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2180A - 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 Google Patents

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2180A
CN109272180A CN201710585510.3A CN201710585510A CN109272180A CN 109272180 A CN109272180 A CN 109272180A CN 201710585510 A CN201710585510 A CN 201710585510A CN 109272180 A CN109272180 A CN 109272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manufacturing
manufacturing service
mentioned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55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2180B (zh
Inventor
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855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2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2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2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2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2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包括: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根据所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所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向所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所述服务组合路径;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所述制造任务。本申请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Description

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云制造是在传统网络化制造的基础上,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语义网页(Web)高性能计算等现有信息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及能力进行虚拟化、服务化封装,构成制造资源及能力池,进行集中的智能化管理经营,从而通过网络和云制造系统为制造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可随时获取的、安全可靠和按需使用的云服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新的生产应用热点是:利用云制造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达到绿色化生产。
云制造是面向大制造生产全生命周期的仿真、设计、加工、生产、安装、维修等各阶段活动而提出的。但是,现有相关技术中,却没有提供相关的云制造服务的注册和使用方法,导致制造资源的共享程度和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包括: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根据所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所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向所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所述服务组合路径;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所述制造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之后,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然后根据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上述服务组合路径,最后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从而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获得模块,用于从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获得模块获得的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所述服务组合路径;制造完成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所述制造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中,接收模块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之后,选择模块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获得模块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发送模块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然后优化模块根据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上述服务组合路径,最后制造完成模块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从而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云制造服务平台,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的层次树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的应用场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8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9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0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区域-全局体系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2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3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4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平台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
本实施例中,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Task)可以包括:任务名称(TName)、任务类型(TType)和限制条件(TLimitation),可以被记为Task=(TN,TT,TL)。
步骤102,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具体地,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可以为: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根据上述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其中,上述智能优化算法可以为自适应蝙蝠算法,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智能优化算法,本实施例对云制造服务平台所采用的智能优化算法不作限定。
步骤103,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具体地,上述服务组合路径包括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则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可以为:向上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如果上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上述子任务,则向服务质量次佳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上述服务质量次佳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为服务质量仅次于上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制造服务提供方。
本实施例中,如果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状态处于空闲状态,则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确定自身能够接受上述子任务,而如果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状态处于繁忙状态,则制造服务提供方确定不接受上述子任务;另外,当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响应超时时,可以确定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上述子任务。
步骤104,根据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上述服务组合路径。
步骤105,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具体地,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可以为:将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然后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就可以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向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请求,以请求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或者,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直接向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请求,以请求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之后,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然后根据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上述服务组合路径,最后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从而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2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102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201,接收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其中,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和服务功能(Function);其中上述服务功能包括输入(Input)、输出(Output)和执行条件(Execution Condition),输入、输出和执行条件三项均为自然语言描述。
步骤202,对上述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
本实施例中,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Manufacturing Service)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标识符(ID)、服务基本信息描述(Description)和服务接口描述(Interface),可以被记为MS=(ID,D,I)。
其中,上述服务标识符为云制造服务平台给予制造服务的唯一标识符;
服务基本信息描述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服务功能(Function)、服务状态(State)和评价指标(Evaluating Indicator),可以被记为Description=(N,FN,F,S,EI);其中,服务功能被记为Function=(I,O,EC),服务状态可以分为空闲和繁忙状态(默认标记为空闲状态),评价指标(即服务质量评级)可以包括系统评级(默认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评价)和用户评级(用户评级可以分为5级,默认为第3级);
服务接口描述包括服务访问及调用协议,访问及调用消息格式和接口集。
步骤203,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步骤204,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具体地,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为:将具有相同类别标签的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上述相同类别标签对应的层次树。
其中,上述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的层次树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1~步骤204可以与步骤101并行执行,也可以与步骤101先后执行,本实施例对步骤201~步骤204与步骤101执行顺序不作限定,只要步骤201~步骤204在步骤102之前执行即可。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之后,对上述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然后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最后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4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3可以包括:
步骤401,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具体地,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可以为: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按照预定的规则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领域中心向量为云制造服务平台存储的专家定义的领域词汇)的语义相似度;将语义相似度大于预定阈值的领域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其中,上述预定的规则可以为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包括的名词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当然,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按照其他的规则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预定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式(1)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
式(1)中,α1为上述特征向量,α2为领域中心向量,Similarity(α12)为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W1k,W2k分别为α1和α2的权值。
步骤402,将上述可选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
本实施例中,接收上述可选类别标签之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根据上述可选类别标签设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步骤403,接收并保存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是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从上述可选类别标签中选择的。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是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在上述可选类别标签中不存在合适的类别标签时,输入的类别标签;这时,步骤403可以为:
接收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输入的类别标签,更新代表类别标签的服务特征向量。
也就是说,当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供的可选类别标签中不存在合适的类别标签时,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输入新的类别标签,然后将制造服务提供方输入的新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云制造服务平台。
图5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501,将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发送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这时步骤203可以为:
步骤502,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和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上已有的服务类别标签信息,对上述制造服务进行分类,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
具体地,可以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采用覆盖式分类算法,依据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上已有的服务类别标签信息,对上述制造服务进行分类,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
步骤503,接收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是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按照预定的规则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将语义相似度大于预定阈值的领域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
具体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的方法可以参照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步骤4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4,将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和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可选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
步骤505,接收并保存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是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根据上述融合后的可选类别标签设置的。
具体地,保存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可以为:如果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为全局类别标签,则更新代表类别标签的服务特征向量。
这时,步骤204可以为:
步骤506,将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给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之后,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图6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4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601,向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之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建立本地层次树,将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上述本地层次树。
本实施例中,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7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102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701,将上述制造任务分解为子任务,获得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
步骤702,将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步骤703,接收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发送的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是制造服务使用方根据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设置的。
图8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105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801,接收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在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之后针对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用户评级。
步骤802,根据上述用户评级和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系统评级,更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
其中,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即为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的服务基本信息描述所包含的评价指标,用于对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图9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是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给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步骤105可以包括:
步骤901,将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发送给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之后,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进一步地,本申请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801可以包括:
步骤902,接收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在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之后,针对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用户评级。
这样,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即可根据上述用户评级和上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系统评级,更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10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01,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与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其中,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和服务功能(Function);其中上述服务功能包括输入(Input)、输出(Output)和执行条件(Execution Condition),输入、输出和执行条件三项均为自然语言描述。
步骤1002,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其中,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是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对上述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并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的;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标识符、服务基本信息描述和服务接口描述。
步骤1003,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设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具体地,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设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可以为:从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中选择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或者,当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中不存在合适的类别标签时,输入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步骤1004,将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之后,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与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之后,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然后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设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将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由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11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02可以包括:
步骤1101,接收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其中,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是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和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进行融合后获得的。
图12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申请图10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04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1201,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步骤1202,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建立本地层次树,将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本地层次树。
本实施例中,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13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301,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制造任务。
本实施例中,上述制造任务(Task)可以包括:任务名称(TName)、任务类型(TType)和限制条件(TLimitation),可以被记为Task=(TN,TT,TL)。
步骤1302,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是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之后,根据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获得的。
步骤1303,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具体地,制造服务使用方可以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向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请求,以请求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制造任务之后,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然后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所述制造任务,从而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14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本申请图1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302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1401,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是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分解获得的。
步骤1402,根据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设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
步骤1403,将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发送给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之后,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选择候选服务集。
进一步地,本申请图13所示实施例步骤1303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1404,针对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进行用户评级。
步骤1405,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给所述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用户评级之后,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用户评级和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系统评级,更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
图15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本申请图1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302可以为:
步骤1501,接收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是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给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的。
这时,本申请图1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405可以为:
步骤1502,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给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用户评级之后,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给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6所示的场景中,图16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的应用场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中,制造服务提供方:向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供自身拥有的制造资源和能力;
制造服务使用方:为了实现自身制造和生产任务,通过云制造服务平台按需购买和租用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
云制造服务平台:为制造服务提供方存储、管理其提供至该平台的制造资源,同时为制造服务使用方检索、调度和使用制造服务提供支撑。
结合图16所示的应用场景,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17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对云制造服务的注册流程进行介绍。
如图17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701,制造服务提供方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其中,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和服务功能(Function);其中上述服务功能包括输入(Input)、输出(Output)和执行条件(Execution Condition),输入、输出和执行条件三项均为自然语言描述。
步骤1702,云制造服务平台对上述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
本实施例中,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Manufacturing Service)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标识符(ID)、服务基本信息描述(Description)和服务接口描述(Interface),可以被记为MS=(ID,D,I)。
其中,上述服务标识符为云制造服务平台给予制造服务的唯一标识符;
服务基本信息描述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服务功能(Function)、服务状态(State)和评价指标(Evaluating Indicator),可以被记为Description=(N,FN,F,S,EI);其中,服务功能被记为Function=(I,O,EC),服务状态可以分为空闲和繁忙状态(默认标记为空闲状态),评价指标(即服务质量评级)可以包括系统评级(默认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评价)和用户评级(用户评级可以分为5级,默认为第3级);
服务接口描述包括服务访问及调用协议,访问及调用消息格式和接口集。
步骤1703,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具体地,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可以为: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按照预定的规则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领域中心向量为云制造服务平台存储的专家定义的领域词汇)的语义相似度;将语义相似度大于预定阈值的领域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其中,上述预定的规则可以为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包括的名词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当然,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按照其他的规则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预定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式(1)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
举例来说,某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为{玻璃,后视镜},汽车制造领域中心向量为{引擎,汽车车架,后视镜,车座椅},自行车制造领域中心向量为{链条,自行车车架,踏板},设各向量权值均为1,则该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与汽车制造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为该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与自行车制造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为0,若上述预定阈值为0,则汽车制造就是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步骤1704,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
步骤1705,制造服务提供方根据上述可选类别标签,设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步骤1706,制造服务提供方将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至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1707,云制造服务平台将具有相同类别标签的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上述相同类别标签对应的层次树。
本实施例中,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708,云制造服务平台向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18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801~步骤1804,同步骤1701~步骤1704。
步骤1805,制造服务提供方在上述可选类别标签中不存在合适的类别标签时,输入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步骤1806,制造服务提供方将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1807,云制造服务平台更新代表类别标签的服务特征向量。
步骤1808,云制造服务平台将具有相同类别标签的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上述相同类别标签对应的层次树。
本实施例中,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809,云制造服务平台向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19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9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901~步骤1908,同步骤1701~步骤1708。
步骤1909,制造服务提供方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建立本地层次树,将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本地层次树。
本实施例中,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区域-全局体系结构下,图20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中区域-全局体系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对区域-全局体系结构下的云制造服务的注册流程进行介绍。
如图21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101,制造服务提供方向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其中,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和服务功能(Function);其中上述服务功能包括输入(Input)、输出(Output)和执行条件(Execution Condition),输入、输出和执行条件三项均为自然语言描述。
步骤2102,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对上述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
本实施例中,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Manufacturing Service)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标识符(ID)、服务基本信息描述(Description)和服务接口描述(Interface),可以被记为MS=(ID,D,I)。
其中,上述服务标识符为云制造服务平台给予制造服务的唯一标识符;
服务基本信息描述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服务功能(Function)、服务状态(State)和评价指标(Evaluating Indicator),可以被记为Description=(N,FN,F,S,EI);其中,服务功能被记为Function=(I,O,EC),服务状态可以分为空闲和繁忙状态(默认标记为空闲状态),评价指标(即服务质量评级)可以包括系统评级(默认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评价)和用户评级(用户评级可以分为5级,默认为第3级);
服务接口描述包括服务访问及调用协议,访问及调用消息格式和接口集。
步骤2103,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发送至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104,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和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上已有的服务类别标签信息,对上述制造服务进行分类,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
具体地,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采用覆盖式分类算法,依据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上已有的服务类别标签信息,对上述制造服务进行分类,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
步骤2105,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
具体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按照预定的规则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领域中心向量为云制造服务平台存储的专家定义的领域词汇)的语义相似度,将语义相似度大于预定阈值的领域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
其中,上述预定的规则可以为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包括的名词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当然,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按照其他的规则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预定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式(1)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
步骤2106,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发送给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107,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和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进行融合。
步骤2108,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融合后的可选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
步骤2109,制造服务提供方根据上述可选类别标签,设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步骤2110,制造服务提供方将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至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111,如果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为全局类别标签,则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更新代表类别标签的服务特征向量。
步骤2112,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给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并向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步骤2113,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具体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将具有相同类别标签的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上述相同类别标签对应的层次树。
步骤2114,制造服务提供方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建立本地层次树,将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本地层次树。
本实施例中,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在区域-全局体系结构下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22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对云制造服务的使用流程进行介绍。
如图22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201,制造服务使用方向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交制造任务。
本实施例中,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Task)可以包括:任务名称(TName)、任务类型(TType)和限制条件(TLimitation),可以被记为Task=(TN,TT,TL)。
步骤2202,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任务分解为子任务,获得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
具体地,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将上述制造任务分解为最小粒度的子任务,获得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
步骤2203,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步骤2204,制造服务使用方根据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设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
步骤2205,制造服务使用方将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发送至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206,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具体地,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可以为: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根据上述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最佳服务组合路径。
其中,上述智能优化算法可以为自适应蝙蝠算法,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智能优化算法,本实施例对云制造服务平台所采用的智能优化算法不作限定。
步骤2207,云制造服务平台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具体地,云制造服务平台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可以为:云制造服务平台向上述最佳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如果上述最佳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上述子任务,则向服务质量仅次于上述最佳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如果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状态处于空闲状态,则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确定自身能够接受上述子任务,而如果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状态处于繁忙状态,则制造服务提供方确定不接受上述子任务;另外,当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响应超时时,可以确定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上述子任务。
步骤2208,制造服务提供方响应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任务请求消息,并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任务响应消息。
步骤2209,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上述服务组合路径。
步骤2210,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服务组合完成标识和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步骤2211,制造服务使用方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步骤2212,制造服务使用方在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之后针对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进行用户评级,并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至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213,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用户评级和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系统评级,更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
其中,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即为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的服务基本信息描述所包含的评价指标,用于对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23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对图20所示的区域-全局体系结构下的云制造服务的使用流程进行介绍。
如图23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301,制造服务使用方向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交制造任务。
本实施例中,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Task)可以包括:任务名称(TName)、任务类型(TType)和限制条件(TLimitation),可以被记为Task=(TN,TT,TL)。
步骤2302,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任务分解为子任务,获得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
具体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将上述制造任务分解为最小粒度的子任务,获得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
步骤2303,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步骤2304,制造服务使用方根据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设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
步骤2305,制造服务使用方将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发送至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306,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发送至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307,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具体地,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可以为: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根据上述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最佳服务组合路径。
其中,上述智能优化算法可以为自适应蝙蝠算法,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智能优化算法,本实施例对云制造服务平台所采用的智能优化算法不作限定。
步骤2308,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具体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可以为: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向上述最佳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如果上述最佳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上述子任务,则向服务质量仅次于上述最佳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如果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状态处于空闲状态,则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确定自身能够接受上述子任务,而如果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状态处于繁忙状态,则制造服务提供方确定不接受上述子任务;另外,当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响应超时时,可以确定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上述子任务。
步骤2309,制造服务提供方响应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任务请求消息,并向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任务响应消息。
步骤2310,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信息,优化上述服务组合路径。
步骤2311,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服务组合完成标识和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步骤2312,制造服务使用方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步骤2313,制造服务使用方在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之后针对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进行用户评级,并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至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314,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至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步骤2315,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用户评级和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系统评级,更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
其中,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即为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的服务基本信息描述所包含的评价指标,用于对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在区域-全局体系结构下,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24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作为云制造服务平台,或者云制造服务平台的一部分实现本申请图1~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如图24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401、选择模块2402、获得模块2403、发送模块2404、优化模块2405和制造完成模块2406;
其中,接收模块2401,用于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本实施例中,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Task)可以包括:任务名称(TName)、任务类型(TType)和限制条件(TLimitation),可以被记为Task=(TN,TT,TL)。
选择模块24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401接收的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
获得模块2403,用于从选择模块2402选择的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本实施例中,获得模块2403,具体用于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根据上述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其中,上述智能优化算法可以为自适应蝙蝠算法,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智能优化算法,本实施例对云制造服务平台所采用的智能优化算法不作限定。
发送模块2404,用于向获得模块2403获得的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上述服务组合路径包括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发送模块2404,具体用于向上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如果上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上述子任务,则向服务质量次佳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上述服务质量次佳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为服务质量仅次于上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制造服务提供方。
本实施例中,如果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状态处于空闲状态,则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确定自身能够接受上述子任务,而如果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状态处于繁忙状态,则制造服务提供方确定不接受上述子任务;另外,当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响应超时时,可以确定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上述子任务。
优化模块2405,用于根据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上述服务组合路径;
制造完成模块2406,用于根据优化模块2405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具体地,制造完成模块2406可以将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然后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就可以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向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请求,以请求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或者,制造完成模块2406可以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直接向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请求,以请求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中,接收模块2401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之后,选择模块2402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获得模块2403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发送模块2404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然后优化模块2405根据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上述服务组合路径,最后制造完成模块2406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从而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25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24所示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25所示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中,还可以包括:预封装模块2407和保存模块2408;
其中,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接收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其中,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和服务功能(Function);其中上述服务功能包括输入(Input)、输出(Output)和执行条件(Execution Condition),输入、输出和执行条件三项均为自然语言描述。
预封装模块2407,用于对接收模块2401接收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本实施例中,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Manufacturing Service)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标识符(ID)、服务基本信息描述(Description)和服务接口描述(Interface),可以被记为MS=(ID,D,I)。
其中,上述服务标识符为云制造服务平台给予制造服务的唯一标识符;
服务基本信息描述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服务功能(Function)、服务状态(State)和评价指标(Evaluating Indicator),可以被记为Description=(N,FN,F,S,EI);其中,服务功能被记为Function=(I,O,EC),服务状态可以分为空闲和繁忙状态(默认标记为空闲状态),评价指标(即服务质量评级)可以包括系统评级(默认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评价)和用户评级(用户评级可以分为5级,默认为第3级);
服务接口描述包括服务访问及调用协议,访问及调用消息格式和接口集。
获得模块2403,用于根据预封装模块2407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保存模块2408,用于根据获得模块2403获得的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本实施例中,保存模块2408,具体用于将具有相同类别标签的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上述相同类别标签对应的层次树。
其中,上述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获得模块2403可以包括:标签获得子模块24031、标签发送子模块24032、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和标签保存子模块24034;
其中,标签获得子模块24031,用于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本实施例中,标签获得子模块24031,具体用于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按照预定的规则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领域中心向量为云制造服务平台存储的专家定义的领域词汇)的语义相似度;将语义相似度大于预定阈值的领域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其中,上述预定的规则可以为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包括的名词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当然,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按照其他的规则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预定阈值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式(1)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
标签发送子模块24032,用于将标签获得子模块24031获得的可选类别标签发送给制造服务提供方。
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用于接收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是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根据上述可选类别标签设置的;
标签保存子模块24034,用于保存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接收的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是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从上述可选类别标签中选择的。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是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在上述可选类别标签中不存在合适的类别标签时,输入的类别标签;
则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具体用于接收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输入的类别标签;
标签保存子模块24034,具体用于根据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接收的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输入的类别标签更新代表类别标签的服务特征向量。
也就是说,当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供的可选类别标签中不存在合适的类别标签时,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输入新的类别标签,然后将制造服务提供方输入的新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云制造服务平台。
进一步地,上述发送模块2404,还用于在预封装模块2407对上述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之后,将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发送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获得模块2403可以包括:标签获得子模块24031、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标签融合子模块24035和标签保存子模块24034;
其中,标签获得子模块24031,用于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和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上已有的服务类别标签信息,对上述制造服务进行分类,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具体地,标签获得子模块24031可以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采用覆盖式分类算法,依据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上已有的服务类别标签信息,对上述制造服务进行分类,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
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用于接收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是上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从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按照预定的规则选取至少一个名词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特征向量,计算上述特征向量与领域中心向量的语义相似度,将语义相似度大于预定阈值的领域作为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具体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获得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的方法可以参照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步骤4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标签融合子模块24035,用于将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和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可选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
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还用于接收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是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根据上述融合后的可选类别标签设置的。
标签保存子模块24034,用于保存标签接收子模块24033接收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本实施例中,标签保存子模块24034,具体用于当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为全局类别标签时,更新代表类别标签的服务特征向量。
这时,保存模块2408,具体用于将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之后,上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发送模块2404,还用于在保存模块2408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之后,向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本实施例中,接收上述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之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可以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建立本地层次树,将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本地层次树。
本实施例中,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进一步地,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还可以包括:分解模块2409;
分解模块2409,用于在选择模块2402选择候选服务集之前,将上述制造任务分解为子任务,获得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
发送模块2404,还用于将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接收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发送的所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是制造服务使用方根据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设置的。
进一步地,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还可以包括:更新模块24010;
接收模块2401,还用于在发送模块2404将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发送给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之后,接收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在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之后针对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用户评级;
更新模块24010,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401接收的用户评级和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系统评级,更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其中,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即为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中的服务基本信息描述所包含的评价指标,用于对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是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给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的;
发送模块2404,具体用于将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发送给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之后,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发送给所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本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2401,具体用于接收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在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之后,针对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用户评级。
这样,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中的更新模块24010即可根据上述用户评级和上述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系统评级,更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26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设置在制造服务提供方中实现本申请图10~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如图26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601、接收模块2602和设置模块2603;
其中,发送模块2601,用于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与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以及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所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其中,与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名称(Name)、服务企业名称(FName)和服务功能(Function);其中上述服务功能包括输入(Input)、输出(Output)和执行条件(Execution Condition),输入、输出和执行条件三项均为自然语言描述。
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是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对上述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并根据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的;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可以包括服务标识符、服务基本信息描述和服务接口描述。
接收模块2602,用于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
本实施例中,接收模块2602,具体用于接收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是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将上述制造服务的区域的可选类别标签和上述制造服务的全局的可选类别标签进行融合后获得的。
设置模块26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602接收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设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本实施例中,设置模块2603,具体用于从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中选择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或者,当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中不存在合适的类别标签时,输入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发送模块2601,还用于将设置模块2603设置的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之后,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中,发送模块2601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与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之后,接收模块2602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然后设置模块2603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可选类别标签设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模块2601将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由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27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26所示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相比,图27所示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还可以包括:建立模块2604和保存模块2605;
接收模块2602,还用于在发送模块2601将上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发送给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之后,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注册成功标识和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建立模块2604,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602接收的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建立本地层次树;
保存模块2605,用于将上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上述本地层次树。
本实施例中,层次树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实现对云制造服务进行注册,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28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设置在制造服务使用方中,可以实现本申请图13~图1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如图28所示,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801、接收模块2802和执行模块2803;
其中,发送模块2801,用于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制造任务;本实施例中,发送模块2801发送的制造任务(Task)可以包括:任务名称(TName)、任务类型(TType)和限制条件(TLimitation),可以被记为Task=(TN,TT,TL)。
接收模块2802,用于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是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上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向上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之后,根据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获得的;
执行模块28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802接收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中,发送模块2801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制造任务之后,接收模块2802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然后执行模块2803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所述制造任务,从而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29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28所示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29所示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模块2804;
其中,接收模块2802,还用于在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之前,接收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是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分解获得的;
设置模块2804,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802接收的上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设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
发送模块2801,还用于将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发送给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之后,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选择候选服务集。
进一步地,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还可以包括:评价模块2805;
评价模块2805,用于在执行模块2803根据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上述制造任务之后,针对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进行用户评级;
发送模块2801,还用于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给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上述用户评级之后,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上述用户评级和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系统评级,更新上述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评级。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2802,具体用于接收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的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是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发送给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的。
发送模块2801,具体用于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给所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
本实施例中,接收上述用户评级之后,上述区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将上述用户评级发送给全局云制造服务平台。
上述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可以使制造服务使用方使用云制造服务,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云制造的实施和开展。
图30为本申请云制造服务平台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云制造服务平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图1~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图3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云制造服务平台的框图。图30显示的云制造服务平台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0所示,云制造服务平台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云制造服务平台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云制造服务平台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云制造服务平台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云制造服务平台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0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0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云制造服务平台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云制造服务平台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云制造服务平台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云制造服务平台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30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云制造服务平台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30中未示出,可以结合云制造服务平台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图1~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图1~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图1~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图31为本申请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图10~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图3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的框图。图31显示的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1所示,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0,系统存储器28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0和处理单元160)的总线180。
总线18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0。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0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1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1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Video Disc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0相连。存储器28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0的程序/实用工具40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0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0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0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0进行。并且,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31所示,网络适配器200通过总线180与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31中未示出,可以结合制造服务提供方设备12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0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图10~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本申请图10~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图10~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图32为本申请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图13~图1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图3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的框图。图32显示的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2所示,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1,系统存储器281,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1和处理单元161)的总线181。
总线181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1。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1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2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2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Video Disc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1相连。存储器28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1的程序/实用工具401,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1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1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1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1(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1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1进行。并且,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1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32所示,网络适配器201通过总线181与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32中未示出,可以结合制造服务使用方设备121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1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1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图13~图1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本申请图13~图1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图13~图1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下简称: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以下简称: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
根据所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并从所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向所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所述服务组合路径;
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所述制造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之前,还包括:
接收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所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对所述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
根据所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所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根据所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所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所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包括:
将具有相同类别标签的所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所述相同类别标签对应的层次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所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注册成功标识和所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制造任务分解为子任务,获得所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
将所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发送给所述制造服务使用方;
接收所述制造服务使用方发送的所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所述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是所述制造服务使用方根据所述制造任务的可选子任务设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包括:
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根据所述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所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组合路径包括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
所述向所述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包括:
向所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如果所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所述子任务,则向服务质量次佳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质量次佳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为服务质量仅次于所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制造服务提供方。
8.一种云制造服务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制造服务使用方提交的制造任务;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制造任务包含的子任务和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选择候选服务集;
获得模块,用于从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获得模块获得的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
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任务响应消息优化所述服务组合路径;
制造完成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后的服务组合路径完成所述制造任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封装模块和保存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选择模块选择候选服务集之前,接收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的与所述制造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制造服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所述预封装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进行预封装;
所述获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预封装模块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获得所述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
所述保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得模块获得的制造服务的类别标签保存所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将具有相同类别标签的所述预封装后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保存至所述相同类别标签对应的层次树。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根据所述预先保存的制造服务注册信息从所述候选服务集中计算获得服务组合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组合路径包括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如果所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不接受所述子任务,则向服务质量次佳的制造服务提供方发送任务请求消息,所述服务质量次佳的制造服务提供方为服务质量仅次于所述服务质量最佳的服务组合路径中的制造服务提供方的制造服务提供方。
13.一种云制造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585510.3A 2017-07-18 2017-07-18 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Active CN109272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5510.3A CN109272180B (zh) 2017-07-18 2017-07-18 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5510.3A CN109272180B (zh) 2017-07-18 2017-07-18 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2180A true CN109272180A (zh) 2019-01-25
CN109272180B CN109272180B (zh) 2021-10-26

Family

ID=6514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5510.3A Active CN109272180B (zh) 2017-07-18 2017-07-18 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21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2217A (zh) * 2019-06-11 2019-10-11 同济大学 基于模板的制造云服务需求分解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9112A (zh) * 2014-04-09 2015-04-15 丹阳市天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阶段的云制造服务智能选择架构
CN105635283A (zh) * 2015-12-30 2016-06-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云制造服务的组织管理和使用方法和系统
CN106572187A (zh) * 2016-11-11 2017-04-19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制造服务调度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9112A (zh) * 2014-04-09 2015-04-15 丹阳市天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阶段的云制造服务智能选择架构
CN105635283A (zh) * 2015-12-30 2016-06-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云制造服务的组织管理和使用方法和系统
CN106572187A (zh) * 2016-11-11 2017-04-19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制造服务调度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2217A (zh) * 2019-06-11 2019-10-11 同济大学 基于模板的制造云服务需求分解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2180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ngh et al. Fog computing: A taxonomy, systematic review, current trend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Lv et al. Next-generation big data analytics: State of the art,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topics
CN105024865B (zh) 云联合即服务
CN110413533A (zh) Ab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aheed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omputing paradigms, enabling computation offloading and task execution in vehicular networks
Qiao et al. 6G vision: An AI-driven decentralized network and service architecture
Lin et al. A novel utility based resource management scheme in vehicular social edge computing
CN113011282A (zh) 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Qamash et al. Cloud, fog, and edge computing: A software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Abdulazeez et al. Offloading mechanisms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in the fog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9313587A (zh) 用于在服务层处使能数据分析服务的方法
CN109144969A (zh) 用于区块链网络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359281A (zh) 动态表单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856438A (zh) 一种网络业务实例化的方法、装置及nfv系统
CN107679141A (zh) 数据入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699667A (zh) Web服务的多维度语义模型建立方法
US11308428B2 (en) Machine learning-based resource customization to increase user satisfaction
Cui et al.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IoT-edge-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Ye et al. Processing capability and QoE driven optimized computation offloading scheme in vehicular fog based F-RAN
Sakhdari et al. Edge computing: A systematic mapping study
CN109272180A (zh) 云制造服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云制造服务平台
Zhou et al. Smart computing and cyber technology for cyberization
Malandrino et al. From megabits to CPU ticks: Enriching a demand trace in the age of MEC
Walia et al. A 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 cost model for 5g network slice provisioning in a smart factory
TW201842474A (zh) 活動推薦系統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