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2079A -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2079A
CN109272079A CN201811151998.XA CN201811151998A CN109272079A CN 109272079 A CN109272079 A CN 109272079A CN 201811151998 A CN201811151998 A CN 201811151998A CN 109272079 A CN109272079 A CN 109272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
sector
target
message
electronic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19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永强
杨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19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2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2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2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目标电子标签中存有实际的数据块信息,同时在目标电子标签以外也预存有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在需要对目标电子标签进行验证时,利用TagID获取与目标电子标签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获取目标电子标签中的实际数据块信息,用预存数据块信息与实际数据块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可以验证目标电子标签的真伪。此外,由于目标电子标签需要存储数据块信息,使目标电子标签以外的存储设备中存储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因此如要伪造电子标签,需要伪造电子标签中的实际数据块信息以及存储设备中预存数据块信息,因此电子标签的复制会变得复杂化,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伪劣标签的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出现,为产品的防伪、防窜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国内,大量的品牌企业为保护自身的产品,为产品加装了RFID电子标签,使用物联网的思维来解决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所使用的RFID电子标签具有独立性、唯一性、难以伪造性和正确识别产品真伪的特性。
然而,在当前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市场环境下,不少非法厂商为追求经济利益,依然通过花大钱、使用高科技设备等手段,利用RFID电子标签的安全漏洞大规模复制正品的RFID电子标签的方式,将复制的RFID电子标签运用到假冒伪劣产品中。如此一来,正品与假冒伪劣产品无任何区别,消费者与企业自身的权益始终未得到保护。
因此,如何有效验证RFID电子标签的真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如何有效验证RFID电子标签的真伪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包括:
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
若是,则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若否,则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其中,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包括:
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第一扇区获取TagID;其中,所述第一扇区包括厂商信息,所述厂商信息包括所述TagID;
利用所述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其中,所述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扇区为目标电子标签的第二扇区中的待验证扇区,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扇区分别包括对应第二扇区预存密码信息与数据块信息;
则所述获取目标电子标签的实际数据块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预存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其中,所述预存密码信息包括:
存取控制位信息、第一套密码信息、第二套密码信息,其中,所述存取控制位信息用于确定使用第一套密码信息或第二套密码信息。
其中,所述利用所述预存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存取控制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套密码信息与所述第二套密码信息中确定目标密码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其中,所述利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TagID确定目标电子标签;
判断所述目标电子标签是否进行过验证;
若否,则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所有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获取所述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若是,则通过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状态信息确定上一次验证是否为正常完成;
若是,则确定上一次进行验证的已验证第二扇区,利用所述已验证第二扇区在所有第二扇区中确定未验证第二扇区,在所述未验证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获取所述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若否,则获取上一次验证获取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之后,还包括:
生成新数据块信息;
将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更新为所述新数据块信息,并将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更新为所述新数据块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验证系统,包括:
预存数据块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实际数据块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一致时,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不一致时,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验证装置,包括:
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所述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的步骤。
请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目标电子标签中存有实际的数据块信息,同时在目标电子标签以外也预存有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在需要对目标电子标签进行验证时,利用TagID获取与目标电子标签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并获取目标电子标签中的实际数据块信息,用预存数据块信息与实际数据块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可以验证目标电子标签的真伪。此外,由于目标电子标签需要存储数据块信息,并使目标电子标签以外的存储设备中存储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因此如要伪造电子标签,则需要伪造电子标签中的实际数据块信息以及存储设备中预存数据块信息,因此电子标签的复制会变得复杂化,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伪劣标签的制造。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验证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具体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如何有效验证RFID电子标签的真伪的问题。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应用于读写终端,具体包括:
S101,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电子标签为一个RFID电子标签。对应每一个RFID都有一个唯一标识,即TagID,通过TagID可以获取到对应的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预存数据块信息是用来验证电子标签的信息,通常预存数据块信息保存在后台数据中心,而电子标签中也保存有对应电子标签的实际的数据块信息,通过数据块信息的比对,可以验证电子标签的真伪。
在本方案中,数据块信息的内容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验证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第一扇区获取TagID;其中,所述第一扇区包括厂商信息,所述厂商信息包括所述TagID;
利用所述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子标签的存储空间中通常有多个扇区,其中,每个扇区又包括多个数据块。一般情况下,电子标签中的第一个扇区为电子标签厂商所用,用来保存厂商对电子标签设定的信息,例如TagID。在本方案中,存储厂商信息的扇区作为第一扇区,首先在目标电子标签的第一扇区中获取其TagID,然后通过TagID在存储设备中找到与该TagID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S102,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具体地,获取保存在目标电子标签中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S103,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
具体地,判断实际数据块信息和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如一致则该目标电子标签验证通过,即为真标签,如果不一致,则该目标电子标签验证不通过,则为伪造标签。
S104,若是,则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S105,若否,则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目标电子标签附着在产品上,用于标识产品信息,经过本方法的验证,目标电子标签验证通过则说明对应的产品为正品。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目标电子标签中存有实际的数据块信息,同时在目标电子标签以外也预存有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在需要对目标电子标签进行验证时,利用TagID获取与目标电子标签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并获取目标电子标签中的实际数据块信息,用预存数据块信息与实际数据块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可以验证目标电子标签的真伪。此外,由于目标电子标签需要存储数据块信息,并使目标电子标签以外的存储设备中存储对应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因此如要伪造电子标签,则需要伪造电子标签中的实际数据块信息以及存储设备中预存数据块信息,因此电子标签的复制会变得复杂化,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伪劣标签的制造。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与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具体包括:
S201,利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扇区为目标电子标签的第二扇区中的待验证扇区,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扇区分别包括对应第二扇区预存密码信息与数据块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读写终端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在本方案中,读写终端包括手持式读写终端,例如RFID高频手持机、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还包括桌面式读写终端,例如装有RFID高频读写模块的平板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读写终端均支持ISO 14443A/B、
MIFARE标准。
在本方案中,目标电子标签为一个RFID电子标签,具体可以选用符合ISO 14443A/B标准协议的MIFARE芯片。此标签具有如下特性:
工作频率:13.56MHZ;
读写距离:30mm-100mm;
读写次数:可读无限次,可擦写10万次;
使用年限:10年。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所使用的电子标签只是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选用其他型号的电子标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3,在RFID电子标签的存储空间中有N个扇区,N>=1。其中,每个扇区包括4个数据块,分别为块0,块1,块2,块3,每个数据块有6个字节。每个扇区中的块3为扇区控制块,其中包括对应扇区的密码信息,数据块信息可以存储在块0或块1或块2中,一般将数据块信息存储在块0中,其中数据块的具体内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可以用于将RFID电子标签中的数据块信息与数据中心的数据块信息进行对比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选用包括3个扇区的RFID电子标签作为目标电子标签。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RFID电子标签的扇区数可以不为3,既可以大于3也可以小于3,本方案中不做具体限定,但作为优选的,扇区数小于3时,防伪力度不大,因此优选使用扇区数大于或等于3的RFID电子标签。
在RFID电子标签中,扇区1作为第一扇区,为RFID电子标签的厂商使用,厂商初始化时固化有全球唯一编号(简称TagID),第一扇区1的密码信息为初始密码信息。
扇区2、扇区3为系统使用,其中该系统为可以操作该电子标签的系统,例如读写终端、后台服务器等。作为第二扇区,初始状态下,每个第二扇区存储的信息一致,并且均存储在后台数据中心,可以根据第一扇区中的TagID获取对应的第二扇区的密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验证之前,系统中的标签初始化模块生成第二扇区的数据内容,也就是本方案中扇区2、扇区3的块0、块1、块2的数据内容,并将该数据内容对应的更新在数据中心与每个第二扇区的每个块对应的位置,也就是说,在验证之前,会对第二扇区中的数据内容进行更新,并且同步更新备份在数据中心的与该第二扇区对应的数据内容,其中,数据内容即包括数据块信息与密码信息。
具体地,标签初始化模块根据TagID,生成对应该TagID的第二扇区(扇区2、扇区3)的数据块信息与密码信息,写入到数据中心以及目标电子标签对应的扇区中,其中,写入到数据中心的即是对应该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和预存密码信息。
例如,TagID为01,第二扇区包括扇区2和扇区3,那么需要生成01对应的扇区2的数据块信息“123456”与密码信息“0000”,以及01对应的扇区3的数据块信息“654321”与密码信息“1111”。在数据中心找到01编号对应的扇区2与扇区3,将生成的两组信息保存到扇区2、扇区3在数据中心中对应的位置,根据01编号找到TagID为01的电子标签,并将两组信息写入该电子标签实际的扇区中。
在验证过程中,首先利用第一扇区(扇区1)的块3读取扇区1的块0、块1、块2的数据,其中,扇区1的块0存储有TagID,即,在本方案中,首先利用扇区1的块3将TagID读取出来。
再利用TagID从数据中心读取与该TagID对应的电子标签的扇区2、扇区3的块0、块1、块2的数据内容,数据内容即包括预存密码信息和预存数据块信息。
具体地,在验证过程中,首先读写终端扫描目标电子标签,在目标电子标签的第一扇区,也就是本方案中的扇区1中获取到目标电子标签的
TagID。
S202,利用所述预存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预存密码信息包括:存取控制位信息、第一套密码信息、第二套密码信息,其中,所述存取控制位为信息用于确定使用第一套密码信息或第二套密码信息。
则利用所述存取控制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套密码信息与所述第二套密码信息中确定目标密码信息;利用所述目标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具体地,读写终端在获取到TagID后,与系统服务器进行通信,调用数据中心服务接口,利用TagID获取数据中心保存的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扇区是在第二扇区中的一个待验证扇区,例如,第二扇区包括扇区2与扇区3,在本次验证过程中,需要验证扇区2,则扇区2即目标扇区。
在本方案中,进行验证操作前,标签初始化模块生成的密码信息具体可以是存取控制位信息、第一套密码信息、第二套密码信息,其中存取控制位用于决定每次对数据块信息进行操作需要使用哪一套密码。
需要说明的是,存取控制位信息、第一套密码信息、第二套密码信息均保存在对应每个第二扇区的块3的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套密码信息为KeyA,第二套密码信息为KeyB,参见表1,表1为控制位与操作权限的对应关系表。
表1
如表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如果存取控制位为000,则对应读操作则需要选用KeyA,写操作需要选用KeyB,如果存取控制位为100,则对应的读操作需要选用KeyB,写操作选用KeyA,如果存取控制位为011,则对应的读操作需要选用KeyB,写操作选用KeyB。
在实际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读或写操作时,首先要利用TagID向数据中心获取存取控制位,并获取与存取控制位对应的密码,然后即可利用密码对RFID电子标签的相应的扇区进行读或写操作。例如,通过使用存取控制位对应的密码来读取保存在电子标签中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RFID的扇区1为标签厂商使用,标签出厂初始化时固化全球唯一编号(TagID),该扇区密码及存取方式采用默认方式,即提供A套密码,可擦写、存取数据块信息。
S203,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
S204,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S205,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与上述任一实施例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具体包括:
S301,利用所述TagID确定目标电子标签。
S302,判断所述目标电子标签是否进行过验证;若否,执行S303,若是,执行S304。
在本方案中,确定目标电子标签后,首先要确定该电子标签在本次验证以前是否进行过验证,如果进行过验证,则进入S304,如果没有进行过验证则进入S303。
S303,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所有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获取所述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具体地,如果目标电子标签没有进行过验证,则在目标电子标签的所有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
S304,通过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状态信息确定上一次验证是否为正常完成;若是,执行S305,若否,执行S306。
具体地,如果目标电子标签进行过验证,则上一次验证会出现两种情况,即正常完成和未正常完成。正常完成即是完成了对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扇区的验证;二未正常完成,则是没有正常完成对目标电子标签的验证,但是上一次验证的目标扇区的密码信息和数据块信息已确定,并返回至读写终端,也就是说,无需再进行确定密码信息和数据块信息的操作了。因此为完成上一次未完成的验证,同时又不浪费计算资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目标电子标签添加状态信息。
如果上一次顺利完成验证时,则在上一次验证操作过程中将目标电子标签的状态信息设为一致标识;如果上一次验证时出现如上述未完成的情况,则将目标电子标签的状态信息设为不一致标识。
因此本方案中,当目标电子标签的状态信息为一致标识时,则说明上一次已完成验证,则只需要在未进行验证的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已返回其密码信息、数据块信息。
在本方案中,如果上一次验证为正常完成,也就是状态信息为一致标识,则执行S305,如果上一次验证未未正常完成,也就是状态信息为不一致标识,则执行S306。
S305,确定上一次进行验证的已验证第二扇区,利用所述已验证第二扇区在所有第二扇区中确定未验证第二扇区,在所述未验证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获取所述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本方案中,当目标电子标签的状态信息为一致标识时,则说明上一次已完成验证,则只需要在未进行验证的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以返回其预存密码信息、预存数据块信息,并执行S307。
S306,获取上一次验证获取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具体地,当目标电子标签的信息不一致时,说明上一次验证被中断,出现了上述未完成的情况,因此,在上一次验证时,数据中心已向读写终端返回了上一次验证的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和预存数据块信息,此时,仅通知读写终端继续利用获取到的预存密码信息和预存数据块信息完成验证即可,验证的具体操作在上述实施例已做详细介绍,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方案中,一致标识可以用0表示,不一致标识可以用1表示。
S307,利用所述预存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S308,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若是,执行S309,若否,执行S310。
S309,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S310,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伪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其中数据块信息会在每次验证后动态的变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与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确定验证结果为通过之后,还包括:
S401,生成新数据块信息。
S402,将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更新为所述新数据块信息,并将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更新为所述新数据块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防伪的可靠性,本申请的数据块信息也会在每次验证后动态的变化。
具体地,在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后,生成对应目标扇区的新的数据块信息,并利用存取控制位确定与写操作对应的密码,利用该密码将新数据块信息写入目标电子标签的目标扇区,并将新数据块信息保存到数据中心对应的位置,即,在本方案中,需要在验证通过后生成新的数据块信息,并将目标电子标签与数据中心中的数据块信息均更新为该新数据块信息。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系统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系统与上文描述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验证系统,具体包括:
预存数据块信息获取模块501,用于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实际数据块信息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判断模块503,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模块504,用于当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一致时,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第二确定模块505,用于当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不一致时,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本实施例的电子标签验证读写终端系统用于实现前述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因此电子标签验证读写终端系统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的电子标签验证的实施例部分,例如,预存数据块信息获取模块501,实际数据块信息获取模块502,判断模块503,第一确定模块504,第二确定模块505,分别用于实现上述电子标签验证方法中步骤S101,S102,S103,S104,S105,所以,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验证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存储器6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第一处理器602,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读写终端的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的步骤。
读写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持式读写终端或桌面式读写终端。
具体的,第一存储器601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第一处理器602为电子标签验证装置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可以实现上述任一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进行介绍,本申请提供的电子标签与上述任一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具体包括:
第一扇区,其中,所述第一扇区存储包括与所述电子标签对应的TagID的厂商信息;其中所述TagID用于被读写终端利用以从数据中心获取所述电子标签的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第二扇区,其中,所述第二扇区包括目标扇区,所述目标扇区存储有与所述目标扇区对应的实际数据块信息与实际密码信息;所述实际密码信息用于在所述读写终端利用所述预存密码信息获取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时校验所述预存密码信息是否匹配;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用于当所述预存密码信息与所述实际密码信息匹配时,将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返回给所述读写终端,以使所述读写终端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一致时,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不一致时,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上述实施例介绍的目标电子标签即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相互参照,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
若是,则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若否,则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包括:
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第一扇区获取TagID;其中,所述第一扇区包括厂商信息,所述厂商信息包括所述TagID;
利用所述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扇区为目标电子标签的第二扇区中的待验证扇区,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扇区分别包括对应第二扇区预存密码信息与数据块信息;
则所述获取目标电子标签的实际数据块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预存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存密码信息包括:
存取控制位信息、第一套密码信息、第二套密码信息,其中,所述存取控制位信息用于确定使用第一套密码信息或第二套密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预存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存取控制位信息在所述第一套密码信息与所述第二套密码信息中确定目标密码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密码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中目标扇区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TagID确定目标电子标签;
判断所述目标电子标签是否进行过验证;
若否,则在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所有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获取所述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若是,则通过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状态信息确定上一次验证是否为正常完成;
若是,则确定上一次进行验证的已验证第二扇区,利用所述已验证第二扇区在所有第二扇区中确定未验证第二扇区,在所述未验证第二扇区中确定目标扇区;获取所述目标扇区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若否,则获取上一次验证获取的预存密码信息与预存数据块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之后,还包括:
生成新数据块信息;
将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更新为所述新数据块信息,并将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更新为所述新数据块信息。
8.一种电子标签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存数据块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利用目标电子标签的TagID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预存数据块信息;
实际数据块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标签的实际数据块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一致时,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实际数据块信息与所述预存数据块信息不一致时,确定验证结果为验证未通过。
9.一种电子标签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电子标签验证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51998.XA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09272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1998.XA CN109272079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1998.XA CN109272079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2079A true CN109272079A (zh) 2019-01-25

Family

ID=65195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1998.XA Pending CN109272079A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207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0271A (zh) * 2010-10-15 2011-02-23 银川市高新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商品防伪系统及方法和防伪电子装置
CN102456146A (zh) * 2010-11-02 2012-05-16 上海中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rfid技术的数字牌证的唯一性保障方法
CN103544513A (zh) * 2013-11-06 2014-01-29 武汉大学 一种防止工程设备被伪造的系统及方法
CN104915696A (zh) * 2015-07-01 2015-09-16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读写方法
CN105678364A (zh) * 2015-10-14 2016-06-15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畜禽产业链信息采集、传承及交互终端系统
US10032173B2 (en) * 2015-07-17 2018-07-24 Lui Kam Ming Electronic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0271A (zh) * 2010-10-15 2011-02-23 银川市高新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商品防伪系统及方法和防伪电子装置
CN102456146A (zh) * 2010-11-02 2012-05-16 上海中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rfid技术的数字牌证的唯一性保障方法
CN103544513A (zh) * 2013-11-06 2014-01-29 武汉大学 一种防止工程设备被伪造的系统及方法
CN104915696A (zh) * 2015-07-01 2015-09-16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读写方法
US10032173B2 (en) * 2015-07-17 2018-07-24 Lui Kam Ming Electronic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thereof
CN105678364A (zh) * 2015-10-14 2016-06-15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畜禽产业链信息采集、传承及交互终端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跨七海的风: "rfid门禁系统笔记", 《HTTPS://WWW.CNBLOGS.COM/FENGDASHEN/P/3453293.HTML》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2375B2 (en) Blockchain-based data verif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42353B2 (en) Accurate images i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to enable data transfer
US9111283B1 (en) RFID tag authentication with public-key cryptography
US8391837B2 (en) Method, system and trusted service manager for securely transmitting an application to a mobile phone
EP2453398A1 (en) Product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9734091B2 (en) Remote load and update card emulation support
JP4974613B2 (ja) Icメモリ並びにicメモリ用のアクセス装置及び正当性検証方法
CN101968834A (zh) 电子产品的防抄板加密方法和装置
Saeed et al. An NFC based consumer-level counterfeit detection framework
US20130342311A1 (en) Production method, rfid transpond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reader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KR100512064B1 (ko) 제품의 진품 여부를 확인하기 위한 비접촉식 통신 태그 및 휴대형 태그 판독기
US8621617B2 (en) Method of securing execution of a program
CN109360002A (zh) 一种产品的防伪方法及装置
CN110533128B (zh) 一种基于加密的防伪溯源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09272079A (zh) 一种电子标签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153396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数据存储设备及终端设备
CN211264341U (zh) 一种防复制门禁卡
US9652232B2 (en)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data processing
EP2985724B1 (en) Remote load and update card emulation support
CN103400266A (zh) 双界面卡模块结合体设备、卡片业务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4239629B (zh) 标签的防伪验证方法、uhf手持终端及存储介质
TW202046176A (zh) Rfid電子標籤之動態防偽加密方法及電子標籤
CN102185832A (zh) 交互式防伪验证方法及智能防伪标签
CN105741104A (zh) 一种脱机交易装置以及基于该脱机交易装置的方法
Moravec et al.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cloning of identity tokens in legacy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