mn)、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1)、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k)、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m)、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m)、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其中:
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m)分别通过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电网电力线(10)连接光伏发电系统(6)、风能发电系统(7)、潮汐发电系统(8)、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并通过电网配电系统(5)接入公共电网(4),构成新能源多能互补并网/离网微电网蓄电、供电的电力系统;
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根据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指令顺序通过相应的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至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连接电网电力线(10),构成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及补充电量的电力路径;
光伏发电系统(6)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由电网电力线(10)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光伏发电系统(6)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9)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4)馈电的电力路径;
风能发电系统(7)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由电网电力线(10)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风能发电系统(7)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9)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4)馈电的电力路径;
潮汐发电系统(8)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由电网电力线(10)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潮汐发电系统(8)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9)蓄电供电以及向公共电网(4)馈电的电力路径;
公共电网(4)通过电网配电系统(5)接入电网电力线(10),由电网电力线(10)分别连接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以及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公共电网(4)为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用户用电负荷(9)蓄电供电的电力路径;
第1电动汽车(m1)至第n电动汽车(mn)中的任一电动汽车在充电时,自主连接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中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至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中的的任一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构成电动汽车充电电力路径;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通过通信网络(3)分别链接电网配电系统(5)、光伏发电系统(6)、风能发电系统(7)、潮汐发电系统(8)、用户用电负荷(9)、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并网/离网微电网电力调控与能量管理的控制链路;
交易结算系统(2)通过通信网络(3)分别链接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k1)、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kn)以及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构成充电交易支付与结算信息链路;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通过通信网络(3)分别链接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k1)、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kn)、第1电动汽车(m1)、第n电动汽车(mn)、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1)、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k)、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m)、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m)、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构成可移动储能蓄电供电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运行管控的信息交互链路;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的运行调控方法为:
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启动并进行系统自检,发现异常时报警提示并接入故障处理流程;否则系统接入正常运行流程,即:
1)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充放电供电调控策略以及对新能源发电系统和储能蓄电池电量状况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生成调控指令,在并网供电时新能源电力优先供给用户用电负荷(9),其次为移动储能蓄电池进行蓄电充电,之后余电上网,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动态电价变化数据同步调整充电供电的优先级,以整体最大收益为目标,调整布局与供电调控指令并获取整体系统运行与服务的最佳效益;
2)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通过通信网络(3)实时采集系统设备设施的状态和参数,按预定时间节点进行动态调控并根据控制策略和实时监测的设备与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电动汽车分布状况与电量及行车状态以及历史运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生成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和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布局图并以此调度和布局,使得充电服务区域内布置合理的储能移动充电桩及合理的蓄电量,在设定的距离内均有储能移动充电桩提供服务,同时提高储能移动充电桩的资源利用率;
3)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移动充电桩的蓄电量及地域充电服务实时状况特点,调度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为相应有需要的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进行调换及补充电量,同时调度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服务布局和服务对象,调度其在有效服务区域内以及进行蓄电补充电量,调换下来的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以及电量用完的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安排其在指定的第1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1)至第q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器(sq)中的相应位置进行蓄电电补充电量;
4)用户和电动汽车驾驶人利用手机及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3)与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交互信息,实时动态了解储能移动充电桩的位置,并且在需要时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预约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上门”充电服务,实现每一个车主都具有一个“随身的移动充电桩”;
5)电动汽车使用者充电后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发送充电服务结算清单,客户据此利用手机及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3)及扫码与交易结算系统(2)完成实时付款结算;
6)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按约定时间根据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生成电动汽车储能蓄电池的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并发送给客户的手机及移动终端,帮助客户提高电动汽车蓄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7)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充放电监测参数,计算分析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蓄电池健康状况,对于疲劳状态的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由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将其放置在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中,进行维护性充放电,提高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使用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8)在新能源发电系统发电不足时,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根据电网阶梯电价和资源配置状况,选择指定不同时段相应区域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蓄电充电的站场,实现调峰蓄电和经济蓄电,提高充电服务的经济效益;
9)在电网因故不能供电时,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控制电网配电系统(5)断开公共电网(4),并控制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m)对应连接的第1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1)、第m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m)之中的至少一套的第i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pi)对应连接的第i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ni)作为微电网电压源运行并建立微电网的支撑电力,其他储能蓄电池双向逆变系统和新能源发电系统作为电流源运行并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调控其功率和能量,确保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充放电及维护系统和用户用电负荷(9)以及连接在微电网上的储能移动充电桩得到稳定的电力供给,直至公共电网(4)供电时,离网微电网由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切换为并网微电网。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由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将其运送并安放至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指定的布局位置,完成后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离开执行其他运送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与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捆绑在一起,按照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指定的布局位置及客户预约的位置,实时动态移动定位执行充电服务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的特征是,自身具有相应的双向储能充放电逆变模块和蓄电池管理系统BMS,且通过通信网络(3)与系统控制与信息平台系统(1)交互信息并受控。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1)、第j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cj)、第1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1)、第i动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di)、第1手机及移动终端(k1)、第n手机及移动终端(kn)、第1电动汽车(m1)、第n电动汽车(mn)、第1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1)、第k静态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运输车(gk)、第1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1)、第m储能蓄电池组串模块装卸设备(tm)的特征是,每个设备自身具有无限双向通信模块和实时定位功能。
CN201710578481.8A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的运行方法 Active CN109272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8481.8A CN109272656B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的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8481.8A CN109272656B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的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2656A true CN109272656A (zh) 2019-01-25
CN109272656B CN109272656B (zh) 2023-08-29

Family

ID=65152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78481.8A Active CN109272656B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的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26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422A (zh) * 2019-05-05 2019-07-12 苏州华天国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配电运行监测系统及调控方法
CN110091746A (zh) * 2019-05-24 2019-08-06 东莞市新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移动储能充电桩及其工作流程
CN110165690A (zh) * 2019-05-23 2019-08-23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反向协同调控的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
CN112421634A (zh) * 2020-09-15 2021-02-2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可移动式储能系统运行策略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0292A1 (en) * 2000-06-14 2004-07-08 Buchanan William D.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12065516A (ja) * 2010-09-17 2012-03-29 Tsuneishi Holdings Corp 電力送給方法、電力送給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JP2012209995A (ja) * 2011-03-29 2012-10-25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充電システム、充電器、電動移動体、および電動移動体用バッテリの充電方法
CN102832670A (zh) * 2012-09-06 2012-12-19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充电系统
CN102832624A (zh) * 2012-09-17 2012-12-19 山东大学 一种配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联网调度系统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系统
JP2013090359A (ja) * 2011-10-13 2013-05-13 Nissan Motor Co Ltd 充電配車計画システム
CN104393647A (zh) * 2014-11-28 2015-03-0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桩系统
CN204376426U (zh) * 2015-02-25 2015-06-03 周锡卫 一种基于储能互补平滑并网的新能源电站系统
CN104901325A (zh) * 2015-05-25 2015-09-09 东北电力大学 基于电价峰谷差的智能家居微网系统
CN105281415A (zh) * 2015-11-12 2016-01-27 鸥瑞智诺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充电桩
CN105375598A (zh) * 2015-12-22 2016-03-02 李岩 可移动可并联拼接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装置
US20160070249A1 (en) * 2014-09-08 2016-03-10 Christopher Robert DeBone Grid tied, real time adaptive, distributed intermittent power
CN205355886U (zh) * 2016-02-15 2016-06-29 周锡卫 一种集中监控的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CN205811565U (zh) * 2016-03-26 2016-12-14 赵紫州 一种移动充电桩
KR20170002312A (ko) * 2015-06-29 2017-01-06 (주) 이이시스 신재생에너지 연계 하이브리드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에 대한 적응형 에너지 관리 스케줄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5901421U (zh) * 2016-05-24 2017-01-18 福建劲菱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多能源电源互补的区域网综合应用系统
CN106926720A (zh) * 2017-02-17 2017-07-07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互联网的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服务平台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0292A1 (en) * 2000-06-14 2004-07-08 Buchanan William D.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12065516A (ja) * 2010-09-17 2012-03-29 Tsuneishi Holdings Corp 電力送給方法、電力送給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JP2012209995A (ja) * 2011-03-29 2012-10-25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充電システム、充電器、電動移動体、および電動移動体用バッテリの充電方法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系统
JP2013090359A (ja) * 2011-10-13 2013-05-13 Nissan Motor Co Ltd 充電配車計画システム
CN102832670A (zh) * 2012-09-06 2012-12-19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充电系统
CN102832624A (zh) * 2012-09-17 2012-12-19 山东大学 一种配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联网调度系统
US20160070249A1 (en) * 2014-09-08 2016-03-10 Christopher Robert DeBone Grid tied, real time adaptive, distributed intermittent power
CN104393647A (zh) * 2014-11-28 2015-03-0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桩系统
CN204376426U (zh) * 2015-02-25 2015-06-03 周锡卫 一种基于储能互补平滑并网的新能源电站系统
CN104901325A (zh) * 2015-05-25 2015-09-09 东北电力大学 基于电价峰谷差的智能家居微网系统
KR20170002312A (ko) * 2015-06-29 2017-01-06 (주) 이이시스 신재생에너지 연계 하이브리드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에 대한 적응형 에너지 관리 스케줄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281415A (zh) * 2015-11-12 2016-01-27 鸥瑞智诺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充电桩
CN105375598A (zh) * 2015-12-22 2016-03-02 李岩 可移动可并联拼接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装置
CN205355886U (zh) * 2016-02-15 2016-06-29 周锡卫 一种集中监控的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
CN205811565U (zh) * 2016-03-26 2016-12-14 赵紫州 一种移动充电桩
CN205901421U (zh) * 2016-05-24 2017-01-18 福建劲菱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多能源电源互补的区域网综合应用系统
CN106926720A (zh) * 2017-02-17 2017-07-07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互联网的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服务平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422A (zh) * 2019-05-05 2019-07-12 苏州华天国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配电运行监测系统及调控方法
CN110165690A (zh) * 2019-05-23 2019-08-23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反向协同调控的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
CN110091746A (zh) * 2019-05-24 2019-08-06 东莞市新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移动储能充电桩及其工作流程
CN112421634A (zh) * 2020-09-15 2021-02-2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可移动式储能系统运行策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2656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2657A (zh) 一种基于可移动储能蓄电供电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Hannan et al. Vehicle to grid connected technologies and charging strategies: Operation, control,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CN106130171A (zh) 光充储换一体站及其配电方法
CN105914799B (zh) V2g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供电体系结构
Li et al. Emission-concerned wind-EV coordin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grid side with network constraints: Concept and case study
CN109272656A (zh)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储能蓄电移动充电桩系统及运行方法
Sassi et al. Vehicle-to-grid technology and its suitability for the Moroccan national grid
Sandels et al. Vehicle to grid—Monte Carlo simulations for optimal aggregator strategies
CN106329619A (zh) 一种充电桩调度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6427654B (zh) 公交新能源纯电车充电功率动态分配方法
CN205960781U (zh) 光充储换一体站
CN105904983A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和使用方法
CN106364360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8494034A (zh) 一种配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计算方法
CN104981958A (zh) 电动车辆系统的大规模充电
Zhang et al. Aggregating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Cloud-based flexibility services from China
CN105117797A (zh) 基于孤岛划分的微网日前经济最优调度方法
Dispenz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ulti-purpose infrastructure for sustainable mobility. A case study in a smart cities application
CN109560577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940828A (zh) 一种基于多微网系统下的电动车规模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CN106873552A (zh) 群互联控制的电动汽车充电监控系统及方法
Mohseni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ulti-agent system for optimal sizing of a commercial complex microgrid
CN105958550A (zh) 基于分布式电源的智能电力控制方法
Rinaldi et al. Multimodal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Toward a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mobility
CN109345359A (zh) 一种基于光储充的分布式能源传输与交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