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8985A -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68985A
CN109268985A CN201811143108.0A CN201811143108A CN109268985A CN 109268985 A CN109268985 A CN 109268985A CN 201811143108 A CN201811143108 A CN 201811143108A CN 109268985 A CN109268985 A CN 109268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pump
pump unit
flowmeter
sour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31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68985B (zh
Inventor
晁伟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ord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1431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68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68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8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68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8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using natural energy, e.g. solar energy, energy from the grou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40Geothermal heat-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抽水井;地源热泵机组,其通过管路由抽水井抽取地下的恒温水;制冷机构,其包括风机盘管、导风盘和导流管;回灌井,回水管连接至回灌井;储水罐,其与自来水源,以及导流管的出水端和回灌井分别连通;流量监控机构,其包括控制器、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三流量计和第一控制阀;以对由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抽取的水量和回灌的水量分别计量;控制器调取第一和第二流量计的计量数据,并在回灌的水量少于抽取的水量时,控制第三流量计和第一控制阀打开将储水罐中的水补充至地下恒温含水层内。其提高了舒适度,节能环保,且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平衡,有效避免地下水资源缺乏后造成的地质结构塌陷等风险。

Description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雾霾”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尤其冬季“雾霾”特别严重,其中冬季的燃煤供热产生的颗粒物排放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对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目前已经实行了常规的限号政策减少车辆的行驶数量,同时,也在大力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并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汽油汽车,但是对于冬季取暖的燃煤问题,虽然现在也在大力的倡导煤改气,但是居民相应需要承担的费用也变得多,同时,天然气虽然减少了污染,但是为不可再生资源,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却未被普遍的采用,将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节能减排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对于开发地热能利用于冬季供热,常用的技术有两种:浅层地热源热泵技术;直接开采中深层地热水供热技术。但是这两种技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解决:
浅层地源热泵技术:浅层地热井占地面积大,应用受到限制;冬夏冷热负荷不平衡,系统能效衰减严重。
直接开采中深层地热水供热技术:只有具有丰富地下热水资源的地区才能使用,应用受到限制;直接开采地下热水,回灌难度较大,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及污染,且长期抽取地下水,存在地质结构塌陷等风险,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提高了舒适度,节能环保,且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平衡,有效避免地下水资源缺乏后造成的地质结构塌陷等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包括:
抽水井,其连通至地下恒温含水层;
地源热泵机组,其通过管路由所述抽水井抽取地下的恒温水;
制冷机构,其包括风机盘管、导风盘和导流管;所述风机盘管设置在需制冷区域的顶面上;所述风机盘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相连接,所述风机盘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相连接;所述导风盘由底盘和导风边组成;所述底盘为底面向下凹陷的圆弧状,所述导风边设置为中空的圆环状;所述导风边环绕所述底盘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导风边的内边缘与所述底盘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导风边的上表面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弧状;所述导风盘设置在所述风机盘管的下方,且使所述风机盘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底盘的正上方;所述底盘的中心开设有漏液孔;所述导流管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漏液孔相配合的通孔,并使所述通孔和漏液孔相连通;
回灌井,其连通至地下恒温含水层;所述回水管连接至所述回灌井;
储水罐,其与自来水源,以及所述导流管的出水端和回灌井分别连通;
流量监控机构,其包括控制器、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三流量计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和抽水井连接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和回灌井连接的管路上,以对由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抽取的水量和回灌至所述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水量进行分别计量;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流量计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水罐和回灌井连接的管路上;所述控制器调取所述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计量数据,并在回灌至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水量少于抽取的水量时,控制所述第三流量计和第一控制阀打开,以将储水罐中的水补充至所述地下恒温含水层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中,所述导流管和储水罐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导流管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自来水源。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中,还包括:
地热机构,其为盘旋设置在需制热区域的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所述热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
加湿机构,其为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上的雾化喷嘴;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雾化喷嘴设置在所述出液口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中,还包括:
温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需制冷或制热的区域内;
控制终端,其内设置有输入模块、记录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将由外界接收的温湿度数据发送至记录模块存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记录模块、地源热泵机组、加湿机构和温湿度传感器,以根据所述记录模块存储的温湿度数据控制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和加湿机构的运行。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中,还包括:
辅助温控装置,其包括柔性的套体和输水管;所述套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将所述套体粘接在家具表面的粘贴部;所述输水管设置为直径为2-3mm的毛细管路,所述毛细管路呈S形的排布在所述套体内部,且所述毛细管路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所述毛细管路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中,储水罐内设置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管为螺旋状,并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加热管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所述储水罐内,且两根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分别位于所述储水罐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加热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终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中,所述储水罐为需制冷或制热的区域内的生活用水设施供给热水。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地下恒温水资源通过地源热泵机组,实现了将空气中热量提取并释放到地下水中的目的,从而达到利用地下水资源循环为环境制冷的效果,避免了传统空调的使用,即避免了制冷剂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且使用成本低,节能环保。
通过风机盘管下方导风盘和导流管的设置,使得风机盘管输出的冷气先经过导风盘,再由导风盘的导风边均匀的导入室内,使得冷气在室内分布更加均匀且温和,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冷气经过导风盘能够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并汇集在底盘内,并经过底盘的漏液孔收集在导流管内,能够将室内的空气湿度迅速降低20%以上,有效解决了夏季空气湿热的问题,使得室内空气凉爽干燥,进一步提高了舒适度,且凝结的水分经导流管汇集至储水罐收集,避免了水分滴落的同时,还节省了市政水源的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通过流量监控机构的设置,使得由地下恒温含水层抽取的水量和回灌的水量始终相同,从而避免了地下水资源的损失,保证了自然环境不被破坏,避免了地下水被不断抽取后造成的地表塌陷等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抽水井1,其连通至地下恒温含水层。
地源热泵机组2,其通过管路由所述抽水井抽取地下的恒温水。
制冷机构,其包括风机盘管3、导风盘4和导流管5;所述风机盘管3设置在需制冷区域的顶面上;所述风机盘管3的进水端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的供水管相连接,所述风机盘管3的出水端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的回水管相连接;所述导风盘4由底盘6和导风边7组成;所述底盘6为底面向下凹陷的圆弧状,所述导风边7设置为中空的圆环状;所述导风边7环绕所述底盘6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导风边7的内边缘与所述底盘6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导风边7的上表面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弧状;所述导风盘4设置在所述风机盘管3的下方,且使所述风机盘管3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底盘6的正上方;所述底盘6的中心开设有漏液孔8;所述导流管5设置在所述底盘6的下方,所述导流管5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漏液孔8相配合的通孔,并使所述通孔和漏液孔8相连通。
回灌井9,其为开设在地面以下并连通至地下恒温含水层的第二储水井;所述回水管连接至所述回灌井9。
储水罐10,其与自来水源,以及所述导流管5的出水端和回灌井9分别连通。
流量监控机构,其包括控制器、第一流量计11、第二流量计12、第三流量计13和第一控制阀14;所述第一流量计11设置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和抽水井1连接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计12设置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和回灌井9连接的管路上,以对由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抽取的水量和回灌至所述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水量进行分别计量;所述第一控制阀14和第三流量计13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水罐10和回灌井9连接的管路上;所述控制器调取所述第一流量计11和第二流量计12的计量数据,并在回灌至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水量少于抽取的水量时,控制所述第三流量计13和第一控制阀14打开,以将储水罐10中的水补充至所述地下恒温含水层内。
在上述方案中,利用地下恒温水资源通过地源热泵机组,实现了将空气中热量提取并释放到地下水中的目的,从而达到利用地下水资源循环为环境制冷的效果,避免了传统空调的使用,即避免了制冷剂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且使用成本低,节能环保。
通过风机盘管下方导风盘和导流管的设置,使得风机盘管输出的冷气先经过导风盘,再由导风盘的导风边均匀的导入室内,使得冷气在室内分布更加均匀且温和,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冷气经过导风盘能够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并汇集在底盘内,并经过底盘的漏液孔收集在导流管内,降低了室内的空气湿度,有效解决了夏季空气湿热的问题,使得室内空气凉爽干燥,进一步提高了舒适度,且凝结的水分经导流管汇集至储水罐收集,避免了水分滴落的同时,还节省了市政水源的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通过流量监控机构的设置,使得由地下恒温含水层抽取的水量和回灌的水量始终相同,从而避免了地下水资源的损失,保证了自然环境不被破坏,避免了地下水被不断抽取后造成的地表塌陷等问题。
风机盘管设置在需制冷区域的顶面上符合冷气向下的自然规律,使得风机盘管输出的冷气由上至下散布至室内,更加均匀舒适,且节省能源。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导流管5和储水罐10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5;所述导流管5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自来水源。
在上述方案中,自来水源可向导流管内通入水分,而第二控制阀的设置能够使得水分完全限制在导流管内,在室温稍高时,导流管内通入的自来水的水温也能一定程度的降低室温,从而减少地热源泵机组的使用,节省了成本。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地热机构,其为盘旋设置在需制热区域的热水管16;所述热水管16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的供水管,所述热水管16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的回水管。
加湿机构,其为设置在所述导流管5上的雾化喷嘴17;所述导流管5的侧壁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雾化喷嘴17设置在所述出液口上。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地热机构的设置,使得能够利用地下水资源不仅起到制冷的作用,还能为室内取暖,而加湿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在室内取暖时,提高室内空气湿度,以避免现有地暖房间燥热的弊端,提高舒适度。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需制冷或制热的区域内。
控制终端,其内设置有输入模块、记录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将由外界接收的温湿度数据发送至记录模块存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记录模块、地源热泵机组2、加湿机构和温湿度传感器,以根据所述记录模块存储的温湿度数据控制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和加湿机构的运行。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时刻监控室内的温湿度,而通过控制终端的设置,能够使得用户在控制终端上设置期望的室内的温湿度,而控制模块能够根据设定的温湿度和室内的温湿度对地源热泵机组和加湿机构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智能控制。
一个优选方案中,辅助温控装置,其包括柔性的套体和输水管;所述套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将所述套体粘接在家具表面的粘贴部;所述输水管设置为直径为2-3mm的毛细管路,所述毛细管路呈S形的排布在所述套体内部,且所述毛细管路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所述毛细管路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套体和毛细管路的设置,使得可将连接至地源热泵机组的输水管利用套体粘贴在室内的家居表面上,以利用在室内各个位置设置加热或制冷的套体,以利于加快室内温度的调节,例如可将套体粘接在床面、桌面、柜体表面或者沙发表面等,不仅能够加快室内温度的调控,还能使得用户在接触家居表面时得到凉爽或温热的感受,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另外使家具处在恒温的环境中,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柔性的套体还能够配合各种家居表面的设置。其中,可在所述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时,在墙面或者地面上预留多个出水口和回水口,以便于套体和地源热泵机组的连接;所述粘贴部可以为子母贴、魔术贴或者吸盘等任何适用于家居表面粘接的结构。
一个优选方案中,储水罐10内设置有加热管18和温度传感器19;所述加热管18为螺旋状,并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加热管18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所述储水罐10内,且两根所述加热管18的进水端分别位于所述储水罐10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加热管18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的供水管,加热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的回水管;所述温度传感器19连接所述控制终端。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出水管内设置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能够使得地源热泵机组输出的热水对储水罐内的水进行加热,而储水罐内的水可为家居提供生活热水。其中加热管设置为螺旋状,能够加大与储水罐中水分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而两根方向相反设置的加热管的设置,能够使得储水罐内水分上下加热均匀,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储水罐10为需制冷或制热的区域内的生活用水设施供给热水。
在上述方案中,储水罐中的水能够为家居生活提供热水供应,使得所述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全面的为家居生活提供制冷、制热以及生活用水,减少了家居内家用电器的购置,节能环保,且节省了使用成本。
实验资料
在封闭室内安装本发明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后,控制室内温湿度在各个阶段,然后分别开启所述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设定室内温度为26℃,系统开启20min,对室内温湿度分时段进行测量,其中温度一和湿度一为模拟夏季制冷时的温湿度;温度二和湿度二为模拟冬季制冷时的温湿度;得到数据如下表1所示:
系统开启时间(min) 温度一(℃) 温度二(℃) 湿度一(%) 湿度二(%)
0 40 15 75 40
5 35 19 70 42
10 26 23 62 46
15 26 26 58 52
20 26 26 52 55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不论冬季还是夏季对于室内温湿度的控制均能快速的调整,尤其是在夏季室内空气湿度的调节上,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够在15-20min内,就将室内湿度调整到人体最适宜的温度,室内空气湿度在20min内下降了23%,效果显著。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其中,包括:
抽水井,其连通至地下恒温含水层;
地源热泵机组,其通过管路由所述抽水井抽取地下的恒温水;
制冷机构,其包括风机盘管、导风盘和导流管;所述风机盘管设置在需制冷区域的顶面上;所述风机盘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相连接,所述风机盘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相连接;所述导风盘由底盘和导风边组成;所述底盘为底面向下凹陷的圆弧状,所述导风边设置为中空的圆环状;所述导风边环绕所述底盘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导风边的内边缘与所述底盘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导风边的上表面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弧状;所述导风盘设置在所述风机盘管的下方,且使所述风机盘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底盘的正上方;所述底盘的中心开设有漏液孔;所述导流管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漏液孔相配合的通孔,并使所述通孔和漏液孔相连通;
回灌井,其连通至地下恒温含水层;所述回水管连接至所述回灌井;
储水罐,其与自来水源,以及所述导流管的出水端和回灌井分别连通;
流量监控机构,其包括控制器、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三流量计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和抽水井连接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和回灌井连接的管路上,以对由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抽取的水量和回灌至所述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水量进行分别计量;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流量计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水罐和回灌井连接的管路上;所述控制器调取所述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计量数据,并在回灌至地下恒温含水层的水量少于抽取的水量时,控制所述第三流量计和第一控制阀打开,以将储水罐中的水补充至所述地下恒温含水层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其中,所述导流管和储水罐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导流管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自来水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其中,还包括:
地热机构,其为盘旋设置在需制热区域的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所述热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
加湿机构,其为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上的雾化喷嘴;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雾化喷嘴设置在所述出液口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其中,还包括:
温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需制冷或制热的区域内;
控制终端,其内设置有输入模块、记录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将由外界接收的温湿度数据发送至记录模块存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记录模块、地源热泵机组、加湿机构和温湿度传感器,以根据所述记录模块存储的温湿度数据控制所述地源热泵机组和加湿机构的运行。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其中,还包括:
辅助温控装置,其包括柔性的套体和输水管;所述套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将所述套体粘接在家具表面的粘贴部;所述输水管设置为直径为2-3mm的毛细管路,所述毛细管路呈S形的排布在所述套体内部,且所述毛细管路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所述毛细管路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其中,储水罐内设置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管为螺旋状,并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加热管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所述储水罐内,且两根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分别位于所述储水罐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供水管,加热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其中,所述储水罐为需制冷或制热的区域内的生活用水设施供给热水。
CN201811143108.0A 2018-09-28 2018-09-28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Active CN109268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108.0A CN109268985B (zh) 2018-09-28 2018-09-28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108.0A CN109268985B (zh) 2018-09-28 2018-09-28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8985A true CN109268985A (zh) 2019-01-25
CN109268985B CN109268985B (zh) 2020-08-21

Family

ID=65199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3108.0A Active CN109268985B (zh) 2018-09-28 2018-09-28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689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7448A (zh) * 2020-09-07 2021-01-08 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 地热开发系统
CN113188209A (zh) * 2021-05-14 2021-07-30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板房水循环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55314U (zh) * 2009-06-04 2010-08-18 袁谊 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空调循环水泵联动控制系统
JP2012042085A (ja) * 2010-08-17 2012-03-01 Kimura Kohki Co Ltd 誘引吹出口
CN202835611U (zh) * 2012-07-26 2013-03-27 日照春燕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户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CN104832984A (zh) * 2015-04-28 2015-08-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108731289A (zh) * 2018-05-18 2018-11-02 丁祥 一种地源热泵封闭式等量取水还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55314U (zh) * 2009-06-04 2010-08-18 袁谊 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空调循环水泵联动控制系统
JP2012042085A (ja) * 2010-08-17 2012-03-01 Kimura Kohki Co Ltd 誘引吹出口
CN202835611U (zh) * 2012-07-26 2013-03-27 日照春燕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户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CN104832984A (zh) * 2015-04-28 2015-08-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108731289A (zh) * 2018-05-18 2018-11-02 丁祥 一种地源热泵封闭式等量取水还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7448A (zh) * 2020-09-07 2021-01-08 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 地热开发系统
CN113188209A (zh) * 2021-05-14 2021-07-30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板房水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8985B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51809U (zh) 一种住宅用冷暖循环系统
CN205357421U (zh) 一种温室大棚浅层地中热交换装置
CN104296279A (zh) 一种带蓄热功能的可移动屏风式辐射空调装置
CN101266061A (zh) 柱型散热器横放电暖器
CN105444246A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与热泵制热剂复合集热器供暖系统
CN109268985A (zh) 地热源智能家居系统
CN204153874U (zh) 一种小型分体式风冷冷热水的空调系统
CN205481922U (zh) 一种太阳能与土壤热源联合换能的双热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
CN103512270B (zh) 具有四种功能的辐射制冷暖风源热泵装置
CN206771509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地板供暖系统
CN207422535U (zh) 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CN208312750U (zh) 空气能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03687253U (zh) 多冷热源共享节能暖通系统
CN109268984A (zh) 基于地热源的智能家居温湿度控制系统
CN204665459U (zh) 带蓄热装置的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CN204880484U (zh) 一种水汽能与污水源耦合空调系统
CN204153903U (zh) 一种带蓄热功能的可移动屏风式辐射空调装置
CN104165429B (zh) 基于地温调节空间内冷暖/干湿及净化环境的系统
CN206420191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机组热平衡装置
CN205299790U (zh) 可调节室温的家用水循环系统
CN2937880Y (zh) 太阳能取暖系统
CN205119551U (zh) 基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装置
CN208779602U (zh) 一种移动式水暖空调
CN207849821U (zh) 蓄热式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CN202442432U (zh) 一种建筑室外植物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7

Address after: 277500 east of xin104 National Road (housha Village East), Jiangtun Town, Tengzhou City,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Ford New Energ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The 3 District Xiang Fang Shun Qiao xingyangyi village 071000 Hebei city of Baoding province No. 94

Applicant before: Chao Weiy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Geothermal source smart home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Pledgee: Shandong Teng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Shandong Ford New Energ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377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12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Pledgee: Shandong Teng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Shandong Ford New Energ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377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Geothermal source smart home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Pledgee: Shandong Teng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Shandong Ford New Energ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