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3975A -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63975A
CN109263975A CN201811274499.XA CN201811274499A CN109263975A CN 109263975 A CN109263975 A CN 109263975A CN 201811274499 A CN201811274499 A CN 201811274499A CN 109263975 A CN109263975 A CN 109263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power device
fuselage
amphibian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44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成
罗哲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44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639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63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397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9/00Aircraft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22Compound rotorcraft, i.e. aircraft using in flight the features of both aeroplane and rotorcraft
    • B64C27/26Compound rotorcraft, i.e. aircraft using in flight the features of both aeroplane and rotorcraft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fixed w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5/00Flying-boats; Seaplanes
    • B64C35/001Flying-boats; Seaplanes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stability on the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5/00Flying-boats; Seaplanes
    • B64C35/008Amphibious sea pl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控制系统、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机翼、连接杆、浮筒、平尾、垂尾、起落架。机身包括机头和机舱,机头包括发动机和电池,机舱包括操作杆、控制系统、座位和仪表盘;第一动力装置位于机头前方,机翼位于机身的左右两侧,机翼一共两个,每个机翼上有一个弧形槽;第二动力装置位于机翼的弧形槽中;平尾和垂尾位于机身尾部;起落架位于机身下方,采用后三点式布局。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第二动力装置所产生的升力带动飞机垂直起降,节约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所需要的场地,同时利用位于机翼上的第二动力装置所产生的转速差来实现飞机的左右转弯,提高了飞行时的效率,以及能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技术领域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固定翼飞行器飞行过程安全、飞行速度快、航程远和运载能力大的特点,但起降过程都需要用到跑道且无法在空中悬停;而固定翼飞机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但受场地的限制,大多数客户无法满足自己的飞行欲望,这样大大的限制了飞机的发展及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传统的飞机的不足,发明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包括机身、控制系统、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机翼、连接杆、浮筒、平尾、垂尾。
所述的机身包括机头和机舱,机头包括发动机和电池,机舱包括操作杆、控制系统、座位和仪表盘;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位于机头前方,所述的机翼位于机身的左右两侧,机翼一共两个,每个机翼上有一个弧形槽;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位于机翼的弧形槽中;所述的连接杆位于机身下方,上端与机身相连接,下端连接着浮筒;所述的浮筒能够为两栖飞机提供在水面航行时的浮力;所述的平尾和垂尾位于机身尾部。
所述的发动机为第一动力装置提供动力;所述的电池能够提供电能给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的控制系统能够反馈操作杆进行的操作,以及控制电机的转速,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采用双叶螺旋桨,与发动机相连接,为飞机提供飞行的动力;所述的机翼分为左翼和右翼,在飞行过程中主要提供升力,是的飞机能够在空中保持平稳的飞行;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横梁、电机和螺旋桨,所述的横梁横穿弧形槽,横梁上安装有电机和螺旋桨,做为电机和螺旋桨的支撑,电机能够带动螺旋桨旋转,使得螺旋桨产生升力,通过产生的升力来控制飞机的悬停、上升和下降。
所述的横梁采用炭纤维材料制作。
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还带有GPS、雷达和红外摄像头。
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的工作原理为:起飞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螺旋桨进行转动,第二动力装置的升力,便能带动飞机进行垂直起飞;飞机上升到安全空域时,第一动力装置开始启动,便带动飞机向前飞行;当飞机需要向左或者向右转弯时,操作杆实施向左转弯的操作,控制器便控制左翼上的电机减少转速,右翼上的电机增加转速,再控制垂尾的进行辅助转弯,便能实现飞机的左转;操作杆实施向右转的操作时,控制器便控制右翼上的电机减少转速,左翼上的电机增加转速,再控制垂尾的进行辅助转弯,便能实现飞机的右转;当飞机需要降落时,飞机飞到降落地点的上方空域,启动机翼上的电机,等到电机上的螺旋桨所产生的升力能够保持飞机在空中悬停时,便降低发动机的转速,使得飞机缓缓降落到地面,然后关闭发动机和电机。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第二动力装置所产生的升力带动飞机垂直起降,节约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所需要的场地,同时利用位于机翼上的第二动力装置所产生的转速差来实现飞机的左右转弯,提高了飞行时的效率,以及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的轴侧示意图,图2是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发动机,3-电池,4-操作杆,5-控制系统,6-第一动力装置,7-左翼,8-右翼,9-弧形槽,10-横梁,11-电机、12-螺旋桨,13-连接杆,14-浮筒,15-平尾,16-垂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包括机身1、控制系统5、第一动力装置6、第二动力装置、机翼、连接杆13、浮筒14、平尾15、垂尾16。
所述的机身1包括机头和机舱,机头包括发动机2和电池3,机舱包括操作杆4、控制系统5、座位和仪表盘;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6位于机头前方,所述的机翼位于机身1的左右两侧,机翼一共两个,每个机翼上有一个弧形槽9;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位于机翼的弧形槽9中;所述的连接杆13位于机身下方,上端与机身相连接,下端连接着浮筒14;所述的浮筒14能够为两栖飞机提供在水面航行时的浮力;所述的平尾15和垂尾16位于机身1尾部。
所述的发动机2为第一动力装置6提供动力;所述的电池3能够提供电能给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的控制系统5能够反馈操作杆4进行的操作,以及控制电机的转速,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6采用双叶螺旋桨,与发动机2相连接,为飞机提供飞行的动力;所述的机翼分为左翼7和右翼8,在飞行过程中主要提供升力,是的飞机能够在空中保持平稳的飞行;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横梁10、电机11和螺旋桨12,所述的横梁10横穿弧形槽9,横梁10上安装有电机11和螺旋桨12,做为电机11和螺旋桨12的支撑,电机11能够带动螺旋桨12旋转,使得螺旋桨12产生升力,通过产生的升力来控制飞机的悬停、上升和下降。所述的横梁10采用炭纤维材料制作。
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还带有GPS、雷达和红外摄像头。
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的工作原理为:起飞时,控制系统5控制电机11启动,电机11带动螺旋桨12进行转动,第二动力装置的升力,便能带动飞机进行垂直起飞;飞机上升到安全空域时,第一动力装置6开始启动,便带动飞机向前飞行;当飞机需要向左或者向右转弯时,操作杆4实施向左转弯的操作,控制器便控制左翼7上的电机11减少转速,右翼8上的电机11增加转速,再控制垂尾16的进行辅助转弯,便能实现飞机的左转;操作杆4实施向右转的操作时,控制器便控制有翼上的电机11减少转速,做翼上的电机11增加转速,再控制垂尾16的进行辅助转弯,便能实现飞机的右转;当飞机需要降落时,飞机飞到降落地点的上方空域,启动机翼上的电机11,等到电机11上的螺旋桨12所产生的升力能够保持飞机在空中悬停时,便降低发动机2的转速,使得飞机缓缓降落到地面,然后关闭发动机2和电机11。

Claims (3)

1.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控制系统(5)、第一动力装置(6)、第二动力装置、机翼、连接杆(13)、浮筒(14)、平尾(15)、垂尾(16);所述的机身(1)包括机头和机舱,机头包括发动机(2)和电池(3),机舱包括操作杆(4)、控制系统(5)、座位和仪表盘;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6)位于机头前方,所述的机翼位于机身(1)的左右两侧,分为左翼(7)和右翼(8),每个机翼上有一个弧形槽(9);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位于机翼的弧形槽(9)中;所述的连接杆(13)位于机身(1)下方,上端与机身(1)相连接,下端连接着浮筒(14);所述的浮筒(14)能够为两栖飞机提供在水面航行时的浮力;所述的平尾(15)和垂尾(16)位于机身(1)尾部;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6)采用双叶螺旋桨,与发动机(2)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横梁(10)、电机(11)和螺旋桨(12),所述的横梁横穿弧形槽(9),横梁(10)上安装有电机(11)和螺旋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0)采用炭纤维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还带有GPS、雷达和红外摄像头。
CN201811274499.X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Withdrawn CN1092639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4499.XA CN109263975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4499.XA CN109263975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3975A true CN109263975A (zh) 2019-01-25

Family

ID=65194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4499.XA Withdrawn CN109263975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639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2923A (zh) * 2020-01-07 2020-05-15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水陆两栖无人机的水下地形测量装置
CN112027078A (zh) * 2020-09-16 2020-12-0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水陆两栖复合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38940A (zh) * 2020-11-17 2021-01-19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2923A (zh) * 2020-01-07 2020-05-15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水陆两栖无人机的水下地形测量装置
CN111152923B (zh) * 2020-01-07 2021-06-25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水陆两栖无人机的水下地形测量装置
CN112027078A (zh) * 2020-09-16 2020-12-0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水陆两栖复合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27078B (zh) * 2020-09-16 2022-06-07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水陆两栖复合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38940A (zh) * 2020-11-17 2021-01-19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3926B (zh) 一种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204250360U (zh) 涵道式倾转飞行器
CN108698690A (zh) 具有提供有效的竖直起飞和着陆能力的翼板组件的uav
CN104401480A (zh) 涵道式倾转飞行器
CN103496305A (zh) 一种飞行汽车
CN202481309U (zh) 一种矢量动力垂直起降飞机及其矢量动力系统
CN109263975A (zh)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
CN101879945A (zh) 电动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1712787U (zh) 电动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6984354U (zh) 一种飞行器
CN107176297A (zh) 一种飞行器
CN103991549B (zh) 一种高强度旋转扑翼飞行器
CN109263910A (zh) 一种新型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CN109263969A (zh) 一种垂直起降两栖飞行器
CN206231620U (zh) 一种连翼无人机
CN206288230U (zh) 全电自转旋翼机
CN206087302U (zh) 一种飞翼式涵道风扇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6697257B (zh) 一种倾转旋翼飞行器结构
CN203864997U (zh) 一种高强度旋转扑翼飞行器
CN106741933A (zh) 一种两栖无人机
CN109263899A (zh) 一种可拆卸的垂直起降飞机
CN109263912A (zh)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9263926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1678041U (zh) 一种循环扑翼飞行器
CN111086625B (zh) 双涵道可变座舱尾座式垂直起降载人固定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